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06 14:54:00

高一历史论文

高一历史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 28-0127-03

史学理论的培养已然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力以及知识整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其历史学习的成效与在高考中历史成绩的高低,因此史学理论的加强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进行的教学任务与责任。而高中历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惯性思维,不能够将史学理论运用在教学过程与实践中,进而影响课堂的有效性与质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现代史学观点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充分的掌握,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史观应用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具备整合掌握知识的能力,充分掌握高三复习知识,切实做到加强学生的史学理论修养,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品位的提升。

一、运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质量

历史教学中的全球史观即为以全球为视角而非国家与地区进行世界各国人类文明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考察,研究与考察的重点为对全人类的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具体的活动以及这些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从而反映局部对整体的对抗以及相互影响关系。全球史观研究与解释的主线为全球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散到整合的全过程,并以此为依据解释全球的历史运动发展轨迹。新航路的开辟直接导致了全球的快速融合与共同发展,欧洲、亚洲、美洲的全球流快速的推动了全球的一体化进程,这也是人类由分散到融合的分界性标志。数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现代化交通与交流工具的发展和普及,全球化发展更呈现突飞猛进的趋势。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全球史观的历史学习与思考方式教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以整体的角度研究和学习历史,以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思考进行历史知识的整合,加强其整合历史知识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与必修二的中国近代史专题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全球史观与近代史观。全球史观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全球化视野的形成,对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独特的历史发展特点都有深刻的了解。并且同时能够做到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与精神营养,明确不同的国家在不断地交流与影响中是如何对历史的进程发展起到作用的。促进学生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明确进步的意义与曲折的作用,将中国史置于全球史中进行研究与分析,认识到中国历史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全球史观的理论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历史分析能力,避免由于思想存在片面性而导致的偏见与盲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利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史论修养

新型的史观理论强调了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合理的运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内容的变化与教学要求的进步。文明史观对于许多的具体历史问题都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中日本的明治维新教学时,这一历史事件常常被置于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加以认识和理解,美国、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常常从国家的民主政治角度进行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文明史观角度的评价与认识。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以文明史为依据构建历史体系进而体现历史的发展进程。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与高三复习时,应当根据高考考纲的具体要求,以文明史观为划分依据,进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知识重新整合,构建体现文明史发展顺序与时间顺序的新型通史体系。

同时,教师务必关注文明史观的学习对学生高考能力的指导作用。文明史观对于高考的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作用也较为明确。近年来的高考发展与研究性进步都使得这一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高考命题专家明确提出了以文明史观进行学科知识整合与学科体系构建的观点,文明史观有利于整合新课程标准的历史专题,而高考应当以这一体系进行知识的考察与命题的思路确定。文明史观已然成为高考中历史课目试题的设计依据与标准,而以此进行高考重点与考点的原则教育部也有明文规定。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还应当将中国历史文明置于世界文明中进行研究与考察探究。这样一来,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就可以以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背景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与特点。以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中国文明发展的角度进行世界文明发展的研究。此外,在进行历史发展线索的探寻以及具体发展阶段的划分时,还应当改变并且摒弃由低入高的方式和传统做法,将中国文化文明的演变过程为主要线索,以中国文明发展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时期为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

三、运用近代史观教学,促进课堂品质提升

近代史观史观是新的历史理论范式中又一重要的观点,其主要关注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与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与改变,分析的主要形式也是现代化理论的应用。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发生在16世纪开始,新型的工业文明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即工业文明社会有着民主与法制化的社会政治,其经济形态具有市场化与专业化的特点。此外,工业文明的社会思想具备科学并且理性的特点,而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社会的城市化发展脚步不断的加快,社会福利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每一个生活在社会集体中的个体都能够实现开放与平等参与的权利拥有。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理论进行近现代史的研究,可以得出西方的国家在各个层面与领域中都实现了快速的现代化发展的结论。西方国家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发展得益于其国家现代化政治体制的推进与演变,其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等行为都直接促进了工业化社会的产生。这些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观的引入与运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历史的横向与纵向研究和剖析,使高中历史教学开展与设计都能够梳理出清晰明确的发展时间轴。近代史观的运用与分析,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西方社会国家发展的清晰脉络及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社会变迁与思想文明等。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明确地向学生指出西方国家近代民主化的发展过程得益于其资产阶级新制度的产生,运用近代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此有充分地认识。又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讲解时,教师要明确运用近代史观进行知识的整合与模块的划分归类,让学生能够明确地了解西方近代史发展的依据及其与现代化的密切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将西方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充分地利用现代化分析理论明确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形态与现代化发展程度对其近代史演变的重要影响作用。运用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充分的认识近代史的发展规律与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史学理论素养,具备缜密的历史分析思维并掌握历史评价能力。

四、结 语

新型课程标准的改革与高考的要求使得当代的史学理论体系得到了快速的改革与进步,将史学理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新型历史思维的养成。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品味及质量为目标,对现代史学理论进行科学的界定与其作用的明确,综合运用多种史论观点进行教学策略的规划并付诸实践,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与近代史观应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促进学生整合知识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的史论修养,以科学的角度和方法进行历史事件的评析与历史人物的评价,充分地进行高三复习知识的整体整合,提升历史学习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劲松.现代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适度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12):55-56.

[2] 周玲.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现代史学理论运用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3,(8):2.

高一历史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65-0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把历史小论文纳入历史习作范畴,并且把历史小论文作为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评价方式。如何能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和历史素养呢?基于历史学科特色,从探究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功能、准确把握写作环节、建立论文有效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立足能力培养,探究写作功能

(1)聚焦展现学生历史素养的功能。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品质和经验的综合。历史素养就是历史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基本方法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也包含文史常识、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等。小论文题往往渗透某种史观,紧扣教材重难点,关注社会热点与焦点,充分挖掘学科素养,拓展学科教育与鉴今功能,具有科学性与导向性。例如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第23题在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道历史论证题中,既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又体现了学科教育与鉴今功能,这正是历史学科的价值体现。

(2)展现学生知识学习深度的功能。材料论文题既是对考生的思维与心理水平和记忆水平的考量,也是对考生建构知识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材料论文题考查知识学习的深度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选材内容丰富、来源广泛,涉及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世界近现代的相关史料和历史评价资料;其次是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第三是围绕所给史料确定中心论题,然后展开论证。写作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确定的主题,充分利用材料,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论证。

(3)深化历史认知过程的考查功能。历史小论文的考查要求考生有层次地对所给史料进行理解从而获取有效信息,提炼出史料中所隐含的中心主题,运用判断、比较、鉴别、说明等史学方法做出系统完整的论证。这种考查知识认知过程的再现,突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为了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认知过程,论文一般以某一线索或主题为线轴,提供相应的背景材料,给出相关的论题,并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论证,从而得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见解。比如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第22题,要求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等几个角度进行论证,并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教育,进行知识再创新。

二、立足学科特色,抓好写作环节

高中历史小论文主要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论点、论据、论证和结论,总体要做到论点明确、论证符合逻辑、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论据准确充分。

(1)画龙点睛抓论点。提炼论点,是历史小论文写作的关键一步,如果观点提炼不正确,将会影响小论文的整体质量。用材料提出问题,用小论文的形式回答,是目前检测学生历史小论文写作的主要模式。因此,在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问题看清楚材料的观点。如何提炼观点呢?这要求学生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抓关键句,明确观点。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

(2)知识能力抓证据。一是注重历史主干知识的整体性。历史小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潜能、历史素养和历史主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夯实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用历史线索把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二是注重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培养。高考历史材料论文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合理使用材料的能力,有效整合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进行合理论证、评价和创作的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学科思维能力的体现。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教材知识和史学观念、基本方法进行整合,然后分析、说明某种历史观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突破求证思维的框架。

三、立足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评价

公正合理的评价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有效性,才能使教学更加完善。历史小论文写作在评价方面主要依赖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层互动,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试卷测验,不能只注重结果评价,更应该关注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评价,使学习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从而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在学生进行历史小论文题习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小论文的评价依据和评分标准,这对学生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帮助。立足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评价至关重要。

四、结束语

总之,在历史小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以及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历史小论文写作是高中历史新课改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改变传统学习历史方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指导,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还能增强学生写作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高一历史论文篇(3)

第一,重视缀文能力,有利于弥补踩点得分的缺陷。

目前高考非选择题在一定程度上力求遵循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体现答案的个性化,至少是考虑到答案的多样化,但事实是,无论公布的参考答案,还是实际的阅卷操作,都把关键词的有无作为最重要的关节点,对于学生整体的答题思路则注意得不够。近几年广东高考历史卷有所创新,即重视缀文能力。2009年第26题对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的考查,就其知识点,可以说比较“陈旧”,但是,人们却发现了它的新意:它的侧重不在知识点,而在于知识点的应用,即如何建立史料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就是史证题。史证题明确地将成文的表达作为一项基本的要求,意在纠正材料解析题踩点给分的缺陷,这也给中学历史教育传递了一个信息:作为基本的历史技能,历史缀文能力应该得到重视。

第二,重视论证能力,提高逻辑思维。

近年来,在高考作文对文章体裁不作硬性要求的条件下,大多数考生都会选择散文型写作或抒情型作文。因为这种文体能够在抒发个人感情,状描事物的样态,叙述事情的变化,能够较好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与论说作文的要求截然不同。论说作文要求作者具有明确的主题意识,严谨的逻辑思维,分明的叙述层次。而历史学科的史证题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历史史证题的论述可以提高学生的论说能力。

第三,重视说理能力,培养沟通能力。

从知识结构体系化的角度来看,论说能力是现实生活中说理能力的基础。提高“使他人认可自己观点”的能力,即说理能力,是很重要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常常不得要领,其实就是说理能力较差。说理能力体现了社会沟通水平,是包括历史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该重视的基本素质。历史史证题的考核可以加强学生的说理能力和沟通能力。

与一般论说作文不同,史证题有其自身特殊的考核目标:

第一,主题应与历史相关。在议论文中,确定主题即所谓命题;论说作文就是对于所提出的命题所给予的证明[3] (p.51)。和普通论说文相比,史证题的命题空间更窄。

顾名思义,史证题应该是对历史问题的论评。学习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培养对于既往世界的理解力,是为“历史感”。具备了历史感,才谈得上对历史问题的准确理解,也才能认识到历史发生的正当性、必然性和合理性。基于此,史证题的主题主要涉及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或者历史的价值判定,要求与历史相关,如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卷第37题为“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就是比较典型的史证题主题,而诸如“分化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趋势分析”,“走中西医结合之路――论中医药的发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未来”等,其着眼点在于“(发展)趋势”“未来”,而非历史,不应成为史证题的主题[1] (p.50)。

第二,主题需要准确理解。史证题重在历史的认知与借鉴,它要考虑到基本的知识覆盖面以及认知技能等学科考核目标等诸多因素,一般都是由试题给定的。但给定并不等于明确,考题往往会要求学生从某个历史结论中将主题凝练而出,即给定的是历史的结论,从历史结论与主题之间还有一个理解和明确的过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史证题的主题确定其实就是主题理解。如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该题引言称,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主题比较明显地就在这段表述中,然而它不是以断语形式呈现的,由此就存在一个准确理解主题(观点)的问题。

第三,主题比较简约。主题的简约与史证题的结构特点有关。史证题的结构相对简单:一般来说,考生只要从两三个侧面围绕一个观点集中论述即可。这是由历史学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相对于语文对谋篇布局的侧重,史学偏向于历史认知,因而史证题仍然处于一个“题”而非“文”的地位。事实上,绝大部分史证题都是作为材料解析题的一部分出现的,即使像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卷第38题“中国的1978”,以整个一道题30分的篇幅进行考核,它的主题也是比较简约的,即为什么说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第四,论证有原则。史证题除了要掌握论说作文的基本论证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和类推法外,还应该特别强调史学论文所应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论从史出,即结论来自于史实,而非道听途说甚至自我想象,所谓忠于史实即指此。史实的保留称为史料,“乃往时人类思想与行为所遗留之陈迹”[4] (p.1):或者文献资料(这是最主要的),或者物质文化资料(比如考古资料),或者口传资料;不管哪种类型的史料,为便于考试,都会以书面的形式提供出来,它们构成史证题论据的一部分;另外的论据来自于教材(所学知识),同时还有作答者的思考和补充。著名史学家傅斯年有“史学便是史料学”之论[5] (p.2),因为“离开史料,历史简直无从研究起”[6] (p.2)。史证题的考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培养论从史出的习惯。史论结合,即史料与论点的相互统一、融会一体。如果将可信的史料视为客观事实,那么,论点就是主观认识。史论结合,意味着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真理,即符合历史的真实。认识的偏差或者错误,说明历史认知的欠缺,论证也就缺乏说服力了。

第五,表达有特点。史证题既然十分尊重史料,那么对史料的引用就比较严谨。对一些非常重要的结论性史料,以及一些重要的有利于说明观点的事实,最好使用直接引语的形式,以示来源比较明确,增强说服力。直接引语不是原封照搬,而是通过适当的剪裁,注重表达和逻辑,截取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部分,由连接词句,将论据与论点连缀为一体。在这里,事理剖析的层次分明而非意识的黏滞事关逻辑关系,语言的准确科学而非华而不实,事关论说体裁。

关于史证题的答案,重点需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基本关系:

第一,开放性与可控性的关系。人文科学的主观性比较强,对同一个历史问题,或因为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或基于观察问题的不同角度,或由于对史料的不同理解等,最后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尽相同,但这些结论又都具有合理性。在史证题的考查中自然也会遇到这种现象,它显示了史证题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历史考生的知识面宽度、思维个性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鉴别也具有主观性。因此,史证题答案必然具有开放性。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开放性。有人会认为,既然史证题主观性强,就不应该有客观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是这个“言之成理”不能完全任由学生“发挥和想象”,也是要和主题相关的,同时应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因为历史毕竟是真实的,应坚持论从史出。如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要求“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如果没有准确理解陈先生的观点,当然就不符合要求,尽管它可能言之成理。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历史卷第40题第三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也特别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前面提到的《中国的1978》在引言中有如下的话: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里也预设了主题: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因此,史证题一方面要开放,另一方面要有可控性。

第二,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史证题的性质决定了其开放性,放而无当则流于无效。毋庸讳言,目前的史证题还处于尝试阶段。尝试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制定评分标准,或者更准确地说,如何使得评分标准更科学。就目前所见,有两种评价体系:一个是“SOLO评分法”,2009年上海高考历史卷的第37题“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即采用这一方法。“SOLO评分法”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文章的结构。根据这一体系,史证题存在五种结构,不同的结构即体现不同的论说水平。细心的研究者会注意到,2008年的上海历史卷第37题已经采用这一方法。而同一年的第38题《中国的1978》采用的却是另一种评分法:(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3)论述要层次分明;(4)叙述要通顺流畅。这一评分法其实是按照论说文的要求进行的,不妨称为“史论法”。

两种方法各有优长,但以操作性来讲,“史论法”更简明扼要,便于操作,而“SOLO法”结构繁复,较难操作。实际上,在对史证题的答案进行评定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主题观点是否明确而合理(或理解是否准确),论证是否充分,表述是否清晰而有逻辑性。根据这三条标准,按照主题―论证―表达的权重递减原则,分三个层次进行衡量,应该比较科学,且更具有操作性。

【作者简介】汪建红,女,196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第十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育和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3(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2年江苏省高考说明[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高一历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76-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和实施,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高中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主体是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改实施的进程和成败。

一、拓展历史学科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凸显学科特色的专业特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它包括:史学知识、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史学观念、史学研究动态、史学思维等。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这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素质。高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外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以模块为形式,打破了以往按时代纵横相间的通史编排体例。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题史、国别史和地方史等知识。将全球历史、中外历史放在一起研究。对于各个模块中出现的交叉内容,只有具备完整、系统、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明确教学主题内容,明白它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第二、应具备广博的其他文化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各种知识均有所涉略。如语言、政治、地理、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学科,只不过高中历史教学偏重于了解和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层次,不求达到专业层次而已。历史Ⅲ中的“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即是鲜明的体现。

第三、深入学习史学和历史教学理论。史学理论对史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毋庸置疑。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就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高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近年来,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如赵恒烈、金相成等编著的《历史教育学》,齐健等编著的《历史教育价值论》,王宏志编著的《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等,都是很有见解的重要资料。此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及聂幼犁、赵亚夫、杨宁一、曹大为、冯一下、陈伟国等写的相关文章都对我们的教学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第四、掌握史学研究方法。传统史学研究方法是“论从史出,论由史证,史论结合”。对高中历史教学也同样适用。比如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是个结论,为什么这样说呢?知道了这个结论是怎么由事实论证来的也就明白了鸦片战争的始末。再如胡适所主张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也是经常用的方法。比如说“皖南事变后,中共什么以斗争求团结?彻底决裂?

第五、更新史学观念。高中历史教师须了解史学研究范式并尝试用科学的历史观整合学科体系。固守成见,视野狭窄,不符合现代教师的要求。目前中国史学界出现多种史学范式,形成了以唯物史观为主导,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并存局面。史观在教材编写和高考试题中的体现非常明显。如2008年文综全国卷一 15题:梁启超对“科学万能说”的认识,即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科学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又能祸害人类。

二、关注现实问题,开阔国际视野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历史教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当今在世界上大国兴衰问题、全球化问题、中美关系问题、国际合作问题等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敏锐地捕捉信息,开阔国际视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现实进行指导。

高一历史论文篇(5)

历史是指人类过去活动的客观存在。因此,客观性是历史学科的生命,其文字表达也就必须准确无误。历史学科文字表达与文学语言不同,文学语言允许想象和夸张,例如,“白发三千丈”,“轻舟已过万重山”等等,这些在文学园地里千古传颂的绝妙佳句,在历史学科文字表达上是不能出现的。对历史过程的讲述,对历史事实的描绘,必须做到语言确切,用词严谨。如秦灭六国之前,嬴政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就必须以“秦王”相称;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嬴政称帝,秦朝的历史从此开始,这时方可以“秦始皇”相称。“秦王”和“秦始皇”“秦国”和“秦朝”,仅一字之差,但如果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或者模棱两可,闪烁其词,都是科学性的错误。又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或者“封建君主制度”,切不可说是推翻了“封建统治”,因为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封建社会这一社会性质,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后来新老军阀的统治,都没有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在这里,“封建君主制度”和“封建统治”,文字上相差无几,但意义却完全不同。

培养学生准确无误的文字表达能力,首先应充分利用中学历史教材。教材是文字表达最优秀的典范,其遣词造句是精雕细刻之作。我们应最为细心地去琢磨它的字、词、句,[2]从中领会文字表达的特点和意义。其次要正确掌握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事实、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包括历史知识概念和历史理论概念。[3]对于历史理论概念,则应在平时加深理解。如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存在的,同国营经济相联系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生产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因此,我们就不能表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又如,关于“统一战线”的几种提法,是严格有别的,大革命时期称“革命统一战线”;抗战时期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则称“爱国统一战线”。这些,我们在语言文字表达上又怎能随意混用呢?再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文字表述上出现的错误。

二、中学历史学科文字表达重在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又称为史论统一。它是历史学科语言文字表达的最高要求和最大特点,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尤其是问答题都十分强调史论结合这一要求。史论结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以论御史。即史实的罗列、材料的组织及逻辑推导必须体现自己的结论与观点,当然,你的结论与观点是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如在论证“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观点时,就必须运用“政治、经济、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及性质”的变化的史实来加以说明。二是论从史出。即所提出的结论与观点是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而得出来的。如通过对“隋唐文化”这一章基本史实的学习后,就可把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概括为“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答题时喜欢像语文课写作文一样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文辞华丽,但却找不出“史”与“论”,更谈不上“史论结合”。这是历史学科文字表达之大忌。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史料引用要准确无误,观点要正确鲜明。一般来说,教材上所引史料,当属无误,但要引用教材以外的史实时,首先要注意它的准确性,一些未经考证或过时的材料,不能随意引用,同时,史料不能有悖于结论。观点要正确鲜明,是指在观察、分析问题时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要注意:1.阶级观点。历史学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我们在文字表达中必须具有正确的阶级观点和立场。如在评述战国时期墨子的“兼爱”“非攻”主张时,就不应仅局限于其爱民的一面,同时还应看到其思想抹煞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事实上这种“兼爱”思想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2.辩证观点。即一分为二的观点,它有助于科学地认识历史。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既要看到其功绩,又要看到其过失,且要运用充足的史料加以佐证。3.全面观点。即看问题应注意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如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除了规模不同外,还可从史料中分析出目的、性质、历史影响等方面的差异。

(二)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内涵,对“史”“论”作有机的补充。教材限于篇幅和编写特点,有的地方重“史”的叙述,有的地方以“论”的总结为主。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对“史”“论”作有机的补充,从中体会其文字表达上的“史论结合”。如在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时,五条经验都是“论”,这就需要补充史实,予以说明,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向胜利的,由此可见,这是从“史”中得出的“论”。

三、中学历史学科文字表达妙在简明凝练

历史知识是综合性的知识,内容广泛,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字表达上做到简单明了、高度概括、字少句精,用最为简约的语言表达最为丰富的历史知识。刘知几说:“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简之时义大矣哉。”“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4]可见,古人叙史是十分讲究简明凝练的。近年高考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都要求考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概括说明,其实这就是对历史学科文字表达简明凝练的要求。

培养学生简明凝练的文字表达能力,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高度浓缩、概括课文基本史实。如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便可浓缩为割地、赔款、通商、定税八个字。同时,在文字表达上,要注意多用短句,避免长句,使语言简洁明了。[5]如讲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便可概括为: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简短的十六个字,使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主要环节一目了然。

(二)平时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历史术语,使提炼出来的内容言简意赅,实现科学性与概括性的统一。[6]如讲西汉王朝王国问题的解决,可把这一问题提炼为三个方面:刘邦封王、景帝削藩、武帝推恩。通过运用历史术语对内容的概括,使自己的文字表达多一字显得累赘,少一字则不足以表达意思。

(三)平时注意用精练文字概述某一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这是培养历史学科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明清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纷繁复杂,通过学习后我们就应该把其阶段性特征总结表达出来。即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中国农民战争已达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新水平;经济上,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加强;对外关系上,进行了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明后期和清前期都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思想文化上,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另一方面,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总结性科学巨著出现,反封建并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小说问世。

四、中学历史学科文字表达讲求逻辑严密

每个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都有发生、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每个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描述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时,应注意其前后逻辑联系;在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原因、影响、性质与经验、教训等问题时,必须揭示各个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历史学科文字表达上做到逻辑严密。缺乏逻辑的历史知识,是杂乱无章的知识,没有逻辑的文字表达,是令人费解的文字表达。

培养学生逻辑严密的文字表达能力,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加强历史教材的结构教学,注意教材的层次分析。首先要疏通纲目,宏观驾驭教材。教材的目录充分展现了教材严密的编排思路及科学的知识体系,把握好了目录,也就获得了宏观的认识。再在此基础上认清每一节下有几个子目,每一子目下又分为几个问题来论述,像剥竹笋一样层层分剥。[7]这既是一个思维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深刻体会并模仿教材逻辑的过程。除了掌握教材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外,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如讲清代“摊丁入亩”,必然要联系到前面所讲的“一条鞭法”“两税法”“租庸调制”及“编户制度”,以说明土地税的逐步增加和人头税的逐步废除这一赋税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认真研读典型高考例题及参考答案,仔细揣摸其文字表达。高考试题是经过命题专家精雕细凿的,其中的绝大多数属精品佳作,学习过程中认真研读这些例题及答案对于培养历史学科文字表达能力很有意义。首先要仔细审题,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高考试题的设计,都有独特的意图,并通过文字合乎逻辑地显示出来。[8]因此考生答题,就要透过题面,理解题意,找准关键或重点,才能正确组织答案。如1992年试题“结合印度历次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原因,归纳各项斗争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斗争的结局”。在审题过程中必须明确三点:1.时间:世界现代史;地点:印度;特别要注意“历次”两字,从而要抓住四个时间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一战后、二战后)作为组织答案的线索。2.求答项有三:原因、特点、结局,抓住这三个要回答的重点,用高度概括的文字作答。其次,认真分析高考例题答案,体会其文字表达。历史高考试题尤其是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的答案无论在史论结合、语言简练、逻辑缜密,还是在格式的规范化方面都堪称表率。如1996年“唐文化”题、1998年“明清文化”题的参考答案即是历史学科文字表达的上乘之作。教学中加强对高考试题答案分析,主要分析为什么要这样表述,否则将会产生什么不良结果?以此来加强学生语言历史化、合理运用标点等“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

注:

[1]陆建良,程文伟.中学历史学科语言文字能力刍议[J].历史教学,1998,4.

[2][7]胡军哲.读懂·读精·读深——从高考历史选择题看复习中对教材的运用[J].历史教学,1999,2.

[3]于友西.名师导考·历史[C].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58.

高一历史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01

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是专业的教学类期刊。该期刊精选并全文转载全国历史教育专业期刊及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历史教育论文。这些转载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能更好地透视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年度热点。本文将以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不同角度的统计分析,探究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年度热点,并据此展望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新路向。

一、《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度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统计与分析

1.栏目设置情况分析

栏目设置情况可以较全面地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有效地反映学科的研究倾向和研究热点,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和指导作者撰稿的作用。[1]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了25个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栏目,全文转载了98篇中学历史教育论文。从表1可以知道,论文转载数量比较多的栏目是《教学研究》《学科视点》《教学策略》《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等。需要注意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的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多达11个,具体为《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师专业成长》《价值观与历史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教学目标确立》《高三复习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和《历史故事运用》。其中,专为历史学科设置的专题栏目有《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和《历史故事运用》,一共转载了16篇论文,其他专题栏目则是历史与地理两个学科共有。在这些专题栏目中,每年都出现的是《高考试卷评析》栏目。与2014年的专题栏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更加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育价值观以及历史教学方法等研究。

2.源杂志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数量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来自25种不同的期刊(见表2)。《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教学月刊》的论文转载量排名前三,一共被转载了45篇论文,大约是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46%。由此可知,这三大期刊是宣传和促进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刊物。另外,《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等教育类期刊也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历史教育论文。

3.作者情况分析

(1)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统计分析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能直观地认识全国不同单位之间在历史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交流状况。在《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里有16篇合作论文。其中,高等院校、教研部门与普通中学的合作论文有7篇,约占总数的44%。在合作论文中,同单位以及同省不同单位合作的论文有10篇,跨省合作的论文有6篇,占合作论文总数的37.5%,较2014年相比有所增长。历史教育研究应该提倡跨地区、跨单位的交流探讨,利用信息化条件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研讨,通过不同活动与全国各地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

(2)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文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作者来自80家不同的单位。其中,有2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还有16家单位被转载了2篇论文,分别是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江苏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3)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反映出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布局特点。由表3可以知道,《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集中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福建、上海和四川这7个省市,说明这7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热情较高,状态活跃,在2015年发表了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江苏、浙江、北京3省市所发高质量论文数量排名前3,表明这3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水平较高,这可能得益于其教育部门和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视。

(4)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分布

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系统归属能够知道,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生力军分布在哪些单位系统,不同单位系统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活跃状态以及研究能力。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大致可分为高等院校、普通中学、出版社和编辑部、教研部门四大类,本研究中这四类单位系统的第一作者比重分别是32.65%、50%、2.04%和15.31%。据此可知,普通中W是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门的研究者也成为研究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主体力量。

二、2015年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热点

1.历史课程研究

“当学生完成学校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他们能够做些什么? 如果学生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仅仅积累了一些需要记住的历史事实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2]。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而中学历史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承载功能。一节好的中学历史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应该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马维林、黄敏指出: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价值引领。历史价值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求真、扬善、唯美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各国文化和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第6期)*。唐琴、石晓健认为承担公民教育任务的历史课堂忽略了“人”,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把历史学科教育价值概括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历史价值判断能力的孕育”;主张通过构建学术性课堂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学科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发展,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时代观,倡导适应时代需要,符合社会进步和世界潮流的价值立场;认为人性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等构成了21世纪历史新课程基本的“时代性价值取向”(第6期)。倪仲指出历史教学中“一分为二”式的评价过于简单化和公式化,简单套用“一分为二”式的评价导致了历史教育价值缺位;主张历史教师就应该大胆摒弃“一分为二”式的中庸评价方式,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我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历史教学才是真正用价值引领学生(第6期)。历史教育是一种历史认识教育。历史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陈志刚认为历史教师应当在课程实施中进行正确的历史认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富于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的现代公民素养,获得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第6期)。王凤侠也指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健全成长,对其灵魂以价值引领;历史课仅有史实、仅做事实判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价值判断;历史教应抓住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冲突的问题锻炼、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5期)。

历史教育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徐赐成认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是相互作用的系统问题,拟订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育总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情境上的投射。因此,拟订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完整的教育视野,从教育教学的本义出发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地位,以历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为本。他认为历史教育功能一是存续文化传统,二是增进社会理解,三是资佐现实发展。历史教育要以教育目标理论研究为据,把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大致发展线索,了解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第7期)。

2.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步骤、方法、手段或技术的总称”[3]。历史学是一门富有生命力与思想的人文学科,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历史教学总是存在一些困境,例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深刻理解历史现象,不能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要解决这些教学困惑,郭子其认为教师应深思教育情境下的教学策略,通过营造知情交互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位置记忆,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习得迁移能力以及形成批判创造性思维(第3期)。历史教学不可能依靠灌输得到理解和内化,需要师生交流对话与教师的适当点拨。方颖基于对话教学的新型教学形态研究了“心理契约”理论下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策略,认为在对话中建立以“安全感、信任感、责任感和共情心”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师生相互理解,增强交流意愿,实现思维交互和情感共鸣,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第7期)。卢晓华认为点拨法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借助“互动”“情境”和“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在看似浅显处点拨使学生逐渐深化认识,在思维盲点处点拨使学生厘清分析路径,点明历史线索,扫清思维盲点(第6期)。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系统,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陈善松和吴国雄倡导整体性教学策略。他们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从学科系统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整体认知建构,通过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整体梳理历史脉络以及整体认知历史要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历史整体教学(第9期)。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4]。要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郭子其认为历史教学应该重视诠释方法的价值,引导学生将自我的经验与智慧融入历史发展进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以获得丰富而开放的意义,从而达成深度认识,获得明了的历史见解(第11期)。沈素英则认为历史教学应该站在文化视野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形成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第8期)。

3.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学科概念、观点和原理,如果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并能在各种测试中准确地予以复述,就被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然而,这样的“掌握”是受到质疑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触及理解过程及学生内在洞察力的培养。所以,陈新民认为应该重视历史教学设计和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跨学科、多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第4期)。为使历史探究性学习更有效,更好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作为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在学习主题、课程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开发和重新建构(李南亮,第4期)。历史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事实性问题入手,设计解释性问题,进而推进评价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逐步思考,形成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中,事实性问题是基础,解释性问题是深化,评价性问题是升华。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怎样看待”“你有什么想法”等问题时才不会出现哑口无言、信口开河、语无伦次、生拉硬拽等现象(吴波,第5期)。

4.历史教育测评研究

表现性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正逐渐成为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表现性评价的标准称为表现性评价量规。马晓丽认为一个完整的表现性评价量规应该包括活动主题、评价内容、权重设置、程度描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法和评语建议,在创制表现性评价量规时应注意把握好适切性、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总结,她提炼出的表现性评价量规程序为解读课程标准、确定评价内容、明晰要素特征、选择量规类型、描述评价等级、拟定评价量规以及修正完善标准(第2期)。

每年高考过后的全国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对高考试题的评析。中学一线历史教师通过研究解读并借鉴文章对高考试题的评析,可以深刻认识高考试题的总体面貌及其命题趋势,把握不同题型并总结其答题方法,从而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往后的日常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指导。冯一下认为2014年方法类试题数量急剧增加,这将导致史学方法类试题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试题出现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推动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方法渗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化对方法目标的认识,更多地了解史学方法,科学地制定史学方法教学策略。(第1期)郭子其J为高考历史试题品质的优劣在于是否立足于人的历史思想与价值来考查历史思维,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卷Ⅱ第40题强调历史人物的活动与人的历史思考,强调时代特点与思想内涵的历史性思维,强调思想价值的渗透与思维能力培养,富有历史的时代气息,考查了多样多层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关注考生的鲜明个性,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12期)。

四、结语

根据《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数据统计发现,一线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主体,教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也是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合著率未见明显的变化规律,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的合著情况增多;标注参考文献的意识较弱,但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与此同时,被转载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和引文比例,说明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还处在主观总结为主的“经验型”阶段,而非“学术型”阶段。

据此,笔者对历史教育刊物、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群体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是背负重任的开拓者。从现有的情况看,一线历史教师仍将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群体,而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门的历史教育研究者仍将肩负着将历史教育研究引向更高处的任务。研究者还应关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加强对历史教育主体的研究。二是历史教育期刊为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杂志需要关注理论又重视实践,亦要呼吁关注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历史教育现状,引起中西部研究者的重视,也可以以杂志为媒介,加强东、中、西部研究者之间的交流。

[ 注 释 ]

[1]张家辉,哈斯塔娜,乔丽娜.2005-2009年《地理教育》文献计量学分析[J].地理教育,2010(12):45.

高一历史论文篇(7)

“文革”结束后,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历史科学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打破了“左倾”思潮影响下盛行的种种精神枷锁,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史学建设首先是史学理论的建设,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逐渐成为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共识,对史学理论(包括外国史学理论)问题的关注,拨乱反正,对某些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争鸣,成为“文革”后中国史学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史学走向新世纪之际,实事求是地回顾和总结已经走过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对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以及整个中国历史科学的健康发展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在《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揭开了十年浩劫的序幕。紧接着1966年5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发表后,被陈伯达等把持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把史学当作他们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他们歪曲历史,借古讽今,欺骗群众,为资本主义复辟进行舆论准备。广大的工农兵群众、革命干部和革命的知识分子,正在利用唯物史观这个战斗武器,揭露历史的本来面目,解剖现实的阶级动向,为保卫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同反动的史学观念进行激烈的斗争。”[1]史学领域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遭到严重破坏的中国历史科学如何走上复兴、发展、繁荣之路,成为摆在广大史学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史学在“文革”中的惨痛教训使大家认识到:反革命野心家的兴风作浪,以及理论的无知、混乱和荒谬,给中国史学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建设。

“文革”结束初期,以及“文革”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史学界影响颇深的一种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也是它的方法论,因此历史学没有、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理论、方法论。如果有,那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总之,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史学惟一的、全部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史研究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过去需要,今后仍然需要,但是它的指导作用并不仅仅在历史学方面,而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以及社会生活诸领域。因此,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还需要自己具体的理论方法论,特别在历史学这个“重灾区”拨乱反正,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理论的指导。

1979年3月,在成都召开全国历史学规划会议时,明确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问题,立即得到广大史学工作者的认同。大家从自身的研究实践中,特别是从中国史学发展的曲折道路中,深深感到加强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83年5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再次强调加强史学理论研究,并做出了定期召开全国性的史学理论研讨会的决定。同年,《世界历史》杂志第3期发表评论员文章《让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之花迎风怒放》。文中就史学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写道:“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无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基础,是我们进行史学理论研究的指南,但它终究不能代替后者,正像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代替任何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身的理论、方法论一样。历史科学如果本身没有理论和方法论,那它就很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上述观点反映了大多数史学工作者的认识,加强史学理论研究成为广大史学工作者的迫切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有关专家组成历史规划组史学理论小组,在他们的积极筹划和组织下,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召开了11次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每次都有百余人参加,先后就历史与现实;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自然科学方法与历史研究;历史学方法论;历史认识理论;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外国史学理论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影响;东方历史发展道路;建国以来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理论思考;新世纪中国史学理论建设的展望;历史学的性质等等展开了较深入的研讨。

1987年,全国性的史学理论研究专业刊物《史学理论》创刊。1992年,在《史学理论》的基础上,创办了《史学理论研究》杂志。这些杂志在发表史学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团结史学理论研究队伍,培养史学理论研究新人,加强国内外史学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及时传达国内外史学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受到广泛好评。中国史学会《中国历史学年鉴》每年都约请有关专家撰写史学理论研究综述,并辟出专栏,刊登史学理论方法论研究论著的要目索引。1993年,经过多年的筹备,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研究分会”,所有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了史学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系招收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名额不断增加,使史学理论研究队伍的科学水平不断提高,后继有人;一些重点大学还成立了史学研究所,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培养研究生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革”后,高等院校历史系普遍开设了“史学概论”课。1983年,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出版。吴泽、陈高华、庞卓恒诸先生也撰有史学概论方面的著作。以后又有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著的《史学导论》等10余种版本的著作问世。这些著作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史学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对理论的迫切需求,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史学理论方法论研究的科学水平。

“文革”后,在史学理论研究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和争鸣的主要问题有: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偶然性和选择性;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历史科学的社会功能;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如何认识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问题;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中国文化的结构问题;乾嘉学派的评价问题;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与分期问题;洋务运动的性质、作用及代表人物的评价问题;戊戌维新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和历史分期问题等。这些讨论和争鸣进一步培养了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历史理论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科学理论水平,为深入研究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年来,中国史研究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是在通史、断代史研究的基础上,专史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中国政治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民族史、中外关系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这些专史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宽泛,内容十分丰富。如果没有史学理论方法论的支持,如果不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那是无法开展研究的。此外,这些专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本身就是历史进程中的理论问题,如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形式问题;中国古代经济结构问题;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和当代文化启蒙的主潮问题;民族史研究中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一些历史事件的评价等。这些专史研究的深入开展,与史学理论研究迅速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史学工作者理论素养的提高。

关注历史学自身发展中的理论问题的研究,是近20年来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史学史研究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已有多种著作出版。①历史认识论的研究原来基本上是一个空白,近年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不断得到发展。历史认识的一些主要问题,如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历史认识过程的一般特点;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历史认识的模糊性;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思维;史料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等,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近年历史认识论的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如彭吉富著《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在较广泛地汲取国内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

史学方法研究的重点,近年主要关注的是计量方法、比较方法以及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人口学方法、政治学方法和口述方法等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对这些方法的研究并不是要用这些方法取代以往行之有效的史学方法,而是作为一种补充,在原有的诸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史学方法。方法是和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任何一种史学方法,都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方法,而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方法。近年在传统史学方法的基础上,史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日益对中国史学发生有益的影响,这也是近年史学理论研究不断进步的积极成果。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文革”前几乎没有人涉及的外国史学理论方法研究,在“文革”后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外国史学理论方法论的研究,是和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方法论联系在一起的。

近代以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史学发展的每一关键时期,都是和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并产生积极的反响联系在一起的。如20世纪初期,进化论和进化历史观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封建史学的基础,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在史学领域思想解放、破旧立新的锐利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进化论,就没有中国的“新史学”和建立在它基础之上的史学理论研究。五四之后,“建设中国新史学”成为一个令人鼓舞的口号。在“破坏”中国旧史学、“建设”新史学的过程中,以鲁滨逊为代表的美国“新史学派”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西方史学原理”时,即以鲁滨逊的《新史学》为课本。美国新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在当时几乎全部译成中文出版。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异军突起,而它的产生和发展,则是和唯物史观及以它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广泛传播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1983年5月,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外国史学理论研究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强调加强外国史学理论的介绍和研究,组织力量,译介出版有代表性的外国史学理论名著。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筹备并成立了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室,主要任务是追踪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史学发展中的一些前沿性的理论问题。该室研究人员主持或参加的国家、院级课题,译介出版了相当数量的著作。②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开始招收外国史学理论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世界史所博士后流动站还接受了研究外国史学理论的博士后,以加强这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主要由世界史所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室编辑的《史学理论》、《史学理论研究》杂志,其宗旨之一,就是介绍和研究当代外国史学思潮和史学理论方法论。

近20年对外国史学理论介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欧美和俄国等有影响国家的史学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战后得到迅速发展的历史学分支学科研究;西方史学史和史学思想史研究;重要的外国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研究;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等。这表明,中国学者对外国史学理论的研究,已完全改变了只局限在某一断代或某一国别或某些代表人物的研究。经过必要的精心组织,近50种外国史学理论名著的中译本已相继出版,③为深入研究外国史学理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近年外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已经由以往一般性、概括性的介绍为主,逐渐转变到以系统的科学研究为主,其主要标志是一批内容广泛、在学界产生一定影响、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研究著述先后问世。这些研究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研究,但也不回避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其进行研究,使之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如对美国历史学家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的批判,李祖德、林志纯、林甘泉、廖学盛、刘文鹏、施治生、刘欣如等学者,从东方社会的特点和性质、东西方专制制度比较、水利在东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亚细亚生产方式”、“‘东方专制主义’概念的历史考察”等方面,系统地揭露了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在理论上史实上的原则错误以及政治上的反动政治意图。

近年我国史学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对这些成绩的进一步发扬,以及对存在的问题的改进,决定了今后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实创新”。一部中外史学发展史表明,史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或发展,首先是史学理论研究求实创新的结果。在21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尤其需要这种科学精神。追踪国内外史学理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勇于进行艰苦的理论探索,将是新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展望21世纪初叶的史学理论研究,首先是研究的内容在现有的基础上将不断深化,史学思想史、历史哲学、历史认识理论和历史思维等问题已经引起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国外史学理论研究中的某些前沿问题,有可能成为我国史学理论研究中的新的热点。

中外史学思想史是对历史学科建设十分重要,但又是十分薄弱的研究领域,至今为止,只有一部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有较大影响。史学思想史不同于史学史,它是在史学史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外史学思想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重点论述学科思想发生、发展、继承、演变的逻辑进程,揭示中外史学思想发展的固有规律,阐释西方史学思想体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的创立、发展及其演变的逻辑进程。今后在史学史研究的基础上,史学思想史的研究将更加受到重视。在外国史学思想中以及中国历代史学大家的历史思想研究方面,将会有精品力作问世。

在历史哲学研究中,一方面将继续深入探讨西方历史哲学的前沿问题,如对以波普尔为代表的分析历史哲学的研究、福山历史哲学思想研究以及关于宗教或神学与历史哲学的关系的研究等等;另一方面,将结合中国史学、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与现实,探讨建立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问题。学者们不再认为历史哲学仅仅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关于历史演变规律和关于历史理解性质的学说”,或专指“那种用幻想的联系代替历史真实联系的社会历史观”。

历史认识理论研究是历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对其研究虽有不少成果问世,但却缺少系统的整体研究。随着史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广大史学工作者知识结构的完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历史认识理论的研究将逐步深入,在大量个别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将会有自成体系并有一定开拓意义的历史认识理论的专著问世。

史学理论研究和史学的实证研究如何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是长期以来没能得到较好解决的问题。现在,广大史学工作者在明确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关注实证研究的同时,自觉加强史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使整体理论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样,就为今后史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将加强中外历史研究的理论描述和理论概括,提高历史研究的科学水平,使史学理论研究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感不断加强。

今后在研究史学自身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的同时,将有计划地开展中外历史进程中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是:历史发展规律与五种生产方式,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发展的动力,“亚细亚生产方式”,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偶然性和选择性,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地区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范畴等。今后将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主要是: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中国封建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明清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洋务运动的性质和作用、中国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分期、中国近现代若干历史人物的评价等。

历史研究要充分实现其社会功能,必须重视对策性和前瞻性研究。而这种研究首先是在实证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我们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时代呼唤加强史学理论研究。如何科学地认识时代的本质及其特征;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及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批判“文明冲突论”;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冷战”后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变迁;大国战略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等,都应是深入研究的课题。

史学方法方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将呈现出多元的局面,这是和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及史学实证研究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史学的目录学方法、辑佚的方法、辨伪和校勘的方法、诠释的方法、考证的方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方法、历史主义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以及整体地、联系地考察历史的方法等,将继续应用,并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当代史学、特别是国外史学常用的比较方法、计量方法、心理分析方法、系统方法与跨学科方法、历史宏观与微观研究方法以及种种新出现的历史学分支学科的方法,如社会学方法、人口学方法、文化学方法、民族学方法和政治学方法等等,也将会被广泛应用。史学方法的多元化,不是用什么新的方法代替或削弱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方法,而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它,使之在历史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高一历史论文篇(8)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高中历史教师过于注重教材内容, 课堂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记忆书本知识, 忽略了对学生的历史信息获取和分析解释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提高对历史材料的重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教学方式, 通过历史材料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今天文学硕士论文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

历史解释能力及史料教学分析

史料主要是指历史材料, 包括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这两种, 文字史料主要是指史书、笔记、典籍和碑文等文字材料, 非文字史料包括文物、古乐和建筑等材料。史料不仅是历史教学的重点, 更是历史学科研究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高中生需要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 具备获取与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而获取历史信息则需要应用到史料。由此可以看出, 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具体而言, 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看作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 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进行史料的分析,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观念, 有助于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企业营销计划关键市场调研分析

历史解释最早出现于1942年, 学术界关于历史解释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查阅大量相关文献, 对历史解释进行了如下定义:历史解释是指在明确历史史实和历史史料的基础上, 应用相应的理论及方法进行逻辑推理, 从而对历史事物、现象和人物进行全面分析及客观评价。历史解释能力则是应用理论和方法, 对历史史实分析与评价的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 历史解释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表述能力, 还包括对历史史实深刻内涵的分析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这样阐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 以历史理解为基础,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下,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史料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文学硕士论文已经将传统历史教学分析完,希望在文学博士论文中,大家能有所更深入认识。

高一历史论文篇(9)

一、运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质量

历史教学中的全球史观即为以全球为视角而非国家与地区进行世界各国人类文明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考察,研究与考察的重点为对全人类的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具体的活动以及这些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从而反映局部对整体的对抗以及相互影响关系。全球史观研究与解释的主线为全球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散到整合的全过程,并以此为依据解释全球的历史运动发展轨迹。新航路的开辟直接导致了全球的快速融合与共同发展,欧洲、亚洲、美洲的全球性交流快速的推动了全球的一体化进程,这也是人类由分散到融合的分界性标志。数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现代化交通与交流工具的发展和普及,全球化发展更呈现突飞猛进的趋势。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全球史观的历史学习与思考方式教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以整体的角度研究和学习历史,以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思考进行历史知识的整合,加强其整合历史知识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与必修二的中国近代史专题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全球史观与近代史观。全球史观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全球化视野的形成,对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独特的历史发展特点都有深刻的了解。并且同时能够做到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与精神营养,明确不同的国家在不断地交流与影响中是如何对历史的进程发展起到作用的。促进学生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明确进步的意义与曲折的作用,将中国史置于全球史中进行研究与分析,认识到中国历史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全球史观的理论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历史分析能力,避免由于思想存在片面性而导致的偏见与盲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利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史论修养

新型的史观理论强调了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合理的运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内容的变化与教学要求的进步。文明史观对于许多的具体历史问题都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中日本的明治维新教学时,这一历史事件常常被置于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加以认识和理解,美国、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常常从国家的民主政治角度进行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文明史观角度的评价与认识。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以文明史为依据构建历史体系进而体现历史的发展进程。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与高三复习时,应当根据高考考纲的具体要求,以文明史观为划分依据,进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知识重新整合,构建体现文明史发展顺序与时间顺序的新型通史体系。

同时,教师务必关注文明史观的学习对学生高考能力的指导作用。文明史观对于高考的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作用也较为明确。近年来的高考发展与研究性进步都使得这一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高考命题专家明确提出了以文明史观进行学科知识整合与学科体系构建的观点,文明史观有利于整合新课程标准的历史专题,而高考应当以这一体系进行知识的考察与命题的思路确定。文明史观已然成为高考中历史课目试题的设计依据与标准,而以此进行高考重点与考点的原则教育部也有明文规定。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还应当将中国历史文明置于世界文明中进行研究与考察探究。这样一来,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就可以以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背景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与特点。以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中国文明发展的角度进行世界文明发展的研究。此外,在进行历史发展线索的探寻以及具体发展阶段的划分时,还应当改变并且摒弃由低入高的方式和传统做法,将中国文化文明的演变过程为主要线索,以中国文明发展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时期为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

三、运用近代史观教学,促进课堂品质提升

近代史观史观是新的历史理论范式中又一重要的观点,其主要关注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与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与改变,分析的主要形式也是现代化理论的应用。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发生在16世纪开始,新型的工业文明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即工业文明社会有着民主与法制化的社会政治,其经济形态具有市场化与专业化的特点。此外,工业文明的社会思想具备科学并且理性的特点,而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社会的城市化发展脚步不断的加快,社会福利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每一个生活在社会集体中的个体都能够实现开放与平等参与的权利拥有。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理论进行近现代史的研究,可以得出西方的国家在各个层面与领域中都实现了快速的现代化发展的结论。西方国家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发展得益于其国家现代化政治体制的推进与演变,其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等行为都直接促进了工业化社会的产生。这些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观的引入与运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历史的横向与纵向研究和剖析,使高中历史教学开展与设计都能够梳理出清晰明确的发展时间轴。近代史观的运用与分析,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西方社会国家发展的清晰脉络及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社会变迁与思想文明等。

高一历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54-01

学生能否学好高中历史,思维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如何培养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思维能力,本篇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一、高中历史教学需要达到一定的深度

(一)历史知识和学生能力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需要高中历史教师掌握历史知识,在教学中能够达到一定深度。由此,才能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将概念知识熟练的应用进教学中,并有效准确传达给自己的学生。

通常我们所指的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一种抽象表现,因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学思维能力,主要就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始,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特点与规律形成相对合理和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再就是,教师传授历史知识时,还要重视将知识与能力结合。课堂中,老师有计划的将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知识是思维能力的基础,思维能力为获取知识提供了条件。由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能力,两者不能独立存在,应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二)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深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若要达到一定的深度,首先需要老师从整体上把我课本教材,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并且能够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逐一做到将历史现象及历史概念的关系弄清楚,这也是提高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

二、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格外重要。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主要是指学生的自信心、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还是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历史,那么也才能够在学习中发挥一种积极持久的热情,最终提高和培养起自己的思维能力。

调动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意识到历史教学重要性,对历史的社会性和实用性有所认识,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最终活跃他们的思维。历史作为前人经验与教训的总结,能给现代人以参考,作为古为今用,这也恰是对历史的社会功能的体现。第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所学的历史思维方法,与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并对此站在不同的角度、高度来分析,鼓励学生讨论发言,得出新的不同结论,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就能提高学生们对历史的分析能力。第三,在历史课堂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老师还要善于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中穿插趣味性大、带动学生积极性的历史故事。

三、要善于启发和鼓励,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需从以下几方面:

首先,帮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学思维能力主要还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关于阅读历史课本的方法,具体包括做出阅读提纲,找出课本中的阅读重点句和重点词,并且设计出一些能提高思维能力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将课本阅读内容的重点与规律,提前告诉学生,然后在课堂中辅助他们学理解。还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其次,保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在教学中,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碰到问题时,要多动脑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就是,如若学生不能马上发现问题,得不到结论时,老师要及时诱导学生,将学生带到自行设计的分为中,最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培养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途径

关于历史教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借助的途径包括三个方面:课堂讨论,对历史材料的充分利用, 以及课后练习三个途径。

(一)如何更好的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中,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因此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讨论情景,鼓励学生讨论。不过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随点拨学生,解决讨论中的问题。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个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看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按照一个全新的角度和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多的历史原始材料,并且对此又设置了相应的思考题,保证学生能够对有效信息的充分利用,将所学的历史知识综合利用其来,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论证。综上所介绍的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方式,因此要求历史教师充分的利用课本资料,以典型的习题作为范例,对问题不断的讲解,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此,还有一个基本的步骤,首先,历史教育者要读懂历史材料,能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来具体的分析历史事件;其次,具体问题的解决,要与课本的内容相结合;最后,清楚问题的要求,借助历史材料就可以找到答案。此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除了布置解析题外,还要丰富学生们的课堂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例如投影仪和电视机的使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们的阅历,最终间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高历史教学思维能力还需要不断的练习

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要不断反复练习,不仅有助于扎实历史知识的掌握,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准确性。不过,在高中历史教学的练习中,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训练题。

此外,除了经常复习之外,还要不断的对历史教材中的内容不断的归纳和总结,提炼历史内容的要点,找出规律性,让学生对所学的只是形成完整和系统的认识。

五、结论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的根本所在就是培养和提高教育者们的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学生不如社会之后,也将能够在生活实践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这也是除了历史教学社会功能外,其他学科所不能够提供给学生的。特别是当前,我们历史教育者更有责任来帮助学生,让他们在获得相应的知识点时,也能提高和发扬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春霞.试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法研究

[2]高丽红.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1年3期

上一篇: 村级党建工作计划 下一篇: 古代汉语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