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7 00:44:3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1)

大学生从高中时代的封闭式严格管理到大学期间的松散式管理,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大一新生,通常有许多困惑,学习问题、专业问题及人际交往问题,其中较突出的是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异性的交往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和扭曲,甚至出现性犯罪。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和性健康知识讲座。这些课程的设置能较好地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和树立正确的性观念。近3年来,本人与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校教师共同在大一学生中开展较系统的性健康知识讲座和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 象

湖南长沙某学院艺术系和信息系2007届、2008届全部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

1.2方 法

将艺术系学生作为观察组,信息系学生作为对照组。所有艺术系学生(观察组)在入校后的第一学年内,均接受性健康知

识教育,学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聘请省内性学专家来学校进行一次性健康知识讲座,专家讲课的内容主要涉及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病预防等。专家在讲座时引用许多客观翔实的材料进行说明和佐证,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力。第二种是发放性健康知识的学习资料给学生进行自学,学习资料由第一作者和性学专家一起共同查阅相关资料后汇编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男女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结构、正确恋爱观指导、婚前有哪些危害、如何应对异性的追求、避孕和性病预防等。每位艺术系学生在完成以上两种方法学习后,再统一发放调查问卷,要求当场完成上交。未参加学习的信息系大一学生(对照组)也同时完成相同的调查问卷。问卷涉及专家讲座和学习资料中的相关内容。

2 结果

两年共发放调查问卷498份,收回有效问卷494份,其中观察组228份,对照组266份。观察组男生104人,女生124人;对照组男生168人,女生98人,两组男女学生比例有齐同可比性。调查问卷结果见表1~表5。

经过X2检验分析,表1统计结果表明,认为对大一期间接受性健康教育有必要的,观察组为82.9%,对照组为6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统计结果表明,观察组学生不提倡婚前者占85.5%,而对照组学生不提倡婚前者占67.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3统计结果表明,观察组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完全知晓率为94.7%,而对照组为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4统计结果表明,对常见避孕知识回答正确率观察组为55。7%,对照组为3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5统计结果表明,两组大学生对在读期间关于恋爱三种态度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本次调查表明,在大学新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对性健康知识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性病防治、避孕等相关性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性观念,尽量避免婚前,杜绝未婚先孕。

通过对大学新生开展性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性健康相关知识,还可以正确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婚恋观,有助于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2)

1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体育锻炼通过两种机制影响心理健康

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出,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增加积极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出现这一结果的机制有两方面: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转移不良情绪,将集中力放在体育锻炼中。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的作用与反馈,而人类的左脑是沮丧、伤心等不良情绪的发出地,愉快的心情产自右脑。人们运动时,左脑会受到抑制,从而使右脑控制人们的思维,这样积极的情绪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运动可以增加血液流通的速度,从而释放内啡呔,让人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正是这两种作用机制,使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积极影响的理论得以成立,成为加强大学生体育教学,提升其心理素质的理论基础。

1.2体育锻炼能够调节学生心态,振奋精神

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到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受到抑制,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而且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再者体育锻炼是一个宣泄的途径,释放出来之后,更是会感觉到心里的轻松。调节心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选择的途径,而体育锻炼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的烦恼和困扰都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发泄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心境。

1.3促进学生个体心理调节作用分析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消极情绪,只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消极情绪调节技巧,及时进行排解就不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依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约有5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具有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每一种体育运动都有其参与目标,例如跑步运动是为了更快、篮球是为了得分等,这些目标虽然片面,但是当运动者集中注意参与到运动中时,就可以忘记心理的消极情绪,并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不断的评价和重新认识,在发泄消极情绪的同时,促使大学生增强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认识。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生可进一步控制自己的实际需要,促进自我个性成熟发展。

1.4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交际能力,收获友情

交际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能够传播好的情绪,消散坏的情绪,而且对于生活来讲,友情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体育锻炼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玩闹都能成为他们的点滴记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在一起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在体育锻炼中也会出现各种冲突,如时间冲突、责任冲突等,如何协调这些更是学生“情商”的锻炼过程。通过这些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健康心理的必备素质之一。

2高校实现体育教育融合心理教育的实际措施分析

2.1更新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当代高校实现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修整传统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心理教育人事误区,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重点发展的位置。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由于缺乏关注和重视,仅能挂靠在学校德育部门进行,多由兼职教师负责,部分高校相对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但普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效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只有各高校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内涵,才能有效落实各项心理教育措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2.2明确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调整教育重点,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2)提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校园和谐关系;3)加强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强化学生心理适应能力;4)锻炼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及耐挫力;5)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心理调节习惯,提高学生自控力;6)挖掘学生终身体育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3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应积极调整自身教育内容组成,适当提高心理教育内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比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引导学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联系性,使学生形成包含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以满足学生实际成长需求。传统高校体育教育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体育运动的竞技因素关注较多,对于心理、情感、态度等内容关注较少,因此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2者的教育主体和教育目标相近,促进2者的有效融合,可有效扩展高校心理教育渠道、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3)

1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体育教育能够调节学生心态,振奋精神

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到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教育,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受到抑制,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而且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再者体育教育是一个宣泄的途径,释放出来之后,更是会感觉到心里的轻松。调节心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选择的途径,而体育教育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的烦恼和困扰都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发泄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心境。

1.2体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意志力,培养品质

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非常重视应聘者的意志力,因为缺乏这种精神就无法在工作岗位中取得成就,很容易因为挫折而丧失信心,导致效率下降。从用人单位的选拔条件中,就能够看出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必须从教育层面给予重视。体育教育是一种对身体的磨砺,与此同时,也是靠意志力来克服困难的过程。如今大学生因为生活环境变好,家庭条件优越,而相对之前来说吃苦比较少,加上父母的“溺爱”,造成他们受挫折能力弱,缺乏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遇事会先选择逃避,而不是面对。体育教育恰恰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以身体本能作为基础,去培养奋发精神。体育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竞争性,能实现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战胜等,从而实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同时学习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或是重复一些基础动作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坚韧与耐心、恒心,去克服主观和客觀的困难,从主观方面更加努力。也将这些品质进一步延伸到学习和生活等其他方面,扩大影响。

1.3体育教育能够提高交际能力,收获友情

交际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能够传播好的情绪,消散坏的情绪,而且对于生活来讲,友情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体育教育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玩闹都能成为他们的点滴记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在一起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在体育教育中也会出现各种冲突,如时间冲突、责任冲突等,如何协调这些更是学生“情商”的锻炼过程。通过这些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健康心理的必备素质之一。

2高校实现体育教育融合心理教育的实际措施分析

2.1更新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当代高校实现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修整传统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心理教育人事误区,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重点发展的位置。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由于缺乏关注和重视,仅能挂靠在学校德育部门进行,多由兼职教师负责,部分高校相对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但普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效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2明确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大学学习生活是多数学生最后的学生生活,大学可以看做是社会的简化缩影,这一时期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生环境与之间接受的存在巨大差异,学生逐渐成为生活的主人并开始尝试主导个人生活走向,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步入最后的调整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面临心理卫生、学业、就业、个人问题等多方面复杂的生活问题生活压力剧增,相关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于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性健康等方面内容。针对复杂的学生心理问题,高校在制定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应组织进行广泛的学生心理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目标,优化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调整教育重点,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f2]提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校园和谐关系;(3)加强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强化学生心理适应能力;(4)锻炼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及耐挫力;(5)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心理调节习惯,提高学生自控力;(6)挖掘学生终身体育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3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应积极调整自身教育内容组成,适当提高心理教育内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比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引导学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联系性,使学生形成包含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以满足学生实际成长需求。传统高校体育教育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体育运动的竞技因素关注较多,对于心理、情感、态度等内容关注较少,因此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4)

一、积极心理学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继承:

第一,消极心理学的困惑。消极心理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确实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我们却也发现患心理疾病的人口数量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了成倍的增长。这一现象似乎和心理学的实践初衷相违背。因此,心理学必须转向于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来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的彼岸。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结果。

第二,积极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继承。需要指出的是,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积极心理学也研究心理问题和疾病。只是它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独到的见解。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树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要研究人类所具有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人性化、科学化的和谐统一,通过改变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误区,用积极来增强自己的力量和信心。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有一种心理暗示,所谓暗示:“就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积极利用暗示教育的情感化说服作用,改变单纯灌输的教育方式,通过情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被教育者愉悦地接受教育,避免被教育者产生心理抵制情绪,使其朝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学会积极自我调试,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暗示的方法很多,包括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人格暗示、环境暗示等。

1. 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让人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如实讲出来。这样可以使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人就会感到轻松一点。

2. 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最后一次

在经历失败的时候鼓励自己,这是最糟糕的了,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发生了。给自己心理暗示,也给自己信心。

3. 不要总对自己强调负面结果

不要用失败的教训来束缚自己,而应该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使自己走出消极心理的阴影。

4. 在状态最好的时候迎接挑战

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可以激发饱满的工作热情,促使人增强信心,产生知难而上的挑战。

5. 别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

多给自己一些激励与信心,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做得差。成功一定属于自信的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5)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1)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高校的意识教育,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思想意识教育,通过思想层面上的引导教育,使他们既具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法律观念,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1.二者具有同一性两者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相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还要能够妥善协调自身与其他社会环境的关系,具有真正的健康独立的人格。笔者认为,如果学生的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摆正教育路线,无法起到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作用,所以如果没有人格健全这个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漂浮在思想的表面而不能去深入其中,而想要将人格教育落到实处,就需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起充分重视,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协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引领,只有两者充分融合,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促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2.二者具有差异性首先理论依据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思想为指导,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将人的心理活动发展作为主要目标,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来改变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其次,两者的教育形式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集体公开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学生被要求符合正确的政治取向;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预设场景化,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呈现出映射的状态对应起来,特别是对于那些心理已经出现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犹如给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的一剂药方。相对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主动性。最后,两者所研究对象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而人的心理现象包含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表现形式具体有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力、个性倾向性、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所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其表现形式是个体的思想政治观念即具有一定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信仰信念及行为规范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性,从而得出这两者同向同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教育部曾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基本任务,并把心理育人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既要能客观正确的进行自我认知和评价,又要将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相适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框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优化思政教育效果和提升心理育人方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曾指出,青少年阶段是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的,要给孩子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而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起到了价值引领的外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解决心理困扰,优化心理素质,以内在的方式塑造健全的人格。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一味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内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出现适应环境难、人际交往差、学业就业压力大、网络成瘾多、恋爱与性处理不当、情绪情感失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无法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因此,协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是必然要求,而如何探索两者同向同行的途径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协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途径

(一)师资队伍融合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逐渐壮大,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专职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专职学工干部等几部分人员,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一般只有专职学工心理咨询教师和少数兼职心理学教师组成。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始终呈现“两张皮”的现象,无法实现教育的实效性。因此,一方面,可以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另一方面,应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政治素质和理论储备。两个师资队伍可定期开展学科研讨论会,分享各自讲授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工作经验,努力打磨一支政治素养高和心理素养强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从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实效性。

(二)教育教学内容交叉融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避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置中,有选择地增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富有“人情味”,更加具有感染力和针对性。同样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促进心理育人教学的全覆盖,可以增加心理思政课堂建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映射点”,深刻挖掘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教育方法取其精华,优势互补

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主体都是大学生,要坚持以生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此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在其中引入心理咨询中个别谈话法,注重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前的信赖关系,形成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以提高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另外,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以校园文化、社会实习实践为基础的教育载体,通过心理微电影拍摄比赛、趣味心理运动会、校园心理中心LOGO设计大赛、廉政专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让隐性的校园文化对其心理、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要将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使产教研一体,理论和实践拧成“一股绳”,为学生创建出具有实效性且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而避免出现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的现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6)

一、学校心理辅导含义及内容

(一)学校心理辅导内涵

学校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教育者运用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给大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大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行为,增强社会适应,做出明智的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学校心理辅导内容

1.学习辅导

大学生在学校的重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学习动机、学习成就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重要影响,学习辅导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动机、学习情绪与学习习惯进行训练与辅导。

2.人格辅导

这里的人格是指与个人对己、对人、对事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它着重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的自我调节、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沟通,以及群体协作技能进行辅导,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

3.生活辅导

它主要是通过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日常生活技能辅导等,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技能。这对于大学生将来获得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具有潜在的影响,同时对他们发展个性、增长才干、提高学习效率也具有有力的迁移作用。

4.生涯辅导

升学与择业是人生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事关个人前途的重要事件。生涯辅导是为大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大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职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人生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为今后顺利踏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品质,但少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时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分裂。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上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心理困扰直接导致了诸如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心理障碍,长期处于心理障碍状态的大学生极易出现精神分裂。

(二)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第一,社会方面。社会方式的巨大变化、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陷入迷茫和焦虑;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加速了信息的流通速度和复杂度,大学生容易因此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沉迷虚拟网络;大学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也容易引发焦虑。

第二,学校方面。一方面,作为大学生与教师、同伴之间的纽带,课堂活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另一方面,课外活动又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推到另一个高度,制约着大学生的发展。

第三,家庭方面。家庭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将对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家庭结构健全、家庭和睦下的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人际交往上表现良好;反之,如果大学生成长于紧张的家庭关系中,则其可能存在自暴自弃、难以与人相处的问题。

第四,自身方面。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自身因素主要有个人身体素质、个性、心理素质与情绪。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都是源于大学生自身未能正确认识自己,以致于长期受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个性严重缺失。

三、基于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高校教育者应该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把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正摆在同等位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形成以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只有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及时诊断常规心理问题,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是高校教师,主体是大学生,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想方设法让大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其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互相尊重。高校教育者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尊严,不侮辱、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大学生,使其健康学习、健康发展;大学生也应该尊师重教,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展与教师合作的能力。

第二,以爱与责任为宗旨。高校教师应该恪守爱与责任的宗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健全自身职业道德;大学生也应该承担起社会给予的责任与义务,认识自身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矫正自身心理问题。

(三)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

大学生与集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集体教育中完成,同时,教育者又需要根据每个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个体辅导。所以,我们可以将心理辅导分为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他们的辅导方法主要有行为改变术、认知疗法和来访者中心疗法。行为改变术主要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改变大学生行为,包括良好行为的增进,以及不适当行为的矫治或根除的方法;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大学生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则是通过为大学生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气氛使大学生能够深化自我认识、发展自我潜能并且回归自我,以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

(四)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发展都只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外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本人的自我调适能力。一方面,大学生应该控制好自身情绪,以稳定的情绪情感为人处世,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心理调控方法。

【参考文献】

[1]潘石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2):12-13.

[2]韩继莹,钱宝山.浅析“90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4(1):56-5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7)

0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受到政府、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有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却显单薄。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问题,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目的,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①物质资源。包括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提供的各种场地、设备和材料等校内、校外资源。如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等;校外的专业心理医院、心理服务机构等。物质资源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教师、心理咨询人员、心理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心理信息员等。人力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核心,其中课程教师又是人力资源的核心。③活动资源。活动资源是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由学生自主参与的有组织的各种校内外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心理实践活动。如团体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月活动、“心路历程”活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表演、社区心理服务活动等。活动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关键。④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心理学书籍、各种心理报刊杂志、心理网络媒体、心理电影电视、心理讲座等。信息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延伸和补充。

2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实践教学资源分散、闲置、浪费等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问题尤为突出。

2.1活动资源缺乏,效果不理想

一是实践教学计划方案落实不到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开设36个课时,其中实践学时18个。但有的地方高校只开设了18个理论学时,而没有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或者有计划和方案但由于相应的保障不到位,使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的计划和方案不能有效落实,实践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断层和落空。二是活动开展少,效果不佳。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比较紧张,加上多合班上课使班级规模过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体验课、活动课等往往没办法开展,而各种课外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开展次数少且多流于形式,整体效果不太理想。

2.2物质资源不足,使用率偏低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且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大量的物质资源或用于单一目的或为单一对象所使用。譬如,校外的心理服务机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地等多为社会所有;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只有几小间用于心理咨询的咨询室,设施简陋,图书音像资料缺乏,心理训练活动场地不足,且大多挂靠在学工处或校团委;学生能力培养基地大多分属于各专业教学单位;校内的各种素质拓展设施也根据工作性质分布得较为零散。加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脱节,活动中往往缺乏统筹和协作,各自为政,资源重叠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大大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功能的发挥。

2.3人力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

一是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目前,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感觉师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且大多来源于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因其缺乏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使其工作实效受到影响;学校的其他人员如学科教师、各类管理人员、学生群体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够;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课程教师由于归属在教学院系,除了上课以外,较少参与实践环节的工作;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联系不密切,即使是已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之间也缺乏配合与协调。同时,校内以及校内与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之间也没有形成合力。二是现有人力资源利用存在误区。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德育化、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化、咨询化、测验化等现象比较严重,这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4信息资源庞杂,作用有限

一是纸本资源种类有限。学校图书馆、院系图书室等地可供借阅的有关心理学书籍、心理报刊杂志种类相对较少,其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杂志刊物就更少;二是数字化资源庞杂,作用有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当前网络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比较薄弱,网络资源或者没有全覆盖;或者专业学科知识的内容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少;又或者缺乏新意和针对性,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有限。

2.5开发整合不足,优化程度低

部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高定位而不顾现实基础和条件,重物力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重外部资源争取而不注重内部资源的优化。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存在资源配置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实践教学资源稀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形成具有历史性,但各地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都不长,自身资源积累有限,供给不足。资源“瓶颈”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因。二是主观上资源意识淡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及其资源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地方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而全”的心理以及“本位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着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的资源配置,致使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得不到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利用,这是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根本原因。

3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整合路径

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资源整合的基本路径就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

3.1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观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利用程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效不尽人意,固然与实践教学的资源“瓶颈”有关,但更多与人的资源观念有关,与在这种资源观的指导下整合利用了多少资源有关。因此,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是科学鉴别、合理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前提和先导。首先,要坚持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反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娱乐化、商业化、虚无化的倾向。其次,要树立资源效益的观点。资源永远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取得实效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支撑,要节约资源,更要善于发现、挖掘、培育和保护资源。最后,要树立“大教育”的观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置于学校、社会“大教育”环境之中,共建共享,共同构筑社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格局,变学校资源、社会资源为课程资源,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实现师生、校地、校社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3.2整合优化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最佳功能

1)加强高校组织、人力资源整合。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整合学校的各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员最大的心理教育功能。一是地方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统筹宣传部、团委等党委工作部门以及教务处、学生处、院系等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整体规划、制度建设、管理监督和控制激励,保证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各类人员的协调配合,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整体的最大功效。譬如,利用专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展团体辅导;利用专兼职教师资源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利用大学生群体力量,扶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等。通过整合各类人力资源,使其纵横联系形成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活动。

2)加强校园心理文化资源整合。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大影响。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要秉承办学理念,以校园各类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内容丰富的心理讲座,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文化、领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举办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创办心理健康报、手册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人生。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经常关注自我心理状况,丰富积极的心理体验,维护自我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心理网络资源建设。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创办具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网站,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主页,设置领导介绍、师资力量、管理机构、实践基地、活动信息、成果展示等相关模块,统一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使其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8)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聚焦于教育环境,探究教与学心理现场与基本规律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现阶段高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提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大学新生心理现状

基于心理发展周期来分析,高校大学新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上处于过渡状态,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热情激进、积极向上,敢于创新、挑战,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稳定,需要高校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其科学引导。

1.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

主要有三点:第一,步入大学后独立意识与成人感增强;第二,渴望自我能力与人格被认可;第三,自我意识较强。

2.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第一,对大学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第二,情感与性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网络对大学新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3.大学生心理影响因素

主要表现为社会环境与高校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社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社会多元文化进入校园的速度超乎想象。在国内综合化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各个高校的充分重视。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开设心理理论课堂与实践教学课程,解决部分特殊群体心理问题;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开发其自身存在的潜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首先,解决高校特殊群体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提高这类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长期的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构建社会、高校与家庭三者联动的沟通网络,解决大学新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改善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堂环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着学习的成效,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到兼顾,同时通过开展各种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

在心理教学过程中,高校领导和教师要从本质上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心理健康问题,指导大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课堂教学过程应結合一定的案例分析,讲解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共性问题,理论与实践相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强化大学新生教师队伍建设,分层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有效解决特殊群体心理问题、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基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由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展开。部分辅导员不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背景,高校应当强化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辅导员等兼职教师为辅助的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教育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能像某些理论性强的课程那样单纯由教师在讲台上教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应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心理状况进行自我反思,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推动自身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冯桂梅,杨红,李英.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5(36):59-6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9)

金秋十月的某日傍晚,某大学校园内的未名湖,夕阳的余晖撒向湖面,湖水波光粼粼。湖畔,三三两两的大学生,正在全神贯注地读书。一名漂亮的女大学生缓缓朝湖心游去,一位同学发现不对劲,马上呼喊,但女大学生旋即沉入水中,再也没出来。当人们把她救出水面的时候,为时已晚,一颗年轻的心永远停止了跳动。

是什么原因使女大学生轻生?从她的遗书中得知了答案:一是失恋,同她相恋才两个月的男友刚刚同她分手;二是她认为她的父母不爱她,而把爱全部给了她年幼的弟弟。死亡的原因令每一个人震惊,不得不令我们深思:这位女大学生的心理为什么这么脆弱?然而这决不是个案,近年来,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大学生自杀或致伤、致死他人,给其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灵伤害,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家普遍认为,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每一个人都有身和心两个方面。身指人体的生理组织以及身体的机能;心指人体的心理或精神活动。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即所谓的“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核心是自尊。自尊与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测量指标都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不仅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健康的标志是,其一,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本文的重点不在于对心理健康的含义作过多的探究,而在于探讨解决大学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的办法。

不能说,我国所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问题,我国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中少数同学的心理健康确实存在一定问题。极少数同学的这种心理问题还相当严重。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原因之一:学生自身的原因。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至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骨骼发育逐渐完成,身体形态日趋定型,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日益完善。大学生在生理上正接近成年人的顶峰时期。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阶段,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原因之二:社会的原因。社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讲,主要有:

家庭教育失当。有的大学生从小受父母过分溺爱,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刚到大学,一下子无所适从;有的家长爱孩子,但没有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对父母存在误解;有的单亲家庭本身就缺乏爱,这样的大学生心理上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

贫富差距造成压力。部分农村的贫困学生及城市的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他们家境贫寒,进入大学后,与一些富家子弟贫富悬殊。当富家子弟出手阔绰,穿名牌,出入酒店之时,他们正在为一日三餐的的生活费用发愁。这种强烈的反差,使这些学生心理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他们自卑、孤独、彷徨,甚至心理上出现问题。

失恋问题处理不当。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恋爱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有恋爱就有失恋,这是必然的事,但部分大学生处理不当,不能正确面对,造成心理问题。

学习的压力。高中的紧张学习生活与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形成较大反差,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过度放松自己,而一旦面临考试不及格的情况时便无法接受,心理上于是出现问题。

就业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已为社会所公认,大学生四年寒窗,一朝毕业却面临失业,心中感受可想而知。少数学生家境贫寒,毕业时家中已是债台高筑,原本指望毕业后工作还债,失业对他(她)们更是雪上加霜。少数想不开的学生,心理上难免出现问题。

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上述原因无疑是最为主要的。

根据我国大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摆正其位置,不应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爱心教育。

谚曰:可怜天下父母心。普天之下,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懂得爱的孩子却很多。有的父母对于孩子期望值太高,过于严厉,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把父母的爱错当成恨。有的父母在对子女之间的态度的差异,如本文开头的案例中的父母的做法,让孩子错误地认为父母对自己没有爱。所以,爱孩子,而且让孩子明白自己对孩子的爱,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做到的。老师也一样,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成人。下面一段文字,对每一对父母,每一位老师,或许有所启迪:

“一只小鹿,刚刚生下来,眼睛还没有睁开呢,就会努力地站起来,去够母亲的,当鹿群遇敌奔跑时,它也得踉踉跄跄地跟着跑,没有谁能背负它。而一个人类的婴儿刚生下来时是多么地软弱无助而又备受优待啊,母亲要用去够他,他才吃得上奶(幸亏吸奶这一本能他还保留着);让他平躺着睡,他自己就没法翻到旁边来。

我们大概都知道一些我们幼小时所遭遇过的危险,在那些关键的时刻,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奶奶、大姑等亲人或别的大人救了我们,但是,更多的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他们所给予我们的日常琐碎的关心、抚养与爱护。”

只有让孩子懂得爱,我们的教育才会更有价值。让大学生懂得爱,让他们珍重生命,时刻对父母、对老师心存感激,对于解决大学生的部分心理问题,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剂良药。一个人,如果他的人生价值观的中心是个人的利益、荣辱、得失,那么他的心理就会随着个人的兴衰荣辱而波动。当个人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时,意志薄弱者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反之,一个人如果把社会作为他的人生价值观的中心,则他就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那么他的心理就不会随着个人的利益得失而波动。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内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决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的贡献为标准。人的生命,一旦同社会联系起来,便有了质量高低之分。高质量的生命,应该是为社会作出更多、更大贡献的生命,其社会价值为正;反之,低质量的生命必然是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大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其社会价值为负。

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要结合实际,有理有据,切忌空洞说教,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正确方法调控情绪。

当大学生遇到挫折,情绪不稳定时,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合理调控情绪。

一是适度宣泄情绪。在学生极度悲伤之时,引导学生倾诉心声与宣泄情绪。如大哭一场,而不要把痛苦埋在心底;引导学生把心里话倾诉给信得过的老师或同学。

二是告诉学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变成好事,好事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变成坏事,就看你如何应对和处理。

三是转移注意力。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文娱、体育活动、集会、郊游等,往往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调控情绪的目的。

四是组织大学生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自我调控能力。这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本之策,大学生掌握了自我调控的方法,许多问题根本就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会很快迎刃而解。

(四)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是挽救“重病”学生的最好方法。

对于心理上有“重病”的学生,依靠常规的办法是无法解决的,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对症下药,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这项工作目前已在我国众多的高校开展起来,有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湖南文理学院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就开展得非常有成效,目前已拥有了一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常年接待学生的咨询,并挽救了一些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

但当前心理咨询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如一些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大学生抵制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虽然采取了些办法,如让心理分析师同这些学生交朋友,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仍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当前仍然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软肋,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前途是光明的,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ews.省略/zhengfu/2004-09/15/content_1985616.htm.

[2]罗国杰等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7页.

[3]林崇德.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47页.

[4]同[2],58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75-0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功,也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目的是为了保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1],明确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如何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性,在本文进行初步探索。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所处的环境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如果大学生对这些新的变化难以适应,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困难。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更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园,需要面对新的环境。尤其是独生子女,因他们平时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需要更长时间的适应大学生活。其中一部分因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产生了心理问题。

2.学习问题。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还有一些学习方法不能及时转变,面对专业课知识,理解较慢,或者兴趣不足,一些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从而导致学习困难并产生考试焦虑心理,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3.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里的同学关系没有中学时融洽,在大学里难以找到知心朋友;同学关系中功利色彩非常突出,傲慢、自负、虚荣等现象在大学生身上十分明显。不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存在孤僻、自闭、忧郁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4.失恋导致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爱情”是大学校园里一个常见而敏感的话题。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使他们渴望与异往。但是,由于许多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对性认识的不科学,加之自我道德规范的失控,从而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或留下深深的遗憾和伤痛。

失恋后是情绪低落,无心学业,对身边的一切失去兴趣,得过且过,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极端的表现是精神呈病态,纠缠对方,甚至由爱生恨,酿成悲剧。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3]。但毕竟开设时间较晚,对该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大学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大一新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群体。大一新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的重要对象。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构成中,大一新生占有较大比例。许多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产生了心理困扰,还有一些新生交往能力差,一时难以融入新的集体,就会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困扰。

对大一新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后,掌握了自我调适的基本方法以后,其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其心理困扰问题大多能自我解决。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有利于预防心理问题的预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困扰型,我们应主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少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自我调适解决。极少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心理疾病,应通过心理治疗解决。

3.分段阶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特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分阶段、有针对行地实施。例如:在大学一年级阶段第一学期应重点开展适应性教育。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失去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动力,产生学习疲劳。一些大学生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产生学习焦虑问题。一些大学生未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理想,因而产生挫折感,对考试产生焦虑。我们应针对这一阶段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重点教会大学新生逐步适应大学新的生活,逐步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大学新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中应重点开展人际关系教育。针对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和心理健康的需求,重点开展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关系,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大学四年级应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辅导。针对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教育,教会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出国留学申请书 下一篇: 社区妇女就业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