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28 19:44:49

侨乡文化论文

侨乡文化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 K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9)02-0095-06

近2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侨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而研究亦不断深入发展,这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有某些关于侨乡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没有形成共识,换句话说,就是在某些研究方面没有形成交流和研讨的共同平台和基础,往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很难说到一起去。另外,有些新提出的概念,在理据和实际的使用上都似存在问题,尚值得进一步推敲。概念和范畴研究是一个学科的基础研究,所以很有探讨的必要。

本文拟就“侨乡”和“城市侨乡”的概念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并就界定这些概念和这些概念在研究中的运用作适当的解释和探讨,以请教于同行。

一、关于“侨乡”的概念和研究

一般研究者都认同,侨乡研究的发轫,始自陈达的《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亦即20世纪30年代末期。虽然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侨乡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研究东南亚历史的学者深入福建和广东的侨乡。对早期出国劳工和海外华人对近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等课题做了有价值的调查研究。与此同时,另一批中外交通史专家的研究,亦涉及到侨乡的研究范畴。但若严格地说,侨乡研究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

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陈达把侨乡称为“华侨小区”,它的特征是“迁民人数较多,历史较长,迁民对于家乡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显然,陈达对华侨社区的界定,着眼于海外华人的数量、历史和影响,成为后来“侨乡”界定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关侨乡研究的著作在诠释侨乡的概念时,往往同时阐述它的特点。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首先把在这个课题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按年份先后整理如下:

19世纪末,台山侨乡逐步形成。台山地区华侨除瞻养家眷外,开始在家乡办公益事业,投资商业,大大推动了当地和国内的经济发展。

侨乡的特点是“侨居国外的人数多,侨眷、归侨多;同国外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密切,联系面广,经济讯息多,侨汇、侨资多,商品经济比较活跃,但本地人多地少,资源比较贫乏;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

侨乡的特色:“一、侨汇或侨资成为维持和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二、侨户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在经济上较为优越,但却没有政治权力。三、消费性较强。”

侨乡是“华侨在中国的故乡。出国华侨,绝大多数为闽、粤、琼等省人民。这些省出国华侨较多的县份,向有侨乡之称”。

“‘侨乡’原是指与华侨有广泛联系的中国村落。”“如果有可靠的统计数字,或甚至有数字可查,那么人们将以出国的人数为依据,作为划定‘侨乡’的标准。”“‘侨乡’一词,是学者基于生态与历史的理由,用来指那些特殊的城市或乡村。那些城乡有很多人出国,而他们的经常收入,至少有一半来自侨汇。”

“侨乡,即华侨故乡。”侨乡有几个特点:“第一,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人数众多;第二,与海外的亲友,在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三,尽管本地人多地少,资源缺乏,但由于侨汇、侨资多,因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第四,华侨素有捐资办学的传统,那里的文化、教育水平较高。”

“侨乡是伴随着华侨的出国与回归,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因素的作用,经过岁月的推移逐渐形成的。”

“作为华侨在国内分布地域类型的侨乡,在广东是以华侨人口总数与当地人口总数比例来界定。以10%为界。”

侨乡是“与海外乡亲联系密切、受海外影响明显的中国移民的重要移出地”。它与非侨乡在人口结构、形成海内外联系网络、受海外经济力影响、中西文化交融有明显的差别。

从上文引述有关侨乡概念和特色的论述可见,到目前为止,在“侨乡”概念研究的层面上,仍然是以海外移民的数量、海外移民与家乡的关系、海外移民对家乡的影响等因素作为界定的基本条件,在几十年的研究中没有明显的深化。但是在侨乡的具体研究方面。正如本文开始所说的那样。近年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研究,是目前侨乡研究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理论研究都不应该走在具体研究的后面,相反,应该努力寻求完善和突破,使之成为研究的方向和指导。基于这种观点,本文试图对“侨乡”的研究范畴和概念作进一步的探讨。

研究侨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它的研究范畴的一般属性。本文认为,侨乡研究从它的宏观范畴来看,是属于地域研究。地域研究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泛,而就目前对侨乡研究的实际情况而言,绝大部分应是属于地域历史研究。

地域的历史研究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中不仅要注意它的地域特性,还应特别注意它的历史特性。

地域特性除了地理环境的自然属性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它的人文属性,而地域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当我们研究侨乡时,地域的人文属性就往往成为研究的核心。以广东侨乡为例,从广东地域的人文属性来看,它的广府、潮州和客家三大方言群的存在,就必然要反映在侨乡社会的研究中。广东三大方言区的侨乡,虽然有其共同的特点,但亦具有各自的强烈特色。另外,东、西、北江的三江汇流地区――珠江三角洲,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顺理成章地成为广东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带,而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珠江三角洲侨乡,亦具备了它特别的影响力,这无疑亦是由自然属性所带来的人文属性的后果。地域特性中的自然属性转化为人文属性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那就是人们地域的共同性,即所谓“共同地缘”,会产生“地缘关系”和“地缘认同”,这种现象在侨乡和海外华人研究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本文认为,近年侨乡研究有较深入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表现在对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对侨乡特性带来的差异开始重视。如有的学者用“五邑侨乡”、“中山侨乡”、“潮汕侨乡”、“晋江侨乡”、“青田侨乡”等带地域性的名称去涵盖研究范围,使研究成果充分显示了地域特性对侨乡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些研究成果,说明侨乡研究已经超越了一般性的表面研究阶段,正在向具体研究的纵深发展。

侨乡研究的历史特性,很重要的方面表现在研究中对时代的严格界定。从目前对侨乡的研究来看,绝大部分是属于近现代地域研究的范畴。而近现代的侨乡,又具体经历了形成、发展、转变的几个重要阶段。因侨乡本身的特性和世界及中国近现代历史大环境的影响,侨乡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历史阶段的特

色,所以,一些忽视历史性的笼统的侨乡研究,往往会导致结论的偏颇和失误。比如,20世纪初形成阶段的侨乡,与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侨乡,无论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认识侨乡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侨乡的变化,是推动侨乡研究的重要环节。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可以把中国近现代侨乡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是侨乡孕育和形成的阶段。第二,从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7年),是侨乡发展的阶段。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侨乡停滞的阶段。第四。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侨乡转变的阶段。第五,从1978年到现在,是侨乡新发展的阶段。

这里要强调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海外华人史的重大转折点,也是侨乡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我们应该承认和正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农村社会的巨大影响,同时亦应看到海外华人社会的巨大变化对侨乡所产生的作用。这两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是导致近代所形成的侨乡转变的最主要原因。虽然我们不打算在此展开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但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变化使近代形成的侨乡逐渐失去了它的主要支柱。中国农村基层结构――宗族结构的淡化和解体影响十分深远。而侨乡各种与海外华人联系的社会网络:同乡组织、血缘组织、同行组织等功能变得非常弱小,剩下的只有家庭的关系仍然维持。与此同时,海外华人社会移民成分和文化思想意识的重大改变,即从以苦力为主的移民到各阶层混合的移民,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思想意识等等的重大转变,亦从根本上改变了海外华人与侨乡联系的管道和方式。历史的重大变化清晰地向我们提示,当代侨乡与近代早期形成的传统侨乡,有着质方面的不同,因此必须要用新的观念和视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侨乡。

我们在此提出要用新的观念和视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侨乡,强调现代侨乡与过去侨乡在某些质方面的差异,并非否认那些在近代时期形成的侨乡发展到现代,仍然存在一些非侨乡没有的共同特性。而这些特性与它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特别是近代侨乡所形成的传统思想和中西文化结合的影响依然存在,特殊的历史积淀使侨乡社会产生了一种现代文化风俗的根,而这种根使它在变化过程中同时保存着历史的延续性。不过若要凭藉这种根使侨乡回复到二次大战前的社会状况,重建过去侨乡的经济、社会联系方式,实属不再可能。在20世纪80年代,即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些侨乡希望通过复兴宗族关系来复兴侨乡的社会经济。吸引海外华人回乡投资,结果成效甚微。原因是他们不明白现代中国和海外华人社会的状况,都非可同日而语矣。

虽然,我们看到近年有些学者,特别是社会学、人类学的学者,他们在资料研究和实地调查中已经看到自二次大战后侨乡社会的变化。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把它提高到地域社会转变的层次去进一步分析,因此他们的成果并没有得到其他侨乡研究者,特别是侨乡历史研究者的充分重视和利用。不少人仍然把历史上的侨乡与现代的侨乡放在一起研究和审视,大大妨碍了研究的深入发展。

根据前文对侨乡历史发展的分析,我们认为从研究角度看,首先应把侨乡划分为“近代侨乡”和“当代侨乡”,其分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从宏观的角度看,近代侨乡是中国卷入世界历史潮流的产物。近代侨乡的发展过程也是中国农村近代化的特殊过程。因此,研究它的重点应是侨乡形成的背景和原因,侨乡的社会特点,侨乡与中国社会和海外华人的关系。

而当代侨乡,包括历史侨乡和新生侨乡,它们既保持中外联系桥梁的这一特色,又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部分。研究当代侨乡,除了要分析从近代侨乡到当代侨乡转变的历史进程,还要注意近代侨乡留下的各种社会因素在当代社会的作用。而对新生侨乡,则要考察它形成的各种特殊原因以及与海外华人社区的联络渠道和方式。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无论是近代或是当代侨乡,都是当展多元文化的重要园地。我们决不能光从侨汇和投资的角度来判断当代侨乡的好坏,而忽视当代侨乡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除经济以外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关于“都市侨乡”问题

“都市侨乡”是近年侨乡研究提出的新命题。

“所谓侨乡,其基本含义就是华侨华人的故乡,与此相关是‘故乡’中有一定数量的归侨侨眷。从这个意义出发,都市只要有向外移民,有居住在国外一定数量的华侨华人,有一定数量的归侨侨眷,那么它也应是侨乡。”非常明显,提出要重视都市侨乡研究的学者,把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和在城市居住的侨眷、侨属人口数量,作为界定都市侨乡的最重要的根据,此外还提出把地区级以上的城市的“中心城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应该肯定,开拓对都市归侨、侨眷,以及他们与海外华人的关系的研究,无论从学术和实践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但由于这个命题的研究,尚在开始阶段,所以有关命题中的概念、范畴等方面需要讨论的地方仍不少。本文并不打算全面探讨“都市侨乡”这个命题,只就其中若干问题谈谈自己初步的看法,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本文认为,我们首先应对“都市侨乡”研究的对象和范畴作一个宏观的探讨,以求弄清这个研究命题最基本的特质。

若按照上述学者对都市侨乡概念的界定,即有一定数量的海外移民和归侨、侨眷的城市就可以称为“都市侨乡”,那“都市侨乡”与“农村侨乡”似没有什么区别。但一般人都清楚地知道,作为都市与乡村最显著的不同,就是人口流动不断,世代固定居住的人口总是占少数,特别是那些发展中的城市。从这种都市的特质,使统计其“海外移民”产生身份界定的困难。许多城市的“海外移民”,并非由该城市向海外迁移的,而是由侨眷从乡下或其他地区迁到这个城市而“带来”的。这个城市并不是他们的“故乡”。至于归侨,也是如此。很多海外归侨也不是回到他们的故乡,而是定居某一个他们认为适合生活的城市。所以,都市的归侨和侨眷与中国近代农村那种稳定的地缘和血缘关系根本不同,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松散的,而凝聚实际上是一种重新组合。

与此同时,我们亦应该明白,中国城市向来有一种吸纳各种人的传统机制。正如一些研究中国近代城市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外籍人和城市社团是传统中国城市结构的又一特征。”“这些社团。结成不同层面、层次递进关系的社会网络,它超越了阶级的横向关系。”这些结论,对我们研究都市的归侨和侨眷问题,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由此可见,研究城市侨乡,以归侨和侨眷为核心所组成的社团应是我们重要的研究对象。当然,在都市社团中,不少是由不同背景组成的,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海外华人、归侨和侨眷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侨乡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五邑大学位于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省江门市。目前有370多万五邑籍华侨华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侨乡大地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一百多年来,中外文化在五邑大地上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传统岭南文化为主、以外来文化为辅的侨乡文化。侨乡优秀文化特征可归纳为:寻根认祖、爱国爱乡的“根”文化,扶贫助困、捐资办学的“义”文化,联通五洲、开放兼容的“桥”文化,和睦相处、天下大同的“和”文化,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搏”文化。①五邑侨乡丰沃的文化土壤为学校利用优秀侨乡文化,探索加强大学生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校对不同年级在实施侨乡文化育人过程中设定了不同的教育重点:一年级重点抓“系侨情”, 二年级重点抓“学侨史”, 三年级重点抓“知侨心”, 四年级重点抓“懂侨务”、“建侨乡”,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着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创业”的高素质人才。

1 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的目标与思路

(1)目标: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脉相承的侨乡优秀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为目标,培养邑大学子具有博爱、感恩、通达、兼容、和气、创新、务实的侨乡文化特质。

(2)思路:充分利用侨乡文化资源,把以爱国爱乡、开放兼容、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侨乡文化精髓,融入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建立具有侨乡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和人文素养。

2 用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实施方法与过程

2.1 加强学术研究,为构建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学校从创办之初就开展了对侨乡文化和华侨华人历史的挖掘与研究。先后成立了“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室”和“侨乡文化研究所”。2006年广东省社科联设立的 “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落户我校。2008年,省教育厅在学校设立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学校组建了一支由教授和博士为主的侨乡文化研究团队,始终将侨乡文化研究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的首席专家张国雄教授就是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张国雄、梅伟强、谭金花等专家学者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为广东省第一个综合性华侨华人博物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9年6月,在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中,我校张国雄教授及其专家团队撰写的《开平碉楼与村落》荣获一等奖。尤其是近几年来,侨乡文化研究领域不断向纵深发展。五邑大学的专家学者在碉楼与村落、陈白沙心学、侨乡电影人、银信、五邑华侨与辛亥革命、五邑文学、侨乡教育、侨乡建筑、侨乡妇女与儿童、铁路文化、侨乡社会等领域都有涉及,出版了二十多部学术研究专著,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2012年有关“银信”方面的研究成果参加了亚太区记忆遗产申报。经过20多年对侨乡文化的发掘、研究与弘扬,学校逐渐构建起侨乡文化研究的学科体系,使潜在的侨乡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成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大大增强了五邑侨乡的文化影响力,也为我校构建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用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基本构架

2.2.1 育人体系外在的物质基础——重思源的校园建筑景观设计强化“侨”的概念

五邑大学从建立到发展,都与“侨”有极大的渊源与联系。福建海峡电视台曾在五邑大学拍了一部纪录片《刻着名字的楼》,讲述了五邑大学建校的过程和华侨对学校的支持与关怀。如今,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一座座铭刻捐赠者姓名的楼宇,以及镌刻在楼宇内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学韵味的纪念碑记,彰显着海内外乡亲捐资办学的义举,表达出侨乡人心胸开阔、爱国爱乡的情感,营造了具有浓郁侨乡文化品味的育人氛围。

2.2.2 育人体系内在的文化主体——将侨乡文化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1)由学校组织编写出系列辅助教材,努力将侨乡优秀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从2007年起,五邑大学出版了一系列辅助教材,即《五邑侨乡历史文化概要》、《五邑魂——五邑人与五邑文化精神》、《侨情侨务:侨务工作与政策法规》和《江门五邑海外商业巨子经营之道》,使学生从历史学、管理学、法学和人物文学的学科角度了解侨乡文化的历史渊源、侨乡人物的成就和侨务法规。

(2)在全校开设了华侨史概况、五邑风俗、岭南文化地理等选修课程,使学生领悟侨乡文化的背景、特征和精髓,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华侨资源,邀请校内外的学者作了一系列关于侨乡文化的讲座,使学生开阔视野,多渠道、多形式地了解侨乡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

(3)在相关学院开设侨乡特色课程。文学院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讲授明代大儒陈白沙的诗歌、开设古代戏曲研究介绍粤剧,开设方言与文化分析五邑侨乡方言的特点、还在中国文化地理的教学中介绍五邑侨乡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地理变迁等,利用五邑侨乡黎民伟等一大批著名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进行讲授;艺术系课程群的教学则融入了侨乡都市风情,侨乡民间工艺,侨乡艺术家及侨乡建筑的艺术特色。

(4)带领学生实地考察,零距离接触侨乡独特文化。对五邑地理、村落、街市,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和五邑侨乡的风俗民情分类进行详细讲述,利用侨乡文化资源进行各种课堂以外的实践,帮助学生更感性化地贴近五邑侨乡。

(5)延展学生课外阅读视野,传承侨乡优秀文化。陆续编写了《侨乡历史文化读本》作为普及侨乡文化知识的通俗读本;编写《院士精神—五邑籍院士小传》和《五邑侨乡文化经典选读》等一系列读物集中展现侨乡文化精髓。

2.2.3 育人体系内涵的外延——将侨乡优秀文化融入到丰富的课外学习实践

(1)学生科研立项经费向侨乡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等方面倾斜。学校组织学生走进侨乡开展田野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学生的优秀科研成果以论文形式在学报上发表或参加广东省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并结集出版了《广东侨乡历史文化调查集》,内容涉及江门五邑侨乡的婚姻现象、音乐戏剧、传统工艺、民俗活动、建筑特点、商业活动、侨务法规等。

(2)组织学生参与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配合和协助我校专家进行村史、碉楼史的专项调查,为专家的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3)学生社团积极参与江门市有关部门的侨乡文化活动,在锻炼实际能力的同时接受侨乡文化的熏陶。积极参与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日报》开展的“侨乡文化观潮”和 “城市记忆”大型采访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2.4 全面营造具有浓郁侨乡文化品味的育人氛围——将侨乡文化精华全面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围绕侨乡文化育人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1)在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建立爱心社、励志社、爱心助学金等,注重用慈善、博爱的侨乡文化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2)设立“功德厅”,充分展示海内外乡亲鼎力支持学校建设的感人事迹,安排新生参观“功德厅”,用乡亲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慈善文化、博爱精神,给予青年学生以直观的教育。

(3)利用重大纪念活动,表达我校师生对海内外乡亲的感恩之情,宣传弘扬他们的爱心奉献精神。如:2008年12月29日学校举办了“五邑大学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感恩侨乡文艺晚会”;2010年五邑大学25周年校庆之时又隆重举行了感恩侨乡授荣仪式暨建校25周年庆典。学校首次颁发杰出贡献功德勋章,授予19人杰出贡献勋章、32人功德勋章、11个单位功德金牌,以彰显五邑大学开拓者、创业者的贡献,铭记捐赠者、慈善者的功德;

(4)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都产生了一批打上侨乡文化烙印的优秀作品。如:我校团委组围绕展现侨乡人民和侨乡学子发奋图强、力争上游的精神创作了《榕树精神》、《禾雀花开的季节》、《鼓舞青春》和《守望》等多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广东省大学生舞蹈比赛屡获佳绩,尤其是2011年创作的《守望》获得广东省第六届校园文化节舞蹈大赛业余组二等奖和最佳创编奖, 2012年获江门市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舞蹈类精神文明奖。

3 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主要成果

在侨乡优秀文化的熏陶下,邑大学子身上逐渐具有了博爱、感恩、通达、兼容、和气、创新、务实的侨乡文化特质。②

(1)邑大学子由侨乡文化的爱国爱乡升华到爱党爱社会主义。仅去年我校共有94人次的学生党员获省级以上科技类比赛奖,11人次的学生党员获省级以上文体类比赛奖;在学生评优中,有662名学生党员获得各类奖学金,有164名学生党员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有142名学生党员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2)学校重视学生诚信教育,积极营造诚信文化,连续9年学生的贷款违约率为0。

(3)学校重视对学生责任心、爱心的培养。侨乡文化中扶贫助困、捐资办学的精神时刻激励着邑大学子以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7年来,共为社会服务831642.5小时。学生爱心组织举办的“手拉手”活动11年来风雨无阻,一直坚持下来,共有560个班级参加,共资助贫困小学生520人,累计金额约117000元。我校大学生近四年共有2072人参加义务献血,总量达435730毫升。在“爱·大家”首届珠江公益节“双千一百”评议活动中,我校“关爱计生特困家庭先天心脏病儿童活动”、“邑大红十字爱“心”团队”等11个项目、6支队伍分别获得了“千个公益项目”和“千家公益社团(团队)”的好成绩。同学们在服务侨乡的实践中砥砺了意志,培养了慈善仁爱之心。

(4)学校鼓励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社会。在江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期间、在亚运火炬在江门传递期间、在侨乡旅游节及嘉年华的开幕式、大巡游、“群星闪耀江门情”闭幕式晚会等大型活动中都出现了众多五邑大学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此外,他们还深入到当地的敬老院、医院等开展志愿者服务。如红十字会组建 “邑大暖风团队”,作为第一批“广东大学生福彩公益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之一,他们每周定期组织35名志愿者到第三人民医院老人精神科及精神康复科进行志愿者服务工作。

(5)学校重视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近两届“挑战杯”大学广东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学生作品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优胜杯,在全国的比赛中也获得优秀组织奖;在第十一届的“挑战杯”中,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以及三等奖5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的电子商务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及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也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在“瑞派杯”第五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中获得了四个铜奖和两银奖的成绩。在建行“e路通”首届海峡两岸/第四届大陆地区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得了13个奖项,其中“两广赛区一等奖”就有三项。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了广东赛区的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在第四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获得了三等奖1项。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4 用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经验和心得

(1)作为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挖掘、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引领文化进步;(2)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3)坚持第一课堂为德育主渠道,完善现代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4)全面开辟第二课堂,突出实践环节的教育作用。经过20多年的建设,侨乡文化特色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职员工的奋斗业绩里,在2万多毕业校友的创业足迹中,都有侨乡文化的影子,都闪烁着邑大精神的光芒。

注:此论文获广东省教育厅2012年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侨乡文化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143-03

2008年3月,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致公党中国侨联界委员时提出:“要按照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的桥梁作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重视、关心与支持,是新时期做好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工作的重要指针。

高等学校是归侨、侨眷、留学归国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高学历女归侨、侨眷比较集中的地方,在促进各地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侨乡的过程中,女性归侨侨眷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充分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在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侨乡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厦门市高校女归侨侨眷的现状和特点

厦门市是著名的侨乡,也是高等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高等院校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的重任,具有培养高级人才,发展科技、服务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等功能。在厦门的高等院校中,女教职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有不少女归侨侨眷。目前高校女归侨侨眷构成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高学历以及留学归国人员比例有所增加。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其中就有不少女性,她们学成归国后服务于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有不少人在高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一)具有强烈的爱国爱乡的情感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发展是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的的优秀传统,海外华人不论走到哪里,都心系祖国。高校女归侨侨眷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她们具有浓烈的爱国情怀,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工作成绩显著。

(二)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高校女归侨侨眷文化层次比较高,许多人都是大学毕业,拥有高职称或硕士、博士学位,她们视野开阔,专业过硬,涉及的专业领域也很多,在教学、科研及相关各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是沟通海内外的桥梁

归侨侨眷与海外的联系十分密切,她们或是自己的父母、亲戚仍然侨居海外,或是儿女在海外求学,或是同学朋友在海外工作。每年的春节或清明节,不少海外华侨华人侨眷等都会回到祖国过年或祭祖。作为归侨侨眷的重要力量,高校女归侨侨眷也紧密联系海内外,她们比较了解海外华人华侨的心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新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了解侨乡发展的需要,她们是沟通海内外的重要力量和桥梁。

二、进一步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的作用,推进厦门侨乡跨越发展

厦门市是著名的侨乡,经济比较发达,与海外、港澳及台湾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比较多,归侨侨眷在厦门的经济文化建设中,表现活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可以说,厦门经济特区始于侨、成于侨、壮于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进一步发挥归侨侨眷,特别是女归侨侨眷的积极作用,高校女归侨侨眷是侨乡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

(一)充分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沟通海内外的优势。积极推动侨乡经济发展

厦门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在全国起着排头兵和试验田的重要作用。如今,厦门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正引领着海峡西岸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为重要人才的厦门高校女归侨侨眷应该也完全可以在厦门经济特区新一轮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充分运用沟通海内外的优势,大显身手,积极推动侨乡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以侨引资引智,促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方面,更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厦门高校女归侨侨眷应认真贯彻党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以及厦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双百计划”,充分利用自身密切联系海内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优势,介绍引进海外人才、智力,为特区建设服务。同时全面融人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发展大局中,积极引导海外侨商及在厦侨资企业,将拓展自身事业与厦门城市发展相结合,为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充分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的政治参与的热情,推动侨乡政治文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归侨侨眷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归侨侨眷有着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发展的优良传统。和谐侨乡是充满活力的,侨乡的发展离不开海内外华人华侨和归侨侨眷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女归侨侨眷的努力。都说女性能撑起半边天,实际上,在很多的岗位中,女性的作用远远大于半边天。女性不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还应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生活。在侨乡的政治发展中,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的作用。

首先,应该重视高校女归侨侨眷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能力,给他们提高参政议政的平台。比如,注意收集女归侨侨眷对学校及厦门地方建设的意见、建议;在高校教代会中注意女归侨侨眷代表的比例;鼓励高校女归侨侨眷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等。高校女归侨侨眷可以针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或其他形式,向各级部门、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其次,注意培养女归侨侨眷干部,重视提高她们的思想理论素养和组织管理能力。高校应结合各部门活动组织女归侨侨眷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注重提高女归侨侨眷政治理论水平及学习政治理论的自觉性,使他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重视女归侨侨眷干部的培养,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提高女归侨侨眷的管理能力。

最后,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中积极作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民族的认同、国家的统一,离不开全国各界、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努力。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5000年灿烂文化,始终是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海峡两岸血同缘、书同文、语同声,台湾

同胞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同样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两岸同胞长期分离,但共同享有的中华文化是禁不了割不断的。高校女归侨侨眷要根据“台中有侨、侨中有台”的特点,发挥地缘、血缘、亲缘的优势,以共同的民族利益为基础,以共同的文化渊源为桥梁,以共同的民族情感为纽带,积极参与和推动两岸侨界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同胞不断融洽感情、积累互信,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打下更为扎实的民意基础。

(三)充分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的学历优势,积极推动侨乡文化发展

首先,高校女归侨侨眷可以利用高校这一教学阵地促进学生专业成长,为社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输送生力军。高等院校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高校女归侨侨眷工作耐心细致,专业知识扎实,视野开阔,乐观开朗,热情执著,易于与同事、学生沟通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学生的专业成长及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提供指导、引领等帮助,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其次,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高校女归侨侨眷积极从事科研工作,为厦门侨乡的经济文化建设作贡献。厦门是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与海外及港澳地区、台湾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2009年5月,国务院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给厦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具有科研成果的优势,高校的女归侨侨眷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和聪明才智,在资源、环境等问题方面进行积极研究与探索,积累经验,从而促进厦门侨乡社会的发展。

最后,高校女归侨侨眷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努力推进侨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出贡献。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不仅使中华文化跻身世界历史四大文明之一,而且成为凝聚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纽带。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结合新的社会实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不断延续,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不断彰显。高校归侨侨眷包括广大女归侨侨眷要利用密切联系侨界群众的优势,利用连接海内海外的优势,利用专业人才荟萃的优势,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中找准位置、明确任务、扎实工作、积极作为,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独特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厦门高校归侨侨眷包括广大女归侨侨眷可以在市侨联及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指导下,组织或参与各类以缅怀先贤、纪念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如陈嘉庚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厦门市侨联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等);组织或参与各类结合厦门地方特色,以地域文化、姓氏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展的活动(如保生大帝文化节、华侨华人文化艺术节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本地侨刊乡讯、出版社、网站等传媒的作用,介绍改革开放伟大成果,增进了广大海外侨胞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举办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华文教育研讨会,拓展华文教育的渠道和途径;以文化交流为载体,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广泛开展“亲情中华”主题活动;开展老归侨口述历史采访活动,整理出版侨史资料、学术论著,召开学术研讨会,加强了学术交流,推动华侨华人研究。

侨乡文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10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高校青年学生对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水平要求在不断提高。为顺应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活动需求,团中央、省市共青团组织对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创新建设的高度重视,力求提高举办文化活动的质量水平,加强高校青年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加活动的多元性和取向性。

随着近年来团组织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中的挑战杯、科技节、文化节等项目为切入点,从而推导各项学生活动与特色文化相结合的运作概况,提出优化特色文化融入高校青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中的对策与建议。如何就地取材,用原汁原味的特色文化精髓如何与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相融合。通过发挥文化生态的功能,既让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当中有文化的时代感,又能够有特色文化的厚重感和近距离感。

1 探索在区域特色文化中为当地高校青年大学生的课外学术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寻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高校青年大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开展形式是多样化的,在与特色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是对特色文化的提炼,同时也是对特色文化的传承。从宏观的角度而言,特色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相融合是一项特殊的系统工程;从微观而言,特色文化与我们共青团组织所开展的“一个杯”(挑战杯)、“两个节”(科技节和艺术节)都存在普遍的联系。通过挖掘特色文化与地方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联系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探讨梳理相结合的种种纽带因素,对我们运用特色文化素材与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效果。

首先,对开展高校青年工作而言,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对高校青年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内涵价值,进一步增强推动运用特色文化在开展高校青年学生工作中的自觉性、坚定性,就要求我们结合社会主义特色文化、挖掘区域文化,用文化的现实生态作用灌输到学生活动的整体策划中,从高校青年学生课外科技和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显得有必要。通过挖掘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优秀的理论文化精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注入更具实效的生命力。对加强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的理念、机制和工作模式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其次,高校科技和文化活动形式日新月异,需要推陈出新。随着社会改革深化,创新驱动的时代要求。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及共青团事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建设和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之一也郁结于活动的理念设计和形式的多样化。因此,摸清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结合的基本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掌握了解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模式、手段和载体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中对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政策的识别、传达与执行作为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开始备受关注。

因此,在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当中更进一步地融入特色文化的元素,以文化自觉推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设,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整个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理应承担起我国特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的功能,紧密结合实际,努力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①因此,挖掘、运用五邑侨乡特色文化,发挥其品牌效应在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文化凝聚力及寓教功能对于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指导意义。

2 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价值实现的意义思考①

校园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在高校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中是具有特别重要现实意义,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开展科技和文化活动是寓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青年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都伴有科技和文化活动的有效启发作用。把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和高校青年学生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是当下共青团开展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国梦的正确理解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推动高校青年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就需要对中国基层特色文化的不断挖掘、不断创新。众所周知,运用鲜活的中国基层特色文化精髓育人去鼓舞人、激励人,用文化的生命力量与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工作相结合开展,就是把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与中国梦的文化主题教育具体结合的重要内容,把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成高校青年学生教育活动的具体。这样一来,既能够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乃至共青团各项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又能使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得更具有时代性和特色元素。

2.1 人本理念是五邑侨乡文化的灵魂,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

侨乡文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多维体,是侨乡人民在战胜困难,寻找凸显人的价值的理念,是侨乡人携手踏平崎岖,共度时艰的历史凝聚,侨乡文化的精髓正是围绕着以人为本追求生存到寻求发展的一部人类文明进步史。人本理念是侨乡文化的灵魂,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者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在校园中得主体地位,心中牢固树立学生是校园的主人的观念。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研讨中不断调整,随着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理论有了深厚的理论根基,新时期的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注入了以人为本、服务为主的工作理念。如五邑籍的三十多位院士和五邑侨乡代表人物之一冯如等杰出人物的奋斗历程和精彩人生都是地方高校结合开展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抓手,这样以人为本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需要,更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2.2 五邑侨乡文化的凝聚力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意义

华侨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团结是华侨生存的基本条件。华侨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是华侨在异国他乡扎根生存的根基。这种相互关心、相互帮追的团结精神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成为五邑侨乡文化的凝聚力。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群体性工作,对象是人,要把人的工作做好,首要任务就是要团结人、凝聚人。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把凝聚力放在首位,只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才可能把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向着鲜明的主题推进。侨乡文化的凝聚力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在整个学校的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当中,组织者需要站在大局的角度,明确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分清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次,按照需要建设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用侨乡文化的魅力感染人、凝聚人,在整个校园当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认同,达到一定的沟通默契,使学校所开展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更能得到集体的响应,学生团队及团队之间的凝聚力是至关重要的。用侨乡优秀的文化教育人、团结人,就能使学生团队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更上一个台阶。

侨乡文化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156-03

1相关概念

1.1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来的,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价值链分析方法视企业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序列集合,每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产品产生增值行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1]。企业有许多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又无法识别这些竞争优势,这就必须把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虑这些单个的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1.2文化旅游

从产业概念来讲,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与延伸,是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2]。对于游客来讲,文化旅游也可泛指通过异国异地游览了解其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大大提高,寻求旅游中的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2江门侨乡文化旅游现状分析

江门作为我国著名的华侨故里,在发展侨乡文化旅游品牌方面具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

2.1江门文化旅游优势

2.1.1旅游资源优势

江门的文化旅游优势,彰显于侨文化之上。作为大批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故乡,江门拥有长期而稳定的“寻根游”客源。这里还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比如,海外移民的历史及其印记,还有旧时华侨修建的中西融合的建筑,可以作为最独特的江门地标。还有就是江门五邑的婚嫁、节庆习俗和美食文化,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江门目前有圭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金山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平碉楼等。其中开平碉楼是广东省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3]。

2.1.2交通条件优势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江门地区便利的交通也给当地发展旅游带来了明显的优势。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及便捷的城际轻轨给周边珠三角的短途游客带来了极大的时间弹性和出游便利。自从武广高铁运行以来,内地游客的人数也在稳定增加。

2.1.3经济环境优势

江门地处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在目标游客消费水平方面,周边旅游者的消费支出水平很高,这就为江门发展中高档旅游市场细分提供了经济基础,可以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可以发展侨乡人文旅游,假日旅游农家游,海边度假休闲游,影视文化游,素质探险拓展游等[4]。

近年来,五邑地区连年共同举办“中国侨乡旅游节”,大大提高了江门地区景点的知名度,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动力。

2.2发展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江门发展特色旅游方面也有其制约因素。首先,侨乡知名度尚且不够理想。其次,江门的旅游资源优势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广府区域不够明显,尤其是在饮食方面还远远不及广州佛山等地。而且,就当前来看,旅游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偏低,缺乏专门人才,这是制约中高档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除了上述现实问题以外,江门地区发展旅游没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计划和清晰的思路,一直是被动式发展状态,这是最主要的主观性问题。也是本文着力解决的品牌化发展思路问题。

3文化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分析模型

价值链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分析工具。这一工具的基本原理是认为实体(本文指旅游地区域)价值的创造产生于其自身所涵盖的一系列要素(或活动)。实体价值是这些要素创造价值的总和。

3.1微笑曲线理论

价值链模型在文化旅游产业的经营过程中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价值链模型衍生而来“微笑曲线理论”(见图1),强调附加价值的高度追逐,重视知识财产、品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这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构建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图1文化旅游价值链微笑曲线模型

从图1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旅游产业的增值性、附加价值主要是来源于旅游策划和旅游市场营销这两个关键环节。在本文中,微笑曲线的应用即表现为强调战略策划的重要性:旅游地为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价值量,根据各要素在旅游业运营中的作用及对旅游品牌构建的作用将各要素进行重组安排,从而形成旅游地品牌构建的战略方案。

3.2波特的价值链模型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整个企业的价值链,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一部分为基本活动(或要素),一部分为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创造价值,辅助活动保证基本活动的运行。所谓辅助是强调它在价值形成中的间接性,而不是说它不重要。

图2旅游地品牌价值链系统

由图2可以明显看出,旅游地内部要素可分为基本价值要素和辅助价值要素两个基本构成部分。单个要素的有机组合构成旅游品牌的价值“链”系统。因此,旅游地品牌的构建要用系统的整体思维去构建。这一系统理论为侨乡文化旅游品牌构建提供具体的解决思路,直接指导战略的构建。

4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侨乡旅游品牌构建

侨乡旅游品牌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内部包含着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要素,但各种要素关系之间存在主次之别[5]。根据价值链理论,应确定对旅游业影响较大的贡献要素,从关键要素出发进行分析和规划。因此,作者根据游览者的一般感受规律,将旅游地品牌构建中的几大基础要素进行分析并为品牌构建提供策略建议。

4.1旅游资源及品牌构建

旅游资源即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是一个地区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前提,具体内容是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各种自然和社会事物。因此,具备特色和优势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地品牌构建的基本依据,也是价值链中各项经营活动开展的基础。

在侨乡旅游资源上,江门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祖籍江门五邑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达到400万人(其中海外华侨华人有250万人,港澳台同胞有153万人),约占全国海外同胞的十分之一,遍布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

在自然景观资源上,江门市沿海有大小岛屿96个,海岸线总长328.7千米,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拥有少霜无雪,温和多雨,阳光充足,碧海银沙的海洋风光,还有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七星坑原始森林、大雁山风景名胜、小鸟天堂游览胜地等自然风景,这些都足以给闻名海外的侨乡文化增添别样的吸引力[2,6]。

鉴于此,江门地区的旅游吸引物是丰富多样的,同时也导致了种类杂乱,发展分散化。因此,江门旅游的品牌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将江门市所有的自然人文景点进行统一的规划,合理化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侨乡文化游为主题,串联各种自然人文景点,将自然风景融入饮食、风俗文化等,使之成为江门侨乡旅游品牌构建的坚实基础。

4.2旅游设施的品牌化处理

旅游设施是除旅游产品外的另一大游客体验影响要素。它包括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必需服务的交通工具、咨询系统、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的配套设施。旅游设施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为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设施的实用性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外观都是旅游地品牌程度的表现,相当程度上能反应该地旅游产业的水平和当地经济科技发展水平。

故而,江门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必须重视旅游设施的更新保养和建设,保证其技术前沿性、实用性,更要具有侨乡文化特色。建议当地政府招标统一建设采购各项设施,以保证设施建设的效率与品牌化程度。

4.3旅游相关产品及其品牌建设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服务或实物等。品牌是消费者全面感知形成的综合概念,旅游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品牌感受是最直观影响最长期的一种。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通过频繁接触各种服务与实物,产生对该地风土人情的基础印象,如产品质量的高低、产品包装的特色以及同类产品与游客居住地的产品有何区别等。因此,在文化旅游的品牌构建过程中,注意旅游产品的特色研发、质量管理和可视化统一化设计包装,不管是服务性还是实物产品,都会大大提高消费者对当地旅游的品牌感[7]。

举例来说,江门市旅游局2008年评选出来“五邑八宝”,集中了侨乡最有特色、最负盛名的土特产。包括新会陈皮、外海面、古劳豆豉、开平火蒜、台山虾酱、开平腐乳、鹤山桔普茶、荷塘头菜八个品种。值得一提的是,五邑八宝的包装十分注意侨乡文化特色,包装上都印有侨乡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介绍。据江门市某侨乡特产展销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该店销路最火的产品就是“五邑八宝”,虽然相对单件的土特产来说,价格偏高,但是,由于其品种丰富多样且侨乡特色明显,在市场上深受广大市民和外地客人的欢迎。

上面的例子只是实物产品的一个成功的实例,要发展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是非常好的开路者。富有侨乡特色的旅游产品一旦打开市场获得广泛好评,江门侨乡的知名度自然随之上升。

4.4旅游从业人员品牌意识

我们知道,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旅游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服务劳动。不论是何种旅行方式,游客都是在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互动交流中形成对旅游地风气的基本印象。因此,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等对形成该地舆论评价起着核心性影响。由于江门市以侨乡著称,其服务人员应统一进行相关的历史文化基础培训和基本服务素质的培训,加强统一管理并注意辅以统一识别体系。良好的旅游服务不仅能拉近游客与旅游地之间的情感距离,而且能加深游客尤其是返乡华侨的情感印象,从而大大提升侨乡文化的品牌建设程度。

5文化旅游品牌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5.1重视侨乡特色的主体地位发挥

侨乡文化是江门五邑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特色。旅游品牌的构建也是以侨乡文化为基调。故而,在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中,一定要坚持以侨乡文化为核心,一切产品、设施、人员培训与管理,都应该紧紧围绕侨乡文化特色,创造江门侨乡文化氛围。旅游项目的开展也应围绕侨乡主题,开展“寻根游”,“海外回乡游”等优势凸显、创意新颖的旅游项目和活动。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中国侨乡旅游文化节,确保以侨乡文化为主题的江门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5.2重视旅游地政策与法规支持

旅游景点所在的当地政府应运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对旅游地旅游经济组织及其活动进行引导、调控和监督。由于旅游过程也是人口短暂迁移的过程,旅游行业经营流动性大,人员涉及面广,这给社会治安造成了极大隐患。

特别是江门地区,作为侨乡,游客相当一部分都来自港澳台和国外等地,更是涉及港澳台和国际事务。旅游企业、旅游者以及旅游当地居民甚至游客衣食住行各个环节等社会方方面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因此,为协调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充分保障社会安定和维护各方的利益,必须重视制定、完善和实施相关法律和政策,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从而提高旅游地的顾客信任度和知名度。

5.3重视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

政府在当地旅游产业的品牌化构建中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政府及其政策在旅游大环境营造、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宣传推广、旅游者利益维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旅游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旅游政策法规并保证其实施,主要包括提供旅游发展政策和战略,以及与主要相关利益部门之间的协调,关注地区旅游业的状况及其发展进程,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提供财政资助等优惠条件。

政府还应积极为推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寻找市场商机,为本地旅游做官方宣传,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供给。作为文化旅游地,政府还应特别重视当地的侨乡文化环境和文化宣传建设,这是保证江门地区持续的文化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

6结论

综上,江门地区的侨乡文化旅游品牌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价值链理论我们知道,各个贡献要素都对提高附加价值起到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江门市的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中,不仅当地政府、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都应积极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更要重视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和设施的品牌化建设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刘小燕.民俗旅游价值链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3]伍锋.试论江门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J].商场现代化,2012(14):67-68.

[4]邵景奎.旅游产业价值链优化及其运行机制[D].河南科技大学,2012.

侨乡文化论文篇(6)

由于华侨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因此成为最直接接触西方,学习西方的中国人群体。与广东本土相比,华侨更“得风气之先”。当中国面对西方挑战而作出近代化回应时,受西方工业文明浸淫的华侨首先成为这种“回应”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启蒙和传播。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和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离不开侨胞们的经济支持和人力支撑。华侨之所以被孙中山先生誉为“革命之母”,一是华侨是孙中山“走向共和”之路的支柱。他们不仅在海外成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还积极回国发动和参加历次武装起义。1911年“三·二九”广州起义中,86位牺牲的烈士中有31位是华侨。[1]

二是华侨创办进步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发动侨胞支持革命。华文报刊自19世纪后期开始就在东南亚、北美等地大量涌现。它报道了中国发生的事件,宣传中国文化,增强了华侨“中国人”的意识,广泛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对动员华侨支持和参与辛亥革命起了重要作用。

三是华侨募集革命经费支持孙中山。从1895年兴中会成立到南京临时革命政府建立,华侨捐款额估计达七八百万港元,同时还认购兴中会和同盟会发行的各种债券等。因此,当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选举法时,批准华侨拥有参政权,并规定在国会中拥有6个席位,华侨的地位在法律上得到了承认。[2]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华侨文化也深深影响着侨乡政治形态。执政为民,廉政建设,市民参政议政热情这些现代政治的基本要素在侨乡政治生活中都得到体现。中国各级政协有不少华侨代表,他们提出许多有益议案,为祖国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商业文化的影响

商业文化是岭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中国现代商业革命正是由华侨资本启动的。民国时期,华侨积极响应孙中山“实业救国”的号召,回国投资商业。20 世纪初,澳大利亚华侨开办了先施、永安、大新和新新等四大百货公司,掀起了中国现代百货业革命的浪潮。它们通过明码标价、收款给发票等手段树立对顾客的诚信等全新商业模式,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对传统商业的经营方式形成强烈冲击。

三、土地利用和饮食文化的影响

广东华侨对土地利用或作物栽培具有重大经济文化意义。从宋代开始,华侨从海外传入占城稻、番薯、番茄、荷兰豆、金山橙等西方蔬果种植。很多蔬果都带一个“西”字、“洋”字或“番”字,表明是“舶来品”。这些蔬果的传入不仅丰富了岭南人的饮食文化生活,还使过去不能利用的大片土地得到开发。

此外,华侨文化带来了饮食烹饪方面的创新。例如,粤菜中引进西餐的焗法、吉列炸法,改造为自己的烹调方法。

四、建筑文化的影响

在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华侨只能将传宗接代的愿望寄托在家乡。为防贼患,父老乡亲和华侨们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碉楼。这些楼主人侨居世界各地,故其建筑风格丰富多彩,包括传统屋顶式、仿意大利穹隆顶式、仿欧洲中世纪教堂式等等,这些碉楼从用材到结构形式乃至内部的陈设,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和整合。

华侨还大胆地将西方文化的创新成果移植到骑楼建筑上。岭南一带的骑楼,是当地居民漂洋“过番”,赚钱后回家乡建成的,融合了欧亚建筑、特别是南洋建筑风格,是华侨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缩影。

在城镇规划布局上,侨乡吸纳西方文化,不但建成骑楼和高层建筑的商业、服务中心,而且城市道路网络呈扇形扩散和布局,一反中国传统棋盘式道路格局。这种功能分区思想,都是华侨将西方规划思想在故土移植。

五、语言文字的影响

华侨在国外长期生活,日常用惯了英语来言谈,回到家乡后有意无意地运用。华侨首先向广东沿海、继向内地传播,使广东语言融入大量外语成份,这就使岭南语言文化更加多元化。

华侨身在国外,须保持与家乡联系,乡刊、族刊(现为侨刊)的民间刊物就流行于岭南侨乡各地。广东最早的侨刊创于清宣统元年(1909),为台山《新宁杂志》。此后侨乡办刊物接踵而起,近年不少侨刊,如《广州华声》、《中国侨都》等就风行海内外。

六、民俗文化的影响

在孙中山倡导的改革中,华侨反应热烈,同时也在服饰、民俗风情、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民国初年,侨乡人受华侨影响,都由古老的唐装改穿西裤唐衫、西装加领带。女界不分老幼都穿上对胸衫、恤衫等,讲究时髦风尚。

潮汕华侨,在频繁出国回国过程中,形成一些特有风俗,出国送礼曰“送顺风”,还演“顺风戏”,祝愿一路平安。而华侨回乡会得到亲朋一些礼物,称“落马”,同时也回赠当地人礼物。潮汕地区各类风俗活动很多,吸引不少华侨从海外赶来参加,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七、文化艺术方面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20-40年代,广东音乐家就尝试操纵多种西洋乐器与中式民族乐器合奏,从中挑选出小提琴、萨克斯管、吉他、木琴等西洋乐器,使广东音乐音色变化更丰富。广东音乐深受人们喜爱,故历来就有“凡有华侨处,即有广东音乐知音”的说法。广东岭南各地都定期举办戏剧、曲艺、歌舞、书画等方面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侨乡人民与海外华侨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八、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

广大华侨由于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影响,认识到兴教育才能救中国,并很快转化为自觉的行动。19世纪末开始,华侨在侨乡捐资办校,广泛传播新式教育,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发达的教育体系。华侨在广州先后创办了真光中学、格致书院等。新中国成立前江门五邑地区的学校几乎都有华侨捐资[3]新式学校大量涌现,使广东成为近代中国教育发达的地区之一。正是广大粤籍华侨热爱祖国、热心公益的精神,保持了岭南文化开枝散叶,造福中华的优势。

九、工业文化方面的影响

晚清时期,清政府对华侨实施保护政策,因此华侨掀起了第一次支援国家和家乡建设的热潮。例如,1890年,黄秉常等美国华侨集资,在广州创办中国第一家侨资电灯公司。公司先后在广州城内40条街道的一些店铺和公共场所安装了700多盏电灯,使广州开始变成了“不夜城”。

民国时期,华侨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华侨又掀起了支援祖国建设高潮,华侨投资主要集中在环境优越的广州、江门等中心城市。例如,1913年,日本华侨余觉之等向侨胞集资创办了华南三大造纸厂之一江门制纸有限公司,开创了广东近代造纸业的先河。华侨在海外所吸收的先进经营模式和设备为近代工业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创新动力。

华侨文化是岭南文化形成自身特色的催化剂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使岭南文化更具多元性、开放性和相容性,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岭南文化。

参考文献:

[1]辛亥百年专家访谈:黄花岗起义烈士86人有名有姓.广州日报,2011年3月1日.

侨乡文化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TU-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3-0049-05

近代时期, 华侨投资国内的情况表明, 首先, 华侨投资数目巨大,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侨乡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其次, 华侨投资于生产性行业, 如农矿业、 工业的资金比例是十分有限的, 大量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业、 金融业、 商业、 服务业等“消费型”经济领域。其三, 华侨投资房地产对侨乡城镇面貌的改变产生重大影响。近代广东华侨投资国内除具有上述三个特征外,其投资的经济活动分为初兴、 发展、 全盛、 低潮以及新高潮和崩溃等几个阶段。①

从广大侨眷家庭的日常开支来看, 侨汇资金主要用于生活消费而较少进行生产投入。侨汇的输入引发城乡市场繁荣并无坚实的本土生产作为依托, 侨乡社会的生产型功能日趋薄弱, 消费型的功能则得以发展。严重依赖外部经济保障城乡生活需要的消费型经济, 使得侨眷家庭的独立生存能力较低, 以至于在侨汇中断的战争时期, 侨乡经济急转直下, 饿殍遍地。以近代广州为例, 商贸经济极为繁荣, 但“作为最早开放的城市, 广州经济始终缺乏强大的产业体系, 唯有通过商业维系着畸形的繁荣, 而消费, 则是整个晚清广州社会变迁极为重要的力量, 是理解城市文化的核心要素。”[1] 214类似的消费型经济特征, 在当时的台山、 开平、 梅县、 汕头等侨乡同样突出。

本文基于“消费型”特征的视角, 从侨乡民居的营建、 侨乡民居的建筑特性及审美文化特性, 以及侨乡民居的使用三个方面, 针对广东三大汉族民系地区之一的广府民系文化区, 论析近代广府侨乡村落的侨乡民居建筑文化及其在近代广府侨乡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意义。

一、 侨乡民居的营建

(一)营建主体

华侨业主成为主导营建过程的主体角色, 通过民居建筑显示个体意志。

传统社会民居建筑程式化的营造方法, 使得建筑的营建生产活动处于规范、 严整的社会文化体制之内, 建筑形式稳定、 统一。风水师和建筑工匠作为营建生产的主体, 是传统规范的具体实施者, 主导民居建筑的程式化建造。因而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大量传统民居形式趋同而个性不足。作为使用者的业主个体, 其个人或家庭的审美喜好一般仅限于通过装饰装修的形式, 局部呈现。

近代侨乡社会经济秩序的转变, 使得原本依附于传统社会的程式化建筑营造模式发生转变。建筑成为大众消费的“商品”, 商品价值的实现必然以体现投资者、 使用者的需求意愿为前提。侨乡民众作为建筑的消费者, 对建筑形式的生产开始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他们不再是建筑空间单纯的使用者和空间形式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成为主导建筑生产的主体角色, 建筑个性化风格的实现因此而成为可能。

经过专业训练的建筑承包商和设计师开始扮演重要的服务性角色, 他们凭借显著的技术优势, 根据华侨业主的个性化要求而量身定做各种方案。部分庐居、 碉楼建筑作为专业建筑师的设计成果, 其设计方案已较为规范和成熟。处于这一独特的侨乡建筑文化环境中, 非学院派的乡土工匠通过具体的工程实践得到锻炼, 也开始具备独立承接设计建造业务的能力。

同一时期广东近代建筑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侨乡建筑进入规范化、 商业化建设轨迹铺设了轨道。类似于现在的城镇房地产的开发, 乡村民居的兴建也需提交正式的设计图纸、 申领建筑施工执照、 上缴税收等手续方能施工。如开平县第三区古宅合安里“养闲别墅”曾申领一份“上盖执照”,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三月由广东省财政厅发出, 其内容表明: 要上报的建筑须标明所辖区、 位置、 四至、 造价、 面积、 楼主、 楼名、 税金等。[2] 112-113再如《五堡双月刊》记载有: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四月, 五堡的谭初华在村里与人换地建私房, 事先就曾于二十五年底“绘定图式, 向政府准领建筑照, 依图比例, 每寸作八尺, 及四分做一尺建立”。[3]

(二)营建思想

崇洋喜新, 中西合流的兼容性营建思想, 使得侨乡村落的空间形式和空间秩序更为丰富多样。

兼容性是近代广府侨乡建筑艺术的发展原则, 也是侨乡建筑文化不断开放的结果。它代表着侨乡建筑文化的自我反省和对新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的积极探索。[4]

首先, 侨汇的输入改变着华侨家庭原来的居住条件和居住模式。藉由充裕的侨汇资金支持, 华侨家庭的分家析产行为日趋频繁, 大量小型家庭从兄弟父母共居模式下的大家庭中分离出来。建屋活动作为家庭经济独立的标志, 亦随之兴起成为社会潮流。社群急速的析分直接导致宗族组织的解构和宗法观念的淡化, 人们在民居营建思想层面的宗族约束日渐减弱, 作为宗族组织的标志, 祠堂建筑在一些华侨新村内并未营建。再者, 华侨于海外生活日久, 深受西方技术文明浸染和文化熏陶, 西式建筑风格为华侨所崇尚。在华侨及侨眷的合力推动下, 洋化建筑语言与中国本土建筑传统相结合的大量中西合璧式建筑出现, 侨乡村落的建筑形式和空间秩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村落的既有风貌和格局, 实现了多样化发展。

(三)管理制度

部分侨乡村落的开发及管理使用股份制模式。

因旧村落用地受限, 部分华侨以集资形式购地开发建设新村, 这些村落一般经过详细的测绘规划, 并制定有建村章程。如开平蚬岗镇马降龙村的庆林里(又称庆临村、 庆林村), 保存有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开村建屋章程文件《宣统元年吉立庆林堂起屋章程》和宅基规划图纸; 台山端芬镇琼林里, 制定有《创建琼林里股份章程簿》, 同时附有有宅基规划图纸(屋地分布图)。此外, 开平蚬岗镇锦江里、 开平塘口镇赓华村、 广州聚龙村等村落也曾制作类似的测绘规划和建村章程。

这些华侨“新村”的建村章程文件中所实行的“股份制”形式已体现出近代的民主平等的思想: 村落规划整齐划一, 宅基地尺寸均等, 村民依股份形式进行投资认购。虽则村落格局仍然延续传统梳式布局, 且传统血缘关系的影响依然存在, 但其开发管理的背景已显示差异: 传统村落“主要建立在权利、 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之上”, 而华侨新村“主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在股份面前人人平等。资本主义的概念已经相当深入该地区民间社会”。[2]

二、 侨乡民居建筑的空间特性和审美文化特性

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特性, 在实质上是伦理空间。传统的建筑形式生产为特权阶层所服务, 象征特权阶层的统治, 因此这类建筑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创造的结果, 而非文化商品; [5]129而侨乡建筑大量建造, 每个人、 每个家庭都可以平等地进行消费, 尤其是独特的外观形式已经成为一种侨乡大众的消费品。建筑形式体现了商品和文化产品的二重性, 建筑成为一种具有文化性的文化商品。

有异于传统民居所推崇的儒家文化, 近代广府侨乡民居更多地表现以世俗伦理为价值指向的大众文化的审美文化特性: 即世俗化、 符号化和商品化。

世俗化: 建筑形式成为普通大众审美消费的世俗化对象。

传统社会的伦理等级制度下, 程式化的民居在凸显权贵阶层、 精英阶层特殊地位的同时, 严格限制普通民居的形式。高大、 宽阔、 装饰精美的建筑成为贵族阶层的特权象征, 乡间大规模分布的普通民居则是工艺化的、 单一化的固定形态。

近代广府侨乡地区, 在社会经济、 文化、 制度悄然转变之际, 传统精英阶层的话语权逐渐为具有经济实力和代表文化潮流方向的华侨阶层所掌握, 广大华侨及侨乡民众开始成为社会文化的主导者。与传统社会注重建筑空间权力的贵族化、 精英化倾向不同, 新式的侨乡民居开始鲜明而张扬地呈现普通大众、 平民百姓的个体需要, 每个家庭、 每位业主都拥有了通过建筑来彰显个性、 表达情感的的可能。侨汇支持使得华侨家庭经济独立是这一转变的主要诱因, 而近代民主思想和制度的建构则进一步促成了转变的发生。

侨乡村落面貌由此而改观。“当建筑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从神话、 集权和英雄崇拜中解放出来的时候, 其形式话语便失去了以往的严肃与理性, 转向自由、 富强、 幸福这些感性价值的追寻中。……可见, 消费社会中建筑形式的价值取向已经不同于前消费社会的终极关怀, 而是已经与世俗世界沟通, 一切人为的森严等级、 优美与粗俗、 高雅与低级的界限以一种游戏式的反讽和戏谑消解掉了。”[5]94建筑的程式理性和宗法约束趋于弱化, 建筑形式成为普通大众审美消费的世俗化对象。丰富多姿的造型, 俗丽堆叠的装饰, 不再是等级特权的象征, 而是基于市井生活和世俗文化, 迎合侨乡大众趣味的时尚产物。

商品化: 建筑的商品化满足了侨乡新兴阶层对新式生活和西式文化的向往。

如前文所述, 侨乡民居“商品化”一是指建筑本身的开发营建过程市场化, 营建过程的市场化为实现建筑的商品化提供了制度支持。二是指建筑具有了商品和文化产品的二重性, 是一种文化商品。作为商品, 其使用价值首先在于满足侨乡民众的生活物质需求; 而同时作为文化商品, 其文化价值在于通过具体的建筑形象满足华侨及侨眷阶层的文化诉求。代表着新式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西方建筑形式, 满足了当时人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 成为最恰当的选择。

“商品化”的侨乡民居建筑, 其文化价值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于侨乡民众的独特审美取向和审美趣味, 而非传统的宗法理念。广大华侨对各种海外信息积极传播, 并投以大量侨汇资金支持城乡建设; 海内外专业设计师和工程公司直接参与设计施工; 乡村建筑工匠在实践中对自身的营造技术进行适应性调整, 开始研习制作西洋建筑构件的方法。中式民居形象向西式风格靠拢, 折衷中西的建筑形式最终形成风靡广府侨乡的建筑消费文化。

符号化: 建筑语言符号化, 给人以直观、 感性、 轻松的审美体验。

当侨乡民众的审美诉求在建筑文化世俗化和商品化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时候, 伴随海外汇款而来的西方建筑形式成为人们竞相追逐、 品味鉴赏的对象。这些建筑形象以各种具体的视觉形式, 通过明信片、 广告、 图纸乃至建筑实体广泛传播, 西式建筑符号深入人心。民间自发、 自主营造的建筑跳出传统建筑程式的窠臼, 开始以最通俗易懂的形态描绘自己的审美趣味。那些拼贴式的建筑语言成为典型代表: 取材于古今中外各文化系统的建筑符号堆积在一起, 虽然大都不具有学院派的专业水准, 但其异彩纷呈的、 丰富热闹的景象在当时公众的眼中却是时尚并令人愉悦的形式。

面对大众市场的大量消费需求, 侨房楼宇不断进行着流行符号的复制与拼贴。个性化的需求使得各类风格的建筑形式语言如古希腊式、 古罗马式、 哥特式、 文艺复兴式、 巴洛克式、 以及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洛可可等能够在侨乡民间开放包容的气氛中共存。这些外在的形式语言, 成为附加于建筑功能本体之上, 反映大众审美价值取向和消费观念的符号。

普通华侨和民间工匠非专业人士, 对于西方建筑理解浅显, 浮于表面是客观的事实; 但实际在这些侨房业主的主观认识当中, 中外建筑构件原本程式化规范化的严格的尺度、 比例、 乃至构造要求根本就无关紧要, 他们所关心的和追求的只是构件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及其带来的审美体验。符号化的建筑形式承载着侨乡民众追求的审美文化理想, 成为引领潮流的文化景观。

三、 近代广府侨乡民居的使用

民居建筑意义的实现首先在于使用。在消费型社会中, 华侨家庭既是主导建筑形式意义的生产者, 同时也是建筑空间的使用者, 不同阶段两个身份的统一, 保证了建筑从生产到使用, 家庭的、 现实的意义得到有效强化。张扬个体精神成为近代广府侨乡民居区别于传统民居的最主要特征。

在对建筑的消费体验过程中, 一方面, 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注重提高家庭私密性和改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 屋主往往通过个性化的楼名、 建筑形态来彰显主体人格价值和个体审美趣味; 通过装饰图案或传统楹联的形式, 表达近代民主的国家观和强烈的对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

传统住宅空间着重渲染伦理教化, 长于程式理性的述说。近代广府侨乡民居则重在个人自身情感的表达, 强调现实生活的意义。因而各式住宅空间的装饰装修、 题联题对, 其形式及内容别具匠心, 个性鲜明, 从中可看到主人生活情感的流露和对社会时事的关心。

第一, 以主人名字为楼庐命名, 使之成为自我价值的鲜明体现。

五邑地区的碉楼、 庐居等房屋建好后一般会题写楼名, 位居顶层, 异常醒目。命名方式有多种, 或与地理位置有关, 或巧妙运用数字, 或用楼主的名字或号来命名。

取房屋主人姓名为住宅命名的个性方式, 在潮汕和客家侨乡地区十分少见, 但在广府文化圈的江门五邑地区却较为普遍, 仅以开平地区而论, 取材楼主人名作楼名者约占碉楼总数的30%。[6]潮汕及客家地区的近代侨乡民居, 或取功名头衔, 或取地名表明家族渊源, 或取材儒学经典, 其命名多延续传统, 体现尚古崇祖之思和伦理教化观念。少数以主人名号命名者如大埔县三河坝镇的“健庐”, 独树一帜, 其建筑形制也异于邻里, 洋化风格突出, 然而从主人的描述来看, 当地人对新潮的建筑做法仍心存芥蒂。

第二, 个性化的建筑形态、 装饰语言表达世俗情趣, 张扬主体人格。

广府地区的碉楼既注重防卫功能, 同时又以夸张的建筑装饰造型张扬地炫富。“人们愿意在突出村落民居水平线的碉楼上部下功夫, 从造型到细部装饰尽施其力, 不惜钱财, 图的就是展现自己的经济实力、 独有的审美情趣和爱好, 以新、 奇、 异吸引人们的眼球, 获得乡亲们的肯定和自身心理的满足。所以, 开平碉楼的造型无一座重复, 即使是所谓的姊妹楼, 细观察也有区别。”[7] 使用者介入建造活动中, 建筑形式被要求符合华侨个体使用者的审美趣味和个性消费要求。丰富多样的建筑造型渲染着侨乡建筑文化景观的消费气氛。

个人情感的流露体现于建筑的装饰细节: 开平立园的主人谢维立, 曾先后娶有四位太太。毓培别墅内地面使用彩色水磨石, 将四个心形图案连接成为组合图案, 暗喻主人与四位太太的爱情。立园的乐天楼本为碉楼, 虽担负安保功能, 但仍书写对联“乐天乐土, 天视天听”, 豁达地直抒胸臆, 令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开平地区还有“云幻楼”, 顶楼横批“只谈风月”, 对联: “云龙风虎际会常怀怎奈壮志莫酬只赢得湖海生涯空山岁月, 幻影昙花身世如梦何妨豪情自放无负此阳春烟景大块文章”; 以及“索居庐”的“盘溪甚水, 农圃为家”等大量碉楼的楼名和楹联, 成为个人情感的生动反映。[6]

第三, 图文符号传递时政信息, 体现华侨阶层忧国忧民的现实情怀及国家意识。

在民国时期修建的许多广府侨乡庐居、 碉楼装饰中, 民国政府旗帜的蓝白色彩成为建筑的装饰色彩; 党徽图案成为建筑外立面和内部天花的装饰符号; 位于顶层的旗杆, 有时还会悬挂民国旗帜。凡此种种现象, 印证着孙中山所言“华侨是革命之母”, 体现出广府华侨与近代国民革命的密切联系, 更显示出华侨阶层所普遍接受和倡导的近代民主国家观。

须知此国非彼国, 纲常伦理制度下“王朝”所指代的“国家”在此转换为民主国家的概念。国家代替了天下, 在观念转变的背后, 是社会、 政治、 历史的深刻变迁。新的“国家”观念和意识使得华侨阶层普遍更关注社会现实, 注重现世生活的改善。此外, 在楼宇命名及题写楹联的时候, 建楼主人还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时政的理解, 如“民权可贵, 国体光荣”; “民歌盛世, 国际太平”; “文明发达, 世界维新”; “青年才俊, 黄种图强”; “宗功伟大兴民族, 祖德丰隆护国家”等。

总之, 在近代侨乡由传统的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之际, 广府侨乡民居建筑一度引领消费文化的潮流风尚, 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语言, 实现了传统民居形式向近现代民居形式的转变。广府侨乡民居成为侨乡社会转型、 华侨观念转变的见证。具体来看, 表现在建筑的营建过程、 建筑本身的空间特性和审美文化特性, 以及建筑的使用等三个方面的转变(见表1)。就广东省内的三大民系侨乡文化区而言, 广府侨乡村落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表现的较为深刻, 而潮汕和客家侨乡村落, 其民居建筑文化在传承与转变之际, “生产型”特征较之于“消费型”特征更为明显, 具有更为顽强的乡土性, 是近代中外文化交锋过程中侨民阶层艰难抉择心态的深刻反映。[8]

参考文献:

[1]蒋建国. 晚清广州城市消费文化研究[D]. 暨南大学文学院, 2005.

[2]程建军. 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 开平碉楼[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张国雄. 开平碉楼的设计[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0-34.

[4]唐孝祥, 朱岸林. 试论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J]. 城市建筑, 2006(02): 80-83.

[5]王又佳. 中国建筑形式变迁[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侨乡文化论文篇(8)

关于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作为全国著名侨乡,联侨情,打侨牌,借侨力,闯出了独具侨乡特色的振兴之路。晋江今日的辉煌,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侨乡优势的充分发挥。随着华侨华人企业的接班交替,华侨华人新生代迅速崛起。新时期,面对侨务工作新形势,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对于我市进一步发挥侨乡优势,实现更高平台的更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我市侨情特点和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主要做法据20xx年侨情普查数据,我市共有旅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1280113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尤以菲律宾、香港为最。全市共有旅外社团363个,其中,市、镇、村级同乡会组织257个、文化团体45个。另有由晋江人组织、参与或担任主要职务的宗亲团体61个。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以来,全市侨捐公益事业金额累计达12.6亿元,其中,个人捐资超亿元的有2人,超千万元的有23人,超百万元的有200多人。90以上的村落都接受过旅外侨亲的捐赠,几乎所有的学校、公立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海外侨亲的捐赠。可以说,晋江旅外侨亲是促进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晋江城市建设注入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老一辈华侨华人年龄的增大及在事业上的逐步淡出,华侨华人新生代开始走向前台,有的学有所成,有的已进入侨居国、侨居地区主流社会。在华侨、华人财团和华侨、华人社团领袖中,二、三代华侨华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家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增大。在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中,我市以访乡观光、寻根谒祖、联谊交流、考察学习作为四大抓手,侨务工作的领域和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一是以乡情为纽带,强化归属感。注意发挥老一辈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国内亲友的桥梁作用,通过“老带新、内联外”的形式,引导华侨华人新生代“常回家看看”。近些年,促成了菲律宾江夏黄氏宗亲总会青年回国商务考察团、菲律宾宿务侨领后代访华团以及旅外知名人士陈永栽、施至成、李昭进、郭文梯、王金炳等家族回乡团,热情接待了多批青少年假期回国观光考察团,在华侨华人新生代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在协助晋江籍华侨华人寻根认祖方面,每年都有近10例成功的例子。二是以文化为纽带,强化认同感。把中华文化、地域文化的宣传、推介和教育作为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华侨华人新生代进一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让他们增强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感,增进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注重加强与海外华文学校的联系,在提供华文教材和培训华文教师等方面提供帮助。提供信息、积极协助华侨华人新生代到祖国留学或接受华文教育、进行短期培训。精心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让他们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20xx年至今举办了5营近200人次的海外青少年夏令营。三是以友情为纽带,强化亲近感。注意邀请华侨华人新生代回乡参加各类庆典活动、联谊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商务等各方面的交流活动。在华侨华人新生代回国进行各种活动中,热情接待、精心安排,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内外晋江人之间的联系交友活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团市委、妇联等群团组织,从各自工作对象出发,与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间开展了一系列的联络联谊工作。市侨联还拟筹建青年委员会,加强和密切与华侨华人新生代的联系。二、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思路探讨当前,我市侨务工作主要秉承“巩固老朋友,广交新朋友”的做法,在重点做好老一辈华侨华人工作的同时,努力拓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但是由于对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全市对如何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缺乏统一、长远的规划和构想,加上各涉侨部门的职责任务不够明确,交叉工作较多,手段比较单一,内容稍显单薄。同时,由于华侨华人新生代基本在海外出生,从小接受非本土教育,对祖国的认知不多,接受中华文化影响相对较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明显不如老一辈华侨华人强烈。他们大多接受了“落地生根”的现实,淡化了“落叶归根”的观念,对家乡的感情远不如老一辈深厚,有的青年人甚至对老一辈华侨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家乡公益事业的举动都感到不很理解。大部分华侨华人新生代在投资兴业方面,对经济效益的考虑远甚于本乡本土的概念,加之各个地区对侨的资源的争夺如火如荼,侨乡的亲缘关系优势、地区性优势正逐步为利益考量机制和侨的资源共享性所冲淡。因此,以传统的侨务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的工作面临严竣挑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谋划、创新方式、丰富内涵,切实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一)拓宽交流渠道,让华侨华人新生代常听乡音、维系乡情,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各种经贸、文教、体育、艺术等交流活动和重大节庆活动,加强与华侨华人新生代的联络交往。选派乡土艺术团体,到主要侨居地为华侨华人进行演出,宣 传中国传统文化和家乡风土人情;进一步做好老一辈华侨华人及其国内亲属的工作,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多采取入户访视的办法,以串串门、拉家常的形式,侧重关心和了解新一代的各方面情况,争取直接与华侨华人新生代交流的机会;注重做好本市出国留学生的工作,有意识地举荐一些有一定活动能力的留学生参与当地华侨华人社团组织,以同龄人做同龄人工作的方式,加强与华侨华人新生代之间的联系;要积极为国内旅行社与海外社团间牵线搭桥,大力促成海外社团组织青少年返乡观光考察团或以寻根之旅为主题的旅游团,动员老一辈华侨华人经常带他们的子女一起回家乡看看。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在华人华侨新生代间进行宣传,让其更直观和准确地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发展变化;加大宣传力度,精心制作和利用各类画册、书籍、音像作品、乡讯刊物等宣传品,经常性邮递海外,扩大宣传;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建设、管理好面向华侨华人的专门网站,利用这个平台,及时反映晋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重点宣传晋江籍华侨华人新生代的风采,收集侨情信息及对家乡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开展网上为侨服务工作。(二)创新工作方式,丰富侨乡人文内涵,搭建联系华侨华人新生代的新桥梁加强调研分析探讨,多方面收集资料,大力拓展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积极组织一些契合青年人性格特点和生活背景,直接面向华侨华人新生代的活动。如在原有的一些恳亲会、座谈会等形式的基础上,举办一些类似于“嘉年华会”形式的活动。探讨举办“晋江华侨节”,在举办形式上,可采取几年一届独立组织或在原有的“晋江慈善日”、泉州元宵节传统民俗活动等节庆活动的基础上,每年同步结合考虑安排文体赛事和活动、武术汇演、民俗表演、花车巡游、联欢活动、华侨华人新生代论坛等。让各地的华侨华人以侨居国或侨居地区的名义组团参加社团乡亲踩街等一系列活动和各类赛事,提供机会让海内外晋江人欢聚一堂,促使华侨华人新生代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返乡参加节庆,使“华侨节”成为晋江城市的一大特色,为侨乡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大力收集、整理史料,加强晋江华侨史的研究,在晋江博物馆开辟反映晋江华侨华人创业足迹、发展历程及爱国爱乡善举的华侨华人史展馆,丰富侨乡文化内涵;在城市建设中,尝试在道路命名、城市雕塑、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中结合反映侨乡特色,使海内外晋江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故乡对晋江籍华侨华人的尊重和认可,增强向心力;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维系侨心、凝聚侨力的重要支柱,加强与国内重点院校的联系,积极鼓励、支持华侨华人中的青少年一代到祖国学习中文或到国内大学学习,做到专人跟踪、专门服务、加强联络、增进友谊,培养华侨华人青少年一代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根据部分华侨的需求,在中小学中指定几所水平高、有余力的学校考虑海外特点,面向海外招生;尝试利用我市现有教育设备,组织高水平师资力量,结合海外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举办华文教育、武术、中华民乐等短期培训班。(三)加强“招财引智”,讲求互惠双赢,积极鼓励华侨华人新生代返乡创业、共谋发展1.调整工作策略。华侨华人新生代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人才济济,不乏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各界精英。要正视其与家乡情感维系度相对较弱、商人意识较浓的现实,实事求是地调整侨务工作策略,从以往主要依靠亲缘、地缘关系做侨务工作逐步朝“拓展人脉、平等交流、互惠互利、携手发展”的工作方向努力。要采取“招财”与“引智”相结合的方法,不能再单一地将其作为公益事业建设的“资金来源”,同时还要将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人才资源优势,为我市政府职能转变、企业管理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教科文卫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建议探讨组建类似于专家顾问团形式的市级组织,吸纳晋江籍的华侨华人各界精英,尤其是新生代精英,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决策参考。2.建立专门档案。要结合侨情普查,重点调查了解华侨华人新生代目前在什么学校学习或在哪个行业工作、哪个领域做研究、有哪方面的专业特长,并结合了解其性格特质和个性,建立专门的人才档案,加强跟踪调查,逐步做到对华侨华人新生代有系统的了解,逐步密切与华侨华人新生代中各方面拔尖人才的交往并想方设法发挥好这一优质人才群体。3.鼓励投资兴业。晋江籍华侨华人新生代中,从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但相当部分华侨华人新生代对返乡兴业存在坐等观望态度。因此,我市要及时了解和化解华侨华人新生代对于返乡投资的一些疑虑,变等待项目为积极提供项目,利用多种渠道推介,最大限度地调动华侨华人新生代返乡投资兴业的积极性,推动新一轮的华侨华人返乡兴业热潮。要重点在中外联办教育,科研成果返乡孵化,为晋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国际水准的金融、广告、设计、信息咨询、专业培训等配套服务,为晋江重大项目国际招标、重点产业国际化运作牵线搭桥,充分调动华侨华人新生代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互惠双赢。4.支持返乡创业。针对一些原有经济实力不强,但具有一定先进思想观念、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华侨华人新生代正在谋求发展之路的实际,要抓住时机、主动推介,鼓励华侨华人新生代来晋进行创业。探讨把市级工业园区内已有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更名为“留学人员和华侨华人创业园”,以“概念转换”的形式,做出特色和影响,吸引华侨华人新生代创业人员的注意。针对华侨华人新生代创业者资金相对薄弱的情况,要积极调研分析以旅外社团为单位联合华侨华人新生代返乡投资兴业的可行性。目前,国内已有旅外社团组织小规模游资以股份形式集中起来,回国投资取得成功的先例。在这方面要多做探讨,尝试由社团牵头,采用联合投资的方式组织华侨华人新生代到晋江投资,政府给予适当扶持。(四)巩固既有基础,进一步做好为侨服务工作,提高华侨华人新生代对家乡建设的信任度和参与度继续坚持已有的好的工作方法,贯彻好“了解侨情、凝聚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的方针,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侨、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团结海内外华侨华人致力于家乡经济社会事业建设。要加大依法护侨力度,认真贯彻执行涉侨法律法规,开展帮扶贫难侨工作,做好涉侨信访工作,继续认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为侨办实事、办好事;认真做好华侨捐赠资金和物品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工作,为海外华侨捐赠公益事业提供各种方便和服务,强化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对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中做出贡献的侨胞给予表彰,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建议免收侨捐工程的各种税费,进一步激发他们关心家乡、造福桑梓的热情;积极协助做好一些华侨华人故居、祖厝、祖墓、宗祠等的保护,努力留存华侨华人新生代回乡寻根认祖的标记;认真做好为侨资企业服务的工作,关心已办侨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增强侨胞投资的信心,使华侨华人新生代能继续关心和支持家乡经济的发展。(五)整合社会资源,统筹推进侨务工作社会化进程,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多做贡献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目标,树立大侨务观念,强化区域协作,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开拓侨务工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的新领域。在深入调研分析,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全市性的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具体意见或实施规划,明确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合理梳理和确定市、镇(街道)、村(居)三级和各涉侨工作部门以及教育、科技、卫生、文体、旅游、人事、商务、规划、市政、广电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商会、侨联、妇联、青联等群团组织及海外联谊会、慈善总会等社团组织的网络优势,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协作、沟通、交流,从各自工作对象出发,做好针对不同群体的工作,力求取得新的突破。要加强侨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及时选派和培养一批素质较高、外事工作能力较强的侨务工作人员,避免出现与华侨华人新生代难以沟通的情况。要加强与高校华侨华人研究所等相关科研机构的联系,联合进行相关课题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探讨努力方向和发展策略。(六)增强战略思维,充分发挥华侨华人新生代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重要作用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高度,提升对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认识。通过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和一系列工作,让他们感怀祖国,强化华侨华人新生代“炎黄子孙同根生,中华儿女一家亲”的思想观念,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贡献。要引导和推动晋江籍华侨华人新生代加入海外“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促统社团,引导晋江籍旅外社团积极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尽心出力。同时,通过这项工作扩大晋江籍华侨华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升晋江侨务工作的战略地位。

侨乡文化论文篇(9)

延边州侨乡朝鲜族始终保持着朝鲜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十分讲究“秩序”。这一点受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中国朝鲜族文化与中国儒家思想渊源极深。早在公元前284年前后,也就是中国战国时期,孔子儒家思想就已经传入朝鲜半岛。“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③朝鲜族的传统礼俗之一就是敬老爱幼,在老人60岁之时要举办“花甲宴”,就更充分体现了这种传统美德。今天的朝鲜族人仍然尊师重教,朝鲜实行免费的教育制度,许多归国的华侨也十分看重子女的教育问题。老师在朝鲜族中威信较高。

延边州侨乡文化建设与发展

侨乡文化论文篇(10)

中新网10月12日电 据潮州市侨联消息,广东省潮州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结果揭晓,潮州市侨联主席杨锡铭选送的论文《以侨为“桥”汇侨力推动潮州跨越式发展》获二等奖。

当前,随着推进珠三角改革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完善,潮州作为著名侨乡,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把侨乡优势转化发展的优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杨锡铭在《以侨为“桥”汇侨力 推动潮州跨越式发展》一文中,论述在当前新形势下,潮州如何汇聚侨力、借助侨力,把侨乡优势的潜力发掘出来,推动跨越式发展。

文章指出,潮州必须通过各种方法,特别是文化和经济的手段,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的侨务工作,进一步密切与当地潮人的联系,从而促进潮州市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往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侨为“桥”汇侨力 推动潮州跨越式发展》一文适应时势,就区域的侨务工作进行深入的探讨,论述精确,反响良好,对作好新时期侨务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上一篇: 数学概率统计论文 下一篇: 比赛调研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