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课件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23 01:19:14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篇(1)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4.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3.学习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篇课文,题目叫做《威尼斯的小艇》。(板书:13威尼斯的小艇)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威尼斯。(出示部分彩色幻灯片)。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座城市由118个小岛组成,连接这118个小岛的是117条水道。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威尼斯的市内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船是市内惟一的交通工具。

3.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小艇)。

作者抓住了小艇的哪些特点呢?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布置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想威尼斯小艇的样子,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字词。出示写有6个生字新词的幻灯片。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些生字容易写错。

2.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要求:边听边想,威尼斯的小艇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指名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

使学生知道,“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关系密切。”

4.根据以上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讲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第三段(第四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四段(第五、六自然段),讲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四、学习理解第二段

1.图文对照,认真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出示威尼斯的小艇的幻灯图片)。

要求:边读边想,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2.指名回答:“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3.通过作者对小艇的样子生动地描写,威尼斯的小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练习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小艇的美及乘船游览时的快乐感受。

5.教师小结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并用比喻句进行描写,这样就把小艇的样子写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2.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前四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词语。

2.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3.背诵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二、学习理解第三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思考:“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作者抓住了哪些方面来突出“特别好”的?边读边在书上勾画。

2.指名回答: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课文是怎样具体说明的?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朗读语气。

三、学习理解第四段

1.默读第五、六自然段,出示思考题:

(1)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关系密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认真体会课文的最后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2.小组讨论。

3.检查学习情况。

4.教师小结:

威尼斯人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小艇,(板书:生活关系密切)只有在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的时候,威尼斯才静下来。)

5.小艇和威尼斯人的生活这样密切,是什么原因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吗?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四、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了这篇文章,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的写法。

(1)作者要写威尼斯的城市风光,为什么以“小艇”为题呢?(小艇是威尼斯独特的风景,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2)作者在写小艇样子时,抓住了哪些特点?写小艇的作用时,抓了哪些特点?

(3)作者为什么能把威尼斯小艇及与小艇有关的事物写得如此具体、生动呢?是作者一时一天观察的结果吗?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教师小结。

(1)威尼斯的小艇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作者平时注意观察,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方法,因而能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具体,使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观看情景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3.预习《三峡之秋》。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篇(2)

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师生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所以,我们语文教学要拿出整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引导学生力求读进去,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情感,读出真实的感受。

一、设计本课时所遵循的理念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张田若)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标)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标)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2.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难点:(1)富有情感地朗读。

(2)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美妙的朗读和充满异国风情的画面给予学生美的熏陶,使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萌发对美好景物的热爱之情。

三、说程序

1.开门见山

板题、读题、思考:威尼斯与小艇,小艇与威尼斯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2)谈谈初读之后的切身感受。

(3)假如你真的来到威尼斯,最想拍下的是哪幅画面?用朗读告诉我们。

3.精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与威尼斯的关系

(1)小艇的特点

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请在文中做出批注。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用不一样的比喻词?作者为什么能抓住小艇的特点把小艇写得活灵活现呢?

(2)回扣主题

威尼斯能离开小艇吗?小艇能离开威尼斯吗?你舍得离开威尼斯的小艇吗?如果你想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心中的小艇,你会怎么说?和小艇告别。

四、说教法

1.抓住题眼,提出本课的重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读的兴趣

结课回扣主题,首尾呼应,精美完整,对学生心中逐渐明朗的威尼斯与小艇之间的关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以读促悟,以悟带读,是本课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此方法既是老师阅读教学的方法,也是学生阅读学习的方法。学生理解语言的过程即思维的过程。思维过程是从具体(语言)―概括(内容),再从概括(内容)―具体(语言)两个过程不断反复的辩证统一过程。这两个过程就是从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语言表达。

3.动静交替,起伏跌宕,彰显课堂节奏美

对“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及“夜晚威尼斯的静谧之美”和“白天威尼斯的喧闹繁华”分别运用了一静一动对比的教学方法。

4.多媒体课件、音乐与语言文字巧妙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课件如果用在学生的想象之后,或学生未曾有过类似的体验产生茫然时就可以适当地应用,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拓宽其视野、知识面,使脑海中的印象更加鲜明。音乐的美与文字的美如果恰如其分地结合,就会强烈地产生身临其境,美轮美奂的境界,促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层理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突破重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5.朗读方法的多样性

以读贯穿全课,有自由读、个别读、男女读、小组读、评价读、齐读、改创人称朗读、改创为口语交际、师生轮读、教师范读、师生配乐朗读、填表式朗读等朗读方法。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加强,有些矜持,难以入请入境地朗读,多样的朗读方法横跨全课堂,使学生的朗读渐渐进入佳境,化难为易!

6.有层次地朗读与领悟表达方式自然而又紧密地结合,促使本课难点――领悟作者抓住小艇的特点描写的表达方式,使难点逐渐迎刃而解

学生喜欢读更喜欢想象,但是如果让他们去研究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学以致用―尝试抓住事物的特点也写出惟妙惟肖的文字来,就显得有些困难。因此,老师引领学生欣赏文字―朗读文字―揣摩表达―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是非常重要的。

五、说学法

学生主要采取“以读促悟,以悟带读”的方法来学习本课。呈现方式:课前预习―课堂质疑、探究―读文、欣赏―想象、感悟、批注―交流感悟―品读、美读―结课释疑。

六、说板书

26.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篇(3)

在讲读课文第二小节,第五、六小节中,我都出示了自学要求。第二小节的自学要求是:想一想,小艇有哪些特点?可以画出重点语句,可以圈出关键词语,可以画一画小艇的样子,可以演一演小艇行动的轻快灵活。第五、六小节的自学要求是:1.自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小艇的作用很大,完成填空:在威尼斯,白天,商人 ,青年妇女 ,小孩 ,老人 ,晚上,看戏的人 。2.除了课文所讲到的,还有哪些人的活动离不开小艇,请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合作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其中学生的个体学习是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可以发挥课堂教学的群体功能,为学生成功学习提供帮助。此外,在第二小节的自学时,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开展选择性的学习。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如用笔画小艇的简笔画,用手势来表演小艇行动的轻快灵活;让全体学生做“船夫”,以手代艇来表演课文中具体描写船夫操纵自如的内容;让学生闭上眼睛体悟一下坐上小艇的感觉。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特别注重其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如:学生自学课文的第五、六小节,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交流汇报,学生说到了医生、教师、市长、旅行者等等乘着小艇去干各种各样的事,还说到了青年妇女乘着小艇去走亲戚、逛商场等。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动眼看一看,动手演一演,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全员参与,并且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此吸引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三、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

这篇课文中我采用了初读感知、精读感悟、熟读内化的实践性教学流程。在初读感知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世界各地的风光,从学生的话题中引出在欧洲的意大利有一座闻名遐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并且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整体感知文章,围绕中心句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在精读感悟、熟读内化的环节中,我精心设计课文的导语和过渡语:(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么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小艇的呢?这样在导入时对照课题,充分发挥教师体态语的作用,同时又复习了第一教时的内容。(2)小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3)小艇小巧玲珑,新颖别致,外形美观,内部舒适,你们想不想坐一坐呢?想不想读一读呢?这样的过渡语让学生产生情感的落差,给他们更多的认真读书的机会。(4)难怪威尼斯的商人都喜欢乘坐这样的小艇。驾驶这样重要交通工具的船夫,他们的驾驶技术又是如何呢?(5)新颖别致的小艇有如此技术熟练的船夫驾驶,真是锦上添花。这样的小艇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样的导入语,过渡语就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环节,在组织各环节的教学时,我关注着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更多地触摸文章的语言文字,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指导学生的朗读中我精于点评,或描述意境强化学习动机,或联系生活,使其产生亲切感,或情感驱动,唤起心灵的共鸣,或拓宽思路,使思维更具有广阔性。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

教师激情激趣的导入,声情并茂的评点,画龙点睛的总结,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为了推导好第六小节的朗读,我相机辅以动情的叙述:“威尼斯的热闹和沉寂与小艇的开动、停泊息息相关,威尼斯独特的风光与小艇有着密切的联系,水面渐渐静下来,皎洁的月光给古老的威尼斯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忙碌了一天的小艇也不动了,威尼斯枕着波光粼粼的河水,沉沉的睡了,寂静笼罩着这座喧闹了一天的水上城市。”教师深情的叙述,诱发起学生美好的想象,使他们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感悟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因此在感情朗读时也读得投入,读得给人以优美的感觉。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篇(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形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中我尝试着多变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收获。

一、采用“五步”形式

我将定向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这一形式引进课堂,在学习课文时我都出示了自学要求: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么描述的?可以画出重点语句,可以圈出关键词语,可以画一画小艇的样子,可以演一演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2.自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小艇的作用很大,完成填空:在威尼斯,白天,商人_______,青年妇女_______,小孩_______,老人________,晚上,看戏的人。3.除了课文所讲到的,还有哪些人的活动离不开小艇,请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一句话。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合作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基础,小组讨论学习、全班交流学习为学生成功学习提供帮助。此外,在定向自学时,我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开展选择性的学习。

二、启用学生的多种感官

如用笔画小艇的简笔画,用手势来表演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让全体学生做“船夫”,以手代艇来表演课文中具体描写船夫操纵自如的内容;让学生闭上眼睛体悟一下坐上小艇的感觉。我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特别注重其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如:学生自学课文的第五、六小节,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交流汇报,学生说到了医生、教师、市长、旅行者等等乘着小艇去干各种各样的事,还说到了青年妇女乘着小艇去走亲戚、逛商场等。在教学中我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动眼看一看,动手演一演,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全员参与,并且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此,吸引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三、教学流程合理

科学的流程,才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这篇课文中我采用了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广泛涉猎。/理解文意,领略人情风光;探究学习,巩固提高的教学流程。在朗读感知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世界各地的风光,从学生的话题中引出在欧洲的意大利有一座闻名遗迹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并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整体感知文章围绕中心句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在自主学习,广泛涉猎。/理解文意,领略人情风光中,我精心设计课文的导语和过渡语: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么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小艇的呢?这样在导入时对照课题,充分发挥教师体态语的作用,同时又提纲擎领复习了第一教时的内容;②小艇到底是什么样儿呢?③小艇小巧玲珑、新颖别致、外型美观、内部舒适,你们想不想坐一坐呢?想不想读一读呢?这样的过渡语让学生产生情感的落差,给他们更多的认认真真读书的机会。④难怪威尼斯人都喜欢乘坐这样的小艇,驾驶这样重要交通工具的船夫,他的驾驶技术又是如何呢?⑤新颖别致的小艇有如此技术熟练的船夫来驾驶,真是锦上添花。然而这样的小艇有什么作用呢?这样的导入语、过渡语就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环节,在组织各环节的教学时,我关注着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更多地触摸文章的语言文字,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指导学生朗读中我精于评点,或描述意境强化学习动机,或联系生活,使其产生亲切感,或情感驱动,唤起心灵的共鸣,或拓宽思路,使思维更具广阔性。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激情激趣的导入,声情并茂的评点,画龙点睛的总结,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为了推导好第六小节的朗读,我相机辅以动情的叙述:“威尼斯的热闹和沉寂与小艇的开动、停泊息息相关,威尼斯独特的风光与小艇有着密切的关系。水面渐渐静下来,皎洁的月光给古老的威尼斯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忙碌了一天的小艇也不动了,威尼斯枕着波光粼粼的河水,沉沉地睡了,寂静笼罩着这座喧闹了一天的水上城市。”教师深情的叙述,诱发起学生美好的想像,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感悟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因而在感情朗读时也读得投入,读得给人以恬静、优美的感觉。

五、全开放的课堂格局

我立足课内,打好基础,立足课外,求得发展。课堂上,我让学生上网欣赏世界风光的图片,交流威尼斯的有关资料。课堂上,我以引代讲,通过引读,让学生领悟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表达方法,我用生动的范读熏陶学生,用充沛的激情打动学生。作业中又让学生继续去搜集有关威尼斯的资料、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教师动情的语言去唤醒学生。如课堂的结尾我是这样叙述的:“今天,我们学习了《威尼斯的小艇》,小艇的样子像新月,行动轻快灵活,美吗?坐在小艇上看看两岸迷人的风景,美吗?船夫驾驶小艇的速度极快,好潇洒噢!清晨,艳丽的朝阳给威尼斯抹上了一层金粉;夜晚,柔和的月光给威尼斯披上了一身银纱,美吗?你们想不想去玩一玩?其实,像威尼斯这样的水上城市,中国也有,人们把中国的苏州称为“东方威尼斯”,你们不妨去苏州领略一下。”这种对照板书的总结,既提示了文章的思路,同时也激起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的怀抱。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学》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篇(5)

    《威尼斯的小艇》案例及反思 东城花园小学  黎桂兴   师: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游玩好吗? 生:好! 师:准备好了吗?请欣赏。(播放课件,学生观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那里的河特别多,除了建筑外全是水。 生2:我发现那里的建筑很特别,和我们这儿的不同。 生3:我发现那里的桥特别多,而且形式都不相同。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这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401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横跨在117条河道上,连接着118座小岛,又称为“水城”、“桥城”、“百岛城”。想对它有更深的了解吗? 生:想! [ 反思 ]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了学生。面对威尼斯这个水城的特色,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自读,边读边想。你对威尼斯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疑惑?用笔做上符号,自学后进行小组交流。(学生学习,教师巡视) 师:能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我发现了威尼斯的小艇样子美,行动灵活。 师:你是从哪儿发现的,能给大家读一下吗?   (生朗读课文第二节) 师:还有谁愿意读?(出示课件中的文字,指导学生朗读) 生:朗读课件中的文字,其余学生闭着眼睛想像。 师:你看见的小艇像什么? 生1:它在我脑中像新月。 生2:它在我脑海中像香蕉。 生3:它在我脑海中像镰刀。 生4:它在我脑海中像扁豆。 师:老师也做了一只小船,(展示课件:小船有点长,两头有点翘,行动有点快。)读一读,你能想像出它的样子吗?(学生自读想像) 生:想不清楚,你没有具体写出船多长,像什么; 师:谢谢你的指导,我知道了在描写事物时一定要写具体,还应作一些比喻,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们明白吗?让我们再一次朗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生:齐读课文第二节。 师:小艇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睹它的真面目。(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 反思 )先让学生想像,后出示课件,有效地解决了电教媒体对学生思维所产生的定势,避免了对学生想像力的扼杀,使学生既认识了小艇的外形,又创造了机会让学生想像,训练了思维的发散性。指导学生学习写法时能提供例子,让学生比较。同时,以老师向学生学的方式进行,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但训练缺乏层次,在学生发现了写作方法后应由浅人深地出示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 例:1.平静的湖面犹如______________。 2.街道两边的梧桐树仿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让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中形成技能。 师:大家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大家都发现吗?下面请我们班读书冠军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其余同学闭眼想像,先让我们掌声欢迎。(学生朗读、想像) 师:不愧是冠军,读得真好。谁来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生1:我看见小艇的速度非常快。 生2:我看见河面十分拥挤时,小艇也能穿过。 生3:我看见小艇能急转弯。 生4:我感觉坐在上面很平稳。 师:你也能像她一样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生自己练读,朗读) [ 反思 ]让学生在听中想像,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并在感情朗读中进一步深化。参与评价使学生的自主性明显增强。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篇(6)

二、质疑法。

“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巧妙的导语如果蕴藏着丰富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处于欲答而难以言表的着急之态。只有通过学习之后才能弄清问题。如《迷人的张家界》的导入。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张家界在哪里吗?课文是哪几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读了课文你一定被张家界的自然风光迷住。

三、导游解说法。

小学语文课文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从内容上看,风土人情,山川村舍,花草虫鱼,无所不及,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先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人的角,身奇其境,促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威尼斯的小艇》导入。出示课件,威尼斯概括文字资料。威尼斯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师以导游的形式简介了威尼斯概况。教师设置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飞机穿越时空隧道,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

四、用音乐、歌曲导入。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篇(7)

如《迷人的张家界》的导入。

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张家界在哪里吗?课文是哪几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读了课文你一定被张家界的自然风光迷住。

2.揭题法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与文章的立意有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从解题入手,自然导入,一定能帮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的理解。这种方法一般在成语故事、童话、寓言故事一类的课文运用。

如《狐狸和乌鸦》的导入:同学们,狐狸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有一天,它看见树上一只乌鸦嘴里叼有一块肉,于是直流口水,很想得到这块肉,就骗起乌鸦。狐狸是如何骗乌鸦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故事。

如《小马过河》的导入:小马能过河吗?是如何过河的?认真读读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3.导游解说法

小学语文课本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从内容上看,风土人情,山川村舍,花草虫鱼,无所不及,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人的角色,身临其境,促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导入:出示课件1,威尼斯概括文字资料。威尼斯位于意大利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师以导游的形式简介了威尼斯概况。

出示课件2,波音飞机飞翔在天空。教师设置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波音飞机穿越时空隧道,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

4.用音乐、歌曲导入

讲课文之前,播放一段乐曲,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草原》一文,上课铃一响,一首悠扬的《牧羊曲》立即将学生带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教《月光曲》一文,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舒缓缠绵。令学生陶醉,此时,老师再说这优美动听的乐曲便是《月光曲》。教《十里长街送总理》,那催人泪下的哀乐,立刻把师生的心揪紧了,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们心情的悲伤、沉痛。教《王二小》时,播放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更使学生对文章感到亲切。这样精心营造的教学氛围,以情激情,使学生学起来入情入境。

5.回忆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第二课时,通过回忆再现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意的链接下一节课,使某一方面的知识更为系统化,承接化。让课文主要内容历历在目,为本节课作好铺垫。一般适用在回忆录,古诗之类的导入。利用回忆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草船借箭》的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回忆一下。还碰到哪些不明白的?稍后我们一起讨论。

例如《枫桥夜泊》的导入。

师:同学们背了不少古诗,那么,你们知道哪个朝代的诗最有名气?

生:唐代,因为唐代出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就是唐代最杰出的三位诗人。

师:你能背白居易的哪首诗?

生:《忆江南》

师:你背一背,让我和同学听。

师:(板书课题)这是白居易写的诗,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地比一比,看一看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篇(8)

【关键词】多媒体;阅读教学;兴趣;情境;重难点;巩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所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学的效果。整合的基本要求是要使教师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工具。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应用软件。

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来辅助语文教学呢?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是理解,就是要学生凭借书面语言,做到: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识其人,如经其事;还要能够通其心,感其性,明其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心灵只有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充分发挥多媒体色彩鲜艳的动画,生动美妙的音响,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的优势,辅助阅读课堂教学,是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兴趣

"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在学习过程中,大多表现出对活动过程本身产生的直接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已有软件,精心设计出多媒体形象逼真的声、光、形、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画》一文,教师可利用电脑,将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放录音,让学生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自主理解课文所写内容,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

二、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教材形象生动,每篇课文都有一个特定的整体情境,其中又包含一个连一个的局部情境。针对小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是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理论,教师应先根据课文内容确定情境的基调:或欢乐或悲伤,或喜爱或憎恶,或似"小桥流水"舒缓细腻,或如"大江东去"气势磅礴。进而制作、选用恰当的多媒体,渲染与课文相应的气氛,直接作用于学生心理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内心体验,进入具体的情境,处于一种最佳的情绪状态。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写的是1976年首都各届人民自发地送别的真实情景,对今天的孩子来说,时间跨度大,难以理解课文本中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感情。若在导入新课时代,让学生观看影片《》的录像片段,接着播放沉痛的哀乐,教师再包含激情地叙述人们等、望、追灵车的感人场面。学生便能感受了解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面,对总理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油然而生。

三、突破难点

难点往往有是课文的重点,正因为有一定的难度,才更能激发学生在课堂这个训练场上,积极思考,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将力。多媒体利用形、色、声、光、动感的优势,可以变小(大)为大(小),变虚(实)为实(虚),变繁(简)为简(繁),变静(动)为动(静),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难点是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老师可这样设计教学步骤:(1)录像初步感知威尼斯城(包括小艇在内)的各种风光。(2)看配有课文朗读的录像。思考:威尼斯有多种绮丽的风光,作者为什么选小艇写?是小艇的什么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自悟出小艇的三大特点:样子独特,船夫技术高,小艇作用大。

学习课文第2、3节,继续落实训练重点、难点,教师可这样设计:(1)听录音,默读,理解作者抓住了小艇样子的哪些特点。(2)出示文字灯片,比较句子,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抓特点的独到之处。(3)运用电脑演示小艇模型,指导有感情地复述。(4)录像再现乘艇打招呼的情境,领会乘坐小艇"有说不完的乐趣"。

四、巩固深化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多媒体的出现,可以把相关的知识设计成课件,把形象与语言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注意课文的内在联系 ,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课文有比较完整的、深入地理解。

如,读完《弯弯的月儿》,可以用灯片出示一组填空,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1)弯弯的月儿( )。

(2)我在( )只看见( )。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篇(9)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灵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没有情感的教学就等于没有明媚的春光,或如荒漠戈壁一样,孤寂,没有生气。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学者动情,学习者方能动容。

我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开场白是这样的:“花儿是美丽的。素雅淡洁的春兰,千姿百态的秋菊,国色天香的牡丹,热烈如火的山茶……曾经使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之倾倒。我们要学会用诗人的眼睛去欣赏花儿的美丽,陶冶自己美好的情操。但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用科学家的眼睛去认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这篇课文将告诉我们,用科学家的眼睛去看美丽的花儿,将会发现一个多么丰富的世界,它也许比诗人所描绘的那个现象的世界更加使人流连忘返”。不难想象,学生听了这一生动的情感丰富的启发性语言后,就会急切地想知道:用科学家的眼睛去看美丽的花儿,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五彩缤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动地进入到较高的课堂学习境界。

二、悦耳动听的歌曲导入

列宁说:“教学是枯燥的,但也可以成为美妙动听的音乐。”而我们今天生活中有无数美妙动听的音乐,我们为何不顺手拈来呢?作为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歌曲更是学生的最爱。歌曲的旋律很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又很能活跃课堂气氛,预设情境。学生喜欢听歌,唱歌,尤其是流行的、通俗的,如能将课堂优化和流行歌曲结合起来,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在教《长征》这首词时,就先播放革命歌曲《长征》,学生很快就能唱能背了,那么,在此基础上去欣赏这首词就会轻松些、愉快些。这种借助于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导入,方法灵活多变,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

三、温故知新的复习导入

指教师依据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由已知向未知引渡,架设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的导入方式。例如《春》一课的导语:同学们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会了你们许多古诗,其中有不少是描绘春天的诗句,同学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能说出得最多――“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去领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万象更新的春天吧!这个导语的设计,通过复习旧知识,拓宽旧知识,使学生联想到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因此,在具体导课时教师要善于联系和利用旧知识,把新旧知识加以比较,找出异同,以此作为导课的切入点,设计导语,引出新知识。

四、妙趣横生的演示法导入

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这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的欲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然后出示用水彩画画成的动画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惊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交流说到它吃苍蝇、蚊子后,教师趁机说:“壁虎虽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学生惊奇地说:“哎呀,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又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的《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并且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篇(10)

1、联系课文,语境学字。

把课文中生字新词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如用生字新词总结课文,组成儿歌等,在不同环节增加生字的复现机会,在阅读中识字,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取得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在学习《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把本课的生字编成一首儿歌,“夏天到,夏天到,圆圆荷叶长得好;小明珠,亮晶晶,摇篮里面摇一摇…...”生字学习巧妙地融入阅读学习之中,学生就会觉得学习生字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一点也不难。学生也就在这有滋有味的朗读中,不但记住了和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儿歌,更巧妙的是本课的生字也得到了扎实的巩固。这样的资源内容浅显、简练,实效。

2、以境引字,立体呈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儿童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而课堂上能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的,情境创设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如在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中的“邮票”这两个生字时,老师可以先把美丽的邮票带给学生看一看,老师还可以告诉学生邮票的功能是什么,关于邮票的一些小故事等。这样“邮票”的生字学习就会在学生头脑中丰盈起来。“邮票”整体感觉就会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之中,学生的头脑中会形成“邮票”的立体模式,生字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是具体的,丰厚的,可感可知的。

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字意的基础上,进行字形的比较,也就是如何区分形近字。比如在学习《荷叶圆圆》中的“篮”时,学生会找出它的形近字“蓝”,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区分?可以从这两个字的意思上入手,“篮”为什么是竹字头?学生就会说“篮子是用竹子做的。”并且让学生找出在这篇课文中所组的词是“摇篮”,再找到所在的句子“荷叶是我的摇篮”。课件出示动态的摇篮图片,让学生假如自己就是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微风吹来,摇呀晃呀多舒服!再让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小水珠躺在“摇篮”中的舒服。学生经过这么丰富的理解学习“摇篮”,形近字“篮”和“蓝”就很容易区分了。

3、上下文引领,巧妙理解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识字教学的基础,让孩子在识字中读词语,读句子,读段落,在结合上下文理解的基础上理解词语。《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如在教学《丑小鸭》一文中的“欺负”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欺负”的意思,再回归到课文的原句“丑小鸭来到这个世界上,除了鸭妈妈以外,谁都欺负他,……”让学生读一读句子,再让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学生就会说“有的小鸭不让他吃东西。”“大家都不和丑小鸭玩。”……学生根据上下文就很好地理解了“欺负”在文中的具体意思。

二、阅读教学中凸显识字教学

1、读中理解,读中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低年级中阅读要求是“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中年级“阅读”要求这样说“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抓住课文中的生字词,依托文本,设计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生字词,在理解中积累词语,为读、说、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清澈的湖水》课文中两岸的山石具有动态美。“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跳起”“飞”“赛跑”这些动词不难。可是准确理解课文中的“正要跳起”“展翅欲飞”“好像正在赛跑”中的“正要”“欲”“好像正在”这些词语的意思就是一个难点。在指导朗读时,启发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飞”与“欲飞”,“起跳”与“正要起跳”的区别。一个是准备做动作,一个是已经做着动作。设计做动作想像读既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兴趣昂扬;又可以在边做动作边朗读的过程中理解生字词语,进而积累词语,为说、写打下基础。

还可以让学生展示朗读课文中的词、句、段,以达到积累的目的。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中经常留出很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在教学《全神贯注》一课时,最后在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一次朗读比赛。于老师真正把朗读落实在了课堂上,学生从朗读中汲取了语言的精华,领略了语文的魅力。

上一篇: 团队管理工作计划 下一篇: 医院财务科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