林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0 16:34:51

林学论文

林学论文篇(1)

1.2课堂教学形式需调整完善目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广泛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图片资料通过动态演示,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但是同时因为其信息量大,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忙于笔记,无暇思考,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学生极易感到疲劳而失去兴趣。因此,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与直观等优势的同时还需要探索结合其他教学形式去弥补多媒体的弊端,来提高教学效果。

1.3实践教学严重不足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识别园林花卉种类,掌握其观赏特点和园林用途,这些教学内容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通过现场教学实践,学生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直观地掌握园林花卉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般本科院校园林花卉学基本都会保证有一周甚至更多的实践时间,而北海学院却在2010届制定的园林专业培养计划中园林花卉学只有理论48学时,缺乏实践教学对实现教学目标极其不利。

2林专业园林花卉学教学改革探讨

2.1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总论和各论的比例遵循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园林花卉种类,更有效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总论和各论部分的课时数进行相应调整,总论部分由原来的12学时,压缩到8学时,其中,绪论2学时,园林花卉分类2学时,生态因子1学时,园林花卉繁殖2学时,园林花卉花期调控1学时,栽培设施学生自学;各论部分由原来的36增加到40课时,其中,一二年生花卉6课时,宿根花卉6课时,球根花卉6学时,水生花卉4学时,岩生花卉2学时,室内花卉8学时,兰科花卉4学时,仙人掌和多浆4学时,食虫和蕨类4学时。通过调整,让学生在了解、掌握园林花卉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掌握园林花卉种类。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增减,穿插新技术、新知识及新成果让学生接触到较为前沿的知识和设计方法,增长学识。结合地方特色,在各论的教学内容中,还会增加园林花卉应用形式的介绍,如近年出现的新的花卉品种和种类,新的节日用花等,应用于垂直绿化、花艺造型设计中焦点花等应用形式,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花卉的用途,以便与后续课程如《园林植物造景》和《插花艺术》等的衔接。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好地连贯性印象,更牢固地掌握并应用知识。

2.2教学方法多元化

2.2.1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辅相成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主要的教学模式,在园林花卉学的教学中用于向学生展示花卉图片,花卉的识别特征、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上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仍是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理解教师语言和网络多媒体直观图像及文字的互补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园林花卉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可以播放一些园林花卉相关知识光盘,如荷兰花卉产业、荷兰球根花卉,使学生了解荷兰的花卉生产产业概况及球根花卉的生长周期。但也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设施,也有其弊端,如信息量过大,速度过快,造成学生无暇思考,消化不了易形成思维惰性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保留传统的板书形式去完善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板书内容主要体现了章节的整体思路和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也可缓解多媒体的节奏,这样一来,学生既可对课程重点内容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有时间思考和消化,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2.2启发式教学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气氛动起来,利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启发式提问讨论式答疑悟道理论理解及传授时序上的调整(先案例后理论)从而达到“易学、爱学、会学”,进而能够“自我理论创新”。如在讲授时,提出“中国十大名花是什么?其中草本花卉有哪几种?”,“陶渊明关于的诗词有哪些?”等问题,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老师点评后补充完善,扩展花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又能通过回顾思考对园林树木的相关知识得到巩固。如此一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其联系和归纳的能力,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3开辟第二课堂,导入娱乐式教学毕竟课程课时有限,学生要在有限的课程学习时间内掌握几百种花卉及其应用并非易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每个班级建立自己的Q群空间、微信等互动方式,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所见到的相关花卉图片、知识,同学间一起分享学习经验,建立自己或群体的图片信息库,形成教学资源库。通过这种在玩乐中学习,更易让学生通过展示自我而获得成就感,也会更热衷于学习。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把课程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3校内外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专门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实践教学具有非常强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场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花卉材料可看、可闻、可摸。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花卉材料繁殖,不仅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调整园林专业培养方案,增加园林花卉学的实践课时16学时。通过积极拓建园林花卉校内实习基地,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与园林花圃生产基地合作等、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把校外实践环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作业形式(不占实践课时),组织学生课余时间以小组形式去调查花卉市场,完成调查报告并作出PPT展示,教师进行评阅并反馈给学生;另一部分为园林花卉繁殖实训4学时和组织学生进行当地花卉生产基地实习、不同公园及城市广场花境配置12学时。

2.4完善评价体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结合考试和课程学习多元评价,满足学生发展自我、挑战自我的需要,最大限度发挥评价的正能量。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都是期末考试来定论,传统的园林花卉学考核方式为平时20%+期末考试80%,书面考试往往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与能力,反而导致学生在期末的时候埋头于背书应付考试的悲剧。因此,为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善原有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为:平时20%+作业30%+期末考试50%。在考核内容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侧重与考核学生对综合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如对某节日、花坛、花镜等花卉应用的实例设计及布置上,真正体现学生学以致用,达到教学目标及社会需求。

林学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4-0153-005

苏雪林既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又是重要的文学批评家,批评家与女作家的双重身份,使苏雪林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但由于时代环境、政治立场以及性别特征等方面的原因,苏雪林对现代文学批评的理论贡献及其学术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已经出版的颇有分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对其文学批评或是简单的点评,或是粗略的概括,少有专门的论述,更没有深入挖掘其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意义。苏雪林作为我国现代为数不多的女性批评家,其文学批评表现了现代女性知识分子的文化参与意识及其在文学理论方面的建构能力。纵观苏雪林的文学批评,可以看出以下特点:一是视野开阔、思想开放,呈现出多元的价值观;二是跨文化视角、女性批评视角和印象主义批评方法,使苏雪林的文学批评个性鲜明。以上特点的形成有时代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其中夹杂着众多因素。这些独树一帜的文学见解和文学批评方式是苏雪林在文学创作之外的重要收获,也使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显得矫矫不群。

一、价值标准

苏雪林认为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是第一位的,坚持将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作为评价作家作品的首要标准。但苏雪林的“道德洁癖”又使她不自觉地用传统伦理规范与价值尺度去衡量一个作家的艺术才情与文学史价值,“艺术标准和道德标准之间的纠结”[1],使她的文学批评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见。

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是苏雪林文学批评的首要关注点。苏雪林推崇冰心,认为冰心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俱佳。冰心的诗歌思想内容纯正,多抒写母爱童真自然,形式上冰心“圆如明珠,莹如仙露”[2]77的小诗、“恬淡自然,无一毫矫揉造作之处”,“清丽润秀,表现女作家特色”[2]85。苏雪林还进一步分析说,冰心文字的澄澈与思想的澄澈相关,“冰心思想则如一道日光直射海底,朗然照彻一切真相”[2]78,“读冰心文字,每觉其尊严庄重的人格,映显字里行间,如一位仪态万方的闺秀,虽谈笑风流而神情肃穆,自然使你生敬重心。”[2]80苏雪林喜欢徐志摩的诗风,评价徐志摩诗歌在精神方面表现出“人生美的追求”、“真诗人人格的表现”的特点;在形式方面则具有“体质的讲求”、“辞藻的繁富”、“气势的雄厚”、“音节的变化”的特点。即使苏雪林不喜欢邵洵美的颓荡文风,但她仍然评价邵洵美的作品文笔无不优美,“像《蛇》、《女人》、《季候》、《神光》,都是好诗。而长诗《洵美的梦》,更显出他惊人的是诗才。”[2]160苏雪林政治思想保守,排斥左翼作家,但也还能从思想艺术标准出发,给予左翼作家应得的评价,如她肯定茅盾的作品“能够充分表现时代性”[2]401、“有计划的作为社会现象的解剖”[2]405;赞扬叶绍钧“作风极其精炼纯粹”,“有真实的情感”;田汉则被她誉为中国新式话剧的支柱,是“戏剧界十项全能”[2]508。

但是,苏雪林的文学批评又呈现出道德批评的色彩,“她的批评标准中掺杂了道德审判”[3]。一方面,苏雪林给予胡适和冰心极高的评价。苏雪林最敬重胡适,称胡适是“现代圣人”[4]41、“一代完人”[4]317。这是因为“提倡新文化”又“实践旧德行”的胡适与苏雪林在精神上有诸多相通之处,他们在道德上都是矛盾的、p重的。这种敬重反映到文学批评中就是苏雪林对胡适人品和文品无与伦比的欣赏。苏雪林推崇冰心与冰心符合她的道德观也紧密相连。苏雪林的女作家批评给了冰心最多的篇幅和最高的赞誉。冰心个性淑婉,被称为“新思想与旧道德兼备的完人”,倡导女性要做“新贤妻良母”,这些都贴合苏雪林的道德观念与审美标准。而另一方面,苏雪林基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则对郁达夫、鲁迅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评价。苏雪林从郁达夫的作品里看到的作家郁达夫是一位“裸描写色情与性的烦闷”,“一生元气已被酒色斫尽的作家”。苏雪林对郁达夫的贬抑明显是以传统伦理道德为出发点对作家进行人格的评判。在苏雪林的逻辑中,作品的不道德必然是作家人格有问题,作家人格不健全也会折射为作品的不道德。只是她忽略了,她所强调坚持的道德是一种极其保守的传统伦理道德。苏雪林保守的道德观,令她无法接受郁达夫那种与传统士大夫迥异、敢于裸袒露自我的真诚人格。众所皆知,苏雪林一生“反鲁”,她与鲁迅虽有些私人恩怨,但主要原因还是她一口咬定鲁迅人品有问题,在她激烈的“反鲁”论调中,主要指责鲁迅性格病态、人格矛盾、个性阴贼f刻、多疑善妒、气量褊狭,而且复仇心强烈、领袖欲旺盛。殊不知,偏执保守的苏雪林哪能理解鲁迅的深刻犀利。苏雪林将文学与伦理道德紧密相连,人格成为苏雪林进行文学批评的一个关键词。由此可以看出,苏雪林文学批评的价值标尺是:“只要批评对象(包括作家和作品)不引起她的道德反感,她就更着重于从艺术特点上认定其文学价值;一旦她认定了对方道德上的偏差,其批评的尺规就会越过艺术的边界成为道德的审判。”[5]

苏雪林文学批评的价值标准虽小有瑕疵,但总体上她的文学批评是客观持重的,“虽未能全凭客观的标准,倒也不失其大致的公平”[6],基本上做到了爱而知其深,恶而知其美。

二、视角方法

在苏雪林的文学批评中,独特的批评视角和批评方法尤其引人注目。具体而言:重影响研究,时时以跨文化的视角审读文本,对中西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独有的女性批评视角,不仅构筑了我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雏形,而且对男性中心话语进行了有力的质疑和批判;借鉴西方印象主义批评方法,将其与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相融合,建构以主观体验为特征的文学批评话语模式。

苏雪林的文学批评重影响研究,深受法国学派的影响。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主要是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和考C两国之间作家与作家、作家与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7]。苏雪林以跨文化的视角,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考察西欧文学对我国现代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苏雪林将凌叔华比作“中国的曼殊斐尔”,认为凌叔华与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尔一样“富于女性的笔致,细腻而干净”[2]362。她将我国象征派诗人李金发与法国象征派诗人魏仑、颓废派诗人波特莱尔进行比较,指出李金发的诗歌与西洋象征派诗歌具有相同的特质。苏雪林又考察了我国现代文学与东欧邻国俄罗斯文学之间的接受影响关系。由于社会、历史、地缘等因素,20世纪俄罗斯文学对我国作家影响甚巨,我国很多作家的作品中都留下了俄罗斯文学的印记。苏雪林认为“十九世纪与托尔斯泰、柴霍甫,鼎足而三之杜思妥也夫斯基小说,尤为当时青年所欢迎”[2]299,“叶圣陶可算中国第一个成功的杜氏私淑者”[2]300;王统照的小说《黄昏》“似乎有些受俄国屠格涅夫《父与子》的影响”[2]309;王鲁彦的小说《菊英的出嫁》“似乎从俄国梭罗古勃《未生者之爱》蜕化而出”[2]342,等等。

苏雪林以女性视角进行文学批评,突出表现在她高度关注我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并构筑了我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雏形。我国古典时代的女性文学受男权社会压抑发展缓慢,呈时有时无的间歇状态。直到“五四”以后,我国女性文学才有了突破性进展,文坛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女性文学的崛起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一道光华灿烂的风景。但是,男性书写的文学史却有意无意地疏漏女作家的创作业绩,即便偶尔涉及也是轻猫淡写,一笔带过。女作家出身的苏雪林在从事文学批评伊始,就给予女作家特别的关注。当时的文学批评界,没有谁像苏雪林这样对女作家投入这么多的目光和笔墨,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美。苏雪林的女性批评视角还表现在苏雪林对男作家笔下虚假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质疑与批判,揭示了男性中心文化对于女性形象的扭曲。苏雪林反感郁达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郁达夫对女性形象的歪曲。她认为郁达夫“书中女主角之汲汲于性的满足,不惟没有心理的过程,更不合病理学的原理”[2]321,是心理病态的郁达夫对女性肆意地猥亵和践踏。张资平同样因对女性形象的歪曲遭到苏雪林的否定。现代女性意识使苏雪林清醒地意识到男作家笔下的“妖妇”只是出于父权文化下男性对女性的淫邪欲望,而非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真实生命形态。苏雪林的现代女性意识,解构了男作家笔下虚假的女性形象,揭示了这些被篡改的女性形象背后隐藏的男作家严重的性别歧视。但是,在传统与现代语境的撞击下,苏雪林是个“思想很新,行为则旧”[4]43,背负旧传统的“五四”人,带有悲剧性的“半吊子新学家”。她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态度极其暧昧和矛盾,始终持一种半新半旧的女性意识。这种新旧杂糅的思想观念和女性意识决定了苏雪林的文学活动具有明显的过渡色彩,其女性批评视角是不彻底的、有限度的。

苏雪林借鉴西方印象主义批评方法,她的批评话语由大量的阅读印象构成。如苏雪林谈穆时英的作品说:“《南北极》的故事虽然不足为训,文字却有射穿七札,气吞全牛之概。”[2]441读徐志摩的作品,感到其《雪花的快乐》“音节之轻快,真有雪花随风回舞的感觉”[2]104,《落叶小唱》“每使人联想及白人甫的《梧桐雨》和长生殿《夜雨》一折”[2]105。苏雪林用直觉体悟代替内容判断,她的阅读印象不仅是她批评的出发点,也往往是其批评的结论。因为我国传统文学批评在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推崇情感体验和内心直觉方面,与西方印象主义批评不期而合。所以,中西学皆精通的苏雪林在借鉴西方印象主义批评方法的同时,又将西方印象主义批评与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相融合,建构起以主观体验为特征的文学批评话语模式。难能可贵的是,苏雪林的文学批评在采用直觉体悟思维方式的同时,又适当地对感性的阅读印象进行理性升华,让印象感悟与理性评判互相渗透。

三、生成因由

探寻苏雪林文学批评观的生成,发现她文学批评中呈现的跨文化视角、女性视角和主观体验式批评的形成,既有时代环境的原因,也有其个人经历、性格气质的因素。

“五四”时期,王纲解纽、西学东进,中西文化的大交融与大碰撞,使中国文化、文学乃至整个民族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裂变,外来文化的强烈刺激也带来中国人的文化视野的空前开拓。因此在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伊始,苏雪林就能够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自觉地运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对中西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在她看来,“世界文化同出一源,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一支”[8],东西方诗学不分高低贵贱,应该以兼容并蓄的心态加以融会贯通。鉴于中国现代文学直接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背景及“五四”新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事实上存在的密切关联,苏雪林的文学批评在跨文化的视角下,使用了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法。苏雪林早年留学法国,对法国影响学派相当熟悉并深受感染,为其展开跨文化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苏雪林的女性视角,有着明显过渡色彩的现代女性意识。这种特殊女性意识的生成与她出身于封建旧式家庭和受其家乡新安理学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19世纪末苏雪林出生在皖南山区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她说自己虽深受礼教之害,“但幼年耳濡目染的力量太强,思想究竟是保守的”[4]37。尤其是她的母亲杜浣青对她影响甚大,恪守传统妇德的母亲成为苏雪林一生塑造自我的参照。苏雪林保守的女性意识与她的家乡皖南地区新安理学的渗透也分不开。伦理纲常是新安理学的核心,传统的儒家教化,森严的宗法制度是新安理学的显著特征。新安理学在徽州大行其道几百年,对徽州人影响极为深远。“尤其是徽州女性,在理学思想的潜移默化和理学所强化的礼教的束缚下,生存状态、价值观念以及道德品质等都凸现了鲜明的理学色彩,形成了独特的风尚。”[9]身为徽州女性的苏雪林早年的成长环境,导致她终身背负着过重的传统负担。但身处“五四”狂飙突进时代的苏雪林,毕竟经历了新文化的洗礼,又曾留学海外。这些因素纠结缠绕,最终形成了苏雪林新旧杂糅的女性意识。表现在文学批评中,一方面,清醒的现代女性意识使她关注我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并以女性视角审视文学作品,反抗男性中心主义的文学史和美学观。另一方面,传统价值观念又使她在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大潮中时时不忘传统伦理道德规范,表现出“反主潮”退缩的一面,她的女性批评也因此呈现出新旧斑驳的过渡色彩。

苏雪林从主观体验出发,重印象与体验,以直观的、感性的方式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作“灵魂在杰作间的奇遇”或“灵魂的探险”式的批评。她的主观体验式批评的形成:其一,与苏雪林“旧学”根底深厚有着直接关系。苏雪林有很高的古典文学修养,承继我国传统批评中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以“妙悟”、“神会”式的直觉思维去感悟作品。她的文学批评既形象直观,又意蕴隽永;既传达出对批评对象的整体审美感悟,又灵动活泼,生气贯注。其二,与法国印象主义批评有着关联。苏雪林两次留法,特别是上个世纪20年代第一次留法,正是印象主义批评在法国方兴未艾之时,印象主义批评方法自然影响到她的文学批评。其三,敏锐的文学感悟力是从事主观体验式批评的基本素养,写作主观体验式批评的人往往就是诗人或作家。苏雪林身兼作家和批评家的双重身份,使苏雪林长于用直观感性的诗性思维去追寻批评对象的创作心理与艺术特色。此外,苏雪林主观体验式批评还与她的文学批评鲜明的讲稿性质有关。苏雪林的文学批评大多数是上个世纪30年代她在武汉大学讲授新文学史课程的讲稿,具有“结合教学写文学评论”的特点。文学作品内涵丰富,如果纯粹用逻辑性、分析性的话语进行评价,可能言不尽意,还有可能肢解了对作品的整体感悟。主观体验式批评话语恰好能帮助解决这个难题,明确的教学目的促使她用直观印象式的批评话语与学生进行文学交流和沟通。

四、影响意义

苏雪林不仅以古典文学研究著称,在现代文学批评方面同样杰出,她的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必将影响深远。

苏雪林是我国最早进行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批评家之一,是这个领域里筚路蓝缕的拓荒者。她以比较思维建构起的文学批评跨越了语言和民族的界限,关注国与国之间文学作品在渊源、题材、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关联,高屋建瓴地将我国现代作家作品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视域中进行考察,特别重视外来文学对新文学的影响,着力探寻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为现代文学正本清源,而且为其推波助澜。苏雪林的跨文化比较,可以说从一开始就顺应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融的大趋势,也为后来者探索了一条如何在世界文学一体化的大潮中进行文学批评的新路径。

苏雪林以女性视角审视文学作品,彰显了女性的身份批评。首先,作为30年代屈指可数的女批评家,苏雪林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现代文学批评界,她的文学批评“表现出的‘女性观察’至少起到了一种补白的作用”[10],这是苏雪林文学批评的重要价值之一。苏雪林对现代女作家创作的系统收集和梳理,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对全面认识新文学发生发展实有补遗之益。其次,苏雪林凭借女作家的细腻敏感,敏锐地把握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也是男性批评家难以企及的,弥补了男性批评家长于宏观概括疏于感知体悟的不足。苏雪林“以行云流水般的印象感悟式批评,传达出不一样的文学批评诉求”[11]。

而且,苏雪林还有意识地将西方的印象主义批评与本土的传统批评相融合。“我国传统批评多采用的诗话、词话、小说评点等松散自由的形式,偏重直觉与经验,习惯于作印象式或妙悟式的鉴赏”[12],存在零乱琐碎、不成系统的缺点。鉴于此,苏雪林的文学批评,在中西结合中创化出了一套既具有民族文论底蕴,又含纳了现代意识的中国式印象批评话语,成功地实现了传统批评的现代转型。黄修己评苏雪林的文学批评说:“以流畅而恣肆的笔法,纵情发挥,议论风生,可以上涉古典,旁述西洋,纵横评点,显得风流倜傥。”[13]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角度来看,苏雪林创造的兼具中西批评特点的现代批评话语,是继王国维之后再次中西文学批评“合璧”的成功范例。从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前景来看,苏雪林从事的这种中西“合流”的文学批评探索,对当代文学批评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与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苏雪林在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发轫期,不仅以宏大的批评视野,对众多现代作家作品进行了深入独到的评析,用发展的眼光考察新文学,梳理其流变轨迹。更重要的是,她以特的批评视角和批评话语,在当时主流文学批评范式之外另辟蹊径,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文学批评范式,对后来的文学批评史的书写具有相当高的比照和借鉴价值。苏雪林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理应使她位居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名家之列。

参考文献:

[1]丁增武.论苏雪林的批评个性[J].长江学术,2013,(2).

[2]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M].台北:台湾纯文学出版社,1983.

[3]罗丹.浅论苏雪林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苏雪林.苏雪林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5]刘旭东.从启蒙主义到古典主义:苏雪林文学思想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78.

[6]沈晖.苏雪林文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89.

[7]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三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5.

[8]沈晖.苏雪林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187.

[9]周晓光.新安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266.

[10]蒋炜炜.为了不被忘却――论苏雪林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D].济南:山东大学,2007:38.

林学论文篇(3)

忽视课程设计实践的创新《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将园林建筑构造、工程制图、设计表现等多种课程与园林建筑设计理论的融合,在各类型园林建筑课程设计实践中,提升学生对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然而,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地方院校多数园林专业老师较为年轻,缺乏一线的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加之与园林建设设计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交流较少,对各类型园林建筑的设计认知与创新难以得到提升和更新,直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进行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论教学,而忽视紧跟当下园林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新要求,对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进行更新.

1.2过度依赖课本及参考书上的优秀方案

缺乏建筑的空间尺度感地方院校园林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以及受先前地方院校本身教学体制的影响,很多的园林教学实验设备不完善,如:与园林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类型园林建筑模型、建筑布局组合的沙盘、建筑构造与结构模型等很难在在短时间内配备,导致很多的建筑专业老师,只能依赖课本或参考书上经典的优秀方案来进行“弥补式”教学;另外,由于领导对专业的认识度较浅,多数地方院校的专业老师很少有机会带领学生到园林建筑营造比较好的城市进行实践实习,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很难感受到建筑的空间感、存在感,设计时空间想象力严重缺乏,课程设计实践中暴露出很多低级错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1.3缺乏“接地气”的实践项目

学生的设计兴趣难以提高地方院校园林专业老师由于受地域、自身能力以及在当地城市的社会认可度的限制,很难在课程设计实践中找到能够让学生亲临真实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区域现场,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该区域将是自己马上要进行某类型的园林建筑的设计.因此,地方院校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老师往往多采用假设的方式,通过选取某些参考书上现状地形假定为拟建在某个城市的相应区域,来进行课程实践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自然更难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1.4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思维模式根深蒂固

教学思路单一多数地方院校的园林专业老师由于受前期专业学习环境的影响,在进入教学工作岗位后,基本上是延续先前在各自母校老师的专业课程教学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没有充分结合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来进行创新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地方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人才很难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当初应用型园林专业的初衷.

2地方院校可用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区域园林建筑景观资源特征分析

2.1地方院校所处城市园林绿地种类齐全

园林建筑景观类型多样当前,在创建和谐生态文明城市大背景下,各类各级城市都在建设大量为城市市民能够在闲暇之时到户外休憩、游玩的园林建筑设施,包括居住区绿地、街头绿地、公园绿地等各类园林空间内部,而且在这些园林绿地中分布着各种类型的园林建筑景观,包括园林小品、亭廊架、园林大门、服务型园林建筑等,在进行园林建筑课程教学时,可以根据建筑理论和实践的需要,灵活选用不同园林建筑类型进行课程实践教学.

2.2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地域特色鲜明

每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都有自己的特色所在,这也是每一个城市亘古以来都在为之而努力的方向,而园林建筑作为城市构成要素的一部分,即使它极其微小,但它的存在对于塑造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城市园林景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兴办有园林专业的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也会带有这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专业教师可以在充分熟悉所在城市已建的园林建筑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对照设计理论及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对比式教学,学生在感受建筑空间的同时,也建立起设计主题创作的源泉来自于设计对象的本身,而不是纯粹的理论这一正确的设计思路.

2.3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距离近

用于课程实践教学方便为了弥补对于一些距离远、且又有非常经典的现实园林建筑案例的造型和立面设计精髓,专业教师往往会借助于影像资料来进行教学,同时,由于教学经费和学生经济能力的限制,只有极少数的城市园林建筑景观,才会专门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学习,这样学生很难有机会在做专项课程设计时,能够及时感受建筑及周边的空间关系.然而,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的园林建筑景观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而且距离院校相当近,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不用,有针对性的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以弥补单一的利用影像资料介绍建筑案例进行课程教学的不足.

3充分利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路探析

3.1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

系统挖掘区域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往往多数通过课本及参考书,通过已建成的世界著名园林建筑空间设计实例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传统风格园林建筑特色及设计理论,之后结合各类型园林建筑课程设计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忽略利用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园林绿地空间中分布的各种类型园林建筑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过度依赖课本和设计图片,缺乏对场地空间的尺度感,针对单项的课程设计难以提炼出符合场地精神的设计主题,设计过于形式化.因此,地方院校园林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通过科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所处城市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分布及其建筑设计特色,结合建筑课程设计的理论与设计实践,可以很好的弥补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对园林建筑空间尺度感的缺失,同时能够更深层次的体会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在场地当中所体现的设计内涵,是如何通过建筑的造型和立面进行表现的.

3.2紧扣时代主题、发挥区域特色进行课程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科也应是紧跟时代向前更替和发展壮大的.2012年,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与此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写入,而2013年,中国东部众多城市陷入了雾霾的污染之中,人们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赋予了园林学科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园林营造,而应该从生态学的角度去探讨城市园林的景观建设,园林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更应该紧跟环境改善的要求,协调好与园林环境的其他要素.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开设园林专业的地方院校在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跟时展的主题,以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总目标,进行园林建筑的设计教学工作.同时,也应该充分分析所在城市园林建筑景观资源的特色所在,进行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建筑课程设计教学,真正意义上为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而培育出大量适应区域发展的园林专业人才.

林学论文篇(4)

天然林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较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人工纯林受灾最为严重,经济损失也大。过去营造的速生丰产林绝大多数为杉木纯林,初植密度过大,抚育间伐不及时,树木为争夺阳光其高生长较快,冠幅较小,形成高、径、冠比例失调,稍部木质化程度低,当树冠积雪达到一定重量时,林木之间由于互相挤压,易形成大面积倒伏和折梢。毛竹纯林未实施钩稍,枝叉过多滞雪量过大,造成毛竹爆裂和翻桩。

调查发现阔叶树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落叶阔叶树,针叶树和一些常绿阔叶树易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受灾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按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地选择造林树种。选择树种时,只重视树种的经济性能,忽视了树种是否与造林地环境条件相适应,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气象条件是否适合,忽视了树种的抗气象灾害能力,没有足够重视树种的形态特征、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在抗雨雪冰冻方面的特点,偏面追求营造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例如在海拔800米左右的阴坡或迎风面营造大面积的杉木纯林,极易造成冰雪灾害。

从调查情况来看,混交林抗雨雪冰冻灾害能力强,而人工纯林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针叶纯林,很容易遭受雨雪冰冻灾害,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竹阔混交林则抗灾能力很强。

森林经营状况好,经营水平高,林分质量高的健康林分抗冰雪灾害;而经营不好,林分质量差的林分,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林木长势较弱,冠幅较小,木质化程度低,高径比严重失调,极易造成折

梢、折断和倒伏。

2林木病虫鼠害的防治

森林病虫鼠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大力提倡防治无公害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鼠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2.1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认真地调查森林病虫鼠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虫鼠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及发生发展趋势、森林病虫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准确的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及时认真做好森林病虫鼠的种类、数量、分布、林木被害程度的分析。

2.2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措施。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3物理机械防治法。人为进行捕杀、阻隔、诱杀、高温处理及应用遥感等新技术进行防治称为物理机械防治,这种措施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便于开展群众性工作等特点;但此种措施工效低、费工、局限大,应根据规律及劳力情况具体掌握。

2.4天敌防治法。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措施对维持生态平衡,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5生物及仿生物药剂防治森林病虫鼠。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防治时选择生物药剂和仿生药剂进行森林病虫鼠的除治,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步骤。

3林木的防灾减灾措施分析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人类能够做的只是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一是加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做好防范措施,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学营造林,这是防灾减灾重要措施之一。

受灾林地清理包括受灾林木清理和造林与更新方案。要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注重林木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随意清除现有植被,要强调现有植被和目的树种的保护和利用,对断梢严重林分,针叶树仍有5-6盘枝条的或阔叶树潜伏芽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以及每亩有50-60株正常树木的林分不宜全面伐除,应只清除折断和翻桩树木,以防止造成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应及时补植与立地条件和环境相适应的树种,以利于形成异龄复层林早日发挥生态功能。对折断倒伏严重无培育前途的林分应及时全部伐除及时更新造林。

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造林树种,本次灾害程度严重的林分多数未能遵循这一原则,如海拔800米以上迎风面营造杉木和毛竹纯林,同时应重视选用乡土树种,并充分掌握乡土树种的适地性。

调查发现,片林受灾程度大于行道林及孤立木,密植片林大于疏植片林。可见合理的林分密度,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需要,也是防灾的需要。林分初植密度过大,虽可提前郁闭,但树势弱,木质化程度低,冠、径、根系生长比例失调,抗灾能力差。

进行合理的树种混交搭配,尽量避免营造纯林。混交林不仅能够提高防雨雪冰冻灾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防病虫害、防火功能。营造混交林要做到针阔、乔灌、落叶常绿的有机搭配。其次要强调栽植点的配置方式,提倡采用三角形或梅花型方式,使林木形成较均匀树冠。本次灾害中,林缘、沟边等边际林木倒伏或腰折主因就是树木偏冠,雪压承载力不匀所至。并大力提倡营造异龄复层林,提高林分稳定性。

积极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对现有林分,尤其是残次、低产低效天然林,要引入现代林业生态学理念,遵循森林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减少人为干预,发挥森林自身生态功能,采取补植、封育、定向培育、天然或人工促进天然萌芽更新等森林经营技术措施,引导和促进林地向异龄林,复层林、混交林方向发展,形成稳定的,复杂的,更高级的森林生物群落,降低森林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林业可持续森林经营方向的转变。

林学论文篇(5)

二、直观演示法

Photoshop是一款偏重实践操作的功能性软件,以语言为主的教学通常会与直观演示法整合使用在理论教学中,以便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之前清晰地掌握操作方法和技巧,避免学习过程中走弯路。园林Photoshop课程中的演示法是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部分理论知识应用于某个园林具体案例,为学生演示如何操作,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法。如讲解Photo-shop软件中路径工具和画笔工具时,以绘制某小区园林总平面分析图为例,逐步演示如何使用钢笔工具、选择工具和画笔工具绘制分析符号,使其直观地获取操作经验,完成后续的图纸绘制。同时,通过这类教法不仅巩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较好的审美标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

课程教学在经历了讲授与演示之后,开始进入第三阶段教学即实训、技能教学,这个阶段主要适用的教学法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活动。园林Photoshop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学习掌握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各种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灵活使用Photo-shop知识绘制出既符合要求又具有创意的园林图像的能力。因此在使用任务驱动法时,制定任务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任务的设置应囊括所学章节的知识点,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选区工具和图层工具后可以布置为校园某处设计植物配置效果图的任务,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又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充分利用素材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机制,目的是加强信息反馈,不仅分析和总结学生作品的水平,而且对学生设计思想、制作技巧和存在问题进行反馈,促进他们改正方法,完善自我。其评价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学生的自我总结,又可以是同学、老师等他评机制,多角度比较、互评,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提高。

林学论文篇(6)

对称是美的法则之一,是城市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指的就是处于中心轴两次的形象相同或者相似,当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建筑对称造型形式的构图是非常多的,均衡对称是我国建筑景观中最传统的手法。对称造型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反射、平移、旋转和扩大四种,对称可以让园林景观建设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构图的各方面产生形态上的安定感。

2.城市美学审美趋向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城市美学的审美已经逐渐变为了能否引起大众视觉上的和情感上的愉悦,视觉上的和情感上的愉悦最初就是来自大众对建筑的造型和外观上的直接感知上,尤其是建筑的造型部分,所以我们在城市景观建设的审美上要更加注重形成特色景观。

二、当代城市建设

1.建设目标

当代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建设园林城市,建设园林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园林城市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主要原因就是当代城市设计所追求的就是情景交融、景观集合、空间序列、环境气氛、品味最优,这些都是当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要求。

2.设计规律

当代城市设计所追求的就是情景交融、景观集合、空间序列、环境气氛、品味最优,这些都是当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要求。城市设计的实质就是吧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当下的城市设计规律就是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趋向。

三、当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设计思路

1.根据人性需求进行设计

上文提到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舒适惬意,这样就导致了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够单纯的停留在空间形态、比例、尺寸和色彩等形式的层面上,而是要对人性的需求进行一定的研究了解,研究人的行为特点,设计出更符合人的需求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城市设计必须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以满足于使用和功能的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性的需求。

2.空间与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对象就是人的户外活动,主要就是指购物、娱乐、商务和运动等,人的行为需要是我们所必须要先考虑的问题,接着我们就要在建筑的形式要求上进行一定的考虑,从而实现空间组织与设计。

林学论文篇(7)

美之所以能够呈现在人们心里,首先,它必须是具有美的客观的现实事物展现出来的;第二,必须是人这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独立意识的高级动物,看到或者发现后,才能认可、感悟这个现实事物是美的。第一是物质美的呈现,第二是精神美的反应。物质美可以具体指向的是形态美、形式美,精神美可以直接指向的是意境美、心灵美。意境美是难以用理论去规范它的,但可以用绘画、音乐、诗歌去渲染、描述,而形态美、形式美我们可以通过美的形式法则去总结、去对应,因为这些都是有一定共性、规律所在。所以,美是可以通过形式规律表现出来的,美的形式可归纳为:①单纯齐一:在单纯中见不到明显的差异和对应的因素,在法则中最简单的形式。②对称均衡:差异中保持一致。“对称”:指一条线为中轴,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对称还可以衬托中心。均衡较对称有变化,均衡在静中倾向于动。③调和对比:调和对比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调和是把两个接近的东西相并列,异中求同;对比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跃。④比例:是指一件事物的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蔡辛克———黄金比例分割:实际上是大约3:5的比例关系,主要有变化感、安定感)美的事物中包含比例关系是有条件的。因人们在美的创造活动中,都是按照事物的内在尺度来确定比例关系的。⑤节奏韵律:指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构成节奏。主要有两个重要关系: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过程;二是指力的关系,指强弱的变化。把运动中的这种强弱变化有规律的组合起来加以反复便成节奏。⑥多样统一: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也叫和谐。

园林设计与美学原理的关系

园林设计中,若要营造让人心动的美景,除了园林设计中所运用的一些元素(如:植物、水、小品、地形等)外,我们还要通过美的原理、规律把所谓心动的美景设计、实施、并表现在人们的面前。首先,达到美的第一步之前,我们要通过设计、构图,对地形、植物、交通、空间尺度上,达到对整体空间格局的控制,在这个基础之上,第二步再渗入美学的形式规律,使其观者有移步换景,在任何一处停下脚步去观赏眼前的景色,都可以构成一幅美景画面。景观要素和美的规律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才能建造出所谓心动的美景来。

案例分析(以兴庆宫红军林景区为例)

兴庆宫,唐长安城3大宫殿区之一。位于长安外廓东城春明门北侧隆庆坊。于开元二年(714年)7月,五王献宅为宫,九月起建造,新宫因坊为名,讳隆为兴,称兴庆宫。因在大明宫之南,又称南内,宫城东西宽1080m,南北长1250m,面积1.3km2。1958年在原兴庆宫的遗址上修建了一座文化娱乐与遗产保护于一体的西安市兴庆宫公园。让笔者心动的、印象当中不可磨灭的一处景象是位于兴庆宫公园兴庆湖东边湖岸约178m长的红军林到进水桥的这一段林荫道的步行园路。为什么觉得是最心动的美景呢?为什么要把这一处场所区域作为营造心动的美景的优秀案例呢?笔者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解析:

1从规划平面的空间序列来分析

林荫道的整个空间呈带状性,其曲折的道路设计,形成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空间序列形式。它利用了造园手法中疏密相间、开合有致、有收有放的布局手法。形成了空间流动时的节奏感。

2从空间视域的节奏变化上分析

整个兴庆公园在整体的造园设计手法上,大量运用了中国古典的园林设计手法,尤其体现在对空间的对比上,对景、借景、藏与露、虚与实、蜿蜒曲折、移步换景的造园特点。我们把这种空间的变化形式归纳为两种空间;即流动空间和聚集空间。流动空间———在游客、观者走动时,这里的道路蜿蜒曲折,眼前的乔木和远处的构筑物给人以起到引导和暗示的作用;聚集空间———利用远处的构筑物或建筑形成借景,给美景增添虚与实、景物互相渗透,空间形成开与合的秩序变化,游客与游客之间形成看与被看的流动画面效果,更加增添了景色的趣味和变化的效果。

3从构成景物的要素上来分析

3.3.1建筑。远处的亭帽在林中的若隐若现,成为借景之物、点景之物,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水在几个要素中,起到柔化景致的效果,它与蜿蜒曲折的小径和驳岸线形成了相映成趣的和谐之美;3.3.3铺地。青色的横向铺石,形成景园朴实、自然的美感;地形坡度的起伏,形成空间构图多样变化又富有节奏起伏的韵律感;植物在这一块区域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设计者运用植物有层次的配植方式,形成了整个空间立面构图的层次感、韵律感和节奏感。并透过植物的植栽距离,形成空间景物的相互渗透关系。

4从这一场所的整体景彩来分析

色彩的搭配也是构成景观美的原因之一,这一块的景象,通过我们的提取,大体有以下几个色块组合的,形成了北方园林中秋冬季比较静谧、沉稳的色调美感。由于植物给我们所带来的艳丽的色块和较高的饱和度,所以在道路铺装时,所配置的色调较为灰亮、淡雅。形成明暗对比、主次色调相互映衬的和谐视觉效果。

5从它的空间尺度设计来分析

两旁较高的乔木、灌木(大约13~14m高的乔木,1.7~1m高的灌木)和中间小径(约1.7~2.7m,)形成了林荫道半私密的空间性质,使游客散步其中倍感到亲切和安全感。

6从它的画面构图美来分析

从画面的整个比例关系上来看,是基本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原理,使整个构图张弛有度。

7从它的意境之美的构建来分析

林学论文篇(8)

2实践课程的考核机制仍然不完善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刚从初中上来的低年级的学生,大都还处在传统教育体制的阴影下,实践课程不单独考试,学生就不重视本门课程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由于整个专业课程内容不同,性质也有一定差别,实践课没有系统的、完备的考核标准,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实践报告来考核的,而实践报告这种考核方式的随机性很大,有很多同学会因为图方便,而将其他同学已经写好的实践报告借鉴过来只是稍加改动就交上去,而最后得到的成绩就差不多。这样学生自然就没有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如此恶性循环,实践课程的作用就收效甚微。

3“双师型”师资力量的不完备现有的实践课程教师大多是由校内的理论课专业教师或实习老师协助来完成,有的教师教学是从课本上学习来的,他们的教学内容往往不能与实际工作过程接轨,进而出现理论与实践二者不能有效结合的问题。有时学校会启用校企合作中聘任的企业人员,他们的教学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现在大多数的中职学校都存在这种问题,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在新的教育教学体系下,这种问题不应再发生。

二多层次教学体系的建立

1协调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就要协调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在不影响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实践类课程的上课频率,使学生可以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融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消化理论知识,进而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这样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提升他们动手能力的好机会。

2必要的理论课程完成后安排更多更加完善的后续训练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就要为学生安排更加完善的后续训练。要给学生安排更多的校内外实际岗位实习。必要设置一个综合性实践内容贯穿课程始终,注意与先修课程的呼应,增强课程之间的关联度。可以使用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结合各章的知识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既可有效覆盖课程的重难点,又接近园林专业的实际需要,使学生了解园林设计的各阶段任务与工作,掌握各个阶段的设计方法,充分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3制定专业的系统的考核机制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制,就要制定更加专业的系统的考核机制。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应是“以就业为导向”去培养学生。那么考试的考核机制也要向这方面倾斜,所以考试应重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由纸质试卷考试方式向真正的实际操作进行转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有更加好的未来发展。考核过程中设计综合素质考评方案,强调过程考核,发挥评价体系应有的指导作用。这种更加新颖的考试机制并不拘泥于考试卷,多样的考试形式也更加能被学生所接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用多样的考试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更加真实、更有效果。进而达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全面了解,更加能够知道学生还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以至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4增加更多的师资力量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去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制,就要增加更多的师资力量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去。对于学生教学,师资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教好学生,就要投入相应师资力量,只有把相应的师资和相应的教学力度提高上去,学生才会对这门课程足够的重视,进而对该门课程进行努力的学习。也许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强制学习也许会让学生暂时反感,但是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是有利的,教师就应该去这样做。那么学校就要招聘更多更好的老师,特别是既懂理论又有实践工作经历的“双师型”省、市教师,更好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去。

林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I512.0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3)04-0075-04

别林斯基是19世纪俄国文学批评的巨擘,他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共同构成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中坚力量。一个在今天看来非常难以理解的现象是:一方面,别林斯基在他短短十几年的文字生涯中,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文学批评,包括具体作家和具体作品的评介、某一年文学发展趋向的总结,也包括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另一方面,别林斯基对于俄国思想和文化的贡献远远不限于文学批评,他是19世纪中叶俄国思想界的一面旗帜,在知识阶层中,尤其在受教育的俄国青年中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尼古拉一世高压统治的时代,看似与世无争的文学批评在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中发挥着迂回但却重要的作用。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说:“别林斯基是最卓越的俄罗斯批评家,而且是唯一具有艺术接受能力和美感的俄罗斯批评家。然而,对他来说,文学批评只是体现完整世界观的手段,只是为真理而斗争的手段。”因此,别林斯基的批评文章不仅仅是文学性的,还是政治性的,代表了当时俄国社会的进步思想。列宁对此做出高度评价:“维·格·别林斯基是早在农奴制时代出现的、我国解放运动中平民知识分子完全取代贵族的先驱。”同时,在俄国文化的历史形态、现实状况和未来命运等问题上,别林斯基也做了大量思考,并在文章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分裂的俄罗斯文化

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批评,他是这种批评的发明者和最杰出的实践者。这种批评的特点之一是对生活和艺术的界限不做清晰的划分,从而通过虚构世界折射现实世界的光明与阴影。于是,文学被看成民族精神的表现,俄国文学的历史就是俄罗斯民族精神演进的历史。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学的进步透视一个民族成长的历程;另一方面,对历史的描述和总结也有助于把握文学发展的精神根源。正因如此,别林斯基非常重视历史的传承与延续,在他的文章中常常通过回顾过去的文学现象和历史事件来为当下的文学作品定位。然而,他并不是把历史仅仅当作现实的陪衬,而是与现实连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现实的源泉,“我们的时代主要是历史的时代。历史的观照声势浩大而又不可抗拒地渗透到现代认识的一切领域里去”

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别林斯基深入俄罗斯的古老传统,深刻发掘民族血脉中流淌的最悠久的精神特质。他用诗意的语言概括了彼得一世改革之前俄罗斯的民族性格:“这个民族,当安详地结庐而居时,冷静而平淡,有如它故乡的皑皑白雪;当沙皇手指敌人时,骤速而严峻,有如它短促而炎热的夏日的天上迅雷;当飞觞宴饮时,勇敢而狂乱,有如它冬日的大雪和风暴;当丰衣足食时,缓慢而懒惰,有如它原始森林里的熊;当生活教训它穷而后通时,就伶俐、聪明、机警,有如猫,它那家宅守护神。它坚定地支持上帝的教堂,祖先的信念,不可摇撼地尽忠于正教的沙皇。”当然,别林斯基也分析了这种民族性格的来源,即我们熟知的:东西方交会的地理位置,蒙古人的残暴统治,从拜占庭帝国那里继承来的正教信仰,以及自伊凡三世以来不断巩固的沙皇统治。别林斯基在这种文化传统中发现了诗意,但认为那毕竟是“片面而隔离”的生活。俄国要想进步,就非同人类生活合流不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和彼得大帝把俄国推进了近代化的洪流,父亲的小船在儿子的手中变成了无畏的舰队。俄国在30年中走过了西欧几个世纪的道路。

毫无疑问,别林斯基热烈欢迎这种改变,但他也充分意识到彼得大帝改革给俄国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分裂。“这样,民族,或者更确切点说,人民大众,和社会,就分道扬镳了。前者依旧保持着往昔的、粗陋的、半野蛮的生活,以及把悲苦的和欢乐的灵魂倾吐在内的沉郁的歌;后者显然是改变了,如果不是改善了的话,忘记了一切俄国的东西,甚至忘记了说俄国话,忘记了祖国诗情的传说和幻构,这些充满着深刻愁思、甜蜜烦闷和青春狂欢的美丽的歌给自己创造了一种正是自己的忠实写照的文学。”如果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去理解,别林斯基的这段话非常不合逻辑:社会难道不是由人民大众构成的吗?但如果仔细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表述的深刻之处。一方面,社会不仅是由人组成的,它还包括制度、风尚、习俗、价值取向等非物质的因素。在“强大的手”推动下,这些因素会发生或潜移默化或翻天覆地的转变,但生活于其中的人则未必能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构成社会的这些软件必须由硬件来支持,制度的遵守、风俗的传播、价值观的确立都最后要归结为人的因素。所以,社会与人民大众分裂,归根到底,还是人群的分裂:社会的上层,也就是彼得大帝为建立新秩序而造就的新人阶层,倾心于欧洲文化,而社会的下层还顽强地维护着中世纪传统。

这种分裂的情形到19世纪上半叶悄然发生改变,一个受过教育、了解西方,但又对现行体制充满敌意的知识阶层崛起了。他们在面对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对立状态时,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从确定俄国的民族性开始,寻找俄国文化未来的发展道路。别林斯基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二、不确定的民族性

民族性问题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思想界重点讨论的问题。它源起于沙皇的教育大臣、贵族思想家谢·谢·乌瓦罗夫抛出的“东正教、专制制度和民族性”三位一体的官方人民性理论。这里的“民族性”可以理解为是俄国人民“特有的”顺从、笃信宗教、忠于沙皇的品质。到了19世纪30年代后期,俄国知识分子围绕俄罗斯的前途与命运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形成斯拉夫派与西欧派两大阵营,其中斯拉夫派尤其重视民族性问题的探讨。斯拉夫派认为俄罗斯的民族性植根于俄国传统的农村公社,在村社的基础上,农民可以和地主、沙皇和平相处。因此,正是农村公社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确切地说是俄罗斯下层人民和谐无争的民族精神。

别林斯基早在斯拉夫派形成之前就已经开始探讨俄国的民族性问题了。他在分析杰尔查文的献诗与讽刺文时说:“它们最显著的素质就是民族性,这民族性不是汇集村夫俗子的言语或者刻意求工地模拟歌谣和民间故事的腔调,而在于俄国才智的隐微曲折之处,在于俄国式的对事物的看法。”并进一步指出,文学的民族性就是民族特性的烙印、民族精神的标记。别林斯基被认为是西欧派左翼的代表人物,但他在对俄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方面所持的立场却是公允和全面的。他认为,当整个世界变成了罗马的时候,当一切民族都按照罗马式的思想思考时,智慧便中断了。每个民族都应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挺进。而这正是斯拉夫派理论的出发点。“我们这个时代智力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我们到底懂得了俄罗斯自有同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一点都不像的自己的历史,懂得了应当根据俄罗斯自己的历史,而不是根据跟它毫无共同之处的欧洲民族的历史来研究它,来评价它。”。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他认为,“所谓斯拉夫派,毫无疑问,接触的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

与斯拉夫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别林斯基认为,俄罗斯的民族精神虽然也体现于下层百姓中,但更多体现在社会的中层和上层,因为他们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高级生活方式。卢纳察尔斯基在论述别林斯基思想的时代背景时,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说:“俄国人的下层很少影响它的民族文化。农民在哥萨克和宗派分支中参与俄国思想史是不明显的,自发的,并且民族的觉醒,一般地那种文化担当者的特殊阶级(它同上层阶级融合或者与之接近)的产生,通常是一致的。”可能在有些论者看来,别林斯基和卢纳察尔斯基都似乎在刻意贬低下层人民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实不然。代表文化的原始面貌和代表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有密切关系但又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农奴制下为生存艰难喘息的下层民众是没有办法创造新文化的,更不可能在文化进步的事业中冲锋陷阵。只有知识分子,也即作为“文化担当者的特殊阶级”才能引领俄国文化走向莫测的未来。

正因为19世纪中叶俄国的文化、俄罗斯的民族性还处于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阶段,正因为代表俄国文化发展方向的俄国知识阶层还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对于社会来说,现时是过去的结果,未来必然应该在现时这个基础上得到实现。……谁都看不到完美有什么极限”。所以,别林斯基不认为可以轻而易举地用单一的观念、静止的眼光概括出俄罗斯的民族性,就像斯拉夫派做的那样:“他们的奇怪的结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随心所欲超越在时间之前,将发展过程当作它的结果,企图在开花之前看到果实,而且,一发现树叶味道不好,就宣布果实是腐烂的,还设想可以把一座望不到边的庞大森林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培育森林”。斯拉夫派所设想的俄罗斯的民族性,与其说是发掘和重构,不如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玄想。与之相反,别林斯基虽然承认俄罗斯民族具有独创的、自成一体的民族性,但这种民族性究竟在什么地方,他的回答是“暂时还无法确定”。

三、完整的俄罗斯灵魂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别林斯基对俄国文化的反思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的:一是彼得大帝改革是俄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分水岭,改革之后的俄国社会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二是俄国新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上层,尤其是与上层密切相关的知识阶层,他们代表了俄国文化的现实面貌和发展方向。基于这两点,别林斯基对俄国文化的特点、俄罗斯的民族性进行了大量的、鲜活的描述,而非简单的、抽象的概括。这些描述主要是以文学批评的形式出现的,而且散见于各个阶段的文章之中,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这里以别林斯基对普希金和柯尔卓夫的比较为例,来说明他在俄国民族性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柯尔卓夫是一位农民诗人,他的诗歌质朴、自然,不追求辞藻的华美,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植根于俄国土地的忧郁。柯尔卓夫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当然不能同普希金相提并论,但别林斯基认为,柯尔卓夫的诗歌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纯然是俄罗斯的,即使天才如普希金也无法写出像柯尔卓夫一样的俄罗斯歌谣来。因为,柯尔卓夫是真正意义的人民之子,是在草原和庄稼地里成长起来的诗人,因此在心灵深处与最底层的俄国农民悲欢共享、息息相关。“他身上包孕着俄罗斯灵魂的一切因素,特别是在痛苦和欢乐中的一种可怕的力量,一种发狂地投身到悲戚和欢乐中的本领,他不会在绝望的重压下倒下,他能够在其中找到某种狂热的、大胆的、无法抑制的快乐,如果倒下了,那也能做到泰然自若,对自己的倒下能够充分认识,并不求助于虚假的安慰,也并不向他在比较好的日子里也不需要的人求救。”这里的“他”既是指柯尔卓夫,更是指“他”所代表的“俄罗斯灵魂”。

林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I2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3―0095―06

Abstract:The reason why people divide over the evaluation of Lin Yutang, and the absence of his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appears to be the problem of conception,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vision. In fact, Lin Yutang was such an iconic figure who had been committed to the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after Liang Qichao, which connected the pas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He was not only such a pioneer wh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orm of prose, but also an originator of modern long documentary prose. Therefore, in terms of documentary literature, Lin Yutang is such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or who possesses irreplaceable place in literary history. Moreover, taking fiction literature into consideration, we seriously need to reevaluate Lin's historical status and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Lin Yutang Phenomenon" shows that when rewriting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we should not only update traditional concept centered on fiction and expand the disciplinary fields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further emancipate our mind, while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concept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Key words: Lin Yutang;biographical literature;documentary prose;the status in literary history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语堂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和较快的发展。如就作家传记(包括评传)而言,就先后有林太乙的《林语堂传》、施建伟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传》、王兆胜的《林语堂大传》、万平近的《林语堂评传》和刘炎生的《林语堂评传》等多种。这些传记特色各异,风格不一,从各个方面对传主进行了还原与评述。其中尤其是《林语堂大传》突破较多,特色最鲜明。正如作者所说:“我这本《林语堂大传》在吸收林太乙、施建伟和万平近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在如下方面进行突破”:“第一,从大量繁琐的资料中跳身而出,紧紧抓住最能代表林语堂精神与灵魂的部分进行展示,尤其将林语堂放在与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的区别中,把握其独特个性与风采”;“第二,实现从一个研究者的角色向一个灵魂对话者的角色转换”;“第三,结构的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第四,在坚持史料完全正确可信的基础上,增强审美性和可读性”。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405―406页。然而,在如何从整体上评价林语堂的问题上,他们的分歧较大。如王兆胜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对林语堂的评价一直不高,对他的文章人品也颇多微辞,这不能不说与地域、历史和文化的隔膜造成的误解与误读直接有关”;实际上,“林语堂是个了不起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更是一位难得的人生智者”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404页。 ,“有很多伟大之处”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228―229页。 ,说《京华烟云》“是现代中国极有个性的伟大小说并不为过”王兆胜:《林语堂大传・序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而万平近的看法则与此相反。他认为:给林语堂挂上“世界文学大师”、“中国的大文豪” 的桂冠“缺乏足够的事实作依据”;“有些给林语堂戴上‘伟大’桂冠的评论者,并未从学术上、文艺上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证”;“至于是否将林语堂称誉为‘一代哲人’,学术界是难以取得共识的”:“林语堂始终在道德家的庭园中漫步,未能进入思想家、哲学家的大雅之堂。”万平近:《林语堂评传》,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第318页。

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原因,一是林语堂本身的复杂性:“主要难度在于林氏思想、性格、气度、兴趣、爱好的多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他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因素

于一身,看似中西结合,却又不中不西,又中又西……”施建伟:《幽默大师――林语堂传・前言》,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二是评价标准问题:“过去不少著作评价林语堂以‘是否与左翼文人步调一致’为标准,一致的就肯定,不一致的就否定。这一标准显然过于狭隘”诸孝正:《林语堂评传・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如对林语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倡的幽默与小品文等,因鲁迅和左翼作家曾对其进行批评,故文学史均对此持否定态度。而实际上,“即使他提倡幽默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他的提倡之功及其积极贡献却是主要的,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否则,便是对历史真实的不尊重,亦无法说清我国现代幽默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刘炎生:《林语堂评传・序》,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93页。。三是文学史视野与文学观念问题。其中对海外华文文学与纪实文学的轻视甚至忽略,即是其突出表现。这一点,即使是在有较多突破和创新的最新教材――如丁帆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中也不可免。该著在整体上分为“大陆文学”和“台港文学与离散写作”两个板块,其中“离散写作”指除台港外的海外华文文学,而林语堂应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然而,遗憾的是他榜上无名。此外,该著也同样存在着对纪实文学的轻视甚至忽略,即对这方面的作家作品极少论述。而这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它不只涉及到学术领域的拓展与入史标准等,而首先是文学观念的更新问题。

总之,我们之所以在对林语堂的评价上产生严重分歧,林语堂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无地位,首先是观念问题,其次是评价标准与学术视野问题。具体来说,林语堂的文学成就与影响主要是在纪实文学方面,如《坡传》、《武则天传》等传记文学与《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纪实散文,其成就与影响远在《京华烟云》等小说之上。而他的这些创作与影响又主要是在海外。因此,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和评价林语堂――尤其是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不能不对他的纪实文学创作进行较具体、深入的考察。然后,我们才有可能对他进行整体把握与重新评价,也才谈得上更新观念、拓展领域和“重写”文学史。

上一篇: 房屋转让协议范本 下一篇: 快乐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