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19 14:26:43

海底世界教案

海底世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海底是物产丰富的含义。理解“反推力”的含义。

3、掌握围绕一个中心句把一段话写清楚。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物产丰富的世界。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1.

理解海底“物产丰富”的含义。

2.理解“反推力”的含义。

3、掌握围绕一个中心句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1.

自主探究法。

2.朗读引导法。

教学流程:

一、观察图片,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美景,观察图片。看了过后,你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大海?生答。是呀,这么辽阔的大海还有这么美的景色,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底世界。(师生一起书写题目:23、海底世界)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出示初读要求。

2、检查初读情况。

a、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b、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全文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介绍海底世界的呢?(最后一段。)从哪几段写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哪几段写物产丰富?(2-4描写景色奇异,4-6描写物产丰富)师相机板书。

抽同学提问。

1、你喜欢景色奇异还是物产丰富?

2、说到喜欢物产丰富的时候。顺着说我就去看看这部分在内容吧。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海底物产丰富的世界吧。

3、从哪些地方体现了海底是物产丰富的?(课件出示:动物、植物、矿物。)

三、品读课文。(4-6)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认识肌肉、章鱼 、出示阅读要求,)

2、这段话描写了哪些动物?(师生归纳,课件出示)

3、你喜欢哪种动物的活动方法?读一读相应的句子。“感受免费的长途旅行”这样写的好处。讲解本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景物。归纳出,教师相机书写。动物

4、用动作来表示动物的活动。请学生做动作来读。

5、理解“反推力”找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反推力”。课件出示。

6、看看第一句话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引领作用,中心句、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再次齐读本段。)

7、推、速,的生字教学。先教“推”字,再讲“辶”,指导书写好这两个字,再让学生练习书写,稍后展示。

8、物产丰富不仅体现在动物多还体现植物也多。

9、齐读第五自然段,(要求。看看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第一句。)

10、出示本段的生字注音认识生字。

11、植物的差异也很大,一是颜色的差异,二是大小的差异。教师相机书写:植物

12、物产丰富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3、归纳出第六自然段讲解的是:教师相机书写:矿物

四、拓展延伸。

1、观察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的特点,第一句都是中心句,出示几个题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来写。(要求:用一句话来概括一段。)

海底世界教案篇(2)

1、 引导学生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继续巩固理解本课词语,重点理解“宁静”、“窃窃私语”等词语。学会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话写话。

3、在品读文字中,继续巩固总分的构段方法,初步学习围绕中心句概述自然段主要内容。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感悟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想象,从具体语言文字中感悟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关注词语、语言导入

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这节课我们去那湛蓝而神秘的海底世界遨游吧!

1、初步朗读课文、读词、联想:

①让我们第一次潜入海底,去看看吧!

②老是在陪同大家潜入海底发现了一些宝贝,谁来带读第一排

波涛汹涌  宁静  蜜蜂  窃窃私语 景色奇异

海藻  遇到  物产丰富

2、刚才我们潜入海底你是否已发现了海底是怎样的世界呢?  (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过渡: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

文章就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展开的。这样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物?

(二)、闻声探索、品读课文

1、海底真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吗?(不是)有什么声音呢?(动物发出的声音)既然有声音,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海底依然是宁静的”?(那是因为动物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太小了)

2、引读:所以,虽然海面上——波涛汹涌,但是,海底依然是—— 宁静的!

3、那怎样才能听到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呢?(必须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现在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潜入海底,去听听海底的动物都发出哪些声音?(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宁静的海底世界是否没有一点声音?(生:有,他们在窃窃私语)窃窃私语该怎么读?谁能用朗读表现出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海底动物就只有这四种声音了吗?(没有,因为省略号告诉我们还有很多)想象海底还会有怎样的声音?让我们戴上耳机,闭上眼睛认真聆听。(引导学生说:比如有的像公鸡一样——喔窝;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有的像青蛙一样——呱呱;有的像鸽子一样——咕咕。)哦,你还能想像到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的声音。你真了不起!其他同学还想到了哪些声音?

5、你们说得真好。如果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就更棒了!(出示: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见这些声音: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指名说)

6、小结:你们想像真丰富。我好像已经听到了动物们那窃窃私语的声音!是呀,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原来看似宁静的海底还真热闹。

7、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些描写声音的句子吗?那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把它们读好呢?(声音小,轻一点)哦,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8、你们真聪明!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在下边也再准备准备,呆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把这种窃窃私语的语气给读出来了!自己读一读吧。(生自由练读)

9、男女生PK朗读赛,同桌间窃窃私语朗读第三自然段,表现出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哦,你让我感受到了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想读,能让我试试吗?(师读)

海底世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1个字,会写“宁静、光线”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生字、词语,对海底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到海底探险,感受神奇的海底世界。

二、

理解内容,感受语言

1.海底的光和声音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思考:“依然”是什么意思?(仍然)原来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波涛澎湃,也不像海面那样光线十足,越往下越黑。

(2)海底有光吗?请你勾画出相关句子。

小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3)海底有什么声音?指名朗读。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感受“窃窃私语”。

① 理解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②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③句子对比: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轻微的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好像他们在说悄悄话,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④是啊,小动物在“窃窃私语”呢?我想再读这句话,你会读的更好。

(4)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除了这几种声音,还会有什么声音?你能继续说一说吗?

2.动物的活动方法

(1)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

(2)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3)他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

(4)你还知道海底那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吗?出示龙虾,吸盘鱼的图片。

师总结

3.植物之间的差异

从颜色、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4.矿产资源

三、图片欣赏,感受奇异

海底世界,物产丰富,景色奇异,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海底图片吧。(出示图片)

四、美读课文,拓展提升

五、课外延伸,推荐书目

介绍推荐《海底两万里》

海底世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上节课词语,学习“途、旅”两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窃窃私语”“澎湃”“蕴藏”“储藏”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4.继续巩固总分的构段方法。学习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知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位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悟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同学们和孟老师一起初步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这节课由沈老师与同学们一起继续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生:齐读课题。)

2.不知道同学们对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和词语掌握的怎么样,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些生字朋友。(复习词语)

3.在一望无际的大海深处,那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生;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4. 浩瀚的海洋,奇异的世界,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海洋深处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谁来说一说有哪些声音呢?(生:汇报)

二、看生物

过渡: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奇妙,它们的活动更有趣,让我们一起去海底探秘吧!

1.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3课,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给你印象最深的动物是什么?谁来和大家说一说。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出示。

预设:

(1)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①海参是怎样活动的?(生:靠肌肉伸缩爬行)师做手势帮助学生理解“伸缩”。你见过什么动物也是这样前进的?(生:毛毛虫、蚯蚓、蜗牛等)

②它们的活动有什么特点呢?(生: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只能前进四米)我们走四米(生:一块黑板长)只需几秒钟,它却要花整整一个小时,可真够慢的。

③指导朗读:谁能通过朗读把海参活动的速度慢读出来?生生互评

(2)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①你从这句话里知道了什么?(生:快)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生:每小时几千米)还有吗?(生: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火车的前进速度怎么样?梭子鱼的速度——比火车还要快。这种说明方法是?(生:作比较)能有几千米是什么说明方法?(生:列数字)

②指导朗读:同样一小时的时间,梭子鱼能游几十千米,而海参只能前进四米,这梭子鱼的速度可是海参的几万倍啊。你能通过朗读把梭子鱼游得速度快读出来吗?(找3名同学读这句话)说说他读的怎么样?

(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①乌贼和章鱼是怎么活动的呢?(生:突然向前方喷水)什么叫反推力?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资料,谁能有一两句话来补充说明一下乌贼和章鱼的活动特点?

材料:乌贼和章鱼在水里活动时,经过身体侧面的孔和前面的特别漏斗,把水吸入腮腔,然后通过漏斗用力把水压出体外!就得到反向的推力!使它们能推动身体游走了。

你能来表演一下吗?那你知道还有什么动物也是这样活动的吗?

②乌贼和章鱼多可爱呀,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接着谁再来接着汇报?

(4)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①“巴”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吗?(生:贴)

②指导朗读:这些贝类可真悠闲啊,自己不动,轮船航行到哪儿,它们就旅行到哪儿。谁来读?

(5)

学习生字:大家来看看这个生字,谁认识?

“途”:开火车读,齐读,说说它是什么结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课件演示笔顺)师板书生书空,请同学们在本上描红这个字。

“旅”:齐读字音,说说它是什么结构?观察一下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老师板书学生书空,请学生在本上描红这个字

孩子们谁能继续来介绍你感兴趣的动物

(6)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在漆黑的深海里,有一闪一闪的亮光,那就是——深水鱼。这儿把什么比作什么呢?这又是什么说明方法?(生:打比方)

师:在一片漆黑中,深水鱼如点点星光,十分美丽!我们一起来看看奇妙的海底世界吧,播放视频。

3.请同学们端起书来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一自然段。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似乎畅游在浩瀚的海底世界里,真是身心舒畅。

4.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这一自然段,这次要大家边读边思考:这段文字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生:围绕第一句话写的)第一句话总领全段,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话分别来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这样的段落结构就是先(生:总起)后(生:分述)也就是总分的结构特点。

过渡:在辽阔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形态万千的海洋植物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自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海洋植物和矿产有什么特点?

5. 汇报:你对文中的海底植物有哪些了解?差异很大?具体说一说

海底植物的差异大体现在哪里?(生:色彩多种多样,形态各不相同)

(生:颜色多,有褐色、有紫色、有红色)

(生:以海藻为例,小的肉眼看不见,大的长达几百米,而且有“八千多种”可以想象形态的多种多样。)

用一两句话说一下你搜集到关于海洋植物的资料(生汇报)

师:海底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这些植物的差异就不再举例了。

三、知矿产

过渡:谁来继续汇报?(生:海底的动物真多,海底的植物也很多,那海底的矿产也多)

1.从“富含”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生:海底的矿产多)

生1:矿产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

师:这些矿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作用。

生2:海底的地形也是很复杂的,有山峰,有峡谷,真是奇妙!

师;也许还有什么地形呢?(生:森林、草原……)

2、指导朗读:你喜欢哪一部分内容就读哪一段。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1.师:正因为海底有这么多的动物、植物、矿物,所以海底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又因为海底有这么多的动物、植物,地形也复杂多变,所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也就是说,海底世界景象的奇异和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这么奇妙的海底世界,难怪作者要赞叹:海底真是个——(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再读!这也是赞美大海、赞美神奇的大自然。再读!

2、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遨游的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那里是那么的神奇与富饶。我们现在回顾一下:作者以一个疑问句引出课文,随后围绕动物的声音、活动、海底植物、矿产、地形进行具体描写,最后总结全文: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与课文开头照应,是对第一自然段的回答。这样的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清晰明了,引入思考,这就是: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3.延伸: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这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储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大海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其实,人类对海底还没有完全认识,这座宝库就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开发。今天我们努力学习本来;明天我们就向大海进发。

五、板书设计

声音---窃窃私语

动物---多种多样        景色奇异

海底世界教案篇(5)

过程与方法:欣赏、探究版画的制版,并在游戏中掌握凸版画的制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组合作制版过程中,培养集体主义合作精神,树立热爱生活的意识,善于发现美的东西。

【教学重点】

构思制版,印刷工艺。

【教学难点】

动手能力培养,正和反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版画的资料、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无一不是经过画家双眼在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并用各种美术形式,各种方法绘制成视觉优美的画卷。(课件展示老师采用版画、装饰画、国画形式绘制的日常生活用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师示范,引导观察

刘谦春晚一炮走红,今天我就和刘老师PK一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师:以变魔术的方式用油画棒在贴在黑板上的纸上平涂。

生:哇!大鹅。

师:说一说为什么会有图案产生。

生:纸下有大鹅图案的底版。

师:揭下纸张展示大鹅图案的底版。

生:拿出硬币放在纸张下面,用铅笔平涂。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放有大鹅和硬币的底版都能涂出图案。

生:大鹅和硬币表面凸凹不平,覆盖纸张平涂时,印出的是版画凸起部分轮廓。

师示范:把大鹅平移到另一张贴有水草的纸版上,用油滚平涂上油墨,在覆盖一张卡纸对印,然后揭开,把版与画对比,有何差异,有何特点?

生1:底版与画方向是相反的。

生2:只有一种颜色,轮廓线边缘有白边。

师:版与画的反正向,是结合物理学的镜映效应。只用一种颜色印出来的画,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单色版画。板书“单色版画”。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展示问题。

(1)版画按制版材料可分为哪几种版画?

(2)版画按制版方法可分为哪几种版画?

2.播放视频材料,学习版画的种类。

生1:版画按制版材料分为铜版、石版、木刻版、丝网版。人民币就是铜版画。

生2.按制版方法可分为平版、凹版、凸版。

3.材料学习,小组讨论。

生:翻阅资料,查找版画起源与历史,现存最早的版画作品。

生1: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

生2:版画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的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

4.游戏中学习凸版画的制作原理。

课件出示两条图案漂亮的小鱼。

师:请同学们快速记忆两条小鱼的各部分轮廓,然后打乱的小鱼的拼接,请同学凭借记忆,重新组合粘贴。

生:两组同学分别重新组合粘贴两条小鱼。

师:同学们记忆力非常好,这种按层次粘贴形像的方法,就是本节课所学凸版画中的版。

四、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课件展示问题。

海底世界都有哪些动植物?

学生:海龟、章鱼、海星、水母和形状各异的鱼类。

学生:珊瑚,奇形怪状的石头。

学生:水草、海带等。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蔚蓝的大海一望无际,当海面上汹涌澎湃时,海底却是另一番景象,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欣赏神秘的海底世界及珍奇异彩,光怪陆离的海洋生物,充分感受和体验大海的深邃与博大吧!(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片段)

生:小组完成海底世界版画的制版与印刷。

五、赏析品味

海底世界教案篇(6)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以读书为主要手段进行的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提出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问题是探究的引擎、思考的动力。在具体的科普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具体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学生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同学交流,教师梳理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交流预习,梳理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读书收获的平台,引导学生梳理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便于教师找准科普文学习的切入点,围绕学生关注的疑难点组织教学。我们来看教学设计:

1. 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海底世界。

2. 问题回顾。出示第一节课梳理的提问。第一节课上,大家提出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也找到了答案,但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细细研究。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重点的、关键性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

二、 研读课文,品味欣赏

问题的解决方式很多,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问题是学生读懂的,不是靠教师讲懂的。”问题的解决方式很多: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通过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试一试等途径,力争自我解决问题;可以在自我细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等途径,在组内交流,解决问题;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整体读一读、抓住重点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师生共同释疑解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当好学习的组织者与合作者,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时给予探究方法的点拨、示范和帮助,并参与到研究中去。我们来看教学片段:

师:现在,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5自然段,想想海底景色奇异在哪儿,物产丰富在哪儿?(生读)

生:我觉得海底声音奇异。

师:海底有哪些声音?轻声读读第2自然段,找找句子。

师:(指名读句子后出示第2自然段句子)看到这个省略号你有问题要问吗?

生:看到省略号,我想,海底除了这几种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

师:读文章要边读边想,遇到问题联系上下文想想。谁能像课文一样说一说吗?

生:有的像小雨一样沙沙。

生:有的像青蛙一样呱呱。

师:谁再读第2自然段?注意,动物们在窃窃私语,要读出海底世界的神秘。(生读)

师:在宁静的海底世界中,有那么多动物,它们发出的声音各种各样,真是景色奇异。你还从哪儿读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生:动物的活动奇异。

师: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这段的中心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师:(出示第3自然段)读一读动物活动特点,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的活动特点写具体的。

生:海参慢慢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速度很慢,用了列数据的方法。

生:梭子鱼速度很快,用了列数字和比较的方法。

生:乌贼和章鱼的活动很特别,利用水的反推力后退。

生:贝类借助外力活动。

生: 深水鱼的奇特。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师: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仿照书上的说一说。(图片出示)我请来了这些动物们,我们分组读一读。

师:除了刚才同学说的,你觉得海底世界还奇异在哪儿?

生:海底的植物奇异。

师:第4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一样,也有中心句。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画上波浪线。

师:(指名读中心句)读了中心句,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植物究竟有哪些差异?

师:(指名读第4自然段)想想海底植物的差异在哪儿?

生:海底植物色彩多种多样,形态各不相同。

师:(出示图片)这些植物色彩不一样,形态各不相同。大家看到的只是海底植物的几种。

师:第5自然段写了海底地形、矿藏,默读这一段,你从哪儿读出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生:海底有山峰,也有峡谷,地形奇异。

生:海底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可见物产丰富。

师:哪个词看出“物产丰富”?

生:“富含”一词可以看出来。

三、 延伸探究,拓展问题

这是整个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落实科普文教学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的重要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圆心,由此向外扩展出去,使学生在多维的、生动的、开放的学习进程中。在教学最后,教师应设置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走出课堂,进一步查找资料,去调查、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课内没能完成任务的同学继续探究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再学习、再研究的欲望,使语文学习更为深入。我们来看教学片段:

师:学完课文,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要问的?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想一想再回答。

生:我想知道海底动物还有那些活动方式。我上网查阅资料。

生:我想知道海底的山峰、峡谷是怎样形成的,可以去看课外读物。

生:我想看看鲨鱼的样子。我准备到南京海底世界去看看。

师:(视频欣赏)大海神奇而且神秘,大家看看关于大海的几个画面。

师:学了《海底世界》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

生:大海,你真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生:大海,我要到你那儿做客,你欢迎吗?

生:大海,你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海底世界教案篇(7)

十报告提出了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要求“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刘楠来教授表示:“权益不是自评的,而是国际法所赋予的。”那么我国享有哪些海洋权益?有哪些海洋权益需要加以维护呢?

他分析认为,有些海洋权益是我国作为国家所固有的,比如对于领海的权利,对于大陆架的权利。而更多的是国际海洋法和条约国际海洋法所赋予的。所以,为了了解我国享有哪些海洋权利,首先就需要了解国际海洋法的有关规定。刘楠来教授谈了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

第一,领海制度。处于沿海国的之下,是沿海国的领土的一部分。及于领海上空,领海国对领海内的一切资源享有权利,对一切事务均有专属管辖权,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中国——外国军队通过需事先批准)。

第二,专属经济制度。沿海国对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享有权利,对海洋科学的研究、海洋环境保护、人工岛屿及设施的建造和使用的管辖权;其他国家有航行、飞越自由(注:不是国际水域,不及于上空)。

第三,大陆架制度。沿海国对大陆架及其资源享有权利,对海洋科学的研究、海洋环境保护、人工岛屿及设施的建造的管辖权;其他国家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但首先要得到沿海国的同意。以上是在沿海、近海的海洋权益,也许更值得强调的是在远海和其他海域的权益。

第四,公海。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建造人工岛屿和设施、捕鱼、科学研究六大自由以及对于悬挂我国旗帜船舶的专属管辖权。

第五,国际海底区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国际海底区域制定了一项以“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为基础、以“平行开发制”为特征的国际海底区域制度,联合国秘书长磋商所达成的《关于执行第十一部分的协定》仍然维系了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这一基本框架,即在“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这一原则下,其开发一方面由代表全人类利益的国际海底管理局通过其企业部直接进行,另一方面由各缔约国及其公私企业通过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勘探和(或)开发合同的方式进行(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即参与海底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权)。

第六,在其他国家管辖海域内可以享有的权利:领海(无害通过权)和专属经济区,航行、飞越自由、经允许的捕鱼、科学研究(但限于和平目的,不得危及沿海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并应遵守沿海国的有关法律)。

第七,海上航行权。主要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领海领域的无害通过权、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过境通行权、群岛水域的无害通过和群岛水域通过权、专属经济区的航行自由、公海的航行自由。

第八,南北极(北冰洋、南极水域)。所有以上海洋权益都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应当加以维护的,实践中已经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如制定了领海及毗连区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与一些国家签订了在其专属经济区内捕鱼的协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合同取得了三个矿址的勘探权等等。

刘楠来教授强调:“有些权益也受到了挑战,在公海上也发生过美国拦截银河号事件,是对我国公海航行自由的公然侵犯,特别是在东海和南海。特别需要关注一下我国在不同海域的航行权关系重大。”

东海问题与黄海问题若干思考

东海问题主要包括争端、争端、共同开发问题、中美之间的鲍迪奇号安全问题。刘楠来教授指出,争端属于陆地领土归属问题,严格说不是海洋问题,但是,属于海洋的一部分,而且与海域划界有直接关系,所以,看作海洋权益问题,也不是不可以。在问题上的重要工作是要打破日本“实际控制”的状态,迫使日本承认存在争议。

南海是中国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渔民世世代代在此捕鱼,岛礁上留下许多中国渔民活动的痕迹。在南海问题上,刘楠来教授指出,“岛屿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已不完全符合形势。南海群岛部分岛屿被侵占,岛屿在上世纪30年代法国就企图染指了,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家大战中被日本侵占,70年代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美国都来侵占。另一个问题是,海域划界问题尚未提上议事日程,比如,哪些岛屿可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且,如果其他国家侵占岛屿合理化了,南海的海域划界形势将非常复杂。

在200海里外大陆架问题上,中国对越南和马来西亚申请案提出了反对,但是我国自己还没有提出申请案。此外,还有渔业争端、油气勘探等问题。

有问题就必然有争论,刘楠来教授说:“目前针对南海问题,存在以下四方面的争论:专一区是国际水域还是管辖海域、外国能进行哪些军事活动、水文测量是不是科学研究、声纳会否损害生态环境等。”

刘楠来教授谈到,“九段线”是用来证明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重要国际法证据,要学会运用国际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和南海群岛争端解决方法

刘楠来教授在谈到如何解决和南海群岛争端问题时指出,除了外交谈判最基本方法,着重强调了不宜用战争手段,因为战争手段不合时宜,国际法禁止,与我国“和平发展”不符,他还提到要有军事准备,壮大军力,以实力为后盾,威慑和应对突发事件。

海底世界教案篇(8)

村民对未来的巨大工程并不兴奋,但是,在桥梁和隧道两领域专家之间已经展开了长达十数年的角力。自2010年初开始的海上钻探作业,目的是探明这一海域地质构造详情,为这一地带是否能够建设跨海大桥或隧道提供科学依据。

今年初,这项投资大、技术难度大的跨海工程已被写进“十二五”规划。海南省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曾对媒体声称,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工期预计八年。

但据《财经》记者了解,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铁路工程项目滞缓,目前,隧道与大桥两种方案仍处于实质性对比阶段。

两个部门,三种方案

最早考虑建设琼州海峡通道,源于一个简单的理由。1985年前后,中国引进了两台硬岩掘进机,用于打通18公里的秦岭隧道。这两台掘进机相当昂贵,当年花了7亿元人民币,其使用寿命可以达到每台掘进40公里。

“两台掘进机还富余60公里左右的掘进长度,而当时琼州海峡是否建通道的问题已在(专业领域)争论了很多次,所以我向孙永福部长(铁道部原副部长)建议可以考虑去打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专家王梦恕对《财经》记者说。

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20公里至40公里,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约120米。

王梦恕的建议受到铁道部关注。2002年,在海南召开讨论会后,隧道局和十六局又专门展开了琼州海峡通道研究,请钱七虎、石中恒、刘建航等6位相关领域院士为首的专家组研究讨论,其中也包括桥梁专家。海南省的官员参与其中,之后提出东线、西线和中线三个隧道方案。

在2002年前后,受交通部委托,广东省也展开了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调研。2007年4月,交通部在海口组织召开了该通道规划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来自全国的23位相关领域专家一致认为,建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完全可行。

但与铁道部倾向于穿凿隧道不同的是,交通部属意于建设大桥。

在国家发改委的主持下,2008年3月,铁道部、交通部、广东省、海南省四方在北京签署了合作纪要,正式启动前期筹备工作。

截至2010年3月,现场已经全部勘察完毕,七个方案经多次商讨有三个被看好(见图):西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桥址位于徐闻县迈陈至澄迈县道伦角,总投资约1421亿元; 中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桥址位于徐闻县四塘至海口市天尾角,总投资约1064亿元;中线铁路隧道与西线公路桥梁组合方案,总投资约1598亿元。

由于选线和建设方式的问题还未最后确定。“选了两个设计院做桥,两个设计院做隧道,对比后再定用哪个方案。”王梦恕说。

虽然三个方案僵持不下,但是2011年初,在获知琼州海峡工程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后,专家组原本预期在本年度最终敲定方案。然而,12月13日,海南省跨海工程筹建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工程方案仍未确定下来。

隧道:难通风,低寿命

之所以桥隧难定,是因其各有短板。

修建隧道最艰难处在于解决通风问题。“隧道中间的通风,其难度与长度成正比。在海峡中间,建通气孔成本很高,而从两边送气,隧道又太长。”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喻国良教授告诉《财经》记者,此前建造崇明岛隧道时,设计师曾提出在长江中间建换气通道――相当于在隧道中开一个天窗,但是要在海上建造一个塔样的东西,必会影响航运。最终,跨上海-崇明岛工程采用了一段隧道、一段桥梁相结合的方式。

此次王梦恕提出,比照英吉利海峡,琼州海峡海底隧道也应建两条单线,即双洞单向铁路方案,以利于隧道施工和运营通风。此前的工程实例也证明,当隧道长度大于15公里时,应采用电力牵引铁路隧道,而不宜采用公路隧道方案,这样可长距离不设通风竖井,同时运营也安全、运营费用低。

“建设海底铁路隧道,可与现有的粤海铁路连接,直接到达三亚,使粤海铁路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王梦恕说。

海底隧道对修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耗资巨大,特别是需要长时间的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地形、岩层裂缝、漏水等都要在方案中预先解决。

“以目前世界所拥有的技术而言,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隧道专家王永红对《财经》记者说。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建筑寿命。纯混凝土结构隧道使用寿命为100年,但以现有技术,纯混凝土结构仅在理论上能达到以上寿命,要进入实际工程应用则还需假以时日。按国家规定,加钢结构的隧道使用寿命为50年-60年,这与大桥百年以上的寿命难以匹敌。

而水下隧道不受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年有稳定畅通的通行能力,且隧道更易规避战争、地震等的破坏――地震的破坏力在地面更明显,地下结构则相对稳定。另外,隧道还具有不影响航运、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能避免噪声尘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好处。

但是,隧道修建和日后维护却难于桥梁。

桥梁:稳定性考验

桥梁的发展史远长于隧道,技术相对成熟。拱桥、悬索桥、斜拉桥和梁桥为当今世界四种主要桥型。琼州海峡是重要的通航线路,如果建桥,牵扯到航运、生物保护和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为满足航运,就需修建1100米跨度、70米高的大桥,工程师们认为,琼州海峡最有可能的桥型为悬索桥,其余三种桥型难以承担如此大的跨度。

悬索桥可以被想象成在空中悬挂的绳子,加一点力,绳子会晃动、下沉。工程师们面对的挑战是控制这种晃动和下沉。

“跨海大桥跨度大,承重后变形很大。一些跨长江的大桥,如果上边开满汽车,会有2米的挠度(即桥梁最大形变)。此外,目前国内有背负铁路轻轨的悬索桥,但如琼州海峡一样的跨度、又背负常规铁路的还没有。”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副主任石雪飞教授说。

货运列车每节车厢重达20吨,对桥梁挠度是个挑战。事实上,悬索桥上迄今还不允许建设常规铁路。就目前已公布的方案看,要建成公路、铁路两用桥,铁路桥梁负载时向下挠度可达3.606米。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桥梁建造技术发展很快,技术、管理水平都有很大提高,现在世界主要的四种桥型在中国都有建造,且均有跨度最大的桥梁,其中跨江、跨海大桥有很多,应该说具备了建造跨琼州海峡大桥的技术力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雁对《财经》记者说。

要在琼州海峡上架一座大桥,桥墩的建设和稳定性是最基本的挑战,目前国内大桥桥墩最深的是建在60米-70米的水深中,而琼州海峡最深处超过百米。

对此,喻国良表示,琼州海峡底部泥较粗,可增加桥墩的稳定性。

但如何在百米以上的深水里施工依然是个问题,目前世界工程界虽然也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利用海洋钻井平台,可这仅停留在理论上,还没有真正用于建造桥梁,可能会有不可预期的风险。

如真要建成通海大桥,琼州海峡区域每年平均有八级大风(风速51米/秒)11.8天,雾天长达21天-29天,急性龙卷风约五次。在如此恶劣天气下,每年有50天左右,桥梁不能全天候运行。

无论从经济、还是从交通便捷而言,这都是不能轻易忽略的障碍。

更多利弊考量

从理论上,目前所能设想到的工程技术难题都有解决办法,但到底这些技术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尚存疑问。毕竟目前国内还没有长达百年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或者海底隧道。“因此从理论上很难衡量哪个方案更好。”石雪飞说。

国外大工程在修建时,工程师们想的是“百年大计”,美国工程师的理念走得更远――甚至以万年计。他们提出,使用100年后中修,200年后大修,期间利用一些细微的修补措施,以使工程寿命维持更长。

“国内的很多力学指标都不一样,相对较低,设计师的理念往往是只管造,不往更远处想。”王永红说。

设计师们还得考虑经济投入问题:一是工程质量与经济投入直接相关,二是如此巨大的投入是否值得。

琼州海峡两岸之间目前已有火车渡轮,航程12.51海里,单程1小时左右,可在8级风下正常航行。如果建通海工程,单程时间将减为20多分钟。

张雁认为,需将这个跨海工程置入铁路、公路、航空、船运等交通方式综合统筹框架下,再考虑建与不建的问题。

作为当地人,澄迈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姜维高对跨海工程方案在海南接入点的选址,有对本县未来发展的考量,“如果是海口的天尾角,那里交通分流不便,已经够堵塞了。如果跨海工程到澄迈县这边,高速公路很方便。”

在澄迈县的产业中,旅游尚非长项。工程建成之后,县政府预期至少有两个方面影响:人流和物流。人流肯定明显增多,计价车出行方便,可增加消费。人流也将带动餐饮旅馆,增加就业,带来一些新理念等。

就琼州湾的整体交通而言,琼州海峡通道的建设对促进海南内陆的经济发展必有积极意义,“但是从当地的承载能力、软件、硬件等各方面的条件看,海南省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决策和投资应该逐步做到成熟和理性。”张雁说。

资料

中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海底隧道

香港海底隧道:跨越维多利亚港,连接九龙半岛和香港岛。隧道全长1.86公里,总投资约70亿港元,1972年8月2日通车。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连接厦门市本岛和大陆翔安区,隧道长6.05公里,总投资约32亿元,2009年6月13日贯通。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连接青岛市南区和黄岛区。隧道长5.55公里,设双向6车道。总投资32.98亿元, 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中国已建成和建设中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第二长的桥梁。连接浙江嘉兴海盐和宁波慈溪,长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2008年5月1日通车。

舟山跨海大桥:分段连接舟山本岛至宁波镇海区,总长46.5公里,总投资131.13亿元,2009年12月通车。

青岛跨海大桥:横跨青岛胶州湾海域,全长约35.4公里,总预算100亿元,在建中。

厦漳跨海大桥:连接厦门到漳州,在建中。

目前正在规划研究中的大桥、隧道

渤海海峡隧道:计划采用南桥北隧的方法沟通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国家中长期路网规划中有渤海海峡大通道。

海底世界教案篇(9)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36-01

一、引导幼儿观察,贮存感情材料

人脑是可以产生对感知过的事物的想象,绝不可能凭空产生,它不但从已经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思维加工才能形成。自然界的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总是尽可能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通过看、摸、尝获得深刻细微的生活感受,进而指导他们用笔画出这些形象。就这样,渐渐在孩子脑海中加深了对自然和社会生活印象。在手掌拓印仙人掌中,让幼儿通过看、摸等形式使幼儿对仙人掌深刻感知,进行指导他们用掌去拓印出它的总体外形,再加以想象出它的刺是五颜六色的。

二、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更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成长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带孩子去动物园、游泳、爬山、旅游……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是丰富孩子做画灵感的最佳来源。只有让孩子亲身的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不会总是画一些内容空洞、缺乏变化的画。这样的作品,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但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并且孩子更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教师可以藉助图画书引导孩子做画。可以培养他们判断、选择与整合的能力。不过,图画书内容要合乎幼儿的语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图画的形式为主、文字为辅,这样也能扩展孩子的认知经验,并不断的阅读过程中能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幼儿绘画活动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而且它又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它是孩子们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其实幼儿绘画过程的实质是其独自创造的过程,不同的幼儿有其不同的思想、情感;认识及表现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不应该只关心幼儿画得像不像,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为了使孩子们绘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班在美术创意方面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空间;为孩子建构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三、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一天美术活动课的内容是《海底世界》,君君小朋友在海底里画了许多热带鱼、海龟、海马和海草,颜色鲜艳,他的画面干净而且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和幻想色彩。我赞赏地摸了摸君君的头,就去巡视其他活动。当我再次回到君君的身边时,刚才那幅美丽的画面已黑块破坏得面目全非!我本想批评他的,可一想还是听听他的话吧,原来君君的故事里的海水被污染了,上面的黑色块原来是海里油船排放的污水!他呼吁大家要保护环境!不要乱排污水!多美好的愿望呀!我们知道,现实生活并非风平浪静,君君画画的意图完全合理。

分析:教师全面正确地评价幼儿作品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不能正确评价孩子的作品,就有可能把孩子的创造性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上面案例中君君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作为教师,保护幼儿的创造萌芽,全面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是何等重要!评价幼儿美术作品一定要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要评价幼儿画的好还是不好,画的像还是不像,要让幼儿说说他自己的画,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教师要充分肯定幼儿的想法,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有一个宽容度。所以,教师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所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远比幼儿绘画结果完美更为重要。

四、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

幼儿绘画创作的题材来源于幼儿对绘画表达形式与方法的经验以及生活经验,幼儿过分熟悉和完全陌生的题材都不可能引起幼儿创作的欲望。因此教师必须顾及主题内容的适度新颖,选择那些幼儿知道一些,但不很多又迫切地想知道更多的内容,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引发大胆想象的动机。

五、引导幼儿感受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

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和大自然的色彩,世界万物的形态,运用各种感官去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还可到生活中观察建筑、环境设计等。利用多媒体展现了一幅海底世界:各种各样形态、颜色的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海草随着蓝蓝的海水飘荡着;海底有各种海星、珊瑚等植物;凶猛的鲨鱼正快速的游着……孩子们看着兴趣极高,目不转睛地看着画面,相互描绘着神秘的海底世界,极大地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接着他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创作了自己的海底世界:有的画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鱼在悠闲地游着,两边的海草正在跳舞;有的画几条鱼儿面对面,原来它们在讲着悄悄话――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海底世界教案篇(10)

理解并尊重幼儿的情感表露。教师对幼儿情感表露的反馈应该建立在平等意识的基础上,避免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和感情。

关键词:情感表露;倾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260-02

案例背景:

今年春游我们大班孩子去了海底世界,那是我班孩子们第一次去参观海底世界,孩子们都特别兴奋,看的投入而仔细。我着重带领孩子们观察并介绍了几种外形有特色的海洋生物,比如――尖嘴利牙头部有腮裂的鲨鱼,像蒲扇一样的鳐鱼,穿彩条三角形衣服的神仙鱼,细长个儿的海蛇,五角星样的海星,戴帽子的水母。这些外形极富特色的海洋生物非常受孩子们的喜爱,让他们议论纷纷争相说着自己的发现,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愿离去,我也拍了资料照片以备教育教学活动时使用。

案例描述:

这周在经过了谈话活动“海底世界”,进一步明确了各种海洋生物的外形特征后,我们准备用绘画方式再现美丽的海底世界与奇特的海洋生物了。

绘画课上,我们对照照片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海洋生物开始绘画,小朋友的选择各不相同,有的喜欢色彩艳丽的,有的喜欢外形奇特的,有的幼儿虽然线条简单,却胜在画面布局合理。看到左臣时,我发现这个平时较有思想,经常与众不同的孩子用三个各不相同的海洋生物组成一幅布局合理,线条清晰,画面干净的图画,另外,他还添加了一些水草、泡泡、石头,并尝试用浅黄色的线条表现水族馆中装饰性的光线,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生动,显出他用心在画。我一边想着讲评时要着重表扬左臣这样仔细观察,认真绘画的态度,求新求异的风格,一边注意哪些那些孩子的画比较有特色值得着重讲评。

转了一圈后我对孩子们的绘画有所了解,心里也有了几个要着重讲评的人选,转上最后一圈准备看看小朋友是不是都快结束可以收尾进入评价环节了。这时我意外的发现左臣的画面被大大小小的黑色块覆盖了,特别是那3个画的很好的海洋生物已经完全被涂成了黑色。

我大为光火:谁这样捣乱?把你的画涂成这样?

左臣却理直气壮的说:老师,这是我画的。

呃……?我的火一下窜上来了――美丽的海世界就是那你画的这个样子?你求新求异的绘画也该有个限度吧,总得符合实际,区分美丑,不然不变成毫无根据的想象了?

我压住火气,以尽量平稳的语调问:刚才那样各种颜色的画不好看?

回答我的是坚定而自信的声音:好看。

我再忍:现在这样黑乎乎一块一块的好看?

语调低而慢了:不好看。

既然你知道了,我也就不忍了:那为什么画成这样乌七抹黑的?(气的我南京话直往外冒)

我的语调因提高了八度而显得尖利又急促――――这孩子是怎么了?是不是我鼓励孩子们求新求异的绘画表达,鼓励过火了?

继续是低而慢的回答:我看到的海洋就是这样。

我被左臣的话里难过又悲伤的情绪弄愣住了,这不像是在找理由,虽然他以前经常找理由和我辩论并以此为乐。

我疑惑的问:你看到的?是和小朋友去海底世界看到的么?

继续难过中:在电视上,因为有石油!

钻井平台爆炸,原油泄漏,环境灾难。方圆数英里的海水上漂浮着像沥青一样的黑色黏稠物,被原油裹满身躯而死忘的海豚,鲸鱼,因羽翼被原油浸润而无法飞翔的海鸟,成吨死亡的海虾牡蛎,过去几十年的原油泄漏事故的惨重后果。所有的,因左臣的这句话电光火石一般涌入我的脑海――我的视线定格在那副黑乎乎的画面,我的心感受到他难过的情绪,我的情感体验到他的悲伤。我为我刚才能忍住火气而感到庆幸。

诚然,左臣的情感体验超出了我的估计,也超出了我这节教育活动的原有目标,我们在海底世界体验到的美好世界在左臣心中扩展到了世界海洋正在经历的灾难,我们眼中看到的奇特而美丽的海洋生物使他联想到了在被原油污染海域中可悲的生存者,海鸟,海豚,鲸鱼。那些照片不久前我也看过,足以引起人们的悲伤。那么对于这种超出既定轨迹的教育现象,对于超出预计的情感表露,我是要把它弱化暂时搁置,还是要把它作为一个教育契机激发其他的孩子?我选择了后者。

在评价过程中,我着重说明左臣原来的画和现在的画,并让他介绍自己把美丽的绘画涂黑的动机,帮助孩子们体验那些在被原油污染海域中生存者,那些海鸟,海豚,鲸鱼的悲哀。话题一聊开,原来许多孩子在家或多或少的都看过关于海洋原油泄漏的新闻。黑乎乎的、脏死了、都死掉了、人也活不了、鸟都不能飞了等等词语从孩子们的嘴里说出来,他们争先表达着,与我们春游海底世界时的争先表达如出一辙却又大相径庭。也许他们的幼小心灵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负面信息,第一次体验到生存的悲哀,第一次感受世界的残酷。也许他们并不懂得这些事有多么的可怕,对环境的污染有多么的严重的后果,对人类的生存提出多么严峻的考验。他们感到了一时的难过与悲哀(而且还很可能此时的他们还并不了解悲哀这个词语的含义),并在画中,在语言中表达了这样的情绪,虽然并不是合适的场合,并不是你需要的时机。我们应该给他们表达的机会,不论它们所出现的时机是否正确,无论他们的表达方式是否是你所需,无论这与你的计划是否有偏差。孩子们的心是纯真的,当有情感需要表露时,请尊重他们,请倾听他们,请鼓励他们,请你暂时放下你的计划,你的目标,让你的心与孩子们的贴近一些,去体验他们那小小心灵的爱与悲伤,融入他们的心跳,与他们做个真正良师益友。

案例分析

2010年4月20日,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两天后沉入墨西哥湾,造成11人死亡。爆炸冲击力撕裂了连接钻井平台和井口的长5000英尺(约合1524米)的管道,井口本身开始泄漏原油。美国当局很快便认定,每天有5000桶(约1万吨)原油泄漏到墨西哥湾,可能会引发一场破坏程度堪比30多年前“埃克森-瓦尔迪兹”号事故的环境灾难。至于最终泄漏的原油总量,恐怕同样是个天文数字。这是网摘的一段话,粗略的说出了原油泄漏的事实。

这发生在我们春游的前几天,镜头中的残酷与悲惨和我们在海底世界看到美丽与梦幻是两个极端,令人印象深刻。

左臣在绘画活动中联想到了原油泄漏的场景,引发了他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而终于将它付诸于画中。这时教师面临两个方向的选择,控制或顺从。

后现代主义学者多尔认为:“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者团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灌输者、行为的约束者、思想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具有“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的“首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强加给孩幼儿,而更多的应该是想方设法为幼儿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方法、模式、角度等等。

教师对幼儿的情感倾注与关怀应建立在平等意识的基础上。

平等意识还应体现在尊重差异、尊重个性的自由教育中。卢梭说:“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们应该成为最优秀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教师应接纳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接纳幼儿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接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幼儿;并努力成为幼儿的欣赏者,使幼儿在平等、自由、尊重的环境中自信、健康地成长。

只有具有了平等意识,教师才会全心全意地爱她身边的幼儿,才能更接近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给予更及时和正确的鼓励、支持与引导。而幼儿也会感到老师的爱,觉得与老师在一起是愉快的、自由的,不论在人格、情感等各个方面,都将得到较好的持续发展。

上一篇: 心理分析 下一篇: 美术鉴赏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