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04 15:21:48

统计师

统计师篇(1)

19年来,我始终围绕我区统计工作的大局开展工作,尽心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领导交付的任务,始终坚持“没困难要做好、有困难更要做好”的工作理念,克服种种挑战,以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高效完成每一项任务。平时,严格要求自己,讲效率,讲工作质量,及时完成日常工作,随时准备完成上级安排的临时任务。近二十年来,不管份内还是份外工作,只要领导安排,我都坚决服从上级指示,勇挑重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19年的艰辛付出,19年坚持不懈的奋斗,19年的打磨锤炼,青丝变成了白发,一个懵懵懂懂的青年学生终于变成了业务娴熟的中年人,工作成绩得到了组织、领导和同志们的积极肯定,多次被评为省市区三级政府的先进个人。其中,200##被省统计系统评为####,200##被市政府评为################。

由于工作能力较强,作表现突出,多次被领导推荐从事全局性的调查任务。近些年来我从事的调查工作有:20__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__年第一次经济普查;20__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20__年全省1%人口和劳动力抽样调查;20__年第二次经济普查;20__年城镇住户大样本调查。每次执行任务,我都以高度责任感对待,注重维护区统计局的形象,充分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开展工作。“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每一次调查任务中,我都被评为省级或市级先进个人,20__年又被评为########。

二、强化学习,勤于实践,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新知识、新方法、新法规不断推陈出新,虽然我毕业于统计学专业,但仍然需要钻研业务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树立了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除了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外,多年来我坚持继续教育和业余自学,认真学习《微观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逻辑推理学》、《社会调查分析学》等,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高专业能力,掌握新的调查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顺利地通过了各类专业技术鉴定考试,200##被评为初级统计师职称;200##被评为中级统计师职称。二是认真钻研工具性学科,提高整体素质。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给统计工作带来深刻变革,###年我及时抓住机会,主动报名参加电脑培训班,苦练操作技能,并结合工作需要利用软件编制电子统计分析图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快速实现了由纸质统计到电子办公的转变,同时也取得了《电脑培训等级证书》###等。为提高统计分析报告水平,多年来!我虚心向领导们请教,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习,并利用互联网搜集了大量的范文,分析写法,总结规律,写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所写的报告在全省统计系统专项评比检查中,获得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为我局在200#年获得###先进单位赢得了荣誉。三是紧密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力求把工作做精、做细。为履行好统计执法工作,我仔细研究统计法和各类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水平;为做好工业、建筑业、农村住户、商业、服务业以及外经外贸统计调查工作,我先后学习了《工业生产技术指标》、《节能降耗技术参数》、《服务业生产信息管理》、《人口普查常用办法》等,出色完成了各阶段的各项任务,积累丰富的业务知识,成为熟悉工业、农业、建筑业、外贸业、商业、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多面手。

我始终坚持边工作边学习的理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现代统计学的科学理论指导具体的工作。不惧繁难琐碎,不挑肥拣瘦,不推诿扯皮,大胆实践,从小处入手做好本职工作。对于基层报表、各种有关资料数据,认真录入和汇总,及时整理存档;并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各类统计技能科学分析,认真撰写分析报告,严格执行报表制度和基础资料规范制度,高质量的完成了所有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有力地推动了 工作的创新,近几年来积极为领导建言献策,提出了改进服务业统计方法和流动人口住户监测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多项举措被上级采纳,(比如········)有的工作方法成为省市统计系统的范本,为统计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聪明才智。···········(你据实举典型例子)

三、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工作能力跃升新的台阶。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几乎每年参加统计执法大检查和专项检查活动,曾经多次带领乡镇统计队伍开展检查活动,每一次都能认真履行统计执法职责,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其一,结合服务型机关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注重思想教育,帮助基层单位提高统计意识。有些企业、基层乡镇以及社区、行政村等单位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以教育引导为主,以行政处罚为辅,大力宣传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介绍统计法规知识和正反案例,引导基层领导站在服务我区改革发展大局的高度支持统计工作,安排好本单位的统计工作,配合好区镇两级政府开展统计活动。其二,注重严格按章办事,确保统计执法的成效。对于拒不执行统计法的企事业单位和麻痹大意、基层乡镇统计调查人员进行严厉的警告;对违反统计制度和法定程序修改统计数据的行为,对存在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和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等,进行细致的审查监督,必要时及时向领导汇报,提出处理意见。其三,严格执行统计工作保密制度,一方面确保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不被泄露,另一方面认真做好统计资料管理,对涉及政府机密和公民隐私的项目,重点关注,确保统计法律法规落实到位。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态度取得良好成绩,多年来执法工作没有出现一例疏漏。

同时,注重优化统计环境,对于来访人员热情接待,对于有疑问的人员耐心解答,积极地帮助企业、街道、乡镇、行政村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树立统计干部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基层单位和群众高度评价。在长期的实践实践锻炼中,个人的业务能力、调查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宣传沟通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以及服务意识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爱岗敬业,拼搏进取,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统计工作天天与数据打交道,枯燥无味,但我始终以敬业、乐业的态度坚守自己的岗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用19年的艰辛付出书写对统计事业的挚爱之情。我坚信“细节决定成败”的至理名言,做到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时刻以严谨细致的作风,一丝不苟地开展工作,每个数据都要认真核对,每一个表格都要细致审查,每一项数据都要反复斟酌,科学分析,每一项工作都精心组织,细致安排,不断提高统计质量。近年来,在住户科工作和我省城镇住户大样本调查期间,白天不辞劳苦地奔走在调查一线,多次登门入户,获取第一手资料;晚上整理汇总资料,往往加班加点到深夜,第二天照常上班。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拼搏进取的精神,保证了每项工作出色、高效完成。

统计师篇(2)

不同等级的统计师考试包含不同的考试科目,以下是各类等级统计师考试的相关考试科目:

1、初级资格考试科目: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二个科目;

2、中级资格考试科目: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统计工作实务二个科目;

3、高级资格考试科目:设《高级统计实务》1个科目。

(来源:文章屋网 )

统计师篇(3)

印度设计师Manish Arora曾与运动品牌巨头Reebok推出一个成功的系列,Swatch手表、Pommery香槟和Good Earth的家居用品是其他一些让人称道的跨界合作。Manish Arora在全球已有84家店,品牌总价值550万美元。这次为他打造完美面部彩绘妆容的MAC化妆品牌也曾找他合作设计产品,一经推出便销售一空。最近他被Nivea相中,即将在夏天推出合作系列。“幸运也不幸的是,我是唯一一个看向世界的印度设计师,”Manish Arora说,“大多数印度设计师常常满足于立足本土市场,他们也为此赚了大笔的钱。而我却决意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创意。”

统计师篇(4)

关键词:系统分析 评价系统 流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3-0036-02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开展,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实现教学评价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则是提高教学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对建立一种发展性的高校教师课堂质量评价系统进行系统规划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该评价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中的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及功能、数据分析。

1 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该业务的实际流程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发现和处理先前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

教师课堂质量评价系统中的课堂评价模块的初始化数据的统计计算的业务流程,如图l所示。课堂评价模块是该系统的核心模块,该系统的其他模块的业务流程分析可参照其进行。

2 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的分析就是把数据在组织(或原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地独立出来,舍去了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物资、材料等,单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查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的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是接下来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数据流程图是按业务流程图所理出的业务流程顺序,将在调查中获得的相应数据处理过程,绘制出一套完整的数据流程图,课堂评价模块的业务流程图绘制的课堂评价模块的统计计算的数据流程。

3 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

统计师篇(5)

2研究方法

2.1被试选择研究对象是从大连市所属高中抽样选取的.考虑到学校类型可能对研究的影响,所以对调查学校进行分层抽样,使选取的教师尽量来自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选取大连市省重点高中、市重点高中、市区普通高中为学校样本,对样本学校的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整群抽样.研究对象共计68人,其中教龄在4年以下的有15人,教龄在4~10年的有22人,教龄在10~20年的有19人,教龄在20年以上的有12人,学历都是本科.总共发放教师问卷68份,实际回收68份,回收率达100%,无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68份.

2.2研究工具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收集数据.(1)问卷设计借鉴已有研究[2,3],在深入分析和钻研教材中关于概率统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以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关概率统计的核心概念为考点,进行问卷设计.教师的概率知识主要从以下4个维度进行考察:①对概率的几种定义(古典定义、统计定义、几何定义及公理化定义)的理解及其错误认知的考察;②对概率、频率和机会的理解;③对概率值的解释以及利用其决策的能力;④对小概率事件、条件概率、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理解.教师的统计知识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调查:①对常用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理解;②教师的统计观念.该调查问卷共由19道题目组成,题目类型为解答题.(2)访谈问卷调查之后,在仔细分析答卷的基础上,从中挑选个别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对象主要是回答错误、未作回答和回答独特的教师.访谈的主要目的是核查书面回答内容的真实含义,了解使用错误概念的教师的真实想法.访谈时在取得该访谈对象的同意之后,同时进行了录音和现场记录,以便准确地收集和整理数据.

3研究结果分析

3.1概率知识掌握情况

(1)对概率的几种定义的理解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占79.4%)对概率的古典定义理解相对较好,只有个别教师算错.经过访谈了解到其原因是弄不清基本事件的空间.还有13.2%的教师没有作出回答,其原因是不会做.对概率的统计定义理解的调查中,答错的有19.1%,未答的有19.1%,只有61.8%的人答对,表明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概率的统计定义理解得不好.对教师是否具有“预言结果法”的错误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多达72%的人答错,26.5%的人未答,只有1.5%的人答对.比如有的教师回答:“无法判断,一次试验不能说明问题.”这表明多数教师具有“预言结果法”的错误,同时也反映了教师缺乏统计观念.考查教师对概率几何定义理解的调查数据表明,60%左右的教师是从几何定义角度,即通过面积公式来求概率,进而比较概率的大小.但仍有20%左右的教师未作回答.通过访谈了解到这是因为他们对几何概型较陌生,不知从何下手.几何概型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中新增的内容,显然有一些教师对此较陌生.但是,经过各种层次的培训,作为教师对此内容应该很熟悉才对.这也暴露出培训工作不到位,我们的一线教师对新增内容的学习主动性还不够.“简单复合法”是将两步试验简单分割成两个一步试验进行概率大小判断的错误认识.文[2]对教师所犯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发现将近20%的教师犯的是“简单复合法”的错误.以1899年法国学者贝特朗提出的著名悖论为背景,考察教师对概率的公理化定义的理解情况.结果发现,对贝特朗悖论能给出正确解释的人数只占11.8%.显然,只有很少教师掌握了概率的公理化定义.进一步了解那些做错或未作回答的教师的原因,他们认为这个悖论主要是由于样本空间每个元素发生可能性不相等造成的.显然,教师在分析时使用了与概率古典定义类比的方法,而忽视了古典定义中“样本空间元素是有限个”这个条件,进而错误地使用了概率的古典定义.这表明许多教师没有掌握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我们知道这个悖论产生的原因是三种解法所对应的样本空间不同,则所作的等可能假设也不同,因此它们属于三个不同的随机试验,显然对应的三种解法都是正确的.同一个问题,由于构造不同的样本空间,可以有不同的概率值,这正是概率公理化定义的内涵所在.

(2)对概率、频率和机会的理解通过考查教师对概率、频率和机会三个概念的理解,发现有73.5%的人答对,有25%的人答错,1.5%的人未答.这表明,他们中有约26.5%的人不知道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事实上,机会与概率的意义是一致的,都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频率与概率是一对有密切联系的概念,概率是一个定值(常数),而频率是一个不定值,它由每次试验结果决定.当重复大数次试验时,频率依概率稳定于一个数值,这个数值即为概率值,即随机事件的频率是与我们已进行的试验有关的,而随机事件的概率却完全客观存在,所以说频率不完全等于概率.

(3)对概率值的解释及其应用能力关于教师对概率值的理解,通过调查发现,有47.1%的人答对,将近30%的人凭经验和直觉来作出错误的判断,还有7.3%的人拿不定主意,缺乏统计观念,而且11.8%的人缺少随机观念.有一半的教师认为概率为0的事件一定不可能发生以及概率为1的事件一定发生,还有19.1%的教师认为不一定,其中有13.2%的人没有举例,4.4%的教师的理由是随机事件A的概率P(A)的范围是0≤P(A)≤1.由此可知,很多教师不能对一个概率值进行合理的解释,同时也缺乏随机和统计的思想.在对概率值理解的基础上,利用概率值进行决策的能力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有30.9%的教师回答正确,他们的理由是根据下雨的概率值的大小;有29.4%的人不论下雨的概率多大都带伞,他们的理由是以防万一,有备无患;有7.4%的人受“今天的降水概率是20%,结果下雨了”这句话的影响,认为天气预报不准;其余的经访谈得知他们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或直觉作出决定的.总之,教师多以自己的经验或直觉进行判断,而没有从概率统计的角度考虑问题,缺乏相应的概率统计知识的理解.

(4)对小概率事件、条件概率、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理解以虚假广告为背景考查教师对小概率事件的认识,发现做出正确答案的教师只有7.4%,表明教师对小概率事件的理解不到位.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来理解“小概率事件”:①小概率事件在单次试验中很难发生,几乎不可能发生的;②小概率事件在不断的重复试验中一定会发生.对条件概率的理解,通过调查发现将近60%的教师要么结果不对,要么答错.还有将近40%的人未作回答.经访谈得知,他们不会回答,不知道这道题属于哪一种概率类型,无从下手.可以看出,教师对条件概率这一知识几乎是空白.关于教师对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理解,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9%的人答对,有36.8%的人未作回答.经访谈了解到他们觉得似是而非,说不好.可见多数教师对这两个概念理解得不好.

(5)对概率值大小的比较设置了3道题来考查教师对概率值大小的理解.调查中尽管有72.1%的教师答对,但仍有将近30%的人凭直觉进行判断,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可见相当数量的教师具有朴素的随机思想,依靠自身的直觉和经验作判断.考查教师对试验中样本点的枚举能力和“等可能性偏见”等错误概念的使用上,正确率为66.2%,可见有一部分教师存在“等可能性偏见”.

3.2统计知识掌握情况

统计师篇(6)

注册会计师统考和省考没有区别,注册会计师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也就是统一报名时间、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命题,全国任何地方都一样。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实施的法定职业资格考试,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入的关键环节,是行业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发挥着对注册会计师人才职业选拔和成长的风向标作用。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组织领导,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全部通过专业阶段6科考试后,才能报名参加综合阶段。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考试科目: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综合运用专业学科知识,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科目。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统计师篇(7)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56-01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和人类生活空间的复杂化,导识设计的需求越发突出,社会上也不断有各种专门的导向标识设计公司产生,这自然需要更多的从业者,要成就一个好的导识系统设计,作为其中的一环的设计师来说自身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可以从哪些方面培养这些能力?我们从导向设计的流程来简要进行分析:

一、信息设计与导识设计的关系

信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多元交叉学科,内容涉及信息学、统计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多学科。信息设计师需要在信息爆炸的社会被要求能使信息快速、高效、有趣的传达,达到交流,知识传播辅助决策分析等目的,为达到这些要求设计师也被要求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导识设计作为信息设计的一个分支,是空间场所中的信息设计,是公共场所中的信息展示。对于导识设计师来说也有着同样的要求,导识系统是引导人们在空间中行为和行动的说明书,设计师对于三维空间特性方面内容也需要有所了解。

二、从导识系统设计流程来看设计师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般导识系统设计的流程经过:规划――设计――实施。这是一个多方合作的过程,好的标识系统设计往往都是从建筑环境设计一开始就被考虑进环境规划的而不是建筑修建完毕后期的填补,根据不同的项目和规模大小也有如建筑师、环境设计师、工程师、艺术家等不同的行业的人员参与设计。

第一步:规划――对空间使用者分析和空间环境调查,进行信息整合规划

其中具体需要经过:1、用户群体确定:空间使用者人群类型是怎样的,人流量和车流量以及流通模式是怎样的:2、策略制定:制定导视系统的策略,也就是确定设计目标和标识类型的提纲,确定信息节点的类型。3、规划:确定布点规划草案并进行预算。前期规划是寻找空间信息,建构信息层次的阶段,非常的重要,往往前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勘察,这一环节决定了后期方案的有效性和成败。

第二步:设计――是对前期规划进行视觉转化的过程,这一步设计师需要把前期制定的所有标识类型视觉化,是将这些引导人们与空间交流的信息转化为图形文字和图表及选择什么样的载体进行展示的过程,是导视助手的设计过程。

第三步:实施――是进行导视助手制作安装到规划布点位置的过程。这个过程设计师不是主体,但是需要确保设计方案和实际制作安装的一致性,需要协调和对项目进行把控。

我们从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可以了解设计师所要参与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对一个好的设计师所需要培养的能力也能了解一二:

(一)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这部分一方面需要设计师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调查的方法,信息检索方法等。如何获有用信息和数据?如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如调查方法中的访谈法和观察法等。对于导向设计来说,前期主要是要对空间场所的信息进行整理收集、分类;对背景资料、空间功能、空间结构、人流量做调查。设计师需要了解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空间的关系设定?

(二)信息组织与架构能力

有了做菜的材料当然还有会烹饪的技巧,才能成一桌好菜。拿着一堆数据和信息如何整理和组织并且组织得精彩,让人们在与空间的交流中无障碍甚至很舒适?这部分首先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需要有较好信息整合能力,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导识设计是一个系统性设计,而非单体设计,所有系统都有结构,对结构的了解和架构能力当然必不可少。那么设计师需要了解基本信息分类的方法、传统功能性空间的结构组合方式和特点、制定导视策略的一般方法和信息节点设置的要点等。

(三)视觉转化能力

视觉转化的能力就是用图形说话的能力,借用文字、图形符号和他们之间的组合排列来说话,就好比要掌握一门语言,需要掌握语法。用图形说话也有一定的语法。在这里设计师需要了解人认知的特性,设计师可以学习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为信息排布设置的理论基础。

视觉转化的能力包含两个主要方面:1、图形设计能力;2、版式编排能力。图标和图表是导识系统中的两个要素。图标的设计需要设计师有图形概括和绘制能力,需要了解符号学基本原理,要了解不同地域和国家对于图形认知的不同点等。文字、图标和图表是导识设计中必然会处理的元素。图表的设计:这里主要是地图和平面图等的绘制,用以反映空间之间的结构和关系。人类很早就学会使用平面来表达三维的空间关系,也积累的很多经验和理论,作为设计师需要了解和学习。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学会处理文字、图标和图表之间的关系,如何排列,让每个没个信息节点的信息传达能清楚明确,这既是版式编排能力。

(四)相关经验和技术的积累

设计稿最后要落实制作成实体,设计师需要对材料、印刷制作等知识的有所积累,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材料比较合适和节省预算等。除开传统媒介,设计师还需要对现代高兴技术有所了解,在当代高兴科技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人的生活方式因为科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网络和展示技术不断发展,在空间信息交流中哪种方法和媒介最合适展示信息?这也设计师需要考虑的,所以需要对新兴技术有所掌握,这也是对当代设计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五)角色互换能力

几乎没有一个导识设计的项目可以一个人完成,根据项目的不同可能会和不同的专家和人员合作,设计师也很可能充当不同的角色。所以设计师需要能够与不同专业人士合作完成项目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也是一个项目能很好推进的关键因素。

以上这些能力都是在不断地实践、总结和再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练习。在设计教学和设计师自我培养上我们可以在练习过程中去观察和总结。总之,希望成就一个好的导识系统设计需要多方合作,当然不光是导视设计,当代的设计师希望自己有所成长和很好的完成整个项目需要了解自我培养有哪些方面,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寻找努力的方法和培养重点才能有的放矢。本文在这只简单提出要点,没有深入展开,其中每一个环节都还有可以继续深入探讨的可能性,每一个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不断的训练。

统计师篇(8)

 

[摘 要]教师课时津贴统计发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Excel函数功能进行挖掘,合理设置,应用在教师课时津贴统计汇总中,使这项繁琐的计算过程变得准确、快速、简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文章对Excel模板建立、函数应用、分类汇总、数据资源安全保护、课时津贴的具体统计等数据处理方法做了简述。

1 引言

Excel是Office家族中的重要一员,能较好地帮助用户编辑和管理各种类型的电子表格以及自动处理。其快捷的制表功能、强大的函数运算功能和简便的操作方法是各级各类办公室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好帮手,其中文界面直观明了,操作者无需高深的电脑专业知识,只要通过灵活运用,就可以解决很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教师课时津贴统计是学校每学期要进行的具体工作,快速准确的统计是该项工作的基本保证,应用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来我们充分应用Excel的电子表格统计功能,对Excel的函数功能进行挖掘,合理设置,应用在我校教师课时津贴统计汇总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 Excel统计表格的设计

利用Excel电子表格的公式、函数和数据处理功能代替手工计算,不但可避免大量复杂的数据运算过程和重复性劳动,而且计算快捷、准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1 建立津贴统计基本模板

⑴ 表头内容设计

统计师篇(9)

2)保证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由教师本人通过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填报,简化了传统方式下的由教师填写、教学管理人员汇总、再交回教师进行信息核对的过程,有效地保证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实现信息采集的高效性基于网络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教师信息的采集,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院部教师信息的查看,并能够生成相应的报表打印。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架构分析

本系统主要采用,NET平台下的B/S三层体系架构,把业务逻辑和数据操作代码封装在一些编译好的组件里,在客户端调用这些组件,实现用户和服务器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互。在三层体系结构下,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作为三个相应用逻辑处理结果的交互界面,系统用户通过浏览器直接登陆本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填报、修改或查询。业务层也即是Web服务器,其功能是执行相应的程序连接到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并将数据库服务器的处理结果返回业务层,再交给用户。数据层也即是数据库服务器,其功能是接收Web服务器对数据库操作请求,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与更新,完成对数据的存储与提取。这种架构体现了用户操作的简单化和系统维护的方便性。

2.2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并对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按照用户权限的不同,将本系统分为三大模块:教师模块、教学管理人员模块和管理员模块,各模块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出现,并给予不同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开发难度,增强了系统的可理解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其各模块的功能具体如下:

1)教师模块是本系统的重要模块。主要实现教师对个人基本信息、所授课程、、出版论著、科研项目、企业顶岗、获奖情况等信息的填报,同时对已有的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和添加,实现信息采集的高效性和网络化。

2)教学管理人员模块主要实现对本部门教师的基本信息、授课情况、、科研情况、企业顶岗、获奖情况等信息的生成报表和打印功能。还具有按照教师所在院部、职称、学历、情况、科研项目等条件进行快速查询和统计功能。

3)管理员模块主要实现对各级用户的管理与整个教师管理系统的维护。鉴于各院部每年都会增加新教师以及教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一实际情况,系统设置了增加/删除用户的功能,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的用户权限进行更改,其中,具有高级权限的教师同时兼具低级权限教师的功能。另外,系统还赋予了系统管理员更改普通用户密码的功能。

2.3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目前大部分高校信息管理大多是通过Excel表格进行管理,为适应当今社会追求高效率、低损耗的要求,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能,只有得到授权的用户方可使用。本系统设有3种用户:教师、院部领导和学校管理员,并且给予各用户不同的权限。

2.4系统数据库设计

作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环节,数据库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系统运行的效率。因此,必须设计一个结构合理的数据库。经过对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调研,设计该系统数据库表的结构如下:

1)用户登录信息表:教师编号、姓名、密码、权限;

2)教师基本信息表:教师编号、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学历、学位、职称、职务、所在院部;

3)院部信息表:学院编号、学院名称、负责人、学院电话;

4)教师讲授课程信息表:教师编号、姓名、所在院部、学年、学期、课程名称、任教班级、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5)教师信息表:教师编号、论文题目、发表期刊、期刊编号、发表时间、是否为第一作者;

6)教师出版专著信息表:教师编号、专著名称、书号、出版社、出版时间;

7)教师科研项目信息表:教师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项目来源;

8)教师企业顶岗信息表:教师编号、顶岗企业、顶岗时间、顶岗内容;

9)教师获奖情况信息表:教师编号、奖励名称、奖励单位、奖励级别、颁发日期。

2.5系统安全性设计

1)设置身份验证和用户权限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不存在的用户或是密码错误都不能登录到该系统。系统还为用户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不同权限的用户登录系统后会转到不同的操作界面,如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查看普通教师的信息,管理员可以对系统所有用户进行管理以及对系统的维护等,从而提高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能。

2)增加用户日志管理机制为保证系统维护的方便性,系统对登录用户的操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将日志信息存入数据库,方便系统管理员日后查看系统实时运行的日志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3)进行数据加密因系统中涉及到教师的个人信息,而数据在传递过程中难免会被窃听,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能,对系统数据库进行了加密处理,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系统采用分组加密算法DES对数据库进行加密,为保证系统的良好性能,将字段作为加密的粒度,在中间服务器通过COM组件进行数据的加密与解密。

3系统关键技术及开发工具

3.1数据库访问技术

系统使用ADO,NET组件技术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ADO,NET技术实现了跨平台的互用性和可伸缩的数据访问,搭建了数据库应用程序和数据源的桥梁,它支持对数据库的非连接访问,可以访问任意类型的数据源,因其连接数据源的多样化和数据连接的灵活性深受广大程序设计人员喜爱。

3.2开发工具

1)C#编程语言C#语言自问世以来,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因其简洁的语法、与Web紧密结合、具有完整的安全性与错误处理功能,一直广受编程者的青睐,又因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跨平台性,使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更为简单。C#语言具有封装、继承和多态性,将实体封装为类,将属性和操作抽象为类的属性和方法,避免了类型定义的混乱,增强了代码的可读性,并减少了命名的冲突,使系统测试和维护更为方便。

2)ASP,NETASP,NET是建立在公共语言运行库上的编程框架,可在服务器上生成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通过分布式技术实现异构平台之间对象的相互通信,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将页面逻辑和业务逻辑分开,程序代码更简洁,制作网页更容易;提供多种编程语言,并能进行较好的兼容,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将用户界面和逻辑后台代码分离,使编程和代码维护更加轻松;支持下一代的WebService。

统计师篇(10)

1 教师评价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教师评价系统,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首先,我们来看教师评价系统的作用:检验教学效果,测量并判定教学效果,是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一项职能;诊断教学问题,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合理,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提供反馈信息,实践表明,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了大量反馈信息,而且也为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直接的反馈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进行改进;引导教学方向,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的方向、学习的重点及学习时间的分配,常常要受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影响调控教学进程。对教学活动基本进程的调控,是教学评价多种功能和作用的综合表现,它可以客观地判定教学的效果,合理地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使之向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也正是教学评价追求的基本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要很好地完成这一判断,得出科学结论,评价者必须在一定的客观标准下,认真地进行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教学活动各方面的资料或证据。

2 高等学校教师评价系统研究与使用情况

教学评价系统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和定量、定性分析,对专业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是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来采集信息。这种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统计信息周期长、费用较高,且无法保证所收集信息的有效性,从而会影响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但是如果引进教学评价系统,其强大的交互性、广泛的传播性、时空的开放性、数据收集管理的方便性,以及快捷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与传统的评估方式相比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评价系统对教师专业的发展特点和评价技术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教师进行行动研究也需要一定的工具和科学的程序,教师在自省的计划、实施、反思的行动研究的进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实践知识和教学行为,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使教师个人的、缄默的、隐性实践知识转变成供他人分享的、明确的公共知识,促进自己教学理论的创生与建构,此外,通过设计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模型,对学校教师的工作作出评价之后,应当把结果客观、及时地反馈给教师,激励教师积极履行职业要求与规范,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3 教师评价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开发研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分析高校教师评价工作流程,以及对系统功能的要求,整理所有的关于教师评价系统的资料,确定系统开发的功能要求。②系统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完成系统的整体架构,并且确定评价系统的指标和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教师评价的数学模型。③数据库设计阶段。分析数据库的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结构、逻辑结构,进行数据模型优化,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置数据库各种参数,创建实体数据库和数据库表等数据库对象。④系统实现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开发平台与开发工具,编写代码,最终实现系统功能。

4 教师评价系统UML建模的系统需求分析

4.1 系统需求描述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教师评价系统的总体需求为:建立一个使用方便,管理严格,数据安全,功能齐全的教师评价系统。对系统使用人员建立较严格的角色等级,根据登录人员角色的不同,提供相应的应用模块。

教师评价系统的域描述如下:

在教师评价系统中,要为不同的使用者定义不同的账户权限,给每个使用者发放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在数据库中建立访问者的个人信息以及密码。学生,教师,评估组都能够实现对教师评价打分的功能,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可以执行用户信息管理、问卷设置和权重设置等几大模块的功能。

通过对上述教师评价系统的域描述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如下功能性需求:数据库使用者具有账户(用户名和密码),还可以访问允许的系统模块。而数据库管理员为数据库添加、删除和修改数据,还负责添加和删除数据库账户、负责确定账户相应的角色(允许访问的模块)。

4.2 系统需求分析 采用用例驱动的分析方法分析需求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出系统的参与者和用例,并建立用例模型。

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有四个参与者:Manager(管理员)、Teacher(教师)、Student(学生)和Pgz(评估组)。

参与者的描述如下:①管理员描述:系统的管理员,具有管理系统的权限,可以管理各个用户的基本信息,添加问卷模块,设置问卷的各个模块的权重和各个角色的权重。②教师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老师,可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论文和授课信息。③学生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学生,可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④评估组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专家组,可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

4.2.1 识别参与者。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有四个参与者:Manager(管理员)、Teacher(教师)、Student(学生)和Pgz(评估组)。

参与者的描述如下:①管理员描述:系统的管理员,具有管理系统的权限,可以管理各个用户的基本信息,添加问卷模块,设置问卷的各个模块的权重和各个角色的权重。②教师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老师,可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论文和授课信息。③学生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学生,可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④评估组描述:该系统的用户之一,是学校的专家组,可以查看教师的基本信息并对教师打分,或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

4.2.2 识别用例。在用户需求分析中,如何找用户目标,如何通过系统交互实现用户目标,如何表达这些概念,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引入用例的概念来进行需求分析,这是面向对象分析技术进入第二代的标志。

用例图描述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它从执行者的角度来理解系统,用于获取系统的需求,规划和控制项目;描述了系统外部的执行者与系统提供的用例之间的某种关系。用例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为达到某个目的而进行的一次交互作用,即系统执行的一系列动作。用例由执行者来激活,并提供确切的值给执行者。用例可以简单也可以很复杂,但必须是一个具体的用户目标实现的完整描述。

前面己经识别出了参与者,通过对需求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有如下用例存在:

①设置问卷类型:

由管理员设置问卷类型各个类型权重不同。

②设置问卷题目

由管理员设置各个问卷类型中的问卷题目。

③用户信息修改

由管理员修改用户的基本信息,添加,删除等。

④对教师评价

教师,学生和评估组的功能。

⑤提交论文或授课信息

教师添加自己的论文或授课信息。

⑥修改个人密码

教师,学生和管理员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

5 结束语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对高校教师评价方法的研究和系统的实现。数字化的教师评价系统可以较准确、客观的将教师信息通过数据反映出来,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学校管理决策者提供客观依据,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依据,对教师自我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0-283.

[2]徐赐宁,郭宝星.建立合理的高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J].高校工作研究,2002(11):20-23.

[3]郭建锋.基于AHP法的土建类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研究[J]. 浙江大学,2002:12-15.

[4]汪沛.高等学校教师管理评估体系的研究[M].大连海事大学,2003.

[5]孙惠民.UML设计实作宝典[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6]程理民,等.运筹学模型与方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 设施农业用地 下一篇: 人文主义思想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