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学习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5 08:51:19

烘焙学习计划

烘焙学习计划篇(1)

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暴露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与市场的人才需求存在差距和矛盾。而课程是高职教育的基石,只有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模式彻底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使培养出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需求。现以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为例,阐述创新在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1“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路

1.1根据食品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确定核心课程

在农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支持下,通过充分的行业、企业及毕业生调研分析,确定“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烘焙工是食品行业主要技术岗位之一,主要从事食品行业焙烤产品的生产、开发和管理,其专业特定能力必须学习和掌握[1]。学生通过对“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焙烤食品的制作方法及品质评定方法。

1.2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企业生产真实氛围的学习情境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课程改革,基于焙烤制品生产过程进行设计,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引导,以5S现场管理为理念,以实际工作岗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2]。课程的总体规划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课程的项目设计以生产具体的焙烤产品为线索;课程的内容按完成某项焙烤产品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工作态度来设置,突出对学生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选取,则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来进行,同时融合“中级烘焙工”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开发学习资源,采取校内实训、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1.3以5S现场管理为要求,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相互融合

5S是起源于日本企业的一种现场管理模式,分别是Seiri(整理):将不用的物品清离现场;Seiton(整顿):将有用的物品布置存放;Seiso(清扫):清扫现场,保持清洁;Seiketsu(清洁):巩固维持制度化;Shitsuke(素养):提高员工素质。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企业生产真实氛围学习情境的同时,以企业现行的5S现场管理办法为理念,做到教学过程与企业的工作过程相衔接,实训操作管理与企业生产管理相衔接,力争培养出具备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1.4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对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

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以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养成[3-4]。课程评价的标准,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考核评分细则。在完成每个任务后,要求学生按照评分细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检、互检。最后教师进行总体评价,从而保证公平、公正、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改革的要点

2.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课程的整体规划

按照过去传统的学科型理念组织教学时,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各种焙烤产品的制作方法,虽然培养了一定的实操技能,但是与企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因此,在项目化课程的改革中,必须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要求出发,依据烘焙工的职业发展阶段,分层次进行课程的整体规划。烘焙工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针对烘焙工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典型工作任务,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特性,对“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的内容进行创新式的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操技能。“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整体设计项目见表2。

2.2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实训为手段,设计出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情境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项目化课程设计的思路是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转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进行课下的自主学习、课上师生讨论确定方案,提倡创新,允许个性化方案的存在。项目4(蛋糕制作)的学习情境设计见表3。

2.3以多媒体为手段,构建“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教学网站和教学资源库

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发展,课程教材不应再是[1][2][3][4]单一的纸质课本;而应以多种形态、多种媒介、多个层次出现,形成立体化教材,如教学视频、PPT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试题库、相关国家标准、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论坛等多种教学资源。

3“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改革的效果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依据行业烘焙工的职业发展阶段,以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进行了项目化教学的创新改革。通过改革,实现了以下几个转变,即以课本知识点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产品为中心、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转变为实操训练为主、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完成课程项目,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衔接。高职的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得到较好的实施,既需要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也需要社会、企业、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将不断深入实践和探索,在不断完善项目化课程的改革基础上,带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李荣.对创新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0):24-25.

金爱咏.浅谈推行5S管理提高实验室检测现场管理水平[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2(12):47-48

烘焙学习计划篇(2)

TM1-4;G712

烘焙实训室是西式面点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实训室,在“打造职业功能,促进专业发展、强化职教特色”的建设理念指导下,坚持“培养专业技能,增强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教育教学思路,在教育模式、授课方式、实习实践环节、实践课程、师资队伍等方面,尝试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凸显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着鲜明的教育特色和创新的教学模式。

一、“理实一体化”的烘焙技能培养教学模式

以烘焙技能培养为主要任务,在 “理实一体化”烘焙教学模式可以描述为:技能贯穿、理实结合、打造平台。“技能贯穿”是指主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将本专业的技能渗透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技能点与知识点有机结合,知识点中要突出技能。“理实结合”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理论和实践互为交错、直观和抽象相互交替,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打造平台是指着力打造烘焙专业的硬件平台、双师型平台、技能考核平台。

1.硬件平台

配合教学实践的需要,加强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丰富教学形式,模拟专业工作现场教学、模拟技能鉴定考核教学等;提高实践基地的生产、经营功能,拟兴办经营性的实体烘焙饼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经验。

2.双师型平台

“理实一体化”的烘焙技能培养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因此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具体渠道包括:激励教师在工作的基A上组建经营性小型公司,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指导能力;派遣教师参加各类岗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及行业技术比赛;鼓励教师建设校外企业(店面)等形式的实训基地,积极自主研发新产品、设计新配方。

3.技能考核平台

针对不同课程种类以及课程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侧重技能考核,同时兼顾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职业潜力等。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各种方式相结合,具体方式包括闭卷(开卷)笔试、口试、操作、项目、技能大赛等,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二、“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方式

“理实一体化”包含以下内涵:授课内容方面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场所条件的利用上知识和技能一体化,将这些贯穿起来的是教师在知识水平、技能高度与教学能力方面的一体化。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一项活动,它不但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同样需要学生的配合,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去完善。因此,“理实一体化”绝对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方式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教师以学生认知的规律、技能的提高、技巧的养成为落脚点,以学生全面参与自主学习为依托,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三、“理实一体化”的实践环节体系

拟将烘焙方向的专业实践教学、专业实训教学、顶岗实习教学(校外)、毕业实习教学(校外)以及创业实训、创新项目实习教学组合在一起,突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体现各自的教学层面,互成体系。

1.校内实训阶段

校内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专业实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2.校外实习阶段

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生产实践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整理生产资料的能力;毕业实习主要针对职业素质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够适应本职岗位,真正地规划职业未来。

3.创业实训、创新项目实习阶段

根据往届学生自主选择岗位领域而组成创业团队的形式,针对各岗位进行专业的创业实践教育,工作创新的实践培养,为学生的专业精深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提高专业创新能力实践方面,教师通过积极组织优秀学生参加行业、烘焙协会举办的各种烘焙类专业赛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自主成才的信念。

四、“理实一体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在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三种类型实验的基础上,尝试整合传统的单一类型实验课程,教师设计出单项实验课程、多项实践课程、职业资格认证实训课程三种类型,即“理实一体化”的实验课程体系,每种类型各自占有一定比例,可以使课程的实验项目训练变得强化和立体。

五、“理实一体化”的师资结构体系

一是根据专业标准对优化师资结构体系的要求,建立了专业教学团队和专业课程团队两支教学团队。专业课程团队又由生产工艺课程团队和质量检验课程团队组成。每支团队都涵盖了专业人才,由校内专兼职教师、校外兼职教师、行业专家、企业能手四方面人员组成;二是拟按照专业服务的四个岗位领域,建立由烘焙配方、烘焙技术、烘焙产品创新和烘焙品质控制四个不同岗位领域的教师组成全面专业教学团队,开展综合专业烘焙实践教学;三是建立专家工作室,聘请专家以提高教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点带面、逐步、科学地全面提高专业层次及品牌的影响力。

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扩展体系

中职烘焙教学除了学好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有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拟将专业实践教学、产业服务、职业培训密切结合,秉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与继续教育、产业服务相互融合有机链接的“金三角”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和发展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同时,积极拓宽与烘焙企业合作的领域,不断提高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七、展望

随着国家烘焙行业的发展及对专业应用型型人才的需求,烘焙实验教学基于上述基础,坚持使学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面向食品烘焙行业,力求培养出具有生产操作的职业能力和行业法规、道德、创新等职业素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烘焙学习计划篇(3)

这家叫“兔子的烘焙杂货铺”的原料店出售从烘焙模具、打蛋器到低筋面粉、进口蔓越莓干等等各种商品。和很多淘宝烘焙原料店一样,曹瑾在首页设置了一个吸引初级烘焙爱好者的区域:烘焙新手入门工具区。

她自己就是从一个新手礼包开始的,其中包括两个分别是6寸和8寸的铝制模具,一个电动打蛋器和一块奶油奶酪,所有这些可以帮她做成一块乳酪蛋糕。她在类似的礼包里挑选了很久,最后找了一个“便宜、包邮、内容多”的,收货的时候发现模具是瘪的,用手掰了掰就开始用了。

“就是个菜鸟,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会一起买回来。”曹瑾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但出乎她意料的是,那些可疑的成品却被亲友称赞不已,这让曹瑾觉得自己应该对烘焙认真一点。

如果曹瑾在2011年或者2012年才成为一个刚刚开始关心烘焙这件事的人,她会发现要找到让自己强大起来的信息会比2009年丰富很多。早期的烘焙爱好者在菜谱、新浪博客的美食首页、美食天下这样的专业网站,以及各类烘焙达人博客上学习配方,现在工具延伸到了移动智能客户端上的各种应用,它们可以提供原料的质量和价格对比,各种配方的改良版本,提供各种档次产品的淘宝店也越来越多。

还有比所有这些更重要的一点:喜欢烘焙的人越来越多了。

君之对这一点感受很深。他在2010年写作并出版的《跟着君之学烘焙》已在短短两年多内重印了20次,成为亚马逊及当当上类似书名的启蒙者。而他于2008年在新浪开设的烘焙博客,目前点击量已经超过1.7亿次。

君之被称为目前最火的“烘焙达人”。君之是一个笔名,很少有人知道这个80后男生的真名是什么,他更爱用这个笔名与烘焙爱好者(其中大多是新手)交流。这些人订阅他的博客,购买他写的书,给他写邮件询问做法或者交流感受。

“以前我们觉得烘焙就是摆在橱窗里面的,一旦你自己能够做出来,给人的成就感和动力是巨大的,别人对你的肯定和赞叹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君之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这种源于肯定的成就感几乎在每个烘焙爱好者身上出现,也成为他们彼此交流的主题之 一。

君之在2006年开始尝试烘焙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多人交流这些。那时他还在北京邮电大学读大四,看到了一本烘焙书,觉得很好玩。“当时去书店,关于烘焙的书几乎都摆不满一个书架,而且大多都是翻译过来的外国书。”毕业后差不多2年的时间,他几乎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烘焙上。“一开始就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做,但看到自己的成果后就特别想跟人分享。”

当博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之后,君之开始接连收到一些出版商的邀约,“当时中国这块市场还没有拓展开来,很多出版社的想法我觉得走偏了。”君之说,“好几个(出版商)跟我谈的时候都希望打人的招牌,比如我是男生,他们就想以‘烘焙王子’作为噱头,但烘焙书最重要的是要讲求实用。”直到后来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找到他谈合作的时候,他觉得在理念上是吻合的,这才最终确定下来。

“我觉得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金燕烘焙的创始人倪先生对《第一财经周刊》评价君之时提到他的书胜在简洁明了。他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

金燕烘焙2009年上线,现在是最有名的烘焙原料和模具淘宝店,等级为一个金冠。金燕同时出售烘焙书籍,包括君之的那本书。倪先生原本是一个超市的西点面包师,当他发现很多烘焙工具和需要的原材料在传统超市买不到时,他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创业方向。一开始生意规模并不大,但从2011年开始,销量有了明显增加。他同时注意到,最开始客户会把工具和原料一起打包买,但现在买工具的少了,单买原材料的比较多。这意味着新手消费者的比例在降低,更多人开始进入爱好的阶段。

金燕烘焙的客户主要是平均收入中等偏上的公司人,其中不少是年轻妈妈—倪先生称之为“小中产阶级”。“他们有钱有闲,追求更好的精神享受,还享受这种自己动手带来的乐趣。”近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促使“DIY”人群增加的一个因素,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烘焙成为其中尤其受欢迎的类别。

曹瑾在学了烘焙之后发现“离食物的真相越来越近”,“你能够闻出来那到底是香精的味道还是自然的香味,也能够尝出来是新鲜水果还是果酱的味道。”其实在大概3个月的自学之后,曹瑾就能够烤出卖相和味道都不错的作品了—这件事比她以为的要容易。去年“下厨房”的编辑找到她,希望可以获得转发她在新浪博客上的有关美食菜谱的授权。

曹瑾的蛋糕以及面包作品就这样到了下厨房上。下厨房是一个2011年3月上线的美食应用,同时也有网页版,目前一共拥有130万用户。在这个界面简洁的应用里,你能看到烘焙、早餐、午夜饭、情人节等等特色食谱分类,诱人的图片占据了主体。

“烘焙爱好者在下厨房特别扎堆,”下厨房网站内容主编潘俣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许多活跃用户都比较年轻,这些新生代的美食爱好者都非常喜欢烘焙”。在下厨房的菜谱中,烘焙几乎与家常菜两分天下,这样的比例也出现在菜谱类书籍里。

下厨房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应用,它还是一个移动客户端的小型论坛。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烘焙这个圈子—我们姑且把它视为一个圈子好了—的交流方式。他们的交流里面包含了各种烘焙“术语”,还会彼此询问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我做的不够蓬松?”“你打奶油打了多长时间?”“我这个为什么开裂的比较厉害?”他们还会跟风似的做同一款蛋糕。如果你不玩烘焙,你大概听不懂他们在聊些什么,至少不会感受到烘焙爱好者交流时的心情。

唯有照片是旁观者和参与者的共同爱好。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烘焙爱好者们展示自己成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毕竟很少有人可以真正品尝到那个成果,但好看的照片可以流传甚广。

曹瑾在移动硬盘里面储存了几个T的照片,里面记录了从她那第一个形态可疑的乳酪蛋糕到现在各种鲜亮诱人的成果,上个月移动硬盘出了问题丢了一部分,她惋惜得直叹气。曹瑾会从不同角度拍摄照片,然后选择一张她认为最好的上传到博客和下厨房。照片说明里注明所需的原料,详细的制作步骤,甚至还会有每一步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很容易让看菜谱的人跃跃欲试,那些布置都“不会太难”。

只要稍微有点烘焙经验,你就能从类似的论坛里辨别出谁是新手。他们问很多比较基础的问题,比如买什么样的烤箱,奶油奶酪是什么,怎么打发淡奶油,一种东西是否能用另一种东西来替代等。一些新手希望可以更经济地做烘焙,一些则希望码上最好的原料一探究竟。

“如果非要分类,那一般来说饼干是最简单的,然后是面包,到了慕斯就比较难,不过这样的分类不太准确,比如慕斯里面又分为简单到困难各种等级类型。”

这个说法来自王倞。她和男朋友Mark Huetsch在2009年创办了“派悦坊”烘焙店,其目的只是因为Mark在北京买不到自己喜欢吃的甜点。Mark负责制作和研发,“我最初知道Mark会做派的时候,就觉得好崇拜。”和当时流行的蛋糕品牌“21克”不同,派悦坊最初只做水果派,这是一些无论口味还是造型在中国都不太常见的甜点,比如“淡奶香蕉派”,混合了大量淡奶油和新鲜香蕉,但又有一个硬酥皮底。

如果按照王倞为甜点制作划分等级的方法来划分烘培爱好者,Mark大约属于Top级别的—他不需要看标准配方,他可以创造自己独有的那个。

6岁就在外婆指导下开始做派的Mark喜欢尝试和创新—他经常被人提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以及喜欢把科学和创意结合起来,他曾做过一款“海盐焦糖南瓜慕斯”,利用现在非常流行的“分子美食”—一种特殊的保留物料自然的味道的处理方法。里面吃起来口感像鱼籽的部分,但其实是木瓜肉。但这款产品因为成本太高,厨房制作起来费时太长,现在没有出售。根据王倞提供的数据,派悦坊15%的畅销产品曾因为原料欠佳而停售,他们43%的产品原料为纯进口天然食材。派悦坊现在客户有2万多,平均每单在200元左右。

派悦坊的很多客户同金燕烘焙的客户类型差不多,但很多都有海外留学或者生活的经历。“他们(口味)很刁,而且很懂甜品。有很多会平时自己做烘焙,对原材料非常讲究,也会和Mark交流在做烘焙中遇到的问题。”在说起烘焙在中国的流行时,王倞说她觉得“烘焙代表的是一种让自己feel good的生活方式。”

曹瑾就是这样,她并不怎么喜欢吃甜品,但她特别享受当她把刚出炉的食品捧出来的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成就感,以及带给家人的幸福感。她想要变得“更高级,更专业”。她开始钻研更多的资料,代购一些台湾、日本和美国人写的烘焙书,认真做笔记,甚至做成Excel表格计算各种成分的比例。懂得越多,她也变得越挑剔。尽管“现在我已经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只会去购买需要的工具。”那些工具还是塞满了好几个柜子。

“事情就是这样的,一入烘焙深似海。”潘俣宁说。她的烘焙轨迹和曹瑾一样:一个烤箱礼物、淘宝店新手礼包、在2009年做出第一个作品。虽然已经玩烘焙3年,潘俣宁觉得自己还不算一个烘焙达人,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

“买了这个模具之后还想要买那个,专门做玛德琳的,专门做咕咕洛夫的……越买越多。而且你看到什么没做过的都想去试着做做看。”玛德琳是一种贝壳状的法式甜点,而咕咕洛夫(Kouglof)是一种像蛋糕的面包,两者制作难度都较高。以前买烘焙书,潘俣宁关注更多的是基础知识讲解的是不是全面,现在再买烘焙书,会更关注里面披露多少私房小技巧,以及介绍的配方是不是有特色。她还会乐于去找一些“大师配方”。

“中国玩烘焙的,原创方子还比较少。”潘俣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她最近一年开始试着原创,但还不能凭空创造,只能在别人方子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良或者替换,比如她最近的“草莓果粒冻芝士蛋糕”。这其实是冻芝士蛋糕的改良款,其中增加了草莓的含量。当然,试验成功之后,她就把这个菜谱分享到了下厨房上。

根据潘俣宁提供的数据,目前下厨房“烘焙”类目下大约有1.5万个菜谱,在每天新增的150个菜谱中,其中约十分之一是烘焙类,这还不包括未被打上“烘焙”标签的那些。烘焙流行程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你的感觉和想象。

2010年,一家叫做“ABC料理工作室”(以下简称ABC)的公司在上海大悦城开了第一家店,他们当初看到了一些商机,但没有做更多的市场调查。他们也为失败做好了心理建设。

“我们以为中国人并没有这种习惯。”ABC总经理根山治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而营运的业绩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料,北京和上海的5个门店用2年的时间超越了他们在日本15年的表现。ABC目前会员数量大约8000,活跃会员占一半(一个月至少上2次课)。2012年的营业额是2011年的3倍,他们希望今年可以做到去年的4倍。

ABC是一个做蛋糕、面包和料理培训的公司,在日本已经有25年的历史。在ABC教室上课时,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扎着围裙,穿着无印良品风格的拖鞋,有的在做一对一的指导,有的是3到4个学生围着一个老师,但一个老师最多只能同时指导4个学生。老师做详细的演示和讲解之后—比如淡奶油打到什么程度—每一步都会让学生动手去做,如此跟进,直到最后把作品做出来,就连如何切蛋糕也包括在教程之内。做好的蛋糕可以装在一个粉色的印有ABC字样的包装盒里带回家。

根山治发现,ABC在中国的会员和日本非常不同:日本顾客是想能够学会在家做,但中国顾客只是把它当做一种乐趣和爱好,享受的是过程;日本会员长期购买的比较多,中国顾客更多的是购买短期课程,进行体验性消费。比如3到6次的,上完之后就不再继续。

但2011年下半年开始,情况发生了改变,“购买长期课程的人增多,现在平均每个会员单次购买的价格是之前的2.5倍”。根山治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另外一个不同体现在所选择的课程类别上,在ABC提供的3类课程中,按照受欢迎程度排名,在日本是料理、面包、蛋糕,但在中国,刚好是完全反过来。

“大家都更喜欢烘焙”,这在ABC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并没有完全预料到。另外一个对于中国市场的发现是除了课程指导外,还要充实娱乐元素。“我们也不是培养厨师的学校,目的是让人更高效、愉快地享受时间。”根山治说。ABC要营造的是另一种社交网络效应,他们的学员通常不会真的把它当作一种技巧来学习,而是做为一种入门体验。如果他们有兴趣,有大量的如曹瑾这样的自学体验来继续。

如果你关心这方面的信息,你会发现淘宝上正在出现大量的自家烘焙的饼干、糕点,曲奇,他们大多是西式的,抹茶、巧克力、芝士、蔓越莓这样的口味比比皆是,他们没有什么完善的物流,有的只支持本地配送,但依然吸引着大量买家。君之把烘焙完全变成一个事业之后,除了继续写博客和写书,也在2010年开了一家自己的烘焙店,专门出售自己的作品,但他并不在淘宝平台出售,而是开了一个独立的网页,客户每年的增长率达到40%。

烘焙学习计划篇(4)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153

1 前言

随着AR、VR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智能仿真、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迅速普及,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进步时刻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同时教育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智慧校园”的设想。《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智慧校园标准化建设。 “未来教室”是“智慧校园”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全息3D投影技术它将取代传统的投影仪,因为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360度无死角观看,还能让学生成为虚拟环境中的角色,操作各种虚拟对象,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时交互,从而获得直观准确的认知。

裸眼全息3D投影技术在硬件上已经日趋成熟,但在素材制作上却没跟上步伐,反而制约着它的普及。以往的素材制作一方面不是真正的三维素材,并且还存在制作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如果想要全息3D投影取代传统的投影仪则必须降低素材的制作难度和周期,所以笔者选择如今最流行的三维制作软件3DSMAX、Unity3D等软件设计制作符合全息3D投影技术要求的三维素材,寻求解决上述问题。

2 裸眼全息3D投影技术三维素材实际制作

2.1 三维模型制作

首先在3ds max 中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单位为米(Meters),创建模型我们一般有多边形建模型和网格建模两种常用方法。笔者认为前者更适合全息3D投影技术三维素材的制作,因为网格模型创建后是以三边面为基本面,相当于一个四边面中要连接一个对角线,而现在的全息3D投影的硬件对于过多三角面的显示容易出现混乱。在搭建模型时,要将看不见的面要删除,还要注意面的法线的方向。边形建模,在制作过程中使用“插入”多边形、“挤出”等操作,这种建模方式制作的模型在布线上干净、利落,不会出现不规则的图形,使之在全息3D投影显示时不会有乱线的现象和重叠交叉。

2.2 材质贴图制作

Unity3D软件作为最常用的仿真开发平台,当我们将3ds max中制作好的模型和设计的材质导入到Unity3D时同,并不是3ds max中所有的材质在Unity3D中通用的。但3ds max中的标准材质几乎被当前所有的引擎所支持。在调节标准材质的参数时,我们一般在漫反射贴图通道上使用贴图或调节颜色。制作贴图时,最好在PS中将贴图制作成无缝贴图,同时贴图的大小不能过大同,贴图大小必须是2的N次方,视模型在整个画面的比例,主要模型的贴图我们一般也不能超过1024×1024。如果需要带通道的贴图,则将贴图的格式改为带通道的为32位TGA。另外贴图光感要鲜艳统一,同时贴图中的颜色不能过于丰富,目前从硬件上来说要考虑成本。如果是给模型上单色,那么颜色一定要是亮色调,这样在是日常环境下,观众才能360度无障碍观看。

当模型本身需要多种材质才能体现时,则可以选用多维/子物体材质。它作为一种复合材质可以根据不同的材质ID号赋予不同的材质,但我们要注意,它的子材质也必须是标准材质,否则不能被其它平台支持。另外,我们还可以在自发光贴图通道中使用贴图或可将自发光的参数调大,特别要提出的是模型UV在折分时要展平,各部分的UV大小要合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不透明贴图通道在烘焙LightingMap(光电图)(光电图)后,需要将此贴图通道额channel设置为烘焙后的新channel,同时将生成的LightingMap(光电图)(光电图)指向到自发光通道。

3 模型烘焙

为了实现真实的光影效果,同时考虑到目前的全息3D投影技术的现状,采用烘焙灯光的技术,使用烘焙贴图来减少渲染时间,实现即时显示。我们可以采用LightingMap(光电图)烘焙贴图方式来显示整个场景或画面的阴影细节,增强三维立体效果。这种贴图只含有阴影数据(也就是只有黑、灰、白三种颜色),不包含基本纹理。它的不足是只支持标准材质民,不带有高光信息,并且光感较弱,优点是模型纹理相对清晰,而且可以重复使用纹理贴图,节约贴图资源,同时烘焙后的模型可以直接导出,不用重新进行贴图。最终把模型的原始纹理贴图和LightingMap(光电图)(光电图)阴影贴图两者进行叠加实现理想效果。

烘焙学习计划篇(5)

厨房里的小捣乱

凯斯琳年幼时和所有农场里的姑娘一样,散发着自然、朴实的气息。清晨,她便和家人一起投入农场的劳作:捡拾鸡蛋、打扫鸡舍、喂食鸡群、采摘玉米、整理即将送去冷冻的豌豆……接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悠闲地吃早餐:新鲜覆盆莓做的可丽饼,或是单纯的土司配上自制的各式果酱,再搭配一杯刚挤出的羊奶或柳橙汁。丰盛的早餐总是能引起小凯斯琳的无限兴趣。当母亲准备各式点心时,她总是围在母亲的身边询问各种问题,还时不时用小手去碰触那些在她眼里十分神奇的东西。和善的母亲总是一边制作,一边耐心地告诉女儿食材的特点和食品的做法。

每天耳濡目染,小凯斯琳早已将母亲的食谱熟记于心,并开始为家人烹调一些简单的食物。她在烘焙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气,不仅能完美复制母亲的方法以及各种食谱,甚至能自我改良,做出更加美味的巧克力曲奇。

凯斯琳巧克力曲奇的配方源于一次意外的成功。凯斯琳11岁时,开始第一次尝试巧克力曲奇。充当制作指导的只是雀巢曲奇包装袋上的说明,在一次次称量、混合、搅拌、烘焙之后,凯斯琳发现,自己制作出来的巧克力曲奇比传统的雀巢曲奇更薄、更脆、更可口。原来她在称量原料时,少放了1/4的面粉,而恰恰是这个错误成就了招牌曲奇。从那以后,她就爱上了这种淡淡的奶油焦糖味。

和大多数的烘焙爱好者一样,凯斯琳不太喜欢过于程式化的烘焙过程,她喜欢随性而至,而不是用磅秤将所有的食材都精确到克,“没有那个必要,如果那样,我的曲奇就不会那么独特,可能只是其他品牌曲奇饼的克隆而已。”

我挣故我在

凯斯琳小小年纪便开始制作曲奇饼,并不只是出于对烘焙的热爱,实际上在这背后还有一股强烈的推动力——为自己挣取更多的零花钱。每个女孩都幻想自己是个美丽的公主,希望能穿上漂亮的衣服、鞋子,在头发上扎上漂亮的蝴蝶结,凯斯琳也同样渴望。不过,随后她发现,想从父母那里获取这一切不现实,因为父亲甚至都不愿意为她的校服掏钱。“他说:‘你要自己赚钱买校服’,然后我说,‘好啊’。就这么简单。”朴实的父母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自食其力。

制作出神奇曲奇的同年,凯斯琳拥有了自己的曲奇摊,就坐落在祖父的家庭农场内。尽管没有像样的门面,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曲奇的包装极其简单,顾客也仅限于农场以及周边居民,但这一切已经足以让凯斯琳骄傲,因为她用手艺换取了报酬,可以去购买自己心仪的各种小玩意。

高中时,凯斯琳终于拥有了一个真正能称得上烘焙店的地方,依然在祖父的农场里,但此时,父母已经为她准备了双炉的大烤箱。那时,她每年要做出四千多块曲奇,忙碌地穿梭于农场曲奇店和厨房之间。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凯斯琳一人包办,从选购食材、制作烘焙、清洗餐具到包装曲奇。“那时的包装标签全是我手写的,如果白天写不完,我会一直加班到深夜。”透明塑料袋简单地旋紧,扎上凯斯琳手写的标签,便是后来烘焙店的特有包装的雏形。高中时代的凯斯琳就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忙而不乱的生活,“只要与曲奇为伴,只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挣得未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凯斯琳靠制作曲奇赚得收入,顺利地进入纽约州立大学农业与技术学院学习酒店管理,每年暑假再回到南安普顿的农场继续曲奇生意。那时的凯斯琳总是笑意盈盈,这样的大学生活很充实。

质量至上的偏执狂

凯斯琳在农场工作的几年里,来农场购买新鲜鸡蛋、蔬菜的顾客总是会被巧克力曲奇独特的口味所俘获,而后便成为凯斯琳曲奇的忠实粉丝。那是因为,凯斯琳即便还只是个孩子,却已经是个严苛的质量管理者。

只要有时间,凯斯琳总喜欢泡在厨房,研究烘烤她的独门甜品。她能连续十二小时一直反复制作烘烤,以此来完善自己的作品。她发现如果在烘焙时面粉用得过多,曲奇就会比较厚,奶油、香草和焦糖的独特香味便被掩盖掉了。“那多遗憾!我希望我的曲奇是大家所品尝过的最棒的曲奇。我要让顾客每次都能品尝到一如既往的好口味。”

有一次,母亲回到店铺兴高采烈地告诉凯斯琳,她采购了一批降价处理的巧克力豆。凯斯琳并没有因为母亲为她节约成本而感到高兴,而是生气地扔掉了那堆巧克力豆。母亲无法接受凯斯琳的过激行为,她们甚至为此爆发了一场战争。在凯斯琳看来,降价意味着品质上的折扣,“从一开始我就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做的曲奇无法让我满意,我绝不会出售给顾客。”

正是这种对食物质量的偏执,成就了如今的Tate''s Bake Shop曲奇——尝起来就如同是从自家厨房烘烤出的甜品。

命中注定的曲奇魔术师

凯斯琳在上大学之前都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会一直和巧克力曲奇打交道。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兽医,这样既可以兼顾到家庭农场,也是一门不错的手艺。但很快,她发现对理科并不在行,即便成为兽医,也无法做到最好。于是,有些完美主义的凯斯琳调整发展方向,选择了酒店管理。

毕业后,凯斯琳回到了南安普顿。同年夏天,20岁的凯斯琳拥有了她的烘焙店——凯斯琳烘焙。接下来,便是个注定成功的故事。原来农场的老顾客成为她的第一批追随者,他们排队购买曲奇的场景又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追随者的行列。23岁时,凯斯琳买下了这家店铺,回想起那段时光,凯斯琳说:“我什么都不怕——那就是年纪轻轻和未经世事的好处。”

烘焙学习计划篇(6)

摘 要:随着我国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意去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只看重国家机关等等.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开创一些必要的实践平台,使大学生从中正确的深入了解就业,从而转变就业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42-02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结构的调整速度日益加快,部分传统领域日渐萎缩,许多“夕阳”企业的产品剩余过多,生产急剧缩减甚至关停,很多职业岗位也被淘汰[1].而且与此同时,由于另一部分新兴的公司企业和部门的迅速崛起,也迅速增加和扩展了相应的岗位和职务.当然,由于社会体制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人才质量的提升,进而要求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做出积极的相应的变化[2].但是,由于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和同样的一些复杂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未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专业结构,与那些萎缩淘汰的旧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传统专业并没有及时得到缩减,甚至也在借扩招之机而大量扩张,这就造成了社会需求结构和大学生所学专业的错位,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最直接原因[3].

现在大多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非常缺乏实践经验,而企业又是非常注重经济利益的实体,需要的员工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绩和利益的人,这些大学生不仅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效绩,而且还需要搭上老员工给他们辅导,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整体效绩[4].

1 实践平台的研究背景

1.1 我国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随着我国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一方面与教育改革落后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有关,另一方面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滞后有关[5].

1.2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论

1.2.1 创业的定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创业”一词与“守成”相对应.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对创业的注解为“创业,创立基业.这里的基业是指事业的基础、根基.”从现代汉语的用法来看“创业”这个词,人们一般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使用:(1)强调开端和初创的艰辛和困难;(2)突出过程的开拓和创新的意义;(3)侧重于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新的贡献和成就[6].

1.2.2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由“创业”和“教育”所组成,“创业”是指“行为的创新”和“探索性的行为”;“教育”是指所有人的活动.有关于行为创新和探索性行为的育人活动就是创业教育.本文所指的创业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下展开的,可以说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拓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

1.3 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6年6月在《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之前,仅仅只有清华大学在1998年5月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而我国其他的千余所大学还未正式地提出在自己本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口号,也没有比较具体的行动纲领.

教育部于2002年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经济学院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拉开了研究我国大学教育与实践创业相结合的序幕.例如:为了有学生创办公司的机会,清华大学半价出租写字楼给学生.

目前,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黄山学院建立烹饪专业学生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黄山学院是安徽省第一家将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结合实际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学校,为在校大学生创建素质拓展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烹饪专业实践平台的运营管理

2.1 实践平台烘焙坊的成立

为了丰富同学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自身实践、创新创业的能力,也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对自己工作的定位,烹饪专业西点兴趣小组在院领导和烹饪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于2012年10月正式成立校内实践平台——佛朗焙烘焙坊.本文以下数据资料是2012学年—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研究结果.

2.2 实践平台烘焙坊的运营

因为烘焙坊的成员周一到周五都会有课程,所以烘焙坊的运营不能像在外面正式的店面一样每天12小时营业,但是烘焙坊的营业时间会根据成员的课程表来安排确定.同样,制作产品的时间也是如此.

2.2.1 烘焙坊的人员配置

2.2.2 烘焙坊的成员被分为两组,每组轮流运营一周,具体工作由负责人在老师的带领下统筹安排,由组长根据成员特点分配制作任务.其成员任务主要分为产品制作、店面销售、原料采买.

2.2.3 烘焙坊的产品

因为烘焙坊成员都是烹饪专业的学生,对食品安全卫生很注重,所以产品不会添加任何添加剂,且制作过程会注重操作安全.由于烘焙坊成员较多,产品的质量不是很稳定,但是绝对安全,因为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会及时下架,销售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检查产品的卫生安全.

2.2.4 烘焙坊的财务管理

烘焙坊的初始运作资金是8250元,由组员集资6250元与院系投资2000元组成.资金主要用于购买产品的原料、包装材料、制作工具等,因为是校内实践研究平台,不用考虑水电费、房租等费用.财务会有专人负责,且每组都会有位财务员管理当周的营业额,当一周营业结束后,会由小组财务向总财务汇报汇总.

从2012学年-2013学年第一学期营业额情况可以看出,烘焙坊的初始营业额比较高,因为刚开业会吸引大量感兴趣的顾客前来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的种类逐渐稳定下来,顾客尝新的兴趣也逐渐消失,加上学期期末学生的生活费几乎没有了,所以在后期营业额呈下降趋势.

虽然一学期结束后,烘焙坊的营业额不是很多,但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除去院系的投资外,剩下的资金暂时会按“人员补贴:留存运转资金:涉外资金=4:4:2”方式分配.

3 烹饪专业实践平台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烘焙坊是刚开始成立运营,许多地方还存在不足,需要改善.实践平台的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需要及时改善与修正,才能不断的为更多的学生服务.截止到2013年10月,烘焙坊成员不断增多,一届接替一届不断学习壮大,成员的专业范围也不断扩大;同时也正在建立与本地相关的企业合作基地.

4 烹饪专业实践平台研究的意义

实践平台烘焙坊对学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丰富了学生们得课余生活,使他们的生活过的更有意义;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变得更有耐心,能沉得住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了学生们的管理能力,使他们的专业思想有所提高,不再仅仅只局限在书本上的知识,更贴近了生活、社会;提高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认识到只有好的工作团队才能更有效率的工作;提高了学生们的责任感,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因为不论哪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很可能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让学生自身看清自己的优势,能够提前树立不同的职业目标,同时也端正了职业必备的态度,如诚信、责任,为学生以后找工作打下一定过得基础;让学生认清了创业的艰苦,不是仅仅在表面上羡慕那些成功的人士,同时也会努力奋斗,不再抱怨社会.

实践平台的研究不仅仅为烹饪专业学生服务,也招收其他专业学生进来学习,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平台学习.黄山学院是安徽省高等院校中第一家创立实践平台的应用型学校,这项实践平台研究不仅会为其他高等院校提供借鉴,也为创新创业教育做出巨大贡献.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数据资料显示,实践平台烘焙坊的研究取得很大的成果.

对烹饪专业学生而言,一方面,进一步加深了对烹饪专业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他们更学到了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沟通,提前学习到了如何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毕业后不论创业也好或者给别人打工也好,提前为以后的工作做好了定位,不再盲目.

对老师而言,这种教育形式比书本上的教育更能使学生理解得深入,为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感到自豪,同时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激发老师教学激情,也加深了师生的友谊.

参考文献:

〔1〕贾荧.我国国有企业市场营销现状及对策分析[J].武汉商学服务学院学报,2010(8).

〔2〕封喜桃.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6).

〔3〕周春雁.素质教育研究之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

烘焙学习计划篇(7)

本期,我们将继续为您讲述武夷茶的精制过程,其中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复焙、精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着重为您讲述武夷茶和火的故事。

火在武夷茶的制作中非常关键: 焙火、炖火、复火、足火、过火……《归田琐记》一书中曾赞到“武夷焙法,实甲天下”。宋徽宗《大观论茶》中曾写道:“焙用熟火置炉中,以静灰拥合七分,露火三分……”。其实焙火并非岩茶的专利,但是武夷岩茶把焙火工艺发挥到了极致。焙茶就是玩火,玩得好焙出的是上等好茶,焙不好就白去了一春的心血。

茶与火的纠结,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涅重生的过程,只有经过火的洗礼,毛茶才能褪去山野的青涩,走向真正的成熟。

茶叶烘焙的目的

武夷山人会用火来固条索,用火来止发酵,用火来定香气,用火来调汤色,用火来散杂味,用火来防霉变,用火来延久存……具体来说,武夷茶焙火的目的如下:

1、降低水分含量、确保存放期间的质量,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一般来说,茶叶中水分的含量要低于5%,若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片茶叶,水分含量在3-4%时,水成单分子层,空气中的水进不来。当含水量在5%以上时,会有游离水,游离水会将氧带进茶叶中,茶叶就会渐渐变质。所以,茶叶中水分的含量必须低于5%。

2、改善或调整茶的色、香、味、形。茶本身的香气不足,借火来提高火香,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尤其是茶叶的拼配,必须借火的力量来将质量划一。因此,烘焙环节是茶的灵魂。传统的焙茶场所称为焙间,房屋结构大都是土墙,一般多为二层,上为焙楼,下为焙间,深约7-10米,宽6-9米,下层高约为2.5米,上层为2米。

焙火场所、用具及材料

焙间内沿墙边切成20-30个焙窿,砖、泥均可。焙窿规格为直径54公分左右,高33公分,两焙窿之间距26公分左右。整 个焙间只正面开一大门,可用门调节风向,另外,在揉茶间的隔墙上会开一个长约100公分,高25公分的小窗,用来直接传递揉好的茶叶。

焙楼楼板铺3 x 2 公分左右木条,间隔3公分,上铺水筛状竹席,以便让楼下焙间的热量透过筛网,用于微凋茶青,焙茶微凋,一举两得。屋顶多用木瓦条,盖泥瓦以透气。茶区以前没有电力,茶厂不分大小,模式大同小异。

焙间焙茶用具有:焙笼、焙筛、焙篦、软篓、茶筑、地历、谷斗、平面木四角架、焙铲、焙刀、抹灰刀、灰瓢、火钳等,不论过去和现在,只要采用炭焙,都必需有这些用具。

材料:木炭,多选择硬木炭,现也有用竹炭和果树炭(荔枝、龙眼)。炭焙武夷岩茶选用木炭要求很高,首先是对木炭的品种要求,一般选用木质较硬的木材所煅烧出来的木炭,因为硬木炭比较耐燃烧。其次确保所选木炭不含杂质、异味、不冒烟。

陆羽《茶经》中对火的描述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原注:谓桑、槐、桐、枥之类也。]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原注:膏木,谓柏、松、桧也。败器,谓朽废器也。]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注释:烤茶用的火,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硬木材。凡是烤过肉,沾染了腥膻气味的木炭,以及又油脂的木柴,腐烂的木器,都不能用来烤茶。古人认为所谓“劳薪”烧制出的食物味道不好,是可信的。

炭焙与电焙

“传统”是积淀深厚的过去,“现代”是继承之下的突破与革新,新与旧选择,伴随着智慧和胆识。

关于岩茶焙火的程序,手工炭焙和电焙一直是一个争议的热点。有人认为岩茶焙火主要是需要温度,炭焙和电焙并无太大区别,古代没有电,古人没有条件用电焙,只好用炭焙。现在有些人特意标榜“炭焙水仙”、“炭焙肉桂”,大部分是为了宣传的需要。但是还有些人却喜欢炭焙,他们觉得炭焙的茶有特别的炭火香,而且通过调节炭焙的火工可以弥补初制的一些不足。

现在,我们先一起学习一下,在武夷茶的焙火过程中何为传统工艺,何为现代工艺?

炭焙

碳焙技术要点

传统的木炭烘焙法是利用燃烧木炭发热方式而产生的热度,长时间烘焙。其操作过程复繁,包括备料(准备焙火器具、炭火,筛茶)、打焙(起火、加炭)、披灰(调控温度)、焙火、翻焙(为了焙火均匀,焙火过程中要翻焙数次)、退火(放置常温冷却后即可装箱/袋)等几个步骤。

首先将茶叶在焙笼里装至八成满,烘温为60-120℃,全程为2-10小时不等,视需要而定,最长的需十几个小时。前1小时左右不加盖,而后可采用半加盖和全加盖等方式烘焙。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根据烘焙的温度,间隔不同的时间,来翻动焙笼内的茶叶,增加茶叶的受热面积,达到平均受热的目的。

炭焙的技术全靠“经验”。翻焙时要特别注意:必须把焙笼先从焙窟上移开,以免翻动时茶叶屑掉入炭火中,燃烧后产生的烟尘和气味被焙笼里的茶叶所吸筛茶(割末) 看焙附,产生“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的现象。从炭焙技术上来说,很多的焙茶师傅的做法不尽相同。

碳焙的优点

1 .木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碳酸成份,碳酸进入茶叶后,能够软化其水质。

2.木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红外线和负离子吸附于茶叶表面,负离子可以带走残留在人体内致病的正离子,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碳焙的缺点

1.若木炭质量不好,燃烧之后,会出烟味,被茶叶一并吸收,影响茶叶品质。

2.木炭燃烧时温度不稳定,在做工上较难保证其稳定性。

3.茶叶的受热面积不够,受热也不均匀,在温度不稳定的状态之下,只有在表层的茶叶受到烘焙而已。

4.必须随时注意燃烧的温度是否过高,及不断翻动焙笼内的茶叶,费工夫。

在传统的炭焙工艺里,焙茶师傅每天晚上要把炭火烧旺、烧透、打碎、堆成塔形,然后还要在上面覆以薄灰,做高火,走火焙(初干)。

炭焙是一个不断“走”的过程,因为揉后的茶索进入焙笼后,要依次由高火逐步走向较低火,到炭火温度相对稳定时起焙,看焙人也要不停地走动,所以“走”字贯穿炭焙流程。

炭焙时火急或者火慢,靠放置炭火的量和加盖细灰的厚薄来调节。另外,茶师还要用一把铁制焙刀和一把木制灰刀调动火力,靠一双手背、一双眼睛来测定温度。为什么要使用手背呢?是因为手背对温度比较敏感,手背上有很多毛孔,触觉敏感,而手心都长满老茧了,无法像手背那样敏感。从前虽然没有温度计,更没有红外线测温仪,但是师傅们靠积累起来的感觉,与温度计八九不离十。

在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里曾经提到一段文字:“据茶师告之,焙火高茶可久藏,香色均不易劣变。昔年茶叶销路不阻,焙茶火力较低,复焙时均底衬以纸。现因销路困难,闽南潮汕一带茶商,均要求高温复焙,故近除名贵茶种而外,均不用纸衬,直接烘焙。”这种用纸包裹进行碳焙的做法现在武夷山还有吗?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武夷岩茶制作专家陈德华老师告诉我们:以前武夷岩茶名枞的数量很少,而一个焙笼在焙火的时候可以焙七八斤。为了节约木炭,一些人会用纸将一种品种的毛茶包着,这样一个焙笼里就可以多放一些不同的茶同时进行烘焙。后来,岩茶生产规模扩大了,每次烘焙的茶叶都比较多,这种烘焙方式也就逐渐消失了。

而且,优秀的焙茶师还能通过焙火对做青师傅做出有欠缺的茶进行补救,如对水走得不透、稍有渥堆的毛茶进行补火、慢炖等,清掉部分青气和杂味。

炭焙出来的茶有何品相?

1.从茶干上来分辨:炭焙茶一般较黑,烘干机焙的茶一般黑度较逊,而电焙颜色是褐色的。

2.从泡开的茶香上分辨:炭焙茶泡开后,其茶香隐含一股深沉内敛的炭火香,感觉甘甜。

3.从茶汤中分辨:炭焙茶不管是轻焙重焙,其汤色不论橙黄、橙红,必定明亮清澈,茶汤中所蕴含的炭香会从第一泡一直到最后一泡,始终如一。

电焙

岩茶电焙通常使用两种焙具:烘焙机(烘箱)和电焙笼。

烘焙机烘焙

焙茶机烘焙系利用电热丝加热,靠热风传导进行烘焙,其传热方式完全属于传导加热。将茶叶平均放置于机器内各层的架子里,利用定时、定温的方式来焙茶。大型焙茶机内分15层,每层可放置茶叶2公斤,温度调节分为高中档茶70-80℃;中低档茶95-105℃。焙茶时间4-6小时(需重火可将温度提高至120℃左右)。电器焙火机的温度、时间调节,都是自动控制式,茶叶不用翻拌,工作简便,故目前厂家多采用这种

方法。

烘焙机烘焙的优点

1 、机具发展成熟, 可以批量生产。

2、温度控制最为准确,正负温差一般不超出5℃。

3、操作容易,且省时省力,烘焙容量和效率高。

4、不需专业操作技术。烘焙机烘焙的缺点所烘焙的茶叶,贮藏性相对较差,其质量略逊于炭焙或电焙笼。

电焙笼烘焙

电焙笼烘焙是由早期炭焙延伸而来,只是热源改为电热丝加热。与焙茶机(烘箱)相比较,两者都是传导方式加热。将焙笼放置在一个类似电磁炉的加热器上,利用电炉所产生的电热能,经过加温来调节温度。其余的步骤与木炭烘焙方式相同。同样是必须随时翻动焙笼内的茶叶,使茶叶受热平均。因其体积小,不占空间,移动方便,适合不同的场所,比较适合小型茶行,茶楼使用。

电焙笼烘焙的优点

克服了木炭烘焙过程中的很多缺点,如时间、温度、定温等问题,节省了不少时间。

电焙笼烘焙的缺点

无法将茶叶均匀烘焙,焙笼不是半封闭的机具,所以在焙茶时,每片茶叶的受热度均不同,无法完全烘焙。茶叶质量不如传统炭焙。

不同火功对岩茶外观及香型的影响

决定焙火程度有两个因素:烘焙时间和烘焙温度。它与武夷岩茶的叶底、干茶外形、汤色等关系尤为密切,是武夷岩茶最为关键、技术性最强的工艺,也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有香韵的关键。一般来说,武夷茶根据焙火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欠火、轻火、中火、足火、高火、病火。

欠火

干茶用手捻碎后不是粉末状而是片状或颗粒状。茶多表现为清香,细闻还夹杂有青味或其它的杂味,多见于只经过“走水焙”(即轻火烘干)的毛茶或因为发酵不足、不敢深焙的茶,为不合格的火功。

轻火

茶多表现为花香,香气高扬,黄观音等清香品种尤为显著,汤色多为淡黄色,叶底可见明显的“绿叶红镶边”,适合刚由喝绿茶、花茶等茶类转向接触岩茶的茶友。

中火

茶多表现为花香和果香的复合,肉桂等传统高香品种尤为显著,汤色多为淡黄色,叶底隐约可见“绿叶红镶边”,适合已经品饮过一段时间岩茶的茶友。

足火

茶多表现为果香,水仙等传统耐焙品种尤为显著,干茶时可见叶脉突出,俗称“露白骨”。冲泡至叶面舒展开后可见叶片上有很多突起的泡点,俗称“蛤蟆皮”或“起泡”,汤色多为金黄色,适合有一定岩茶茶龄的茶友。

高火

茶多表现为焦糖香,见于肉桂、水仙等品种,叶底不可见“绿叶红镶边”,汤色多为深黄色,适合潮汕等地嗜好岩茶的老茶客。

病火

茶多带焦味,见于火温过高吃火较急的茶,叶底不可见“绿叶红镶边”,汤色多为黄黑色,茶汤浑浊,叶底全部或部分碳化,久泡叶片也不会舒展开,不适合饮用,属于焙火失败的茶品。建议茶友在购买过程中要注意辨别此类茶品。

退火与复焙

刚焙完火的茶水表现得口感比较粗,刺激性也较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退火,才能表现出本身的最佳品质,茶水也会变得更柔。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富有变化的工程。轻火茶的退火时间约为一到二周,中火茶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而足火以上的茶则需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最佳品质。

关于这个问题,明末清初长期供职福建的周亮工在《闽茶曲》中写道:“雨前虽好但嫌新, 火气难除莫近唇。藏得深红三倍价, 家家卖弄隔年陈。”十分精辟。岩茶放置一定时间,不可避免出现受潮、杂味、臭青味等问题,其中臭青味就是清香型岩茶返青的现象。再次烘焙却可解决这些问题,也能焙制出特殊的口感、独特的香气。

有人说,因为焙火工艺的存在,喝武夷茶比较容易上火,是这样的吗?

关于这个问题,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老师这样回答我们,他说:不能因为焙火工艺的存在而片面地说武夷茶比较容易上火。中国的大部分茶类都会经过焙火工艺,但是事实证明,喝这些茶是不上火的。例如绿茶、红茶都要焙火。因此,不是说因为有了焙火工艺,就会上火。另外,陈德华老师也告诉我们说:焙火是武夷岩茶制作工艺里很重要的一道工序,这道工序在火上完成,但是它和上火的“火”是两码事。前人曾经总结武夷茶“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性和不寒、久存不坏”,就是说武夷茶的的品质比较温和,不寒不火。

做青与焙火的关系

第一,做青与岩茶香型的关系。

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误区,大家通常理解清香型与熟香型岩茶发酵程度不一样,清香型岩茶发酵比熟香型的更轻。实质上,所谓的清香型岩茶是指焙火程度较轻而非发酵程度较轻。焙火较轻的茶会呈现出花香,而发酵过轻的话,其青味不能完全去除,茶叶品质形成后会有臭青味在,在岩茶的制做工艺上称为“发酵不到位”。因此,岩茶呈清香型或熟香型与发酵程度关系不是很大,而主要是由焙火程度决定的。

第二,做青对岩茶耐焙火程度的影响。

茶叶经过焙火后其茶质是会变化的,过高的焙火会导至茶质变“空”,索然无味。这个度的高低(也就是会不会焙“空”)与茶品的发酵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发酵过轻的岩茶,耐火程度较差,过多的焙火容易导致茶质变“空”。而发酵程度到位的茶,耐火程度较高,茶质在焙火过程中的转化也较为丰富。

第三,焙火可以对做青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弥补。

武夷山有句老话“做青三年,焙火十年”,意思是学做青三年可能就可以了,而学焙火,虽十年也不一定能学好。茶要“看青做青”更要“看茶焙火”。这里指的就是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发酵程度,进行不同的焙火,其茶叶的品质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花香显的茶,可以轻焙以留香。如:黄观音,奇兰,八仙等品种茶。而重水且发酵到位的品种则可以重焙以去水。如:肉桂,水仙等。经验丰富的师傅,在品饮毛茶时就可以断定该茶品需用什么方式的焙火才可达到最佳品质。

总的来说,茶叶焙火的原则是:宜缓不宜急,宜轻不宜重。要文火慢炖,多次复焙。

焙火过程中影响岩茶品质的其他因素

大多数品饮者认为岩茶的火香味、焦糖香味等品质是在良好的做青技术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烘焙而呈现的。显然,做青和焙火是影响武夷岩茶品质和风格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但除此之外,产地、品种(名丛)、气候(天气)、制作技艺等其他诸多因素也都对武夷岩茶的品质和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做青因素(发酵程度)

“绿叶红镶边”是武夷岩茶的标准特征之一,也是决定其品质高低的基础,而这一特征就是通过做青所形成的。所以可以说,做青品质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础,而烘焙又是影响岩茶品质和风格的手段。

温度因素

温度能影响酶及叶内内含物的变化程度。武夷岩茶制作,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传统炭焙还是机焙,不论毛火还是足火,明火还是暗火,所需要的温度都比较高。所以在茶叶香气高低、滋味浓淡、香型转换,叶色转变,以及焦糖香的形成等方面,温度都起了较大的作用。

木炭因素

武夷岩茶过去和现在都有用木炭烘焙的。碳焙通常选用硬木炭,一般有荔枝、龙眼等果树炭,竹炭(机制)等。有些品饮者尤为偏爱碳焙岩茶,其原因除了有些尚古情结,或认为炭焙做工比较细致外,或许还与木炭燃烧时,树木中含有的某些稀有的能挥发的微量物质影响到茶叶品质风格有关,如同正山小种红茶在制作过程使用生松木柴火烘焙,使茶叶产生特有的松香味、桂圆汤味。

时间因素

岩茶足火原则是文火慢焙。慢焙就意味着时间较长,在同一温度下,岩茶品质变化与碳焙时间关系密切。长时间的碳焙可使茶的叶色、香气、汤色、滋味浓淡产生变化,从而提高岩茶的品质风格。武夷岩茶目前烘焙(足火)时间多在4-8小时之间,个别的也有超过20小时以上的。

产地因素

在大多因素当的情况下,一般而言,不同产地的原料茶叶其品质也不同。事实证明,即使用统一的烘焙方法,不同产地的茶叶原料也不可能制出相同的品质和风格。

百家争鸣

本期我们特意采访了一些武夷岩茶的专家,就焙火的一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他们分别是:

叶启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陈德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王顺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

刘宝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幔亭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

黄贤庚:资深茶人、茶文化作家

黄意生:武夷岩茶研究所所长、仙人栽茶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黄贤义:资深制茶师、瑞泉岩茶厂厂长

刘安心:武夷山香江茶业公司副总经理(负责产品质量)

1.

在武夷岩茶生产的两个重要环节里,焙火和做青哪个环节更关键?

陈德华――

我认为做青更关键,因为做青基本上决定了一个茶品质的基础,焙火让这个茶的品质更完善。

叶启桐――

我觉得做青和焙火都是武夷岩茶生产的关键环节,是一个系统,都有其重要作用,应该用一个整体的目光来看待。所以,片面强调做青或者焙火的作用都是不科学的。不过,从制作工艺掌握难易程度来考虑,我个人认为做青的环节比较难把握。

黄贤义――

我认为做青环节更关键,焙火是对做青的补充,另外,我认为做青环节更难掌握。

王顺明――

武夷岩茶的制作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严谨和精湛,做青是形成武夷岩茶产品品质的关键,焙火是对做青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因此,每个环节对武夷茶的品质都很重要。但同时,我又觉得,焙火的工艺相对来说更难掌握,焙火工艺基本全凭茶师的经验,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黄意生――

做青和焙火我认为两个同等关键,难度都很大,但是我认为难度更大的是做青环节。

刘宝顺――

两者同等重要。做青是岩茶初制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焙火是岩茶精制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做青做不好,焙火也好不起来,焙火可以固定做青的成果,而做青是岩茶品质的基础。

刘安心――

我认为这两个环节都很关键,做青是基础,但是焙火可以稳固做青的成果,同时提升茶叶的内在品质。但是我觉得最难掌握的还是做青环节。

2.

如果让您选择,您会选择传统碳焙还是电焙进行武夷茶的加工?

陈德华――

当然,我也知道木炭最方便,但大规模生产的时候还是要使用机器焙火。如果客户有特殊的要求,我也会用木炭焙。另外,我觉得用机器焙火不会影响武夷岩茶的品质,反而会让品质更稳定。

叶启桐――

选择何种方式进行烘焙要看两个条件:茶叶量的多与少,茶叶档次的高与低。如果茶叶量少而高档,最好用碳焙。若大规模普通茶叶生产,要用电焙。我想,这两种方式下茶叶的品质没有太大的差别。我认为武夷茶的生产产业化与个性化并存,不能说哪种更好。

王顺明――

我个人认为,武夷岩茶的焙火方式其实就是恒温烘焙(机器烘焙)和原始炭焙两种方式。碳焙很难形成规模,有人说碳焙时会有一些木炭挥发的味道融进茶叶里,但是我对这个说法不敢苟同,我想这只是一种厂家的卖点吧。但是实际上,武夷茶未来焙火工艺的方向是电焙生产,但是电焙的工艺要进行提高如果,如果电焙时能形成类似碳焙的那种高低错落的温度的话,那么电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碳焙出来的茶叶。

黄意生――

我认为机器操作和炭焙火对于岩茶品质的影响没有什么差别。不过机器烘焙更好操作一些,碳焙火受茶师经验的影响比较大,比较难把握。一些企业把手工碳焙作为自己产品的一个卖点,我个人认为不是很合适,这只是抓住消费者一种怀旧的心理在做文章,但其实对岩茶的品质没有太多的影响。

刘宝顺――

我认为用传统的炭焙效果最好,炭焙加热的方式和电焙加热的方式不同,炭焙比较天然,茶叶也比较天然,天然的方式来加工天然的东西最好。但是武夷茶现在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要全都用人工炭焙也不可能,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都很高。因此,对于一些品质一般大规模加工的茶叶来说,用电焙的方式来焙火是最好的选择。而一些少量的高档茶,我觉得还是要用炭焙,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我的茶都是炭焙的。

刘安心――

从质量的角度上来说会选用炭火来焙。因为炭火焙的时间更长,受热更均匀,另外碳焙的时候,火的温度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温度的变化会让茶叶的质量更好。另外,木炭是大自然的产物,茶也是天赐之物,天然对天然,其品质更好。

3.

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武夷岩茶目前应该主推什么火工的茶才更有利于市场的发展?

叶启桐――

轻火工的茶比较香,因为芳香物质挥发比较少,高火工的茶芳香味就少一些。我个人认为,好的茶叶火工不能太高。一些品质中等或者品质稍差的茶叶往往用火工来弥补其品质的不足,但是真正好的茶叶不需要太高的火工。所以,我认为,武夷岩茶目前市场还是应该主推中火工的茶。

刘宝顺――

我个人认为,武夷茶最应该保持的不是轻火,也不是高火,而应该是“足火”。所谓的足火,就是要把岩茶焙火的环节做足,做透,标准是焙过之后长时间存放不会返青。但同时也不能太过,如果茶叶碳化,那就是焙火过度,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黄贤义――

我觉得岩茶还是要坚持传统的低火慢焙,也就是说,要足火的茶。这样才更有市场。

王顺明――

我认为应该是中火工的茶。轻火工的茶对于一些茶客来说是一种过渡,是让喝绿茶的人或者喝铁观音茶的人通过这个桥梁接近岩茶,爱上岩茶。接下来,就是喝中火工的茶。但是如果中火工的茶喝着不过瘾的话,就开始喝足火的茶了。中火工和足火工的茶更能彰显武夷岩茶的本质特征,更能代表武夷岩茶的传统工艺,是武夷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制作工艺的一种体现。

黄意生――

武夷山有两种做茶趋势,一种是向铁观音靠拢,让茶更清香,火工更低。一种是做高火工的茶,让茶更加碳化,来彰显武夷茶的特点。我认为,两者都不可取,最好是中火工的茶,什么是中火工,就是能把武夷茶的香气和滋味发展到最佳程度的火工。

刘安心――

我认为还是中火偏上的火工更好。

延伸阅读:

论岩茶焙火比做青更关键之理由

文 / 种田书生哥

众所周知岩茶制作过程中每道工序都直接关系到岩茶的品质,缺一不可,在这么多道工序中又以做青和焙火最为关键,从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称谓可窥一斑。采茶的称为采茶工,杀青揉捻烘干的叫炒揉焙工人,捡剔的称为捡茶工,只有做青和焙火的称为师傅。因此可以说做青和焙火是影响岩茶产品质量的最主要的工序,也就是产品的关键控制点。做青和焙火这两道工序相比之下哪道更重要?众说纷纭,有人说做青更重要,有人说焙火更重要,也有人说一样重要。我认为在岩茶制作过程中焙火比做青更重要,主要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青和焙火比其它工序更重要的理由:分清工序重要性的秩序,可以使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认清主次,在制作过程中合理安排制作人员,确保产品品质的提升。有茶友说每个工序都一样重要,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确实每个工序都重要,但不是一样重要,如一样重要就可能本末倒置,技术力量最强的人员去干杀青萎凋之类的活,一般人员反而去做青焙火了。做青和焙火历时最长,技术含量也较高,决定了其比其它工序更重要。

二、焙火比做青更关键的理由:

有网友说:做青比焙火重要,理由如下:“做青做的不好的茶,再怎么焙火也出不了什么好茶,由此表明做青比焙火更重要。”这理由看似充分,其实有漏洞,若按此理由推理:“萎凋失败的青(如死青),再好的师傅不也做不起来”这样岂不是可以说,萎凋比做青更重要了?但这么说肯定会贻笑大方。因此这个理由并不成立。为什么说焙火比做青更重要呢?

1.从影响产品质量的程度上来说,焙火比做青更重要。做青是岩茶初制过程中最主要的工序,其影响的是毛茶的质量,焙火是精制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影响的是成品茶质量,焙火比做青相比更直接的影响到了岩茶产品的质量。因此可以说焙火比做青更关键。

2.制作工艺的熟练性使得焙火比做青更重要。影响做青的程序,也就是毛茶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天气、做青设备、茶青质量、做青人的技术,做青人的体力,做青连续性和岩茶初制系统性等等。岩茶的初制时间短,一个品种初制也就是三四天的时间,由于各种关系使得做青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局限性,举个例子,就目前岩茶技术而言再好的做青师傅,在做青初始,也不能保证所做的青一定能达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制作成的毛茶能好到什么程度,他甚至无法判断所做的青会形成什么香气,什么口感。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认为,做青是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也因为环境对于做青程度的影响太大了,所以很少有毛茶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地步,或多或少总有些缺陷,甚至一大部分处在质量水平较低的过程。也就是说做青是不可控的,而相比之下,焙茶是可控的。焙茶师傅根据毛茶的状况采取不同的焙法,使之达到最佳的状况,也就是说,毛茶初制时质量较好的,通过焙火能让它更好,毛茶初制时质量稍有欠缺的,通过焙火,虽不能达到极品,却足以让它提高一个档次,甚至一个等级(对企业来说这就足够了)。

通过焙火改变了岩茶初制过程中的口感,弥补了初制中的不足,提高了初制产品的质量、档次和等级,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衡量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不在于哪年做了什么好茶,而在于其产品是否几年来保持高稳定、高质量的产品,而焙火就是保持茶叶品质稳定性的关键工序。这也是俗话所说的“三分做青、七分焙火”。相比一个不可控的工序,成熟的可控的工序,显然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的手段,因此是更关键的,所以说焙茶比做青更关键。

3.从掌握岩茶技术含量的水平比较,焙火比做青更关键。

从掌握技术来看,一个学徒通过师父的培养,按现在情况来看,三到五年做青徒弟就可以出师了,可以独立的进行做青的工序,一般来说水平也已经相对较高了。但相比之下,焙火的徒弟没有十年八年的努力,是很难进行独立操作的。从现实操作上来说,很多企业的初制过程可以很放心的交给徒弟进行操作,但精制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技术最好的大师父来进行或指导进行的。为什么呢?因为做青,不需要了解焙火的程序和技术,把做青做好就成了。对一个做青者来说,虽然有“看青做青”这说法,但往往每个人都有其固定的手法,做出的毛茶风格大体相当。而焙火的不同,焙火不仅要了解精制的工序,还要

熟练掌握初制的工艺并且具有很高的岩茶感官评审水平,也就是说,做青可以是“专才”,而焙火必须是“全才”。焙火面对的是不同做青人的风格,不同毛茶的品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得茶表现出其最佳的质量水平。“做青是徒弟,焙茶是师父”可以有这样的理解,一般来说初制过程中徒弟参与的很多,但焙茶一定是师父自己动手的,所以说做青的是徒弟,焙茶的是师父,从另一方面理解,焙火师傅掌握的知识能力,知识水平,技术水平比做青的更深入更透彻,从技术而言,焙火的可以当做青的师父。

在这里我们要区别一个观点,就是翻焙笼的工人和焙火师父有本质的区别,谁按他的意愿进行操作,那么这个指挥的人就是焙火师父,举个例子有茶友说:“我们这的焙火师傅最轻松了,只要到时间去翻焙就可以了,时间、温度计掌握就好了,要他焙到什么火工,只要告诉他多长时间,什么温度就行了。”,其实这个只是翻焙笼的工人,所讲焙火师父,就是指挥他什么时间、什么温度、什么火工、什么时侯翻的人。因此从掌握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上来说,焙火比做青更关键。

从以上理我们可以得出,在岩茶制作工艺中焙火比做青更关键。

烘焙学习计划篇(8)

一、活动目的

2 以丰富的形式吸引客户,达到良好的蓄客暖场目的;

2 大体上通过主线活动为项目造势,支线活动维护客户;

2 让客户由浅至深了解整个项目,从听说到知道,到了解,到参与,到喜爱最终转化为购买力;

2 提升项目美誉。

二、活动主题

“DUANG DUANG五月开放日·相约***”(待定)

三、活动概述

①活动时间:2019年 *月** 日

( 10:00—11:30 , 13:30-16:30 )

②活动地点:***营销中心

六、活动对象

1、参与人员:①定向邀约客户;②合作方学员;

2、宣传方式:微信朋友圈/微信、短信、电话(点对点)

七、活动内容

(一)现场包装

1、 轮滑现场包装:

① 入口处(或道路拐角)设置大桁架(5*3)+喷绘画面(活动信息)+签到处

② 活动现场放置造型桁架+KT板(放置项目信息、活动主题,拍照背景墙)

③ 活动场地,地面轮滑素材地贴装饰

④ 学员轮滑及保护道具:略(活动轮滑道具等由合作方提供,暂不做阐述)

⑤ 轮滑秀道具:略(供教师轮滑秀节目道具。由合作方提供,暂不做阐述)

⑥ 现场设置水果、冷餐区,茶水饮料区(供学员及家长休憩时自取)

2、 案场活动包装:

① 项目楼盘介绍(甲方自备,暂不做阐述) 

② 投影设备(用于分享交流课讲演)

③ 咖啡区(咖啡机样区及咖啡供应)

④ 烘焙蛋糕区(蛋糕样品装饰+小蛋糕供应)

(二)活动概况

此次活动作为日常暖场活动,亲子活动为主题,分家长和孩子两条线展开。

(三)活动亮点

① 意式咖啡+烘焙主题分享沙龙,清水湾给你足够文艺生活畅享

② 咖啡+烘焙蛋糕全程免费供应

③ 免费初级乐高轮滑课程

八、活动流程

活动的流程按学员和家长两条线展开,详见以下表格:

(一)学员线:

节目

时间

内容

来宾签到

09:00-10:00

销售员现场接待活动来宾,签到处签到

开营仪式

10:00—10:05

开营仪式

教师轮滑秀

10:05—10:10

激情动感开场,教师轮滑秀。引发学员崇拜心理,提起后续学习兴趣

轮滑课

10:10-10:40

轮滑授课时间

小憩一下

10:40—10:50

休憩时间

轮滑课

10:50—11:30

轮滑授课时间

就餐时间

11:30—12:30

就餐

午休

12:30—14:00

轮滑课

14:30—15:00

轮滑授课时间

小憩一下

15:10—15:20

休憩时间

轮滑课

15:20—15:55

轮滑授课时间

结业典礼

15:55—16:15

结业仪式,颁发证书+礼品

结束撤场

16:15-16:30

陆续撤离

盘点

16:30—

销售员盘点

(二)家长线

节目

时间

内容

来宾签到

09:00-10:00

销售员现场接待活动来宾,签到处签到

自由交流时间

10:00—10:30

开营仪式

创意咖啡分享课程

10:30—11:10

邀请咖啡达人做咖啡技巧、拉花技巧分享

就餐时间

11:10—12:30

就餐

清水湾项目介绍分享+项目参观

12:30—14:00

烘焙蛋糕分享

14:30—15:10

邀请烘焙达人做烘焙蛋糕技巧、裱花技巧分享

自由活动

14:30—16:15

自由时间

结束撤离

16:15—

陆续离开

九、活动准备

时间

事项

内容

责任部门

活动前3天

平面设计

微信朋友圈图片(销售、外拓)

甲方

活动桁架+KT造型板

甲方/活动公司

活动前2天

活动物料及礼品准备

提前准备好所需宣传画面及活动物料、礼品

策划部/销售部

活动宣传

微信点对点发送活动信息

甲方

活动前一天

场地布置

活动现场布置

活动公司、甲方

人事安排

活动当日人员安排

甲方/活动公司

活动当天

定向告知

销售员提前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提前通知客户

甲方

活动当天

场地布置

各区布置,造型、衬托现场活动氛围;活动现场展架摆放,桁架搭建

策划部/活动公司

活动举办

9:00按既定活动时间通知,销售员再次提醒客户前来参加活动

甲方

销售员现场接待签到

甲方

按流程及时间节点参与各项活动

甲方、活动公司

客户离开前随手礼发放

甲方/活动公司

活动结束当天

收尾

统计有效客户人数

甲方

后续炒作

项目微信公众号活动现场照片及活动详情,项目最新信息等

策划部

十、活动物料及费用预算

(详见附件1)

烘焙学习计划篇(9)

厨房里的小捣乱

凯斯琳年幼时和所有农场里的姑娘一样,散发着自然、朴实的气息。清晨,她便和家人一起投入农场的劳作:捡拾鸡蛋、打扫鸡舍、喂食鸡群、采摘玉米、整理即将送去冷冻的豌豆……接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悠闲地吃早餐:新鲜覆盆莓做的可丽饼,或是单纯的土司配上自制的各式果酱,再搭配一杯刚挤出的羊奶或柳橙汁。丰盛的早餐总是能引起小凯斯琳的无限兴趣。当母亲准备各式点心时,她总是围在母亲的身边询问各种问题,还时不时用小手去碰触那些在她眼里十分神奇的东西。和善的母亲总是一边制作,一边耐心地告诉女儿食材的特点和食品的做法。

每天耳濡目染,小凯斯琳早已将母亲的食谱熟记于心,并开始为家人烹调一些简单的食物。她在烘焙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气,不仅能完美复制母亲的方法以及各种食谱,甚至能自我改良,做出更加美味的巧克力曲奇。

凯斯琳巧克力曲奇的配方源于一次意外的成功。凯斯琳11岁时,开始第一次尝试巧克力曲奇。充当制作指导的的只是雀巢曲奇包装袋上的说明,在一次次称量、混合、搅拌、烘焙之后,凯斯琳发现,自己制作出来的巧克力曲奇比传统的雀巢曲奇更薄、更脆、更可口。原来她在称量原料时,少放了四分之一的面粉,而恰恰是这个错误成就了招牌曲奇。从那以后,她就爱上了这种淡淡的奶油焦糖味。

和大多数的烘焙爱好者一样,凯斯琳不太喜欢过于程式化的烘焙过程,她喜欢随性而至,而不是用磅秤将所有的食材都精确到克,“没有那个必要,如果那样,我的曲奇就不会那么独特,可能只是其他品牌曲奇饼的克隆而已。”

我挣故我在

凯斯琳小小年纪便开始制作曲奇饼,并不只是出于对烘焙的热爱,实际上在这背后还有一股强烈的推动力――为自己挣取更多的零花钱。每个女孩都幻想自己是个美丽的公主,希望能穿上漂亮的衣服、鞋子,在头发上扎上漂亮的蝴蝶结,凯斯琳也同样渴望。不过,随后她发现,想从父母那里获取这一切不现实,因为父亲甚至都不愿意为她的校服掏钱。“他说:‘你要自己赚钱买校服’,然后我说,‘好啊’。就这么简单。”朴实的父母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自食其力。

制作出神奇曲奇的同年,凯斯琳拥有了自己的曲奇摊,就坐落在祖父的家庭农场内。尽管没有像样的门面,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曲奇的包装极其简单,顾客也仅限于农场以及周边居民,但这一切已经足以让凯斯琳骄傲,因为她用手艺换取了报酬,可以去购买自己心仪的各种小玩意。

高中时,凯斯琳终于拥有了一个真正能称得上烘焙店的地方,依然在祖父的农场里,但此时,父母已经为她准备了双炉的大烤箱。那时,她每年要做出四千多块曲奇,忙碌地穿梭于农场曲奇店和厨房之间。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凯斯琳一人包办,从选购食材、制作烘焙、清洗餐具到包装曲奇。“那时的包装标签全是我手写的,如果白天写不完,我会一直加班到深夜。”透明塑料袋简单地旋紧,扎上凯斯琳手写的标签,便是后来烘焙店的特有包装的雏形。高中时代的凯斯琳就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忙而不乱的生活,“只要与曲奇为伴,只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挣得未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凯斯琳靠制作曲奇赚得收入,顺利地进入纽约州立大学农业与技术学院学习酒店管理,每年暑假再回到南安普顿的农场继续曲奇生意。那时的凯斯琳总是笑意盈盈,这样的大学生活很充实。

质量至上的偏执狂

凯斯琳在农场工作的几年里,来农场购买新鲜鸡蛋、蔬菜的顾客总是会被巧克力曲奇独特的口味所俘获,而后便成为凯斯琳曲奇的忠实粉丝。那是因为,凯斯琳即便还只是个孩子,却已经是个严苛的质量管理者。

只要有时间,凯斯琳总喜欢泡在厨房,研究烘烤她的独门甜品。她能连续12小时一直反复制作烘烤,以此来完善自己的作品。她发现如果在烘焙时面粉用得过多,曲奇就会比较厚,奶油、香草和焦糖的独特香味便被掩盖掉了。“那多遗憾!我希望我的曲奇是大家所品尝过的最棒的曲奇。我要让顾客每次都能品尝到一如既往的好口味。”

有一次,母亲回到店铺兴高采烈地告诉凯斯琳,她采购了一批降价处理的巧克力豆。凯斯琳并没有因为母亲为她节约成本而感到高兴,而是生气地扔掉了那堆巧克力豆。母亲无法接受凯斯琳的过激行为,她们甚至为此爆发了一场战争。在凯斯琳看来,降价意味着品质上的折扣,“从一开始我就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做的曲奇无法让我满意,我绝不会出售给顾客。”

正是这种对食物的偏执,成就了如今的Tate's Bake Shop曲奇――尝起来就如同是从自家厨房烘烤出的甜品。

命中注定的曲奇魔术师

凯斯琳在上大学之前都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会一直和巧克力曲奇打交道。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兽医,这样既可以兼顾到家庭农场,也是一门不错的手艺。但很快,她发现对理科并不在行,即便成为兽医,也无法做到最好。于是,有些完美主义的凯斯琳调整发展方向,选择了酒店管理。

毕业后,凯斯琳回到了南安普顿。同年夏天,20岁的凯斯琳拥有了她的烘焙店――凯斯琳烘焙。接下来,便是个注定成功的故事。原来农场的老顾客成为她的第一批追随者,他们排队购买曲奇的场景又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追随者的行列。23岁时,凯斯琳买下了这家店铺,回想起那段时光,凯斯琳说:“我什么都不怕──那就是年纪轻轻和未经世事的好处。”

2000年,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场商业纠纷让凯斯琳解散了烘焙店。这个已经与烘焙相伴了20多年、从未质疑过自己决定的女人,一下子掉入了人生的最低谷。凯斯琳突然意识到,在厨房自己永远都是忙碌的女王,但在商场,却并不尽然。“从农场到商场,并不仅仅只是角色转换那么简单。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最熟悉的地方跌倒,而且摔得很重。”那阵子,凯斯琳像是一头受了重创的狮子,不再昂首于自己的领地,开始变得有些消沉,甚至有了退出的想法。那时她经常质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行业。

最终,这位农场姑娘靠着坚韧、不服输的劲儿,发誓要从头再来。而早已在整个社区种下的好名声也在此刻发挥了作用,在当地拥趸的支持下,凯斯琳以父亲的昵称Tate为名重新将烘烤店红红火火地开了起来。

如今,这位将产品远销亚洲和南美洲、并计划向全世界推广的曲奇魔法师,最大的愿望仍是――制造全世界最好吃的巧克力曲奇。

《智慧女性》贴心附送

凯斯琳的泰特巧克力曲奇烘焙法

主料:面粉250克,烘焙苏打5克,盐6克,黄油225克,白糖300克,鸡蛋1只,香草精5毫升,半甜巧克力豆335克,碎胡桃肉1E46

15克。

烤箱预热至190度。将糖、红糖、黄油、香草和鸡蛋在大碗中混合搅拌,然后拌入面粉、小苏打和盐,面团搅打至稍感费劲为止。

烘焙学习计划篇(10)

老板:晓颖(30岁)

营业时间:10:00~22:00

谁是老板:

她曾经是一个普通的白领女孩,每天埋头于那个小小的格子间里。嫁做人妇后,她辞职在家,准备孕育自己的小宝宝,烘焙是她最大的爱好,每天在家做贤妻,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然而,命运给她开了个玩笑,没等到宝宝的来临,丈夫就和她分道扬镳了。伤心迷茫了一阵后,她选择将烘焙变为自己的事业,现在,“X-Classes”成了她每天用心照顾的“宝宝”。

开店:

闹中取静的五原路上,一条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弄堂里,众多简单朴素的民居,你不会想到还藏了一个小小的咖啡馆……娇小的晓颖拉开厚重的铁门,微笑着向前来的朋友招手。她扎着一把简单利落的马尾辫,配合着明亮的眼神,80后的女孩,即使身处于这灰色调的石库门里,也掩饰不了身上时髦能干的气场。客人落座之后,晓颖从食品柜中拿出了一块小点心,迷你型的蛋糕甜甜圈,顶着一圈厚厚的巧克力,再点缀上几颗鲜艳的糖花……看上去真的好诱人,来这里的客人都是冲着晓颖的手艺来的。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晓颖看来,一段失败的婚姻虽然让她难过失望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给她带来了一份想要的新生活,这是之前她所没有想到过的。

其实,晓颖接触烘焙还是很早以前的事了,一次偶然的情况,她深深地爱上了这门手艺。对于爱吃甜食的她来说,能用自己的双手做出最爱的甜品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不过,因为之前的工作过于忙碌,连可怜的双休日都保证不了,所以那时的她只能挤出一点点时间,照着书上的、网上的方子学做甜品。做完了就拿给身边的朋友同事品尝,得到一致的夸赞,让她信心倍增,“我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是有天分的。”

当晓颖决定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时,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要去好好学习烘焙的手艺,她跑去报了一个初级西点师的课程。原本想着只是随便玩玩,打发下时间,但在上完了初级课程后,她越发觉得烘焙真是一个深不见底且充满趣味的东西,便紧接着又报读了中级班、高级班,希望将自己真正历练为一个西点高手。

说来也巧,去年的这个时候,晓颖闺蜜开的广告公司因为租约到期,要重新找地方搬。晓颖空闲在家,就帮着闺蜜一起到处去看房子,最终找到了这处位于五原路的房子。这里曾经是一家工作室,面积很大,有天井露台,有西式厨房,有玻璃阳光房的客厅……因为广告公司规模不大,员工也很少,按照闺蜜原来的计划,只要一半的房子留作办公室就足够了,还剩下一半怎么办呢?她建议晓颖说:“你不是喜欢烘焙吗?不如开个咖啡馆吧。”晓颖想了想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离了婚我也不想再回去上班了,就想着自己搞点什么做做。”这里地段好,而且还有现成的前房客留下来的烤箱、冰箱和西式灶头,物尽其用也不错嘛。

突然改换了身份做老板,让晓颖有点措手不及,为了节约经费,很多方面她都要亲力亲为。前一位房客已经将屋子装扮得很简单明朗,并且对于屋里的一切都保护得很好,晓颖就不再做大的翻新工作,只是添置了几张桌子、扛回来了几张沙发,再在墙上钉上了几块木板作为书架,这样,一个简单的咖啡馆就初具规模了。

亮点1:

是咖啡馆也是小教室

晓颖给咖啡店起名“X-Classes”,是因为她还没想好这个店的主要功用,“X”代表着神秘和未知,而“Classes”是教室的意思,在她看来,“X-Classes”与其说是一个私人咖啡馆,不如说是一个供朋友们聚会聊天的地方。在这里,品咖啡吃甜品都只是点缀,交流学习才是重点。因为之前从事的工作经常会与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晓颖积累了不少人脉,其中咖啡品鉴师、高级裁缝师、品酒师等更是不少,所以她计划将“X-Classes”打造成一个就如它的名字一般,一个多样化的学习教室——这里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开设各种小型课程,培养兴趣的同时也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晓颖邀请了一名擅长手工缝纫的朋友在“X-Classes”里开设了一堂亲子课,主题便是手工香包制作。前来参与活动的都是晓颖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大家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店里,跟着老师一针一线地缝制小香包。简单的活动,产生的效果却一点都不简单,温馨、有趣、快乐是朋友们对活动最多的评价,并且不少客人由此认识了“X-Classes”,经常还会再来光顾。

亮点2

这里的厨房为每一位朋友开放

在“X-Classes”,你找不到一份完整的菜单,因为这里除了咖啡以外也确实没有固定的食品,甜品的种类完全凭着晓颖的喜好来。今天晓颖做了好多个草莓味的甜甜圈,或许明天她就改做蝴蝶酥了。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晓颖会胡乱开价,一杯咖啡25元,两个迷你巧克力酱蛋糕甜甜圈12元,亲民的价格完全不会让人有望而却步的感觉。

穿过“X-Classes”的天井,是一间小小的、但又显得井井有条的厨房,晓颖告诉我们,这个房间是前一个房客自己搭出来的屋子,而厨房里的各种设备也是之前就有的。当晓颖第一次走进这里时,最让她欣喜的便是这个小厨房——西式灶头和大烤箱,还有整个与中式厨房截然不同的摆设。如今,这个迷你的小厨房终于归晓颖所有,她欢迎每一个到来的客人,并且只要客人有需求,晓颖都会亲自下厨,为客人奉上一碗淋上自制肉酱的意大利面。在“X-Classes”,你就像来到了一个朋友的家般惬意,你还可以自行点菜。

盈利:

上一篇: 暑假读书计划 下一篇: 理财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