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2 16:05:40

苗圃调查报告

苗圃调查报告篇(1)

根据我县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技术力量和设施设备等条件将项目建设的地点确定为县柑橘良种繁育中心即九畹溪镇砚窝台村东风坝。

二、基地规模

核桃苗木繁育基地建设规模150亩,其中采穗圃50亩,苗圃地100亩。繁育品种以本地优良品种和引进苗木品种中的优良单株为主。

三、建设期限及业主

项目建设期限初定为2年,即2013年—2013年。建设业主单位为:县金城林木良种繁育场。

四、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

(一)采穗圃

1、培育砧木。一是选择树势生长好、树形结构合理、无病虫危害、地径6-8公分的核桃大苗作为砧木;二是栽植密度为株行距4米×4米,每亩42株;三是2013年3月底前完成栽植。

2、选育优良单株。一是初选。2013年3月份,由县金城林木良种繁育场聘请核桃专家到我县核桃重点产区,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农户和座谈等形式对全县核桃本地优良品种和引进苗木品种中的优良单株进行初步筛选,进行登记造册;二是终选。2013年7-8月份,由县金城林木良种繁育场聘请核桃专家在初选的基础上,根据其开花、结果及抗病虫害能力强弱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正式确定本地核桃和引进苗木品种中的优良单株;三是签定保护利用协议。通过初选、终选确定的优良单株,由金城林木良种繁育场与所有者签定保护利用协议;四是整形修剪。2013年11月-2013年2月在核桃休眠期进行整形修剪,为提供接穗作准备。

3、采穗圃苗木培育。2013年6-8月份,对采穗圃已经定植的核桃砧木进行高接换种,在高接换种的基础上,通过解砧、除萌、抹芽、除草、浇水、施肥和修剪等措施精心管理,培育形成优质核桃采穗圃。

(二)大田育苗

1、2013年春季大田育苗100亩,播核桃种籽5000公斤。

2、2013年对砧木进行大田嫁接,年底出圃嫁接苗50万株。

(三)细胞组培试验。

由县金城林木良种繁育场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核桃组培合同,进行工厂化育苗,缩短育苗的时间,保证育苗质量。

五、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初步慨算项目建设总投资150万元,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采穗圃投资60万元,其中:三次良种选育费6.5万元、购买2100株核桃实生苗种苗费30.8万元、苗木打窝子定植费3.2万元、肥料费3.0万元、农药费0.3万元、管理用工工资6.0万元、高接换种费4.2万元、后期管理及不可预见费6.0万元。

2、开展细胞组培实验30万元。

3、大田苗木培育50万元,其中租地费10万元、种子费10万元、劳务费15万元、肥料农药5万元、后期管理及其它费用10万元;

4、工作经费及其它10万元。

(二)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从两个方面加以解决:

1、县林业局从森林植被恢复费中解决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良种采穗圃建立和细胞组培实验;

2、建设单位自筹资金50万元,主要用于大田苗木培育和其它日常管理工作。

六、项目验收及资金拨付

(一)验收办法。项目建设结束后,由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及自查验收材料,县退耕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到实地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出具验收报告和资金拨付建议。

(二)资金拨付。总体要求按工程进度拨付,局财审股根据县退耕办检查验收报告和资金拨付建议,经分管领导审核,报局长签字后,将资金直接拨付到业主单位。

七、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要按照县委、县政府两个办公会议精神,为加强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领导,县林业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总工程师、副局长为副组长,退耕办、财审股、森防站、种苗管理站、林木良种繁育场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退耕办,退耕办落实专人统筹协调核桃苗木繁育基地建设。

苗圃调查报告篇(2)

根据《海南省林业局关于开展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排放源的调查的通知》(琼林[2010] 48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查清我市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科学制定和实施我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我市生态安全,加快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此,我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以森林检疫站技术人员为主的调查队伍,对我市林业系统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做法

为确保调查的质量和效率,我农委组织了以森林植物检疫站为主的专业调查队伍,深入全市辖区内的药剂储存仓库、木材厂(木材防腐剂)、各类苗圃等场所进行全面调查,重点调查上述场所有无储存或使用氯丹、滴滴涕、六氯酚、毒杀芬、灭蚁灵、五氯酚纳等杀虫剂类持久有机污染物,逐个进行登记,详细咨询经营者使用杀虫剂类持久有机污染物及管理情况,并向他们宣传使用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排放源的危害性。

苗圃调查报告篇(3)

这次会议目标是造林良种化。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一、种苗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一)突出油茶种苗质量管理这个重点,严把了“三关”

*是全国的油茶大省,油茶育苗在我省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传统。随着油茶产业的升温,油茶育苗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油茶种苗质量监管,责无旁贷地成为了种苗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种苗工作严把“三关”,较好地保证了油茶种苗质量。

1、规范管理,严把了市场准入关。为防范油茶育苗一哄而上、以劣充优、扰乱市场等行为的发生,各地在严格执行《*省油茶采穗圃管理办法》和《*省油茶苗木质量管理办法》的同时,采取得力举措,强化了油茶育苗的“准入制度”。如*县人民政府下发了《油茶苗木质量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该县油茶育苗只允许是“定点育苗”,所用苗木只许来自定点育苗基地;*市政府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油茶种子和苗木生产经营管理的通告》,将定点育苗制度传达到了每一个村组;*市通过制作统一大型标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告之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宣传活动,有效地遏制了全省油茶计划外育苗现象的大规模发生。

2、强力监管,严把了生产质量关。为科学指导油茶种苗生产,全省上下认真抓了三件实事:一是大力开展了油茶种苗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省厅先后举办油茶采穗圃建设培训班、油茶嫁接育苗技术培训班四期,培训技术骨干400多人。各市州、县和65个定点育苗基地在省厅集中培训结束后立即启动本地嫁接技术力量的培训工作,*、*等地的林业部门还与当地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将油茶育苗培训纳入了县市为民办实事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培训嫁接工超6000人次,为油茶产业的发展储备了人才资源。二是强化了油茶种苗生产的日常监管。为确保油茶种苗质量,全省上下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抓育苗。在穗条生产和芽苗砧嫁接期间,省、市、县种苗管理机构均按属地原则进行了现场监管,省厅还推行了嫁接生产日报制、组织专家深入定点单位进行了现场指导,*、*、*数据上报及时,统计准确。在日常管护的每个关键环节,省厅都下发了专门文件,了具体要求和可操作的技术规范。市州县也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抓监管,促进了全省油茶育苗水平的提高。如*市配备了专人专车,分管局领导率市种苗站负责人经常微服私访抓检查;*市由市局聘请多年从事油茶育苗工作的林业高级工程师为首席专家,无偿为育苗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市种苗站的主要精力集中围着苗木质量转,分管局领导最多一月亲自到育苗点检查指导达10次之多;*市制定了油茶育苗质量评分办法,将档案管理、圃地管理、苗木质量细分为11项评分指标,由市局统一组织检查、记分、评比。三是认真抓苗木质量检查和容器苗培育的组织工作。20*年8月,省厅组织力量对全省圃地油茶苗木质量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摸清了全省育苗家底,之后,又立即召开了油茶种苗质量管理座谈会,将各地育苗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会议后,绝大多数市州能积极抓整改,再次开展了除萌除杂工作,在油茶容器苗培育工作中能严格执行省厅的时间、质量、技术要求,并认真进行苗木质量分级工作,从最近国家林业局在我省开展工作的油茶种苗质量抽查情况来看,抽查的15个定点育苗单位16个苗批,大部份育苗单位都能按照相关要求和技术规范做好苗木分级和除萌、除杂工作,特别是*县、永大高科,育苗水平较高,苗木质量较好,除萌、除杂比较彻底。

3、疏堵结合,严把种苗使用关。为确保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用上优质苗,省厅在*林业政务网、*种苗网、《*林业》杂志上开辟专栏对有关油茶种苗法规进行了深入宣传,将全省65个定点育苗单位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中国绿色时报》、《*日报》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通过种苗信息、良种审定公告、答记者问等形式进一步宣传贯彻《种子法》。*、*、岳阳、衡阳等市都采取了多种途径加大了良种宣传力度,社会反响很好。为防范劣质苗木流向省内、外市场,省厅采取了“疏堵结合”的办法,一方面,把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种苗行为纳入到了林业公安“雷霆一号”专项行动打击范围,极大地震慑了违法行为,尽力压缩非良种苗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呼吁兄弟省市通过正当渠道到我省购买优质种苗,尽量堵住下游销售通道。

通过全省上下努力,65个定点育苗基地完成油茶芽苗砧嫁接苗1.1亿株,现保存苗木8700万株,其中容器苗4700万株,可满足45万亩油茶造林对优质种苗的需求。

(二)坚持林木良种繁育体系这个中心不动摇,进一步夯实了林木种苗繁育推广体系

以推进造林良种化的林木良种选育、生产和推广工作是林木种苗工作永恒的主题。一年来,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省林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着力抓了四项工作:一是大力争取国家种苗工程项目,增强了种苗生产发展后劲。年初,利用国家拉动内需和加大油茶种质资源建设的机遇,各地加大了种苗工程的申报力度,*、*、*、*、*等地抢占先机,精心编制并及时上报了油茶采穗圃、种子园等15个工程项目,省站同时对以前申报的工程项目进行了跟踪。经不懈努力,13个项目当年即获批复,并与过去4个已批复项目一起得到了国家投资,到位中央资金2557万元,是上年资金总量的4.6倍;会同、靖县、攸县杉木种子园,城步马尾松种子园,汨罗桃林林场湿地松种子园和*市杂交油茶种子园等6个良种基地被命名为“部级”林木良种基地,省林科院油茶种质资源库、泰格林纸集团杨树种质资源库分别被命名为“部级”油茶种质资源库和“部级”杨树种质资源库。“国字号”桂冠的争取,不仅为后续工程的上马赢得了先机,而且为争取国家林木良种补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了种苗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去年,全省新建油茶采穗圃1008亩,全部做到了规范化管理,6个部级林木良种基地逐一落实了科技支撑单位,并精心编制了20*~2015年发展规划。为确保新上项目的建设成效,省厅举办了一期种苗工程建设与财务管理培训班,对17个单位的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工程和财务管理培训。三是省林木种苗管理站坚持不懈地与省林科院合作,开展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油茶、杨树、光皮树、桤木等7个树种的良种选育和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杨树等4个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该项工作得到了属地市县林业局的大力配合,20*年,收集优良种质资源超过了500份。国家油桐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方面,收集了*、*、*、*等9省市油桐种质资源146份,栽植面积220亩。四是认真抓了到期种苗工程的竣工验收。年内完成了*省林木种苗繁育示范中心、*省良种繁育中心等10个种苗工程项目的验收,*市中心苗圃、*桑植县苗圃等一批遗留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也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使到期完工项目验收率达到了90.6%。

(三)推行四个“落实”,强化了种苗行业管理

一是落实了政务公开。省站承担的行政职能和办事流程全部做到了网上和公示栏上全公开,省级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核发做到了网上办证。所有定点育苗点的选择、良种穗条的调剂、容器苗培育的计划都做到了公平、公正,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告。市州县种苗管理机构绝大多数能按政务公开的要求,实行“阳光行政”。

二是落实了依法行政。出台了《*省林木种苗“四证一签”发放管理办法》,编制了种苗行政许可流程图和种苗办事服务项目指南,制定了*省林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种苗部分)。从20*年起,在全省范围内,以油茶种苗质量管理入手,建立起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制度,种苗执法更具操作性。从最近国家林业局在我省开展的油茶种苗质量抽查情况来看,抽查的15个定点育苗单位、7个定点采穗圃均建立了生产经营档案,其中汨罗玉池林场、道县苗圃等单位的种苗生产经营档案相对而言比较规范和健全。

三是落实了依法治种。市、县共查处非法采摘、收购油茶穗条案件8起,非法经营油茶种苗案件4起,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特别是*虹瑞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定点育苗基地)违规生产、调运油茶苗木的事件,由省、市组织联合调查组进行了认真查处,取消了其定点资格,注销了其种子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将处理结果向全省进行了通报。

四是落实了依法兴种。全省调剂林木良种20000多公斤,种子出库时都达到了国家标准Ⅲ级以上的质量要求,主要造林树种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的良种使用率分别达到75.04%、93.20%、91.17%,其中*、*、*、*、*、*等市州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的良种使用率均达到了100%。全省育苗2.8万亩,可产合格苗9.3亿株。为因地制宜超前做好“优材更替”、“无节良材”珍稀苗木准备,省厅在广泛征询育苗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以红锥、毛红椿、楠木、榉木、马褂木等树种为优材更替的主要造林树种,并根据不同树种种质资源的保存情况,划定了采种区域,指导各地按需要进行了科学采种。来源于:

(四)强化效能建设,省级种苗队伍建设上新台阶

省质检站强化检验能力建设,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省内林木种子的检验任务,而且圆满完成了国家林业局交办的南方六省种苗质量抽查工作,检验能力和影响又有了新的提升。

省种子储备库严格执行“三不”原则(不是良种不调,不检不调,不合标准不调),圆满完成了种子调剂任务。

省种苗示范中心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科研创新,合作开展了油茶苗组培、榉木引种实验、马尾松顶芽扦插等试验,花卉苗木生产稳步上台阶,尤其是中心油茶容器育苗技术和管理水平日臻成熟,成为了我省林业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和全国种苗行业的一个知名品牌。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20*年的种苗工作也还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主要是:主要用材林树种圃地苗木质量不高,地区间质量参差不齐;种苗工程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非定点油茶育苗较为突出,种苗行业监管任重道远;部份油茶苗木质量达不到出圃标准,苗木调运监管难度加大;种苗生产、经营档案不健全、不完善。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当前林木种苗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林木种苗是植树造林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增加森林总量,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功能,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在动力。在当前形势下,林木种苗工作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其“利好”形势与任务“压力”并存。

(一)当前林木种苗工作面临的“利好”形势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工作,高质量的种苗将是一个长期的“绩优股”。在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总理赋予了林业以特殊地位。在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政府在没有任何国际援助的情况下自主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年下降40~45%的目标”,承诺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13亿立方米。这就意味着新一轮大规模造林的序幕即将开启,社会对良种壮苗的需求又将提速。

2、林木良种的增产效益已越来越为社会所认可,林木良种补贴政策可望得到落实。去年2月,*总理再次对发展油茶产业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对油茶良种补贴政策进行认真研究。在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进一步明确,要实施油茶良种补贴政策。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再次要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根据最新消息,国家林木良种补贴政策可望今年出台,良种基地投入不足、产能低下的困局有望得到缓解,林木良种的普及推广力度必将加强。

3、系列林业新政的出台,刺激了社会对良种壮苗的需求稳步上升。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铺开,森林采伐指标入户工程的实施,有了林权就能“我的地盘我作主”,极大地促进了林农“山当田耕,树当菜种”的热情。良种壮苗已成为了社会造林的第一选择。

4、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为林木种苗工作注入新的内容。省长在年前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要突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努力保护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环境。林木良种以其增效显著的遗传特性必然是林业低碳经济产业的首选资料。不管是木本油料、工业用材,还是城镇绿化,林木良种都将大放异彩。

(二)当前林木种苗工作面临的任务“压力”

1、油茶种苗供应时间紧,任务重。长期以来,我国造林计划一般都要滞后于种苗生产一年左右的时间,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殊性,苗木生产与造林需求难免脱节。就油茶种苗来说,一般采用2年生裸根苗造林,但准备期就要相对延长,一方面苗木供应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又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2、林木良种基地的生产能力有限,良种使用率难以在短期内有重大突破。目前,我省除湿地松种子园的生产能力能基本保证供应外,杉木、马尾松种子园的生产能力与生产需求都存在较大缺口。

苗圃调查报告篇(4)

1.报表指标体系不够优化一是部分指标设置重复,实用性不强。现行的报表体系过分追求信息的“大而全”,一些统计指标过于繁琐,有的指标则明显存在重复设置现象。如国有森工企业、林场、苗圃财政资金收支表,和林业财政资金投入总表的指标相同;国有森工企业财政资金收支表30行“其他”和29行“其他”、国有林场财政资金收支表31行“其他”和30行“其他”、国有苗圃财政资金收支表29行“其他”和28行“其他”,这几个指标意思相近,重复设置。二是新增的项目指标未在决算报表中得到具体体现。近年来,报表指标体系虽进行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但在指标设计上与工作需求的矛盾仍较大,新增项目指标在报表中没有具体体现。如2014年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新增退耕还林任务,并安排了现金补助及工作经费1.9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较大,但在财政资金投入总表没有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现金补助及工作经费指标。三是指标解释不够详细。林业行业报表只对主要指标进行了解释,还有一些指标没有详细的解释,填报时有的指标按自己理解填列,造成填报的口径不一致。如天保工程国有实施单位基本情况表中94行至108行林业资源,在说明文档中没有指标解释,据调查,有的单位按2011年天保实施方案中的林业资源面积填列,有的单位按最新森林资源清查的面积填列,从而造成汇总数据不统一。

2.软件功能设置不够完善一是公式设置不够完善。因行业报表指标体系繁杂,涉及面广,部门决算报表审核大多依靠软件功能审核发现问题,而林业行业报表大多依靠人工审核,公式设置还不够完善。目前,这套报表软件只能发现逻辑性错误,报表审核很容易通过,核实性审核和合理性审核公式设置较少,数据真实性和合理性要依靠人工凭借掌握的政策和积累的经验判断,人工审核工作量大。比如,非天保工程实施单位,林资01表中央天然林保护资金不应有数据;国有林场基本情况表中109行林场个数不等于国有林场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36行汇编林场个数;国有林场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38行有亏损单位个数,但39行亏损单位亏损额无数据;国有职工年均工资1000元以下,木材单位销售价格每立方米一万多元或者几十元等等。二是查询和分析功能设置不够完善。部门决算报表设置很多横向过渡表和纵向过渡表查询,财政部的审核模板和每个省的审核模板,分析评价表中资产负债变动情况、机构人员增减变动情况、收入支出上下年对比分析等,对决算分析实用性相当大,而行业决算报表设置横向过渡表过于简单,审核模板也没有,分析表的设置也不直观和实用,基层财务人员对查询和分析模块功能几乎没有使用。

3.分析应用不够林业行业财务分析报告是行业会计决算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每个单位对每套决算必须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对本单位当前预算执行、经营情况和财务管理上的重点、热点、难点、新生事物和变化大的数据,要认真说明有关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改进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存在着“重编制,轻分析”的思想,认为此套报表利用率不高,将年终编制报表作为一项任务,财会人员按照相关口径和表间勾稽关系进行数据汇总编报,只要软件能审核通过就完事大吉,对单位财务状况、生产经营和预算执行等情况缺乏必要的文字分析,没有为今后预算编制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没有真正发挥林业行业决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二、完善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的建议及对策

1.提高对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重要性的认识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既是林业部门制定财政政策、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参考,又是各级主管部门和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做出各项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衡量财政资金绩效的重要信息渠道。国家林业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编审林业行业报表,对国家制定林业政策和资金分配等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会计法》也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各单位的领导是财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这就要求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对决算工作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依法理财和经济责任意识,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确保林业行业报表数据真实、合法和完整。

2.优化现行报表指标体系现行报表指标过于繁琐,填报工作量大,实用性不强,为了使行业报表更好服务当前林业工作,建议对现有报表体系进行改革,进一步优化现行报表指标。一是充实和调整相关指标。目前,退耕还林项目已不存在粮食调运,将林业财政资金投入总表中“粮食调运和检查验收费等其他”改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现金补助”,在“退耕还林”指标下面增加“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工作经费”指标;增加国有苗圃主要指标分析表,方便国有苗圃对主要指标进行决算分析。二是简化指标体系。自2012年林业财政资金、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国有苗圃四套决算报表整合在一个任务平台以来,国有森工企业、林场、苗圃既要编制森工企业、林场、苗圃决算套表,又要编制林业财政资金决算套表,实际上比2012年以前增加了编制工作量。为避免统计指标相互重复,减少填报人员工作量,建议取消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国有苗圃财政资金收支表;天保工程国有实施单位基本情况表大部分指标和天保工程信息年报表类同,政策性社会性收支情况61行至93行指标,在天保工程财政资金收支情况表中有反映,公益林面积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收支情况表中有反映,当年中央财政抚育补助面积在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资金收支情况表中也有反映,为避免数出多门,重复劳动,建议取消此表。三是完善指标的解释。为真正发挥各项指标在行业报表中的作用,建议对现行指标进行详细解释,统一填报口径,明确审核依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3.进一步完善软件功能一是完善相同指标的自动取数功能。目前,四套报表相同的指标有的还不能自动运算取数,如国有森工企业、林场、苗圃财政资金收支决算表和林业财政资金投入总表中相同项目指标,依靠手工填列,建议增设公式,四套报表相同的项目指标能实现自动运算取数。二是完善公式设置。为充分发挥报表软件功能,对报表中金额相等的指标,建议增设逻辑性审核公式,比如:若单位为天保实施单位,天保工程财政资金收支情况表中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补助支出补助费和国有森工企业、林场和苗圃财政资金收支表中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补助支出补助费相等;天保工程国有实施单位基本情况表97行1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表30行2列相等,98行1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表33行2列相等,99行1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表30行3列+4列+5列相等,100行1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表33行3列+4列+5列相等,104行中央财政抚育补助面积和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资金收支情况表24行3列相等;国有森工企业税费缴纳表中17行1列和国有森工企业财政资金收支表13行2列相等,18行1列和国有森工企业财政资金收支表13行3列相等;国有森工企业、林场、苗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汇编单位个数应等于基本情况表中单位个数。对于报表中某些存在关联关系的指标,建议增设核实性审核公式,比如:天保财政资金收支情况表中本年支出数12行3列、12行5-19列有数据,本年实际开支人数21行3列、21行5-19列有数据;天保工程国有实施单位基本情况表中2行1列有数据,44行1列应有数据,7行1列有数据,47行1列也应有数据;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资金收支情况中24行1列有数据,2行1列也应有数据,32行1列有数据,6行1列也应有数据;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资金收支情况表中32行1列有数据,6行1列也应有数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收支情况表中33行1列有数据,5行1列和6行1列也应有数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有亏损单位有个数,亏损单位亏损额就有金额;基本情况表中有人数就应有工资。对报表中有不合理的数据,建议增设合理性审核公式,比如:国有职工年均工资低于5000元或高于200000元,木材销售价格每立方米低于50元或高于5000元,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资金收支情况表中每日抚育工价小于50元或大于500元等。以上这些增设公式后,填报人员应根据软件提示进行操作,核实后确属事实,点右键在出错说明编辑原因,大大方便查询,减少人工审核工作量。三是完善查询和分析功能。因人工审核存在很多缺陷,建议仿照财政部门决算报表,增设很多相关的横向过渡表查询和审核模板,如封面规范性查询,新增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上下不一致,亏损单位个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和资金对应,森林植被恢复费中央级征收,主要产品产销量经营利润负数,国有苗圃个数和经营面积对应等各种查询模板。对现有的分析表进行完善,增设收入支出预、决算对比分析评价表,收入支出结构分析评价表,收入支出上下年对比分析,机构人员增减变动情况等,使分析表设置更直观和更实用,方便基层财务人员查询和决算分析使用。

4.加强报表数据分析利用林业行业财务分析是以行业会计决算报表的数据为基础对单位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各单位要加强报表数据分析,不能只局限于数字的统计汇总,要充分利用决算报表数据为国有林场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为申报林业成品油用油补贴、森林抚育、国有林场扶贫资金、林业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和安排资金提供重要依据,以提高林业行业财务会计决算的数据利用率,发挥林业行业报表应有的作用。

苗圃调查报告篇(5)

民国6年(1917年),昆明县谢知事呈云南省行政公署筹设森林苗圃场。地点:昆明城外先农坛,即五谷庙。《义声报》为此作了专门报道。民国7年(1918年),云南省长公署政务厅林务处在昆明市西北打猪(珠)巷建立第一苗圃,占地80多亩,年产苗30多万株。?民国8年,保山县实业所实业员段彤云,发起民间50余户创办"保丰森林有限公司",经营木材和集资造林。?

民国9年(1920年),云南省会植树节选定在昆明南关外公园内林艺试验场举行。是年4月15日,《义声报》公布《云南省立林业试验场暂行章程》,计19条。第一条规定:"云南省立林业试验场就南城外公园内设立直隶于云南省长公署。"所掌事务为"接木插条分根分蕖各造林事项","造林整理及造林施业事项","防止森林各种灾害事项","森林工艺及造林事业","生长状况及材积调查事项","林产制造事项"等。还规定林场设场长,由省长公署委任,设技术员和事务员。"公园内原有林木果树及花卉等均拨归本场经理,其有应补植者,并得推广栽"。本场经费,开办费和经常费由云南省长公署筹给之,"均按月造具书表单据,呈报云南省长公署核销"。是年4月,保山县实业所于第一农事试验场内设置苗圃育林,供机关团体植树造林。此为保山最早建立的公营苗圃之一。是年,原晋宁实业所副所长创办林业试验田20余亩,培育云南松、栎类等10多种。?

民国11年(1922年)10月,省实业司在昆明金碧公园设农林馆,由实业司农林课主管,辖内设司事、杂役;原晋宁县实业所技正李绍彭在五里大闸西办个人园艺场,植金沙李、青丝桃、湖桑等优良品种1000余株。民国12年(1923年),省实业司林务处兴办直属造林示范林场。第一造林场设在昆明东郊双乳山、照壁山,面积7800多亩;第二造林场,于民国17(1928年)建立,设于昆明北乡铁峰庵山,面积2.8万亩;第三、第四造林场,成立于民国15年(1926年),分别设于昆明县西乡眠犬山和昆明北乡老青山,面积分别为2600亩和3700亩;第五造林场,于民国22年(1933年)建立,设于昆明县东乡大麻苴之牧野山(石子山上),面积1000余亩;第六造林场,又名路南拖沟来林场,原有面积5万余亩,其中天然林10万余株,属一匪产,民国21年(1932年)匪首伏法,经省政府没收交由省实业厅管理。该场建立后,逐年补种树木,共有混交林100余万株,该场设于路南拖沟寺山。?从民国12年(1923年)后,全省不少县纷纷建立农林试验场、林业苗圃、造林林场。如阿迷县(今开远)建立林场,县建设局设有林警2名,专门负责全县林场的巡查。?

民国17年(1928年),省建设厅在宜良禄丰村将迤南区行道树育苗场改建为禄丰村林场,林场主任为马兆丽。该场历史较长。早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云贵总督在此设官木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为官立木植局,经营管理山场森林的采伐、运输,有面积4万余亩;民国7年(1918年)改为云南官木采运局;民国15年(1926年)改为迤南区行道树育苗场;民国17(1928年)才正式改建为禄丰村林场;民国18(1929年)9月改为省第二育苗场,民国21年又改为禄丰村造林场;民国30年(1941年)又改称为禄丰村油桐林场;民国35年(1946年)后称为农林改进所禄丰村林场,直至1949年12月,面积10万亩。该场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一个国有林场,历经数次更名,始终一直存在着,可以说是全省林场的缩影。?民国18(1929年),省政府改第二农场为第一育苗场;改禄丰村油桐林场为第二育苗场;改河口农场为第三育苗场。是年,省政府公布《云南模范林场暂行章程》(共15条),规定林场范围,"以铁峰庵(昆明)脉为主","本林场以提倡造林,树全省模范为宗旨"。林场隶属于省政府建设厅;林场设场长、助理员、林警巡长各一名;规定造林场分为移植和插种造林两种,造林面积暂定为1000亩。是年,省农矿厅(从省建设厅分出)林务处在河口兴建热带植物试验场,面积150余亩,试种咖啡、肉桂、苦楝等热带亚热带树种;试验场停办以后,于1935年8月恢复,以后因抗日战争,又停下一段,至1948年3月再次恢复。《观察报》1948年3月8日载:《农改所恢复河口热带作物试验场栽培金鸡纳热带作物》。?

是年(民国18年),省农矿厅筹建省立苗圃和省会造林场,设立滇南第一林场,林场设森林警察区署。?

民国19年(1930年),云南省农矿厅公布《各县区植桐办法》,计11款(条)。规定各县区政府设置林场,每年种桐5000株以上,各村每年种桐50亩以上,其县乡人民住宅四旁,亦应酌量种植。?是年12月,省政府颁布《云南造林运动章程》。其中规定各地接到《章程》布告之日起6个月内,分别成立林场,逾期不建立者,即由该管官厅将其山场收回,招人承领造林。是年,省政府制定《云南造林运动宣传大纲》阐述了云南造林运动的6个步骤。"云南全省荒山,就调查所得面积计算,已有二万万亩左右。"规定:10年内把全省的荒山荒地种植完毕。每一个村须就公有荒山中成立一个造林场,每县至少应设立50个以上的造林场。上述《章程》、《大纲》呈奉省政府公布施行后,出现群众造林高潮。据民国21~22年(1932~1933年),据实业部全国造林考成表(云南部分)载:云南编制林场3900余个。如元谋县建设局编制林场68个,会泽县编制林场93个,各设管理员1人。会泽林场造林成活约95万株,育苗1.7万株。民国23年(1934年)实业厅林务处对云南林场进行调查,公布统计数:共调查64个县局,3964个林场,总计面积920.57万亩。林场所有权分3种:公有20个县,占64个县的31.25%;私有5县,占7.81%;公私所有39县,占60.94%。又据《民国三十年林务工作报告》统计,全省编制林场个数、面积与上公布数相同。自民国28~30年(1939~1941年)各县造林面积共157.3万亩,占总经营面积920.57万亩的17.09%,成活树木6420万株。这说明全省林场迅猛发展,已达到了顶峰。?

民国20年(1931年),省农矿厅公布《云南农矿厅林务处第二林区模范林场暂行章程》,共6章20条。规定路南县拖沟寺所有各山场力加整理,定名为云南农矿厅林务处第二林区模范林场,设场长、事务员、技术员各1员,林警2人,巡山4人,林工4人。是年,各县拟定造林实施办法,建立苗圃。如迤东各县开始建立苗圃,鲁甸县在县城东门外先农坛建立苗圃1亩培育乌桕苗。是年,省建设厅和盐运使署拨经费饬由黑井场柴本借贷所,于黑井古新寺侧创建小规模林场1个,面积约10亩。?

民国21年(1932年)3月24日《义声报》载:全省编制林场1600个。"各县应成立之苗圃及籽种承发所共有40个县"。11月18日,昭通县编制林场37个,除第一号中山林场为公有外,其余36个均属私人林场。

民国22年(1933年),《云南推广造林运动章程》,经实业部修正核准,省政府公布施行。规定每个县建立面积在200亩以上的林场50个。是年,实业厅林务处在昆明北郊右营建立省立第二苗圃;省实业厅在河口建立云南实业厅河口育苗场,于1935年改为河口第三育苗场。

民国24年(1935年),建设厅筹建海口河沙防造林场,由省林务处副处长的杨克学力兼任场长,于民国27~28年(1938~1939年)实施造林,并造林1万多亩;是年,省建设厅在个旧筹建个旧矿区造林场;在昆明东郊建第三苗圃;在黑盐井筹建黑盐井造林场;在白盐井筹建白盐井造林场。黑白盐井两个造林场的造林业务均由省建设厅负责,每年派员督种并函盐管局备案,直至1945年1月撤销。?

是年7月,省政府公布《推广造林章程》,规定"各地方办理造林,须扩大范围同时举办,并限定由民国24年起至30年,共6年以内一律完成",各林场每年造林面积至少须占该林场全面积的1/5以上,各林场实施造林均定于每年春夏秋3季举行;各林场设森林巡警,代用森林警察。?民国25年(1936年)4月8日,云南省总司令部和云南省政府公布施行《云南省会近郊墓地的造林办法》;省政府公布《云南省会近郊墓地造林保护办法》;4月16日又公布《云南全省县区近郊荒山墓地造林办法通则》(计21款)。按上述规定,当年省建设厅在昆明古幢庵建省会墓地林场;在昆明黑林铺建省会药用林场。?

民国26年(1937年),省建设厅在昆明的妙高寺建省会保安林场,在昆明铁峰庵建省会纪念林场;10月,省建设厅筹建呈贡果木品种试验场。1939年2月10日,云南省政府委员会606次会议决定成立呈贡果木试验场,共有私荒500亩。?

民国27年(1938年)6月,省建设厅在宜良西门外的二公里处建宜良工艺植物造林场,由刘秉政技术员负责筹办。《云南新商报》于1938年6月9日作了报道。是年,滇西企业局在一平浪筹建一平浪农林课(林艺股)相似林场性质,负责山林经营,解决一平浪盐矿区生产生活用材。?民国28年(1939年),省建设厅采用奖励办法实行造林,选定"华坪等19个县先成立林场,作人民指导模范",并拨给办林场专款。?民国29年(1940年)2月,省建设厅建柞树林场,面积约4000亩,王嘉猷任林务主任;4月,省建设厅在昆明小马村船房陆家营建立桉树林场,由技士李方伯负责;8月30日,川滇铁路公司拨款筹办林场;9月1日,省建设厅林务处与昆明建筑材料公司签订合办路南拖沟寺林场协议。?民国30年(1941年),省建设厅林务处直属林场有省会林场、禄丰村油桐林场、白盐井林场、黑盐井林场、海口砂防林场、保安林场、妙高寺林场、第一至第五林场、纪念造林林场、墓地造林林场计15个;新建省直属第一、第二两个苗圃和楚雄蚕桑推广部。各县相继建立一批苗圃。《民国日报》1942年11月19日载,省建设厅派员到保山县枯柯河坝团山坝建立迤西热带作场试验场,试种木棉,营造金鸡纳等防疟植物。是年,河口热带林场培育的金鸡纳(桉树),经过9次试验失败终获成功,已有开花母树250株,二年生幼树2000多株,幼苗2万株。?民国31年(1942年)1月,农林部在丽江设金沙江流域管理处,秦仁昌任处长,员工20多人,设有森林警察队30余人,并建立苗圃。4月1日,思普企业局筹设樟脑种植场,仿造日式蒸馏试验樟脑生产之最佳方法,在云南省尚属首例。?

民国32年(1943年),省建设厅在省会昆明建立省会造林林场。?

民国33年(1944年),省建设厅林务处选定昆明西站外虹山一带为速成林场场址,占地950亩,种有楸木、洋槐、扁柏、蓝桉、白杨、华山松栎类等树种。有管理员杨春1人负保护之责。2月,省建设厅在昆明小屯后建立省会纪念林场。据《朝报》2月27日报道,省建设厅在黄土坡和定光寺建林场两处设专人管理,每年植树节在此植树。?

民国34年(1945年),省建设厅林务处新增设第二育苗场(昆明屠羊场)和林务处迤氵育林场。?民国35年(1946年),云南锡业公司造林队在个旧成立,在个旧的马拉格矿山周围造林,时有员工20人。1月,省建设厅在昆明建昆明林场,何弘德任场长。12月1日《观察报》载《建设厅拟就36年度各县乡镇造林计划公私荒地作林场》,年底县报每乡镇设林场一所,苗圃一处,林场、苗圃设乡管理员。省建设厅训令各县成立植树节示范林场。?民国36年(1947年),省建设厅在昆明金殿右侧,建立昆明华南林场(原为林务处筹设)。?民国37年(1948年)3月,省建设厅制定《云南省乡镇造林实施细则》,共13条。规定全省各地以乡镇为单位,分别设置500亩以上的林场,分4年办理完竣,每年造林3万株,共计12万株;除林场外,每一居民应于夏季就村庄四周以田头沟边屋旁隙地,最少植树5株。6月7日,省政府训令建设厅恢复河口热带作物试验场。是年,一平浪煤厂设立一平浪林区,对周围200余里森林设员监护;楚雄县政府批准民间创办的楚雄县纯武林场,并发给经营执照;腾冲县尚存来凤山、宝峰寺和国殇墓园纪念林场3个;保山县还保留宝盖山、龙泉、保岫公园林场和蜈蚣山植树示范林场4个,且多数林场名存实亡。?

苗圃调查报告篇(6)

民国6年(1917年),昆明县谢知事呈云南省行政公署筹设森林苗圃场。地点:昆明城外先农坛,即五谷庙。《义声报》为此作了专门报道。民国7年(1918年),云南省长公署政务厅林务处在昆明市西北打猪(珠)巷建立第一苗圃,占地80多亩,年产苗30多万株。民国8年,保山县实业所实业员段彤云,发起民间50余户创办"保丰森林有限公司",经营木材和集资造林。

民国9年(1920年),云南省会植树节选定在昆明南关外公园内林艺试验场举行。是年4月15日,《义声报》公布《云南省立林业试验场暂行章程》,计19条。第一条规定:"云南省立林业试验场就南城外公园内设立直隶于云南省长公署。"所掌事务为"接木插条分根分蕖各造林事项","造林整理及造林施业事项","防止森林各种灾害事项","森林工艺及造林事业","生长状况及材积调查事项","林产制造事项"等。还规定林场设场长,由省长公署委任,设技术员和事务员。"公园内原有林木果树及花卉等均拨归本场经理,其有应补植者,并得推广栽"。本场经费,开办费和经常费由云南省长公署筹给之,"均按月造具书表单据,呈报云南省长公署核销"。是年4月,保山县实业所于第一农事试验场内设置苗圃育林,供机关团体植树造林。此为保山最早建立的公营苗圃之一。是年,原晋宁实业所副所长创办林业试验田20余亩,培育云南松、栎类等10多种。

民国11年(1922年)10月,省实业司在昆明金碧公园设农林馆,由实业司农林课主管,辖内设司事、杂役;原晋宁县实业所技正李绍彭在五里大闸西办个人园艺场,植金沙李、青丝桃、湖桑等优良品种1000余株。民国12年(1923年),省实业司林务处兴办直属造林示范林场。第一造林场设在昆明东郊双乳山、照壁山,面积7800多亩;第二造林场,于民国17(1928年)建立,设于昆明北乡铁峰庵山,面积2.8万亩;第三、第四造林场,成立于民国15年(1926年),分别设于昆明县西乡眠犬山和昆明北乡老青山,面积分别为2600亩和3700亩;第五造林场,于民国22年(1933年)建立,设于昆明县东乡大麻苴之牧野山(石子山上),面积1000余亩;第六造林场,又名路南拖沟来林场,原有面积5万余亩,其中天然林10万余株,属一匪产,民国21年(1932年)匪首伏法,经省政府没收交由省实业厅管理。该场建立后,逐年补种树木,共有混交林100余万株,该场设于路南拖沟寺山。从民国12年(1923年)后,全省不少县纷纷建立农林试验场、林业苗圃、造林林场。如阿迷县(今开远)建立林场,县建设局设有林警2名,专门负责全县林场的巡查。

民国17年(1928年),省建设厅在宜良禄丰村将迤南区行道树育苗场改建为禄丰村林场,林场主任为马兆丽。该场历史较长。早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云贵总督在此设官木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为官立木植局,经营管理山场森林的采伐、运输,有面积4万余亩;民国7年(1918年)改为云南官木采运局;民国15年(1926年)改为迤南区行道树育苗场;民国17(1928年)才正式改建为禄丰村林场;民国18(1929年)9月改为省第二育苗场,民国21年又改为禄丰村造林场;民国30年(1941年)又改称为禄丰村油桐林场;民国35年(1946年)后称为农林改进所禄丰村林场,直至1949年12月,面积10万亩。该场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一个国有林场,历经数次更名,始终一直存在着,可以说是全省林场的缩影。民国18(1929年),省政府改第二农场为第一育苗场;改禄丰村油桐林场为第二育苗场;改河口农场为第三育苗场。是年,省政府公布《云南模范林场暂行章程》(共15条),规定林场范围,"以铁峰庵(昆明)脉为主","本林场以提倡造林,树全省模范为宗旨"。林场隶属于省政府建设厅;林场设场长、助理员、林警巡长各一名;规定造林场分为移植和插种造林两种,造林面积暂定为1000亩。是年,省农矿厅(从省建设厅分出)林务处在河口兴建热带植物试验场,面积150余亩,试种咖啡、肉桂、苦楝等热带亚热带树种;试验场停办以后,于1935年8月恢复,以后因抗日战争,又停下一段,至1948年3月再次恢复。《观察报》1948年3月8日载:《农改所恢复河口热带作物试验场栽培金鸡纳热带作物》。

是年(民国18年),省农矿厅筹建省立苗圃和省会造林场,设立滇南第一林场,林场设森林警察区署。

民国19年(1930年),云南省农矿厅公布《各县区植桐办法》,计11款(条)。规定各县区政府设置林场,每年种桐5000株以上,各村每年种桐50亩以上,其县乡人民住宅四旁,亦应酌量种植。是年12月,省政府颁布《云南造林运动章程》。其中规定各地接到《章程》布告之日起6个月内,分别成立林场,逾期不建立者,即由该管官厅将其山场收回,招人承领造林。是年,省政府制定《云南造林运动宣传大纲》阐述了云南造林运动的6个步骤。"云南全省荒山,就调查所得面积计算,已有二万万亩左右。"规定:10年内把全省的荒山荒地种植完毕。每一个村须就公有荒山中成立一个造林场,每县至少应设立50个以上的造林场。上述《章程》、《大纲》呈奉省政府公布施行后,出现群众造林高潮。据民国21~22年(1932~1933年),据实业部全国造林考成表(云南部分)载:云南编制林场3900余个。如元谋县建设局编制林场68个,会泽县编制林场93个,各设管理员1人。会泽林场造林成活约95万株,育苗1.7万株。民国23年(1934年)实业厅林务处对云南林场进行调查,公布统计数:共调查64个县局,3964个林场,总计面积920.57万亩。林场所有权分3种:公有20个县,占64个县的31.25%;私有5县,占7.81%;公私所有39县,占60.94%。又据《民国三十年林务工作报告》统计,全省编制林场个数、面积与上公布数相同。自民国28~30年(1939~1941年)各县造林面积共157.3万亩,占总经营面积920.57万亩的17.09%,成活树木6420万株。这说明全省林场迅猛发展,已达到了顶峰。

民国20年(1931年),省农矿厅公布《云南农矿厅林务处第二林区模范林场暂行章程》,共6章20条。规定路南县拖沟寺所有各山场力加整理,定名为云南农矿厅林务处第二林区模范林场,设场长、事务员、技术员各1员,林警2人,巡山4人,林工4人。是年,各县拟定造林实施办法,建立苗圃。如迤东各县开始建立苗圃,鲁甸县在县城东门外先农坛建立苗圃1亩培育乌桕苗。是年,省建设厅和盐运使署拨经费饬由黑井场柴本借贷所,于黑井古新寺侧创建小规模林场1个,面积约10亩。

民国21年(1932年)3月24日《义声报》载:全省编制林场1600个。"各县应成立之苗圃及籽种承发所共有40个县"。11月18日,昭通县编制林场37个,除第一号中山林场为公有外,其余36个均属私人林场。

民国22年(1933年),《云南推广造林运动章程》,经实业部修正核准,省政府公布施行。规定每个县建立面积在200亩以上的林场50个。是年,实业厅林务处在昆明北郊右营建立省立第二苗圃;省实业厅在河口建立云南实业厅河口育苗场,于1935年改为河口第三育苗场。

民国24年(1935年),建设厅筹建海口河沙防造林场,由省林务处副处长的杨克学力兼任场长,于民国27~28年(1938~1939年)实施造林,并造林1万多亩;是年,省建设厅在个旧筹建个旧矿区造林场;在昆明东郊建第三苗圃;在黑盐井筹建黑盐井造林场;在白盐井筹建白盐井造林场。黑白盐井两个造林场的造林业务均由省建设厅负责,每年派员督种并函盐管局备案,直至1945年1月撤销。

是年7月,省政府公布《推广造林章程》,规定"各地方办理造林,须扩大范围同时举办,并限定由民国24年起至30年,共6年以内一律完成",各林场每年造林面积至少须占该林场全面积的1/5以上,各林场实施造林均定于每年春夏秋3季举行;各林场设森林巡警,代用森林警察。民国25年(1936年)4月8日,云南省总司令部和云南省政府公布施行《云南省会近郊墓地的造林办法》;省政府公布《云南省会近郊墓地造林保护办法》;4月16日又公布《云南全省县区近郊荒山墓地造林办法通则》(计21款)。按上述规定,当年省建设厅在昆明古幢庵建省会墓地林场;在昆明黑林铺建省会药用林场。

民国26年(1937年),省建设厅在昆明的妙高寺建省会保安林场,在昆明铁峰庵建省会纪念林场;10月,省建设厅筹建呈贡果木品种试验场。1939年2月10日,云南省政府委员会606次会议决定成立呈贡果木试验场,共有私荒500亩。

民国27年(1938年)6月,省建设厅在宜良西门外的二公里处建宜良工艺植物造林场,由刘秉政技术员负责筹办。《云南新商报》于1938年6月9日作了报道。是年,滇西企业局在一平浪筹建一平浪农林课(林艺股)相似林场性质,负责山林经营,解决一平浪盐矿区生产生活用材。民国28年(1939年),省建设厅采用奖励办法实行造林,选定"华坪等19个县先成立林场,作人民指导模范",并拨给办林场专款。民国29年(1940年)2月,省建设厅建柞树林场,面积约4000亩,王嘉猷任林务主任;4月,省建设厅在昆明小马村船房陆家营建立桉树林场,由技士李方伯负责;8月30日,川滇铁路公司拨款筹办林场;9月1日,省建设厅林务处与昆明建筑材料公司签订合办路南拖沟寺林场协议。民国30年(1941年),省建设厅林务处直属林场有省会林场、禄丰村油桐林场、白盐井林场、黑盐井林场、海口砂防林场、保安林场、妙高寺林场、第一至第五林场、纪念造林林场、墓地造林林场计15个;新建省直属第一、第二两个苗圃和楚雄蚕桑推广部。各县相继建立一批苗圃。《民国日报》1942年11月19日载,省建设厅派员到保山县枯柯河坝团山坝建立迤西热带作场试验场,试种木棉,营造金鸡纳等防疟植物。是年,河口热带林场培育的金鸡纳(桉树),经过9次试验失败终获成功,已有开花母树250株,二年生幼树2000多株,幼苗2万株。民国31年(1942年)1月,农林部在丽江设金沙江流域管理处,秦仁昌任处长,员工20多人,设有森林警察队30余人,并建立苗圃。4月1日,思普企业局筹设樟脑种植场,仿造日式蒸馏试验樟脑生产之最佳方法,在云南省尚属首例。

民国32年(1943年),省建设厅在省会昆明建立省会造林林场。

民国33年(1944年),省建设厅林务处选定昆明西站外虹山一带为速成林场场址,占地950亩,种有楸木、洋槐、扁柏、蓝桉、白杨、华山松栎类等树种。有管理员杨春1人负保护之责。2月,省建设厅在昆明小屯后建立省会纪念林场。据《朝报》2月27日报道,省建设厅在黄土坡和定光寺建林场两处设专人管理,每年植树节在此植树。

民国34年(1945年),省建设厅林务处新增设第二育苗场(昆明屠羊场)和林务处迤氵育林场。民国35年(1946年),云南锡业公司造林队在个旧成立,在个旧的马拉格矿山周围造林,时有员工20人。1月,省建设厅在昆明建昆明林场,何弘德任场长。12月1日《观察报》载《建设厅拟就36年度各县乡镇造林计划公私荒地作林场》,年底县报每乡镇设林场一所,苗圃一处,林场、苗圃设乡管理员。省建设厅训令各县成立植树节示范林场。民国36年(1947年),省建设厅在昆明金殿右侧,建立昆明华南林场(原为林务处筹设)。民国37年(1948年)3月,省建设厅制定《云南省乡镇造林实施细则》,共13条。规定全省各地以乡镇为单位,分别设置500亩以上的林场,分4年办理完竣,每年造林3万株,共计12万株;除林场外,每一居民应于夏季就村庄四周以田头沟边屋旁隙地,最少植树5株。6月7日,省政府训令建设厅恢复河口热带作物试验场。是年,一平浪煤厂设立一平浪林区,对周围200余里森林设员监护;楚雄县政府批准民间创办的楚雄县纯武林场,并发给经营执照;腾冲县尚存来凤山、宝峰寺和国殇墓园纪念林场3个;保山县还保留宝盖山、龙泉、保岫公园林场和蜈蚣山植树示范林场4个,且多数林场名存实亡。

苗圃调查报告篇(7)

10月8日至9日,执法检查组先后对河南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睢阳区华商大道种子市场、森梦源苗圃,虞城县河南佳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虞城县种子市场和河南豫花集团豫东花卉公司等展开实地执法检查。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针对当前种子行业的繁育、检测、监督和种子市场的销售、推广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详细询问了相关负责人,并就涉及种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种子法颁布后河南省首批获得各类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之一。目前,该公司在育种上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配备了经省、部认可的一流检测仪器实验室及多名专业检测人员。在大京九种业公司,执法检查组听取了公司负责人的汇报,就种子科学研发和检验检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检查组一行参观了该公司的包装车间和种子储备库,详细听取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情况汇报,一致认为该公司对种子繁育、检测和存储步骤的严格性达到了国家标准。

种子从繁育到储存,从检测到销售,从监督到推广,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给粮食生产带来无法估量的危害。

近年来,针对种子市场上出现的形式多样的违法生产经营销售行为和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商丘市认真执行种子许可制度,严格种子质量监督,按照“属地管理、检打联动、部门协调、标本兼治”原则,定期检查和监管种子市场,确保了种苗质量安全,保护了种苗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睢阳区华商大道种子市场和虞城县种子市场,执法检查组在听取了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后,对多个商户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授权委托书、种子检验报告、审定证书等进行了认真检查。王保存等检查组成员对多个种子门市部的老板详细询问了关于假冒伪劣种子如何杜绝和防范、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等问题。“种子的生产经营要做好登记备案,等到播种后再发现问题,那农民损失就太大了。同时,也会对老百姓的‘餐桌质量’大打折扣。”王保存说。

苗圃调查报告篇(8)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109-03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贸易全球化和交通的日益发达,林业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加大,传入的频率越来越高,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某些危险性有害生物已使仁化县周边地区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摸清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及本土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可为今后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封锁和扑灭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根据调查结果预测主要有害生物在仁化县的发生趋势,并提出预防和防治对策。

仁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属南岭山脉,地理座标为东经113°30'~114°02',北纬24°40'~25°20',全县国土面积316万亩,林业用地面积260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7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5.3%。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乔木种类组成的常绿阔叶林及与松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为主。

调查涉及仁化县所辖区域的11个乡镇有林地,含天然林、人工林、灌木林、生态林、经济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苗圃、绿化带。调查所有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和危害性大的本土有害生物,包括寄主植物种类、有害生物分布地点、发生面积。外业调查采取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在踏查的基础上,对有危害症状的或外来有害生物林地,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同时采集标本,并做好标签,注明有害生物名称、寄主、地点、时间、采集人等。

2调查方法

2.1线路踏查

踏查路线主要是利用林班线、林间大小道路等,踏查路线应穿过当地主要森林类型、害虫发生地。踏查时以林业小班为基本单位,没有划分小班的以自然山头为代表,简要记载有关森林调查因子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森林调查因子、林业有害生物分布情况、林木被害程度均用目测估计[1]。

2.2标准地调查

在踏查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其虫口密度、危害程度,分析虫类发生同环境条件和森林经营方式的关系,判断其对整个林区可能形成的威胁,为此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

2.3项目调查

2.3.1病害调查

每100~1000亩设1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至少要有100株以上寄主植物,每块标准地调查株数20株以上[2]。统计感病率。

2.3.2食叶害虫调查

在同类林分中每300~500亩设1块标准地,根据害虫习性和树木发育情况,分别于树冠上、中、下部级不同方位截取样枝,统计虫口并换算成整株虫口数量[1]。

2.3.3树干害虫调查

在标准地内从衰弱木、枯木和枯立木中选出标准木各一株,伐倒作详细分析。从树基至树顶刮去一条5~10cm宽的树皮,观察害虫种类、虫态、虫道开状及分布情况,然后在有代表性的地方,于树干南北方向作宽10cm长50cm的样方,每2米选一块,统计害虫数量及孔穴数。

2.3.4枝梢害虫调查

选有代表性的地段作标准地,标准地内应有林木100~200株,进行每木检查,分别统计健康株树、被害株树,以及被害严重程度;对于蚜虫、介壳虫等小型枝害虫的检查,可用标准枝法,在树冠南北两面的上、中、下部各选一个样枝,截取长10~20cm枝条,统计上面的成虫、幼稚虫及蛹数,求出平均每10或20平方厘米的活虫树。

2.3.5种实害虫调查

主要在种子园、母树林和其他采种林分进行。通常500亩以下设1块标准地,500亩以上每增加250亩增设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为1亩,按对角线取样法抽取样树10株以上,每样树在树冠上、中、下不同部位采种实10~100个,解剖调查被害率[1]。

2.3.6地下害虫调查

地下害虫调查方法是按各立地类型挖土坑进行调查。样坑数量,通常每亩挖2个,同一类型林地土坑总数不超过10个。土坑应分布均匀,设在已发生危害的苗圃或新造林地的被害地段上。土坑大小一般50cm×50cm,每20厘米为一层,分层挖土,深度到无害虫为止,检查各层土壤内的害虫种类、虫态和数量[2]。

2.3.7苗圃(花圃)地调查

苗圃、花圃踏查和标准地调查一般是结合在一起开展。先进行有害生物踏查,通过踏查了解有害生物的概况后,在危害程度不同的苗圃地分别设立标准地。在每块苗圃或花圃地上按对角线的位置(或棋盘式)设置若干个标准地。标准地的数量以其总面积不少于调查总面积的0.1%~0.3%。标准地大小根据苗木种类和苗龄而定,针叶树播种苗一般0.1~0.5m2,或以1~2m长播种行作为一个标准地。阔叶树苗的标准地应在1m2以上,每个标准地上的苗木应在100株以上。按对角线的位置(或棋盘式)抽取样株(针叶树播种苗300株以上、阔叶树苗100株以上)进行检查[2]。

3调查结果

经本次调查,未发现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分布。调查统计,近几年仁化县的马尾松毛虫、松茸毒蛾发生面积全年保持在2500~3000亩左右,竹蝗、华竹毒蛾、刚竹毒蛾发生面积全年保持在3000~5000亩左右[3]。因此以上几种害虫成为仁化的主要森林害虫,对仁化县森林造成一定的损失(表1)。

4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4.1原因分析

(1)森林害虫或病害通过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后,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2)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地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同时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日益频繁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

(3)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

(4)防治不力,导致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林权单位和林农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决策上的偏见,导致了一些常见病虫害年年发生年年治的现象。

(5)经营不当,导致次生性有害生物成为主要有害生物。随着森林分类经营和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林农提高了经营森林的积极性,经常进入林区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就容易破坏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天敌减少,次生性有害生物大量繁衍、爆发成灾,以至于年年防、年年成灾。刚竹毒蛾、竹蝗等就存在这种现象。

4.2防治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有线电视、科普宣传材料、宣传栏、公告栏等多种宣传媒体,加以宣传,提高人们对法规知识和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的认识,提高全民对森林检疫对象的防范意识。

(2)加大监测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网络和严格的监测普查报告制度[2]。在病虫害发生重点区域、地段布设监测点,进行常年监测,发现可疑的病虫情,及时地进行上报和送检。

(3)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把检疫源头关,对省外调入的木竹及其产品,引进的松属种苗盆景、繁殖材料、货物木质包装材料垫料,严格按照检疫操作规程,实行检疫的申报审批制度,严禁从疫区调入;严禁疫区调入松属的木材种苗等繁殖材料,盆景货物木质包装材料、垫料等[2]。

(4)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5)化防与生防相结合。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

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在必要的化学防治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环境友好的药剂科学合理的施药方法。如泡桐根颈打孔注药内吸防治大袋蛾;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参考文献:

苗圃调查报告篇(9)

二、整改的基本原则

对照《》坚持提高认识,增进友谊,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民主的原则。以达到真正学习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三、整改的目标

使党员干部目标明确,达到提高素质服务群众、加快各项工作发展的根本目的,为开创苗圃经济发展建设的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有力保证,为构建和谐林业贡献力量。

四、整改的五个问题

(一)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够。

(二)支部成员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三)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共谋苗圃经济发展,让职工富起来。

(五)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需要增强。

五、整改的具体做法及收到的实效

(一)针对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够。

1、整改目标:

号召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理论、学习业务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做好各项工作。

2、采取的措施:

(1)健全完善学习制度。支部制定学习计划、活动计划;规定每周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日,时间从9月25日开始。

(2)学习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风廉政手册,市场经济、法规学及相关的业务知识。

(3)学习要求:学习时不迟到不早退,学习有考勤制度、补课制度;做到有规范、有时间安排、有内容指导、有学习笔记、有讨论与交流、有量化任务、有检查评比,使党员学习落实到位,达到学习教育相结合的目的,进而增强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4)建立学习活动专栏。活动专栏作为党员干部政治学习和政治表现的宣传阵地,好的表扬,坏的批评,以促进党员干部各项工作的提高与进步。

3、整改时限:长期整改

4、责任人:王平

5、现收到的实效:

通过以上这些学习,我们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学习工作言论与行动相结合,思想交流与座谈相结合的,通过领导带头学习,带动了全体党员学习。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团结奉献的精神自学与集中学。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的学习都将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支部的全体党员都能以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做人民满意的公仆。

(二)针对支部成员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的问题。

1、整改目标:

使广大干部群众具有“艰苦创业、团结求实、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面貌,牢固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和决心,敢于向一流看齐,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彻底冲破传统思维方式和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千方百计把苗圃的事业搞上去。

2、采取的措施:

(1)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光荣传统,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同时,创造条件组织干部职工轮流外出参观学习,接触新生事物,开阔新视野,提升新境界,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2)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目标,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在林业改革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路子、新办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开创苗圃工作的新局面。

3、整改时限:20__年11月末

4、责任人:王平

5、近期收到的实效:

在当前的林业改革中,职工以充分做好了准备,他们有原来的育苗工,变为现在的地栽木耳能手,在学会技术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同时也改进了他们原来“要、等、靠”的思想观念,他们的观念由原来的“要他干”,变为现在的“他要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三)针对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1、整改目标:支部成员团结向上,整体合力不断增强。

2、采取的措施:

(1)坚持定期召开支部会,加强支部成员思想、工作上的沟通交流,切实增强班子的凝聚力。

(2)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充分调动支部每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抓好落实,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3)严格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使支部成员既积极参与集体领导,又根据分工,切实担负起责任,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整体力量。

(4)重大决策、重大经济开支以及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提高班子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充分发挥支部的民主作用。

(5)定期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广泛征求群众真实性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服务水平。

3、整改时限:11月末

4、责任人:赵天柱

5、近期收到的实效:

现在苗圃职工不论大事小情都能以支部为核心,以制度为准绳,在充分发挥民主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工作,使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所提高,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针对共谋苗圃经济发展,让职工富起来

1、整改的目标:

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林业处在改革阶段我们要提高认识共谋经济发展思路,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生存的前进之路。

2、采取措施

(1)对 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团结与合作,广泛的发扬各自的长处,招商引资,吸引人才、资金,为苗圃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2)支部全体成员,每人写一份关于苗圃经济发展前景的调研报告。

3、整改时限:20__年9月15日

4、责任人:赵天柱

5、取得的实效

现在苗圃已同浙江省香菇出口有限股份公司签订了300万袋的生产合同任务,为职工今年今冬明春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解决剩余劳动力800余人。

(五)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1、整改的目标:

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同职工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经常开展有益群众的文艺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深入群众交心谈心、认真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分析原因,切实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2、采取的措施:

(1)支部制定了文艺活动计划、学习制度、扶贫帮困制度、密切联系群众制度、考勤制度、补课制度、考核测试制度,党员胸前佩带党微参加劳动制度等制度。

(2)把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林业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高党员的素质,使支部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使每个党员都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而使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3、整改时限:20__年10月15

4、责任人:赵天柱

5、收到的实效:

全体广大党员干部能在职工中树立党员形象,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甘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维护党员威信,把苗圃的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苗圃调查报告篇(10)

一切源于土地的价值。1995年,政府无偿调拨200亩荒沙地给陕西省榆林林业学校(下称“榆林林校”)所属的“生态经济型林业开发研究中心”(下称“林研中心”)作为科研生产之用,并将其中的125亩荒沙地治理改造为珍稀林业种苗繁殖基地。因纳入市商务中心区的规划,这块土地的价值已暴涨至5亿-6亿元。

企业改制,政府决定收回苗圃地引发利益冲突,也让一些图谋巨额国有资产的人有了可乘之机。当地商人与林校部分人员内外勾结,伪造文件,变更“林研中心”法人代表,并将“林研中心”从集体企业变更为私人企业。

为此,周延林和百位股东与觊觎沙地的商人及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狙击战。他们坚持举报这一非法侵吞巨额国有土地资产和数千万元群众资产的阴谋。为此,周本人多次遭质疑,“家里被扔屎袋子”,并被立案调查三年。

此案发生后,中央政法委书记作了有关批示。但周延林认为,有关的司法判决仍不能带来公正,本该“守土有责”的部门敷衍塞责。此案亦引起全国人大关注,陕西省人大将其列为督办案件。尽管如此,但围绕这块国有土地的财富图景和政商生态,仍是玄机重重。

最后一战

10月25日,周延林来到榆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科,以“林研中心”名义,提交一份关于进行清产核资、产权界定的申报,和要求查处巨额资产被非法占有的请求报告,并附上其所掌握的证据、材料。

周延林现在一心想做的,就是让有关部门否决“林研中心”的违法企业改制行为,让国有资产完璧归赵,不让违法分子侵占国有资产和群众合法权益的图谋得逞。“这是我的最后一战。”已退休的周延林说。

这场奇特的战争,目前已进入短兵相接的搏杀阶段。

榆林林校是榆林市林业局的直属中专学校。1995年,经市政府批准,榆林林校成立“林研中心”,系林校内部民办公助股份制科级事业性科研实体。为此,市政府无偿调拨200亩荒沙地给予资助。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时,法人代表为周延林,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

“林研中心”先后三次吸收167名职工、3名社会人员出资34.44万元作为个人股,在2000年经市政府批准转让75亩土地所得植被补偿费138.75万元,其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费225万元构成集体股,国有与民有资本金比为54比46。

当初创办“林研中心”的宗旨,是新建林业试验研究基地,推广各种经济林优良品种,为林校各专业提供实习、实验场所,改善职工待遇;但将这些沙丘改造成苗圃将花费不菲的资金。

周延林说,“林研中心”实行的是“先发展后分享”的创业模式;但现在看来,这个模式有点问题。尽管创家立业,但大家没拿过一分钱工资,股东没有分红,这让一些长期苦干的人难免有些寒心。

股东们原本指望通过培育苗木增加收入,但他们渐渐发现,“林研中心”的125亩苗圃地价值日益提升,有人感兴趣的是让土地给自己生出更多的利益,而不是培育幼苗。

从2000年开始,“林研中心”内部出现“分钱分地风波”,榆林市纪委等部门确认了125亩划拨土地使用权、225万元土地转让费的国有资产性质,风波才得以平息。

2001年,榆林市政府批准“林研中心”由集体改制为民营。随后,市政府决定收回其苗圃地,“林研中心”董事会多数人同意政府的收地计划。但因涉及改制、收地的具体方案迟迟未见下文,“林研中心”人心涣散,有人担心“这么大摊的账怕被政府白白拿走”。

2005年,因“林研中心”125亩苗圃地被纳入市商务中心区的规划,其价值已暴涨至5亿到6亿元,这一国有土地资产成为让许多人垂涎三尺的一块“肥肉”。

陆陆续续有商人来找“林研中心”董事长周延林,谈联合开发苗圃地的方案,被周婉拒。2005年10月,政府收地方案基本确定后,还有人冒充政府工作人员,实地查看、丈量估算“林研中心”的苗圃地的面积。

2005年11月24日,时任榆林林校党办副主任、“林研中心”股东王有熊,突然公开以每股9万元的价格从股东们手里收取股权116股,而实际的出资方系“榆林市华兴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按有关章程,股东转股要经过“林研中心”董事、监事联席会议确认同意。

其时,周延林正回乡奔丧,当地商人尤建堂追上门。周回忆,尤称他与王有熊签订了代收股协议,并给王有熊支付每股一万元的代办费,还称带来了100万元现金,要求周认可他与王有熊所签协议。周表示,这种方法未经政府同意,不能认可。

显然,有外力介入,通过王有熊获得转让股权,欲全面控制“林研中心”,先借群众之名,公开闹事,阻止政府收地,进而利用企业改制之机,将125亩划拨土地从“林研中心”名下腾挪至私人公司名下,补缴出让金,将划拨土地变为有偿使用土地,达到坐享资源价值或开发获利的目的。

果然,2006年1月,王有熊扬言,他手持117份股权,是当然的董事长,并借“林研中心”股东名义,通过致函榆林市国土资源局,反对政府收地。

此时的“林研中心”股东思想混乱,难以管理,周延林已失去了掌控能力,市里也有单位出面,要周主动辞职。时任市纪委书记王玉虎指出:(“林研中心”)根本问题是有人图谋国有土地,要求“林研中心”领导坚守岗位,等待查处。

但人们低估了问题的复杂度。2006年5月,榆林市国土资源局发来收地方案,并附股东意见征求表,要求填写上报。

按照政府出台的收地方案,政府对“林研中心”的各种补偿费共计1880万元。

知情者介绍,王有熊等人以每份意见表加3万元转股补偿费,从股东手里得到了90多份意见征求表,并任意填写,伪造股民反对收地事态向上施压;还组织一些人到市国土资源局闹事,引发林校职工群体上访,最终导致政府收地决定被延滞至今。

偷梁换柱

“要拿走国有资产,要控制这个企业,就要严重侵犯到群众的利益。”周延林说,蒙骗不可能长久,明白真相的群众一定会抵制和追究的。

只是,因其暴利,掠地者来势汹汹,势不可当;因其边远,方式更为大胆,荒诞的闹剧一再上演。

2006年9月的一天,王有熊伙同社会人士,抢走“林研中心”保险柜,取走柜内各种证件、出纳账及2001年名称变更后已废止的旧印章。“林研中心”报了警,但王一直未将保险柜交回。

这时,越来越多的股东支持政府收地,抵制王有熊,陆续有46名转股的人以王有熊变收股为持股,因此为无效持股为由,向王送达告知书,按法定规定要求解除股权转让合同。

2008年5月7日,管护人员发现,有数十人来到“林研中心”苗圃,将大量苗木挖起运走。王有熊称,“林研中心”已不存在,并拿出“榆林华兴林业有限公司”(下称“华兴林业”)的营业执照,还有“华兴林业”和市城建局签订的苗木补偿合同,称自己是土地、树苗的合法主人。

周延林派人前去市工商局查档,并未见到“华兴林业”的任何信息,但却吃惊地发现“林研中心”的法人代表已变更为王有熊。

原来,2006年7月,王有熊召集20余名股东,自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召开股东会,罢免周延林董事长、法人代表职务,并形成一个董事会决议;2007年11月,王伪造了一份内容为免去周延林职务、任命自己为“林研中心”主任的“榆林校〔2007〕外法01号”文件,并用已废止的印章和企业名称提出申报,到榆林市工商局顺利地申请并变更了企业法人。

周延林介绍,因怀疑王有熊伪造“华兴林业”营业执照进行诈骗,后来几位股东向警方举报,榆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介入侦查。

20多天后,榆林市工商局称“因电脑出了问题”,才公布“华兴林业”的注册登记资料。显然,在两个月前,“林研中心”就已被人通过暗箱操作,变更登记为民营企业。

在周延林看来,这种不公开企业改制信息的做法,是一种串联包庇行为,目的是错过法定诉讼期,让违法行政行为安然过关。

周延林说,榆林市工商局本来应当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最后把关者,但其不顾上述环环相扣的政令和法规,仅靠王有熊等人提供的漏洞百出的伪造文件,就将一个并未实施改制、国有资产过半的集体企业直接变更登记为民企,这已不是一个行政违法的问题,而是渎职犯罪行为。

近年来,在榆林涌现了很多富翁,其中不乏通过联手事业单位、破产单位、改制单位,利用共同开发等手段“吃”土地而一夜暴富的人。

知情者透露,商人尤建堂、尤春堂即为此中高手。早年,尤氏兄弟和榆林市纪检委退休干部常银山,就曾联手榆林市原机械厂厂长王文清“改制”了该企业,成功获得了厂区土地。2005年10月,他们共同出资1000万元,注册登记成立“榆林市华兴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他们或为同行,或为从前生意的甲方乙方,抑或关系交叉,往来密切,成为利益共同体,暗中掌控、出资牵线,让王有熊出面,手法隐蔽地绕过法规红线,以既成事实打着维护群众利益的幌子倒逼政府,补缴出让金,变相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达到偷梁换柱、低价谋取土地资源的目的。

不久,尤建堂领人开来10多辆车,将“华兴林业”搬入苗圃,占据了一个院子和两间办公室,与从工商登记中“消失”的“林研中心”并存对峙。

尤建堂等人向榆林市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欲将登记在“林研中心”的125亩土地使用权变更在“华兴林业”名下,以补办方式,企图将垂涎已久的土地吞入口中。

并非结局

“我们是那些谋取国有土地非法手段的牺牲品。”周延林说,虽然没有了企业形态,丧失了主体资格,但还要去斗争,绝不让国有资产流失。

“林研中心”已无法正常运作,他们就在苗圃围墙上写上维权标语,也不让“华兴林业”做生意,甚至也不阻拦老百姓进来种菜,双方打起了消耗战。

后来,中央政法委书记对此案两次下达批示,但至今仍无下文。

为“自救”,2009年初,包括周延林在内的原“林研中心”多名股东,将榆林市工商局列为被告,向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被告将“林研中心”法定代表人由周延林变更为王有熊的登记行为,并恢复登记周为法定代表人。

接着,周延林等人再次将榆林市工商局列为被告,向榆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被告将“林研中心”改制变更登记为“华兴林业”的具体行政行为。

但案子并没有按照周延林的设想发展下去。

“如果秉公办案的话,考虑两个案子有因果关系,没有法人代表变更就不存在企业非法改制变更登记,应先审法人代表案,或者并案处理审理。”周延林说,但是法院似乎一定要先审改制案,“这显然是为了庇护”。

周延林称,“林研中心”改制变更登记的违法核准,及与之关联的尤建堂、王有熊非法占有巨额国有资产的整体事态,他们提供了足以证明事态真相的关键证据,若就实体审理判决,只要查查银行、单位的账目,查查相关政令、政策规定,便能全面认定。

但最终判决书下达后,周延林惊呆了。周延林说,案件审理中,原告诉请、被告答辩都是围绕企业改制变更登记展开的,这也体现在判决书的前页,而最后却是按名称变更登记案判决,形成“判非所诉”,法院只确认企业名称变更违法,可是又加了一句“不宜撤销”。

“法官改动所审案件的诉请,罕见。”周延林说。宣判后,周等人不服,向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09年11月,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决判决。

尽管榆林市工商局的两项变更行为被法院判处违法,但终审判决下达后,有关单位未对其追责,致使其以法院未直接判决撤销两项违法变更为由,仍不纠正违法变更,局势显得非常微妙。

上一篇: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 下一篇: 图书管理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