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09 14:24:49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篇(1)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浓厚学习氛围

工作内容: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落实“减负”精神,贯彻“大纲(试用修订版)”要求及“国标实验版”思想。

实施策略: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指导。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学习形式,以各校校本培训为载体组织专题学习,结合数学教学研究方向组织各类学术沙龙,努力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各校教研组要结合学校实际、教师特点分散研修、自主学习,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达成目标: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课程故事、教育随笔、教学案例,并努力在各类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类评优活动中获奖。特别关注“我与课改”论文征集(截稿时间:9月20日),市“小数会”2004年论文评优活动(截稿时间:9月27日)

2、深化课改实践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工作内容:

(1)抓好一~三年级新教材的教法研究活动,特别是三年级新教材的研讨活动。

(2)严格落实四~六年级“大纲(试用修订版)”的教学要求,培养课程开发意识、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3)认真组织“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工作,收集对实验教材的评价及修改建议,跟踪“样本班”的实验情况,总结教改经验。

(4)积极推进区数学学科协进组的工作活动进程,校际联动,优势互补,切实提高各点的活动质量。

实施策略:课改理念只有付诸于行动、见诸于课堂才能体现价值、焕发活力。因此,在提高课改实施水平的过程中,我们应将研究重点落在课堂上,组织“五个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即学习材料的选择与组织,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过程的优化,学习评价的策略,努力探索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具体活动形式有三:教研室牵头的全区性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以各协进组为主体的公开展示活动(由各协进组自由申报);面广量大的课堂调研及问题讨论。

达成目标:策划活动,组织研讨,让更多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在各级学科竞赛、各类学科教学展示中获得好成绩。

3、推进教育科研进程,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工作内容:

(1)区各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有实效性、有针对性的数学课题,并在实践中解决了问题,深化了数学教学改革,本学期要继续扎实过程、有效推进。与此同时,教研室将各校研究的共同点整合,在宏观层面上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这一方向,与各校达成共识、形成研究合力、寻找研究策略,形成钟楼数学教学的新特色。

(2)评价是导向,本学期将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钟楼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意见(试行稿)”,及“考试改革评价意见(试行稿)”。

实施策略:以数学学科基地为载体,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搞实验、作研究,同时借助区数学学科高级研修班成员的研究力量,将科研工作向纵深推进。

达成目标:(1)拟出“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修改、调整。选定学科基地及实验班级,并在此范围中解读方案思想,做好宣传、组织工作,使研究成员内化理念,达成共识,初步付诸行动。(2)制订出“钟楼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意见(试行稿)”及“考试改革评价意见(试行稿)”。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工作内容:加强几个层面队伍的建设:区数学骨干教师队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区数学青年教师队伍,新近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队伍。对这几支队伍做到分层要求,拾级而上。

实施策略:以学校教研组为主体,通过师徒结对、平行班结伴,帮带新教师,使他们起好教学第一步。以十一月份“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为载体,为促进教学研究,为青年教师崭露才华、脱颖而出搭建舞台。以十月份“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加强教师间的协作互动、校际间的交流研讨,从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两方面促进教师长足发展。

达成目标:

(1)市级、区级数学学科带头人要主持一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2)市级、区级数学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在相应范围内上1——2节研究课或示范课,并在各类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3)数学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力争每年在省、市教育刊物上发表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4)青年教师要勤动脑、善动笔,争取在各级各类论文比赛中获奖。

三、重大活动:

1、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举行“常州市四~六年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2、十月份举行“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

3、十一月份“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

4、十一月份“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课题解读。

5、十二月份数学教学评价工作意见交流会

四、日程安排:

八月份:

1、一~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九月份:

1、常州市“四~六年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2、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3、9月20日“我与课改”论文区内预选

4、9月27日小数年会论文区内预选

5、协进组长碰头会

6、协进组研究活动

十月份:

1、“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

2、小学数学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3、第二次教材分析

十一月份:

1、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

2、“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课题解读

3、课改年级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数学教学评价工作意见交流会

2、市“小数会”年会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篇(2)

    1.长江大学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最近四届教学效果。长江大学是湖北省二类本科,除了台湾省,生源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基本能反映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根据近四届学生课堂教学效果抽样来看,2005级(包括经济30501班、经济30502班)、2006级(包括经济30601班、经济30602班和农经30601班)、2007级(包括经济30701班、经济30702班和农经30701班)和2008级(包括经济30801班、经济30802班和国贸30802班、国贸30803班)各年级实际计量经济学考试平均成绩及其分布见图1、2。由图1、2可以看出,从2005级至2008级,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平均成绩略有上升,但总体水平维持在70分左右。优良率在逐年递减,而中等水平和及格率从2006级开始在逐年增加。成绩的最高分为97分,而最低分仅为6分,离散程度非常大。2006级学生的不及格人数和不及格率都最大。从学生毕业论文中所使用计量模型来看,运用计量模型的比例仍然偏低:2005级比例为26.8%,2006级为29%,2007级为29.4%,2008级为31.6%;而从模型的正确使用来看,比例也不高,正确率分别为:53.2%,51.3%,40%和50%。由上述统计数据可以得出,目前普通本科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较低,对计量模型的运用能力仍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时的减少造成的:2005级为64学时;2006、2007级为56学时;2008级为48学时。另一方面,我们可能有必要深入分析教学方面的原因。

    2.统计抽样说明及结果。本文使用的统计数据是建立在2007~2011年对长江大学经济学院2005~2008级学生的随机抽样得到的。四年共发放问卷190份,其中,2005级40份,2006级50份,2007级40份,2008级60份。从问卷调查表中,我们剔除了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71份,其中:2005级34份,2006级44份,2007级37份和2008级56份。占抽样年级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005级41.46%,2006级为41.12%,2007级为34.26%,2008级为36.36%。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理论模型建立和变量说明。由于问卷调查全部是定性问题,因此,我们建立如下虚拟变量模型:cji=a0+αsexi+βsubi+14j=1Σγjwji+μi,i=1L171其中,cji为第i个学生计量经济学的实际考试成绩;sexi=1L男生0L女Σ生;subi=1L理科0L文Σ科;wji=1L回答为优+良0L回答为中+Σ差

    2.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利用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学生计量经济学实际考试成绩,运用本文所建立的虚拟变量模型,在EViews6.0软件环境下,得到回归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性别和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在10%显着性水平下,对计量经济学的考试成绩有显着影响;课堂板书与课件之间协调在5%,显着性水平下,对考试成绩有显着影响;而文理科别、对先修课程的掌握程度、课件质量和课堂板书在1%,显着性水平下,对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有显着影响。由于计量经济学涉及到较多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其先修课程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理统计等,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先修课程掌握不牢,势必会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或理科生逻辑抽象思维较强,成绩相对而言会高。同样,课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听课的思路,进而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如果课堂上仅仅依靠课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对很多问题又无法深入理解。因此,老师的课堂板书对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点的理解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篇(3)

一、计量经济学实际教学效果和问卷调查说明

1.长江大学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最近四届教学效果。长江大学是湖北省二类本科,除了台湾省,生源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基本能反映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根据近四届学生课堂教学效果抽样来看,2005级(包括经济30501班、经济30502班)、2006级(包括经济30601班、经济30602班和农经30601班)、2007级(包括经济30701班、经济30702班和农经30701班)和2008级(包括经济30801班、经济30802班和国贸30802班、国贸30803班)各年级实际计量经济学考试平均成绩及其分布见图1、2。由图1、2可以看出,从2005级至2008级,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平均成绩略有上升,但总体水平维持在70分左右。优良率在逐年递减,而中等水平和及格率从2006级开始在逐年增加。成绩的最高分为97分,而最低分仅为6分,离散程度非常大。2006级学生的不及格人数和不及格率都最大。从学生毕业论文中所使用计量模型来看,运用计量模型的比例仍然偏低:2005级比例为26.8%,2006级为29%,2007级为29.4%,2008级为31.6%;而从模型的正确使用来看,比例也不高,正确率分别为:53.2%,51.3%,40%和50%。由上述统计数据可以得出,目前普通本科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较低,对计量模型的运用能力仍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时的减少造成的:2005级为64学时;2006、2007级为56学时;2008级为48学时。另一方面,我们可能有必要深入分析教学方面的原因。

2.统计抽样说明及结果。本文使用的统计数据是建立在2007~2011年对长江大学经济学院2005~2008级学生的随机抽样得到的。四年共发放问卷190份,其中,2005级40份,2006级50份,2007级40份,2008级60份。从问卷调查表中,我们剔除了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71份,其中:2005级34份,2006级44份,2007级37份和2008级56份。占抽样年级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005级41.46%,2006级为41.12%,2007级为34.26%,2008级为36.36%。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理论模型建立和变量说明。由于问卷调查全部是定性问题,因此,我们建立如下虚拟变量模型:cji=a0+αsexi+βsubi+14j=1Σγjwji+μi,i=1L171其中,cji为第i个学生计量经济学的实际考试成绩;sexi=1L男生0L女Σ生;subi=1L理科0L文Σ科;wji=1L回答为优+良0L回答为中+Σ差

2.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利用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学生计量经济学实际考试成绩,运用本文所建立的虚拟变量模型,在EViews6.0软件环境下,得到回归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性别和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在10%显著性水平下,对计量经济学的考试成绩有显著影响;课堂板书与课件之间协调在5%,显著性水平下,对考试成绩有显著影响;而文理科别、对先修课程的掌握程度、课件质量和课堂板书在1%,显著性水平下,对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有显著影响。由于计量经济学涉及到较多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其先修课程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理统计等,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先修课程掌握不牢,势必会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或理科生逻辑抽象思维较强,成绩相对而言会高。同样,课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听课的思路,进而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如果课堂上仅仅依靠课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对很多问题又无法深入理解。因此,老师的课堂板书对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点的理解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篇(4)

当前,通识类课程已成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文通识课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尤其在理工类高校中,人文学科课程与学生的理工专业课程可以起到互补作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使学生从不同思维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在各自领域更全面、平衡地发展。在评价课程有效性的依据中,课堂到课率占据重要地位。到课率越高说明课程越有价值,表明了学生对教育资源的肯定。反之,到课率偏低,说明课程存在一定不足,未获得学生高度认可,教育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课程亟待完善。

然而,据相关研究,当前各大高校通识课的到课率总体而言并不令人满意,课堂缺勤现象屡见不鲜,这可说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绝不能忽视。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采取一些办法来改善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低的情况,例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施奖惩措施等,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终究尚未有令人非常满意的结果。影响人文通识课课堂到课率的原因多多,且其中有些原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是动态、复杂的关联关系,难于同时改善或解决。影响到课率的原因也有课内原因和课外原因之分,课内原因包括这些因素:教师(如外形、职称、年龄、话语风格)、教学方法(如填鸭式教学、互动教学)、教学内容(如有趣有用、有趣无用、有用无趣、难易等)、教学场所(如教室光亮或阴暗、教室楼层高或低、教室空气干燥或潮湿、教室温度高或低等)、教学时间(如白天或晚上、周末或假期等);课外原因包括这些因素:天气(如天气宜人或雷雨暴雨天气)、学生(如身体健全或残疾、身体生病或无恙、情绪低落或高涨或正常、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师和教学方法的喜好等)、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是否与上课时间冲突、其它课程上课时间是否与本课程时间冲突等)、以及其它不可预料的课外原因。不论课内还是课外因素,它们都会共同和微妙地影响课程到课率,其共同影响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是难以一一厘清的。

然而,不论问题有多复杂,解决问题的努力决不可停歇。为了解影响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各课内因素(或称课堂因素)各自起的作用特点,笔者与其他人员一起对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开设的118门人文通识课进行了全程跟踪调研。调研方式包括随堂听课记录、问卷调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等,随堂听课记录包括记录学生到课率、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课堂活动特点、点名频率、考核方式、班级人数规模、教师外形特点、职称和性别等,以便深入了解每一门课程到课率与各课内因素的关联关系。经过一个学期的调研,我们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得出以下发现。本文所称的人文通识课包括人文科学通识课和社会科学通识课,为了行文便利,简称为人文通识课。

一、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的主观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笔者将调研的118门课程的调研数据进行了整理,由于有些课程的调研数据不够完整,只整理出完整、有效的113门课程的数据。笔者将每门课程的数据分别按课程名、教师姓名、教师外形和性格、教师职称、教师性别、教学方法、课堂活跃度、点名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方式、班级人数规模、应到人数和每次课实到人数等进行分类,形成了113门课程的分类数据表,即113组数据,以下分析就是基于这113组有效数据进行的。

总体来看,在113门通识课程中,有近一半课程的到课率在60%-80%之间,也存在个别课程到课率极高或极低的现象。由于在调研过程中清点到课学生人数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比如在清点到课人数时可能出现学生有特殊情况已暂时离开教室的现象,因此实际到课率应更高一些,但不会相差很大。但无论如何,全校的人文通识课60%-80%的到课率并不是很理想。可见,探究影响通识课到课率的因素,包括课内和课外因素,以利于采取应对和改善措施,提高到课率,这是非常必要的。

调研数据也表明,学生到课率也存在着一定的依时间而变化的趋势。约有61%的课程,其到课人数的最大值出现在第一和第二次课中,换言之,在人文通识课开课最初的两次课,到课率通常是比较高的。而在学期期中阶段,到课人数逐渐回落至平稳。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课程没有达到学生预期期望值,抑或是学生在摸清课程教学要求特点之后选择“偷懒”旷课,使得到课率有所下降。此外,临近期末时,到课人数又有所回升,这可能是学生需要了解期末考试相关事项所致。

总之,本次调研的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总体特点是:到课率多集中于60%-80%之间,也存在少数两极分布,总体到课情况不理想。到课情况存在一定的时间影响趋势,具有先高后下降,最后稍许回升的特点。

以上是总体情况,下面是对一些具有共性或类型化数据的具体分析。

(一)极低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

调研发现,有12门课程(约占11%)的人文通识课平均到课率低于50%,即到课人数不足一半,这说明存在大部分学生旷课的现象,主要是什么原因呢?对比这些课程的调研记录数据表,可发现一些共同特点:授课教师形象的描述中类似“年轻”、“时尚”的字眼出现得较多,这些课程的课堂活跃度普遍一般,点名频率大都较低,课堂作业大部分较少。最为显著的一点是,绝大部分课程是应到人数达到120人的大课堂(如表1所示)。

(二)极高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

调研发现,有6门课程(约占5.3%)的到课率高于90%,也就是说学生几乎全勤。甚至其中有个别课程的到课率高于100%,原因在于一些没有选修该门课程的同学也前来听课,这部分同学数量不少,且几乎每周如此。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6门课程中有些课程开设了几个班,在不同时段授课,但到课率同样很高,例如《西班牙语初级》和《学术英语写作》课程,这说明这些课程不论在何时段上课,也不论是哪些学生听课,学生们都很愿意到课。对比发现,这些高到课率课程多为全英课程,课程的班级人数规模均不超过60人。授课教师均为女性,且调研记录中多次出现“漂亮”、“长相好”等字眼。多数课程课堂较活跃,点名频率低,作业较多(如表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高到课率的全英人文通识课的相关课堂因素具有如表2中的特点,即教师为女性,长相好,课堂活跃,很少点名,作业较多,小班授课。

(三)不同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程的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

调研中发现有不同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程而到课率不同的情况。例如,“创业学”由三名不同教师授课,但到课率略有不同,观察其存在差异的课内因素特征,发现由女教师授课的那门课程班级的到课率要比由男教师授课的另外两个班级高,并且其课堂活跃度明显更高。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于《大学美育》和《岭南文化》课程中,女教师授课以及课堂气氛更活跃时到课率更高。此外,《物流与社会》课程的对比组可比性较强,该课程开设的3个班分别由3位外形长相接近的中青年女讲师授课,另外其他的课堂条件几乎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3个班的到课率特点是:课堂活跃度和点名频率高、以及作业量多的班级到课率更高(如表3所示)。

由此可以推断,不同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班级的情况下,高到课率的班级其课堂因素特征如下:女教师班级比男教师班级到课率高,课堂活跃度和点名频率较高以及作业较多的班级到课率也相应较高。

(四)同一教师讲授不同课程的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

调研中也发现有同一教师讲授不同课程的情况,虽然案例不多,但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比如,同一教师在两门课程中采用的授课方式相似,其课程作业、点名、考试的情况也类似,但到课率还是有所差异,例如有一位教师讲授的“创业学”与“营销学原理”的情况就是如此。这说明与教师和教学方法无关的因素也在影响着到课率,例如课程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或者其它课外因素。

(五)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课堂因素有多个,包括教师外形、教师性别、课堂活跃度、点名频率、作业、班级规模等。其中对提升到课率有正面积极促进作用的课堂因素特征显示为:长相好的女教师、课堂活跃度高、作业较多、小班授课。而对提升到课率有消极负面作用的课堂因素特征显示为:外表年轻时尚的教师、课堂活跃度低、作业少、大班授课。此外,据前述分析,课堂点名频率的高低对课程到课率的影响不具确定性。

二、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的客观分析

通过以上对113组调研数据进行的分析,发现了影响课程到课率的诸个课堂因素及其与课程到课率的关系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具体是如何起作用的,笔者借助计量经济学工具,采用建立回归模型的方式进行客观数据分析。首先,将113组调研记录数据中的主观分类剔除,留下教师职称、教师性别、课堂活跃度、点名频率、作业量、考试形式以及课堂总人数这些客观分类,且为了方便建模,对这些非数字化的课堂因素分类进行数值替换,具体替换形式如表4所示。

由于样本数量不是很多,分析结果会存在一定误差,此模型只解释了到课率波动的43.19%。但是,由于调研对象学校所开设的人文通识课数量也有限,此模型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一些课堂因素与到课率是正相关的关系,另一些因素则是负相关的关系。在正相关的课堂因素中,可以看到,课堂越活跃、点名频率越高、作业越多、考试越严格、班级人数规模越小、由女教师授课的课程,其到课率可能会越高。在这里,通过模型分析,就可以明确地看到在前一部分的主观分析中无法确定的点名频率对到课率的影响,其对到课率的影响是正相关,即可以促进到课率的提升。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29-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效。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历史与现实紧密统一,哲学方法与实际运用紧密贯通,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防止和避免教师在授课环节,因缺乏有效教学方法而使知识理论仅停留在学生的记忆环节,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针对所学知识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加深记忆的一种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现代教学法,值得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节加以推广。

一、互动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缺失的表现

(一)教师仍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

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忽视对大学生智能培养,这从根本上有悖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一言堂”教学在课堂中的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讲解从理论到理论,按部就班,缺乏新意,学生听起来索然寡味,教师自身也难以获得教学满足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部分教师仍习惯于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看成是“政治任务”,并未把其当成提升自我、陶冶学生的育人课。2.从对“一言堂”教师的教学调查来看,由于这部分教师长时间忽视教学改革方面的积累,教学理念难以转变,教学效果难以提高。3.教师的育人理念没有从根本上提升,部分教师仍持有传授知识这一传统教学理念,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在课堂教学中,仍突出教师的主体、支配、控制功能,对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引导学生重视不够。

(二)教师讲授内容与学生需求不符

互动式教学,要求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和话题进行互动,如果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就难以激发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也就难以取得互动式教学的应有效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够,注重理论阐述,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新鲜案例的支撑,学生难以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力量。造成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原因主要有:1.教师往往乐于讲授学生都懂的理论知识,学生希望讲解的反而不讲,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教学像家长式说教。2.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往往过于突出重点,即主要讲解干巴巴的几条理论,把课堂内容变成文件汇编,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不丰富,学生理解起来存在较大困难。3.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仅应让学生知道理论“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应让学生掌握理论的来龙去脉。而关于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现实依据、实践基础等内容,正是书本内容中所欠缺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和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有的教师正是缺乏对此部分知识的完整诠释,使学生感受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些重要理论更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教师的理论功底不深厚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要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认识理解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真阅读党的重要历史文献、经典著作中的理论原理,全面认识和了解社会的热点,只有这样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中,教师才能引经据典、说理透彻,才能正面回答学生提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难以开展,并非由于热点讨论话题的欠缺所致,而是基于教师自身理论功底不够深厚,难以形成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教师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体系把握不清,教师开展互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不具备。2.教师平时缺乏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入思考,不能够正面回答、有效讲解学生所提出的社会关注问题,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四)教师的教学技巧不足

互动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技巧要求很高,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就像是掌握课堂教学的剂一样,使课堂教学流畅自然。反之,如果教师缺乏教学技巧,就会阻塞教师和学生的灵感,使课堂教学生涩无味。当前,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巧不足主要体现在:1.互动话题选择不当,或过难,或过易。过难会导致学生不能形成有效思考,回答不上来,形成课堂冷场;过易将会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争抢回答,造成互动的随意性,难以取得互动效果。2.教师在控制互动场面的过程中,因为技巧不当,很容易遭遇冷场。当教师选取一个互动话题时,学生经过思考后沉默不语,这时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而很多教师遇到此种场面时,会显得束手无策。

二、互动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分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本人通过采用不同教学法,从教学效果、学生反映、教师感受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比较课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比较班级:平行的两个四合班:2011级法学1、2、3、4班(人数:150人)与2012级财税1、2、3、4班(人数:168人);比较方法:传统教学法与互动式教学法;比较环节: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2011级法学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法;2012级财税采取的是互动式教学法。在进行数据搜集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选取的数据采集指标体系为:1.学生到课平均人数;2.学生期末考试优秀(90分以上)人数;3.学生期末考试及格(60分以上)人数;4.学生的学习兴趣;5.课堂的活跃程度(平均发言人数/每堂课);6.教师有成就感的课堂节次;7.教师备课准备时间(准备一堂课所花费的时间);8.对教师授课的技能要求。选取的数据统计指标体系为:1.学生到课率;2.学生期末考试优秀率;3.学生期末考试的及格率;4.教师的内心感受;5.学生对知识内涵的把握程度;6.备课准备的难易度。

根据设定的指标体系对2011级法学与2012级财税课堂教学内容的相互比较得出以下结论:2011级法学学生到课的平均人数为103人,2012级财税学生到课的平均人数为138人。2011级法学学生期末考试的优秀(90分以上)人数为26人,2012级财税学生期末考试的优秀(90分以上)人数为47人。2011级法学学生期末考试的及格(60分以上)人数为142人,2012级财税学生期末考试的及格(60分以上)人数为168人。2011级法学学生课堂的活跃程度(平均发言人数/每堂课)为6人,2012级财税课堂的活跃程度(平均发言人数/每堂课)为28人。2011级法学教学过程中有成就感的课堂节次为45节,2012级财税教学过程中有成就感的课堂节次为65节。教师的备课准备时间(准备一堂课所花费的时间)2011级法学平均为2个小时,2012级财税平均为3个小时;传统教学法对教师的授课技能要求低,互动式教学法对教师授课技能要求高。根据数据采集结果,进行数据计算统计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法学生到课率为68.9%,互动式教学法学生到课率为82.1%;学生期末考试的优秀率传统教学法为17.3%,互动式教学法为27.9%;学生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传统教学法为94.6%,互动式教学法为100%;传统式教学法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为被动学习,互动式教学法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动学习;传统式教学法课堂的活跃程度低,互动式教学法课堂的活跃程度高。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互动式教学法更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论的深层次把握。2.传统教学法与互动式教学法相比较,互动式教学法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3.就传统教学法与互动式教学法授课的难易程度来说,互动式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整体素质要求更高,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更加充分。总之,互动式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施策略

(一)课前精心准备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师生之间双向交流和集体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包括课件的制作、案例的选取、视频的剪辑、互动教学流程的彩排。要精心选取互动话题,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考查侧重点的不同,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下认真准备;也可在课堂上考查学生临场发挥的能力。案例的选取要具有说服力,要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能够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甚至应包括互动话题的切入、互动的方式的选择、学生互动效果的评价等环节,保证课堂教学环节严密有序,秩序井然。

(二)课中有效实施

课前的精心准备,必须在课堂实际教学环节中发挥出其设计的应有功效。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教学心态,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进行合理的组织,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互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的讲授和引导阶段,让学生先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这一阶段,要求教师把互动的话题融入讲授的内容中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第二阶段,互动阶段。在互动方式的选择上,既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对多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对多互相讨论。当教师选择一对多这一互动方式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互动话题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容易遭遇冷场现象。也就是教师提出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时,没有学生主动回答。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充分的了解,哪些学生学习好,哪些学生学习相对差一些,教师可通过让好学生先行回答,以带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在采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对多互动方式时,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分组,通过小组内成员的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以达到增进互动质量的功效。第三阶段,教师总结阶段。教师要对互动环节中学生的发挥及讨论的话题进行归纳总结,这要求教师发现学生在互动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三)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互动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无论从互动方式还是互动内容上,其广度、深度都极其有限,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必须拓展互动空间,由课堂互动延伸至课外互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达,为课外互动提供了现代互动手段。高校中的网络课堂,就是教师通过在网络空间与学生相互交流、互动学习的新方式。学生进入不同教师的网络课堂,即可看到不同教师的课堂内容设计,学生可针对教师的课堂内容进行提问(网络空间留言),教师登录后可对学生的疑惑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这就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空间,使学生在课余也能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程中。此外,还应积极推进大学生的课外实践互动,高校可紧密结合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如,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心灵得以净化,能力得以提升,认识得以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四)注重提高教师的素质

互动式教学离不开教师主体功能的发挥,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与低、言与行,都在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中得以充分展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心灵成长会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力。因此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通过师德建设,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开展先进教师表彰活动,弘扬新时代正气,引导广大教师用崇高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大学生。

(五)积极拓展互动平台

互动式教学,应结合高校实际,打破常规,深入挖掘新教育资源,拓展学生学习互动平台。可多方设立载体与平台,如,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班级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分年级、分专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活动。如,道德模范事迹的报告会、有奖知识竞赛、学习经验交流会、主题讨论会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施互动式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紧密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认知规律,使互动式教学法更能发挥出其应有功效。当代大学生80后、90后居多,出生于不同年代的大学生,其思想特点、关注焦点也会有很大区别。80后大学生从其成长所处的时代来看,生活于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绩的年代,西方文化开始深刻而全面地影响中国,80后的思想是自由与保守并存。针对8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在互动环节,应以激发大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辨析为主,通过让大学生自己演讲、讨论等形式,使其对思想政治理论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层面。90后大学生从少年至青年时期生活于改革开放发展的平稳期,中国经济持续增强,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不断增强。因此,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自由占主导。在开展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采取实践互动、社会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得到启迪,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经义.高校基层党组织廉政教育之我见[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9).

[2]文华良.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运用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8).

[3]范丹卉,袁本文.互动式教学法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现机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1,(5).

[4]顾建亚,王明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现状调查与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5]王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8).

[6]龙国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书育人,2013,(3).

[7]张会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1).

收稿日期:2013-06-23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篇(6)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在小学课堂教育中,高、中、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以及理解水平的差异,课堂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效率是不同的。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培养认知的过程中,低年级的学生是处于逐渐融入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制订营造数学课堂活跃氛围的方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兴趣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以兴趣为切入点,铺垫数学学习的学习氛围,以兴趣营造活跃的数学课堂氛围时应注意,根据高、中、低年级学生不同的兴趣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课前有关数学儿歌的学唱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在课堂开始就营造出较为活跃的氛围,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兴趣,以高年级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或者好奇心为借鉴,中年级的学生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活跃的氛围。例如,在比较分数大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故事开始,内容大体如下:猪妈妈给小猪买了一个生日蛋糕过生日,猪妈妈把蛋糕切成了八份,让小猪吃四分之一,小猪却说:“今天我生日我要多吃,我要吃八分之一,给弟弟吃四分之一!”猪妈妈笑了,在故事的结尾,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问题互动,让学生讨论故事中小猪到底吃多少是可以多吃的,这样让学生融入故事中,营造出融洽、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

二、注重学生讨论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入小组讨论机制,让学生能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使学生在积极活跃地讨论中,相互补充、相互纠错,从而达到认知趋同,共同进步。教师在讨论中要扮演好讲解以及裁定的角色,及时发现讨论中的误区,解决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高年级的学生需要的是展现自己以及得到教师的肯定,这样能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活跃起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巧妙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活跃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篇(7)

在新课改稳步推进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过程也在发生着改变并朝着更加注重教学质量这一方向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如何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成为了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重要因素。所谓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教师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小学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的提高自身听讲、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更为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而有效的吸收知识。而众所周知,由于小学生自身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而一般课堂时间为四十分钟。这就使得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保证课堂上每一分钟都是有效的。而这在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小W五年级数学课堂上显得尤为明显。因此,以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开展作为切入点,探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而有助于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一、提高小学五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准备工作讨论

正所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提升小学五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而言,同样如此。只有建立了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目标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提升课堂有效性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正确的解读。现在,大多数数学教师对解读教材就是简单的看做为明白教材中所列的知识点。事实上,真正对教材的解读是指能够理清教材中的知识体系、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构,进而能够明确不同知识点在教材中不同章节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在备课时确定课堂上知识点讲解的安排以及教学进度的设置,真正做到每一节数学课知识点难度的设置是均衡的。不仅如此,正确解读教材还要求教师认知的对待教材中的每一部分内容。即使是一句提示语、一副插图事实上,都具有其特定的含义。而数学教师要想正确理解教材就需要扎实的分析教材的详细内容。其次,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准备工作中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正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每一个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而针对不同学生自身的能力特点、掌握知识的进度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其知识点掌握的难度以及学习方法较之前的学习有一个较大的提升。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的节奏,尤其是难以掌握和理解“方程”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因此,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够提前了解不同学生自身特点和能力,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

二、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讨论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学习的主要阵地,其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能够全身心的、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数学中来。因此,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从教学过程这一核心内容入手。首先,提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有效性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有效的教师,讲的就是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作用。在小学五年级的教学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样重要。针对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十分钟左右这一特点,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每隔十五分钟左右就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展开互动。通过提问和互动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得学生在精神上能够得到短暂的休息,更能够有效提升注意力。其次,提升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还需要在提问学生后适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小学五年级数学在知识点难度的设置上要较之前有了明显的增加。不仅如此,考虑到小学生自身年龄和知识能力的限制,难以有效掌握各个知识点也在情理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性,但也需要掌握一个度。即在发现学生很难通过自身对知识和问题进行解决时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尤其是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往往难以获得一致的结论或者难以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适时的进行引导,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第三,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还需要为学生预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由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接受新知识以及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如果仅仅由教师告诉其最终的知识点或答案往往难以起到有效的学习效果。而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预留出较多思考的时间、活动和讨论的空间,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锻炼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看似降低进度的方式实际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习方式的有效性讨论

上文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的角度分析了课堂的有效性,还可以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入手提升课堂有效性。对于传统数学教育方式方法而言,一直是采取的学生接受式教学法。即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这一方式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即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计算能力、解题能力。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即学生平时缺少提出问题的机会,也缺少锻炼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影响了课堂的有效性。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从课堂上的学习方法入手提升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首先,对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不能一味的采取排斥的态度,需要客观的认识到这一学习方式的优势。由于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有的知识点是结构性的、规则性的,这就需要在学习时采取接受式的学习方法。而在对于需要进行探究的知识点上,则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学习或讨论的方式开展。因此,对于接受式学习方法而言,在教学和学习中,既不能一味的排斥,又要加以选择的应用。其次,在学习方法上要更加注重对问题的探究。这就需要学生和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通过自主的学习和讨论去解决问题。通过这种自主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点的印象以及应用能力,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第三,还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提升教学有效性。通过将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于不懂的问题和知识点进行讨论也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需要注意对小组进行引导以及合理的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尽量做到小组之间的均衡,更需要注意课堂纪律。尤其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较为活跃且难以管理。如果疏于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则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式反而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篇(8)

高一年级课堂体验与学习成效的相关性最大,高三年级次之,高二年级最小. 高一年级教学体验与学习成效(学习成绩和学生满意度)的相关性要大于高二、高三年级. 对数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和对数学的兴趣与各年级学习成效的相关性最大. 与高一年级学习成绩相关性较大的有课堂上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的知识、老师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自身尝试用新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和提问. 高二年级教学体验与学习成绩相关性较弱,课堂上尝试用新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和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知识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较为显著.

一、以理解为归旨,引导学生参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研究表明,在学生的数学课堂体验中,与教师教学相关的体验要好于学生学习相关的体验,尤其是教学体验维度的清晰指标和投入指标. 但是,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成效(尤其是学习成绩)与教师教学中讲解的清晰、投入等相关性不高,反而是与学生学习中理解的清晰度和投入显著相关. 可见,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在课堂上怎么学. 我们的教学理念一直在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相结合. 但现实的课堂上教师主导地位实至名归顺其自然,而学生主体地位却“徒有虚名”难以贯彻. 可见,有些研究者提倡“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是有其现实基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自主地解决问题. 在教师教学层面以理解性教学为宗旨,一方面要让自己的教学更清晰透彻,一方面更要切实地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教师体验的课堂是否与学生体验的课堂一致,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自娱自乐,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生成.

研究发现,高二年级学生的课堂体验状况,尤其是教学体验状况较差,这可能和高二年级的数学学习内容以及特定阶段有关,所以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调动高二年级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 在文理科学生差异中,文科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学体验的清晰和投入指标的相关性很大. 所以,针对文科倾向的学生(可能数学基础薄弱),应该更加注重引导他们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理解课堂知识,积极地参与课堂提问和讨论.

二、重视讲,更重视怎样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表明,虽然学生课堂体验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低于学生满意度,但是课堂教学体验中的兴趣指标却尤为突出,学生对数学以及数学课堂的兴趣与其学习成绩相关性要显著高于其他指标. 这也印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一门学科真正感兴趣,他才会去好好学,只要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他就能学的好,兴趣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同时,学生的课堂兴趣体验一般,仅高于创造体验,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讲什么重要,怎么讲更加重要,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教学的有用性和有趣性相结合,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讲解有用的知识. 课堂教学是知识的导引,更是兴趣的激发. 教师应该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现实生活经验以及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起来,让原本枯燥死板的课堂教学换发生命的活力. 如果学生对一门课没有兴趣,那么他可能只会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不会课下花更多的时间去主动地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成效也就可想而知.

在教学体验与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中,女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程度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要明显高于男生. 同样,在教学体验与学习成绩的学科差异中,兴趣指标对文科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要高于理科学生. 所以,尤其要注重激发女生和文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篇(9)

教学方法与社会的文化背景及教学内容有关。中国封建社会专制君权高度发达,思想文化钳制紧密,教学内容主要是从属于人文领域的圣贤典籍。因而教学方法的特征是重视机械记忆与复述和文字形态的学习,以便培养以帝王意志为律令、以儒学教诲为信条的忠臣或顺民。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输入和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改变了中国古典的教学内容,也动摇了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教学组织形式是社会对教育需要程度的产物。古代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对人才的需求量不像近代社会那么庞大,多实施个别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也单一化,以“师授学承”的注入式灌输为主,辅之以自学讨论。近代大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对人才的需求量猛增,古代教育机构那种手工作坊式的小批量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新的教学内容也要求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清末新政废科举兴学堂,学生人数激增,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势在必然,西方的班级授课制成为一种历史选择。

1.班级授课制的普遍推广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常态的组织形式,它的要点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每个班级都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术业各有专攻的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进度面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学科程度及编制章第二》第十五节:“堂内人数之多寡,以学级数之多寡为定。一初等小学堂之学级数,至多勿得过十级(初等小学堂每半年收新学生一次,五年毕业期内共应收新学生十次,入学既有久近,学业因有深浅。一堂中学生高下之等,必多参差不齐,则教法亦不同等级,故名为学级。同一学级者,讲授时同为一班,即学堂中学生分头班二班三班之说也)。”①

《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学科程度及编制章第二》第十四节:“学堂内人数之多寡,以学级数之多寡为定。一高等小学堂之学级数,至多勿得过八学级(高等小学堂每半年收新学生一次,四年毕业期内共应收新学生八次,入学既有久近,学业因有浅深。一堂中学生高下之等,必多参差不齐,则教法亦不同等级,故名为学级。同一学级者,讲授时同为一班,即学堂中学生分头班、二班、三班之说也)。”②

《奏定中学堂章程・学科程度章》第三节:“中学堂之学级,当以同学年编制之,其每一学堂之级数,之多不得过五级。”③第七节:“中学堂教员,本应各就所长认定一科目,分教若干班学生,惟各省学堂初办,断无许多之教员,应选有兼长之教员,使认教二、三科目。”④

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它能有效地培养较多数量的学生,提高教学效率,1901年以后开始在我国普遍推广,至今仍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2.单班(级)复式授课制

单班(级)复式授课制、二部授课制是班级授课制的变态形式,清末由日本传入我国。

清末,学校初兴,规模较小,不少学校只能采用“单级教授”(单级教授即单班学校one―class school)的教学。地处穷乡僻壤的学校,一些经费、师资缺乏而又学生过少的学校,往往就采取单班教学。中国当时的单级小学一般是学制为四年的初级小学,有点类似中国古代的私塾,但教学内容、学校性质和管理方式都截然不同,特别适用于近代教育刚刚起步的阶段。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学科程度及编制》第二十二节:“全堂儿童,其功夫深浅同等、教授同班、编为一学级之学堂,名为单级小学堂;其功夫深浅不同等、教授不同班、编为二学级以上之学堂,名为多级小学堂;其功夫深浅虽同等,教授虽可同班,而限于屋舍狭窄,只可将儿童分为二起教授,各占半日名为半日小学堂。”⑤在这种特殊的编制方式下,教学方式也不能不有些改变。1911年8月5日,学部奏拟订单级教授、二部教授办法折,单班教授即把几个年级的学生全部编在一个班里;二部教授则将全堂学生于一日之内,由一教员分为前后半日教授。其编制之方,则有单式二部及复式二部两种:单式二部得适用普通教授法,复式二部则须用单级教授法。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奏定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章程在各自的“学科程度及编制章程第二”中,列有专节论述教法。

第十一节:“凡教授儿童,须尽其循循善诱之法,不宜操切以伤其身体。尤须晓以知耻之义,夏楚只可示威,不可轻施,尤以不用为最善。”

第十二节:“凡教授之法,以讲解为最要。讲解明则领悟易。所诵经书,本应成诵,万一有记性过钝,实不能背诵者,宜于试验时,择紧要处另其讲解。常有记性甚劣而悟性尚可者,长大后或渐能领会,亦自有益。若强责背诵,必伤脑力,不可不慎。”⑥

奏定初级、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均把教育类科目列为公共必修课,专门设有教授法、各科教授法等课程。还要求师范学校的教师在讲授各门学科时,都要兼讲如何教授的次序法则,使师范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该门学科的教法。章程规定了师范学校学生必须有教授实事练习,即:“当使该师范学生于附属小学堂练习教育幼童之法则。……”⑦

清末最为流行的教育理论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教育理论。这种方法注意到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和有机联系,使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相适应,重视教学和知识的系统性。中国传统教学方法无视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和教学系统性,因此二者有本质的不同。在急于寻求与新教育相适应而又简便易行的新式教学方法的清末,赫尔巴特学派的分段教授法受到了热烈的欢迎。1903年,大清新法令明文规定要采用阶段式教学法,主要指的是五段式教学法。1909年蒋维乔等编写的《各科教授法精义》,采用的就是五段教授法,对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除了上述课堂教学的根本方法之外,清末引进的其他辅助教学方法还有不少,比较重要的有:实验法、实习法、直观法和参观法。这些方法的实行,改变了传统的文字学习方式,抽象的书面知识转化为某种直观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清末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它能有效地培养较多数量的学生,提高教学效率,1901年以后开始在我国普遍推广,至今仍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清末教育改革使中国教育步入现代化的轨道。

注释: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01.

②同上:315.

③同上:319.

④同上:325.

⑤同上:302.

⑥同上:301.

⑦同上:404.

参考文献: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篇(10)

她坚持走“科研引路,教改助教”的路子,截止目前有80多篇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县20多家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其中《联想转换“五技巧”》、《加强小学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实践新“课标”做到“四转变”》、《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发表在《中小学数学》、《甘肃教育》、《兰州教育》、《平凉日报》、《平凉教育》、《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论文集》等刊物上;《我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荣获第二届全国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荣获甘肃省2002年优秀论文一奖,《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荣获平凉市素质教育有奖征文二等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编题训练》、《转“差”贵在“五心”》等入选《中国教育丛书》、《教坛群英论文集》、《中国素质教育论文集》等书;2003年4月她出版了个人第一部教研专著《学步集》,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收录研究文章40篇,以解题方法的研究为主,兼及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作业训练、“差生”转化、课程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下篇收录20例教学设计,全是示范课教案;从这些文章和教学设计中,可以反映出她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鲜明的教学风格,可以感受到她敢于创新的精神,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和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品质。她的这些论文或总结教学经验、或研究教材教法、或进行学法指导、或指导教研教改,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上一篇: 党校培训总结 下一篇: 开学安全教育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