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系统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7 22:54:07

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篇(1)

ERP是信息时代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一整套经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它为企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思想,将影响企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环节统一起来,在综合企业所有资源的基础上给出企业管理的决策,以最快的速度提高着企业的竞争力。在ERP系统下的财务管理也呈现出与原有财务管理的新变化,带动财务管理走向新的发展空间。

一、ERP系统概述

ERP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由美国著名的GarterGroup公司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提高企业资源效能为系统思想,为企业提供业务集成运行中的资源管理方案。换句话讲,就是把企业信息数字化,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为管理者提供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是覆盖整个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它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制造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实现了企业资源管理及业务流程管理的一体化。在ERP系统中,企业信息资源能够充分共享,数据在系统间能够流畅传递,不仅内部的各模块充分集成,同时也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实现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管理。

二、ERP环境中的财务系统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资金流,是企业运营效果和效率的综合表现,因而财务信息系统一直是各种行业的企业实施ERP时关注的重点。ERP系统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得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加强了对企业资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

资金流的控制对企业经营生产、投资决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对资金流的控制已经远非以前可比,不但需要管理整个企业或集团资金的流量和流速,还要能分析出问题出在哪里等,必须要为企业的决策管理做出及时准确地数据分析。财务逐步成为ERP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基础的核心所在。无论是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还是ERP系统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始终是核心的模块和职能。

成功实施ERP管理系统,捷径就在于ERP管理系统的各电子功能模块服务于财务管理模块,方便公司对企业价值链、资金等资源进行不断优化,以达到信息的高效、即时反映和反馈,为企业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源信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ERP开创了财务系统新的特征

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ERP的应用不仅直接促使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即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功能得以完整实现,还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促进了财务管理系统的规范化

ERP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对各项业务进行规范化计量并自动生成相应的凭证,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保障了财务管理所需信息的质量。

ERP突出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性,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信息服务规范性。在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实现了实时跟踪功能,每一笔整体业务的发生都能够立刻反映出来。经过处理的会计信息能同步反映企业物流、信息流的动态,为物流监控提供迅速、规范的信息依据,方便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并保证财务部门与供应链的相关部门都能迅速得到所需的规范化信息,保持良好沟通。

2.促进了财务管理系统决策科学化

ERP系统还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使用财务分析模块,能够更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活动提供服务。它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思想与业务流程集成到一体,从而实现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一体化以及财务业务的一体化。ERP本质上是一个模拟系统,财务数据进入ERP系统之后,很容易计算出各种变化的影响。差异或有问题的项目一旦出现就能被分离出来,并可采取措施去纠正。这就大大缩短了企业进行决策的时间。

借助于ERP财务系统,模拟企业在不同的利润率、成本影响下,分析企业资金流与物流发生的变化后,再慎重地做出决策,有利于提高企业适应力与竞争力。

ERP系统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提供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的各种营运信息,使管理者能适时做出最好的决策,有效地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为公司获取丰厚的利润。

3.促进了财务管理系统的综合性

过去的会计工作仅仅面向历史,起着记录的作用。这样记录的财务信息无法对生产管理加以控制。然而当今,企业面临日趋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势必要求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生产、财务、销售的统一。而现在ERP系统可以把企业的生产和财务管理集成在一起。在一个集成的环境下,各个子系统信息高度共享。当生产经营系统正常运行时,驱动会计核算系统正常运行。所以,信息处理系统将会得到一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效的数据作为工作的基础,必然促使企业的计划控制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其原因在于,生产系统和财务系统在同一环境下,就可以用相同的信息来表述企业同一业务。从根本上讲,生产与财务有着相同的处理业务逻辑,只不过前者用物料计量单位表示,后者用货币单位表示而已。也就是说ERP作为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使得企业整体合作的意识和作用加强了,通过准确、及时、统一的信息传递,为企业制定统一的计划创造条件,使企业目标集中在同一方向,以统一的工作流程观点和方式来运营、管理企业,而不是把企业当作一个个部门的组合。

传统的核算型软件在技术上受到很大限制,无法在进行财务决策充分完成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计量。而采用ERP系统的财务模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除了财务管理系统,还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等系统,这样就可以从各方面考虑,采用更为合理的方法对无形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分析。4.促进了财务管理系统的实时性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为了确立竞争优势,必将更加关注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质量、服务水平和运营成本的降低,并且能够迅速在降低的各类经营成本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间寻求平衡,提高对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和外部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管理决策必须实时性。

传统的财务系统由于要在事项完成之后才能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数据,因此很难能够满足管理的需要。而ERP系统包括:采购模块、库存模块、销售模块、制造模块和财务模块五大模块。ERP系统的重中之重就是财务模块与其他模块的集成,而财务模块又分总账模块、应收模块(与销售模块的集成)、应付模块(与采购模块的集成)和成本模块(与库存模块和制造模块的集成)以及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管理、报表管理、集团财务报表的合并、财务分析等。以前到月底才能由各部门上报的资料,现在随时在系统中就可看到:每日库存的收、发、存状况;采购的每一种产品的价格情况;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收入的实现以及货款的回收等情况随时可在财务模块看到。这样财务人员能比以前更加迅速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资源的利用状况。

应用ERP集成的财务管理能够实现对全球经济信息的快速反馈,帮助企业应市场全球化的要求,合理规划供应链中的信息资源。ERP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实时管理系统,财务管理活动从单一的财务部门扩展到各企业内部的其他相关部门,能够快速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进行实时全面记录和控制,迅速为企业提供丰富的战略性财务信息,满足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对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实现了财务管理系统的全球化管理

目前,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了从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全球化财务管理支持的转变。这些转变具体体现在:吸收并内嵌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具有多币种的会计处理能力,可以对跨国公司内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并对科目的余额追溯至原始凭证。为企业提供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会计信息,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提供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为企业全球信息化发展提供前提。

四、ERP环境中财务系统存在新的风险

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从核算型走向管理型,从事后控制走向事前、事中控制,在其实现过程中自然会产生新的风险。

ERP下财务管理系统财务与业务紧密集成,新的信息系统结构必然会导致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组,如果财务人员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新的流程,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效率的降低。

ERP是以各个功能模块的结合,内部信息四共享的应用软件,一笔日常业务会带动其他子系统做出相关反映(例如:自动记账、过账、抵消、结转等),这样往往会掩盖真实的业务处理过程,导致财务人员可能无法直观的分析出业务处理状况。财务管理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会再强调对每一笔业务进行检验,而是突出业务的实时控制。控制是以数据、命令输入计算机为前提的。这个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企业决策的正确性。

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ERP系统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我们关注其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管理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由于ERP系统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研究和制定ERP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是ERP应用中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五、ERP系统环境下需要创新财务管理

所谓财务管理创新,是指理财主体通过引入一种更有效而尚未被众多其它理财主体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从而在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理财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ERP系统环境下进行财务管理创新,首先要树立财务管理创新观念。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去审视各种经济问题和财务活动,有长远的战略安排,不断开拓创新。其次要创造出新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无论是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还是现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比如传统的财务管理是建立在传统的供求平衡原理之上的,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是以物质和能量为主体的,其使用价值以物质实体为依托。而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其产品可能是信息和知识,其交易手段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其供给与需求已经发生了与传统不同的变化。

在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不仅要求财务信息的及时、全面和共享,还要求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参与企业决策,实现事前预算和服务企业的职能的创新。在此情况下,每个实施ERP系统的企业都要慎重地重组其财务管理部门,转变观念,实现成功的职能转变。企业在实施ERP前,必须分析企业现在以及将来的管理需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最适合作为实施ERP的指导思想。所以首先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规范好,然后做出一个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ERP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好的软件开发商作为合作伙伴,应用成熟软件功能模块,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规划对软件功能模块进行二次开发,那么实施ERP管理系统就能事半功倍。

总之,ERP系统以其现代人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有效地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改善了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也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的管理旨在财务管理的高效化,而ERP财务管理系统又适时地给各个企业的财务部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财务人员应该在整个的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挑起重任,不断创新,促进ERP财务管理系统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爱珍:市场经济下利用ERP新型工具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财务管理[M].科技咨询导报,2006(9)

[2]王欣姜坤:ERP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简介.航天工业管理,2005

财务管理系统篇(2)

(-)国际与团内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必须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伴随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IT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竞争已由简单的产品竞争和人、财、物的竞争转向服务和知识、信息的竞争。扑面而来的Internet浪潮和日益发展的网络经济推动着企业经营从传统模式走向电子商务。毋庸置疑,财务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现代企业对财务管理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联网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推动着财务管理工作从传统的桌面财务走向网络财务。

(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财务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信息系统运用电脑处理财务业务,提高了财务业务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为财务管理活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同时,可以利用对经济数学模型的运算,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模拟经费运行及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优选投资分配决策方案,为财务管理宏观决策服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的标准化程度,电脑利用磁性介质作为数据资料的存储手段,保证了帐簿、表格内容的统一,为财务数据资料的加工储存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保证。同时Internet的连接,使得下级报表可以直接从网上传到上级,避免了中间繁琐手段,也避免了口径、方式、编号等的差异,从而,促进了财务正规化建设;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网络管理,具有数据传递快速,资源共享,安全可靠,耗费低少的特点,可以明显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尚多决定了必须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①信息资源浪费。由于规范全局的标准化问题尚未解决,造成各个应用系统的设计语言,接口文件不一致,信息的转换,传递困难,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又由于软件的文档资料不完整,不规范,软件维护困难较大,难以跟上计算机硬件更新速度,加之系统分析手段落后,造成了信息资源浪费。

②未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有的单位虽然连接上Internet,但财务人员不但如何去操作,去合理操作,只能成为一种摆设,或成为老同志的新闻报纸和年青人的游戏机,设备和人员完全脱节,忽略了网络资源共享功能。

③稳定性不强。现行的应用软件包的数据结构的设计、数据和组织大都有一定的结构适用条件,因而一旦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软件包也要发生较大变化甚至需要重新开发。这样的不稳定性没拉了极大的人力、物力。

④分散开发带来重复开发。因为软件在各个单位的分散开发导致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工作,程序的通用性差,维护困难,也无法联成一个多功能的全面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⑤财务软件对手工流程的依赖性太强,基于核算的部分占绝大部分。而真正提供管理和决策的部分却很少,同时审计系统的不完善普遍存在于现有的财务软件中。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必须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一统,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才能顺应当代经济发展的大潮流。

二、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措施

以上谈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几点不足,如何克服这些不足呢?下回我想就针对以上不足谈谈自己的拙见。

(-)保障设备的完善和系统的保密

各个单位在配置电脑时签考虑到设备的共享性,即在技术上保证全系统的使用,同时禁与总系统的设备兼容,保证在技术上的开发可行性。可以采用TCP/IP作为网络互联标准。另外,系统软、硬件平台和环境支持选用开放式系统,便于异种机、异种软件平台的互联,满足各种不同使用需求。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必须要实现对资料的保密,因此必须要安装防火墙。防火场作为一种隔离控制技术,可以在某个机构的网络和不安全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阻止对财务内部资料的非法访问。可以采用专业网络安全厂商一netscreen的纯硬件防火阿,这是一种基于ASIC的专有操作系统的解决方案,汇集了VPN功能而保证了数据在转输过程中的加密和解密。这样就能保证在通信链路,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环节来取严格安全措施,保证系统不受侵害,所以要完善信息系统的保障设备必须实现保密设施与网络建设同步进行。

(二)积极利用Internet,实现信息共享

Internet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约束,可以避免文件、数据在上下级传递的琐碎环节,可以让各级领导和财务管理者足不出户能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而解正确做出决策,下达指令,并随时了解经费管理使用情况,本单位与上级要求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了解友邻单位管理情况,学习先进经验。我们可以把所属所有设立单独财力机构的单位用网络连接起来,以便更好促进上令下达,下情上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而且不仅在财务部门内部实行联网,还要与有关业务部门建立联系,实现管钱管物更加紧密有效的结合,更好发挥财务部门的综合职能作用。我们还可以拒付分数据但过互联网存放于一个安全的“数据银行服务器上,当然也可以按数揭类型的不同存放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三)开发一些科学的财务管理软件

配备了先进的电脑,实现了信息共享,还不能保证实现财务管理业务处理手段科学化,还必须开发一些科学的财务管理软件。近年来,诸如工资发放,帐务处理等,还仍不完善,适应不了财务制度的变化。因此,急需开发一些科学的财务管理软件。

在开发应用软件时要注意它的适用性,要明确推广后的效果和普通财务人员的操作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到它的总体性,要明确总系统工作目标和公于系统的工作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指明各子系统和总系统,分享与共享的数据资源。

财务管理系统篇(3)

2.电力系统财务管理对策分析

2.1健全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现代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迫切需要与追求自我发展,追求利润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尤其是现代的企业财务管理。电力企业经历了改制,财务管理也应该跟上改革的步伐,以适应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由于电力系统自身改革所遗留下的部分问题此时需要得到解决,再建立新的财务制度。企业的财务机构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我国的财务机构是以会计为核心,主要行使会计核算的职能。两者相互联系又有着较大的区别。财务管理主要记录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属于核算体制,对企业的日常资金流动和财务进行核算;管理会计则是分析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并做对比研究,作为决策者的参考依据。作为电力企业,首先将管理职能和日常的会计职能进行有效的分离。电力企业内部中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职能没能得到有效的分离,从而使各自的责任和权利混乱不清,服务对象不明,从而使财务的信息失真,不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状况,给企业的决策造成困难。当然管理和财务会计的职责不明晰不是电力系统所特有的现象,但是这种短视的行为却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也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电力系统的企业应该尽力避免此类现象在企业内的发生,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分离开来,使其相互监督和相互制衡,同时又互相配合,各负其责。

2.2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的建设

信息在电力系统的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经历了单机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局域网的统一财务软件以及企业内外流程的一体化应用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企业在局域网内实现了生产,供应,销售等于财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借助数据仓库技术和互联网,企业内部之间实现了及时的信息传递,整理和分析。给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了很好的决策支持,这一阶段实现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吸收这种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实现整个电力集团内部的财务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为决策提供及时可靠地财务信息。同时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电力企业更应该加强信息化的安全建设,保障企业财务的信息安全。

2.3做好电力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实现电力系统企业的预算管理从单一逐渐变成比较完善的预算体系。通过科学的编制预算,引进先进的系统来分析财务预算,形成包括电力企业内部资金流动、生产和销售等分析报告。电力系统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最好备用方案以防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同时对预算的情况应该实施监控,通过加强对自身的监督来自查预算的使用情况,同时与其他部门保持及时有效的联系来实现较好的预算目标。

2.4明确电力系统财务总监的职能与定位

健全财务管理的制度,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对于管理决策的作用,要求我们重新定位和认识企业的财务总监一职。企业财务总监在企业的治理层面上说是要履行监督的职责,最好是企业的一名股东,能进入到董事会的,具有一名董事的权利和责任;而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企业的财务总监则应该具有监督企业财务运转,参与到企业实际经营,行使企业内部财务的会计和审计职能。要协调好公司各个利益之间的关系,始终以公司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作为考虑的出发点和基本点;充分发挥财务总监的监督职能,适当的可以负责包括管理,监察和审计的工作,克服传统企业中监控和审计不到位的情况,同时最大化下属主管的工作积极性。要保证公司的财务具有严格执行的规范,使杂乱无章的财务工作也能有着清晰的原则和界限,堵住不经批准随便挪用占用资金的行为,使财务工作公平公正的展开。这当然需要提升财务总监自身的专业技术和道德水平,做到严于律己,一切以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在具体的财务管理的方法中可以通过有效的计划管理,井然有序的操作,准确到位的服务,良好的奖惩激励,常态化的交流平台以及严密有效的监控来实施。总之,要更加科学系统的定位好财务总监的职能,发挥好财务总监一职的最佳作用。

财务管理系统篇(4)

控制和集成整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对于企业战略决策是非常基本的要求。现有财务管理系统中已包括财务会计功能,但国际化后应予加强,使之可以集中跟踪财务会计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跨国公司的多家子公司,并以多种语言和多种货币以及多套会计科目体系所表示。国际化财务管理系统应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特别在总帐、应收/应付帐款、资产会计、资金管理等方面予以加强。

管理会计提供内部成本所要求的种种功能。现有财务管理系统中也含本功能。但在管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核算、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实际成本核算、获得能力分析应进一步完善,以满足国际化需要。

国际化财务管理系统不仅要加强以上功能,还应引入目前国内财务管理系统尚不具备或不完备的功能概念。

(一)投资管理方面

投资是当前企业的重要经济活动,如何进行投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国际化财务管理系统的投资管理应支持对整个企业集团的投资计划和预算,包括从策划到结算的整个投资过程。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功能模块:

1.企业预算管理。投资管理模块可以应用任何条件定义投资计划结构,可以分配特定的投资工具到投资计划结构的若干结点。可以了解最新的投资信息,如可利用的预算,计划成本以及由于内部和外部活动已经发生的实际成本。投资计划可以帮助分配预算,监控投资计划,避免预算超支。

2.拨款申请管理。投资管理提供各种有效工具,可以从最初阶段计划和管理资本开销项目。在资本开销过程的初始阶段,可以以拨款申请方式输入资本开销项目申请。可以定义评估和批准程序,在此过程中可以帮助维护拨款申请状态的详细历史记录。当拨款申请被批准实施时,所有相关数据均可传递到投资工具,为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目的,可以按不同形式拨款申请输入成本和收入详细计划数值。

①本文为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JJY2123)

3.投资工具管理。根据其复杂程度,需要具体监控的投资工具,既可以用费用订单来表示,也可以以项目来表示,这些费用订单或项目提供了实际执行资本投资的手段。即它们起收集各种主要和次要成本对象的作用,用以计算费用和利息,管理预付款和承诺资金。如将投资工具用于在建工程,投资工具就可以充分利用必要的资产会计功能。投资结算应既非常灵活又几乎是完全自动的,这种结算方法可以确保内部会计和外部会计的完全集成性,并一直提供最新的数值。

4.自动结算固定资本管理。投资管理认同投资工具在资产会计方面的重要性,可以自动区分需要资产化而未资产化的所有成本,从而将正确部分记入在建工程的借方。根据不同会计需要,可以应用不同的资产化规则来分解这种投资成本。对投资计划成本,在投资计划完成阶段,投资工具可以逐项结算并转入模块对所有有关采购和生产成本系统交易都能提供准确的来龙去脉。

5.折旧预测管理。投资管理总是根据现行价值来预测资产负债表和进行成本规划。拨款申请和投资工具的计划折旧值可转入现行费用成本计划。无论何时这些计划数据被更新,应会重新计算出折旧值。

(二)企业监控方面

企业监控可以在不断实现内部增长和投资目标的同时来优化股东价值。目前财务管理系统的企业监控是不完备的,国际化系统应包括决策信息系统,经营策划,合并和利润中心会计等功能模块。

1.决策信息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实时综合了解企业管理所必需的关键信息,除了定量处理之外,还应支持对自动出现在所有报表中定性信息的管理。根据关键业绩指数和平衡记分卡也可以生成集团报表。数据采集功能可以很容易地从其他应用模块,其他商务应用系统和外部数据源来传递数据。

2.经营规划模块。经营规划是制订高水平企业规划的工具。它可以灵活表示客户特定部分计划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损益关系,资产负债表和资产周转计划。经营规划还支持基于用户自定义计划模型进行经营规划模拟。

3.合并模块。合并提供法定和管理合并所要求的报表。它对外部会计和内部会计提供不同的合并视图,以既符合中国会计准则,又符合国际会计标准的并行报表功能。不管有多少数量的合并单位和不管公司架构多么复杂,使用方便的状态监示器可确保始终可以观察同一公司级别上所采取和计划的合并步骤,整个合并是完全自动化的。按一下相关按钮就可以进行数据传递,单位间数据删除和投资合并等,并借助于大量报表工具对有关信息进行评估。

4.利润中心功能模块。利润中心功能用来分析内部责任中心的获利能力。公司的组织架构是以利润中心结构来表示的,其中利润中心是最小的责任单位。同利润有关的所有财务会计模块、管理会计模块、物料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以及销售分销模块中的业务事项都能在利润中心中反映出来。为评估内部事项自理的获利能力,可以自动地应用内部转让价来确定一个利润中心自另一个利润中心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价格。从利润中心角度看,这些内部事项处理影响到利润,所以它们也会被包含在获利分析中。其结果是,不管物品是内部销售还是外部销售,每个利润中心都可以比较准确地告诉它在物品利润贡献中占有的份额。

还有一种可能是通过利润中心来有选择分析资产负债项目,并利用它们来计算各种比率,例如投资回报率。

利润中心计划是整个企业计划的一部分,它尤其强调企业计划的集成方面。其中应用模块中的计划可以在利润中心会计中被合并,扩展和修改。除了允许评估实际价格之外,转让价使不同利润中心之间内部货品移动的收入计划成为可能。通过它,信息系统可以分析与利润中心有关的过帐,可以运行一些标准报表和生成为特殊分析目的客户化报表。利润中心功能可以为适合的管理和控制部门提供获利信息。

(三)企业理财方面

企业理财是目前财务管理系统不具备的概念,但是它可使企业获得重大竞争优势,且可通过有效管理短、中、长期付款流来减少经营风险。实际运营中,会大量涉及各种资金作业,如短期为银行帐户余额的监控和集中,中期为应收和应付款计划与预测,以及长期为对采购和销售

业务的观察等,所有这些都强调不同分部信息的集成性。在企业理财活动中将这些运营部门同已实现的和已计划的投资联系起来,且浏览系统业务处理情况,对企业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应主要包括以下功能需求:

1.现金管理功能。现金管理可以分析指定期间的财务事项。为财务预算目的,现金管理也可以识别和记录将来的发展情况。现金管理中,付款事项处理按照现金持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进行归类。现金管理模块提供资金来源和占用信息,从而确保按时进行付款清算。现金管理还能够监视和控制输入和输出资金周转,且可以为管理短期资金市场投资和借贷提供必要的数据,评估时间期间,可以区分现金状况,清算预测以及中期和长期财务预算。在银行帐户管理中,电子银行和控制功能为管理和评估银行帐户提供支持。

此外,清算预测功能可以同财务会计和采购及销售业务中的预期付款流集成起来,以形成中长期清算概貌。现金状况和清算预测一般也适用于外汇持有和期望的外汇项目管理。

2.企业理财管理功能。利用当前清算和风险分析中获取的信息,在企业理财活动中的财务工具形式实施具体决策之前,可以将资金和资本市场上流行的条件考虑在内。企业理财管理应具备管理财务交易和状况功能,从贸易直到将数据传递到财务会计。企业理财管理还应支持灵活报表和评估结构以分析财务交易、状况和有价证券。

为短期清算和风险管理目的,可利用资金市场或外汇交易来平衡清算中存在的汇率问题或避免货币风险。此外,在中长期方面,还可以应用证券和贷款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帮助有效管理利率和货币风险。有许多功能可以用在金融贸易方面,如记录财务交易,行使股东权力,进行评估和计算价格(如可选项价格计算器)。在后台办公处理中,可输入处理各种交易(比如帐户分配和付款细节)所必需的额外数据且产生自动确认。状况管理功能(比如证券户头转帐或有关证券方面公司行动)在后台办公领域也得到支持。总帐可以在会计领域得到更新。除了计价和应价/延期方法之外,它还具备灵活的付款处理功能。

3.贷款管理。贷款管理可以有效地输入和管理贷款,根据设计,它通过将典型的业务流程自动化来方便货款管理。从对有兴趣借款方贷款出价的生成,到作出决定时合同的起草,以及整个附属担保管理到传递信息至财务会计,所有阶段支持简化处理活动。由于可以灵活地决定贷款条件,它甚至能够处理最复杂的利息和偿还条件。当进入到起草标准合同时,可以借用大多数预设条件模板和贷款参照模式。

状况管理功能可以编辑现有的合同。合同数据更新很方便以考虑合同的变化情况和非计划交易情况,且能够自动生成新的合同价格以及必要的信函。

可以具备许多工具支持贷款会计核算,如手工和自动借款人数,轻帐过帐,结算工作和状况评估。除了明细帐管理之外,贷款管理还可方便客户欠款科目管理,从而提供同财务会计的接口以确保传递相关的过帐信息。还有,因为贷款管理同企业理财是集成在一起的,可以即时知道贷款对清算或利率风险的影响。

4.市场风险管理。在企业理财管理中,市场风险管理在确保公司的竞争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流程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反馈环路,包括数据收集,风险测度,分析和模拟,以及动态金融工具计划,此流程同其他企业理财和公司职能机构是紧密关联的。其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及其相关作用关系需要强有力的工具来支持。

市场风险管理起一种带监控和管理功能的集成化中央控制台作用。访问现行和未来资金周转情况,以及己经处理的财务交易信息是绝对必要的,结果是公司诸如采购或销售等各部门资金周转情况的现金管理部件形成了市场管理的基础。为风险管理目的,公司所有运营部门的资金周转情况都能了解到。进而所有在企业理财方面管理的财务事项处理都能够同运营部门产生的资金周转情况一起进行评估。

财务管理系统篇(5)

目前许多美、英公司都使用EVA财务管理系统来评价企业业绩,西方学术界也出现了大量的文章对其进行探讨。有鉴于此,我们集中地论述了EVA系统的理论基础、对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调整、基准EVA的制订以及与之相关的激励制度,以探寻EVA作为一种监控和激励企业经理工具的内在性质,并希望以此为构建我国企业的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做一参考。

一、剩余收益:EVA的思想渊源

早在19世纪40年代,一些西方会计学者就将一系列未来现金流的现值重新表述成目前账面值与未来剩余收益的现值之和(Preinreich,1938;EdwardsandBell,1961;Peasnell,1982)。奥尔森(1989,1995)、费尔森和奥尔森(1995,1996)对该方比如,AT&T,CocaCola.Chrysler.QuakerOats等等。法进行的理论分析工作更使得该方法的可信度日益增长,目前它已成为在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框架。我们就借助于这一框架来推演作为EVA财务管理系统基础的理论公式。

要使由一系列未来现金流现值之和表述的公司价值等于由目前账面值与未来剩余收益现值之和表述的公司价值,其首要条件是满足净盈余会计联系,即:

Bt=Bt-l+NIt-Ct………………………(1)

上式中Bt表示时刻t权益的账面价(包括债权和股权),NIt表示时刻t—1到时刻t的期间内的会计利润,Ct为该期间对所有者的净支付。净盈余会计联系要求所有影响账面价值的利得与损失都应包括在利润中,即从一个期间到另一个期间账面值的变化等于利润减去股利净支付。该假设允许基于未来盈余和账面价值表示投资者获得的未来现金流,这里的收益是基于股东的角度和利润的实体观来定义的。如果采用利润的实体观,净资产等于股东权益加债权;如果采纳利润的所有权观,净资产等于股东权益。每个期间的剩余收益(则)被定义为该期间的会计利润与该期间的资本成本之差,用公式表述为:

RIt=NIt-(rXBt-1)………………………(2)

这里的r是资本成本,表示收益返还率,假设它是常量。NIt表示该期间的会计利润。

我们用所有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表述公司价值:

上式中Vt表示t时刻公司权益(包括债权和股权)的价值,r是折现率(假定为常量),Ct+r代表来自未来期间的现金流,应用净盈余联系,将上式用剩余收益加以重新表述:

如果令τ趋向于∞时,Bt+r/(1+r)τ趋向于零,则方程(3b)又可表示成:

方程(3c)的成立必须以净盈余联系为前提,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稳健会计的处理方式可以改变方程(3c)右边的两个项目的相对数量,即在t时刻压低权益的账面值,但是将提高后续期间的剩余收益。斯特恩·斯图尔特将账面值和利润的传统会计计量加以调整,并将调整后的剩余收益结果称之为经济增加值(EVA)。这时,又可将方程(3c)表示成:

上式中的Bt是经斯特恩·斯图尔特调整后的账面价值,方程(3d)提供了EV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经济价值Vt与账面价值Bt之所以不同主要在于利得与损失的确认时间不同。经济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部分被认为是企业未确认的商誉。方程(3d)为该观点提供了一个正式的表述,即企业未确认的商誉是未来EVA的现值。如果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超过了它投入的资本价值,则该企业是成功的。市场是企业是否成功的最后仲裁者,因而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最后必然导致企业股权和债权的高市值。斯特恩·斯图尔特将市值超过投入资本的部分称为“市场增加值”(MVA),并用公式表述成:

基于上述表述,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主要在于其创造的未来EVA的现值。但是,有人认为,这样定义成功存在一个困难,首先,账面价值反映了所有者投资或再投资的数量(即投入资本和留存盈余),这构成了评估未来成就的基准。第二,账面价值按年累积成就,即确认在过去的EVA中和未分配给所有者的数额。过去确认的利得越大,Bt就越高,所以MVAt就越低。他们认为应从投资基础中排除留存收益以解决该问题。而且,就在目前和将来通过MVA测试而言,过去对利得的会计确认为此制造了负担。仅仅在企业刚开始运营时,方程(4)是对企业价值的明确计量,因为在该时点,不存在不完善的会计计量歪曲企业过去的业绩。

我们用ROAt表示资产收益率,由于ROAt=NIt/Bt-l,所以,还可以将EVA表述成:

MVAt=NIt-rBt-l=(ROAt一r)Bt-l………………..(5)

NIt是经过调整后的净收益。经过以上的论述,我们认为:因为可以将EVA植入一个正式的价值评估模型中,并能将其分解成包括获利能力的项目,所以,它在理论上提供了一个引人注意之处,即能够基于会计数字表示价值动因。比如,将方程(5)带入方程(3d),能直接产生以EVA为基础的会计价值评估模型。

二、EVA:基于剩余收益对GAAP调整的产物

(一)对剩余收益作为单期间业绩计量指标的指责与回应

首先,批评者认为,投资费用是沉没成本,所以考虑固定投资的利息费用不可能提高生产决策的质量。而且,在资本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忽视分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主要的投资决策推至企业的下层会导致企业价值的损失。对此,斯特恩·斯图尔特指出,许多现代公司已经成长得过大而不能很好地加以管理,因此应授权给管理者使他们成为准所有者,投资决策权可以下放给分部。所有者不能回避早期资本投资的成本,作为准所有者的管理者也不能回避。所以,沉没成本的利息费应被作为剩余收益思想的一个主要优点而不是缺点。

第二,批评者认为,基于单期间剩余收益指标的激励制度会导致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剩余收益是基于公认会计原则(GAAP)来计算的,由于会计系统自身存在着未能成功反映经济真实的危险(包括没有确认特定重要的资产),可能使管理者并没有正确地关注企业的长期经营。其实会计系统所计算的实体的账面价值使其等于实体的经济价值,而通过对剩余收益调整而得出的EVA可以避免该缺陷。

(二)斯特恩·斯图尔特对GAAP的调整

斯特恩·斯图尔特调整了GAAP的120多个方面以得出EVA。但是,他们指出,对特定的公司而言,可能只需要进行10个左右的调整。斯特恩·斯图尔特对GAAP调整的目标在于创造一种能使管理者像所有者一样行动的业绩计量方式,他们的调整基于以下三个目的:

1.对稳健会计影响的调整。这里,我们仅列举了四类敏感的会计处理来说明EVA对稳健会计的调整。(1)对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调整。斯特恩·斯图尔特认为应将所有无形资产投资(比如商誉、研究与开发费(R&D)、广告费用、教育和培训费用)予以资本化,以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对于商誉,他们既反对将商誉费用立即冲销的会计处理,也不赞成将其资本化并予以摊销的做法,他们赞同将其资本化但不予摊销的会计处理,认为外购商誉代表企业的一种投资,该企业必须为其创造有竞争力的收益,商誉应该以全部数量在EVA资产负债表上列示;(2)对石油天然气行业而言,不成功的勘探费用代表发现有生产能力领域的部分真实成本,所以此类成本应该被资本化而不是费用化。而目前的会计处理实务会使管理者过度地厌恶风险;(3)存货计价方式应按后进先出法予以调整,并在报表附注中增设“后进先出准备”的非正式帐户,以消除其稳健的会计效果;(4)关于负债的确认,他们反对递延税会计。首先,递延税负债会计强化了稳健主义,由于递延税负债可以被预期在未来支付以致于它的现值为零。第二,该处理减弱了管理者制订高效税务计划的动机。

2.防止盈余管理的发生。斯特恩·斯图尔特的一些调整在于消除管理者平滑会计利润的机会(至少是使其机会最小)。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坏账准备、担保、存货减损。他们提出,与这些项目相关的费用应该以现金基础来确认。有证据表明,当业绩计量指标与经理红利计划相关时,应计制被利用来管理盈余(比如Healy,1985;Holthauseneta1;1995;Guidry,1998),但是,目前没有实证证据表明坏账准备、担保和存货减损就是盈余管理的手段。

3.消除过去会计误差的调整。斯特恩·斯图尔特提出了一个防止由于过去会计计量的误差而使投资者作出错误撤资决策的程序。如果一项资产的账面值不等于其经济价值(历史成本会计下该现象是非常普通的),可能影响管理者作出经济、正确的留存或撤资决策。

应当说,斯特恩·斯图尔特的方法是与传统会计实践的成果相结合的。他们对GAAP修正的目的在于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和玩数字游戏。但是,在单一期间什么构成了卓越的管理业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通过单一期间的会计计量所能做到的。各种会计调整是否能以一种方式组合,与EVA中的收益概念相一致,关于这一点还并不明确。甚至在调整之后,正的EVA不一定就表示卓越的管理业绩,负的EVA也不一定就表明价值已经遭到减损。斯特恩·斯图尔特也明确指出,即使在他们的调整之后,各种系统偏差仍然存在。

三、基准EVA的制订:对GAAP调整的再调整

尽管斯特恩·斯图尔特对GAAP进行了诸多修正,但是偏差仍然存在。这些偏差来自于会计师记录企业交易的方式。许多企业的支出中包括“利益”的购买,这些“利益”并不直接与它们联系的项目或行动相关,一个主要的例子是“干中学”,它的成本隐藏在每天的运营成本中,这可能使企业资产自身的账面价值小于经济价值。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还有可能大于其经济价值。这种情况发生在周期性产业和“夕阳”产业,如果在折旧计划没有很好的调整以反映资产价值减少的情况下,未来EVA将可能为负。所以,由于经济环境和会计处理不完善影响的存在(也就是上述调整并不能完全消除它们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将EVA评价业绩的基准定位为零,而应相应地定位于零以上或以下。斯特恩·斯图尔特把这称之为“不同天赋”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一些企业中,由于竞争优势的过去意外所得和以前的投资将使得目前的管理团队在未来获得正的净现值相对容易,而在其他的产业,目前管理团队获得甚至为零的EVA就可能代表极大的成功。

如果“零”值EVA不是一个合适的基准,那么EVA的标准应该怎样制订?

我们再一次回到方程(3d)和(4),它们将提供一个制订合适EVA基准的出发点。因为,MVA可表示成所有未来被资本市场所预期的EVA的现值和。斯提芬(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的执行官、补偿咨询实务的前负责人)指出,应该使用在MVA中被扣掉的预期EVA作为制订未来EVA的基准,将目前MVA转变成一套未来EVA基准要求有一些假定,即关于非零的预期未来EVA将遵循时间序列。他回顾了两个方法。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假定目前的MVA是预期在一个有限的“竞争优势”期间获得的未来EVA的现值。他指出,这个方法虽然简便,但是通过参照在持续经营公司的EVA和MVA的观察,MVA通常并没有在一个短期间内消失。因此,他提出一个替换的方法,该方法假定非零值EVA将无限期地持续,或者至少在任何可预测的期间之外持续。最近,斯特恩·斯图尔特的文献中提到了基于“预期的EVA改进”制订EVA的基准。这个方法能在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如果对会计基本原则的调整不能消除EVA作为计量企业非正常收益的偏差,这时集中于EVA基准上的变化可能获得成功。第二,EVA改进的模型化将预期EVA与一个增长的资本基础的比例作为常量,这与假定市值与账面值比率可能在未来保持不变相一致,这意味着将依据一个永久利得的基准来判断管理者的业绩,即假定任何新的投资总能得出与过去投资相同数量级的正利得。版权所有

我们现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以市场为基础制订EVA基准的方法的要旨。假定预期EVA将永久地以一个几何方式成长。进一步假定,预期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都以与EVA相同的增长率增长,因而预计市值与账面值比率将保持不变。在以上前提下,方程(3d)又可以表述成:

Vt=Bt+EVAt+1/(r—g)=Bt+Bt(M—1)……………………………………(6)

上式中的g(gEt[EVAt+1/Bt]=(M—1)(r—g)……………………………………………(7)

在这个例子中,期望EVA率(即方程左边的项目)与市值对账面值的溢价率、资本成本率与增长率的差额正相关。假定其他的条件相同,在t+1时刻的EVA如果小于(M—1)(r—g)Bt,则表示管理者的业绩是不令人满意的,所以迟早将伴随有企业市值的下降。

这个方法简要地例证了以上通过参照未来EVA的市场预期制订EVA基准的方法。但是,利用零值EVA作为基准可能是更好的,因为上述方法将导致一个困难的问题,即:将在多大程度上允许未来EVA的市场预期得出EVA的基准?EVA的实践者不得不尽力克服该问题。比如,假定一个管理团队具有很好的声誉,这会导致市场对他们有更高的未来EVA预期。如果在开始期间制订EVA基准时,这些市场预期被包括在内,那么即使管理者获得了高预期的EVA,他们也不能受到奖励。这并不是一个假想的例子,Carm(PitneyBowe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一个EVA的坚定支持者)就提出了相同的考虑。制订标准以此来奖励管理者,是因为他们付出的努力,而不是他们的“天赋”,该项任务是非常困难的。一种方法可能达到这个目的,它需要以一个“剥离价值”的基础制订EVA基准,即如果用一名具有平均质量的管理者来替代企业的该管理者,通过参照市场对企业价值的估计,来制订该管理者的EVA基准。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认为,EVA的偏差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对经济情况人为地反映不管多么完善,总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但经过不断地调整至少是对经济真实的一种逼近。所以,我们基本赞同斯特恩·斯图尔特的调整思路。

四、EVA系统中的红利银行

斯特恩·斯图尔特指出,应设置红利银行用以管理以EVA为基础的红利奖励。他们的系统与许多公司实际的制度并不一致,所以,我们首先描述了常规的红利计划。

(一)常规的红利计划

许多常规的红利计划具有表1所表示的特点:在企业业绩较低的时候,管理者没有红利。业绩水平一旦达到了L,管理者开始获得红利,随着业绩的增加红利不断增大。但是,在超过U之后,管理者将不能获得额外的红利。在表1所描述的情况中,管理者并没有处于准所有者的位置,一个准所有者的红利支付应随业绩的提高而不断上升。当业绩超过U时,此类红利支付计划并未能有效激发管理者努力工作的动机。而且,如果企业业绩一直小于L,它也不能刺激管理者努力工作。

之所以实行这样的红利计划,其原因在于:在U点,如果管理者知道依据期间业绩的红利额没有界限,他们将会有强烈的动机从事加速收入确认的行为。他们将可能利用会计操纵或以未来的损失为代价进行投资决策以改进目前的经营业绩。L点的存在,是由于存在法定的和劳动力市场对具有较差经营业绩企业管理者的收入水平规定的界限。

(二)EVA系统中的红利银行

在一定程度上,EVA是用于避免操纵盈余进而影响红利支付的行为发生。尽管利润操纵(期间之间利润的再分配)改变了这些利润的现值与相关的红利,但是此类利润的再配置并没有改变EVA的现值。从方程(3d)中能看出这一点:将利润提前确认所带来的“货币时间价值利益”能通过在未来期间EVA中所征收的资本费用予以消除。因此,如果红利直接与EVA相关,这时就可以避免通过各期间的利润操纵来改变红利支付。然而,如果红利未反映全部(包括现在和未来的)的操纵影响,价值不变性将遭到破坏。比如,管理者未来收到的红利可能为0,或者如果管理者能在由于目前的正EVA所导致的未来负EVA效应将影响未来的红利支付前更换工作,这时价值不变性将发生改变。因为此时EVA系统之下,管理者仍然有动机加速收入确认。也就是说,在EVA系统下,仍然不能避免管理者操纵利润行为的发生。

财务管理系统篇(6)

(一)定义

财务预警主要就是在财务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管理方式,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设置相应的财务细则管理方式,针对公司可能面对的各种财务危机以及财务管理问题等,形成及时的监控与预测警报。在财务预警的综合的综合管理中,就是要实现对财务进行及时的警惕性管理。在财务公司的财务信息管理中,形成对敏感财务指标的及时关注,在出现异常性的财务信息的过程中,要形成相应的信号,能及时提醒财务相关负责人,关注财务运行情况,可以有效的控制财务危机的产生。

(二)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

财务预警具有一定的功能性。通过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能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模式。一是具有信息手机的功能。主要就是通过在综合收集整治、经济以及各方面的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对于企业在竞争对手、供求关系、消费者信息等内容,并针对性的对这些信息形成集中的处理,能为企业的综合发展以及竞争力提升提供相应的外部环境信息,并突出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构建有比较的数据和信息。二是具有预知潜在的财务危机功能。在对财务信息进行集中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获取相应的先兆信息,在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的基础上,形成对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分析,并及时的发出警报,能预知可能发生的财务问题,并采取及时的预警报告,减少对企业造成相应的影响。三是具有控制发生的财务危机功能。在企业财务出现相应危机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密切的跟踪处理,迅速找到导致财务危机状况恶化的原因,并能对症西药,制定相应的措施,有效防治企业财务运转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二、强化财务预警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加入总体经济因素对企业财务预警的影响

在企业的综合财务管理模式中,要形成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掌控,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以及产业环境周期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对企业的综合性能发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周期循环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有通货膨胀、利率与信用程度宽松等影响,在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下,会给企业的成本带来更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采取及时的保护措施,在利率攀升以及资金紧缺的模式下,要形成对企业边际资本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在现金流量不足、存货以及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要形成对企业综合财务功能的集中控制,能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二)考虑企业内部管理因素的影响

在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综合运用中,要全面考虑企业内部管理因素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在预测方法中,可以采用管理评分的方式,在结合传统会计资料的基础上,对于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财务信息的提供中,采取有效的统计方式,能为企业的综合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在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对企业财务信息、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运用,根据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形成全面性的技术控制,增强整体的功能性。

(三)根据行业特征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

在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综合实现中,要根据行业的特征进行财务指标的细化处理。尤其是在根据企业的综合发展情况,对于一些不适用的指标,采取淘汰的方式,并增加与企业发展相吻合的性指标,合理调整相应的权数。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评级指标体系中,形成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在财务比率的综合放心中,主要是对企业现金流量指标进行综合管理。突出在企业自负盈亏等指标模式,在企业原始财务信息不能与企业综合发展想适应的基础上,选择其中能准确反映出综合信息的指标参与模型的计算,更好的保证财务比率指标的科学性与可参考价值。

(四)将其他管理信息纳入到财务预警模型构建中来

财务管理系统篇(7)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以系统化为主要管理思想,能为企业各阶层人员提供经营管理和辅助决策手段的一种管理平台。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将ERP系统的信息技术与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一种现代企业的新的运行模式。这不仅是新时期对各企业资源合理调配的要求,更是在信息不断发展的时代,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ERP系统在各企业的广泛推广和普遍使用,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切实感受到了ERP系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财务管理上带来的顺畅、科学、便利等优势,特别是ERP系统的运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大量的缩减了成本,为企业效益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顶顶了基础。ERP系统的实施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手段得到提升,更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等提供科学的、及时的、准确的、有效的数据依据。但是,我们必须将看到,在ERP系统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成本核算中,如何才能有效的录入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成本管理与分析?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这些都是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ERP财务系统实施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企业文化对ERP财务系统实施的影响分析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下形成的,成为企业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共同意识、职业道德素养等的总称。企业文化的创建与完善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环境,如何一个企业发展中缺乏核心理念,那么就像是一个组织没有信仰的宗教。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文化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实施ERP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现代化的软件程序的方式将企业过去制定的业务流程等固定下来,避免操作的随意性。从而实现企业内控的信息化、过程化管理,尽量减少那种领导一拍脑袋就决定的行为发生。可见,如果在此过程中缺乏上级领导、企业普通员工的配合、理解,就会对ERP系统的实施带来困扰。那么此时的企业文化就会对企业的变革、ERP财务系统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

(二)ERP财务系统内部财务人员面临的挑战

ERP财务系统的而事实,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已经完全超过了传统的、简单的财务工作层面的要求,更多的是关于技术层面的问题与要求。在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中,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手工录入数据资料,例如:FMIS7.0系统;在ERP财务系统实施后,需要通过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的ERP系统将各种凭证进行传输,并自动在财务系统FMIS的融合中形成各种会计凭证。从这项工作的表面上看,似乎那些不懂得财务管理知识的人员也能完成,如果企业的会计人员岗位临时空缺,也可以找别人代替,或者企业可以将会计岗位进行合并。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从表面上看,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工作量、直接处理的业务量的确是减少了,但是,谁又能够保证所有的录入数据是完全正确的呢?可见,企业的财务人员不是没事可做了,而是要做的更多、更复杂、更详细、更规范了。由于不同的因素,财务人员的个人业务能力也不尽相同,随着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很多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个人素养、职业道德、理论基础、实践经验等都得到了提升,但是,真正懂得会计软件的操作,懂得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懂得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懂得技术研发、懂得生产流程的财务人员几乎是凤毛麟角。

(三)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ERP财务系统的权限问题

一般而言,各企业在上线ERP系统基本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牵头完成的。为了实现对企业整体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与优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为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全面、持续的会计核算与监督,为了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战略参考数据资料,一定要保证ERP财务管理系统的顺利实施。由于ERP系统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的,因此,对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有不同的权限设置。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具有所有的权限,也没有任何一个部门会利用便利条件一手遮天,瞒天过海。但是,这样的结果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不同的职能部门能够提供一些基础性数据、资料,以便在ERP财务系统实施后,企业的财务部门能够进行相关的业务操作。

(四)ERP财务系统运行维护中的问题

ERP财务管理系统的成功运行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开的第一步,在ERP财务系统运行的开始也就意味着该系统的长期性维护工作的开始。系统运行中维护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该系统的长期使用效果。由于很多员工已经熟悉了原来的管理系统,因此,在改换ERP后很多企业的员工会产生不适应的问题,由于操作界面的复杂性,使得员工在操作室一旦出现错误将无法退回,因此,对于系统中的很多功能员工不敢大胆进行尝试,这也就产生了对系统的畏惧和生疏感。可见,对于ERP系统的维护问题是保证该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

二、完善ERP系统的实施,保证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的提升

(一)构建完善的网络体系,保证企业成本管理的准确性

ERP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是建立在稳定的、完善的数据网络基础上的。因此,企业在ERP财务管理系统运行的同时,必须保证其数据通信网络的稳定性。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云计算技术的逐步完善、网络系统的强大支持都为企业ERP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保障。ERP系统的建立,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迅速扩展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步伐,对于相关的采购、库存、消耗等不同的数据子系统,使其想着纵向、横向的双方向、立体式的范围拓展。因此,完善的ERP系统将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详实的、准确的数据资料,对于企业的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转变观念,确立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地位

在实施ERP系统后,企业的业务处理、财务处理都集成在一个信息系统中,真正为企业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统一,这种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的完美耦合,大大提高了企业业务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使得企业内部信息实现了高度共享。企业的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总览,其拥有的信息量更为完善,因此,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企业的财务部门做好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工作,形成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利益奠定基础。

(三)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企业成本管理创造条件

人才的发展才是企业强大的根本因素。因此,各企业应努力培养一支具较高的综合素质的财务人员队伍。ERP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也离不开这支人才队伍的支持。为了尽快提高ERP财务管理系统的时效性,保证企业成本管理效率的提升,必须努力提升财务人员的理论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实践素养、计算机素养,将财务人员培养成综合型人才。

总之,ERP财务管理系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的、复杂性的工程,不是与粗而就的,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才能顺利运行。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而言,它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效率,为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奠定基础,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系统篇(8)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之风吹进企业管理应用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末会计电算化开始到今天,我国企业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已走过30年。30年间,从企业自主开发软件到采购专业软件,从核算型会计软件到管理型ERP系统,从单机版到网络版,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紧跟信息技术步伐,快速发展起来。中金岭南公司作为一家由老国企整合而成的现代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方面一直以信息化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回顾近10年的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历程,是公司急剧发展的10年,是财务管理水平急速提升的10年,也是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10年。

一、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历程

回顾近10年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初至2008年,以统一软件平台和会计科目为主线,不断整合集团内各单位的会计信息标准。公司因主体单位使用金蝶K/3财务系统,逐步将所属各单位的会计软件转换为金蝶财务系统,在转换的过程中,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及信息处理效率,公司财务人员与院校研究机构一起合作,研究出一套基本统一规范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为下一阶段深化财务系统应用打下基础。但此时存在信息孤岛、数据有限统一等问题。

第二阶段是从2008年至今,通过实施金蝶EAS系统,建立起运营管控型的财务管理平台。为落实公司管理信息化战略的部署,以财务系统信息化带动其他业务系统信息化,在两年时间里,先后在集团内各单位推行了EAS系统平台,以统一基础数据为基石,以预算管理为核心,以会计核算系统、合并报表系统及资金管理系统为财务业务应用系统的会计、资金、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平台建立起来。这套系统将预算管理与控制落实到会计核算与资金结算中去,将公司发展战略落实到日常运营中去,成为公司管理的有力帮手,极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

二、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在业务类型多样、组织架构复杂的集团公司中实施财务系统信息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面临诸多挑战。为打造一个适应公司管理需求的财务管理系统,自2007年中期开始,就开始了方案设计与讨论,其中财务管理模式、基础数据统一、合并报表、预算管理方案与资金管理方案成为重难点,经过充分细致地讨论,最终得到较圆满解决。

(一)确定运营管控型的集团财务管控模式,以适应公司管理要求

财务管控模式是根据公司对所属单位的管理深度和广度确定的,也是公司管控模式在财务工作中的体现。为将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成为加强公司管理的有效工具,公司管理层充分讨论,在对公司组织架构、总部职能、下属单位性质等进行全方位分析后,提出应根据与公司主业的关联性、投资的比例两大关键因素确定管控的深度:一是对与主业关联性强和投资比例大的所属单位的经营、管理和运作实行“一体化管控”;二是对与主业关联性不强的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实行“深度管控”;三是对国外并购公司及非控股的参股公司,按适用法律实行“适度管控”。管控模型如图1。

应对公司管控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也必须将管控模式落实到信息系统建设中去。与公司管控模式相对应,财务管理工作的管控实现模式也有运营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及财务管控型。经过分析讨论,对公司主业相关的直属单位、控股及全资单位进行运营管控,对非主业的控股、全资公司也纳入到运营管控型的管理平台上,但在预算控制上加以区别,确定了信息系统建设的范围。管控模式如图2。

(二)基础数据规范与统一

基础数据规范与统一是建立集团统一财务管理平台的基石。为了保证集团公司各单位执行统一的数据标准,首先需要统一设置各种基础数据档案,为管理者提供一个规范管理的平台。

1.规范基础数据及其代码体系

无论是在会计核算、报表及合并报表、预算、资金、分析体系中,都有大量相互关联的基础数据及其代码,如会计科目、产品、客户、供应商、职员、报表项目、预算项目、资金计划项目等,这些基础数据在各子系统中相互引用。为避免数据重复及无序,必须事前进行分析,统一数据名称及代码。以会计科目为例,2002年,公司与院校研究机构共同研发出一整套适用中金岭南公司各行业,同时满足会计核算及合并报表取数要求的会计科目表。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推出应用之际,公司集全体财务人员之智慧,上下多次讨论,形成一、二级科目统一,满足各单位灵活应用及合并报表取数要求的会计科目体系。为实施公司金蝶EAS项目,借鉴财政部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再一次统一会计核算体系,将会计科目从一级至最末级全部统一,代码参照《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同时,将原来各单位的个性化需求整合到核算项目中去,完成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并固化进会计信息系统中。由集团系统管理人员集中管理,下属单位不得修改新增删除,实现了会计核算体系在集团内统一规范应用。

2.严格权限管理

权限设置是基础数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系统安全运行。通过严格的权限设置,使各岗位人员顺利完成自己权限以内的工作,而不能够超权操作和越权获取信息。严密的权限管理体系,包括用户,用户岗位,用户单位,岗位角色权限集。在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范围等管理要求后,建立权限管理体系,明细各岗位角色的权限,明确各用户的岗位,以此来达到功能权限、组织权限、数据权限等权限维度的分配管理,实现科学、合理、方便地对系统用户权限进行管理。

(三)报表及合并报表方案确定

报表管理是集团财务管理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基础科目不统一、报表系统不统一等问题,造成报表手工编制工作量非常大,难以准确、及时上报报表,报表分析的难度也因此大大增加。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与处理效率,必须进行会计核算体系、报表与合并报表的一体化方案设计。

1.建立灵活、强大的报表系统

统一、灵活、实用的报表系统,将从报表生成、处理、汇总、查询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用的报表系统关键在于报表方案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作为一家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公司的财务信息面临诸多方面的要求。各方面对财务信息的要求不尽相同,均各有侧重点。为此,需要将各方面的要求进行整合,统一于报表体系中。而为保证报表的数据能通过账务系统自动提取,会计核算体系的设立也必须考虑报表提取数据的要求。另一方面,报表体系也需要考虑预算管理方案的需求,脱离与预算方案的需求,财务系统的报表将无法与预算体系对接,进而会影响分析体系的建设。

会计核算体系与报表格式的统一是报表汇总和分析的基础。上级单位通过锁定报表格式及报表取数公式、加设报表勾稽关系检查,确保收集的报表格式完整,数据真实可靠。另一方面,下级单位也可以设置报表格式,满足自身的管理需要。报表系统与账务系统的联合使用,提供从账薄到报表数据自动生成,同时也提供溯源分析,提供从汇总报表向个别报表查询、报表到凭证的反向查询能力,充分展现了报表管理的灵活、强大的功能。

2.构建及时、准确的报表合并体系

构建合并报表体系的关键是设计一套集团统一格式的报表模板,该套模板提取的数据既能够满足合并报表时的信息需求,又能够从账务系统中自动取数。为实现报表合并功能,需要从集团公司的角度出发定义所有的内部交易数据,并在设置会计核算体系时予以考虑,使得在录入凭证时就对内部交易数据进行归集。

合并流程遵循“个别报表―汇总报表―抵销分录―工作底稿―合并报表”的过程。对于子公司,根据各自的财务数据生成财务报表和内部交易数据,并按集团要求的报表模板填列并上报集团。集团在收集各子公司上报的数据后,对内部交易、内部往来的数据进行自动对账,如出现差异,要求该单位核对并调整至一致,生成汇总报表。设置股权关系,自动生成内部交易、内部往来及股权关系抵销分录,将汇总数据和抵销数据归集到合并底稿中,生成合并数据,经报表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校验公式校验后,校验正确的合并数据即生成合并财务报表。

(四)预算编制及控制方案确定

预算管理是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管控的重要手段,是将公司的意图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在使用EAS系统进行预算管理之前,公司已实行预算管理多年,有一套成熟的预算管理方案,但主要缺点是手工编制,无法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控制,预算完成情况也无法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实现预算控制是财务信息化的重要目标。而在预算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重难点是预算编制方案和预算控制方案的设计。

公司原来的预算编制方案是按会计核算流程来做利润预算。但随着公司组织机构改革,集团核心单位从利润中心逐步转变为成本中心,特别是制造中心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核算流程更复杂,原来思路下的预算方案,投入与产出关系不清晰,不能实现过程管理。在EAS平台上,不能将原来的预算方案原样搬过去,必须重新设计预算编制方案,抓住预算管理重点,结合资金管理需求,突出成本中心的投入产出比。

预算编制方案设计思路是:一是围绕利润设计预算总体框架;二是围绕现金流量表的生成,结合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设计现金流入流出项目;三是结合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围绕生产过程,突现管理环节,突出投入产出关系;四是以单个预算组织为范围,封闭生产过程的实物流转,重点展现预算组织的生产经营效率。

在考虑每个预算项目时,既要考虑会计科目的设定,也要考虑报表项目,还要考虑资金计划项目,以达到相关数据一致性,以有利于三大系统的综合应用与数据分析。

预算控制方案是实现预算意图的手段。在EAS系统平台上,预算控制是通过设置预算项目与会计核算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控制实际业务中不超过预算量。预算控制方案的设计,既要考虑预算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会计核算项目与之对应,还要考虑哪些预算项目需要控制。所以基础数据规范的重要性又一次体现出来。根据集团财务管控模式,对成本中心的预算控制主要控制在成本、费用项目上,利润中心主要控制在费用项目上。

(五)资金管理及控制方案确定

在实施EAS系统资金管理模块之前,集团就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结算模式,有专门机构(财务公司及结算中心)进行管理运作。这些运用不错的资金管理模式却没有一个全集团共享的平台进行应用,无法对资金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和控制。资金管理系统的实施难度就是如何将预算管理深入应用到资金管理中去。

资金管理方案不是一个独立方案,它的核心就是预算方案中的资金方案。预算编制方案以权责发生制编制,资金方案以收付实现制编制,两者之间的差异必须打通,而打通的思路就是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预算项目贯穿起来。预算项目如果涉及现金收支即是资金计划项目,所以资金预算是全面预算的一个子集,只是在资金方面更加细化。图3描述了一般预算与资金预算的关系。

资金控制方案体现在两个层面。由于公司内设有结算中心,并采用“收支两条线”的办法,使得集团内单位的取得资金必须通过结算中心来划转,而每月的资金计划即限定了资金使用量,超过计划量将无法从结算中心获得资金;另一方面,通过资金计划项目与现金流量表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很容易查得资金计划执行情况,超量支出将无法录入会计核算系统。

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既细致复杂又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工作。财务管控模式统管财务系统信息化的广度与深度,也决定系统应用方案的粗细。公司依托金蝶EAS系统的灵活配置、上下一体的应用特性,从统一底层基础数据开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打造了从预算管理到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从会计核算到合并报表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相互关系可描述如图4。

三、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不足

历时两年的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集团集成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搭建起来。通过实施金蝶EAS项目,推进了管理创新,将集团管控模式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有效实现了对核心单位的运营管控,实现了物流、财务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集成管控,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业务流程重组,实现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构建了集团统一的财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有效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问题。由于所有上线单位的数据全部进入一个数据库中,集团总部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任何单位的报表、账簿、凭证及单据,实现了以信息对所属单位的管控。

二是建成了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集成财务核算、合并报表、资金管理及报表分析于一体的财务管理平台,有效实现预算管理落地。通过以统一基础数据为基石,打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之间的信息共享壁垒,建立了三大系统互通的财务管理平台。

三是建立起高效的报表及合并报表管理平台,有效提高了财务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账务系统与报表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个别报表自动生成,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在统一合并报表模板的基础上,合并报表的工作更加有序且简便,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财务系统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集团“财务先行、统一规划、逐步建设”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下,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有关业务系统没有上线,与业务系统信息整合不足;二是随着公司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财务信息系统跨国多语言及多准则应用未有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监管要求的日益提高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多挑战。为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未来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将对内面向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对外面向国际化及新技术的应用,以先进技术平台,灵活系统应用,严格内部管理来打造中金岭南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 傅元略.企业信息化下的财务监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财务管理系统篇(9)

矿区服务业务因油而生、因油而兴。从艰苦创业阶段到蓬勃发展时期,直至目前深化改革进程中,矿区服务系统作为“后勤部”,发挥了基础保障作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5年开始进行基地后勤业务的专项核算,2006年在部分单位进行矿区服务系统改革试点,并取得成功。为适应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需要,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矿区服务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矿区服务业务保障企业生产、服务职工生活、维护矿区稳定的能力,2007年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全面实施矿区服务系统改革,将矿区服务业务作为重要的板块进行统一集中和专业化管理。正是借此改革契机,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于2007年9月正式揭牌成立。

一、大庆矿区服务系统基本情况

矿区涵盖大庆地区14个职工生活基地,住宅小区133个,职工住宅4 751栋,总人口约60万。行业跨及物业与公用事业、社会公益性事业、离退休管理及医疗卫生三大板块,业务范围涉及物业服务、民用水、电、暖、道路养护、文化体育服务,托幼服务、公共交通、社区社保、离退休管理及医疗服务等多项业务。

二、矿区服务系统财务管理的特点

矿区服务系统改革本着“三分开”原则(即分开运行、分开核算、分开考核),其中分开核算是构建矿区服务新型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真实反映矿区业务板块信息,有利于集团公司科学决策、统筹部署;可以明晰责任,确保矿区投入足额到位;可以清晰反映其他业务板块经营情况,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

矿区服务系统明确了收支平衡、保本运行的原则,对矿区服务业务的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运行费用分担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一)会计核算实现集中核算

矿区服务系统所属单位全部纳入一套账管理,从矿区计划财务部到各集团和专业公司的每一个核算单元都作为一个独立的责任中心存在于一套核算系统中。

为保证会计一级集中核算后财务信息口径的一致性,规范信息系统的标准设置,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基于中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简称FMIS7.0),根据会计一级集中核算业务流程和各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制订了会计一级集中核算标准化方案,形成了标准化手册,建立标准化体系,实现报表、会计科目以及各项辅助核算的统一规范管理,在满足矿区服务系统财务管理及信息披露要求的同时,会计信息传递速度较快,透明度较高。

针对矿区系统内部本部及下属各分、子公司间存在的上级拨款、利润及折旧上交、内部产品(劳务)互供等交易类型,增加“汇总抵销”、“合并抵销”责任中心,专门用于处理发生的各种内部交易事项,实现账内抵销,避免内部交易造成的收入、成本虚增及内部材料、资产相互调拨造成报表数据不实,并减少了报表编制过程中抵销工作量,保证各会计实体账表的一致性。

同时矿区所属各单位在严格执行统一制定的标准化方案的同时,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根据各单位自身财务管理的需要建立个性化的辅助核算,使矿区业务核算在具备规范性同时,更具灵活性和操作性。

(二)预算管理方面引入分担基数机制

矿区服务系统承担着部分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提供的各项服务达不到自给自足,亏损部分需要集团公司与各驻矿单位共同分担。因此在预算管理方面引入分担基数的机制,即矿区服务系统发生的成本减去社会化收入的剩余部分,由集团公司及驻矿单位按照受益人数进行分摊,确定各承担的分担基数,矿区服务系统收取各单位的分担基数后,达到收支平衡,保本运行。集团公司在审定矿区服务系统年度预算时,在上一年批复分担基数的基础上,仅考虑工资上涨及固定资产折旧的增加,其他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因素由矿区服务系统自行消化。矿区服务系统根据现有标准成本及管理现状,将预算层层分解落实,与所属单位签订经营考核责任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三)资金管理方面实现资金收支两条线

为保证矿区服务系统资金安全,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对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模式的集中管理。严格通过收入和支出账户分别办理资金收入和支出业务。其中:事业部设立收入总账户为零存款账户,每日营业终了,各矿区所属单位的收入分账户资金全部上划到事业部收入总账户,收入总账户上划集团公司矿区服务总账户;事业部设立的支出总账户为限额透支账户,实行零余额、支付限额控制,日间透支、日终清算的管理办法。各矿区所属单位在协办行设立支出分账户,由各单位管理,用于办理本单位非委托付款项目资金支出业务。该账户按预算拨款模式管理,各单位预先上报资金用款计划,事业部根据资金计划按周拨付资金。事业部对各单位支出分账户每周五资金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各单位支出分账户余额限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支出分账户余额超过规定限额时,承办银行将超限额部分上划至事业部收入总账户。通过这些举措,有效控制了资金风险。

三、矿区服务系统财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价偏低、社会化收入不到位

物业及供暖行业关联交易价格是在1999年根据当时的物价水平制定的,并在2000年开始执行。这些年来随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职工工资水平提高、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成本压力日益增加,但是服务价格一直未做调整,亏损严重。

由于矿区服务涉及的区域点多面广,服务对象结构复杂,给收费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居民水电气暖费用等社会化收入的收费率较低,有的只有60%。

(二)成本压力日益加大

因为矿区服务系统承担着部分社会公益及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不能完全追求经济效益。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对成本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矿区服务成本降低空间小。以物业集团采暖成本构成为例:

大庆地区地处高寒地带,年供热期长达6个月。小区布局服从地下石油开采的需要,楼区分散且难形成规模,供热半径大,热损增加。部分小区规模小,大马拉小车,单位固定成本高;偏远地区空室率高,收支不配比;供暖管线长,末端达标供暖热耗大,要使末端达到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18度,初始段需达到24、25度。经测算,室温每提升1度,仅燃料成本就增加近2 000万元。

人工成本也在逐年提高。物业服务存在一定程度的冗员,另外由于承担稳定责任,每年都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新安置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再就业,增加了大量人工成本。职工工资水平逐年上涨,相应附加费也随之水涨船高。

原材料及动力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近年来,煤炭、渣油等燃料价格持续上涨,2007年下半年起水价格由3.95元/吨涨到5.65元/吨,仅采暖一项年耗水量达到1 300万吨左右,成本上升2 210万元;电价格由0.4892元/千瓦时涨到0.5673元/千瓦时,按年耗15 000万千瓦时计算,成本增加1 185万元。

(三)矿区单位对存在的困难普遍认识不足

一是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单一。二是部分单位对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不够重视。事前没有明确的成本目标,各项标准及定额修改不及时;事中存在管理粗放;事后对于成本与预算的差异,没有做出更深入的分析。三是部分单位在成本管理方面主动性和创新性还不够。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对工作缺乏整体的统一规划,发展信心也不足,存在着得过且过的思想。

(四)预算编制依据不充分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主要还是依据上年的决算情况,零基预算应用不够深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五)会计核算不完善

对于同一业务,由于会计人员对会计政策及核算办法的理解判断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矿区服务系统非整建制单位财务人员更换比较频繁,相应业务衔接不是很顺畅。

(六)资金运转效率不高

主要是为驻矿单位提供后勤保障服务,收入多为关联交易,结算不及时,资金流入集中,周转不畅。对于各单位特殊情况下的计划外用款只能通过上报紧急用款申请表层层上报审批,在时间上存在一定滞后性,给生产及管理带来不便。对于因付款方延误出现的款项未及时划走等情况,极易出现银行账户超限款项被上收,造成支票空头等情况,且再次申请时还需重新上报资金计划,加大了工作量。

四、改进措施

(一)加强会计政策研究,规范会计核算

加强对会计准则的学习,在制定会计政策时,要做出详细的解释。出现新业务时,尽快确定核算办法,统一会计处理。对现有的会计政策和核算办法进行细化,制定会计核算手册,详细规范每一类业务的处理方法,明确核算时使用的会计科目,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充分发挥集中核算的监督优势,定期或不定期对账务系统进行查询,及时掌握会计信息处理情况,将核算差异或疑义反馈给核算单位,做好信息沟通,确保信息对称。

(二)完善收费计量设施,提高社会化收入

在矿区服务系统大力推广应用远程抄表技术,实施水电气远程抄表集中监控技术改造项目。加大社会化收费工作力度,通过采取各种手段,进一步提高收费率,做到应收尽收。同时还要积极研究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延伸服务,增加社会化收入。

(三)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标准成本是经过详细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以评价实际成本和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目标成本,建立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基于矿区服务系统业务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需要在多个领域建立标准成本体系。如物业服务及供暖服务行业,原有成本消耗定额,但是在改革过程中部分业务进行了整合,定额消耗也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结合业务整合后的管理现状及技术水平的提升,对成本定额进行修订,使之保持先进性。在医疗服务行业,建立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标准成本体系,针对患者住院治疗的全过程制定成本定额,形成患者从住院到出院的一个闭环系统的标准成本。在客运服务行业,按照营运车辆类型建立以营运里程为计量单位的标准成本体系。在离退休服务行业,以离退休人员为计量单位,建立标准成本体系。在管理性质单位,建立管理性支出开支标准,进而形成一套涉及各个行业的矿区服务标准成本体系,为预算编制提供充分依据。

(四)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执行关联交易封闭结算,在中油财务公司开立封闭结算专用账户,指定专人负责关联交易封闭结算签认工作及资料传递等事项,确保关联交易资金及时结算。加强资金计划管理,做好资金计划与财务预算衔接,结合矿区服务生产经营实际科学编制资金计划,提高计划执行符合率。建立健全资金内控管理制度。加大银行账户与货币资金管理力度,强化表外资金及网上银行监管。

(五)合理安排基本建设投资,加强企业节能降耗措施

针对大量基础设施需完善但投资有限的问题,应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安排投资,对于涉及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项目要尽力筹措资金。大力推广供热系统的平衡节能技术、燃煤锅炉中的分层给煤技术、锅炉动力系统的变频技术等,进一步优化矿区能源供应,实现节约用能,减少能源浪费,在增收节支、成本控制上有新突破。

(六)开展成本分析,加大成本控制力度

开展全面深入的成本分析,在不断提高服务标准、保本运行的前提下,科学划分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努力把无效或低效成本消除在成本产生的源头,花大力气从研究控制可控成本着手,对矿区运行成本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财务管理系统篇(1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医院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今天,我国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了,如何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财务信息的资源共享,成为当前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整合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是当务之急。

一、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作用

1.完善了财务管理体系

医院在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工作中,通过进行账目的集中处理,科学设置基础科目,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将医院的会计核算、科研经费、薪金等众多方面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有效完善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医院不仅实现了财务的规范化管理,而且加强了不同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分配,落实了责任制度,彻底改善了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使财务管理的职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

2.提高了医院的内控水平与服务水平

医院通过应用新型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加强了医院各项财务工作的规范,强化了资产的管理流程,而且加强了责任制度的落实,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在进行资源信息共享的同时,加强问题的反馈与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由于责任不明晰等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能够降低财产风险,保证医院财产安全。与此同时,经过整合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财务信息的集成,而且能够将有价值的意见或者建议保留住,以此给医院的重大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为医院的重大决策奠定信息基础。

3.提高了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医院通过进行有效的财务资产信息整合,不仅实现了数据的共享,而且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在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过程中,把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医院的各个部门,统一管理每一个科室的财务状况,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财务信息的动态化管理,进而满足现代医院的持续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医院通过及时记录财务信息,能够实现对医院财务信息的及时掌控,更好的避免了财务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医院工作效率的大大提高。

二、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医院财务通常都有独立的财务网络系统,而医院的收费系统、门诊,以及医院的药品管理系统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与此同时,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是单独的系统,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门,进行单独的计算审核,而且彼此之间互相封闭,缺乏一定的联系。因此,这样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给医院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不便。

在传统的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互不相连。这样的系统模式不仅会造成数据的重复录入,而且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几乎无法达到信息化的要求,信息资源的大量浪费会导致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计算机信息资源。医院面临着这样的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必须要对医院内部的每一个部门都进行财务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完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的网络共享,进而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

1.整合原则

要想将医院信息系统中的相互独立问题解决,就必须要全面考虑医院财务信息来源数据。当前,医院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涉及到医院内部非常多的部门,而且整合难度大、时间长。因此,医院在进行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时,一定要整体规划、一步一步地实施,系统集成工作的完成一定要稳扎稳打,按部就班。

2.通过调研,设计需求方案

要想有效整合医院信息系统,充分的市场调研与科学的需求方案是其整合成功的关键。医院不仅要加强相关医院的调研,而且要对软件公司要有充分的了解,以医院管理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在进行需要方案的设计时,要根据医院的工作流程进行分类汇总,进而建立健全符合医院实际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需求方案。

3.现代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整合的整体需求

(1)建立一个科学的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其不仅要能够实现医院财务数据的共享,而且每一个子系统在各自完成独立的工作时,还能够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子系统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牵制。这个财务资产信息系统要能够进行科学的核算、预算、结算,以及各种经费支出的整合和管理等,形成医院财务管理的网络化体系。

(2)在整个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与相应的工作。会计核算主要包括账目处理、出纳管理、现金管理、票据管理等;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对各种合同的管理、对各种资产的管理,以及对库存量的管理等;工资薪金管理主要包括对工作人员工资的查询,以及对各种奖金的申报等;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包括科研经费的限额、经费使用的实时监控等;成本核算管理主要包括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上报、下达等。

(3)在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中,建立一个工资查询平台也是非常重要的。工资查询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询自己的薪金状况,而且能够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清晰了解医院的奖金分配,科室资金等。

(4)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建立要与医院的其他资产工作息息相关,整理工作流程,严格编制资产管理软件,而且医院内部的每一个部门都要受到资产信息系统的总体控制,同时受到严格限制的还有操作人员的操作权限。

四、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分布实施

1.医院要整合的部分是会计核算、全面预算、绩效考核等,将每一个方面的数据进行汇集,要能够将这些数据与资产管理的数据进行同时性的资源共享,而且要与医院信息系统、人事软件等进行数据的无缝接口。这一部分工作是医院财务资产信息系统建立的关键,也是医院会计工作的基础。

2.医院要进行资产管理的整合,资产管理的整合是涉及医院部门最多、工作量最大的工作,不论是资产的使用部门,还是管理实物的部门,甚至是财务管理部门等,都要进行细致的整合工作,建立科学全面的医院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3.医院要进行成本控制的整合。成本控制是每一个医院的重要工作,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始终,每一个部门。做好了成本的控制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医疗质量,而且能够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以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4.医院要建立一个公开的信息查询平台,供医务工作者查询相关信息,尤其是个人的薪金查询,绩效考核查询等。

五、结束语

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运营能否正常开展,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当前,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是医院现代管理水平的一个显著标志,其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要想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从会计核算、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等众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筹划,提高财务资产信息系统的整合力度,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宜珍: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曹亚娜: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0).

上一篇: 设计原理论文 下一篇: 党务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