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维修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1 14:13:23

设备管理与维修

设备管理与维修篇(1)

1 关于大型企业的设备管理与设备维修管理的概要

伴随着各个企业科技改革投入的增加,现在大型企业的装备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设备的技术含量也一并得到了提高。就因为大型企业设备各方面都得到了不错的提升,所以这也导致了对设备管理者,操作者以及维修组的综合管理水平有所提升。目前,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怎么样在旧的设备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和新的形式结合起来,从生产实际出发,变革旧观念,作出一定的创新,使得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慢慢的与现代化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相适应,而且可以保证生产高效运行,增加经济效益,已经是现在大型企业很重要的一步。

2 设备管理与设备维修管理

在文章前面概要的部分已经提出了如何做好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已经成为大型企业发展很关键的一步。接下来将会从四方面讲述大型企业的设备管理与设备维修管理。

2.1 设备组织管理

设备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手段,不仅仅是企业的主要经营资本和企业生产率的主要构成,还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得到市场以及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和设备资源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适用性则是企业设备管理的目标。本文中所说的组织设备管理,其实就是按照生产流程对设备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重组,用不同的职能团队组织结构去替换单一职能结构,从而建立一个设备管理组织。

2.2 设备综合管理、信息化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要涉及的层面就更加广泛了。而如今,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就要用到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计算机和软件技术.数控数显技术,电液自动化技术等等。如果企业可以很好的运动信息化管理设备,就可以大量的实现资源优化,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所以,企业可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努力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培养出实践与经验共有的人才,这样才能管理好,维护好现代化设备。

2.3 重点设备管理

由于科技改革工作的加大,不少技术含量高,装备精良的自动化的设备进入到大型企业中。这类高科技的自动化设备自然就变成了企业的重点设备,那么,如何做好这类重点设备的管理工作,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讲解。

(1)给重点设备建立,并且健全设备技术档案

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对于重点设备的管理来说是很重要的,对应的,应该建立各重点设备的设备台帐.卡片以及设备清单,对于设备的使用和故障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在这过程中,建立规范的档案制度,给管理与维修人员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更要提出的是,由于是重点设备,如果可以建立机,电,液,操作人员四位一体的维修体系就更好了,因为建立四位一体的维修体系,有利于掌握各技术环节,迅速提高各有关人员的技能水平。

(2)做好重点设备的现场管理

要怎么做好重点设备的现场管理,主要可以从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管理以及管理着手。加强现场管理,建立重点设备的技术资料与技术规范,对重点设备定期检查,定期监测。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坚持设备巡检交接责任制。与此同时,建立全员生产保养体系,并且使体制不断得到完善,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重点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

2.4 备件管理

在企业设备管理中,备品配件的管理是一项比较繁杂而且很容易出现纰漏的工作。如何做好备件管理工作,可以从制定备件管理计划开始。备件计划管理主要是指,在满足生产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备件储备,并且尽量减少资金占有;也可以制定有关备件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这样的制度就可以成为备件管理工作的标准。当然,也要做好规范统计工作,尽量做到管理有制度,计划有依据,储备有标准以及资金有控制,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做到备件管理规范化。

2.5 设备维修费用管理

目前,市场经济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状况下,企业产品低成本化的趋势,要做到维修工作花费尽量减少并且又可以做好最好的维修效果是企业的要求。的确,设备维修费用的预算与使用是否适当,对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企业正常运行有较大的影响。设备维修费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做到物尽其用,不浪费,合理使用维修费用,尽量用最低的费用达到规定的生产效率水平。在此项工作中,也可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起一套使用可行的设备维修费用管理体制。

3 结束语

其实,大型企业如果想要做好设备管理与设备维修管理,是真的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的。做好设备管理与设备维护管理,不光只是从设备组织管理,重点设备管理,备件管理,设备维修费用管理等方面入手,还可以从加强状态监测,提高设备预知维修水平等其他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设备管理以及维修工作。

参考文献:

设备管理与维修篇(2)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现代医院设备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国内不同医院的设备管理质量有着很大不同。小规模医院受其自身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医疗设备的管理较为粗放,主要是由医院院长或者分管院长负责,但是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管理的设备资源也越来越多,使得很多部门从单一的管理中分离出来,对医院设备管理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以不断促进医院设备管理的质量,推动医院设备管理的专业化发展。但是现阶段随着各类现代医疗设备的引进,医疗设备的管理模式却没有进行更多的改革发展。首先,医院设备在维修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有些稀有的专业医疗设备出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维修不仅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作,而且可能给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此外,随着现代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很多医疗器械的维修技术要求较高,如果仅仅依靠医院内部维修人员难以有效解决,这就要求医院医疗设备时

必须事先与购买厂家约定后售后维修问题,确保设备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维修,恢复使用。

其次,现代医院设备的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包括医疗器械的验收、出库、养护、信息查询等都存在疏漏,没有具体负责到个人,管理工作较为粗放。比如很多医疗器械的管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库存、出库等没有进行详细登记记录,导致医院内部不了解相关医疗器械的具体使用次数,也无法估计合理的维修时间,养护工作不到位,不利于现代医疗器械的维护和长期使用。

二、设备维修管理优化

1、故障处理流程优化

处理故障时,要详细记录故障的信息、有利于以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提高维修效率。准确填写《故障信息表》、《故障维修情况表》。各科室定期总结分析数据,并完成《故障总结报告》。技术人员维修后要把表格记录交给负责人审查、存档。《故障维修情况记录表》可以提供许多信息。一是反映维修人员的效率,为绩效考核提供参考,提高工作积极性。二是通过统计分析备品备件的使用情况,为各科室申报备件采购提供参考,并了解部分易损件的更换周期,有利于以后的维修决策。三是定期统计各类故障的发生数量,能分析出最常见的一些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尽量降低设备故障率。还可据此研究故障的维修方法,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还可有针对性的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及时弥补技术能力的不足。高效处理设备故障能把损失降到最小,对故障进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能够帮助操作和维修人员积累经验,能够从源头上杜绝类似故障再次发生。流程见下图所示。

2、设备维修流程优化

设备部门的维修组负责调配全院维修队伍。日常工作范围由制度明确规定。负责设备技术验收和保修期内的维修记录,保修期结束前的设备运行总结和维修记录,记录重要零配件的来源和使用。维修人员对分管的设备,尽可能采取下修方式。出现复杂故障或者相关配件缺乏时,维修人员应通知设备使用部门采取应急方案。维修人员应把无法解决的问题、返修率较高的设备和报废设备及时上报。维修人员应和使用人员保持畅通的交流,全面了解设备运行状况。维修人员与厂家技术人员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和学习常见和特殊故障的处理方法。若厂家分管设备的技术人员有变动,维修员应及时更改备案并联系,保证设备零配件的供应。维修借阅的技术档案应及时归还,不随设备档案存放的设备技术资料由维修人员管理。制定严格的设备检修工作流程,能保证维修工作顺利实施,使之处于严格的管理中。设备检修流程中要做好备件的登记,若被忽视,会导致备件数量统计失误,备品或太多或闲置,严重影响检修。备件的详细记录为预防性检修提供了准确数据。设备检修工作流程见下图所示。

3、设备运行保养优化

针对医院职工在设备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方维修、他方使用”的观念,自主保养体系的目标是增强职工的主人翁,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行。此体系有助于设备维护,同时能够提升设备人员技能。医院原有的设备管理观念导致设备不可能得到很好的维护,使用寿命会被人为缩短,增大了设备故障的几率,可能干扰诊疗的正常进行。设备不能随便违背其相应的性能、技术参数和适用范围进行使用。设备只有做好平时的保养、,并及时处理好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才能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建立自主保养体系能更好地满足A医院连续性诊疗的需求和营利。A医院可结合实际情况改进设备的维护保养,推行三级保养:a、一级保养:设备使用科室指定负责人每天除尘、校正设备基本参数。b、二级保养:设备科技术人员配合、指导其它部门的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内部清洁、校正设备的技术参数。C、三级保养:设备科技术负责人联系供货厂家对设备定期维护、校正设备参数、内部除尘、设备机械部位加油和除锈等。使用、保养流程见下图所示。

三、设备优化管理的注意事项

其一,准确收集人员培训的需求。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具体流程、需教授的技能。根据医院远期的发展规划与目标,把培训需求的内容细化,明确各岗位、各部门需求。摸清全院人员的现有水平,明确提升的目标。

其二,培训前加强沟通。部门技术负责人和职工要多沟通,详细了解职工设备操作维护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职工对培训的期望。在针对性培训中师生要多多研讨。培训后进行总结,由部门负责人监督并跟踪落实情况。医院的维修工作除了技术要过硬,科室间的沟通也很重要,维修工作会有事半功倍的良好循环。

其三,更新培训技术、方法。培训时应据学员情况和培训内容,采取合适的培训方式。研究哪种方法更有利于职工接受新知识,而非呆板的全部采用主讲式的培训方法。其四,重视培训后的效果评估。培训后要做好效果的评估,查找不足,加以改进。评估可根据下列内容进行:参与人员对培训内容和老师水平的反馈意见;考试所体现的掌握程度;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问内工作实际提升的程度;参与人员对整个部门工作的改善程度。职工培训中要填写《培训申请表》、《培训反馈表》和《培训考核表》。医院培训的组织部门要做好培训内容、目的、指标、老师、经费和时间的安排。《培训反馈表》针对培训内容做出反馈。《培训考核表》反映了整个培训的效果,为以后的培训提供参考。

其五,日常管理中采取多项措施防止技术人员的流失。医院对外与兄弟医院、卫生学校及高校医学院均有合作项目,长期合作培养后备技术人才。医院对内实行设备科主要技术人员一人带多人的日常维修学习模式,维修时一人缺岗,可迅速由他人顶岗;重要的培训均由设备科技术人员和设备使用科室技术人员共同参与,防止技术独享,并能弥补因个人理解偏差造成的技术学习偏差;较大型的新设备因机型复杂,功能繁多,可在学习初期将培训内容分解,分别由多个技术人员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单项的针对性学习,之后根据设备运营实际现场组织技术人员观摩、参与并交互学习;医院每年定期对优秀技术人员进行评选,据评选结果进行奖励,并定期举行讲座,邀请技术优秀人员为其他人员传授技术学习心得和方法,激励技术人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结束语

现代医院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医院领导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加强对医院内部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依照器械设备的特点实施相应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动医院设备管理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赫阔.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

设备管理与维修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work, the use of advanced maintenance concept, to extend the lif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to maintain certain requirements.

Key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life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机械化作业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措施对于安全生产和提高设备效率,加大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机电设备管理从设备全过程管理出发,从项目要求、经济效益和管理方法着手,将设备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选型、购置、验收、使用、维修、保养、改造、报废)有机的统一起来,进行整体规划和优化配置,加强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综合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达到最经济的设备寿命周期,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现代设备维修已不仅是恢复原有机械性能的手段,而且是改善提高机械性能、提高设备质量不可缺少的措施。

一、机电设备管理中维修

1、机电设备维修的目标就是排除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其隐患,以最经济合理的寿命周期费用使设备维持良好的性能,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能否维持稳定协调发展。

2、维修为工程机械在施工中有条不紊地高效工作做出了重要的前期保障,整个工程机械维修过程包括工程机械的维护和工程机械的修理。维护是修理的基础,为了延长或提高工程机械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修理是维护的保证,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两者缺一不可。

二、采用先进的维修理念

采用良好的维修方式,将可以延长机电设备寿命。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遵循了设备发生故障的规律,增强了维修的针对性、灵洁性,提高和效益,使维修工作达到了最终目的,实现了总体要求,从最大程度上延长了机械寿命。

1、预防维修。近年来,被广泛宣传的“预防检修制”的基本思想是“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它是通过预防性检查这一环节(技术手段)来确定保养和修理。它的核心是“按需修理”,也就是按照维修对象的实际技术状况,而不是按照实际使用时间来控制的维修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大大降低了机械故障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械寿命。但这种维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维修工作针对性差、工作量大、耗时多、会因拆装可能埋下一些新的故障思想隐患,大大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2、主动维修。当前的维修方式主要是事后维修,即在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按照现代维修理论,这种维修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经济的,会造成工程停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严重的将导致不能按期完成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造价昂贵的工程机械,运用现代先进的维修理论进行有效地维修与管理,改被动维 修为主动维修将十分重要与紧迫。

3、改善维修。这种方式是根据故障记录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在修复故障部位的同时对工程机械性能或局部结构加以改进,旨在克服工程机械的先天不足,改善设备性能,减少故障,但不能补偿工程机械的无形磨损。

4、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为主。事后维修、预防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思想,各有长短,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机械地规定某个维修单位或某种机型只能采用某一种维修方式,即不符合实际,又难以奏效。随着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先进的工程机械将装备机电一体化的在线自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等仪器设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将成为工程机械维修管理的主导思想。

5、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由计算机完成维修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并对维修计划做出预测和决策。应做到数据规范准确、传递及时、决策可靠、反馈畅通,并向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维修管理系统方向发展。

6、倡导绿色维修。绿色维修是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维修模式,其目标是除达到保持恢复产品规定状态这一目标外,还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即在维修过程及产品维修后直至产品报废处理这一段时期内,最大程度的使产品保持和恢复原来规定的状态,又要使维修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最小,即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且对人员(维修者和使用者)的劳动保护好,还要使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三、机电设备维护方面

通过擦拭、清扫、、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称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主要有四项: (1)设备内外整洁; (2) 整齐。工具、附件、工件(产品) 要放置整齐,管道、线路要有条理等; (3) 良好。按时加油或换油,不断油,无干摩现象,油压正常; (4) 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一般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设备和冷却系统维护也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设备管理与维修篇(4)

中图分类号:TH1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054-01

一、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有关设备及仪器使用周期与寿命时长的全过程管理,有关化工机械设备的选用、使用规范、维修养护以及升级更新等都隶属于管理的权限范围之内。通常来说,化工机械可划分为物资运动状态与资金运动状态两种。相应的,设备的管理对这两种运动状态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化工机械设备的物资化运动状态是指设各自设计之初,历经规划、成形、投产、养护、维修、升级等各个环节步骤并直至撤废的全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管理被称之为化工机械设备的技术性管理。其次,化工机械设备的资金化运动状态是指设备往投资、运行、收益等各环节中有关资金的投入,这一过程的管理为化工机械设备的经济性管理。总之,整个化工机械设备管理是技术性管理与经济性管理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二、化工机械设备维护模式

根据维修参照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化工机械设备的维修模式划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1)以设备状况为依据的决策模式.原化工部设暨的有关化工机械设备日常管理、检修周期以及验收标准等制度章程为这种以设备实际状况为依据的决策模式提供了保障。它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到设备在运行中的实际状态、条件,过分按照既定的规程对设备进行维修,很可能造成修理不足或修理过剩.

(2)以状态监测为依据的决策模式.这种决策模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在充分把握设各状况的基础之上。以设备故障发生周期为参照,合理选择恰当的时机,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维修的一种科学方式。

(3)以设备状况和状态监测共同为依据的决策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将上述两种决策模式优点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对于总系统中较为关键、大型、事故发生率比较高的设备利用状态监测进行实施监督,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较为常见且普通的设备,可以在拟定维修章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对其进行维修。

三、目前化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现存主要不足

随着化工机械设备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升级与发展,在设备管理与维修上的许多缺陷也逐步显露出来,影响着设备、仪器乃至整个化工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确切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化工机械设备在管理方面的缺陷

油的管理是化工机械设备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减少设备直接性摩擦、延长使用寿命、提供合格化工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对有关油管理方面的问题还不够重视,造成的人身及财产损失十分严重。有以下几点:

(1)油管理制度不到位。这类问题常出现在中小规模的化工企业当中,既不设立专门的油管理岗位,又没有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与之相适宜。领导班子重维修、轻管理的思想直接影响到油的管理问题上,

(2) 在设备设计环节对油的忽略,在化工机械设备的规划、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在选择油的时候往往比较依赖历史数据与个人经验。

(3)以机械油替代油的现象时而发生。我国当前国产油的种类及型号并不多,进口油成本的投入又过大,已至造成上述现象。

2、化工机械设备在维修方面的不足

维修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程,对及时发现故障,判断故障程度,并采取合理的维修措施,将设备的损害程度尽可能降到最低是设备维修最核心的任务。

(1)控制仪表故障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测量流体实时流量的仪表设备时常出现不显示、测量偏差大、零点不稳定等现象,另一方面温度变送器的信号输入与输出以及误差现象也频频发生.

(2)机械密封不好。就理论而言,机械密封之所以能够起到对化工机械设备的密封作用,其关键在于端面膜与机械材质的契合程度。依据设备实际工况的不同,端面膜可以分为气相、液相、气液混合相三种形式。无论是何种形态的端面膜,当密封液体处于饱和状态并发生相变时,端面膜的反压力会超过承受极限,从而引发密封黏合程度的不稳定。

四、化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改善措施

针对上述有关化工机械设备在管理与维修工作中的不足问题的分析,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在遵循管理权责与维修决策模式的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相应的改善。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化工机械设备在管理方面的改善措施

就大多数化工生产企业现阶段在油管理方面的缺陷而言。相应的改善措施需要从油的合理选用、以及油在日常管理中的规范性操作流程等两方面入手。

(1)油的合理选用。油应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在油中添加适量的硫、氯试剂,使其能够在设备仪器的金属表面产生一层化学吸附膜,以此提高功效。

(2)油的日常管理要规范化。化工生产企业的领导要对油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可细化到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基础管理资料。企业需要对有关油的消耗量、使用周期、油箱储油量、油品代用等问题以账目或卡片的形式记录在案,以备查用。

(2)定时定期进行检测。对于检测情况同样需要记录在案。

(3)执行交接班制度。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设备情况在交接班时间点上的状态要予以注明,并以此为事故责任人的落实提供依据。

2、化工机械设备在维修方面的改善措施

综上所述有关化工机械设备在维修方面的缺陷分析.合理的改善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测量流体流量设备的故障处理方式。第一步:检查流量计电源接线是否正确:第二步检查显示器插件是否存在松动现象;第三步:检查流量设备安装位置、方向是否正确。

(2)温度变送器的故障处理方式.检查变送器一PLC模块的处理方式判断各环节运行状态。

(3)机械密封泄漏的故障处理方式.首先,机械密封一定要结合设计的实际运行工况进行设计,材质需选用使用寿命较长且耐磨性较高的摩擦剐材料:次,密封介质的内外端材料不能盲目追求一致。

总之,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是整个化工生产系统中的核心与基础性工作,它在化工企业稳定运行、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时发现管理与维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及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实时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率。从而可以实现不断提升整个化工企业竞争力。

设备管理与维修篇(5)

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现代化社会中,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对于提高人们的体质和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医疗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是尤为重要的,只有通过相应的医疗设备,医生才能够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并通过检查结果总结出患者的病情,由此可见医疗设备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就当前医疗设备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现状而言,医疗设备会在使用过程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坏损情况,因此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是医院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由此可见本文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问题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维修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医疗设备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维修服务方面[1]。通常情况下,维修服务的来源为医院部门的工程师、原设备工厂的工程师以及专业维修公司的维修人员等。上述维修服务来源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而维修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医院部门的工程师虽然能够对坏损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并且维修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医院工程师并非专业性的维修工程师,其维修水准有限;其次,原设备工厂的维修工程师虽然能够在设备零件和成功率方面得到保障,但也导致维修权垄断到了厂商手中;最后,专业维修人员虽然具有更专业和收费便宜的特点,但其维修零配件仍受原设备工厂的限制,因此致使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问题。2)维修方式存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医疗设备维修方式会分为事前维修和事后维修,事前维修主要是指预防性的维修,在事件发生前对设备进行提前性的检查,以避免发生事后维修的被动局面;事后维修则主要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事后维修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维修方式。此两种维修方式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一方面,就事前维修而言,虽然规定了要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但是未对定期的时间进行限制,具体的维护部件也未有明确规定;就事后维修而言,通常是在医疗设备损坏后才会对其进行修复,并且只会对损坏的部件进行修复,因此出现修复不够全面的现象。3)维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医疗设备维修档案主要是与医疗设备维修相关的资料,一般包括医院在设备损坏后提出的维修需求的维修申请、医院在购进设备时与厂家签订的维修申请单等,当前维修档案管理问题也是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2]。首先,医院部门在购进设备时,存在忽视向设备厂家索要维修手册的现象;其次,在维修设备的费用记录方面,医院管理医疗设备的部门,也存在对设备厂家收费数额记录不准确的现象;最后,维修工程师对于设备工程的维修记录,以及维修报告等存在不规范的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问题。

二、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

1)依照最优化原则确定维修服务。在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中,针对维修服务来源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依照最优化原则确定维修服务。在医疗设备的维修过程中,应根据医院部门维修工程师、原设备工程维修工程师以及专业维修人员的利弊,科学合理的选择最优化维修服务。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的来源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经济可靠的方式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例如对于大型的医疗设备维修可以采取三方联合的方式,对于小型的医疗设备维修则可以选择医院部门的工程师,由此不仅能够缩短医疗设备的维修时间,同时也能够降低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达到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目的。2)完善维修方式并减少维修时间。针对医疗设备维修方式存在问题的现象,应在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过程中,逐渐完善维修方式并减少维修时间。由于医疗设备维修方式主要分为事前维修和事后维修,因此在完善维修方式过程中,就事前维修而言,不仅要规定对相关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同时要对于具体的定期时间进行明确规定,并在相关条例中表明需要维修的部件;就事后维修而言,相关的维修工程师不仅要对出现问题设备部位进行维修,同时要对相邻或是相关部位进行预防性检测,从而达到完善维修方式,减少维修时间的目的[3]。3)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在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中,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维修档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医疗设备的购进时间,以及厂家的维修年限,因此要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首先,要在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对厂家提供的维修手册保管好,并在合同中进行明确;其次,要加强对维修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使部门工作人员对业务达到熟练的地步,从而提高对维修档案管理的水平;最后,要提高维修工程师的业务水平,改善其作业不规范的现象,进而达到改善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对策的目的。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显著提高,无论是教育事业还是医疗事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就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逐渐得到完善,本文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主要从维修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维修方式问题、维修档案管理问题等方面,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从依照最优化原则确定维修服务、完善维修方式并减少维修时间、加强对维修档案的管理等方面,对改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研究,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忠伟,方梅华,陆明.大型医疗设备售后维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4,01:102-103.

设备管理与维修篇(6)

中图分类号:T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7-0196-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诸多新技术不断涌现,也促进了矿山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旧的生产设备也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生产的需求,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性能优越、精确度高、功能齐全的生产设备应用,会使生产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同时降低投资成本,节约原材料,有利于生态环保。在我国矿山建设中,这些措施是非常适合的,在推广使用新的机电设备的同时,也必须要重视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如果在后期难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一旦发生故障,生产就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危及到人员财产安全。因此,日常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应该加强,防止发生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

1 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的问题

1.1 管理机构不健全

在很多矿山企业中,机电设备管理部门都存在诸多不足。表现在管理方面,主要是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在日常工作中,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技工、电工等来负责设备的保修工作。而实际工作中,这部分人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有时候会因为本职工作繁忙而疏忽。而企业高层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潜意识里,负责人认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不是重要工作,而这种疏忽往往可能带来的情况是: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往往由操作人员凭操作经验来完成,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甚至有些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性能都没有进行测试,对设备的检测也没有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总的来说,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机构存在严重的职能缺失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2 管理者素质不高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从事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技术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能力,只有少数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由于专业知识的不足,也造成了在维修管理中操作技能不足的问题,这就使得技术管理与实际生产相互之间脱节。由于矿山机电设备数量多,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设备的运转如果仅仅只是依靠几个懂得技术的专业人员,凭借自身的生产经验进行操作,是很难实现的。维修管理人员如果不懂得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仅仅依靠经验,那么面对不断增大的设备故障率会无法应对。

1.3 对机电设备维护管理认识不足

在进行设备采购时,需要对设备进行调查分析,购买的时候也要重视搭配配套设施,在设备的安装、调整及调试中,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如果设备尚未满足相关标准,就进行使用,那么设备的功能、性能很难被充分的进行利用,设备自身的效益也很难发挥出来。

1.4 设备检修不到位

当前,大多数矿山企业都采用了采煤机、掘进机、运输机及支架等高效、科学的机械设备,也使得矿山机电设备不断的从机械化转向自动化。但是,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自然磨损,或者是出现工人误操作,导致设备的损坏。设备一旦出现损坏,必须要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进行系统的检修。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维修人员由于自身知识技能不足,加上设备相对陈旧,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只能进行一般的修正,根本没有进行系统的检修。

2 强化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

机电设备在运行中,零部件在腐蚀、磨损的作用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造成设备的性能降低、精确度下降,影响生产效率。及时的维修与合理的操作能够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在运行中会出现自然磨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对设备进行正常的检修与维修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2.1 设备维修方式

设备的维修方式通常包含三种:1)预防维修。即在设备出现性能降低或劣化之前,就要做好维修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维修,预防事故的发生。开展维修活动的基础是必须要有详细的维修计划及成熟的检修技术。也就是说,在设备没有发生故障之前,进行的预防性修理。一般情况下,预防维修是在设备实际运转情况下编制出维修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预防维修。2)故障维修。即在设备出现故障以后,对设备进行维修,属于非计划性维修。3)生产维修。是根据生产的程度,有选择性的对设备进行维修,维修以经济效益作为依据,目的是为了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一般情况下,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来选择采用哪种维修方式,对影响不大的设备通常采用事后维修,对于重要的设备采用预防维修。

2.2 机电设备大修

根据各单位当年设备使用情况,经技术鉴定后,编制大修计划,上报相关部门批准以后,发放维修经费,并组织人员实施大修。同时,职能部门对大修的过程要进行监督与管理,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设备大修质量验收制度。矿山领导在管理中应该以制度规范行为,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

2.3 完善井下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对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要建立与完善,形成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对井下机电设备的可靠性要进行研究,把握矿山井下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依据具体情况,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源,并分析其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薄弱环节,更应该认真分析与研究,对机电设备的运行通过相关资料做好维修与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

2.4 强化设备维护与使用管理

对于矿山企业自身而言,应该重视对企业自身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当前机电设备维修环节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要经常性的组织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帮助维修人员掌握专业的机电设备维修技能,不断提高设备维修管理的综合素质。此外,在设备管理方面,企业要制定出一套可行的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实施中要落实到位,不断加强提倡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力度。

3 结束语

对于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矿山生产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涉及的面比较宽泛,因此一定要做好基础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对于矿山企业而言,要做好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适度的采用经济杠杆手段,将机电事故发生的根源消除,确保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设备管理与维修篇(7)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054

0 前言

随着我国煤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煤矿行业发展形势良好。先进技术设备的不断应用使煤矿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煤矿机械设备经常会出现诸多问题。由于缺乏有效地管理制度,一旦煤矿机械设备发生故障,若没有对其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将会使煤矿企业自身经济利益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了解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现状十分有必要,并根据当前煤矿机械设备在维修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煤矿行业长足稳定的发展。

1 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现状

尽管我国是煤矿机械设备制造和使用大国,但是长期以来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由于煤矿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加上工作时间长、机械设备长期处于高速冲击与震荡状态,使其在生产时会经常发生故障;另外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开支,在煤矿机械设备采购时缺乏对其质量的严格把关,将质量相对较差的机械设备投入到生产之中,也是造成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另一个原因[1]。机械设备的使用是提高煤矿行业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前提,然而由于受到资金限制、机械设备数量缺乏、工作环境复杂以及没有完善的维修及管理制度等的影响,导致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

2 提高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

2.1 建立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档案

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建立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档案,并明确其维修与管理责任。加强对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应具体表现在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及时、有效、准确的养护与维修上。重视煤矿机械设备日常的维修与保养,并及时做好跟进记录,以文字形式建立其维修与管理档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煤矿企业应当设立企业内部专门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部门,并由专人定期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每次养护维修都应形成书面记录,以便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对其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建立健全的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档案,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另外还应对相关煤矿机械设备明确维修与管理责任。在具体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中,应当明确分工并明确责任。各部门及操作人员应当对其予以积极配合,并由专人负责煤矿机械设备的管理。这就要求企业维修与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性能及工作原理有所了解,还应该掌握其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常见的故障维修原理。因此,建立严格规范的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档案是提高煤矿机械设备使用年限、发挥机械设备积极作用的重要保障。

2.2 严把机械设备质量关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机械设备质量十分有必要,质量过硬、各项指标合格的煤矿机械设备在使用时才能实现其高效、高速的性能。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量先进、科学的煤矿机械设备在实际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因此严格把控煤矿机械设备的质量关,将对我国的煤炭产业水平的提高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为煤矿生产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各煤矿企业要从自我做起,结合企业自身经济实力、煤矿生产施工地质环境特征以及煤矿生产工作条件等因素,选择最为适合的煤矿机械设备,在挑选机械设备时,采购人员要与专业技术人员配合,对煤矿机械设备的生产质量、零部件数量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周密严格检查,确保各项指标都能够满足煤矿企业生产需求。另外还要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操作说明书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待验收合格后应归档存储。

除此之外严把煤矿机械设备的质量关还表现在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新与改造上。对陈旧老化的机械设备要及时更新换代,使用符合当下生产要求、经济效益较高、操作更为便捷、技术更加先进的机械设备;在对机械设备的结构掌握与了解后,结合煤矿企业自身生产环境,对机械设备的功能进行优化改造,并延长其使用年限。

2.3 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在煤矿机械设备管理上,应建立完善的维修养护制度、实行明确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做到明确煤矿机械设备管理责任人,细化分工,并明确操作人员的使用范围,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明确维修人员技术要求。从煤矿机械设备的采购到操作、从日常养护到设备故障检修,煤矿企业都应指派专人进行申请以及填报,并做好登记记录。

成立专门的设备维修管理部门,对所有使用的机械设备运转档案进行明确规划,并根据工作需要对其合理分类,结合各个机械设备的操作说明书以及实际工作中机械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拟定出各月、各季度以及全年的维修养护计划[3]。对井下使用的机械设备按照计划施行现场养护检修。安排时间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此类预防性的检修工作可以确保煤矿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妥善的处理,有效规避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在制定煤矿机械设备检修方案时,要将计划检修工作列为重点。

因此,煤矿行业想要实现长足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煤矿企业可根据不同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与详细信息,建立正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并根据该管理制度强化对煤矿机械设备的管理。

3 总结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作为煤矿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矿机械设备质量及运转情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然而煤矿企业在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建立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档案、严把机械设备质量关以及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等能够将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落在实处,进而发挥煤矿机械设备的最大功效,从而确保煤矿企业的生产顺利进行,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设备管理与维修篇(8)

设备维修费用是指为保持或恢复设备技术性能所支付的费用。它主要包括设备的维护费和修理费两大部分。设备维护费主要是指设备日常保养费用和设备检查、检验费用,而设备修理费是指为恢复设备的性能而进行修理所发生的费用。为了防止设备劣化、保持设备正常技术状态、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而进行的日常清洁、、紧固、调整、防腐等日常保养工作所支付的费用是设备日常保养费,而为了了解设备有无异常或是否良好而进行的点检、诊断、监测、检验等所发生的费用则为设备检查、检验费。从传统的角度设备修理费又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理费,无论是大修理费还是小修理费都要进入企业生产成本,但由于大修费一般数目较大,为避免生产成本出现大的波动并保证设备大修资金有可靠来源,有许多企业在财务核算上采取预提待摊的方式处理大修费。从设备维修费用的构成分析,它主要包括备件费、材料费、人工费、检验费等,其中备件费、材料费和人工费构成了设备维修费的主体。

从以上设备维修费用概念及其构成上不难看出,设备维修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企业的装备水平、工艺流程有关,而且也是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二、设备维修费用的控制与考核

设备维修费用是构成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对设备维修加强管理,以求节约和降低维修费用,对设备的经济管理具有重大意义,设备的误修和过修都不能实现维修费用的经济性,如何做到设备维修费用最合理,只有从实际出发,尊重设备运行的客观规律,合理地控制设备维修费用,才能保证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各油田设备维修模式的变化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如事后维修、定期维修、预防维修、状态维修和改善维修。选择最佳的维修方式就是要用最经济的费用取得最好的修理效果。

设备维修费用的控制要考虑到现实装备水平、工艺流程、工序匹配、设备的新旧程度等,要追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无疑可以降低设备维修费用,但还应认识到维修费用的控制与管理的加强,反过来可以促进设备管理方式的改进和维修方式的变革。

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的途径很多,各油田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精确控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降低设备维修费用很有效。

①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杜绝以修代保、缺项维护等不良现象,树立维护重于修理的观念;②加强设备状态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检修,争取修理的最佳时机;③加强检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保安全、保工期、保质量、保费用;④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设备维护技能,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设备维修水平;⑤做好备件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资源;⑥适度地控制外修。若外修明显经济且具有质量保证,就应当外修,衡量外修与否的标准在于经济性;⑦做好备件、检修用材料的采购管理。备件费与材料费构成了设备维修费的绝大部分,因此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质量、价格是备件等采购管理的主体,合理的性能价格比是采购工作追求的目标。片面地追求高质量将以高昂的价格为代价,教条地追求低价格将会带来低劣的质量,而两者都不会带来设备维修费用的经济性。

合理确定维修费用的控制指标是十分重要而又十分困难的工作。目前既无定型的经验公式,又不能照搬其他企业的数据,应结合本单位的设备状况、工艺流程、历史数据、生产负荷等因素综合考虑,科学预测,并在执行中进行跟踪、评估、不断完善。

维修费用指标的考核与确立同等重要,指标一旦确立就要严格考核,只有这样才能有约束力,才能使被考核单位不断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考核指标。由于维修费用支出的不均衡性,因此在考核中应充分考虑。考核指标的下达应与设备检修计划相结合,考核周期也应结合设备检修实际来制定。

设备管理与维修篇(9)

农业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不符或人为操作不当,会出现设备变形、腐蚀、老化等故障,降低设备工作效率,对农业生产的进行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重视农业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新时期农业机电设备现状

目前,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结构优化、专业技术推广等方式使农民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使用先进的农业机电设备,能够大大减少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机械化能够解放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促进环保型效益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信息自动化的广泛普及,农业机电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农民使用并认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农业机电设备虽然有省时省力等优点;但由于机电设备的种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每个生产厂家的生产方式存在差异,造成同类机电设备在使用时,所产生的运行状态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与管理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设备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维修方式,确保农业机电设备排除故障后能够迅速展开工作。对于不同的机电设备,在管理前均应建立专业高效的管理维修方案,以应对不同形式的故障维修。一般来说,农业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管理主要包括:周期性维修检测、科学性维修处理、事后维修处理和使用环境管理、设备备件应急库存管理、维修计划预测管理、维修后质量管理等。只有对农业机电设备运行维修相关因素实施有效管理,才能够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维修整体的全面管理,从而保证农业机电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正常应用。

2农业机电设备的维修

2.1周期性维修检查。在农业机电设备生产时进行维护检查,系统化排除设备中存在的故障和问题,减少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必要影响;无论在设备销售前还是销售后,都应周期性对设备进行维修检查,一般对设备进行运行测试,观察检测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判断当前运行是否正常,并在设备运行结束后,检测与运行前是否一致无误,经过综合的考察,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无损。2.2维修设备要严谨。运用先进技术,提升设备质量,开发高效率的维修设备,改良现有维修方式的不足,用专业维修技术进行维修;正确对待设备检查时发现的小问题,对其进行正确处理,防患于未然。2.3设备故障处理。设备运行时出现故障,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仍在运行的设备进行停止,分析故障根源,用专业维修方法彻底解决故障;如果使用者不能自行维修,则应该送到专业修理场进行修复,如果设备难以转移,则要请专业人员前来维修。

3农业机电设备的管理

3.1设备使用环境管理。对设备使用者需要进行农业机电设备使用的专业性指导,应有专业人员在农业机电设备使用中,检查运行环境是否符合设备环境标准,避免环境因素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运行状态和操作方法提出应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机电设备的有序进行,确保农业机电设备安全、高效生产。3.2设备备件应急库存管理。在农业机电设备需要维修时,提前做好设备备件的库存,减少在维修过程中需要故障部件的额外准备工作,提升维修效率保证设备及时投入农业生产。农业机电设备库存备件的管理者应权衡好所需的备件采购,确保备件库存充足。3.3设备维修计划管理。在农业机电设备维修前,根据具体的维修情况制订所需备件、所需人力和时间等计划,确保机电设备维修有序开展。合理安排好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减少机电设备维修耗费的时间,提高维修效率,使机电设备迅速投入生产运行。提前维修计划是一种预防性维修表现,能够从容应对故障,对设备迅速修复具有一定积极性。3.4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在农业生产中,设备维修的质量是后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只有确保农业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全面、彻底,避免纰漏,才能确保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对设备维修后的质量管理,是不可忽视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先进的农业机电设备为农民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收益,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但若确保农业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则应建立科学的维修与管理方案,提高农业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生产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余德权 单位:龙陵县勐糯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设备管理与维修篇(10)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制造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对机电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有许多企业超负荷的使用机电设备,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大量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及预期,且停机率较高,从而使企业的维护和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制约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如今,企业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管理。所以,加强企业的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概述、设备管理与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以期能为广大的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人员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1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的机电设备的种类繁多,企业为了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设计制造出许多非标的自动化设备等,这些设备有着特殊的运行状态和生产工艺。因此,在制定相应的管理与维修制度时,需着重考虑机电设备本身的生产工艺,来满足复杂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制度。1)生产设备的使用环境管理。在保证机电设备的高效率和高使用率的前提就是保证设备有着符合自身需求的生产环境,企业设备的管理人员需根据机电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或者参考资料等,制定出相应的设备的生产环境管理需求,不断改善机电设备的使用环境,为机电设备的高效的运行提高必要的条件。2)设备维修信息管理。建立机电设备维修信息管理制度是将机电设备的维修记录进行统计保存,通过后续的技术分析得出解决设备的故障的最佳措施,为后面的设备维修提供有利的技术参考。将一些设备的常见故障统计出来,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3)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由于在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易损件易耗件的损坏,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需求,建立备品备件的库存管理制度,备品备件的库存管理制度是一项复杂的项目,他所涉及的技术面较广,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实施。4)设备的维修计划管理。在机电设备维修的计划中,最重要的是对整个设备的维修过程制定相对应的计划,只有制定出相对合理的维修计划才能合理安排相应的人力和财力,保证企业的日常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可以缩小机电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由于停机所带来的损失。

2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体制

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一般是由相应的技术人员来操作,而对于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需要专业的设备维护保养人员来完成,应具有能够正确操作设备、能够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检修、维护和保养等工作,一般,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体制有预防性维护、改善性维修和事后维修等三方面。1)预防性维修。预防性维修主要是对机电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例行检查,同时对一些磨损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预防性维修一般通过在线检测系统,通过对设备的性能参数监测与诊断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2)改善性维修。改善性维修是利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造的内容一般有:对一些设备的性能缺陷进行整改,改善设备的功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技术的改造是相对的,如一些设备能够正常满足使用需求且没有必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3)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是当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根据设备的维修准则,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进行维修并及时的更换一些易损件,保证设备的正常生产,这种处理方式相对比较经济。

3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落后。如今,相当多的企业在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方面一直是传统的观念,即很少对设备进行保养,如更换机油、轴承等,只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才进行检修等工作,这种相对落后的管理制度会对设备造成相当大的损坏,造成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时间大大减少,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时间,从而间接的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设备的检修的理论知识不丰富。由于在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大都是凭自己的个人经验来判断设备的故障,从而使故障检修的措施相当狭隘,外部环境中对一些精密设备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对一些设备的工作原理不能够完全摸透,影响了对机电设备的正常检修。3)设备检修人员的素质较低。在设备的维修保养过程中,相关的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但是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会影响一个技术人员的水平高低,在机电设备检修行业,经验与文化素质同等的重要,在这岗位从业时间不断增加后,相应的工作经验也不断增加,对相关的机电设备的检修也非常熟练。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行业也迎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信息化的设备,新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引进与使用,如果设备检修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会在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的知识吸收方面有着较大的难度,需要加强设备检修人员的技能和工作责任感,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和能力。

4加强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措施

1)加强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监测的内容一般包括:设备的性能参数监测、设备的故障隐患分析,及可能会产生的故障进行预测,为维修保养人员提供信息化参数和必要的依据。2)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绩效考核。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绩效考核,使机电设备的一些规章制度得以贯彻实施,推行机电设备的生产责任制,使操作人员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企业的管理人员定期对操作岗位进行抽检和考核,若检测出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3)提高机电设备维保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机电设备维保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通过岗位实习不断积累其实际经验,通过理论和实际经验的相结合,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大赛,通过各式各样的技能评选活动,提高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

5总结

随着机电设备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机电设备的作用,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一直探究的方向。通过不断一高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和维修保养水平,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提高企业和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率。

作者:张炜生 单位:山西省阳泉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消防员离职报告 下一篇: 全员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