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测试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19 06:09:17

笔试测试

笔试测试篇(1)

在确定如何取用之前,必须得说说公务员考试的流程,即先是笔试,这一关节基本上是相当公正公平的,作题得分可说是唯一的硬性指标;第二关面试就比较“人性化”了,因为面试官对考生的主观印象分、人事关系层面、单位关系、地区关系等等,都是可左右及决定打分高低的关键因素、至于政审关,大多数报考人员事先都会自己掂量的,比如说自己曾有犯罪记录,或被开处过等等,也就不会来报考了:最后是体检关,与政审情况差不多,报考人员多有自知之明、自会掂量,早在古代选拔官员,已有规定“凡相貌不端,肢体不全,或跛脚或跎背、聋哑盲残疾者,俱不取用。”现代的体检虽说更细化了,比如查各项体质指标及体能测试等等,但多数只要能闯过笔试、面试的,基本上就算大半边身子已经踏入“公门”了。当然,亦不乏有报考人员栽在体检这一关节上的,但终是少数,总之从进入面试开始,若有关系的报考人员就可以进行一些“人事活动”了、所以大多数问卦者最关心的,专门来问测最多的就是笔试、面试是否能够通过,故本人结合长期实践及总结经验,着重在本文中阐述国考笔试、面试的取用及分占法。

以上之所以说明了一番公务员考试的具体步骤程序,就是提醒预测师必须得越是了解某一事项的内在运作机制,越是能依据卦象作出更加贴切、详尽、准确的预测内容及结果,也就是根据实际事象在卦中正确地定位找出用神爻及其之间的相互生克冲合关系来,因为是“先有事、才有卦”而绝非“先有卦才有事”的,这一点道理深了,望同仁细思之。

国考卦取用及分占依据

一, 了解了国考四道关卡流程之后,就自然明白在占测笔试时,重在得分上,所以父爻(分数成绩)为主用神,父旺生、合、持世、世、父皆旺,无空破墓绝无气,而应爻为别的报考竞争者,宜衰空破,不得父生,笔试必能通过。

二, 面试以世爻为考生,应爻为考官,官爻为报考的职务(岗位),世旺或不空破墓衰,平旺亦可,更得应爻生世,或世旺生应爻,表明能给考官良好的印象,甚至有些私下交情关系,故能打高分,就算是官爻克世,那也只能表示那个职位得到了也不轻松。

三, 有的人若实在嫌分占麻烦,想一卦就直问“这一次能否最终考上?”,那也可以一卦以概之,依据以上这样的类似意念起卦,首先需重点看卦中世爻得旺,而应爻(竞争者)需衰,官、父爻最好生、合、持世爻,与应爻无情,或生之却逢空、破、墓、绝,即乃最终考取之象。

实例解析

第一例:出生1986男 考某市级机关干部,占丙辰日面试能否通过

干 支:辛卯年壬辰月癸丑日庚申时 (日空:寅卯)

兑宫:雷泽归妹(归魂) 震宫:震为雷(六冲)

六神 伏神【本 卦】 【变 卦】

白虎 父母庚戌土 应 父母庚戌土世

螣蛇 兄弟庚申金 兄弟庚申金

勾陈 子孙丁亥水 官鬼庚午火 官鬼庚午火

朱雀 父母丁丑土 世 父母庚辰土应

青龙 妻财丁卯木 妻财庚寅木

玄武 官鬼丁巳火 子孙庚子水

干支:辛卯年 壬辰月 甲辰日 甲戌时 (日空:寅卯)

巽宫:风雷益 坎宫:水雷屯

六神 伏神 本 卦 变 卦

玄武 兄弟辛卯木应→父母戊子水

白虎 子孙辛巳火 妻财戊戌土应

腾蛇 妻财辛未土 官鬼戊申金

勾陈官鬼辛酉金妻财庚辰土 世 妻财庚辰土

朱雀 兄弟庚寅木 兄弟庚寅木 世

青龙 父母庚子水 父母庚子水

第三例,庚寅年己卯月丁丑日(旬空:申酉)

兑宫:兑为泽(六冲) 巽宫:天雷无妄(六冲)

六神【本 卦】 【变 卦】

青龙 父母丁未土世X-> 父母壬戌土

玄武 兄弟丁酉金 兄弟壬申金

白虎 子孙丁亥水 官鬼壬午火世

螣蛇 父母丁丑土 应 父母庚辰土

勾陈 妻财丁卯木 O-> 妻财庚寅木

朱雀 官鬼丁巳火 子孙庚子水应

1987年生,男,已参加某市级政法单位面试完了,测问能够通过?

2, 世临青龙化进神,变乾卦正是踏入司法单位之象。

3, 3,应为考官值日冲助世爻,有激励之意。

4,上父爻化进又与应爻五行相同,得评高分。

5,官旺初爻,报考职位是从基层或低层作起(反馈,若考取,得下派出所锻炼一年)。

6,世化戌收巳火官,又合月卯财,得到这个岗位及工资之象,结论,面试能能过并最终能被录用(一个月之后反馈,通知阳历5月份正式上班)

第四例,出生年:1983年 性别:女占:今年九月份的公务员考试最终结果?

辛卯年甲午月甲寅日(旬空:子丑)

离宫:火风鼎

六神 伏 神 【本 卦】

玄武 兄弟己巳火

白虎 子孙己未土应

螣蛇 妻财己酉金

勾陈 妻财辛酉金

朱雀 官鬼辛亥水世

青龙 父母己卯木 子孙辛丑土

公历时间:2012年7月19日

庚寅年[font=]癸未月[font=] 戊辰日(旬空:戌亥)

坎宫:地水师(归魂) 坤宫:坤为地(六冲)

六神【本 卦】 【变 卦】

朱雀 父母癸酉金 应 父母癸酉金世

青龙 兄弟癸亥水 兄弟癸亥水

玄武 官鬼癸丑土 官鬼癸丑土

笔试测试篇(2)

洗脸=洁净?

你只是每天简单地履行洗脸任务?还是真的想过“我究竟把脸洗干净了吗?怎样才算真正的洁净呢?

首先要判断我们的肌肤是否洁净,做个肌肤清洁程度小测试吧!洁面后简单的4步检验法:

wipe 擦 取化妆棉擦拭洗后肌肤,是否仍有污垢残留?

Reaect 照 观察镜中肌肤是否没有光泽?

Press 按 手指轻按肌肤,并没有立刻回弹?

Feel 感 受肌肤是否紧绷,没有轻松释放的感觉?

没想过真正的肌肤洁净感要经过重重考验吧?如果你拿到了四颗,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肌肤清洁是否到位了。毛孔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残留和污垢,如果清洁工作故得不到位,这些毛孔残留物会加重肌肤负担,将成为一切肌肤问题的根源,更会影响后续保养品的功效,这些绝非耸人听闻。

露得清定义“肌肤洁净”专业标准

现在,倍受皮肤美容学专业人士推荐的护肤品牌露得清重新定义“肌肤洁净”专业标准,那就是:创造无残留感

洗后肌肤唤出活力同时,露得清进一步解析“无残留”的含义:

・一是肌肤表面和毛孔中的油腻污垢等无残留;・二是洁面产品本身无残留。只有肌肤毛孔深处真正洁净、无残留污垢,才达到了肌肤净透的境界。毛孔呼吸自由,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令肌肤拥有一个理想的生存状态,才能焕发出健康、活力的神采。

露得清净化活力洗面乳&深层净化家族

笔试测试篇(3)

其实就是感应测量,感应线断的地方,一般要测通火线的线,然后把电笔沿着电线的外皮移动,电笔上会显示个有感应电的标志,然后一直沿着电线走,标志消失的地方就是断点了。

试电笔也叫测电笔,简称“电笔”。是一种电工工具,用来测试电线中是否带电。笔体中有一氖泡,测试时如果氖泡发光,说明导线有电或为通路的火线。试电笔中笔尖、笔尾、为金属材料制成,笔杆为绝缘材料制成。使用试电笔时,一定要用手触及试电笔尾端的金属部分,否则,因带电体、试电笔、人体与大地没有形成回路,试电笔中的氖泡不会发光,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可以用来进行低压核相,测量线路中任何导线之间是否同相或异相。具体方法是:站在一个与大地绝缘的物体上,双手各执一支测电笔,然后在待测的两根导线上进行测试,如果两根测电笔发光很亮,则这两根导线为异相;反之,则为同相,它是利用测电笔中氖泡两极间电压差值与其发光强弱成正比的原理来进行判别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笔试测试篇(4)

传统的纸笔测试主要用于检测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情况,考核的重点放在知识的机械记忆和重现上,测量的内容往往是零散、单纯的化学事实性知识。

题型单一,几乎固定为填空、判断、选择、实验和计算,很少出现新题型。试题情景脱离生活实际,计算题尤喜“偏、难、怪、繁”,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要化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运算,其他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考查和体现。

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查,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缺乏对学习成绩的科学分析与反馈。

以结果性、量化性评价方式为主。考查方法单一,不能与其他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诊断与促进发展的功能,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纸笔测验在功能上愈发地削弱和衰减。

传统纸笔测试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但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纸笔测试能在同一时间测试很多学生,测验的内容广泛,测试的效率高,便于分析研究,效度高等。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化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纸笔测试只有按照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进行相应的改进,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二、新课程理念下化学纸笔测试评价设计的基本原则

新课标要求纸笔测试考核的重点要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主,不要放在知识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取用鲜活的情景,体现实践性和探究性;不应简单地强调解题的技能与技巧,应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评价目标多元化

化学新课标指出,纸笔测试可以从观察、描述与解释简单化学现象出发,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化学视角对有关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行分析、判断,逐渐掌握化学用语的识别与运用,体验和尝试对简单化学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纸笔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因此,纸笔评价要坚持评价目标多元化的原则,既要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2. 评价题目多样化

可用于化学纸笔评价的题目类型主要包括论文型试题(如论述题、问答题)、限制型试题(如简答题、填空题)和客观型试题(如选择题、是非题、配对题)。目前化学纸笔评价基本上是以选择、填空和简答等限制型和客观型试题为主,鲜见论述题和问答题。问题解决是一个包括问题表征、原型匹配、反思与评价和元认知监控在内的复杂的过程,问题解决能力的高与低不仅与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相关,还与学生对化学问题或现象的认识能力、学生头脑中的原型和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有关,客观型和限制型试题在通过各种条件、设问限定答案的唯一性的同时,也限制、隐藏了解题者的思路。论文型试题由于开放度较大,给学生留下全面思考和充分表达的空间,便于教师进行诊断,弥补了客观型试题和限制型试题的不足。因此,在进行纸笔评价题目设计时,特别是进行同步作业题目设计时,可适当增加论文型试题的比例。

3. 评价设计层次化

布鲁姆将认知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评价和创造。为了便于分析,纸笔测试评价一般可将认知要求分为记忆、理解、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四种水平,而间接应用又分为分析、评价和创造三种水平。其中,直接应用是指在问题解决活动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比较熟悉和比较简单的具体情景进行分析和判断,建立起知识和实际问题之间的直接对应性联系;间接应用指的是在问题解决活动中能够运用相应的化学知识对新的、陌生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对解决新型陌生问题的方案进行评价;以及能够设计新的方案解决新型陌生问题即设计与创造性应用水平。其中,记忆、理解和直接应用水平多指向学生对特定知识本身(内涵、外延)的学习水平的直接考查,而间接应用水平则更强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关联、迁移、转换、重组等能力,以及学生将所考查的知识作为认识方式去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下表为认知水平要求的内涵及示例:

三、新课程理念下化学纸笔测试评价设计的一般流程

为了充分发挥纸笔测试的诊断、改进、激励、促进的评价功能,纸笔测验要尽可能避免传统纸笔测试的负面影响,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出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真实信息,从而使其对化学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发挥正确的评价与导向功能。

1. 确定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一种反映内容和考查要求的横竖两向表格,其中横向栏目从左到右表示知识或技能水平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层次要求,纵向栏目表示学习内容,中间格子内容表示测验题目及其分值。双向细目表可以较简明地表达教学内容、期望学生达到的认知能力类型以及能体现这种认识能力的测验题的类型和数目(分值)。如下表所示:

每一格子都有两个数字,括号外的数字表示题号,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分值。在统计此表时要注意测验内容的交叉性。比如有的题目既考查了化学实验,又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因此,在统计时要根据情况而定。双向细目表可在考前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了解期待他们掌握的内容并指导他们的学习。

2. 试题的选编

高质量的纸笔评价试题需在试题命制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突出内容的科学性、过程的探究性、结论的开放性、问题的应用性。

(1)内容的科学性。内容的科学性是试题命制的底线。科学性不仅要求试题内容学科逻辑正确,而且要求方法合理、操作可行、结论可靠。

科学性原则要求命题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命题过程中要崇尚实证,反对在学科逻辑中“想当然”,以逻辑上的当然代替事实上的必然。在新课程背景下,应竭力摒弃那些人为设障、刻意偏曲、增加难度的“赝情境、伪问题”,防止这类试题的滥用,误导对化学学科本质的认识,异化化学学科能力的培养。

(2)过程的探究性。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探究性原则要求命题者在试题设计中要突出问题意识,即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同时体现科学方法,即在试题中渗透探究手段,开启解决问题的智慧。

科学探究作为中学化学中的学习方法及学习内容,在纸笔测试题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题中要考查的内容较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内的数据获取信息,进行比较、联系,解决提出的问题,引入了控制变量这一科学探究最常用的方法,在探究中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3)结论的开放性。问题一般是指那些材料新颖、内容开放、设问开放、解题途径开放的一类试题。开放性问题不仅有利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开放性问题有利于学生把化学知识和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开放性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等能力的提高,同时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从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问题的应用性。迅猛发展的化学科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性重视以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试题的合成

编制好试题后,将试题组合成试卷,要对照双向细目表检查各知识点、各层次学习水平是否都安排了试题,比例是否恰当等。

四、体会与思考

1. 纸笔评价的实施包括纸笔评价任务的布置、组织等

在布置纸笔评价任务时,教师应向学生明确评价目的和要求,如用多长时间完成、开卷还是闭卷等。在纸笔评价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从错解析因、正确解答、相关知识和体会等角度进行试题分析,以提高他们自我诊断、自主分析、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2. 教师要以恰当的方式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不宜根据分数公布学生的名次

笔试测试篇(5)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4-0036-03

新课程改革以来,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品德课程的难题。许多学校尝试采用日常评价和期末纸笔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一学期的品德课程学习作出评价。这一探索符合品德课程所倡导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要求[1],但同时也对纸笔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纸笔测试唯有不断变革创新,才能回应品德课程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等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要求。近年来,余姚市尝试以期末品德开放性测试,创新品德课程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以下,笔者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为例,阐述在期末纸笔测试中的探索。

一、立足儿童生活,拓展命题时空

品德课程的开放性需要教学时空的拓展与延伸,相应地,课程评价也应当走向开放与多元,不仅关注学习成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因此,品德课程纸笔测试应当立足学生生活,拓宽命题时空,用评价引领师生、家长真正将日常学习与生活视为品德生长的场域。

[例1] 建立家庭小档案,和爸爸妈妈互动起来吧!

这是三年级期末测试的一道试题。本试题立足第二单元“我的家庭”板块,设计了“建立家庭小档案”和“亲子互动卡”。这一试题的测试过程贯穿整个学期。在教学本单元时,由学生与家长一起建立“家庭小档案”,约请家长关注孩子一学期的成长。期末测试时,孩子在试卷中写下对爸爸妈妈要说的话;家长则根据孩子一学期以来的成长情况,写下期末评价与寄语。通过测试答题,孩子表达了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恩,家长则对孩子提出了表扬和成长希望。亲子在互动交流中,回顾一学期的生活,增进了情感交流,让学生获得了更加深刻的成长感悟与体验。这样的纸笔测试,从课堂到家庭,从一个学习节点延伸至整个学期生活,极大拓展了评价时空,既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更有助于引领师生家长关注日常学习与生活。

二、创设试题情境,激活儿童生活

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纸笔测试命题也应当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的试题情境,激活儿童生活,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例2] 邮政局除了可以传递信件、邮政储蓄、订阅报刊,还可以发行明信片。快过年了,快写上你对朋友最真诚祝福吧!要按照正确的格式书写信封哦!

本试题针对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漫话邮政》一课的学习而设计。本课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在信息社会,邮政带给人们生活的快捷便利,认识到邮政局和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学习过明信片的写作。本试题引导学生回顾与使用写明信片这一生活基本技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通过写明信片,让学生回顾一学期的同伴生活,传递友谊,沟通情感。

三、捕捉社会热点,拓展儿童视野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注重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容整合。这要求品德课教学要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不断拓展学生视野。纸笔测试命题自当立足这一要求,将鲜活的社会生活引入试卷,引领儿童读试题,看生活,拓展视野,了解社会。

[例3]阅读材料后,请完成以下题目。

材料:歌曲《常回家看看》道出了所有老人的共同心声,因而一夜之间就唱红了大江南北。人们通常认为,“常回家看看”只是对子女孝道上的要求,子女不这样做仅承担道义上的责任。其实,当我国已走入老龄化社会时,“常回家看看”已不仅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是子女法律上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明确将精神赡养作为子女的法定义务。该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就是说,对老年人的赡养,除了要给予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外,还应给老人精神上的慰藉。可见“常回家看看”已经被法律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子女赡养老人的一种重要方式。

1.你从这组材料中读懂了什么?

2.我们余姚有哪些关爱老年人的相关措施呢?

3.如果你给家里的老人打电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本试题针对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温馨一家人”板块的学习,旨在考查“知道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尊老敬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衍生了“常回家看看”被法律赋予新意义等诸多社会问题。将这一社会现象引入试题,既契合品德课程学习主题,又深化了学习主题,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对“尊老敬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测试,不仅检测了学生知识的习得情况,更开阔了学生的社会视野。

四、丰富试题层次,观照学生个性成长

学生个体发展存在差异,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应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品德课教学必须立足学生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品德课程评价在命题上要观照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丰富的可选择性和层次性,引领学生在评价中实现自主成长。

[例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处处有规则,我们都要自觉遵守。请根据自己的实际行为,完成下表:

自我评价标准:自觉遵守得五星;基本遵守得四星;有时遵守得三星;经常不遵守得二星或一星。

本试题针对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在集体中”中《集体处处有规则》一课,通过让学生描述课间、超市、马路上的规则,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试题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通过自我评价促进孩子自我反思,作出自我判断,督促学生学会“知行合一”。

同时,在试题编排中,我们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试题排版注意使用宽松的字间距与行间距,以缓解学生的答题焦虑;注重图文并茂,或配以相关活动照片,或将简单的线条变为丰富的图形,帮助学生读懂试题,领会命题意图;同时,试题配以清晰而温馨的指导语,如“亲爱的同学,在这收获的时节里,祝愿大家在《品德与社会》的果园里用智慧、自信和细心去收获成果吧!相信你是最棒的”等,从而唤起学生的答题兴趣和信心。

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纸笔测试只有克服重知识考查的困境,才能与日常评价相得益彰,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正如浙江省特级教师、学军小学副校长许宏强调的:“我们做这些评价,是要去激励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通过一些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唤醒学生成长的力量,改进教师教学的行为。”我们将继续探索。

笔试测试篇(6)

纸笔测试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大评价方法之一,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主要手段,它具有导向、激励、反馈和调控等多方面的作用,理应成为教师和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然而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眼里,测试成为负担,尤其让学生害怕。要让考试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地发展,笔者认为应从纸笔测试命题开始。如题目应温馨表述,散发人文关怀。教育哲学家金生弘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你——我”对话与理解式师生关系模式。他认为,师生在教育教学中都应把对方看作是与自己平等对话、沟通的主体,这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深度会谈与讨论。综观以往的试卷,一般都是采用标准化命题,从标题“某年某学期某年级语文测试卷”到“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等题型,总是一成不变,呆板、单一,让人一看就产生沉重感和紧张感。改革试卷命题方式可以改变以往命题的“冷面孔”,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多用鼓励性、激励性语言,缩短学生与试卷之间的距离。在命题时,题型应丰富多彩,使学生感到既有趣又轻松。如“判断对错”改为“啄木鸟看病”或“我当包公”,“选择题”改为“沙滩拾贝”或“大浪淘沙”。低年级的试卷可以以“亲爱的小朋友,欢迎来到快乐农庄。我是农庄的主人,很高兴认识你,请在我们的纪念本上留下你的姓名,然后随我乘坐游览车进入快乐农庄吧”当卷首语。高年级可以以“亲爱的同学,学期结束了,你想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吗?你想挑战自己的极限吗?赶快行动吧,拿起你手中的笔,拿出自信,发挥聪明才智认真细致地做题,预祝你在本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引入考试。在数学测试题旁增加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语言当导语:“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基本计算题,只要你细心,一定能做得又对又快!”“下面这些图形你一定很熟悉吧,想好了赶快动手,胜利属于你!”在试卷的最后出示:“你的考试旅程结束了,请细心检查一遍噢!”热情亲切的话语消除了学生与考试的隔阂,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极大诱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激活了思维,更重要的是学生端正了考试心态,潜移默化中把考试当作了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金谷中心学校)

笔试测试篇(7)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64-04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可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新课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师生角色的再定位。笔者认为,按照中国的国情,只有构建出能够体现教育改革思想的评价体系,才能使教学改革朝着新课程理念的纵深方向发展。而作为评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纸笔测试,在形式上应改变传统的命题模式,对教学的引导应体现新课改的意图,强化教学的育人作用,使之顺应时展的需求,更好地为深化教育改革。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着重谈一下自己的思考与尝试。

一、我国纸笔测试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导致了考试制度的产生。考试制度是一种比其它方式更客观、公正的衡量人才、选拔人才的制度,对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目的变化而不断改进。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有招贤纳才的需求,“学而优则仕”的科举考试为读书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客观上对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个时期的考试有着浓郁的忠君、教化色彩,试卷内容随机、片面,公允当疑。到了近代,受西方科技文明的影响,废止了延续千年业已腐朽的科举考试,格物致理,算数几何,试卷中出现了学以致用的内容,文理分科,对人才标准的界定趋向于精细化和专业化。考试形式则借鉴了西方社会的普遍做法:文理并举、分门别类,试卷内容、能力检测因科而异,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近代考试模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考试试卷。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中,国家教育部门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修订,考试制度相应地做了较大的调整:1952年颁布的第一个《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按照力、热、电、光、原子的体系安排教学,考试强调“以积累和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为主,以训练技能、技巧为辅,兼顾与生产实践相结合”;1956~1963年随大纲的补充,在考试中强调重视基础,突出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绵延几十年的“双基论”;此后的1986年考试命题突出“三个面向”的思想,而1988年修改后的大纲增加了关注“非智力因素”。从此,教学改革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而体现改革成果的纸笔测试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到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再到如今的关注学生认知规律,注重构建基本知识体系,强调知识的应用,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关注非智力因素,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等。可以说,发展至今的教育改革迎来了一个繁荣的新局面,各种思潮、认知的激烈碰撞,必定催生更为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实践。

二、纸笔测试的功能决定了考试的形式

古人尚有“不求文章甲天下,但求文章中试官”的狡黠,对主考官命题风格、学术造诣甚至生活习性的揣度,无不是莘莘学子备考之需,可见,应试的技巧自古有之。在这样的游戏中,考试的功能是功利的,“一考定终身”注定所选人才是单薄的甚或畸形的。

到了近代,西风东渐,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才等级观念,工程师、科学、技术等名词的出现,又极大丰富了人才的内涵。但从客观实际出发,此时考试制度改革的象征意义仍要大于实际意义,这也是由于中国近百年来摇摆不定的发展方向、举步维艰的国情所决定的。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考试制度日益完善,纸笔测试的功能就是要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选拔国家急需的、大量的各种人才。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建国以后的教育改革是卓有成效的,纸笔测试对于遴选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时期的物理试卷集中体现单一性、唯一性、终结性及选拔性原则。重视评价的甄别性、选拔性。推崇纸笔考试的(一锤定音)终结性评价。

纵观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历史局限性的集中表现就是课程培养目标的狭隘与偏执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僵化。这恰恰是衍生应试教育,并且是应试教育大显身手之所在,也是素质教育不能全面落实的关键障碍。

三、新课程纸笔测试应体现素质教育的育人功能

通过上面的论证,不难得出结论,纸笔测试的功能决定了测试的形式,而测试的形式又对日常的教育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赋予纸笔测试新的育人功能,首先要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意图。

(一)高中课程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为此,纸笔测试的基本框架同样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加强学生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使学生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即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理解科学的认知过程和方法,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学生的特长与发展潜能具有多样性(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接近成熟的程度,学生应该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规划自己的人生。

鉴于此,在纸笔测试中,要体现出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在课程目标上,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具体设计;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强调对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整合,分别给出相应发展层次的评价标准。“要不惜分数,慷慨地给孩子一个准确客观的评判”,同时,在问题的设置上要对学生学习的设计、规划加以引导,结合学科特点,明确提出过程性目标、体验目标,以期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特别对具有人文和艺术倾向的学生(文科),比如阶段论、主次论、理想化等思想的渗透,通过纸笔测试让学生将学到的能力延伸至人生的设计上;而对具有工科、财经和体育能力的学生,则应该倾向于学以致用,通过纸笔测试,让学生体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可以说,这正是物理学科特有的优势,如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生产实践对理论的验证和修正,科技前沿、社会热点乃至人类的未来设想等等,都为新形势下的物理纸笔测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具体反映在纸笔测试上就应该设置固定的小栏目,类似于西方小学教育中的研究课题的开展,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课题论证――数据采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要在课程标准下教学的多样性与目前高考的统一性之间找到评价学生学习的“平衡点”,力求在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减轻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三者间实现科学统一。

5.在课程评价上应更新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新物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比原《教学大纲》课程增加了一些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新知识,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更新,其中必修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选修内容则着重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深层次的理解能力、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知识模块进行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发展需要。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精力和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课程评价上就应更新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评价学生学习的物理纸笔测试就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纸笔测试评价还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

(二)新物理课程进一步突出了科学探究的作用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之中,使其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值得借鉴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研究报告认为物理教学应该:培养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强调信息的量;在不同的情况下以不同的方式传授概念;让学生将某些科学上的想法公之于众,与他人共同工作;培养学生对证据、逻辑和科学见解提出疑问的习惯;让学生懂得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也应该知道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冲击。

为此,在纸笔测试中,应体现学生的探究、总结过程,通过设置开放而不失严谨、创新而又实事求是的题目,以及灵活多变的试题内容,体现学科内在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探讨学生学科心智特质的内在差异。纸笔测试的内容应从试题命题立意、试题材料、设问方向,学生的心理反应等方面进行新的建构,以突出学生在每个试题上的差异表现,将学生的学科心智特质转化为显性的考试反应行为,起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竞争力的公民。另一方面,也能突破教师局限于学科知识考虑教学问题的思维定势,引导教师从学科能力结构、学生认知心理结构的内在因素去反思学科教学问题,促进教师强化“因素分析”的思想方法,更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程教学改革上来,从教学内在的矛盾性去探讨学科教学和突出学生学习心智发展的培养。

四、纸笔测试要实现由传统的“诊断检测”到“引导育人”的观念转变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从一个侧面形象地指出了应试教育中师生的不对等地位关系,老师围绕考试展开教学,学生“望考生畏”、“谈考色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应试教育下的纸笔测试实质是科举制度下“八股文”的延续。值得庆幸的是,教育界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近几年的的教育教学改革,更是在评价体系中体现了改革的思路和设想。作为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笔者认为纸笔测试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作为阶段性考试,纸笔测试应该准确定位

“阶段性的考试,如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不同于高考等选拔性的考试,甚至不等同于评价能力水平的会考”。阶段性纸笔测试的功能应该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划和引导。如果教师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把握阶段性纸笔测试的性质、功能和目的,以高考物理科考试标准来组织考试,势必导致新课程理念向学校沉积已久的高考导向思维让路,是将升学作为唯一培养目标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使然,是所谓“一步到位”的教学与评价策略的实际体现。其结果容易使高一新生被套上高考枷锁,极容易产生大批不及格的学生,极大的伤害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学校教育应体现“教育的生命即生命的教育”。

(二)在新课标背景下的纸笔测试不能以降低试题难度为代价

笔者认为纸笔测试的改革不能简单等同于前些年所倡导的“减负”,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具有自主性,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目标,能自我调控,主动接受教育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把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

考试内容应与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范围、认知类型和难度水平相匹配,测量的目标应体现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推理分析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其核心目标是考查学生的现行能力水平,不是只注重学科知识的单一内容,而要有效的突出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必修模块,同考查学生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能力、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选修模块相协调,精心设计检测方案、检测目标和试题内容。试题的难度以容易题(难度系数大于0.7)、中等题(难度系数在0.3~0.7之间)和难题(难度系数小于0.3)三级,其试题量比例控制在3∶4∶3,这样比较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既有利于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又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开展,对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新课程纸笔测试的试题要科学严谨,切合学生实际

笔者认为新课标背景下纸笔测试的试题要科学严谨,切合学生实际,不要追求试题的过分花哨而不顾物理学科特点和模块形式,人为地、生硬地编造一些所谓的“过程题”、“价值题”和“态度题”,并将此作为模块考试的亮点。教学中的纸笔测试是一种阶段性标准参考测验,是相对准确地检测学生基础知识和部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很难检测学生的复杂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为硬性地编制一些所谓的价值题,既是对课程理念的曲解,也是对检测效果的舍长取短。

新课程纸笔测试的试题应改变过去相对单一的封闭性试题过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试题。封闭性试题具有严谨性、客观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它具有确定的条件、方法和答案,易于教师对学生评分的掌握,但它很难考察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开放性试题具有不确定性、主观性和模糊性,它具有检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在试题的编制中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试题,改变相对单一的封闭性试题,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当前的教学改革有积极地引导作用。

(四)新课程纸笔测试的题型设置

纸笔测试的题型是直接反映考查内容的形式,应服从于考试的目的和考试内容的要求。不同题型的测试功能不同,客观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主观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分析、综合、探究能力。因此,采用什么样的题型,对于试题的质量以及考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考试的题型内容要适合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与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和复杂性要求相一致,可以促进学校的课程和教材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善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因而在纸笔测试中应该保持一定比例的主观题,以发挥考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笔者认为题型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1.题型的选择要考虑试题测量的行为目标、设计的内容领域以及需要的条件,即题型应与测量的行为目标要求一致。这意味着不同的题型检测不同目标的能力存在差异。

2.题型的选择要保证考试结果达到预先设定信度要求,即必须考虑不同题型试题的比例,体现不同题型对学生不同的测试功能。

笔试测试篇(8)

一、概述

在美国的教育测试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大型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具体实例包括美国研究生院入学测验(GRE)、美国商学院研究生招生测验(GMAT)、美国护士执照测验、美国军事职业倾向测试(ASVAB)等。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日趋成熟。而在我国计算机自适应测验基本上还处于研究阶段,大部分行业使用的还是纸笔测验,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与传统纸笔测验(Paper and Pencil Testing,PPT)截然不同。参加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相当于给每位被试一份独特的试卷。而在传统纸笔测验的模式下,每个人答的都是同样的一套项目。事实上,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为每一位被试量身打造一份试卷,从而对被试的水平(θ)进行更变精确的测度。具体的做法就是依据被试的答题情况,从题库里连续选取最接近被试实际水平的项目让其作答。换句话说,项目难度是与被试的能力水平(θ)相匹配的。这样一来,水平较高的被试就不必回答过多的简单考题,而水平相对较低的被试也不必回答太多难题。因此,计算机自适应测验能通过较少的考题就对被试的水平(θ)做出更加有效的测度[1]。这是它较之传统纸笔测验的优势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认知诊断(Cognitive Diagnosis,CD)[2]理论的兴起,计算机自适应测验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带认知诊断功能的自适应测验[3]。广义的认知诊断是指建立起观察分数和被试的内部认知特征之间的关系。这种认知诊断既包括在心理学理论建构中的应用,也包括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4]。认知诊断理论被视为新一代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的核心,认知心理学与心理测量学是实现认知诊断的两大基础。认知诊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对被试按照其细粒度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类。具有认知诊断功能的自适应测验是未来测验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的纸笔测验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古就用考试来选拔人才,一直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目前纸笔测验在我国还十分流行,主要是因为纸笔考试在国人心里已经根深蒂固,并且有完善的考试制度和机构。

传统的纸笔考试采用纸和笔的形式,应试人员利用笔在纸质试卷上作答。传统考试思想是面向试卷,或者说是面向试题的。在这种考试中,每次考试以固定的考题考核每个考生,考试考卷单一,出题方便,对于每个考生而言,题目中只有一部分是符合自己真正能力的,其余的题目要么简单,要么过难。所测出的被试水平的准确性受到怀疑。并且对同一个被试来说,两次不同的考试之间基本上没有可比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考试理论的发展,纸笔测验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考查的项目较多;考试时间必须固定;数据分析十分不方便;不同测验的测验分数没有可比性;不能提供被试更具体的知识掌握情况;由于被试笔迹等导致的测验误差较大;阅卷不方便,效率不高,导致测验结果公布不及时。

三、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是相对于传统的纸笔考试及基于计算机的测验(CBT)来说的,它与传统的纸笔考试截然不同,参加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相当于给每位被试一份独特的试卷。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好处也正在于此,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为每位考生(被试)量身打造一份试卷,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它像“因材施教”那样“因人施测”,高能力水平的被试作答难度大的试题,低水平被试作答容易的项目,不同能力水平的被试作答不同难度的项目,从而对被试的能力水平进行更为精确的测量,真正开创了测验领域的新天地。而在传统的纸笔考试模式下,每个考生答的都是同样的一套试题(也称项目),是一种“千人一卷”的模式,没有针对被试的水平来设计测验,测验的效率较低。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理论基础是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项目反应理论是一种新兴的心理与教育测验理论,是在分析与克服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CAT是建立在IRT基础上的,从题库的建设、参数的估计、项目的选择再到最后的评分,都是以IRT为指导进行的,可以说IRT是CAT的核心,甚至有人说,计算机加上IRT就是CAT。基于IRT的测验模型称为IRT模型。IRT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定义了被试对项目的作答反应和潜在能力特质之间的关系。IRT的模型有很多,可在实际需要的时候选择最合适的模型。计算机自适应测验利用了最先进的工具:计算机,因此,自适应测验的优点大多和计算机有关,比如:实时阅卷,被试当时就可以知道测验成绩;被试测验数据分析方便;测验长度较短,测验误差小;由于被试能力与项目难度是定义在同一个量表上,因此测验成绩具有可比性,等等。

认知诊断研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方向。具有认知诊断功能的自适应测验是未来测验的发展方向,因为它不但提供被试的测验分数,而且提供被试详细的知识掌握情况,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四、高校考试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各高校里采取的考试形式主要是纸笔考试的形式,前面已经谈到,纸笔测验有很多缺点,并且纸笔测验不能很好地保证测验的公平性,同一被试不同测验的测验分数没有可比性,纸笔测验不能提供认知诊断功能,这些都是造成纸笔测验逐渐被自适应测验所取代的原因。计算机在我国已经平民化,已经有了实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物质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考试理论的发展,高校考试形式有必要进行改革――实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并且将来实行带认知诊断功能的自适应测验。当然,进行大规模考试形式的改革必须有相应的国家政策支持,出台相关的文件。我国的大学生英语四、六级测验有望率先实行自适应测验,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自适应测验在我国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Weiss,D.J.Improving measuremen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with adaptive testing.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J].1982,(6):473-492.

[2]Jacqueline Leighton,Mark Gierl.Cognitive Diagnostic Assessment for Educ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M].2007.

笔试测试篇(9)

分析近年我省小学语文期终测试试卷,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命题的目的出现偏差,不能较好地体现语文课程目标及课程基本理念,对语文课程有效实施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命题的内容偏向识记语文知识,不仅加重学生学业负担,而且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命题走“套路”,凭个人经验,缺乏科学的命题论证与设计,不能较好地把握测试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期终纸笔测试命题的相关问题与同行共商榷。

一、测试命题的目的

语文期终测试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减轻课业负担;改进教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因而,其命题应指向语文课程、指向教师教学、指向学生学习。

1.指向语文课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特质所在,与“学习语言文字”的说法有着本质区别。作为语文终结性测试的命题,应该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主要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而不单是考查学生语言文字以及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命题的关键是要创设一个运用语言文字的情景,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例如,“从以下四个选项中找出与带点词意思最接近的词,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中:骄傲(?摇?摇)?摇A.娇气?摇?摇B.自大?摇?摇C.满足?摇?摇D.自信”的命题与“在括号中填写近义词:骄傲(?摇?摇?摇)”的命题相比较,前者要求对诸多意思相近词进行比较,学生需凭借自己语文实践的经验和语感进行判断和选择,这不单是对语文知识的考查,更是对语言文字运用(包括语言材料积累、语感能力等)的考察,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征;而后者只是要求学生写出“骄傲”近义词,这明显指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识记,其命题并非直指语文课程性质。

2.指向教师教学。期终测试命题应对教师教学的改进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第一,命题标的要单一,应有利于诊断教学问题。

题例:找出读音错的一个词,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三年级下期试题)

réng lòng huǎn luò

A.仍然 B.摆弄 C.缓慢 D.落后 ( )

本题主要考查字的读音,具体考查受地方音影响的声母为r、l、n、h的字的读音,命题标的单一,有利于分析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教学。若命题标的不单一,会对分析、诊断教学问题带来困难,不利于教学改进。

第二,命题立意依课标,应有利于把握教改方向。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而并非强调学生语文知识的识记水平。例如考查学生对文本人物评价的能力,命题选取未教文本,就比要求评价课文中的人物更具有教改导向意义:前者重学生阅读实践能力和人物评价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标精神;而后者则可能导致要求学生大量背诵有关课文人物评价内容,造成学生学业负担加重且阅读实践能力低下的不良后果。

第三,命题与教学整合,应有利于推广教研成果。语文测试命题要体现语文教研教改的成果。例如,通过命题要考查学生书写汉字的水平,考查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考查学生阅读想象和体验文本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和揣摩语言表达顺序、表达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3.指向学生学习。第一,命题要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语文学习目标,懂得学语文主要应获得什么?第二,命题要倡导有效的语文学习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第三,命题要真实反映学生语文素养水平,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矫正等多功能作用。

二、测试命题的内容

语文期终测试命题的内容是由语文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内容、本学期学习内容及测试目的所决定,综合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参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生语文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框架,从“积累”“阅读”“习作(写话)”三方面来架构测试内容。

1.“积累”部分。这里所提到的“积累”不是机械、单一地重复识记语文知识,而是提倡学生在语文实践(语言文字运用)中获得的相关知识、经验及其运用能力等。学生学习语文的积累是多方面的,包括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积累,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内涵的积淀,还包括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层面的积攒。从纸笔测试架构“积累”的命题内容主要有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着重考查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考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或运用常用词语、成语;考查课文优美句段及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的识记、理解、运用等。如下表:

2.“阅读”部分。“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在三种不同情境下的四个基本阅读能力。

三种情境:为了获取文学体验的阅读;为了获取信息的阅读;为了完成任务的阅读。

四个能力:提取信息——从文本中获取多元信息的能力;整体感知——形成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形成解释——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能力;做出评价或解决问题——对文本内容或形式做出合理评价,或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的问题。如下表:

3.“习作(写话)”部分。习作(写话)部分着重考查学生恰当运用语言文字,文从字顺地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第一学段:能写自己想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能写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并根据需要分段表述。

三、测试命题技术

为了确保测试能准确、有效、稳定地反映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状况,我们必须关注测试的效度与信度,关注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1.效度和信度。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属标准参照考试,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目的是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关于测试效度主要指测试是否有效考查学生本学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状况,包括测试工具和测试实施的有效性,其关键是要把好测试命题关。命题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为参照;从教材及教学要求、学生生活经验及学习基础出发,设计考试内容结构,权衡各部分内容权重比例;认真考究每道试题的立意、题型、功能、评分标准以及难度、区分度等。基于以上考虑,提出以下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权重分配表,供大家参考。

说明:

(1)“积累”部分的权重比例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相对下降;“习作(写话)”部分的权重比例则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相应提高。总体导向: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为了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阅读”部分的权重比例保持较高水平,这是因为阅读既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又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在语文水平性测试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语文基础知识由直接考察得分的形式逐步过渡到间接考察影响得分的形式,即在“阅读”“习作”中考查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及其运用能力。直接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则由平时的形成性检测和单元诊断性测验来承担。

关于测试信度主要涉及试题本身的可靠性和评分的可靠性。试题本身是否可靠主要取决于试题的范围、数量、试题的区分度等因素,如答案可猜、题量不足、难度过高或过低等都是影响试题可靠性的因素;评分是否可靠则要看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和准确,若评分标准不客观、随意性大,则直接影响试题的信度。

笔试测试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44-02

生物学实验纸笔测试评价是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评价方式,新课程实施以来,尽管评价的主体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纸笔测试评价仍然在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在提倡多元化评价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好传统的纸笔测验”。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避免传统纸笔测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纸笔测试评价,下面谈谈我们的探索和体会。

一、传统生物学实验纸笔测试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内容上,传统的生物实验纸笔测试更多强调知识的复数、记忆知识的程度,教师只让学生死记实验步骤或实验现象,缺乏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操作的考核。

2.评价功能上,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3.测试题型上,多为选择、判断、填空,很少有新题型的出现;有些试题命题不符合科学逻辑、情境脱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对生物学实验失去兴趣。

4.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查,淡化了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发展;重视对学生成绩的评定,缺乏对学生成绩的科学分析;命题时缺乏对学生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核。

二、新课程理念下生物实验纸笔测试评价设计的基本原则

1.克服单纯的知识导向,坚持评价目标多元化原则。为了全面衡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学习和发展,就要兼顾生物学实验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因此,生物学实验纸笔测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从“三维”目标出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态度、实验过程中的合作协同、交流表达、态度等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进行多元化评价,从而达到反映每一个学生发展全貌的目的。

2.应注重纸笔试题设计的多样性。新课程背景下纸笔试题的设计要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的比例,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增加自选题(提高题),试卷整体包括基本题和自选题两个部分,基本题难度适中,自选题的设定要有一定梯度,使学生在完成基础测试的基础上还能有所提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内容层次化。在进行纸笔测试评价设计时,应关注评价设计的层次性,在此,笔者主要侧重于对生物学实验知识目标的评价,根据布鲁姆对认知水平的分类,同时兼顾《标准》知识目标的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对其评价。

三、新课程理念下生物实验纸笔测试设计的程序

设置纸笔测试评价时,在避免传统纸笔测试的弊端的基础上,要关注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测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1.纸笔测试题的编制及其注意事项:①题目的设计要注意问题的科学性和情境性。纸笔测试中每个题目都是科学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即获得科学认识的过程,所以不仅要求选取题材符合学科逻辑、操作可行,同时试题的表述要符合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在命题时,要充分注重问题设计的情境性,使学生更好地进入问题所设置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答题欲望,提高其学习兴趣。②实验探究题要体现过程的探究性。实验过程的探究性要求命题者在试题设计时要抓住生物学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迁移,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突出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同时要体现科学的方法。③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生活应用。新型试题要努力创设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内容要加强和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及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间接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④试题的结论具有开放性。结论的开放性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解答问题,从多样性的答案中体会学生的知识容量。要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尊重创新意识,同时,要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

2.案例分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属于应用水平的知识目标,因此,对本实验的考核既要注重探究性学习,又要注重对知识性目标的考核。“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必修1中的验证性实验,此类试题考查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如果没有做过这个实验,很难找出其中的错误,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双基”的考查。

案例1:为了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某学习小组以菠菜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自制实验装置图(以氧气的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所得结果如表所示:

①该学习小组的实验探究问题是什么?②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柱形图。③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还有很多,假设你是小组成员,选择另一种因素进行探究,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④你是否做过这样的实验?小组合作与单独实验有何不同?

评析:试题选生态园的菠菜为实验材料,贴近生活实际,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此题的设计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所给的实验数据,善于从已有的知识网络体系中迅速而准确地提取、处理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第①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掌握,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第②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表格信息以及正确进行生物绘图的能力;第③题在原题实验的基础上考查了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第④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在实验中与人的合作意识。

案例2:为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实验如下:第一步,取1支试管,注入2ml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第二步,向试管中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2ml;第三步,在向试管中加入两滴碘液;第四步,振荡试管,然后放置10分钟,观察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化。上述实验步骤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更正并说明理由。

评析:此题能将纸笔测试与实验操作的考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解答此类试题时学生就会充分回顾自己做实验时的过程,调动学生利用相关知识解答问题,主要考查了在设计实验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体会与反思

生物学实验纸笔测试评价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命制好一套生物实验纸笔考试试卷,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讨,去研究。

1.准确定位纸笔测试评价在多元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测试后,教师应该对考试所反映出来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充分利用测试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2.命题时要深层次挖掘学生在生活、情感方面获得的收获,注重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注重对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设计题的考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实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吴良根.化学纸笔测试评价设计的原则与程序[J].教学参考,2013,(2):64-66.

[3]郑晓蕙.生物学实验教学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徐作英,王重力.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娄延国.对中考理科纸笔测试命题的几点思考[J].化学教育,2007,(12B):57-59.

上一篇: 七五普法队伍建设 下一篇: 面试后英文感谢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