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建筑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1 18:09:33

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篇(1)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是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二是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常规)

复习:

提问:建筑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

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 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其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 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是同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

(2)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3) 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

2.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建筑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宫殿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宫殿,因为,几千年来,历代帝王们都不惜以大量人力、物力,在都城建造规模宏大、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享受,并在精神上给人们造成一种无比威严的感觉,以巩固他们的政权。

中国最早的宫殿之一建于3700年前的商朝,以后,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宫殿建筑,例如汉朝在长安的三大宫殿——长乐宫、未央宫和建章宫。唐代建都长安后,兴建了大明宫、太极宫和兴庆宫。可惜这些宫殿皆已不存在了。留存到现在的只有明清两代的宫殿了,其中保存得最完好,而且规模最宏伟、最有代表性的宫殿是北京故宫,俗称“紫禁城”。

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房屋9999间半,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周围有十多米高的宫墙和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宫墙的四角矗立着造型精巧、风格绮丽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外貌层层叠叠,异常美观。南面正门是中轴线的起点——午门。

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

进午门,过金水桥,两侧是一间间重复出现的朝房。穿太和门走过东西宽200米,南北深190米的庭园,便是紫禁城中的主体建筑——太和殿,即民间所说的“金銮殿。这是举行最隆重的朝会大典的地方。该殿建于八米高三层重叠汉白玉石殿基之上,每层殿基都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 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檐下彩画与图案使用龙凤题材。色彩中用了大量的金色。太和殿高居众宫殿之上,仰望宏伟的殿宇,背后是广阔无垠的蓝天,更加威严无 比,造成一种威慑天下、惟我独尊的气势,使递次增强的空间序列达到了最高潮。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比三大殿略小,整体布局很相似,又依次列于中轴线上。东西两侧是供嫔妃们居住的东六宫西六宫,即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 坤宁宫后是御花园。御花园中“弯曲的甬道,玲珑的叠石和秀丽的亭台,加上栏中花木”,所“造成舒缓、和谐,富有生活情趣的空间氛围”,突出了皇帝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宫殿建筑篇(2)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2.建筑历史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明朝第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由于明清宫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不寻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围绕皇权的传承与安危展开的。如明代正统皇帝复辟的夺门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刺的壬寅宫变、万历四十三年梃击太子宫的“梃击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红丸案”、泰昌帝病死后围绕着新皇帝登极的“移宫”风波。清朝初年诸王大臣为确立皇权的三官庙之争、清末慈禧太后谋取权力的辛酉政变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败,有多处宫殿群倒坍,垃圾成山。

宫殿建筑篇(3)

宫殿建筑作为古建筑的主流之作,象征着古代帝王的至高权威,必以威壮之形构之,必以精良之材造之,必以华丽之彩饰之,方能显示出天子之威势磅礴。所以历代宫殿的营造,必是当时时代最为壮观的建筑活动,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高的建筑艺术与技术水平。

而中外古建筑,虽相隔千里,风格迥异,但在思想上都是体现了统治者的主流意志,贯穿着当时社会的阶级等级思想,因此,通过建筑,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其背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乐感文化”,而西方基督教国家则以“罪感文化”为主导,而文化的差异等意识形态也自然而然的反观到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上来,本文即就此问题展开。

一、宫殿的选址与布局之比较

中国的君王自称天子,居天下之大,正所谓“中正无邪,礼之质也”,所居之处自然也必是城之中心,辐射四方。选址讲究“背山、面水、向阳”的风水之说,依赖自然,亲近自然,因此,紫禁城也严格遵守这一模式本文由收集整理,背靠景山,面金水河。而整体布局也是中国典型的院落结构,并且严格遵守中轴线的布局方式,宫内套宫,城中有城,利用层层的高墙大院建立起君王高不可攀的威慑力。尤其是在数量上形成惊人的群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虽然对常人来说建立起了不可逾越的威严,但是就其前朝后寝的整体布局来说,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还是以一种入世的态度面对世人,尤其是其亲近自然的态度,对比西方宫殿建筑,更是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层的生命哲学的体现。古人视天地宇宙为有生之宇宙。“天地之大德曰生”,而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的和谐,这种生命的和谐表现在情感上即为“乐”。

相比之下,西方宫殿则显得少“人性”,而多“神性”。如法国著名的凡尔赛宫,首先在选址上就避免了“居于闹市”,而坐落在居巴黎市中心23hm的郊区。并且在布局方面,虽然也是以中心布局为主,但是一条一览无余的走廊,将国王的视线直接由窗前望向城镇,完全不同于中国宫殿式的由院落围成的暗轴结构,强调的是国王强大的王权和神性,对自然的强烈征服欲望,直白而强硬的表达了统治者的神权不可抗拒性。

二、宫殿的体量大小之比较

中国古代宫殿的最明显特征就是以群体建筑见长,偌大一方华夏土地上,紫禁城犹如一方代表皇权的大印深深的印在中华大地上。三大殿以直线排列,延展开去,虽无高耸入云的伟岸,但却以宫殿与宫殿间的空旷来衬托,环顾四周,无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眼到之处,无不是一片空旷,这同中国绘画乃是相通之理,以虚衬实,计白当黑。在此空旷之上,高高阶级之顶,飞檐如斯,大殿落落而座,任凭一个平民百姓,恐也吓得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但究其根本,古之宫殿大就大在体量和衬托上,广场之空旷乃其一,其二乃是宫殿特殊的结构所造成。

紫禁城三大殿都是单层建筑,但就其屋顶就有重檐,单檐之分。无论单双,“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大屋顶都给人以无限遐想,数根漆红大柱如晴天巨擘将其撑起,体量之大,已非常见。而宫殿之内,从地面到屋顶,无不是以一般人的尺寸扩大数倍建造,金砖“明如镜、声如磬”,乌黑锃亮,照人身影,藻井饰穹顶,精雕细琢,金龙盘梗。

反观之西方建筑,则在体量外观上大有不同,然其对比中式建筑的水平空间之大,西方宫殿更强调的是纵向上的延伸。无论是哥特式的巴黎圣母院,还是克隆大教堂,无不以高耸的尖塔深入人心,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细长的彩绘玻璃窗营造浓厚的宗教氛围,建筑的高大反衬人的渺小。因此在西方建筑中,这种表现形式突出的是对上帝的信仰,渴望得到上帝的庇护,是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出世”心态。

三、营造宫殿的材料之比较

中国古建筑以木建筑为主,运用榫卯、斗拱结构,达到了“墙倒屋不塌”的效果,并且大大缩短了工期。如紫禁城所建成的8000多间宫殿,施工时间仅为13年,而其中建造时间仅为五年,在当时的条件下能达到这样的效率,时至今日仍让我们叹为观止。而装饰材料也多以木雕为主,屋檐饰以彩色琉璃。相比较起来,在西方建筑中广泛使用的石材,在我国古建中仅在一些栏杆和局部修饰之处才会用到,这也是中西方古建筑在材料上的最大不同。

而这种材料上的不同放映到文化方面,即为国人“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古者中原为产木之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是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整个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埃及刻意求永久不变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换之,未尝患原物之长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过。如此见解习惯之深,乃有以下结果:满足于木材之治用,达数千年;顺序发展木造精致之方法,而不深究砖石之代替及应用,工休憩原物之风,远不及重建之盛;历代增修拆建,素不重原物之保存,惟珍其旧址及其创建年代而已。”

宫殿建筑篇(4)

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力奏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以承扬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科学。1909年(清宣统元年),清廷重臣张之洞执掌学部,奏请设立京师图书馆。同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由学部主持在什刹海北岸鸦儿胡同的广化寺筹备建立,四品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首任监督但由于清末政局不稳,难以重视文化事业,因此直到清帝逊位之日,京师图书馆始终没有正式接待过读者。

民国政府成立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并将其改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任命江翰为京师图书馆馆长,继续筹备开馆。1912年7月,江翰呈报北洋政府教育部的京师图书馆阅览章程十八条获得批准,同年8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在广化寺开馆。当时藏书5424部,151375卷,52326册,其中善本880部,28412卷,10822册。1913年2月,江瀚调任他职,教育部派社会教育司司长夏曾佑负责兼管京师图书馆,在夏曾佑不能莅馆主持馆务的情况下,京师图书馆的管理之责,由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周树人(鲁迅)负责管理。1913年lO月,因广化寺馆舍狭隘潮湿,不宜存放图书,且地址偏僻不便阅览,教育部决定改组、迁移该馆。1915年6月,教育部议定原国子监南学旧址为京师图书馆新址。京师图书馆从此开始建立规章制度、接收典籍等相关筹备工作。1917年1月26日,该馆在安定门内方家胡同清国子监南学旧址开馆。在鲁迅负责该馆工作期间,1917年4月,该馆获得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的权利,并入藏了《永乐大典》残本和文津阁藏《四库全书》。

1925年10月22日,教育部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签订《合办国立京师图书馆契约》,同年11月5日,成立了以范源濂为委员长的国立京师图书馆委员会,任命梁启超、李四光为正副馆长。1926年10月,教育部通知将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并对机构进行了调整,改图书、总务两部为总务、采访、编目三科,奠定了图书馆的业务基础。

1928年6月,北伐成功、南北统一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称北平。国立京师图书馆奉大学院令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陈垣等5人组成国立北平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会选定中海居仁堂为图书馆新址。

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居仁堂举行开馆典礼。开馆后废除了购券阅览和周一闭馆的制度,长年开放。1929年8月,北平图书馆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建立的北海图书馆合并,接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归国民政府教育部领导,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举行第三次常会上推举蔡元培、袁同礼为国立北平图书馆正副、馆长。这一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开始独立行使国家图书馆的职能,直到1933年在南京建立了国立中央图书馆,后者与北平图书馆一同行使国家图书馆职能。

1931年,在文津街北平图书馆新馆落成(即今国家图书馆分馆)。文津街新馆是当时远东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共耗费银元二百四十余万元,皆来自退还的庚子赔款,占地面积七十六亩,建筑外观是华丽的中国传统宫殿式结构,内部设施则全部为当时最先进的西式设备,较之美国国会图书馆决不逊色。有学人记载“单是它那中央大厅两侧下楼梯的卫生间,铺地六角小瓷砖,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能看到外面的窗玻璃,一色都是美国货,比北京饭店的还讲究”。新馆的落成,不但在国内外图书馆界与建筑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改变了国立北平图书馆馆无定所的局面。此后,国立北平图书馆的人才培养、馆藏建设、目录索引编纂、学术研究成就卓著,在国家图书馆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文津街新馆的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使之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据了解,先后参与筹划开馆和主持馆务的主要有徐坊、江翰、夏曾佑、鲁迅、梁启超、陈垣、马叙伦、蔡元培、袁同礼和李四光等。

当时的北平图书馆下设二会八部,分别为:购书委员会、编纂委员会;总务部、采访部、编纂部、阅览部、善本部、金石部、舆图部和期刊部。馆藏书籍包括中文、满文、蒙文、日文、西文普通书籍逾四十万册;宋元明清刊本、写本、抄本古籍逾三万册;金石拓片逾八千幅;舆图八千余幅,旧藏地图绫绢纸奉六十多幅,一百四十多册;此外还有寄存图书六千余种三万余册。其中包括了文滓阁《四库全书》六一四四函,三万六干三百册等珍贵收藏。另有藏文甘珠尔经六百种,版五百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是免费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市民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只需每次在图书馆入口处领取具有借书证性质的门牌就可以在图书馆中任意借书阅览,但并不提供外借。另外,图书馆对进馆读者的衣着有着严格的要求,读者必须穿中式长衫或者西式衬衫西裤并衣着整洁方可入内,否则就要被挡在图书馆的大门之外。

正当国立北平图书馆蓬勃发展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爆发,华北局势日趋危急,给图书馆事业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为国家珍贵典籍免遭不测,国立北平图书馆奉命将善本古籍装箱南运,并开始了艰辛曲折的馆务搬迁。在抗战八年的艰苦岁月中,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中心南移,在上海、长沙、昆明、香港、重庆设立办事处。1939年12月,昆明办事处升格为馆本部。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坚持馆务,发展事业,负责监护南运藏品,继续搜集西南地区文献和抗战史料。抗战胜利后,返回北平,恢复馆务。主要工作是对原有藏书进行清点和进行一定规模的藏书建设。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进驻北平,人民政府接管了国立北平图书馆。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平图书馆移交文化部,更名北京图书馆。1951年3月27日,文化部批准了《改造北京图书馆方案》,首次明确了其方针、任务,使北京图书馆从为旧中国服务的文化机构,改变为服务广大人民的国家图书馆。1953年4月,冯仲云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馆长。1987年,北京图书馆新馆在白石桥路(今中关村南大街)落

成。1998年12月12日,北京图书馆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街旧馆自1997年起,闭馆三年进行全面修缮,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有的古典传统风格。2001年1月1日,重新开馆。2006年1月,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宫殿式建筑彰显内外华美

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外观是十分华美的,它的内部更为精美。外部完全是中国宫殿式的,而内部则完全是西方式的,在三十年代初。它的内部设备,比之于大洋彼岸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毫不逊色。

大门

大门位于院落南端,庑殿顶琉璃门三座。正门采用单檐庑殿顶调大脊绿琉璃瓦屋面,大脊两端有正吻,戗脊上有戗兽及仙人引5小兽,檐下共有两层椽子,上层方椽头装饰有“万字”彩绘,下层圆椽头装饰有宝珠彩绘。檐下装饰有仿木5踩斗拱,各斗拱之间的拱垫板装饰有火焰宝珠彩绘。大门明间檐下竖匾一块,写有北京图书馆。额枋处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明间大额枋为二龙戏珠枋心,藻头为苏式彩画,小额枋为宝相花枋心。次间为宝相花枋心。额枋垫板处装饰有仿木雀替,垫板绘有云纹图案。正门中开方形门券,门上梅花门簪四枚,金线包边。朱漆大门两扇,门上铺手一对,金色门钉呈横九纵九排列。两侧立柱墙面装饰有中心四岔琉璃雕花,下端采用白石质地须弥座形式,束腰处雕刻有莲花作为装饰。正门东西各有侧门一座,采用单檐庑殿顶调大脊绿琉璃瓦屋面,大脊两端有正吻,戗脊上有戗兽及仙人引4小兽,檐下共有两层椽子,上层方椽头装饰有“万字”彩绘,下层圆椽头装饰有宝珠彩绘。檐檩及垫板绘有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宝相花枋心,其下装饰有冰盘檐。侧门中开方形门券,门上梅花门簪四枚,金线包边。朱漆大门两扇,门上铺手一对,金色门钉呈横九纵九排列。两侧下端采用白石质地的柱角石。

大门两侧院墙做“一封书”八字影壁造型,大门前有石狮一对。

文津楼

北京图书馆主楼位于大门之后。北京图书馆主楼平面呈“5E'’字型,高两层,带地下室一层。文津楼由前楼、中楼、后楼、东西配殿及月台组成,均用走廊连接组成一体,底部采用须弥座形式,束腰处有云纹装饰。前楼外立面面阔九间,外立面采用绿色圆柱,二楼四周带围廊。调大脊重檐庑殿顶,绿琉璃瓦屋面,大脊两端有正吻,上层戗脊有戗兽及仙人引7小兽,下层檐戗脊有戗兽及仙人引5小兽。上下两层檐下均有两层椽子,上层方椽头装饰有“万字”彩绘,下层圆椽头装饰有宝珠彩绘,檐角处均装饰有套兽。上层明间额枋出悬挂有“文津楼”匾额。前楼额枋绘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龙凤锦枋心,藻头为瑞兽,廊步柱间装饰有雀替。二层廊步装饰有步步锦栏板装饰。一层明问开石质方门,底部两端做须弥座装饰。各间均采用十字方格装修,廊间采用中心四岔琉璃雕花。

前楼与东西配殿间有廊相连。东西配殿外立面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外立面采用绿色圆柱,其中梢间、次梢间和尽间为内部为一间,外向东西立面明问及次间带吞廊。调大脊单檐庑殿顶,绿琉璃瓦屋面,大脊两端有正吻,上层戗脊有戗兽及仙人引7小兽。檐下两层椽子,上层方椽头装饰有“万字”彩绘,下层圆椽头装饰有宝珠彩绘,檐角处均装饰有套兽。其下有单翘单昂五踩斗拱。额枋处绘有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龙锦枋心,藻头为瑞兽,柱间装饰有雀替。明、次间吞廊处有步步锦坐凳楣子。各间均采用十字方格装修。

前楼及东西配殿前出月台。明间前出踏跺九级,中间御路石雕刻有“二龙戏珠”。次间前东西出各出踏跺九级。月台东西两侧各有踏跺九级。月台周围及踏跺两侧装饰有汉白玉栏板,采用云纹柱头,踏跺两侧栏板前部装饰有抱鼓。

宫殿建筑篇(5)

一、促成大明宫建成的原因

大明宫建成的因素很多,其一是唐朝原有的政治中心大兴宫,因地势低洼,在夏季多雨季节闷热潮湿,很不适应人在此居住。其二,唐朝皇帝李氏一族,从李渊开始,都有遇潮湿身体中风麻痹现象,这是李家遗传性疾病,更是不适合在低洼潮湿的大兴宫居住。其三,李世民为尽孝道,希望能让太上皇李渊到大明宫居住,改善居住环境。唐太宗李世民弑兄杀弟之后,其父李渊身心备受打击,退位之后,与李世民也形同陌路。李世民为挽回父子感情,向世人显示其孝道本质,这是开启大明宫建筑的关键。其四,在大明宫停工20多年之后,唐高宗李治最终推动大明宫的建造,并以此为唐朝新皇宫。这些因素的组合,促成大明宫建设,使其成为唐王朝政治中心[2]。

二、大明宫建筑特点

1.整体结构。长安城内的建筑格局,是按照中国传统星宿理论,以天罡北斗进行设计建造。大明宫的选址就在长安城东北龙脉之龙首上,地理位置十分显赫。这里地势较高,大明宫的建设就利用这里的地势进行宫殿修筑,整个宫殿群呈南北长方形,北部因有山势影响比东西略窄。整个宫城城墙东西宽1.5公里,南北2.5公里,周长7.6公里,呈南宽北窄的体现。面积达到惊人的3.2平方千米。在这规模宏大的宫殿群内,有三道宫墙将宫殿群分割成三个区域,以前朝和为主,使得皇帝办公与娱乐休闲隔离。这三道巨大的宫墙与环绕大明宫的宫墙一道,都是以夯土铸就,唯一与其他宫殿群区别的是这些宫墙都进行了内外两面镶嵌城砖,城墙既高又宽,底部有10.5米。在这些城墙上四角处修建城楼、角楼。大明宫前朝部分是皇帝办公与众大臣商议军国大事之地,内廷是以宴请大臣和其他国家使节,皇帝起居场所。整座大明宫共有九座城门,其中正门丹凤门以五个门道,成为门道最多气势最大的大门。沿着正门进入,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大明宫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大明宫内其他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左右排列,整体感十分明显。2.木质建筑工艺。中国古代建筑材料以木料为主,木料在工匠手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建造过程中经验的积累,设计的不断更新,让传统建筑越发精美更能体现民族特色。大明宫宫殿的建筑,高大巍峨,霸气十足,体现出唐朝实力,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氛围。大明宫大殿都建在高大的巨石平台上,巨大的梁柱托起宽大的横梁。在梁柱与横梁之间以叉手相叠加抬高横梁,使得大殿举间更加高大,同时粗大肥硕的叉手又将斗拱托起,使得屋檐高挑向上翘起伸出,尽力向远方伸展,唐代宫殿屋檐一般分上下二层,每一层屋檐都给人展翅的感觉,雄健有力。粗大的梁柱,肥硕的斗拱,巨大的宫殿建筑,这些都体现了唐代人的审美标准。大明宫的几座大殿,每一个都有数千平方米大小,这些巨大的宫殿,完全以木料为建筑依托,将覆盖厚重的巨大琉璃瓦屋顶支撑起来。木料衔接处以木制锁帽相契合,严丝合缝、牢固结实。承载宫殿本体重量而岿然不动。这样的建筑工艺,体现出极高的木质建筑工艺水平。3.局部建筑特征。大明宫建成后,其巍峨气势华盖长安,成为长安新的地标。在大明宫中,含元殿是进入大明宫之后的第一正殿,平面呈凹字形,建筑在高大的石台阶之上。大殿和地面距离有十米高。殿面横阔11间,每间5.3米长,纵扩4间,殿外有5米宽的阶梯,长78米的龙尾道,三条并行阶梯直通地面。两侧宽度4.5米,中间龙道宽22.5米。并以含元殿两侧的翔鸾相连接。大殿台顶又建有两层殿基,下面殿基称为“陛”,上面殿基称为“阶”。大殿屋顶极具张力,斗拱硕大,在向外延伸的飞檐上,覆盖着乌黑锃亮的陶瓦,飞檐四周以琉璃瓦片镶嵌,使得含元殿如张开巨大飞翼的巨兽,威严气势十足。含元殿在当时长安城中,是最为显赫建筑,唐代很多重大庆典和政治事件的制定,都是在这里举行。在巨大高耸的楼宇面前,每年都会出现数万人在其下广场列队的宏大场面,更加映衬出含元殿伟岸、雄伟、大气。含元殿的建筑格局,打破了以往皇宫建筑形制,以新颖的凹字形特色,彰显皇权将江山双手合围之势,极大突出了皇权的尊贵。含元殿的壮阔巍峨,让当时很多前来朝拜的外族,惊叹不已。开阔的视野,威严壮观的场面,俯视整个皇城的高地,让含元殿成为“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的长安一景。同时,这种宫殿建筑形式,将自秦以来宫殿建筑形式发展到了极致,并影响了后代宫阙建筑格局,乃至明清紫禁城的午门形制。在大明宫中轴线上距离含元殿北300米处为宣政殿。此乃朝政大殿,是皇帝上朝听证与众百官商讨国事之地。宣政殿在大明宫中被划归为前朝,其规模小于含元殿。在大殿左右分别由中书省、门下省、御史等官署房舍,是地方官署在皇宫临时听旨和官员在此等待朝见皇帝的地方。宣政殿台基长70米,阔40米,大殿建在高5米左右的石台阶之上,殿宇以木质结构建造,屋顶以复试双层屋檐表现,在屋檐高挑之处配以斗拱造型,将唐代建筑之魂很好地彰显出来。唐代建筑大量使用木料,同时也以木料做出很多令人惊叹的建筑造型。飞檐斗拱虽然不是唐代首创,但唐代却是将此类建筑结构发挥壮大,并扬名世界的一个时期。宣政殿是唐朝皇帝听证之地,在这里,宣政殿将大唐国威很好地表现出来,展翅前伸的飞檐,屋脊两端如弯月形的粗大鸱吻,无时无刻不在向天下昭示皇权的尊严。在《唐开元礼记》中,详细记录了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外国使臣,朝臣与使臣向皇帝贡献。《唐六典》记录了朝贺结束,举行宴会,先前在含元殿,后改在宣政殿。紫宸殿在宣政殿北百米出,是国家大臣觐见皇帝之处。也被称为“入阁”。这里的格局与含元殿等大殿有所不同,规模缩小,不再突显威严,更加注重和谐之感。大殿内陈设精美考究,室内点缀更多,削弱了含元殿凝重威严特性,给人以舒缓之感,在这里,唐朝大臣可以近距离接触皇帝,陈述所报国事。此处成为大臣与皇帝联系沟通最多的地方。能在这里受到皇帝亲自接见,其身份地位都极高,参加者人数不多,都在五品官职以上,紫宸殿是国家内政核心场所。大明宫庄严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规模,使之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木建筑最为精湛的宫殿群。大明宫的建成,体现了唐代国力的强大。建筑工艺之高超复杂。这在当时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有如此建筑水平。每当外国使臣到长安,都会被大明宫恢弘的气势所震撼,从内心产生对唐朝实力的崇拜。大明宫建成后,成为唐朝皇帝新的办公地址和住所。之后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迁都洛阳,大明宫开始归于沉寂,在武则天之后,这里又成为唐朝政治权力中心,并延续两百年之久[3]。大明宫见证了唐代雄起和盛世,同时也因唐朝衰弱而泯灭。公元896年,唐昭宗二年,军阀李茂率领叛军攻入长安,唐昭宗逃亡,大明宫被这些叛军点火焚烧,绝美无匹的古代艺术宫殿建筑,就在战乱中化为废墟。艺术的精华,精美的造型表现,无以复加的恢弘建筑典范,就这样泯灭于历史尘埃。

作者:罗薇丽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宫殿建筑篇(6)

(①He'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nstruction,Zhengzhou 450007,China;②He'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nstruction,Zhengzhou 450007,China)

摘要:本文依据绘画、寺庙壁画、遗存实物与文献记载等资料,对唐、宋、金、元至明清时期的宫殿、祠庙、住宅及衙署等工字形平面的建筑进行分析,探讨其起源和发展演变情况,使人们认识到这种组合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布局演进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 Based on paintings, temple murals, physical relics and other document inform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shaped plane architecture of Dynasty palaces, shrines, residential and government office and other building in Tang, Song, Jin,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y, explores its origin and evolution situation, to make people recogni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is combination way in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layout in China.

关键词:工字形平面 工字殿 衙署府廨

Key words: I-shaped plane;I-shaped Dynasty palace;government office shrine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112-02

0引言

前后两殿相重,中间以通廊相连,构成工字型平面的殿或厅。这种工字型平面的建筑形制在清代之后并不常见,但随着许多建筑史料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它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比较常见的平面布局形式。本文根据唐宋以来各个时期的绘画、寺庙壁画及实物遗存等资料,并参考史料记载,分析工字形平面建筑的产生缘由,并对不同类型的工字形平面建筑及其演变进行探讨。

1工字形平面建筑的产生

我国的古代建筑一般是在明间上开门,所以在明间之间加廊子以连系前后两排房屋是最简便方法,这就自然形成了工字形平面的建筑。由此可见,这种平面组合方式是由使用要求产生的。经过多年的使用后,逐渐推广到宫殿、祠庙和大型住宅,并由统治阶级把它定型化,赋予一定的等级意义,并附会封建礼制中的“前堂后寝”之说。[1]

宋、金、元时期建筑的工字形平面组合形式,源于唐代衙署的厅堂。但宋代应用工字形平面组合方式的范围却更加广泛,从宫殿、衙署到民间庙宇,从大型厅院到中小型院落,都可见到此类建筑格局。金代承袭北宋宫室制度,因此金中都的宫殿布局受到北宋宫殿的一些影响。元人仿效宋制,元大都宫殿的布局形式不仅是对宋代宫殿形式的继承,同时它又是对其后的明清宫殿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清时期建筑的工字形平面布局方式继续流行,但其建筑形式出现了蜕化的痕迹。下面分别对不同建筑类型中,工字形平面这种组合方式的应用及其演变情况,逐一的进行分析。

2工字形平面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其演变

2.1 宫殿建筑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工字殿是黑龙江省安宁县唐渤海国上京宫殿遗址,已经探测发掘的唐地方政权渤海国上京宫殿遗址布局完整,可进一步充实人们对唐代宫殿布局的认识。据勘探和发掘结果,可知其宫城在上京中轴线北端。宫门内中轴线上自南而北建有第一至第五共五座宫殿,其殿址及廊庑的柱网和殿堂范围基本清楚。[2]第四、第五宫殿均为工字殿,两殿之间用柱廊连接。渤海国宫殿是仿效盛唐制度的,因而它也可作唐代已有工字殿的旁证。

宋、金、元宫殿虽不存,但可以通过文献记载、绘画和寺庙壁画等,对其建筑组合方式进行探讨。据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载:“本朝殿后皆有主廊,廊后有小室三楹,室之左右各有廊,通东西正廊。每乘舆自内出,先坐此殿,俟报班齐,然后御殿。今临安殿后亦然。”据此,可知两宋宫殿中用工字殿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当普遍的。《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北宋东京皇宫主殿大庆殿、文德殿都有后阁,应即是赵彦卫所说的小室,则大庆殿、文德殿也是工字殿。

金代宫殿沿袭北宋宫室制度,金中都宫殿是仿照北宋东京宫殿建造的。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南殿西壁金代壁画描绘的是一幅完整的宫殿形象。这幅壁画提供了金代宫殿建筑的具体形象资料,通过它可以更进一步明确宋、金、元三朝宫殿建筑形制的继承演变关系。依据南宋楼钥的《北行日录》、范成大的《揽辔录》和周辉的《北猿录》中对金中都宫殿有较具体的记载,可以看出壁画中心宫殿在总平面布局上与金中都及北宋东京宫殿的主要部分十分相似,主要宫殿均为工字殿。

元代的主要宫殿多由前后两组宫殿所组成,每组各有独立的院落。而每一座殿又分前后两部分,中间用穿廊连为工字殿,前为朝会部分,后为居住部分,而殿后往往建有香阁。这是继承宋、金宫殿建筑的布局形式。

元大都宫殿布局在宫殿发展的历史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宫阙制度”所载,元大都宫殿正殿大明殿,是一座工字形平面的大型建筑,前为正殿十一间,后为寝殿五间,东西夹六间,连香阁三间,前后殿之间设连廊为七间,为一个“前堂后寝”的平面布局。[3]而大明殿后,又另设工字形平面的寝殿延春阁,即两组殿堂各呈一个“工”字形,各为完整的殿堂组合。

明代则在元大都大明殿旧址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在工字形台基上,建造各自独立的三座大殿的形式。明代工字殿继续流行,明代的王府规制有如帝王的宫殿,只是规模略小,其主殿的规制根据《明会典》、《明太祖实录》和清代所修《襄阳府志》的记载,可推测明代亲王王府的建筑群平面布局,王宫中心为一座前殿与后殿各为七间,中间贯以穿堂五间的工字殿。故宫的主殿前后三殿虽已不是工字殿,但其石基是工字形,明显地反映出由工字殿蜕化的痕迹。而武英殿、养心殿、奉先殿则都是工字殿。

2.2 祠庙建筑建于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的山西万荣县汾阴后土祠,祠内有一块刻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的图碑还完整的保存到现在。此图碑忠实的刻绘着宋代时期建筑的总平面和主要立面,后土庙是按照宋代祠祀建筑的最高等级修建的。此庙的正殿坤柔殿,其后为寝殿,寝殿与坤柔殿之间,以廊屋连成为工字型平面,这与文献所载北宋东京宫殿的组合方式大致相同。

这种工字殿和两侧斜廊及周围回廊相结合的组合方式,在建于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的河南济渎庙和金代中岳庙的图碑里也都可以看到,是这个时期出现而影响后代建筑的一种布局方法。

济渎庙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古建筑价值最高的祠庙建筑之一。此庙的总体建筑布局、历代殿宇建筑及石刻文物等,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济渎庙图中的工字殿就有大、小两种类型。一组是面阔七间、建于高台之上的渊德殿与面阔五间的寝宫,中间连以覆道而成的大型工字殿组合,较之中岳庙峻极殿至寝宫的工字殿更为具体。另一组小型工字殿,在天庆宫之北部,题名“方丈”,自成一院。前室五间,建在月台上,正中三间为正厅,左右单间房屋较低当为挟屋。覆道之后为殿式建筑三间,建于台上,按此布局,后室当为方丈起居之主室,前室为客堂或过厅。这两类工字殿对了解宋代工字形平面的建筑组合形式是很有意义的。[4]

据《孔氏祖庭广记》所载金代《重修孔庙图》和《重修中岳庙碑图》所示,其主殿都是工字殿。中岳庙在河南登封,现建筑均清代重建,但和金代图碑相印证,知现崇圣门以北即北宋、金之庙区。庙区为纵长矩形,用横墙分为前后两部分,以后部为主。后部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主殿院,由殿门、廊庑围成矩形院落,院内中间偏北建正殿和寝殿,中间加穿廊连成工字殿。

2.3 衙署府廨、住宅及园林建筑宋代贵族官僚的院落周围为了增加居住面积,多以廊屋代替回廊,因而四合院的功能与形象发生了变化。这种住宅的布局仍然沿用汉以来前堂后寝的传统原则,但在接待宾客和日常起居的厅堂与后部卧室之间,用穿廊连成丁字形、工字形和王字形平面,而堂、寝的两侧,并有耳房或偏院。除宅第外,衙署的居住部分也采取同样布局方式。[5]

据宋《平江府图碑》、《景定建康志》和《至大金陵新志》中衙署府廨的平面图所示,宋代的衙署建筑也是工字形平面布局。宋・王希孟所绘的《千里江山图》中所表现的建筑物,数量很多,类型丰富,对于了解宋代建筑布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幅画所提供的既有大型住宅中用工字形平面之例,又有在小型住宅中孤立地使用工字厅的例子。

据考古发现北京后英房元代住宅遗址,可知元代住宅有用工字形平面构成主屋的。元大都宫城内隆福宫西面的御苑,其建筑布局在《元大都宫殿图考》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香殿在假山石上,三间,两夹二间,柱廊三间,屋三间……”,可见元代皇家园林中的建筑也使用工字形平面的布局形式。

由于描述辽金时期衙署府廨的史料极为有限,我们无法确知其规制。下面根据明清文献及绘画等史料,探讨明清衙署和住宅的建筑平面布局及演变。

据《俨山集》中的“嘉兴新建察院记”所记载嘉兴县察院建筑:“为堂五间,……列之东西各五间。候隶房亦如之。引堂而后者,为穿堂五间。后堂亦如之。”这组较低级别的衙署建筑群,其正堂为五间,左右厢房各五间,正堂后有五间穿堂,其后另有五间后堂。可见其建筑平面布局为工字厅式。

另外从明代志书,如《隆庆临江府志》、《嘉靖昆山县志》、《嘉靖赣州府志》等书中记载,可知其衙署中的工字厅是前为大堂,后为小堂,做休息室。

清代的衙署建筑很多是在明代衙署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沿用的。据《乾隆京城全图》所示,建于明正统年间的北京六部大堂的主要建筑群呈轴线布置,依次为大门二门大堂穿堂二堂,符合《大清会典》的衙署空间序列,大堂后为穿堂,连接二堂成工字厅[6]。现存一些明清大型住宅,如曲阜孔府、东阳卢宅、福州清沈葆桢宅等,其正厅也是工字厅。

3结语

从上述各时代不同建筑类型应用工字形平面的例子,可知这种组合方式普遍用在大型建筑中,具有一定的等级意义,它在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宫殿建筑―的平面布局演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及影响。

参考文献:

[1]傅熹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0.P220~223.

[2]傅熹年.中国古代院落布置手法初探[J].文物.1999.(3).p66~83.

[3]王贵祥.东西方建筑空间[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4.P217-219.

宫殿建筑篇(7)

偌大的紫禁城,从建筑布局来看,大体可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中心建筑为三大殿,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供奉神祗以及宫眷生活的地方。

明代时修建的外朝三大殿,分别是奉先殿、华盖殿和谨身殿。但是,次年即遭焚毁,而后又重建,再遭火灾。明嘉靖四十一(1562)年,三大殿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大清入主中原后,于顺治二(1645)年,将三大殿更定名称为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太和殿在外朝三殿中最为重要,建筑面积最大,同时型制规格也最高。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再后面是保和殿,三大殿都在南北贯穿的一条中轴线上。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严格对称的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以乾清门为界,与外朝相对的是内廷部分。内廷的建筑布局与外朝一脉相承,严格的按照南北中轴贯穿。主体建筑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乾清官是内廷正殿,为明代皇帝的寝宫和平时处理政务的地方。“乾清宫”之名得于《易经》的“乾,天也,故称乎父”和《道德经》的“天得一以清”。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后,曾数次被焚毁,现在我们看到的乾清宫是清嘉庆年间建的。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得名于《周易》的“天地交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交泰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十二(1655)年、康熙八(1669)年两次重修。嘉庆年间乾清宫的失火,殃及此殿,后重建。清二十五宝玺就贮藏在此殿,乾隆以后,此殿不再使用。

坤宁宫在交泰殿之后,其名得于《易经》的“坤,地也,故称乎母”和《道德经》的“地得一以宁”。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坤宁宫自明朝的永乐十八(1420)年建成以后,于正德九(1514)年、万历二十四(1596)年两次毁于火患,万历三十三(1605)年重建。清代承袭明制,于顺治二(1645)年,对坤宁宫重新进行了修缮,顺治十二(1655)年,仿照盛京(今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年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后重修。

中轴两侧各平行纵向建有6座宫阙,称为东西六宫,是皇帝的后妃们日常生活起居之所。明初修建时,东六宫为长寿宫、长宁宫、永安宫、永宁宫、长阳宫和咸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改为延祺宫、景仁宫、永和宫、承乾宫、景阳宫和钟粹宫。西六宫原为长乐宫、未央宫、万安宫、长春宫、寿昌宫和寿安宫;嘉靖十四年,改为毓德宫、启祥宫、翊坤-宫、永宁宫、储秀宫和咸福宫。东西六宫占地3万多平方米,布局规整、严谨,各宫院之间南北走向有二条长街,俗称一长街、二长街。东西走向的巷道纵横相连,巷口有巷门,街口有街门,井井有条,构成了12个相互独立的院落。每座宫院占地2500平方米,呈正方形,四周都是高墙,布局为两进院的三合院形式,由前殿、后寝、东西配殿组成,墙高院深,门户森严。

东西六宫在建筑格局上严格遵循封建正统思想的建筑模式。东西十二宫将代表“天”、“地”的乾清官、坤宁宫如众星捧月般的围在内廷的正中,清晰地反应出“王者必居其中”的营建思想。此外,东西六宫严格对称,各以一条长街为轴线,将六宫一分为二,各为三宫,形成了横二宫、纵三宫的建筑格局。在以乾清、坤宁两宫为中心横向排开的同时,又相对保持了各宫的纵向排列,相得益彰。每一宫的前殿、后寝以及配殿,为一正两厢,严格对称,间数、屋顶的形式也完全一致,就连各宫院内水井的位置也丝毫不差,西六宫的水井均在后寝的左前方,东六宫的水井均在后寝的右前方,严格的对称使得十二座宫殿整齐、规范、威严、宏伟。

宫殿建筑篇(8)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沈阳故宫导游词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王格申,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年长的游客们也可以直接称呼我小王,好了,先给大家讲讲我们的行程,我们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沈阳故宫。

说道故宫,大家肯低昂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宫,启示不用到北京也能看到故宫的,没错那就是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另外一个不用我多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哪一个了吧,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

现在大家就在沈阳故宫的门口,大家都看到了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就需要有颗朋友们自己去体会品味了,这里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

宫殿建筑篇(9)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沈阳故宫导游词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王格申,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年长的游客们也可以直接称呼我小王,好了,先给大家讲讲我们的行程,我们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沈阳故宫。

说道故宫,大家肯低昂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宫,启示不用到北京也能看到故宫的,没错那就是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另外一个不用我多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哪一个了吧,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

现在大家就在沈阳故宫的门口,大家都看到了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就需要有颗朋友们自己去体会品味了,这里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

宫殿建筑篇(10)

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这三殿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或者举行盛典时用的宫殿。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宫殿,中和殿最小。三大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体现了汉式宫殿建筑以下特点:平面布局以大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法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都柱底下有石柱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建极绥猷”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 企业规划 下一篇: 高二下班主任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