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三首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29 00:14:18
短诗三首篇(1)

不期而遇

你细如少女发丝

轻轻的飘洒在

我童年

枣树发芽的记忆

我深深地知道

在这个季节里

是歌声都会被春天的胸膛接纳

《雾》

你是上天的儿子

你的流浪

该在何处驻足

你浓浓的 凉凉的

遮断了我

回乡的去路

《雪》

在我眼里

你就是那雨夜

短诗三首篇(2)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前言】

《青青水中蒲三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西游凤翔时代其妻子卢氏所作的组诗。这三首诗全以”青青水中蒲“起兴,色调明快,回环往复,淳朴的如同民歌一般。三首诗的意思层层加深,第一首是远行,第二首是不舍,第三首是相思凄苦。组诗情感细腻,风格别致。

【注释】

⑸行子:出行的人

【翻译】

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叶子很短小不得伸出水。妇人常年难走出堂屋外,远行的人离我有千万里。

短诗三首篇(3)

一、引言

诗歌是音乐的语言,不仅供人阅读和欣赏,还供人吟诵。诗歌通过它独具特色的音韵、节律、遣词、造句和修辞,向读者展现优美的画面和意境,表达诗人丰富的感情。本文从诗歌的音韵、语言和意象三个方面入手,对英国诗人William Blake(1757―1827)的短诗Laughing Song进行分析,感受英诗的语言和意境之美。

二、分析

Laughing Song

by William Blake

When the green woods laugh with the voice of joy

And the dimpling stream runs laughing by,

When the air does laugh with our merry wit,

And the green hill laughs with the noise of it.

When the meadows laugh with lively green

And the grasshopper laughs in the merry scene.

When Mary and Susan and Emily.

With their sweet round mouths sing Ha, Ha, He.

When the painted birds laugh in the shade

Where our table with cherries and nuts is spread

Come live & be merry and join with me,

To sing the sweet chorus of Ha, Ha, He.

William Blake的这首短诗Laughing Song一共三节,每节四行,语词简单,语言朴素,却从音、词、句、意等各方面展现了诗歌这一古老文体之美。

1.音韵

在语音方面,该诗体现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首先,该诗采用饱满响亮的长元音、双元音和部分短元音,少有/s/、/z/等摩擦音和辅音连缀,读起来音色圆润响亮,音调平和略微上扬。而且,长元音(包括双元音)可使诗的节奏放慢,短元音则可使之加快,两者结合交替使用,使诗歌快慢得当,节奏适宜。

其次,诗歌采用尾韵和腹韵,体现了韵律之美。尾韵是指诗歌两行或更多行以押韵的词结束。诗歌的音乐性在一定程度上靠尾韵体现(王佐良、丁往道1987:380)。在William Blake的这首短诗中,第一、三节以abcc(joy,by,wit,it;shade,spread,me,He)形式,第二节则以aaba(green,scene,Emily,He)形式押尾韵,韵律整齐,和谐悦耳。此外,诗歌中几乎每行都出现有腹韵。腹韵又称元音迭韵,即相同或相似的元音在诗行中重复出现(秦秀白,1996:217)。诗歌第一行中的voice和joy,第二行中dimpling和laughing,第三行with和wit,第四行hill和it,第五行when和meadow,第六行grasshopper和laugh,第七行Mary和Emily,第八行round和mouth,第九行painted和shade,第十行cherries和spread,第十一行be和me live和with,以及最后一行sweet和He等都属于元音迭韵。这一韵律现象的广泛使用增加了诗歌和谐的音乐美,使之读来朗朗上口,自然流畅。

再次,短诗中还在后两节结尾处使用拟声。拟声分为基本拟声和次要拟声。本诗中第二、三节结尾处重复的“Ha,Ha,He”主要采用基本拟声,是指音与义基本吻合,能直接产生音、义间的互相联想(秦秀白,1996:20)。这种直接模仿小孩子唱歌声音的拟声,增强了“语言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英国十八世纪著名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所言‘这种音响效果具有了不起的力量,它能把形象铭刻在读者的脑海里’”(秦秀白,1996:21)。

最后,诗歌还采用停顿来加强语气,影响语速,增加节奏感。受句子结构约束,诗歌各行停顿时间不一致。在该诗中,一、二两节和第三节的前两行为状语从句。其中一、二节每两行为一组,构成一个从句,彼此采用并列结构,间隔基本均等(以第一节为例:When the green woods laugh with the voice of joy/And the dimpling stream runs by/When the air does laugh with our merry wit/And the green hill laughs with the noise of it)。而第三节前两行则各是一个状语从句,比起前两节停顿较短(When the painted birds laugh in the shade/When our table with cherries and nuts is spread)。整首诗读起来给人感觉节奏由慢而快,不断紧凑,最终在第三节最后两行的一个祈使句(即主句)中干净利落地收尾。这种长短不同的停顿,调节了诗歌的节奏,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感。

2.语言

这首诗语言平实、朴素,没有典故、古语、俚语等或古雅或奇特的用词,而采用明白易懂、比较通俗的常用普通词汇。虽是普通词汇,但诗人在词汇的用法和搭配上体现了诗歌语言中常见的“变异”,以达到“突出”的效果。如:dimple一词,原为名词意为“酒窝、笑靥”,却在本诗中被用作动名词dimpling用以修饰stream。而这种搭配本身也显其“变异”,因为在正常用词中这两个词很少,dimpling stream放在一起使用,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使用普通词汇也能产生诗歌语言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独特艺术效果。而诗人在此用这种“变异”的词语搭配,则达到了拟人化的效果。除此处外,诗人通篇多处使用了拟人手法,如woods/air/meadow/grasshopper/birds(树林、空气、草地、蚱蜢、小鸟)等都在laugh(笑)。

而除拟人外,该诗还采用了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排比是指把结构相同、意义并重、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形成一个整体。运用排比可以加强语义,造成一种“突出”(秦秀白,1996:83)。在本诗中,前六行三组状语从句形成结构基本对等的排比,同时又与七至十行的后三个时间状语从句构成排比。从上文分析中可见,该诗虽有三节十二行,却只有一个句子,前十行为六个状语从句,由when引导形成排比,最后两行一个祈使句以号召邀请的语气简短有力地结尾。而在这些排比的时间状语从句中又包含着句子结构和词汇的重复。重复或称反复,指使用一个词、句或段落,借以加强语气和感情(秦秀白,1996:79),产生突出,渲染气氛、加重语气、前后呼应和加强联系(王佐良、丁往道,1987:395)的效果。诗中前六行都以“When...laugh with...and...”结构重复,只是每个从句前半句的主语、宾语及后半句有所不同。而诗中词汇重复的现象更是频繁,其中关键词laugh一词在全诗出现达七次之多,而出现频率稍低的merry和green则各出现三次,sweet出现两次。从诗歌的整体效果看,排比和反复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使整首诗读起来语言流畅,节奏匀称悦耳,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

3.意象

意象是诗歌语言的灵魂。所谓意象是指用具体形象或画面来表现人们在理智和感情方面的体会和经验。诗歌中的意象靠形象性的语言予以暗示,它可以“呈现物体、动作、感情、思想、心理状态及任何感觉的或超感觉的经验”(秦秀白,1996:222)。意象是诗歌的感觉示意,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通道,可分为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动觉意象和抽象意象等。诗歌意象的功能在于它能刺激人的感官,从而唤起某种感觉并暗示某种情感色彩,使得读者能沿着意象所指引的方向迅速进入诗的意境,陶醉于诗情画意之中(同上:224)。

William Blake的这首十二行短诗,从韵律、用词、造句、修辞等方面创设了一个动静结合、色彩明快、感情愉悦的视觉、听觉、动觉相互交错的诗歌意象。首先,如前文所析,短诗采用饱满的长(双)元音,读来圆润悦耳;采用有规律的尾韵和通篇的腹韵,错落有致,跌宕起伏,节奏感强。圆润的音调,适当的音长和停顿使诗歌有了美好的听觉意象。而除诗歌本身的韵律外,诗人在选词上也体现了听觉效果。譬如,前文中提到的laugh一词,因不同的主语重复了七次,使诗歌中所展现的大自然充满了欢笑:青翠的树林在欢笑,微笑的小溪在欢笑,流动的空气在欢笑,青山、草地,蚱蜢、小鸟都在欢笑。这些生物的欢笑与Mary,Susan,Emily等女孩子们甜美愉快的“Ha,Ha,He”的歌声一起构成了一组“琴瑟和谐”的“歌声与欢笑”大合唱。

其次,该诗在用词上采用读者所熟悉的普通词汇,既符合诗人所要展现的纯美的自然和朴素的愉悦,又对人的视觉和触觉产生影响。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树林、小山、草地等静物,和小溪、蚱蜢、小鸟、女孩等动态景观,动物和人,动静结合,俨然一幅山水人物画。而葱郁的树林(green woods),明绿的草地(lively green meadows)和青山(green hills)、彩鸟(painted birds)、红(绿)樱桃(cherries)一起使这幅画更加色彩斑斓、色调明亮,更显出春夏之季大自然明快和谐的优美和鲜活欢快的动感。而通俗朴实的语言、简洁有力的句式则突出了诗人所处的明快的氛围和心头流淌的欢快的心情,展现了诗人拥抱大自然并希望与人分享的喜悦。

再次,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一个生动、活泼、动感的自然场面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亲切、深刻的印象。在排比的运用中,诗人采用由浅入深的“渐进”模式,使读者由自然深入人居,先静物而后见动物,逐渐体会其所要表达的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悟其对自然尊重敬畏的感情。而且,诗人巧妙地将一句长句分为三节、十二行形成一首完整的诗,体现了他引人入胜、邀读者悠然体味自然之美的独具匠心和巧妙设计,展示了他运用语言游刃有余的娴熟技巧。

三、结语

诗歌是集音、意、像三为一体的语言艺术。它用简洁的语言、干练的表达和规则的韵律,向读者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现了各式人文图景。William Blake的这首Laughing Song虽只有一句话,短短十二行,却通过音韵、措辞、造句、修辞等手法,向读者展现了一幅错落有致、动静结合、色彩斑斓、明快鲜亮的自然美景和充满欢声笑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场景,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愉悦心情及邀人一同分享的豪爽热情。短短十二行诗,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了作者所传达的听觉、视觉和动觉意象,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魅力和诗人对这一美丽语言高超的把握能力。优秀的诗歌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美的享受。英国诗人William Blake的这首短诗Laughing Song便是这样一首给人美感启迪心灵的优秀诗歌。

参考文献:

短诗三首篇(4)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还乡》、《德伯家的苔丝》等小说在我国深受喜爱,并为众多学者所研究。W.H.奥顿称赞哈代有“鹰一般的洞察力”和观察生活的态度,是他的“诗歌之父”。[1]而哈代作为诗人,对其诗作的研究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在我国有所起色。近几年对哈代诗歌的研究越来越吸引众多的国内学者。哈代的诗歌思想丰富,富有他本人质朴的人生观。哈代的第二位妻子佛罗伦斯・哈代曾经说:“要知道哈代的一生,读他一百行诗胜过读他的全部小说。”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来分析哈代的《苔丝的悲哀》一诗,以达到对其诗歌创作的进一步了解。

一、诗歌的韵律美和形式美

哈代认为:“诗歌是有节奏的感情宣泄。感情来自于自然,而节奏则可以通过艺术获得。”[2]这里的“节奏”一词有着重要的意义:节奏与韵律相连。哈代自幼对音乐的喜爱让他具有强烈的乐感,而这种乐感完美地融入了诗歌创作当中。所以哈代在《苔丝的悲哀》中使用各种韵律来达到他想要的节奏效果。这首诗中的尾韵很明显:aaab cccb ddde fffe...每个诗节中有三个连续的尾韵,连续重复相同的韵给人一种紧张和情绪持续宣泄的感觉。而在一阵宣泄之后,诗人又另起一韵以表达一种稍作停顿或放松的状态。这样一紧一松、一张一弛的韵律安排符合叙述者讲述时心情的起伏,达到了汉语中所说的“一唱三叹”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尾韵的作用,实现了强化的效果,使每一诗节似乎自成整体,但b,e等尾韵的使用又使每两个诗节之间相互紧密联系。哈代对尾韵的这种安排,不但让整首诗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感,而且让诗歌更具紧凑感。

本诗里每一诗节的第二行其实是对第一行后半部分的重复,如“I would that folk forgot me quite.Forgot me quite!”等。Leech把诗歌中这样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重复称为同语反复(epizeuxis)。他曾举例说:“在大卫的哀伤和弥尔顿哀悼利西达斯中,这种同语重复的强有力的渲染效果应该依赖于传达了悲痛至极以致无法用几句表达,哀伤之切需要大量表达。”[3]在生活中,当一个人陷于思绪或被某种强烈的情感所支配时,说话时会无意识地重复自己说过的句子。哈代对同语反复的运用正是为了表达叙述者无比悲伤倦怠的心情。而且这种简单而规律的重复构成完整的行内韵,使诗歌读起来更流畅。

在诗歌结构上,哈代也是追求美感。建筑师的经历让他对诗歌形式很有见解。《苔丝的悲哀》中的诗行长短不一,每一诗节都是长句夹短句,接着短句夹长句。这种长短句参差而又有规律的安排使整首诗看上去具有建筑的形式美。尾韵的使用也增强了诗歌的形式美。Laurence Perrine在其专著Sound and Sense中说:“尾韵因其构建在诗行的末尾处,除了韵律和格律,在赋予诗歌音乐性和构筑诗歌形式上它比其他任何音韵形式都更有力。”[4]

二、音韵对情感的表达

对诗歌的文体分析主要从诗歌的相关信息与诗歌本身的结构形式两大方面着手。[5]结构形式主要包括诗的整体布局、韵律等。哈代的诗歌在结构方面独有一套。

首先,《苔丝的悲哀》中叙述者在追忆过去、对比现实的叙述中表达了对自己被爱人抛弃的悲伤之情,诗歌的整体基调是缓慢而忧伤的,但诗中情感的起伏变化却清晰可辨。这首诗总共包括六个诗节,叙述者的情感随着诗节的发展而变化,从弱到强,又从强到弱。在第一诗节中,我们最常听到的是清辅音“f”和“s”,如,“folk forgot”,“shrink from sight”,“see the sun”,“say farewell”。第二诗节中,发音由清辅音向流音“L”转变(如“Loved me,and learnt”),在第三、第四诗节有很多爆破音“p”,“g”,“b”,“d”和一组重音音节明显的单词的使用,比如,“potted perhaps”,“grow nettle,dock and briar”。在第五和第六诗节里元音和爆破音之类很少出现。该诗中,第一诗节通过大量清辅音的使用表示了叙述者慢慢开始的思绪和讲述。而第二诗节中叙述者回忆起了过去甜蜜的恋爱时光,这里流音重复使用让人感觉情感变得明晰。第三、第四诗节里有叙述者对残酷现实和美好往昔的对比,这样的对比残忍而令人悲伤,而大量爆破音和重音节单词的使用正好表达了叙述者的感情渐渐达到高潮。第五、第六诗节体现出叙述者在强烈感情宣泄之后,慢慢归于沉思的心里状态。第二诗节中的发音要重而强烈。在第五和第六诗节中元音和爆破音之类的使用很少。

另外,尾韵在表现情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文章的高潮部分(第三、四诗节),尾韵大多已由长元音、双元音外加重音构成,如[g?蘅?蘼n],[?fai?藜],[?mai?藜],[f?藁?蘼m],[?蘅?蘼l][gail][i?蘼]。而在其它诗节中,相对则是更多的短元音,并以辅音结尾[ait][?蘧n][el](第一诗节),[?蘅?耷][i?蘼t](第二诗节),[ed][t?蘩?藜?蘼n](第五诗节),[it][?蘅t][bi?蘼](第六诗节)。在最后一诗节中多以简短的尾韵和相对简短的诗行,表达了叙述者强烈的悲哀宣泄后的疲惫,又渐渐陷入思绪之中。我们知道长元音比短元音要饱满,第三、四诗节中的尾韵明显的比其它诗节中的发音更具情感力量。同时,第三诗节中的单词“gone”和“all”的发音与人在悲痛哭泣时的“o”的发音相似,表现了叙述者的悲痛达到了顶峰。

诗中叙述者从第二诗节回忆起美好的过去,到第三、四诗节中今昔对比出来的痛苦达到高潮,对于叙述者情感变化节奏的表达,诗人还运用了三个语法的停顿,如“He watched me to the clocks slow bent...”“And now he’s gone;and now he’s gone...”“Well it is finished-past,and he”。省略号和破折号制造出更沉重悠长的感情,与本诗整体的基调一致,也更能体现出叙述者无法抑制的悲伤之情。而finish和past这两个单词在意思上是都表示使事情的完结,但在时间顺序上有着递进的意义。finish表示一件事情的完成;而past则不仅指事情完成了,而且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哈代使用具有递进意义单词是为了体现了叙述者逐渐增长的失落和悲伤。

这首诗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尽管哈代在这首诗中用词简单,但却不乏特色――使用自己创造的单词,如“chimney-sent”,“super-fire”,“A-standing”和“unbe”[1]等词。而诗行“he watched me to the clocks slow bent...”则采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我们知道时钟走动的嘀嗒声正常情况下是均匀的,而对情侣来说它走得好像很慢很慢。其实不是时钟慢了下来,而是哈代用来传达情侣间相看不厌,以至感觉不到时间流动的那种甜蜜感觉。这种两情相悦的情形与接下来叙述者被无情抛弃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作用,

正好体现了哈代消极的爱情观:再甜蜜的爱情也会在时光中消失殆尽。

三、结语

哈代是一个善于在传统基础上开拓自己风格的诗人。他对诗歌题材的变化,不同格律的变换和诗行长短的交叉都有独特的安排。他用词简单,具有诚挚的朴素美,而自创词又为他的诗歌增加一份新意。通过对《苔丝的悲哀》一诗的分析,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哈代的诗歌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的巧妙。

参考文献:

[1]颜学军.哈代诗歌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43,166,174.

[2]Florence Emiliy Hardy.The Life of Thomas Hardy 1840-1928[M].London: Macmillan & Co Ltd,1962:291.

短诗三首篇(5)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所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有的反应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思想和抱负。如《不出厦门行﹒龟虽寿》;还有一首体现曹操渴望得到天下贤才的《短歌行》,我们通过赏析这首诗来体会曹操那种思贤若渴的意愿。 

浅析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赏析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思想突出,中心明确。在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渴望拥有贤才,希望天下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赏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但不然。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发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曹操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在这首诗中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但是作者将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这首带有建安时代“志深比长”“梗概多气”的时代特色的《短歌行》,读后不觉思接千载,荡气回肠,受到强烈的感染。 

参考文献: 

短诗三首篇(6)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建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死后其子曹丕即帝位,追封他为魏武帝。曹操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他是汉末建安时期文坛的领袖和重要诗人,有《曹操集》。曹操的《短歌行》传于后世的共两首,课文是第一首。这首诗表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雄心壮志和对人才的特殊感情。

2.内容和层次

这首诗是作者在宴会上抒发自己的宏伟抱负和人生感慨,全篇抒写了年光易逝的感慨,流露出对朋友的怀念和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

这首诗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个层次。第一、二章,感叹人生苦短,只好借酒消愁。其实这表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沉重感。人生短暂,但统一的大业却没有完成,这是全诗中弥漫着慷慨格调的深层原因。第三、四章接连化用两首《诗经》中表达对友人思念情感的诗句,表现对贤才的渴慕。第五、六章写因思念而产生忧愁,进而幻想友人风尘来到这里,并饮酒叙旧。第七、八章表示自己一定要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

短诗三首篇(7)

一只船街道、黄而不浊的黄河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敦煌是诗人叶舟整部诗歌《大敦煌》的灵感源泉。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在西部兰州独有的黄河古韵中感受着大地上的青草味、坊间的油烟味和世间的人情味,感受到众生平等的悲悯情怀和普世价值。

一、宏大的诗歌创作空间

西部一般被景观化,沙漠、骆驼、戈壁、黄土、黄河、贫穷、落后这些词似乎成为了西部的代名词。当我们今天在新的文化视野下再来认识西部、关注西部,那我们应该如何立足西部,如何为西部发展寻找资源?文化上,我们应该有文学的大格局。西部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寄托,叶舟的诗歌《大敦煌》就是一部屹立于西部阔土上的神性作品,带领我们认识西部,领悟西部诗歌创作的独有魅力。

诗人叶舟以兰州为起点,用《大敦煌》为我们画了一个地图。韩松落说,内陆的边缘,西北的中心,多民族混杂,所以兰州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宽容,奇异的尖锐。《大敦煌》带领读者渡过黄河向西到河西走廊,游历丝绸之路,看到玄奘,法显,班超与霍去病,张骞。向南到达“中国的麦加”临夏以及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拉卜楞寺。向北行进,穿越毛乌素沙漠与戈壁,便与内蒙古接壤,藏传佛教的寺院也在草海之中绰约隐现。朝东以东,是黄土高原和汉文化积淀最深的地带,越过古秦州天水,就是秦砖汉瓦、刁角高悬的长安。在历史的风沙下,汉、回、藏、满等三十多个民族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一碗牛肉面里有回族的厨艺,藏族的牛肉,汉族的小麦。《大敦煌》的诗歌创作就基于这样一个地理空间上,从序开始,二百余首的谣风体短制、长诗《短制》、花环十四行诗体《敦煌的神殿》、抒情歌谣集和长篇散文《一座遗址的传奇与重构》一气呵成,把我们带进一个诗歌创作的宏大空间,同时也为整部作品的阅读定下了激越的速度感,这也成了诗人刻骨铭心的具有西北和西部文化意蕴,甚至是世界意义上的符号,在诗人的感悟中,敦煌就是他诗歌的首都,是他呈现理想道德和主题的衣钵。①

在卷一《歌墟》中“西北偏西”这首短诗:“大雪封山,只剩下我和敦煌,于最后一片草原,占山为王。诗歌的王,女儿敦煌。伴着流沙,顶着太阳,向着灯塔。”诗人带领我们渡过黄河向西到河西走廊,带领着我们跨越时空的限制,诗人为我们画了一张地图。在他的建构的图纸上,“以敦煌为中心――这神的山系、梦的家园和艺术的圣殿――自东而西纵贯的是几千年尘封的历史:从汉文化的首都长安起步,穿越河西走廊,到达天山和帕米尔,然后转至中亚高地,直至波斯高原或地中海文明,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在诗中铺散开来,我们不仅在欣赏诗歌,也在领略历史。《大敦煌》源于甘肃这片苍茫辽阔的大地,展示了敦煌深厚的历史人文背景。

短诗三首篇(8)

古往今来,特别是近现代对《诗经》的研究硕果累累,研究视角不一而足。而把它作为一部歌词集进行音乐学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少见的,因为这关系到对《诗经》艺术本体的认定问题。宋代郑樵首先提出了以音乐作为《诗经》分类的标准。此后这种观点逐渐被大家接受。《诗经》所录全为乐歌,现已基本达成共识。诗歌由于形式短小,必然要求凝炼,这不仅体现在造句用词上,更体现在结构的组织上。《诗经》特别是风诗,并不是什么经历炼字炼句、刻意追求后的结果,可是由于其内在真率的感情美和外在自然质朴的语言美的完美结合,无意间却达到了“晦其光而得其璞”的浑然纯美的境界。它的用词、布局谋篇都成为后人惊叹和频频取法的对象。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欣赏《诗经》在结构上的特色。

一、齐言之乐与长短句之乐

在《诗经》305首歌曲中,严格的齐言之乐共有147首,占总数的48%:其中《风》160首中有80首,《雅》105首中有53首,《颂》40首中有14首。而这147首齐言之乐中除了《魏风·十亩之间》是五言齐言之外,其余的均为四言齐言。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这些齐言之乐的曲调特点应该是节奏工整,乐句整齐其曲式也应该是比较规整的。

只要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虽然长短句之乐超过半数,但除了个别篇章句子长短不齐较明显外,绝大多数篇章仍是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只是个别句子增减一两个字,真正意义的长短句之乐较少。

通过以上的统计与分析,《诗经》句式最典型的特点就显露无遗:以四言为基本句式。这一显著特点的形成与周代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有着紧密的关系。《诗经》是入乐演唱的乐歌,其歌词必定要服从当时的音乐风格。因此可以说,《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比较平稳、朴素的音乐旋律。而从根本上讲,周代尚和的浓重礼乐文化是《诗经》四字齐言的决定性因素。首先,礼为体,乐为用。周礼尚和,《诗经》的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义”是“和”的具体内涵。其次,乐为礼辅,器为乐设。《诗经》中的乐器多为钟、鼓、磬等打击乐器,相应的,其音乐便多是节奏性音乐。于是,周礼崇尚中和的审美习惯决定了周代音乐节奏的舒缓性特征,而四言诗体恰好能与周代音乐的节奏感相契合。因此,节奏感强且具有中和舒缓特点的四字齐言成为《诗经》的基本句式。另一方面,《诗经》以四言齐言为主,也与当时的语言形式有关。周代的语言已逐步突破二言形式,四言在当时成为最适合的句式。四言体较二言体有了很大的进步,它延长了句式,扩大了容量,使诗歌能够更充分地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四言齐言适于表达敦厚稳定的情绪,而当人大喜大悲时,更倾向于情感的尽情宣泄,而长短句的参差错落最适于表达这种情感。唐成伯瑜在《毛诗指说》中就有对《诗经》产生长短句的精辟诠释:“《三百篇》造句大抵四言,而时杂二三五六七八言。意已明不病其短,旨未畅则无嫌于长,短非蹇也,长非冗也。”

二、《诗经》的空间结构分析

空间分实虚(即想象与现实)。空间结构就是通过虚实空间的转换来组织作品的一种文章结构,虚虚实实,正反变化,转接无象,然而又无不意脉贯通。由实入虚,开拓想象的空间。站在现实,却通过飞腾的想象引向过去、未来和想念的一方。通过这个想象的、梦境的空间的描绘,“延伸着人的现实世界,突出了人的理想期盼,曲折展示了人所面临的困境,也是通过梦世界的创造,建立了特别的美的世界,留恋于这梦幻空花的天地,感觉恍惚幽渺的美……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性灵满足。”同时,以空间的转换来组织全篇,在结构上又翻跌出无数层次和曲折,避免了叙述过于平直而带来的枯燥无趣。虚空间或作为现实的映衬,增加哀乐的落差、增加感情的浓度;或作为现实的补充,使现实空间里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完整、更加淋漓尽致。虚实空间相互映衬、互为补充增加了诗的容量、感情的浓度,从而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豳风·东山》是想象艺术的杰作,更是空间转换结构的高峰。通过战士回家途中的想象,将他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处境的联想组成了四幅画面,一段饱经风霜的心路历程就在时空的不断转换中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一幅画面是刚离开军队东归路上,回想起风餐露宿的从军生活。第二幅画面是路过前线附近的村子,看见那“果裸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的荒凉可怖,联想到家乡可能也是如此,又想到即便如此,也是“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因为那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留下了太多的美好记忆,只要我能回去,一定让他恢复从前的繁茂。第三幅画面是想到妻子接到我要回家的消息,一定正在“洒扫穹窒”,准备迎接我的归来,她干完活,坐着休息时,看着“蒸在栗薪”的“有敦瓜苦”,一定正露出甜蜜的微笑吧!第四幅画面是想象结婚时妻子的美丽,不禁更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妻子,“其新孔嘉,其旧如何?”不同时空的画面通过诗人浓烈的感情,有机地统摄起来,并置于同一平面,构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连环画页,生动地展现了他从军的艰辛、对家园和妻子细腻而深厚的爱,以及由此产生的重建家园的信心。其内容的丰富、情感的深厚正是通过结构上翻跌出无数层次和曲折来实现的。

三、结语

周代文明是以“礼”为核心的,周礼在很大程度上又体现在贵族阶级内部经常举行的一些礼典上,这是《诗经》产生的社会背景。《诗经》最典型的特色就是其章句结构以个别字词的变换分章反复吟唱,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分段以三段体为主。这就为我们理解和分析《诗经》语篇上下文结构提供了词汇意义相近、逻辑次序相关、概念分类清晰的语义和认知理据。语

短诗三首篇(9)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好古诗的前提。学一首诗通常少不了听老师范读、听录音朗读,学生试读、正音,掌握停顿规律,读准重音,从而让学生动口、动手,读出古诗的韵味,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到了中学,仅靠上述范读,模仿,悟读等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赏读,自主朗读等。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朗读层次要求呢?笔者在教学朗读时,借助学习古诗格律常识这个“拐杖”让学生从古诗创作的基本方法来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而后再用这把钥匙去赏读,自主朗读。当然,这里所说的格律知识,仅是常识而已。如律诗,一是两句一联,按顺序分别叫首联、额联、颈联、尾联。二是讲究平仄对仗,平仄的基本要求是,同句相粘,上下句相对。其中“平”相当于普通话第一、二声,“仄”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三、四声,其次在朗读时能语调变化多样,三是讲究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二、四、六、八句押韵,如《过零丁洋》律诗中“ing”是韵脚。押韵能使音调和谐优美。所以朗读时要读出 “经、星、萍、丁、青”的韵味。四是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如从句式上看,七律诗一般朗读停顿为:二、二、二、一。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独立有韵味地朗读,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一些爱好诗歌的学生还学着创作格律诗,甚至毕业留言时还互赠格律诗。

二、借助工具,缩短词意距离;融入语境,理解诗意

古诗由于用的是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差异性较大,且受字数、平仄、押韵、对偶等要求的限制,给学生理解诗意带来了阻碍。为克服这一瓶颈,笔者让学生借助《古代汉语词典》、课文注释、课外资料,甚至网络这些“拐杖”来理解诗意,并从中发现翻译古诗的方法。可采用“扩词法”。即古诗多用的是单音词、而今多是双音词,理解时可采用“扩词法”。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现代汉语说的就是“感伤、时事(国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连接或调整直译的词变成通顺流畅的现代汉语就行了。

三、借助图画,缩短想象距离;融入意境,把握内涵

古代诗作多是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诗中美丽的图画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弄清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意,借助画图的方法来想象诗中包含的画面,从而缩短与诗人在想象上的距离,感受其情感。如学习《天净沙·秋思》,学生紧抓枯藤、老树、乌鸦、小桥等十多个景物,展开想象,作者不仅画出了“枯藤老树昏鸦”的冷落暗淡图,“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雅闲致村野图,“古道西风瘦马”的秋风萧瑟图,“断肠人在天涯”的苍凉凄苦图等,而且从这几幅图景的联系及其对比中深沉地感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那种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四、借助背景,缩短时空距离;融入情境,领会情感

诗总是诗人在一定时代背景下或特定环境下感情的强烈喷发。古诗距今少则数百年,多则上千年,这给学生准确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带来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一差异的方法可引导学生借助当时的时代背景,架起通向古代的桥梁,从而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和作者产生共鸣。如学习《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是什么?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先了解当时的背景:陶渊明不满污浊黑暗的官场而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生活。顺此就不难体会出诗人的“愿”就是离开污浊的官场,从事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其间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

五、借助背诵,缩短结构距离;融入诗境,深化记忆

短诗三首篇(10)

Sonnet ⅣⅢ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date.

Sometimes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untrimme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est in his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see.

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从结构形式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可以看出莎士比亚作了大胆的革新。根据英文的特点。更好地发挥了十四行诗的艺术特色。莎士比亚改变了传统的意大利体“四、四、三(即第一、二个诗节各为四行,第三、四诗节各为三行)”或“前八”“后六”(即前八行为一个诗节,后六行为一个诗节,前八行表现诗歌的主题或提出问题,后六行给予回应或回答)的模式,采用了“四、四、四、二”式。即前面三个诗节均为四行。第四个诗节为两行(通常为偶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每首紧扣一个主题,通过三节一偶句的编排体现了起、承、转、合的章法。结尾偶句与前面相互呼应,总结全诗,点明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两句也往往成为全诗的警句。这首诗的前四行是“起”,诗人把友人之美与夏日之美比较(注:英国的夏天温暖而不炎热。是最宜人的季节),友人比夏日更可爱温存:中间四行是“承”,发展了这个意思,指出自然之美难于与自然规律抗衡,一切优美形象不免褪色:第三个四行突然一“转”,宣告:虽然自然之美难以持久,他所热爱的朋友却可以借他的诗篇永葆青春美貌:最后两行是音韵铿锵的小结,即“合”,用了“So long……”“Solong…”一组偶句,把全诗推向高潮,再一次宣告:只要人能呼吸眼不盲,他的友人就将在他的诗篇中不朽。

上一篇: 高一学年总结 下一篇: 岗位竞聘演说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