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培训方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22 04:02:31

高管培训方案

高管培训方案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针对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相关措施,国内外已有一些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针对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学科门类众多,难于统一实施教师培训培养计划。文章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高校工科类教师实践培训管理方案。

一、内容目的及方案

1.加强校企合作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以华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加强院校与企业间的密切联系,通过产学研密切合作,重视面向工业界的合作基地建设,并将工科类教师企业实践周期、内容及形式制度化,为工科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能力创造条件。通过论坛以及集中培训的方式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更新在校教师知识结构、授课技巧、设备调测等技能。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公司业务与教学的关系,为通信工程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持(见下图)。

2.创新工科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制度

实施校内外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主要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整合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取研究性教学方式等方面,以提高教学素质。重点支持工科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培训,包括参与相关行业的短期培训或学术研讨会,了解行业发展的最前沿信息;创造条件与企业合作,定期选派教师去企业参加短期培训课程或企业内部培训计划。另外,组织工科教师参加国际培训,包括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际教育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暑期短训;选送工科教师到海外高水平大学访问交流,并把熟悉一门工科课程教学全过程作为访学交流的要求之一。

3.工作中的任务及目标

针对信息工程学院通信类课程企业培训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及目标。具体包括:深入学习无线网络设备开通、调测与维护工作,明确通信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形成通信专业人才需求报告,并在1年内能够独立承担与企业合作相关课程的授课任务;学习并掌握TD-SCDMA、TD-LTE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掌握移动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设备的开通流程、调测方法及安装规范,完成设备现场安装调测案例,与企业合作编写完成无线网络设备调测、维护实训指导书,为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程教学与教学改革提供支持;与企业专家合作,发表高质量论文;自挂职锻炼起,1年内成功申报科研项目一项。

二、解决的问题

解决教师自身实践不足的问题,促使其更加重视工程实践。现代工程的集成性要求多学科专业知识融合才能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工程活动涉及理论研究,新产品、新工艺的设计和试验,以及产品的制造、运行与维护、营销、管理、咨询等多个领域和环节,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工科教师具备综合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到真实的环境中去锻炼。

学校通过建立一套贯穿工科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校内校外相结合、培训与管理相一致、校雀鞑棵偶霸合敌同进行的工科教师培训体系,形成持续性教师能力培养方案。

通过以上培训方案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本校相关课程的授课,掌握相关理论课程核心知识点、授课技巧;熟练掌握实验室的相关设备,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日常实验教学并处理简单故障。

高管培训方案篇(2)

开展教育干部培训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干部培训在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十多年来,接受培训的大批干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事实证明,培训是继续教育和提高校长素质的有力手段。但培训面积大、人数多、形式多样、人员调离与转岗、学校合并等原因也给培训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培训电子档案,探索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成为目前高校教育干部培训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的特点

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既有电子档案的共同特点,也有别于其他电子档案的特性。

1.共性

依赖性。电子档案的形成、存储、转移、输出等均须借助计算机、照相机、录像机等设备才能够完成,一旦离开计算机等设备,电子档案就无从谈起。电子档案依赖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数字编码、硬件、软件、技术设备更新和安全加密等。

数字性。电子档案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物,其信息形态是数字化的。人们在计算机上看到的由文字、图形等构成的电子文件形态只不过是电子文件的某种输出形式,电子档案均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所有的操作处理实质上都是数字信号的相互转化。

共享性。电子档案容易复制,便于传播,发达的网络技术平台能够实现电子档案资源的共享。

2.个性

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电子档案产生之初,由于培训工作任务的突击性和时间安排的局限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培训,同一时期可以有不同类别的培训,基本上不按照学期或者学年规划,具有任意性,电子档案的形成时间出现延迟,从形成时间上来看具有分散性、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二是由于受载体寿命、保存环境、管理手段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电子档案容易遭到损坏,从而影响到电子档案的安全。

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电子档案的归档整理过程中,是由教育干部培训类型的多样性和电子档案载体形式的多样性决定的,具体体现在档案类型和档案形式上。根据培训形式,可分为常规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各种专题培训、异地办班培训、网络培训、远程培训等;根据培训学习方式,可分为学分制、脱产、半脱产等;根据培训目的,可分为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研修培训等;根据档案形式,可分为文件、培训方案、领导讲话、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讲义、科研课题、教学质量评估等。培训的内容广泛,种类繁多,目标不一,对象参差有别,直接造成电子培训档案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立卷归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系统性。主要体现在电子培训档案归档和检索的过程中。从办班开始到结束,每期培训都有一系列有序的组织实施过程,如确定办班意向、上报领导审批、制定培训方案、组织报名注册、组织课堂教学、资料录入、证书审批、证书发放等。在归档时需要广泛收集各个环节中的相关资料,经过精心的整理、组卷、编目,成为一套完整的培训档案,方便今后检索查询。

二、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的分类

培训档案主要分为学员培训档案、培训班管理档案和培训知识储备档案三个大类。

1.学员培训档案

学员培训档案是培训管理部门为受训者建立的体现受训者在一定时期内参加培训项目的记录性文件。档案的主要内容涉及个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务、职称、单位、参加培训的名称、培训日期、培训学时、培训机构、授课人、培训结果、培训费用等。

2.培训班管理档案

培训班管理档案是培训管理人员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过程性文件档案,包括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建议书、培训项目评估报告,培训中心及外聘培训师资档案、培训证书打印发放和继续教育档案、培训业务定点联系机构档案等。

3.培训知识储备档案

培训知识储备档案是由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积累和不断完善的、在培训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数据档案,主要包括以专业类别划分的自行设计和开发的培训课程、各种介质形态的培训书籍和讲义、培训实况影像记录光盘,另外还包括以发生时间为分段的同一培训课程的版本修订、知识补充与变更情况档案等。

三、建立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的必要性

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保存及开发利用是培训档案管理要面对的新课题。由于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是数字化, 文档处理需要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是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又是多样化,造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形成了电子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存在重保存轻利用的现象。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档案保存的目的都是利用,存而不用只会失去档案的价值,造成档案的浪费。时代在发展,教育干部培训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为适应校长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必须建立培训电子档案。

四、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措施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培训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化和信息化管理能够充分提高培训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实现相关信息和数据共享,从而节约人力物力给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电子档案存储信息量大,便于归档整理和编目,有利于信息整合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培训对象足不出户就能够接受培训,方便各类人员的检索查阅,使教育干部培训工作更加人性化、公开化和方便化。

1.收集整理归档

培训档案内容很多,从培训班前期准备时就应着手资料的采集、整理、加工、归档和档案的电子化。自培训班筹办之日起就开始建立培训班档案和学员档案,培训班的档案包含培训班通知,培训班学员报名表,培训班实施方案,培训班教学讲义、提纲,培训班教材、课件、参考资料,培训班音像资料,培训班照片,领导讲话,学员名册,考勤表,研讨交流论文,研讨交流会议记录,考试试卷及成绩,教学效果测评表,培训班教学意见、建议表,教学质量评估资料,培训班总结,宣传报道等内容。

学员档案包含学员培训情况登记卡,个人信息,培训班名称及培训时间,培训科目、课时及考核成绩,考勤情况,班主任鉴定,培训机构意见,人事部门意见,学员考试成绩、参训学员花名册等。以班次为单位建档,凡属培训班档案的基本内容均逐项录入电子档案。

每期培训结束后,都要及时做好培训电子培训系统的电子报送工作,将培训的办班计划、课程表、校长培训审核表、学员成绩等报送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审批,待审批合格加盖省教育厅公章后及时做好计算机证书的打印及发放留档工作。

2.载体的管理

培训档案的载体主要是只读光盘、一次性可写光盘、可擦写光盘、磁带等。禁用软磁盘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归档后的培训电子文件需要集中存放,制成归档数据集,拷贝至耐久性的载体上,至少一式三份,一份封存保管,一份供查阅使用,另一份异地保存,对于加密电子文件,则应解密后再完成上述工作。存储培训电子文件的载体或包装盒上应贴有标签,标签上标明编号、名称、密级、保管期限等;归档的载体应作防写处理,不得擦、划、触摸记录涂层,存放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中,要远离强磁场,与有害气体隔离。

3.制度上如何规范

培训电子档案从形成、归档到开发利用,中间经过许多环节,培训的电子文件类型包括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多媒体文件,还有学员成绩数据库、学籍管理数据库等。将如此复杂、数量众多的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必须有规范的制度约束,因此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归档工作有章可循。可根据《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结合各类培训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电子文件归档细则》《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文件,以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

4.人员的培训管理

《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努力探索干部培训管理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现代化的成果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应用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素质要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档案管理和计算机业务水平。

培训中心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加大档案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注重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心理教育及职业引导,爱岗敬业,勇于探索。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上广泛的教学资源,结合工作实际以多种形式按需施训,使档案管理人员能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5.建立与其他高校培训机构的联系

此外,培训部门要注意加强沟通,建立与其他高校培训机构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培训部门要主动走出去,加强沟通,建立与其他高校培训机构的横向联合,打破各个高校培训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培训档案一体化管理,通过建立局域网、培训档案数据管理中心、网站等,利用网络开展在线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面对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探索干部培训档案管理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朱燕.“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新视点[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2]隋春玲,刘晖,罗发奋.“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应凸显网络优势[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1).

[3]王伟平.试论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J].科技档案,2004,(3).

[4]白莉,张莉英.论学校电子档案的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0,(3).

[5]屈秀红.成人教育培训档案的特点与管理[J].云南档案,2008,(5).

高管培训方案篇(3)

1 档案人员开展专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具体的讲,档案人员开展专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

档案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组织性与纪律性,通过专业教育培训,加强了档案管理人员对我国政策、方针、路线的学习,才可以避免档案失密、泄密等情况的出现。

1.2 保证了档案人员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

专业教育培训丰富了档案人员的档案管理知识与业务技能,促使他们对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应用自如,从档案文书立卷、档案整理到编目、鉴定,再至档案着录、标引,档案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开发和保管档案信息才能变得更加准确、高效与完整,进而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1.3 满足了档案人员自身发展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档案人员的人文关怀,通过专业教育培训来满足档案人员的成长需求,不仅拓宽了档案管理人员工的成长渠道,也突出了档案人员的主人翁地位,使得他们能够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大大提升了档案管里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 档案员专业教育培训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由静态向动态转换的过程,主动的、全方位的管理保证了档案管理的实效性。尽管如此,依然存在着一些因素制约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比如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通过专业教育培训这一途径,我国的档案管理有了一定的起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种专业教育培训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档案专业教育培训缺乏创新性

绝大多数的教育培训只是为了满足于培训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补充,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学习成绩和效果而进行的一项培训活动,既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更没有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进行支撑。最明显的表现为:一是现行的培训制度还比较简单,框架类的条文较多,无成熟的教育培训经验可供借鉴,教育培训工作缺乏特色性;二是专业教育培训的机构混乱,因为缺乏系统的运作机制导致了培训效果得不到保障,对于培训对象与培训安排选择方面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2.2 档案专业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目前,我国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档案专业、课本型的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已经与现代教育培训严重脱节。随着档案管理一体化的到来,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成为档案管理的趋势,这就使得档案管理培训也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良影响,加大专业教育培训的改革力度,通过积极吸收与档案管理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内容,来丰富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手段。

2.3 档案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还存在着动力不足的问题

从教育培训的作用来看,开展教育培训还停留在满足档案员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层面,缺乏实效性的举措来检验教育培训的效果,教育培训与档案人员的考证、考核还相互独立,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从档案人员自身来看,由于教育培训对于档案人员的吸引力不大,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种紧迫感的缺失也导致教育培训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

3 弥补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不足的思考

3.1 立足于现状,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科学规划

改变档案教育培训的观念,以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和职责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教育培训促进档案人员知识更新、持续发展为契机,对档案从业者实施长期、有计划性的教育培训,成为促进档案人员教育培训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在开展专业教育培训之前,要立足于现实情况展开调研,调研应该涉及档案人员自身情况、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现状、国家现行的有关档案管理方面的政策方针、地方性文件等多个方面,通过有目的、有次序的细致规划,不断更新、细化教育培训的内容、步骤,有层次和重点的进行教育培训,才能保证形成教育培训方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2 立足于需求,提高档案员教育培训的质量

立足于档案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来调整教育培训内容与方式,构建符合现代要求的新型档案教育培训体系。一方面,要依据档案管理队伍的结构情况和实际状况,从培训内容、时间、形式等多个角度组织恰当的教育培训活动。比如对于文化层次的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分阶段进行教育培训,从一般性培训为主逐渐过渡到专题培训,这样让他们逐步适应和提升自己的档案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实现教育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将案例、体验、研讨、互动等多种方式融合到一起,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在教育培训中积极思考,然后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 立足于激励,保障档案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高管培训方案篇(4)

中图分类号:G2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16-01

随着时代的进步,档案部门掀起了创新服务机制、完善服务制度的工作热潮。社会化服务已不仅仅局限于档案的收集保管、查阅利用基本功能,还有政务信息查询、人文历史和现代文明展示、社会教育、学术交流等社会功能。因此,对过去由传统的公务活动的技术资料转化而来的档案的收、管、存、用,和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与不断扩大的社会化服务范围,及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不相协调。如今的档案工作不再只是一般事务管理,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难以胜任。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熟悉大量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仅由国家颁布的现行行业标准已达56项。许多法规、标准、规范只有通过培训解读才能被档案从业人员准确掌握和运用。这就给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加大对档案人员培训的必要性

档案人员培训是档案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档案事业改革发展服务, 为指导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服务。其中,“两个服务” 是岗位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整个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 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培训工作的核心内容。档案人员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和提高不同层次各种岗位档案人员对现实工作和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造就一支适应档案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

长期以来人们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再加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首先新型档案载体(光盘、磁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出现,使档案管理走向自动化,档案信息服务走向网络化,因此原有的适合手工管理的传统档案业务环节必将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相适应的、与信息采集、传递与利用有关的环节如鉴定、著录标引、检索、电子文件的保管等都需要从档案实体管理员向档案信息管理员转变。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档案专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二、强化档案工作的整体素质

由于,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文化修养、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信息化生存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档案工作人员无法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再加上由于档案从业人员与外界交流较少也形成了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亚文化,如自我封闭、不讲效率、不思进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等都直接对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使档案人员的业务行为规范、准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 为档案人员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与技能,使其知识、技能与档案事业的发展保持同步,开发档案部门的人力资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决定档案信息工作的质量。而对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在信息时代,通过加强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自律精神,制定档案从业者偷规范,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是信息时代做好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培训机构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在职教育培训管理机构,负责抓好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规划与部署、组织与管理、检查与监督;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成立非赢利性的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中心,分层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工作;县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要作为实践性培训基地,为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提供服务;鼓励和规范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举办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班。

四、形成科学的培训体系

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属于成人非学历教育,在培训方式、方法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培训应从提高受训者的工作能力、改善受训者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出发,经过对培训方式、方法的科学运作,最终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档案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以增强培训实用性。搞好需求调研,了解档案人员的培训需求。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应从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两方面,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制订教学,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精心设计培训专题,专题设计应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认真组织专题讲授。构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和以公选课、基础理论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和环境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式体系。档案培训师讲授内容要精,要管用;要做到讲授知识正确性、分析问题前瞻性、传递信息新颖性,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注重档案人员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认真组织开展问题研讨。要善于把档案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遇见的问题带到培训班共同研讨。通过研讨,既使问题得到解决,又能提高学员的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构建科学的档案培训评估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培训评估实质上是对培训信息的处理,培训评估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培训能够为培训的决策管理部门提供系统而客观的培训信息,使其能够对培训政策、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组织等所有影响培训效果的工作进行检验,从而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教训。另一方面,培训评估又能为今后更加准确地确定培训需求、更加符合实际地制定培训计划、更加合理地配置培训资源、更加有效地实现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的结合提供依据。

首先考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程度。主要是考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对培训工作的支持情况,如档案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档案培训工作调研、解决档案培训实际问题等。再是考评档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档案培训教师总量、师资结构、教师素质与教师教学能力等四个方面。其次考评档案培训教学管理。包括档案培训教学内容安排、教案质量、授课质量、实践考察质量、实际操作质量、培训档案资料管理等。还有考评档案培训效果。包括档案培训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和学风、理论素养和理论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内容。最后考评档案培训学员回原单位的素质与能力提升情况,以检验档案培训的实际效果,为改进档案培训提供依据。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对照评估指标细化考评办法,制定评估标准,对评估指标进行质与量的规定。

参考文献

高管培训方案篇(5)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全球经济正在加速融入市场化、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档案管理也同样面临着越来越激烈而又无情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竞争较量中做到“适者生存”并长期持续发展,如何成为档案管理培养所期盼的得心应手的人才,是档案管理员培训工作的首要问题。

新时期的社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得人者昌,用人者兴,育人者远。”如何加强档案管理员培训创新工作,并做到有效调动人力资源的潜能,适应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组织环境和技术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为档案管理创造效益,更好的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是搞好档案管理员培训的核心内容。

2 档案管理员培训目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培训存在传统认识的偏差

“为鱼须处海,为木须在岳。”加强档案管理员培训是档案管理最有价值的可增值投资。通过培训可以充分提高档案管理员的自觉性、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行业归属感,来增加档案管理产出的效益和组织凝聚力,为档案管理的长期战略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使档案管理长期持续受益。档案管理员培训已渗透到现代档案管理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档案管理解决实际和潜在问题、提升竞争能力、拓展利用份额、制定发展战略的核心工具之一。但在对待档案管理员培训这个问题上,当前大多数的档案管理部门却长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认识和偏差做法。例如:许多档案管理部门只关注对物的投入而忽略对人的投入,视培训为成本和负担,导致档案管理员队伍素质的普遍下降,影响档案管理整体健康、持续发展。

2.2 档案管理培训没有采取对症下药的举措

档案管理员培训面临阻碍培训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受训档案管理员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档案管理培训组织对付差事,从而导致培训成为真空。以至于众多的档案管理部门领导人扼腕而叹:“不培训是等死,怎么培训了反而也变成找死啦?”,如何提升档案管理员受训后的实际效果,是解决当前培训发展阻碍的一个关键。因此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培训思路,坚持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是建立积极向上档案管理队伍的根本保证。

2.3 档案管理培训重视度的淡漠

档案管理若想紧跟时展的步伐,必须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改进知识和技能水平,并采取配套有效措施开发并提高档案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实现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

档案管理员培训,是档案管理部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是组织人力资源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档案管理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加强档案管理培训是档案管理员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性工作。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档案管理员培训加以创新的观点,是否应该这样说“创新的规矩,会绘出档案管理员培训更美的方圆”。

3 档案管理员培训必须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创新

3.1 全面创新对档案管理员培训的重视度

档案管理员培训是提升档案管理员技术技能水准,达到人与“事”相匹配的有效途径。档案管理员培训创新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目前,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靠引进,另一种就是靠自己培养。所以档案管理应不断地进行档案管理员培训。

一是重视档案管理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训。加强行业的价值观,教育培训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使档案管理员能够自觉地按照惯例工作,从而形成良好又融洽的工作氛围。

二是重视档案管理员团结拼搏意识培训。通过档案管理培训增强档案管理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增强档案管理员与档案管理员、档案管理员与档案管理领导之间的凝聚力及团队精神。

三是重视档案管理员爱岗敬业思想。档案管理培训的主要方面就是岗位培训,其中岗位规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被视为岗位培训的重要目标。档案管理员上岗后需要不断地进步、提高,参加更高层次的技术升级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培训,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达到岗位规范的高一层标准,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

3.2 全面创新档案管理员培训机制

档案管理员培训如何走出俗套,创造积极明显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在培训的理念、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的同时,必须有一系列健全的机制来加以保障。

一是档案管理员培训的领导机制要创新。培训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依靠领导机制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不断提高培训的可操作性,举办培训与工作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得档案管理员培训的理想效果。

二是档案管理员培训的保障机制要创新。要创立规范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培训的保障机制,必须转变举办培训是浪费有限资源的观念,而要树立起举办培训是档案管理的一种投资行为,是可以成为档案管理获得长期综合收益的行为,其重要性比档案管理看见的建设投资、设备投资更为重要。

三是档案管理员培训的方式要创新。必须改变以往你说我听,课后考试的传统培训模式,在培训方式上,要体现出层次性、多样性,要拉开梯度,采用不同性质的、不同水平的培训。要灵活、生动、活泼,易于被档案管理员接受,从而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最终形成双方良性互动。

四是档案管理员培训计划要创新。在注重针对性的前提下,必须体现培训的系统性和前瞻性,要根据现状及远景奋斗目标,系统制定培训计划;要根据不同种类、不同价值、不同排列、不同保护技术等等制定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在培训的内容上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可持续的培训机制。

五是档案管理员培训授课者的选择要创新。专门培训师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选择内部领导以及优秀档案管理员成为培训师,对受训人员来讲更为亲近,更具优势,由于频繁接触,一种团队精神便在培训过程中自然形成,同时档案管理领导本人的领导才能也得到锻炼。但是内部培训师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受到同事的尊敬,善于与人沟通,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能力,关心档案管理的发展。

高管培训方案篇(6)

一、加大对档案人员培训的必要性

档案人员培训是档案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档案事业改革发展服务, 为指导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服务。其中,“两个服务” 是岗位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整个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 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培训工作的核心内容。档案人员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和提高不同层次各种岗位档案人员对现实工作和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造就一支适应档案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

长期以来人们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再加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首先新型档案载体(光盘、磁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出现,使档案管理走向自动化,档案信息服务走向网络化,因此原有的适合手工管理的传统档案业务环节必将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相适应的、与信息采集、传递与利用有关的环节如鉴定、著录标引、检索、电子文件的保管等都需要从档案实体管理员向档案信息管理员转变。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档案专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二、强化档案工作的整体素质

由于,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文化修养、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信息化生存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档案工作人员无法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再加上由于档案从业人员与外界交流较少也形成了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亚文化,如自我封闭、不讲效率、不思进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等都直接对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使档案人员的业务行为规范、准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 为档案人员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与技能,使其知识、技能与档案事业的发展保持同步,开发档案部门的人力资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决定档案信息工作的质量。而对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在信息时代,通过加强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自律精神,制定档案从业者偷规范,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是信息时代做好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培训机构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在职教育培训管理机构,负责抓好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规划与部署、组织与管理、检查与监督;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成立非赢利性的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中心,分层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工作;县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要作为实践性培训基地,为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提供服务;鼓励和规范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举办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班。

四、形成科学的培训体系

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属于成人非学历教育,在培训方式、方法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培训应从提高受训者的工作能力、改善受训者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出发,经过对培训方式、方法的科学运作,最终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档案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以增强培训实用性。搞好需求调研,了解档案人员的培训需求。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应从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两方面,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制订教学,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精心设计培训专题,专题设计应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认真组织专题讲授。构建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和以公选课、基础理论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和环境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式体系。档案培训师讲授内容要精,要管用;要做到讲授知识正确性、分析问题前瞻性、传递信息新颖性,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注重档案人员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认真组织开展问题研讨。要善于把档案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遇见的问题带到培训班共同研讨。通过研讨,既使问题得到解决,又能提高学员的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管培训方案篇(7)

(二)授课档案。授课档案主要包括以专业类别划分的培训课程内容的档案资料,可以是文字档案,也可以是图片、音视频档案;还包括老师的备课笔记和教学笔记。

(三)讲师档案。讲师档案主要由医院人力资源部提供或者授课教师自己提供,包括讲课老师的基本信息、研究方向、讲课内容、讲课风格、培训计划,还包括培训后对学员的评价等。

(四)学员档案。学员档案主要包括培训者的基本情况、对培训课程接受的情况、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培训后的成绩、培训后的反馈等。

二、医院培训档案信息化的意义

医院培训档案信息化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管科学。医院档案综合管理部门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医院培训档案电子化,使得信息化后的医院培训档案便于保管,并且保存、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二)利用方便。将医院培训档案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医院培训档案资源及时、有效利用。培训档案信息化后,使用便利、查询高效,档案利用者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可最大限度体现档案的利用价值。

(三)传播快捷。信息化后的医院培训档案不仅可以满足现场培训者回顾培训内容的需求,还可以将培训内容通过计算机网络推送给更多需要此类培训的人群,满足他们的培训需求。

三、医院培训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培训档案多采用纸质档案归档模式,即由医院综合档案管理部门搜集每次培训的具体信息,将培训分类,按年度立卷归档,每年度一个流水号,每一次培训编制一个归档号。如果是图片、声音或者影像档案,则应该刻录光盘或者制作成电子文件存档,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医院培训档案图片、音视频档案缺失严重,档案形式、归档模式单一,直接影像了医院培训档案的利用价值,具体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归档材料收集缺乏及时性和完整性。要想做好档案保管工作首先要做好档案收集工作,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业务的基础。如果没有完整丰富的档案材料,就无法充分体现档案的利用价值,无法满足社会对该类档案的需求。目前,医院培训档案普通存在档案材料收集不及时,对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的期限及整理的标准不明确,没有将收集到的材料加以整理和编研,大部分就是将收集到的文字材料直接塞进档案盒,这样造成档案资源的不完整、不系统、不统一。

(二)信息化滞后,跟不上档案资源利用的需求。大部分医院培训档案以纸质档案为主,将此转换为电子档案需要一个过程,常常出现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转换滞后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医学前沿技术的培训档案,由于信息化滞后,直接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学习、利用。另一方面,音频、视频档案缺乏,也给档案的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缺乏医院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目前,医院培训档案管理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这使得在该类档案的保管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

四、医院培训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高管培训方案篇(8)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档案工作也逐步迈上新台阶,其开发应用领域日趋宽泛,惟有及时、科学地对档案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才能为高校档案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为此,促发了新背景下高校档案人员培训的范式选择,传统的培训模式面临着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人员面临的新问题

我国高校自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校园网络工程建设,目前,电子化、数字化操作已广泛应用于教学、管理之中。高校档案作为高校发展历史的记录,也随着高校网络进程脚步的加快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档案的载体、数量、种类、保管方式以及应用都带着E时代的显著特征凸显于档案人员。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进程已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潮流和方向。还没有做好知识和技术储备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已被推到信息爆炸和网络技术壁垒前,正面临着管理难度加大和自身发展不适应的困惑及压力,驻守在高校的边缘。

二、高校档案人员培训范式选择产生的背景

1.档案后保管范式的诞生

档案后保管范式是1996年特里・库克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上首次比较系统阐述的,这一理论主要包括档案新来源观、档案宏观鉴定论和档案知识服务三个基本内容,其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倡导档案的知识服务。就是要求档案工作者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针对人们的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实现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正是档案后保管范式所倡导的档案知识服务理念为档案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为高校档案人员培训范式的选择提供了引领思考。

2.档案界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档案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其科学研究也是突飞猛进,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可谓百花齐放。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为档案人员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谐的学术氛围和高校档案人员个人发展需要的默契融合,为高校档案人员培训范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主动性。

3.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新世纪,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空前的。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与推广,电子文件大量涌现,传统的文件形态急剧变化,纸质文件的地位逐渐被取代,数字化档案建设正在大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服务、利用等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已渗透到高校档案人员工作学习各个方面,不仅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的效率,而且大大增强了档案人员要驾驭这一技术的信心和动力。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档案人员培训范式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4.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人本理念的深化,公民档案意识的强化,档案的应用领域和构建门类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档案工作的环境正在向传统档案馆的数字化和现代新型电子文件时代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两个方面转化。档案人员正在努力实现以最小的文件数量保存最大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为高校档案人员培训范式的选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高校档案人员培训的新范式

1.树立持续培训的理念

长期以来,高校没有将档案人员的培训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规划,缺乏必要的培训激励和保障机制,单纯依靠上级档案管理部门指令性培训,基本处于一种随意无序的被动状态。因此,要提高高校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档案工作目标以及应对档案后保管范式的挑战,就必须树立持续培训的理念,政府档案管理部门和高校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通过出台导向性政策,让高校档案人员适时接受规范的培训教育,为档案人员的培训营造氛围,打造平台,提供保障。

2.打造大的培训平台

现行的高校档案人员培训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系统性,培训对象也存在一定的盲区。一方面高校对档案人员培训缺乏重视,培训意识淡泊,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大批非本专业的兼职档案人员基本得不到培训;另一方面上级档案管理培训机构监管不到位,存在培训师资不足,培训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制约着档案人员培训的兴趣和效果。因此,构筑由政府档案管理部门牵头,高校和社会培训中心协同的大培训平台势在必行。具体讲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档案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出善的档案人员培训政策、目标和保障机制,建立各级责任制,下移培训中心,将培训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和高校档案升级、评比相衔接,完善现行的继续教育学分以及与职称评审挂钩等等;要合理运用高校师资优势,依托有档案专业办学资格的高校建立几所档案培训基地,将一线档案专家与高校优秀专家融合打造成优秀培训教师团队,编制实用性、规范性培训内容,将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相匹配,实现层次化、动态化培训;要借助社会培训中心技术优势,做好网络培训系统的完善与开发,打破传统的、单一的、集中面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网上视频、QQ群和博客空间等新时代培训载体。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培训档次。

3.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档案人员的培训必须打破传统的、单一的集中培训的形式,建立以网上培训为主,集中面授为辅,以上级管理机构统筹规划为主,高校自我培训为辅的多元化、全员化、全程化的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上,要由普及档案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政策法规转向档案领域前沿动态的传播和对新技术的研讨及对新问题的应对上,要重视档案人员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的训练,倡导以行为为导向的培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为档案知识服务和信息开发提供必要素质保证。要加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为数字化建设作必要储备。培训的重点应该是强调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培训对象应全员化,要加大兼职档案人员培训的监督和管理。要建立档案人员培训中长期目标规划,保证培训螺旋式上升,全程化进行。

高管培训方案篇(9)

一、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概况

(一)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含义

档案教育培训是指由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实施的,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一种专业培养和训练。

(二)档案教育培训的历史回顾

20世纪40年代,档案教育培训在国外兴起,1951年,法国巴黎成立了正式的国际档案讲习班。过去的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中,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没有很好的处理,往往是偏重一方,轻视一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教育培训,这样的缺点也正在逐步改善之中。

二、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解析

通过近些年的一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中有近85%的人员在学校时所学的专业并不是档案专业,非专业出身的占据档案管理人员的8成以上,这代表着在档案管理中,一大部分的人在最开始的准入门槛中是不具备良好的档案管理知识的。这就要求在档案的管理中,进行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并且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档案的采集、维护、整理都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这也使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更加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程度,适应日益变化的档案管理的理念和解决档案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在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外也会对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训,这对于档案管理的作用非常大。

(二)可行性分析

虽然我国的档案管理技术不是最顶尖的水平,但是多年的档案管理也让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和教育培训经验。此外,我国也具有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物质支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档案管理设施基本完善,具有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条件。国家对档案管理也愈加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种种条件之下,我国的全员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是有着很好的可执行条件。

三、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发展缓慢原因探究

(一)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的档案在职教育培训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档案教育培训的方式主要是在职学历教育,直到上世纪90年代,档案培训方式由在职学历教育向着非学历教育转变。所以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档案教育培训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观念上还是非常欠缺。许多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充足,认为这样的培训对管理的结果影响不大。管理机构不够重视,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也非常低,随着档案培训向非学历教育转变,档案管理人员摆脱了学历的限制,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接受档案培训时缺少自觉性和自主性。

(二)教育培训管理机构体制不够健全

在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虽然成立了很多培训教育的机构,但是作用并不大。首先,成立的很多培训教育机构缺乏资金的支持,缺少机构正常运行的资金;其次,教育培训机构虽然成立了,但是却没有强制性,这就显得机构的可有可无,档案管理人员不需要必须参与培训,也可以继续工作,缺少了强制性,也就缺少存在的作用;最后,建立的教育培训机构没有明确的规划与培训目标,这对于在职教育培训的帮助不大,使档案管理人员并不愿意参加此类培训。基于以上几点可以总结出,档案培训机构的体质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的发展。

(三)教学组织管理不足

从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上可以分为两点,一点是教材方面,另一点是师资方面。在教材方面,我国现在在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教材选择上,大多数的省市都没有采用统一的教材,没有规范的统一的教材,这就导致在教学中会产生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够系统的传授档案管理的知识。在师资力量方面,没有职业的兼职教师资格培训的工作,而国内一般都是兼职教师进行档案管理培训,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培训的教学质量。许多的培训都只是形式上的,走马观花式的档案管理培训。

(四)社会消极因素影响

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不应以赚钱为目的,但是许多的档案培训主管部门却把这种培训当做是增加自己利益的手段,打着培训的幌子,实际上却是中饱私囊。另有一些培训机构使用胡乱编制的教材进行教学,或是聘用一些能力水平不足的教师进行教学,这都造成了培训质量不高的结果。而且这些不良的现象会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即使是有相对优秀的培训机构也会被这种不良现象所掩盖,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五)档案从业人员责任感不足

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长时间不与外界交流的工作。没有与外界产生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就无法获得最新的消息和资料,不掌握外界的情况,易产生自我封闭,不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每天只是盲目的机械的工作,没有创新性也不讲求效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对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四、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机制建立

(一)提高重要性认识

建立健全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机构,从根本上就要让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档案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档案教育培训不是单一的培训,这种培训是多样的。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再到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给档案管理人员一个全方位的教育培训。

(二)健全培训保障机制

健全培训保障机制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在《档案法》中添加关于档案培训的法律条文,明确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其次,设立财政专项预算,让档案管理在职教育培训减少个人所承担的费用,尽量使用财政预算的款项进项财政支出;最后,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设立培训机构,并且各培训机构应该有有效的运行机制,能够有层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工作。

(三)完善教学体系

想要建立有效的全员档案在职教育的强效机制,在档案培训中就要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在教材使用方面,使用优秀的教材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国家档案局的专家编写统一教材进行使用。在师资队伍方面,国家档案局可以设定档案培训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机构,让教师持证上岗,保证自身的教学水平;档案教育培训机构在聘请教师时也要聘请有教学能力,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不能为了金钱上的便宜而忽视了受档案教育培训人员的利益。

(四)形成档案从业人员的学习内驱机制

1.抓好职业岗位责任培训

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的大讨论,让档案管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领导应宣传档案工作具有的自豪感。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以辛勤劳动为荣的思想,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明白,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是非常光荣的。从内部建立档案部门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赶超精神,用档案事业凝聚人心,领导坚持正确的导向,把档案部门建设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组织。

2.档案专门人才评选

档案管理的人员数量众多,不可能优秀的人就都可以被领导赏识,所以可以建立档案专门人才的评选,可以是毛遂自荐也可以是领导推荐,用公平的手段评选出档案管理的优秀人才。此外,档案管理依旧属于技术性的工作,也可以使用评职称的方式对优秀人才进行选拔。对于选拔出来的人员可以进行免费的技术深造,这样从内部进行吸引,对于建立良好的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是非常有利的。

(五)构建档案从业人员的学习引导机制

1.推行职业资格认证

推行档案管理人员的资格认证,是档案行业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档案管理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资格认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准入的资格,另一种是职业岗位准入的资格。通过这两种准入的管理,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最初就可以被筛选出来,从而减少了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压力。国家档案局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彻底的探究,确立一个最低的档案管理准入门槛,找到统一的标准,并可将这种标准纳入档案的立法范畴,做好法律保障。此外,可在国家档案馆或者各级行政机关实行岗位从业资格认证,查看其运行缺点和可行性,最后再向社会推广。

2.考核奖励制度

高管培训方案篇(10)

一、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以及在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

从本质来看,人本管理就是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之一,其目的就是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说,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完善和发展个体心理目标结构以及人的个性。国内学者陈怡安认为,人本管理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人生的光辉点亮;二是使生命的价值得以体现;三是将繁荣、幸福得以共同创造。本文认为,人本管理就是人自身存在固有的使自身目标得以实现的强大动力,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使心中的目标得以实现,人工作就是使心中的目标不断的形成以及实现,这样方可使自我发展、自身发展得以推进。这与马克思认为的观点是一致的,人的本质并非是某一个人的抽象物,从实质来看,其是所有社会关系的统称。因此,对于人本管理来说,其重点是在应用上,怎样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得以实施,也就是做到尊重、依靠、服务、发展人,这是自根本入手使组织竞争力得以提升的方式,使人的价值得以全面实现。所以,人本管理与人本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人本管理在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首先,人本管理能够使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自改革开放开始,高校档案管理将科学管理制度进行构建,例如基于目标管理等,将相应的激励管理制度建立,有了相应的成效。对于人本管理来说,奖惩是其手段之一,能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倘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缺失,他们就不可能安心地工作,想要辞职或跳槽,这样会对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以人本管理为主,因为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其个体特点例如能力以及性格等不同,其目标结构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要强化对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了解,使档案管理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对管理人才给予关注,对人性的实质给予掌握。档案管理工作自以人为本的理念入手,使培养档案管理人才得以有效性提升,从而能够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得以强化。其次,人本管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现代化必须要与信息时代的要求相适应,能够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相符合。针对当前高校档案管理而言,逐渐加快办公自动化的进程,加之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是主要发展方向。当前高校管理档案人才队伍老化,现代化管理人才短缺,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使得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与社会发展不相符的情况。所以,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使用以及留住,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因此,档案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将人本管理理念进行渗透,能够使这些不足得以有效的解决,使档案工作现代化需求得以适应,能够有效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二、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本管理理念不强

不可质疑,在社会中所有的个体都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十分关注,都对自身成就以及发展机会特别重视。人的价值唯有得到管理者的肯定,方可有效的激发出其潜能,更好的工作从高校整体来看,其人本管理理念不强,特别是档案管理人员,因为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在高校的管理中一直处于下风,其工作没有得到校长以及管理者的重视,长期没有人文关怀,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对自身发展以及培养有着很大的质疑,特别是在当前岗位上想要使自身目标得以实现是很难的。此外,高校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大多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用起来忘掉的情况,使得人本管理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职业规划模糊

当前现代社会中,职业规划在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有着正向、积极的影响。但是,对于高校档案管理者而言,在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其提供明确的、清晰的职业规划。对于职业规划来说,其在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在教育培训以及发展等方面普遍存在,而且因为没有全面的、具体的职业规划体系,使得高校档案管理人才的发展前景非常模糊,长时间持续下去,就会使这些人的工作激情慢慢消失,同时由于档案管理人才工作积极性缺失,加上外部环境中的诱惑,使得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就必然会出现流失的情况。

(三)培训不到位

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唯有不断地接受培训,方可跟上知识、技术更新的脚步,从而向档案使用者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但是对于高校档案管理者来说,没有基于人本管理,对档案管理人才组织相应的培训,没有对其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他们认为这是在浪费资金以及时间。就算一些高校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也没有和档案工作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而且培训内容不具超前性以及预见性。一些培训只以业务能力提升为主,没有关注员工潜能以及创新,而且培训方法主要以集中培训和自学为主,缺少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这些培训没能使高校档案管理人才的学习动力激发出来,也没能对档案管理人才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调节,使他们对培训产生一定的抵触,这对于人本管理理念在档案管理人才培养中的渗透是非常不利的。

三、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中的渗透路径

(一)强化人本管理理念

首先,想要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管理以及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将以往档案管理的旧模式全面破除,使档案管理发展成人才、管理者工作的信息库。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培养过程中,必须做到与时展脚步相适应,使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得以突显出来,以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不断加强创新意识,将以人为本的档案管理理念得以建立,将“信息档案、信息服务”的管理模式得以构建。再次,关注高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在高校档案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将多学科、专业的年轻人才吸引过来,充实档案管理部门队伍,对高校的运营管理全面了解,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成效得以提升。最后,创设良好的档案工作环境,使档案管理人员的主动性以及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将其与管理活动相贯穿,对档案管理的主体是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明确,将相应的档案工作环境有效创设,从而自精神、物质层面将档案管理人才留住,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对高校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以及自身发展的关联正确认识。

(二)明确的职业规划

想要使高校档案的人本管理理念得以有效渗透,就必须将档案管理人才资源当成是第一资源,把档案管理人才的发现、使用以及关注,与高校档案管理体系有机融合在一起。自明确的职业规划入手,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成长给予高度关注,将学历与成绩、资历和能力等关注,从而使高校档案管理人才的才华得以有效的施展,使其职业发展规划得以更加的明确。特别是在档案管理部门领导进行选拔和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十分关注,不单单要对他们的工作性质充分考虑,还要对档案部门的重要作用全面思考,从而为其职业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此外,对于高校档案管理人才来说,其成长的外部环境是非常关键的,例如政治、学习环境等。档案部门要将人才进行吸引、聚集过来,工作表现突出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还要使档案管理人才的视野更加开阔。

(三)系统的培训

首先,培训需求分析。以人本管理理念入手,以档案管理人员的发展需求为依托,对其进行需求分析,对档案管理人才的意愿以及发展诉求全面关注,使档案管理人员培训针对性得以确保,使资金、时间以及人力的浪费得以避免。其次,创新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结合需求分析的情况进行设计,以此为依托,使培训内容和档案管理工作有机结合,通过不同需求层面来让员工进行选择。同时培训内容要新颖,使预见性得以全面体现。不单单要对员工业务能力的提升给予重视,同时还要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心理培训,使员工潜能全面激发,使其个人全面发展得以实现。最后,选择适宜的培训方法。结合员工特质以及实际需求选择培训方法,不以集中培训为主,还可以让员工进行外出培训,让他们进行轮岗,外出考查参观,对员工外出学习给予支持。此外,还要对员工培训后的具体效果进行跟踪,推进培训工作,使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得以深入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自人本管理理念出发,高校档案管理必须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发展前景等给予重视,其与高校的发展、经营管理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是十分关键的信息资源。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例如收集、整理、管理以及使用等方面,必然会出现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都必然会迫使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将知识有效的更新,将新技术有效的应用,使创新管理得以实现,从而使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得以满足。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化工类专业论文 下一篇: 工业催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