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0 20:06:24

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

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篇(1)

建筑计划学是建筑科学与计划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它是为科学的进行建筑设计而进行的各种研究和准备。随着研究领域的逐步深入建筑计划学从调查研究为主要工作方法到以关注环境问题和环境行为为主的研究方向。而城市设计正是关注城市的空间环境的学科,城市设计通过组织承载城市生活的物化环境来塑造城市的意义,通过干预城市空间发展进程的过程来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这个研究领域有许多相关性。

1,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建筑计划学关注的环境行为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学术背景,可以说建筑计划学的这一研究领域可以称之为基于环境一行为的建筑科学。首先,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这个词于本世纪50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以人类行为为课题的科学,一般包括社会学、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生物学中的行为问题,还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法学、精神病学以及政治学;其目的是为更好的理解人的活动、态度和价值观。与建筑环境有关的行为研究侧重关心人类生活的行为方式以及与物质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研究领域有关的学科还有环境心理学、人与环境关系、环境社会学、人类生态学等。在建筑领域的建筑计划学广泛吸收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具体的空间行为理论,建立以此为基础的建筑设计方法论。但是,环境、行为的建筑计划学的方法和传统建筑学的方法存在根本的差异,知觉与行为的研究需要运用系统分析、逻辑推理等作为理论的学术依据。并且,行为研究中问题的提出是多方面的,建筑师一般不具备这些知识且不具备这种思维方法。这一切导致环境行为学与建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从当今西方行为建筑学的研究动向来看,建筑计划学这门学科已经进入具体、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实践并举的阶段。

城市设计注重的是对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艺术处理和人们对它的感知。作为一个明确的设计领域,城市设计处于建筑和城市规划之间。和建筑学科不同,城市设计必须强化推理城市前景的能力,研究多种发展可能性,进而在这种可能性中寻找城市的新思路。这种推理和思考会对建筑设计带来多种的可能性。城市设计应当以培育城市性为目标,这意味着城市设计所提出的城市场所的形式、区域和特征必须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环境行为学作为城市设计研究重要的相关学科,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设计学科所涉及的环境行为研究也属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范畴,其应用也都是基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但是,从学科体系的建立来看建筑学与城市设计属于不同的设计层次,设计的阶段、任务和对象不同。

因此,就有必要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具体的行为模式相区别,并加以深化。此前,从城市设计的学科角度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比如:科林·罗与弗莱德·凯特的《拼贴城市》经常使用的“图一底法”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方法;强调公众参与的倡导性城市规划已成为规划创新研究的重要方向;现阶段城市设计师的设计活动也非常关注环境行为学的影响,他们从各种角度探讨环境行为学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应用。建筑计划学所关心的是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尤其是面广量大、为普通人服务的社区住宅环境、城市公共环境和建筑小环境等微观环境。比如: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主要是建筑的环境行为研究。可见,两个研究领域有着层次的不同也有相交叉的共同研究领域。

2,研究理念的共同性

随着环境行为成为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共同关注的对象。以城市的宏观视点和“人”的微观视点都成为两个学科的发展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考虑设计理念时,主要着眼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性文化精神。从文化精神内涵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包括人们所熟悉的理性、启蒙、科学、契约、信任、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从文化精神的载体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体现为作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公共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系统化的历史观,等等。因此,关注“以人为本”是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共同研究理念。

2,1公共空间与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生成和走向自觉,是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性之一,是全部现代文化精神的基础和载体。换而言之,个性化是理性化的必然内涵。传统的公共空间设计注重的是经验文化模式,空间的生成可以遵循传统、经验、习俗和惯例等。后现代的城市设计尊重场所精神的塑造,和文化环境对历史的反映。而文化哲学认为,只有当个体超越纯粹的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的阈限,同科学、技术、理性的自觉的精神再生产或自觉的类本质的对象发生实质性的关联时,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割裂才实质性的发生,现代意义上的人才真正的产生。因此,可以认为现代性的创造更应关注人的主体性及自我意识,这种个体的状态不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殊状态,而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普遍的生存状态。“人”是现代社会运行的支撑性因素,是现代社会的创新能力的源泉,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现代公共空间的成功塑造必须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意识的满足。

2,2契约、理性的城市公共文化精神的塑造

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遵循公共的文化精神,而当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成为现代人的本质的生存方式和规定性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普遍心理、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验式、人情式的文化基因让位于自觉的、理性化的人本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文化精神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必须兼顾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现代个体的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文化特质,另一方面是如何保证那些追求自我利益和自我实现最大化的自由个体形成一个合理的合法的共同体。由此而产生的以平等、契约信用等为核心的人本化的、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这种社会文化精神似乎很难以具体的空间形式所体现,因为人本的、理性的并不是具像的事物,但是平等、契约的文化精神都离不开理性、科学的精神。至于普遍的信任和信用精神和机制,更是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信用理性的支撑。我们可以用人本精神和技术理性来表征现代社会普遍的理性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的符号化和风格化的追求并不能体现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也就不具备现代社会的意义。正如西方高技派的建筑风格体现的技术美与高情感可以融入现代社会,体现理性的大众审美,而简单的抄袭正是不谙社会文化背景,一段时间之后始终不能融入城市文化,并面临被改造的命运。

东西方的文化是不同的,而在全球化的时性化与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是相同的。随着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平等、契约与信用的等人本化、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代表着公共文化精神的新取向。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创新必将建立在对城市公共文化的深层次追求上。

2,3意识形态化与城市性

理性化的现代性文化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无所不包的统摄性。具体说,现代性的文化精神维度不只是表现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和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它还会进一步整合为一种系统化、自觉的意识形态,一种自觉的、理性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一种设计和规范人类历史目标的“宏大叙事”,它指的是一个时代和或者一个具体的历史一社会群体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理性化的文化精神从个体的社会的一般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取向上升为普遍的、总体性的、意识形态化的文化精神,是理性化精神的内在必然性。理性的内在分析和反思本性必然驱使理性不仅规范个体的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而且直接指向社会总体和历史目标。

作为现代性机理与图示的具体化,城市设计与建筑计划学将关注环境行为研究所体现的最高目标,创造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文化。这体现了它们研究理念的必将孕育着更多人类文化的精髓,创造出多彩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艺术。

3,研究方向的差异性

尽管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研究领域和研究理念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可以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混为一谈。

人的活动形成了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研究城市必须承认城市具有的文化现象,社会生活是城市环境形成的本源。城市的“环境”突出表现在人们聚居于城市,获得乡村所不具备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体现了城市所包含的物质环境所负载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意义。从本质上讲,城市环境不仅包含的是物质环境,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如F·吉伯特在《市镇设计》一书中对城市的阐述:“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和城市美学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城市设计的环境意义。

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篇(2)

“建筑是小城市,城市是大建筑。”

——《城市建筑学》阿尔多.罗西

这是阿尔多.罗西在研究他的理性主义类型学时提出的一句话,用来描述当前世界城市与建筑的发展再合适不过了。本世纪初,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经历前所未有之大规模建设活动。然而繁华的建设景象背后隐藏了诸多建筑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潜在矛盾和不适应性。本文引入了广义建筑类型学的理念,在通用建筑设计和建筑计划学的基础上,反思追溯建筑本质,通过探讨空间,时间,人的行为与环境的适应关系的设计方法论,以阐发对当代建筑的根本性认识,促进城市与建筑的互动,倡导推动建筑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

1 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不适应性

在全球化的建设浪潮中,地域建筑形态的多样化,既顺应了当代世界文化发展多元化的趋势,又满足了当代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很有意义。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然而当今的建筑设计却与可持续发展有着诸多方面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1 建筑设计与空间的不适应

空间是建筑设计中的主线,以前单一的空间对应单一的功能,单一的建筑类型的情况日渐消失,普适的建筑空间去适应不同的生活模式和人的行为,同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方习俗,因此面对空间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往往与既成的建筑类型相悖的情况,从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为出发点研究,能够从中发现地域性和多元性的关系,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可能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气候和自然条件对建筑设计的约束和限制,但是我们应该考虑气候的地域性,适应地理纬度的自然条件,最简洁最经济的体现不同地方的生活风貌。

1.2 建筑设计与使用人群的不适应

建筑设计应该从“以人为本”这一功能的基石出发,设身处地地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现代设计特别重视人体工程、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对象,相应地应该考虑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幼儿园室内的窗台,考虑到适应幼儿的尺度,窗台高度常由通常的90~100cm降至45~55cm,楼梯踏步的高度也在12cm左右,并设置适应儿童和成人尺度的二档扶手;一些公共建筑顾及残疾人的通行和活动,在室内外高差、垂直交通、顾所盥洗等许多方面应作无障碍设计,所以应从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人们的行为生理的特点来考虑。

1.3 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不适应

由于建造的不经济性和施工的不合理性,以及新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体量的庞大等等因素,从而造成了现代建筑与传统地域特色的诸多不适应性。大量性建造的建筑几乎都按"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设计,以上的种种原因造成了当今设计领域与传统建筑的不协调发展。

2 普适建筑设计研究策略

面对诸多的不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可以从多个切入点研究普适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以时间,空间,人与建筑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从环境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角度去探讨适应性建筑的可能性。

2.1 普适建筑设计之一——空间普适性

为了打破空间,功能,形式对建筑类型的束缚,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广义类型学的理念,面对空间,功能,形式对建筑类型的束缚,思考更加范式,普遍应用的建筑类型理论以适应当前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广义类型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建筑类型和功能,空间的不适应性,促进城市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再依据功能的不同而划分建筑类型,而是根据某种模式,空间的组织形式或基本元素设计建筑。空间才是建筑的本质,以空间元素的组织模式划分建筑会更加灵活的适应功能的要求。

2.2 普适建筑设计之二——泛人群性

我们可以借鉴通用设计的理念。使设计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为了使建筑物方便残疾人使用,应该用一套特殊的方便残疾人设计标准将他们集中在一起考虑,然后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作为正常设施的附加来体现他们的需求。应该满足这样的几大原则:

原则一:清晰的识别;使用者对其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清晰的识别、找到。

原则二:轻松的接近;即任何能力的使用者都应当可以接近这些设施。

原则三:灵活的使用;提供可调节的使用设施,为不同能力的人提供可使用的设施。

原则四:良好的交流;为不同类型的人们提供合适的导向信息。

原则五:安全的使用;提供的设计不会让使用者受到伤害。

原则六:合适的尺度;需要按照使用人群的不同尺寸,并结合每个节点的各自特点进行设计。

2.3 普适建筑设计之三——历史性与时效性

建筑的时效性就是建筑空间随着时间变化的有效价值,是一切与建筑有关的被关注的一个问题。建筑计划学是计划科学与建筑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以理性,客观的方法去了解,分析,评估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重心在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人的生活行为发生变化时,建筑空间如何改变才能使这一空间有效持续下去。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建筑计划学“建筑观”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来增强设计者的建筑计划思想,全面提高建筑空间的有效价值,是现代建筑师所必须意识到的。在建造一系列的建筑物时,目的是要发挥它们最大的空间时效。当人的生活行为发生改变时,现有的建筑空间不能满足其行为需求时,就能够按照现有的生活行为加以改变,增强建筑空间的时效性,使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3 结语——对“地域”建筑与“普适”建筑发展的再思考

我国为文明古国,建筑遗产丰富。建筑设计中如何考虑周边的历史遗存,尤其是在历史地段处理好“遗存”与“新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适应现代生活的同时保持地域特色和历史风貌一直是建筑设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普适”建筑设计策略是针对建筑设计与空间,功能,使用者,地域特色,自然条件的诸多不适应性而提出的解决方法,在广义类型学,通用设计和建筑计划学的基础上,挖掘建筑设计的本质,传统与现代的共通之处,处理好“遗存”与“新建”的矛盾,从而最大限度的体现建筑地域性与现代性的共融共生。

参考文献

[1]吴良铺 著,《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2]杨小东 著,《普适住宅——针对每个人的通用居住构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篇(3)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为把五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根据班子成员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和充实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基本形成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制度,做到机构常设,队伍常在,工作常抓,思想到位,措施到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普法宣传、教育、培训、考核、检查等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按时填报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统计报表,确保五五普法工作取得实效。

(二)法制宣传教育及组织工作扎实有效。一是以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为重点,加强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公务员深入学习《城乡规划法》、《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突发事件应对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读本》、《云南省傈僳族自治州六库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预防职务犯罪读本》、《反腐倡廉学习读本》等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新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从而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思想,强化责任意识,转变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规范行业执法程序和行为,做到每年度学法不少于60小时;二是坚持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每年组织学法4次以上;三是积极组织本部门及下属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人事部门及司法部门组织的普法知识考试共计十余次,考试成绩与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历次参考率、合格率均为100℅;四是积极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定期组织“法律七进”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法制宣传主题及“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普法宣传及依法治理工作档案资料齐全。

(三)普法经费投入有保障。 “五五”普法期间,在行政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我局每年用于法制宣传、普法教育及培训的经费近万元,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购买普法教材,先后订购《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城乡规划法》、《物权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读本》、《云南省傈僳族自治州六库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 例》、《“五五”普法学习问答》、《云南省〈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纲要》等15种普法读物397本,其中行业读物占8种共计214本,由局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其人手一册发放到各位干部职工手中,方便大家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

二、分门别类开展普法工作,推进五五普法工作

(一)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提高决策能力。领导干部既是各项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决策者,领导干部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既是提高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带动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需要,也是不断提高我州城乡规划建设水平的需要。为此,几年来,我局领导不但带头参加了省、州举办的《物权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知识培训,也积极组织参加了我局举行的各类法制教育培训,认真学习了《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建设法治政府基本知识》等普法教材,重点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新颁布的专门法律法规读本,法律知识和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切实做到科学决策,依法行政。

(二)执法人员积极学法,提高执法能力。行政执法人员站在行政管理的第一线,其执法素质的高低和水平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和执法机关的形象。为此,我局高度重视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工作,通过以下五个环节督促落实。一是抓好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要求公务员、事业单位执法人员积极参加法律法规培训,参加法制讲座,组织多批次人员参加省建设厅举办的各类专业法规的学习培训,严格考勤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的学法主动性,变被动学法为主动学法;二是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公示制,强化执法人员的监督制约机制。按照四项制度建设相关要求,及时把执法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执法人员,公开科室职能职责,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及办事标准,履行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公开投诉电话,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三是把执法责任考核与岗位责任、公务员考核、奖惩、任免等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优秀公务员及先进执法人员的重要依据;四是强化建设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和纪检、监察等专项监督,建立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对违法行为和消极不作为而造成重大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五是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廉政建设教育,适时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国家有关廉政建设规定,观看反腐电教片,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杜绝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五五”普法期间共计组织局机关公务员及执法人员观看反腐电教片十余次,四百多人次。通过努力,行政执法人员增强了自身的法律素质,能够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加强对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五五”普法期间,我局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对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一是以推进依法诚信经营为重点,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法律宣传教育,开展规范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重点学习《劳动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及《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职工权利义务的认识,构建和谐劳务关系,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引导建设公平竞争、诚实信用、规范有序、健康运行的良好氛围,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切实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二是充分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和特点,利用标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对各类建筑工人及农民工进行建设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利用安全生产月、12·4法制宣传日等机会深入工地开展建设法律法规宣传,使广大建筑工人及农民工兄弟受到基本的法制普及和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在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清理拖欠建设工程款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替农民工追讨工资和血汗钱的机会,以加强依法维权为重点,加强对建设领域农民工的维权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农民工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意识、维权意识和综合素质,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努力,“五五”普法期间,我州工程建设领域无重大上访及治安案件,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建筑市场形势稳定。

(四)各类行政执法事项有效开展。“五五”普法期间,我局各项行政执法事项稳步开展,普法成效明显。一是加强规划审批,严格“一书三证”制度,依法办理各类建设规划手续;二是严肃查处城市规划区违法用地和违章建设案件,依法规范城乡规划建设行为, 全州共查处违章建筑27起;三是加强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开展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监察工作,研究制定城乡规划区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容积率调整的条件、程序、处罚等管理规定,并经各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实施。开展至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全州应查30项,实查30项,涉及容积率调整的有5项,均按相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四是加大质量安全执法监察力度,全州工程建设领域质量安全形式稳定,历年工程竣工质量合格率100%,开展全州范围内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工作4次,依法查处事故责任主体2起,起全面推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目前3起事故保险都得到了及时赔付,赔付率100 %,建筑工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五是加大建筑业市场管理,清欠工作成效显著,共计清欠民工工资280万元,涉及民工96人,清欠工程款420万元,涉及企业8家,发放《施工许可证》95 份,报建率100%,监理、招投标及建筑业各类从业、执业资格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建筑市场稳步发展;六是规范房地产业市场管理,严格房地产业企业、拆迁企业、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及商品房预售管理,按计划开展保障性住房工作,加大廉租房建设及租赁补贴资金管理力度,圆满受理案件1起,全州房地产市场形势稳定;七是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投标原则开展招投标管理工作,全年公开招标率100%;八是依法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市政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扎实有效,全州收缴市政工程行政事业性收费 1.88万元,罚款970余元,处理违规开挖市政道路、破坏市政设施等事件8起,查处擅自占道经营4000余起,发放建筑材料运输许可证203份,拆除不规范悬挂布标73条,规范临街雨篷335户,发放《城建监察警示》65份禁止机动车辆乱停放现象,受理各类申请600余份,经审核审批472户。

三、“五五”普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制度不够完善。从总体上,我局广大干部职工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在工作中做到遵法、守法、依法办事。但目前,我局的普法教育很大程度上还以个人自学为主,集中学习的机会少,且检测考评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广大干部职工知法、学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预期的普法效果很难实现。

(二)宣传培训工作有待加强。由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专业性、技术性极强,且涉及面广,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因此很难统筹调配出足够多的时间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普法及依法治理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此外,由于财力有限,无法保障广大干部职工有效通过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和考察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完善依法治理工作。

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工作

20*年初,我部印发了《建设部20*年抗震防灾工作总结及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意见》,总结、部署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工作。7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抗震办主任座谈会”,云南、安徽、新疆、北京、江苏等地交流了抗震管理工作经验,会议讨论了新时期建设系统开展抗震防灾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确立了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工作重点,提出从房屋建筑设防为主转向房屋建筑与市政设施并重;超限高层抗震审查与大型公共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并重;城市房屋建筑抗震与村镇房屋建筑抗震并重;新建筑抗震设防与使用过程中维持设计抗震能力并重;从应急预案编制和颁布转向日常演练和应急措施落实等新思路。

(二)加强抗震防灾法制建设

20*年,我部依据《防震减灾法》、《建筑法》、《城市规划法》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制定《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抗震质量监管责任、抗震设防强制性要求以及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环节必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等提出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

(三)完善工程抗震等防灾技术标准体系

20*年,我部在继续贯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标准》和《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工程抗震技术标准的制定步伐。《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村庄与集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的编制工作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进展顺利。

(四)强化工程抗震设防监督

20*年,我部在组织全国工程质量大检查时,把新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组成15个工作组,抽查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通过质量检查促进各地提高新建工程抗震质量。同时,我部继续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管理工作,全国和各地专家委员会依照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要求,严格审查。

(五)提高城乡抗震防灾能力

我部编制了《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十一五”规划》,作为《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的专项规划。在城市抗震工作中,着重推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和实施,各地积极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试点,完成了福建省泉州市等城市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在村镇抗震工作中,注重基础性工作,组织有关课题研究,完成了4册村镇建筑抗震图集初稿,并结合《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的编制,完成了西南农村木构架、土坯维护墙房屋1∶1足尺的振动台试验等。

(六)加强建设系统地震应急能力

20*年,我部按照国务院应急预案工作会议要求,印发了部门预案《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各地建设系统也制定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七)推动工程抗震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积极推动城市燃气突发灾害与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试点工作。牵头组织召开了中美地震工程协调会,探讨进一步拓宽中美地震工程的合作领域。

二、20*年抗震防灾工作要点

20*年,我部将继续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25号),切实增强城市抗震防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村镇抗震防灾工作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与完善抗震防灾法制建设

通过宣传、贯彻《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进一步明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指导各地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环节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做到依法开展抗震防灾工作。抓紧起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调研工作。

(二)强化抗震防灾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强化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理论研究和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基础研究,大力开发和推广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继续完善工程建设抗震技术标准体系,

提高我国工程抗震和城市抗震防灾的科技水平。包括组织大跨空间结构抗震设防审查技术要点、喀什老城区抗震对策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政策等研究课题,争取尽快颁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标准》、《村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等抗震防灾技术标准。

(三)加强村镇抗震防灾工作

进一步研究提高村镇建筑抗震防灾能力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关于村镇建筑抗震防灾的措施,推广各地开展村镇建筑抗震防灾工作的先进经验,组织《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和相应图集的培训,开展“村镇农居地震安全工程

”试点工作,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抗震技术,对新建农房设计与建造进行指导,使其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导致的村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四)部署地震重点监视区开展抗震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关于“2010年前,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完成县级以上城市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搞好抗震加固或改造”的要求,指导开展地震重点监视区的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工作,通过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摸清现有建(构)筑物抗震能力底数,为旧城改造、抗震加固、抗震鉴定提供依据,为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基础信息,为地震应急、震后恢复重建和城市安全防范研究提供条件。

(五)推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

组织专家对部分地区抗震防灾管理现状进行调研,进一步加强对各地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指导。颁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推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规范化、标准化,指导有关协、学会组织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的培训工作,提高各地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水平。

(六)指导城市建筑物加固改造

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篇(5)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计划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167万元,增长25.2%,计划新增2家建筑业企业入库(阿坝县万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和阿坝州东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计划2020年年底,入统企业共计4家,2019年完成产值为2525.70万元,2020年计划完成建筑业产值为10692.7万元,增加值为8167万元。

推动鼓励建筑企业转型提升,再接再厉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建筑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力完成2020年2-3家规上企业的入统任务,计划2021年完成新增2家规上企业入统,1家规下企业完善入统条件。督促规上企业(即取得国家省州建筑业资质证书三级及以上企业)完成统计局资料审核,完成国家统计局“统计联网直报平台”注册及月报事宜。

(二)、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4607万元。增长7.6%。

住建局责任领导:何志全

责任股室:住保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经信局完成建筑业线下服务产业如技术咨询企业等服务行业产值信息统计。

(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421万元,增长40%。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发改局完成2020年住建系统固定资产统计任务。

(四)、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市场监督局、经信局完成住建领域社会投资项目数据收集。

(五)、优化营商环境,新登记企业增长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规范保证金收取、使用和返还,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改进施工现场“锁证”方式,切实做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深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成效,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进一步减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项目审批申报材料,小型仓库、厂房等工业类建筑工程实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

对于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实施“容缺承诺制”政策,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项目在关键验收环节前,承诺期限内提交了全部承诺材料的建设项目,我局将按正常程序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发放施工许可证。极大缩减审批周期,全力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对于具体困难事项的解决,开展“三制”管理办法:即“承诺制”,明确报批事由、时限等事项承诺,科学掌控、限期办结;“举报制”,就执法人员的监管行为进行监督,坚决遏制“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协商制”,就建筑业企业和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的推进、有关诉求的解决进行协商,促进建筑业良性发展。

(六)、污水垃圾处理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潘强

责任股室:综治办、县自来水厂

股室责任人:马林

督促各责任主体单位完成污水、垃圾处理处置工作。

(七)、农村户用厕所普及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积极完成厕所革命建设项目实施,完成省州农村厕所普及率要求目标。

(八)、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篇(6)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计划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167万元,增长25.2%,计划新增2家建筑业企业入库(阿坝县万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和阿坝州东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计划2020年年底,入统企业共计4家,2019年完成产值为2525.70万元,2020年计划完成建筑业产值为10692.7万元,增加值为8167万元。

推动鼓励建筑企业转型提升,再接再厉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建筑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力完成2020年2-3家规上企业的入统任务,计划2021年完成新增2家规上企业入统,1家规下企业完善入统条件。督促规上企业(即取得国家省州建筑业资质证书三级及以上企业)完成统计局资料审核,完成国家统计局“统计联网直报平台”注册及月报事宜。

(二)、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4607万元。增长7.6%。

住建局责任领导:何志全

责任股室:住保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经信局完成建筑业线下服务产业如技术咨询企业等服务行业产值信息统计。

(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421万元,增长40%。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发改局完成2020年住建系统固定资产统计任务。

(四)、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配合县市场监督局、经信局完成住建领域社会投资项目数据收集。

(五)、优化营商环境,新登记企业增长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规范保证金收取、使用和返还,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改进施工现场“锁证”方式,切实做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深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成效,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进一步减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项目审批申报材料,小型仓库、厂房等工业类建筑工程实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

对于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实施“容缺承诺制”政策,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项目在关键验收环节前,承诺期限内提交了全部承诺材料的建设项目,我局将按正常程序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发放施工许可证。极大缩减审批周期,全力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对于具体困难事项的解决,开展“三制”管理办法:即“承诺制”,明确报批事由、时限等事项承诺,科学掌控、限期办结;“举报制”,就执法人员的监管行为进行监督,坚决遏制“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协商制”,就建筑业企业和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的推进、有关诉求的解决进行协商,促进建筑业良性发展。

(六)、污水垃圾处理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潘强

责任股室:综治办、县自来水厂

股室责任人:马林

督促各责任主体单位完成污水、垃圾处理处置工作。

(七)、农村户用厕所普及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责任股室:建管股

股室责任人:张继波

积极完成厕所革命建设项目实施,完成省州农村厕所普及率要求目标。

(八)、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省州考核标准。

住建局责任领导:周林

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篇(7)

二、城市色彩与城市建筑色彩调查方法

《东京色彩调查报告》是由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郎克洛教授领导、由日本东京都市色彩研究中心组织完成的。对于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查,目前为止国际上较权威、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郎克洛教授在他的色彩地理学说中提到的,对建筑色彩进行选址、调查、取证、归纳、编谱、小结等一系列步骤,广泛征求市民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要求和看法,在对色彩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征求市民的意见,并且在相关人员和政府部门的合作下对城市建筑色彩进行普遍调查。市民可以充分发表自己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见解,以便给设计者提供更多的启发。在对城市建筑色彩与城市色彩规划的时候应当先总结调研的结果,找出问题所在并公之于众,让广大的民众共同参与,听取民众的呼声,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和对城市色彩规划的积极性;在综合掌握专家和民众的意见后再邀请艺术家、文史学家、建筑师、色彩学家、城市规划师等相关人士制订最后的色彩规划方案;等设计方案确定之后向民众公布,再听取广大民众反馈的意见,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肯定后再实施色彩规划方案。笔者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城市建筑色彩和城市色彩设计与规划方案才是科学、权威、民主、具有生命力的,这样的城市色彩必定会为这座城市增色添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将感到自豪。

三、城市建筑色彩规划

原则文化历史的积淀是色彩形成与表现的根源,所以,在人文的角度上对城市建筑色彩进行规划和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寒地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保护和传承寒地城市建筑色彩文化和文脉是城市色彩规划的基本原则。正因为城市色彩本身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其设计与规划往往错综复杂,所以城市色彩设计与规划不可能是一锤定音的事情,需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继而保持技术上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城市色彩规划应该在对城市建筑景观色彩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再进行现状分析,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城市自身所处地域性、文化历史、民俗等诸多因素进行设计与规划。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色彩指导城市色彩的设计、规划与管理,力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城市设计规划的实践者在对城市色彩进行设计与规划时应该把握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目前,我国对建筑色彩和城市色彩的设计与规划工作还不够重视,各地色彩设计研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在建筑外墙装饰材料使用上没有规范,工业生产也缺乏可以依据的标准;屋顶的景观色彩没有得到重视;某些政府职能部门对城市建筑色彩和城市色彩不够重视;我国的色彩教育水平和层次整体不高;等等。

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篇(8)

本文所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分为三个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可持续性、企业的业务和市场细分的可持续性、企业的长期战略的可持续性。

一、欧美日建筑设计企业的一般发展过程简述

纵观欧美以及日本的知名建筑设计企业,虽然主要从事的业务领域有所差别,但是走过的历程却大致一样。图1展示了建筑设计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图中:A为公司初成立时期:B时期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在公司的出生地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公司品牌得到了本地客户的认可;C时期公司在国内已经成熟,开始开拓国外市场;D时期公司已经占领了一定的国外市场,得到了部分海外客户的认可,并且在继续开拓中。

以美国的爱普斯顿国际有限公司(A.EpsteinSonsInternational,Inc.,公司成立于1921年)为例,爱普斯顿公司完成A-B过程用了大约10年的时间,这时期,凭借着勤奋和严谨的工作理念,爱普斯顿公司成功地在其出生地芝加哥市完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项目,这些项目使得爱普斯顿公司在芝加哥市获得了较高的信誉。在之后的30多年里,爱普斯顿一直处于B-C阶段,即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爱普斯顿的第一次海外扩张是在1966年(法国爱普斯顿公司成立)。目前,爱普斯顿公司处于D阶段,并且已经进驻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①。

如图1所示,在企业的总体发展层面上,通过对诸多欧美日先进建筑设计企业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于一个建筑设计企业,以下几点是尤为重要的:①要有一个好的企业理念,并且始终贯彻执行;②用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指导企业的发展,专业化可以促进多元化,而这二者对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专业化和多元化,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并且思想活跃的设计师以及技术人员队伍;③任何一个项目都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出色地完成每一个项目,才能够树立起企业的名誉,才能更好地继续开拓市场;④在发展过程中应逐渐培养企业独特的文化,这一文化能够使企业员工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并且以企业为荣。

二、欧美日建筑设计企业组织结构的可持续性

对建筑设计企业而言,其组织结构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形成,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因此,只有组织结构可持续,企业本身才能够永续地发展下去。组织结构的可持续性,指的是如何选择恰当的企业类型,以及如何合理地设置企业内部机构的组织方式,以使得企业能够较好地发展下去。

欧美以及日本的建筑设计企业发展至今,一般有两种组织形式:事务所形式和公司制。这两种形式的建筑设计企业各有所长,在企业内部合理地设置各个部门,都能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具有可持续的特点。

事务所的方式较为灵活,这是事务所最重要的特点。事务所给了设计师更多的个人空间,能够突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并且能够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只有充分地发挥事务所这一特点,才能够将大量优秀的设计师汇集在~起,这是事务所之所以具有可持续性的最为关键的原因。国际上较为知名的美国SOM设计师事务所、捷得设计师事务所和德国的WSP设计师事务所都是采用的这种组织形式。SOM.捷得以及WSP在成立之初都是几个合伙人共同成立的小型事务所,但是目前都已经成长为业务范围遍及全球的大型事务所。设计师事务所发展壮大的方式是在各地设立分支事务所,每个事务所又拥有各自的设计师,这些事务所既能够自己承揽项目,义能够在总部的统一协调下进行合作。比如SOM事务所,除芝加哥的总部事务所外,还在纽约、旧金山、波特兰、丹佛、洛杉矶、休斯敦、波士顿和华盛顿设立分所,拥有1800多名设计师和丁程师②。由此可见,设计师事务所这种组织方式确实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具备成长壮大从而能与大型的设计公司抗衡的潜力。

对于公司制的建筑设计企业,纵观欧美日的建筑设计公司,可以发现,这些公司的内部结构都比较简洁,更加强调“设计和建筑”,而行政机构则较为精简。以英国的合乐集团(HalcrowGroupLtd.)为例,合乐集团作为一家百年的建筑设计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分支机构,但其总部只有8个分管行政事务的部门,其他的各个部门都是按照公司的业务颔域来进行设置的。不仅合乐集团,国外成熟的建筑设计企业在部门设置上大都精简行政机构,并且突出其业务领域。这种突出公司业务的组织方式使得公司的重心在于业务的开展,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欧美日建筑设计企业市场和业务细分的可持续性

实施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建筑设计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市场,从而谋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要想实施这样的发展战略,就有必要对本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领域进行细分,同时对自己要开拓的市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

建筑设计业的业务领域千差万别,对其进行细分,找出自身的优势,并且进行专业化的分工,是一家建筑设计企业取得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对设计领域进行专业化的分TJ,能够使得各个设计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不同领域的设计师的专长。同样,对世界市场进行细分,找出自己开拓的重点,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颇有裨益的。

下面以日本GK公司为例说明建筑设计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图2显示了日本GK公司的组织方式,从中可以看出,CK公司对各个设计领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专业化分工,这种专业化的分工能够使得不同领域的设计师能够专注于自己领域的发展,有利于同一领域的设计师进行设计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同时,又有利于不同领域的设计师协同合作,设计出更高质量的作品。

与之相同,美国的SOM和捷得设计师事务所也拥有各自的特长,比如SOM事务所善于设计并建筑高质量的办公楼…,捷得设计师事务所善于进行“场所制造”[2]。同样,英国的合乐集团也在5个不同的方面拥有专业化的特长,分别是:水环境和动力、不动产、交通运输、海上事务以及咨询业③。可见,欧美日的知名的建筑设计企业都非常重视对业务的专业化细分。专业化的分工能够使得建筑设计企业扬长避短,经受各种各样的竞争,从而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同样,对世界市场进行细分,也是建筑设计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虽然市场广大,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于建筑设计产品的需求必然存在着差别。因此,根据自身的能力以及专长,对世界市场进行细分,找出各个地区不同的需求,确定重点开拓的市场,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英国的合乐集团为例,合乐集团就将世界市场分为8个不同的区域,分别是:英国北部以及爱尔兰、英国南部、欧洲以及中亚地区、中东地区、北美、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④。然后对这些市场进行分析,选择能够实现自己发展目标的市场,重点开拓。

四、欧美日建筑设计企业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计划,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的发展下去。由于企业所属地区的差异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差异,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但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符合本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比如,由于资源的逐渐耗竭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建筑设计企业在进行设计或者建造时就必须与资源和环境相和谐。另外,由于建筑设计企业是靠软实力进行竞争的,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就要以提高自身的软实力为主。

欧美以及日本的知名建筑设计企业都非常重视自身的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这也是它们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以英国的合乐集团为例,合乐集团将自身的远期发展战略分为7个部分,分别是:①在企业所选择的业务领域里,建立起强大的竞争优势;②继续不断的向“合乐”这一品牌投资,使自己保持市场领导者的地位:③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同时提高自身的商业效率;④鼓励雇员的进取精神;⑤用商业的方法实现自己所创立的价值观;⑥向股东提供可观的回报;⑦成为行业中最受欢迎的雇主⑤。容易发现,这些发展战略都是为了提高合乐集团的软实力,从而让其能够长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五、欧美日建筑设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中国同行的启示

目前,建筑设计业在中国方兴未艾,是一个朝阳产业,这跟中国目前对建筑设计服务的大量需求是分不开的。中国的建筑设计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2008年的榜单中,有20家中国内地企业入围国际工程设计200强,营业收入13.04亿美元(不包括国内收入)占200强企业国际总营业收入的2.5%。但是,国内的建筑设计企业与欧美日本等地区的知名企业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通过对欧美以及日本先进的建筑设计企业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它们的成长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并且借鉴这些国外的成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中国的建筑设计企业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根据前文的分析,以下三点是值得国内的同行业借鉴的。

(一)精简组织结构,将设计以及设计思想放到核心地位

目前,在中国内地,多数的建筑设计单位采用的都是设计院的T作方式。关于这一点,德国WSP设计师事务所的主设计师吴钢说:“作为设计师,我不认为国内设计院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对,也不认为德国的工作方式就完全正确。在中国,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德国那种小型事务所的工作模式肯定不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不论何种方式,成功的建筑设计企业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必然能够更加地突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更加能够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同时能够促进设计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国内的建筑设计单位行政科室繁多,与国外先进的同行相比,这样的组织方式不利于设计师发挥其设计思想。因此,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同类企业的组织方式,在组织上突出“设计”,突出“设计思想”,这样有利于设计师发挥其创造性,同时有利于设计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只有将“设计”和“设计思想”放在首位,建筑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才更加的可持续。

(二)进行专业化细分并且找出自身的优势

建筑设计行业涉及面很广,包括设计和建筑,同时又和勘察业以及咨询业相互渗透。每个方面又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如设计又分为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建筑又包括城市建设、交通建设、水环境建设等。一家建筑设计企业不可能涉及所有的领域,必然要从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重点培养,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在图1所示的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内的建筑设计企业多数还处于B-C阶段,即有了一定的规模,开始在国内其他地区开拓市场的阶段。国内的建筑设计企业要想走出“出生地”,在其他的省市开展业务,会遇到为数众多的同行的竞争,没有一定的优势是无法与对手竞争的。

从国外成功的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要想开拓其他地区的市场,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必须在某些业务领域有所专长。换言之,对建筑设计业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的细分,使得自身在若干个专业领域内占有竞争优势,才是建筑设计企业的成功之道。

(三)制定符合自身的发展规划

建筑设计业是服务业,目前在中国是一个朝阳产业,其发展能够促进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的产业优化升级。国内的建筑设计企业起步晚,又遇到国外的同类企业的强烈竞争,因此,必须制定符合自身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倒之地。

建筑设计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软实力的竞争,因此,其发展战略必须致力于提高企业的软实力,诸如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等。同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且国内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不同,因此,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建筑设计企业是地球环境的设计者,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情况下,其发展战略除了提高自身的实力以外,也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容,走“绿色设计”的道路,才是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篇(9)

一、围绕中心、开拓进取,“五五”普法和“四五”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1年实施新一轮规划以来,市县(区)住建部门把普法依法行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了普法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强化领导力量,认真组织实施,普法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机制健全,组织保障有力。一是建立了教育培训机制。建设领域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后,市建委都及时组织开展宣贯活动,参加省厅或市里组织的培训,邀请领导和专家讲课,对全市城乡建设系统分期、分批进行新法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和水平。二是健全了评估考核机制。将法制工作考核内容细化量化,定期对各县区住建局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评先树优挂钩。罗庄、苍山等县区实行了普法依法行政奖惩制度。三是落实了经费保障机制。经济开发区、县将普法依法行政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区、县等县区购买了摄像机、照相机等宣传设备,并确保经费足额到位。

(二)“立法”步伐加快,法规体系完善。2012年以来,市建委进一步规范了“立法”立项、调研、起草、论证等各个环节的办理程序,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过程中,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切实保证文件质量。在制定《市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时,到装修企业进行走访,到装修的家庭征求意见,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美观实用、节能节材、环境友好、和谐邻里的原则,写入装饰装修管理办法。5年来,由市建委起草并经市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有13件,以市建委名义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达到50多件。县健全完善了规范性文件制备程序,并及时到市建委进行备案。

(三)行政行为规范,依法科学治业。一是坚持依法民主决策。市建委规定:所有规范性文件,必须提交主任办公会集体审议、集体研究;涉及公民、企业权利义务的事项,事先由政策法规科进行合法性审查。兰山、、、蒙阴等县区规定重大决策的论证,必须由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参与。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市建委每年都制定执法检查计划,不断改进监管方式,加大巡查查处力度。五年累计检查建筑工程项目3650个、建筑面积1960万平方米。对169家市外建筑业企业进行了年度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全部清出市建筑市场。对违反施工图图审、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等基本建设程序的,严格处罚。2011年以来,共依法立案查处案件165件,收缴罚款320余万元,且无一件因行政处罚而引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三是加强层级监督。市建委每年都与市监察局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各县区进行执法监察,并制定下发了《市建设市场综合执法暂行办法》。2011年以来,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90余件,其中市建委受理47件。在受理的复议案件中,撤销或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0件,依法予以终止的0件,所有案件全部在法定时限内做出复议决定。四是建立依法治理的长效机制。出台了《市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实施细则》和《市外建筑业企业诚信考核管理办法》,健全建设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培育良好的市场秩序。定期或不定期向有关部门通报建筑市场主体情况,使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在政府监管的各个环节及时受到制约和处理。五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市建委加强了执法队伍,充实了人员,配备了车辆,购置了各类专用设备,保证执法工作正常开展。罗庄、费等县区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和廉政教育建设,县成立了规划执法大队、城市园林绿化执法中队、环卫执法中队、城市供水监察中队等专业执法队伍,加强了执法力量。六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员的监督。每年都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监督员对建筑市场、建筑节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视,自觉接受监督。依法积极应诉,2011年以来,全市建设系统发生行政诉讼案件25件,全部胜诉。

(四)突出工作重点,深化普法教育。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和建设专业法律知识年度考核制度。委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普法考试,参考率与合格率达到100%,并在全市创新开展了“每周一法”学习活动,对委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干部和委属领导班子成员系统进行了建设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学习考试。重视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培训工作。5年来,共培训行政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兰山等县区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学习活动。费县对1200名余建筑业农民工进行法律培训。苍山县五年分年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五个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县免费发放“明白纸”6万余份、悬挂条幅200余幅,宣传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

五年来,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在“立法”、执法、普法、行政复议和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市建委先后被省厅授予“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全省建设系统法制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授予“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全市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先进单位”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治业,埋头苦干、努力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希望大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把成绩当起点,将荣誉当鞭策,在实施新的五年规划中再创新业,再立新功。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六五”普法和“五五”依法行政工作的重大意义

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市、县(区)城乡建设部门要适应新形势,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深入开展普法依法行政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住房和城乡建设各项法律法规的立法理念中,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容量的相协调、节能减排等方面,都作了具体制度安排,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义,是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当前,个别地方出现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够,领会不深,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深入开展普法依法行政工作,发挥法律法规在推动建设事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已势在必行。

(二)深入开展普法依法行政工作,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市2011-2015年依法治市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法治的目标。建设法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普法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普法依法行政,对于建设法治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市、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在法治建设上争先创优,就必须始终注重和不断加强普法依法行政这一基础性工作,努力提高建设系统干部职工法律素质。

(三)深入开展普法依法行政工作,是促进全市建设事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已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特别是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建筑市场管理等方面,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引起社会矛盾。法律法规作为协调不同利益的调节器,能够保障政府权力依法运行,保障社会成员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使各种社会矛盾依法得到解决。比如,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因为个别企业漠视法律、违法经营,一些部门法律意识不强、监管不到位。深入开展普法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使市场主体自觉遵守市场规则,诚信守法经营,让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自身权益,就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促进城乡建设事业和谐平稳发展。

三、精心部署、勇于创新,全面落实“六五”普法和“五五”依法行政工作

今年是“六五”普法和“五五”依法行政规划的启动之年,根据省厅和市政府的要求,市建委制定了《关于在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依法行政第五个五年规划》。各县区、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切实落实好这两个规划。

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建设法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实现三化目标、突出四项重点、争创五好队伍。”即:以全面提高我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目标;突出提高制定规范性文件水平,增强学法普法成效,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办理复议应诉四项重点;争创政治品质好、法律素质优、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和谐创新型的建设法制工作队伍。

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抓好建设“立法”工作。重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特别是对已出台的法律法规,要制定相应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努力抓好落实。在“立法”工作中,一要科学制定规划计划。按照“科学规划,远近结合,立足当前,突出重点,急用先立”的原则,完善“立法”的基本框架,科学排定长期、中期规划,并有计划、按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根据“立法”规划和当前工作实际需要,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和争取年度“立法”计划项目。二要进一步规范制定程序。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落实好临建发[2012]1号《关于贯彻实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制度通知>的意见》,理顺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明确办事程序、工作时限。从资料收集、说明起草到草案文本,都要有规范的工作标准。三要树立正确的理念。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搞“立法”,促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职能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四要创新工作手段。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立法”工作专业性很强,仅从文字材料入手,很难拿出可行的办法。要重视调研,把调研同日常的业务管理工作、执法检查活动相结合,深入基层,通过现场检查、座谈,掌握第一手材料,直接了解行业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五要增强透明度。实行开门“立法”,除征求有关部门、专家意见外,还要通过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对外公布文件草案,集思广益,认真听取各方意见。

(二)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一要加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重点是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包括《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省行政程序规定》等。加强学习《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开展以打击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学习《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配套规范标准,牢固树立节能环保的观念。二要加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加强《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和市政公用事业、城市建设管理等领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增强依法维权意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重点镇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入宣传乡村建设管理的法律知识,充分发挥建设行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导和技术支持作用。三要切实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分期分批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建设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建设专业法律素质,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在干部职工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廉政法制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特别是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的依法维权意识。四要组织开展法律进社区、进工地、进乡村活动。将“法律进工地”主题活动作为“六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社区和农村法制宣传橱窗进行广泛宣传,为城乡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五要努力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要认真总结经验,在坚持原来有效形式的同时,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群众的生活之中,使形式更加活泼,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明显。要充分发挥网络、手机等各类媒体的优势,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网络论坛、手机短信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一要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各县区住建局在作决策时要充分考虑法律依据,确保行政决策的主体、程序、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作出重大决策前,法制部门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切身利益,公众对决策方案有重大分歧,或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的重大行政决策,应当进行听证。对建筑市场、市政公用事业发展、标准规范等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二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市场监管中存在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加强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标准执行等方面的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执法监察工作,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规范公共服务,确保政策的落实。三要规范执法程序。明确执法主体,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确保程序公正。健全行政决定告知制度,在作出行政决定前,依法告知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救济权等权利。执法单位、科室要按照职责权限,编制行政执法操作指南或手册,明确执法主体、权限、程序,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规范裁量权的行使。处理违法行为的手段和措施要适当、适度,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四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情况及时调整、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明确行政执法职权、岗位、人员和责任,并向社会公布。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考核情况纳入部门目标考核体系。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行政执法管理信息化水平。继续发挥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联系单位的作用,不断总结经验,推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深入开展。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规则。五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有效解决执法过程中定性不准、适用法律法规不当,不讲程序,随意执法,野蛮执法,侵犯公民合法权利问题。确保违法违规行为查得了、查得快、查得好,杜绝“冷硬横推”现象,避免不作为、慢作为。

建筑领域普法工作计划篇(10)

台湾地区的建筑师考试由台湾地区考试院的考选部门会同建筑师考试审议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建筑、建筑及都市设计、建筑与都市计划科、系、组毕业;建筑研究所毕业,并曾修习第一款规定之科、系、组开设的建筑设计满十八学分;专科学校相当科、系、组、所毕业,曾修习第一款规定之科、系、组开设的建筑设计十八学分以上及建筑法规等学科五科十五学分;普通考试建筑工程科考试及格,并曾任建筑工程工作满四年,有证明文件;高等检定考试建筑类科及格。由台湾地区考选部、内政部营建署、建筑系教授、建筑师、建筑师公会等代表组成,委员18人,每年召开4至5次会议,办理建筑师考试政策、法规、制度的相关咨询、应考资格疑义案件、应考人减免应试科目案件之审议等。营建法规与实务(测验题);建筑结构(申论与测验之混合题);建筑构造与施工(测验题);建筑环境控制(混合题);敷地计划与都市设计(申论题);建筑计划与设计(申论题)。2008年10月8日台湾地区考选部成立了建筑师考试常设题库小组,从2009年12月建筑师考试之始6门科目中已有4门科目开始采用题库试题。2010年台湾地区建筑师考试拟制定新的考试机制,实行分试制,即毕业生先参加第一试,第一试及格者进行学经历审查,确定“实务养成”年限“,实务养成”期满合格后参加第二试,第二试及格取得建筑师资格。考试组织者希望藉此促进「教、考、训、用更加紧密地结合。

台湾地区的建筑师执业制度及管理

1台湾地区的建筑师公会

台湾地区最早的建筑师行业自治团体是“台湾省建筑技师公会”,成立于1950年,1972年以后更名为“台湾省建筑师公会”[1]。最早的台湾地区建筑师公会成立于1980年,当时由台湾省建筑师公会、台北市建筑师公会、高雄市建筑师公会发起成立,后来又有福建省建筑师公会和台北县建筑师公会的加入。目前的台湾地区建筑师公会要求必须由台湾地区各县、市的建筑师公会共同组成,各县、市建筑师公会会员的资料均需报台湾建筑师公会备案[2]。

2台湾地区的开业建筑师

台湾地区目前领有建筑师证书资格者近六千人。根据台湾地区建筑师法,获得建筑师证书后需同时满足如下条件方可执业:获取由事务所所在地的主管部门颁发的开业证书;领有台湾地区内政部门颁发的建筑师证书;具有两年以上建筑工程经验;设立建筑师事务所或由两个以上建筑师组成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事务所应在其设立地办理开业登记手续[3]。取得开业证书的建筑师必须加入其事务所管辖地的县、市建筑师公会,否则不得执业;取得开业证书并入会的建筑师执业范围可包括除金门、妈祖地区以外的整个台湾地区,如需在金门、妈祖执业则需另加入该地区的建筑师公会。目前台湾地区各地建筑师公会共有开业建筑师约三千四百人。

3台湾地区开业建筑师的继续教育

根据台湾地区建筑师法的相关规定,建筑师开业证书有效期为六年,领有开业证书的建筑师在其开业证书届满日三个月前持最近六年内积分三百点以上的研习证明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到所在地的主管机关申请换发开业证书。建筑师伦理;建筑课程;建筑相关法令;建筑质量及实务;其它经中央主管机关规定的相关内容。参加建筑师公会活动;参加讲习训练;教学、研究、研发;作品发表;从事公共服务或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台湾地区建筑师组织开展的国际合作

自2005年台湾地区的建筑师组织正式加入APEC建筑师组织后,其建筑专业领域由单一的地方性转为多元的国际性。为保持其建筑产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台湾地区建筑师组织开展了与国际相关专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同时积极探讨对现行建筑教育体制中的弊端进行改进,旨在一方面促进其建筑教育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也为其今后开展建筑师国际互认打下基础。

台湾地区以外专业人士在台执业的相关规定

台湾地区允许地区以外的专业人士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参加建筑师考试。共有两种方式获得建筑师证书:对符合台湾地区建筑师资格考试条件并经考试合格者;经台湾地区考选部门认证的地区以外建筑师证书持有者。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获得建筑师证书者,应遵守台湾地区一切法令及建筑师公会章程及章则,并遵照台湾地区开业建筑师的相关规定开展执业。其有关业务上所用的文件、图解,应以繁体汉字为主。

上一篇: 蜀相教案 下一篇: 班组帮扶班组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