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史记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1 20:01:03
司马迁写史记篇(1)

立志编写——牢记嘱托——飞来横祸——尽力克制——发愤写作——辉煌巨著

2、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2000多年过去了,但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却永载史册,被人们传诵着。齐读课题。

“发愤”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提了哪些问题?

(他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呢?)

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二、探究两个问题

1、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为什么司马迁要发愤写《史记》。

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体会。评价:表扬用自己话回答的,从哪里读懂的。

出示:正当他——写完这部史书!看来我们同学都很会读书。

点出: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快速读读。

一起读这个词语——飞来横祸,注意“横”这读第四声。“飞来横祸”什么意思?(没有意想到的,让也让不掉的巨大灾难。)对司马迁来说指什么呢?自己读读,关于这谁还知道更多具体内容?(简单说故事)

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一身正气的司马迁就因为几句话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监狱有没有看到过,什么样的?电视里面应该有看到过,说一说。(阴暗潮湿,暗无天日。)

师:他不但被关,更主要的是受酷刑,(出示补充资料:司马迁被处以极其残酷的刑罚——宫刑(古代一种酷刑,阉割生殖器,也称腐刑)。这种刑罚不仅是对肉体的无情摧残,更是人格上的奇耻大辱。入狱受酷刑后的司马迁,将断子绝孙,成了一个废人,生不如死。

此时,司马迁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所以他——

生:悲愤交加。

师:所以他想——

生:血溅墙头。

师:所以他要——

生:了此残生。

是呀!“司马迁悲愤交加” 一起读这个词 “悲愤交加”,点名读。

2、所以他曾想到了“死”,课文中用了哪两个词语?(“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孩子们,用心去读,就读这三个词、十二个字。生读。注意这个词没有?“残生”理解吗?比较读读,能换成“一生”吗?为什么?(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不完整,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余生,接下来的生命中,痛苦,悲惨。)

想象司马迁悲愤欲绝的心情,自己试着读读。点名读。

3、出示全段,师引读:(出示)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此,他想:——我一定要——我一定要——

点出句子,读读,“这个念头”指的是什么念头?写完《史记》是司马迁生命延续的唯一理由。你来读。为了《史记》,司马迁活了下来。你读这句。

司马迁终于选择了生。因为,他已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书上有一段他的心声,谁能来读一读?

生读:“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点出)师:注意,这段话中有一个问号,读读是什么句?(反问句),能把这句换种表达吗?比较哪种表达方式好,读一读后思考。交流。还有两个感叹号。谁能把这三个标点读出来?

齐读这段话。泰山、鸿毛知道吗?人的死怎么和泰山与鸿毛联系起来?为什么?自己读读,思考。交流(死的价值)

先自由读读,看哪个同学读懂了?司马迁在此时读懂了人生的价值。这便是原著中写的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你来读。“固”是什么意思?“或”又是什么意思?

想到这里,他坚定了一个信念。(板书)

生:我一定要……,一定要……。

师:孩子们,设身处地想想吧,当他身陷牢笼,有口难辩的时候,他只能默默对自己说。谁来说?点名读。

师:周围是凶恶狱卒,想想该怎么在心里对自己说? 点名读。

师:当他孤身一人,独对苍天大地的时候,他又会怎样地呐喊?谁来?点名读。

师:把你内心的痛苦、耻辱、委屈发泄出来吧。再点名读。

师:司马迁是为了《史记》而活着,为了造福后人,为了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史书。他战胜了自己。让我们再自由读一读。

导读:女同学,请读出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

男同学,请读出一个把屈辱深埋内心,暗下决心的司马迁——

全体同学,请读出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

4、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写《史记》呢?《史记》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有什么份量?

请同学们再好好默读课文1、2自然段,可把相关句子划出来,试用简洁语言概括原因。也可小声说给同桌听听。

现在我们开始全班交流。(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来交流。)

“司马迁出生在……心里十分激动。”因为司马迁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他也要像他们那样坚强、勇敢地活下去,并有所作为。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

“受父亲的影响……、历史资料。”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历史,也立志编写史书,并为此已做了大量的准备。

课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司马迁为了编写史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是哪一处?

师: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编写《史记》、著书立说奠定了基础,如果放弃,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那是多么可惜呀!

(谈得好,接下去交流,还有什么原因?)

生: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出示:“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师: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谁来当司马谈说这句话,自由练一练,点名读。互相点评(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这是父亲一辈子的愿望,也是他最后的愿望。)

如果司马迁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到九泉之下,他怎有面目见自己的父亲啊!再读父亲的嘱托。

师:同学们,司马迁,黄河水养育了他,英雄故事鞭策着他,父亲临终嘱托提醒着他,要建功立业的信念牢牢支撑着他,所以他战胜了自己。让我们用心读读这整段话。

5、老师发现你们很会读书,也很投入,这次我邀请你来读。(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隶字。” 

师:(楷体变隶书)这就是隶字,它是我国汉代一种通行字体。谁也想来读这句给大家听的。

(出示图片配乐)师:看,在司马迁的脸上,已看不到痛苦和绝望,只看到责任和使命。他把个人的耻辱和痛苦全埋在心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竹简上写着写着,这摇曳的烛光仿佛是他不屈心灵的写照!他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悲和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

从他的脸上,我们分明读出两个字,那就是—— (手指课题中“发愤”)

生:发愤,发愤,发愤!

此时,在你心中,司马迁是个怎样的人呢?(生交流)

是呀!司马迁坚强,不屈不挠。你能看着课文的插图想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吗?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展开想象。

课件出示:

夏天,烈日炎炎时(   )   冬天,大雪纷飞时(   )

天色微明时(   )         夜深人静时(    )

(配乐:《汉宫秋月》古筝曲)

(想好的同桌练说,说出司马迁的坚强,说出我们对他的深深敬佩之情。)

学生汇报、交流。

点评:这需要怎样的才华和信念去支撑!

点评:他还要直面残酷的现实,面对别人的嘲弄、讽刺。这需要怎样的力量和勇气。

司马迁这样写作的情景使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忍辱负重、含辛茹苦)

6、司马迁就这样发愤写作,最终结果怎样呢?

老师喜欢会读书的孩子,这次机会给你,你来读。

出示: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说时点出:自己先轻声读读,你从“整整13年”体会到了什么?“52万字”体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理解吗?学生自由交流。

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才完成了《史记》。他写完《史记》,心血耗尽,与世长辞,你觉得此时司马迁的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齐说。

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课文最后一句)并一起读。

师:“前无古人 ”(标出)的著作:

“52万字的辉煌巨著”,其篇幅之长是前人没有的。所以这是部——

它完整记录三千余年的历史,记录时间之长是前人没有的。所以是这部——

像这样“耗尽毕生心血”,用“生命”写成史书的精神,是前人没有的。所以是这部——

让我们带着感动和激动,读课文最后这段话。

一部前无古人的《史记》,它的延生过程是多么艰难啊,读读这些词语,再回忆这段难忘的历史。看板书读:立志编书——牢记嘱托——遭受横祸——坚定信念——发愤编写——不辱使命

四、总结全文

出示:《史记》图片

师: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司马迁的《史记》,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是对它极高的评价。《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来读读这些成语:(出示)

指鹿为马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唇亡齿寒

毛遂自荐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背水一战

五、布置作业

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是古文,同学们现在还看不懂。但书店也有学生版的《史记》,很适合大家去阅读。作业:课后可以读一读《史记》,更多地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篇(2)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7或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后因李陵事件获罪受腐刑,出狱后的司马迁曾任中书令,完成《史记》的撰写,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历时十六年,司马迁完成史学巨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个部分,约五十二万六千余字。

一、家庭熏陶与漫游经历

司马迁生于一个史官世家,父亲司马谈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所著《论六家要旨》对先秦各家主要学说作了简要而独到的评论。司马迁十岁时,随就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以后曾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都奠定了他的文学功底。

司马迁在20岁时有过漫游的经历,到过东南一带许多地方。在会稽(今浙江绍兴)探访大禹的遗址,在长沙水滨凭吊屈原,在楚地参观春申君的宫殿,还曾游遍萧何、曹参等人故居,收集楚汉相争时这些开国功臣的逸闻轶事。司马迁在广阔的地域留下了足迹,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阶层的人物,这些交往都进一步丰富了《史记》的材料来源,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印象和理解,从而使入传的人物维妙维肖,富有生活气息。

二、家父遗愿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病危时,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撰《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学著作。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着手撰写他的伟大著作《史记》。

三、直言受宫刑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时,却遭遇李陵事件。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兵败被俘的李陵辩护,讽刺自己宠爱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处死李陵一家,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死刑。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没那么多钱赎罪,更不愿意接受摧残身心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h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想到先人的曲折经历和坚韧毅力,司马迁顿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毅然选择了腐刑,“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四、司马迁与《史记》

时代赋予司马迁宏大的眼界,和全面总结历史的任务,广泛的游历使他对社会得到前人所未有的了解,残酷的命运促使他深刻地思考人生,继承先秦的史官传统和诸子文化,司马迁又确立了不屈服于君主的相对独立和批判性的写作立场。正是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和特殊的个人遭遇中,产生了伟大的《史记》,同时又体现出司马迁对人类历史与社会多方面的独特理解。

首先,《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性的史书,尤其对汉王朝的历史,对当代汉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他在肯定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历史功绩的前提下,毫不留情地描绘出刘邦的乡村无赖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对一代雄主汉武帝,司马迁也大胆揭露他任用酷吏,残害人民,任人唯亲以及迷信求仙,滥用民力等种种行径。这些揭露与批判,并不带有丑化的倾向,也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具体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记录。从中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历史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正在掌握权势的人物,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是因为拥有高贵品质和道德正义,才得到他们的地位。有时恰恰相反,品格高尚和信守道义的人,往往遭遇不幸和失败,就像项羽、李广都不免以自杀收场。虽然司马迁不曾从理论上揭示其后的规律是什么,但足以启发人们作一番思考。

其次,在衡量历史人物的地位时,司马迁所依据的是他们的实际成就,而不是获得的名位。项羽未尝称帝,但在一定时期实为天下之主,《史记》中便立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之后,是《吕太后本纪》,而没有“孝惠本纪”,因为惠帝虽有皇帝之名,却无皇权之实。《太史公自序》宣称,作《史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那些“扶义m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得以垂名后世。所以,他很欣赏那些为了求取不凡成就而甘受一时之屈的人,譬如韩信不耻过胯、勇冠三军的季布曾为奴隶,这都是“烈丈夫”才能有的壮举。这或许也包含着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忍辱不死的人生遭遇。

最后,《史记》中是存在一定的伦理评价标准和褒贬意识的。但这个标准并不完全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原则或世俗的道德意识,更不是狭隘单一的,甚至前后略有矛盾。如《伯夷叔齐列传》歌颂了两位贤君子“不食周粟”的忠节;《管仲列传》却又赞美最初帮助公子纠与齐桓公争位,失败后不肯殉节,从囚牢里出来做了齐桓公重臣的管仲,说他“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甚至《酷吏列传》激烈抨击酷吏的残忍,《太史公自序》又说“民皆本多巧,奸轨弄法,善人不能化”,所以酷吏也有存在的理由。这些并不是司马迁观念混乱,而是他看到社会本身的复杂性,需要广泛而多视角地理解各种人物的生存方式,即使是他反感的人物,也尽可能如实描绘,不简单抹杀。

东汉班固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然而,这些恰恰是司马迁远比班固之辈高明的地方。正是由于司马迁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和社会具有独特的、极其深刻的理解,对各种人物的生存活动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不受正在建立起来的儒家统治思想的束缚,敢于蔑视世俗道德教条,也不从某种单一的学说出发来理解人和描写人,《史记》方能称其丰富和博大,产生独特的魅力,而区别于后代所有正史!

注释: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②司马迁.《史记q太史公自序》

③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史记q伯夷叔齐列传》

⑤《史记q管仲列传》

⑥班固《汉书q司马迁传》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篇(3)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两千多年的历史,全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司马迁不仅创作了卷帙浩繁的《史记》,他在记史体制上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样本,影响了后来一大批历史学家,最典型的就是对《汉书》著者班固的创作,现代学者余秋雨认为司马迁是二十四史相同体制的总策划。[1]

一谈到司马迁作《史记》,就免不了说到他的《报任安书》。一般认为司马迁作《史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受宫刑之后的“发愤”。他自己曾说:“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但我们不能把这句话简单的理解为他著书是为了给自己扬名立万,洗刷所受耻辱。他说这些是为了告诉任安自己忍辱活下去的理由是为写《史记》抢得一线生机,不能因为去营救任安使这线生机断裂。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发愤著书似乎不是司马迁作《史记》的最强大动力,真正强大的动力来源于众多社会文化原因的结合。

一.家族文化背景下的史官情愫

对于司马迁的家族历史,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做了简单论述,司马氏家族在周朝被任命世典周史,汉武帝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续先祖传统,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文史星历。在司马谈临终之时,他将太史一职的责任托付司马迁:“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予死,尔必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这一年,司马迁三十六岁,官至郎中。[2]

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在故乡夏阳龙门度过了近二十个年头。在这期间,他在这个世代修史的大家庭里接受了不少史学知识,为他日后写《史记》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司马谈死后,司马迁便更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开始做写《史记》的准备。可以说,在这种背景下,司马迁义无返顾的继承了父业,以修史为己任,并继承了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

二.社会文化对司马迁的影响

两汉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畜牧业、冶铁业、水利工程、纺织工业有了极大进步,天文学、数学、医药学等一些学科也相应发展。到了武帝初年,经济的繁荣远超战国时期,《后汉书.食货志》概括这时的经济形式说:“至武帝之初七十四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在文化上,汉武帝还“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正因为这个时期文化事业的开放,才为太史公修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材料。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汉皇朝已达到鼎盛时期,统治阶级也在思考:秦朝那样强大,为什么二世而亡?汉王朝今后怎样发展?虽然大汉帝国有它腐朽黑暗的一面,但它自开国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果说繁荣的经济和壮盛的国威孕育了司马迁那种海阔天空的浪漫精神和雄伟气魄,那么当时森严的法纪便使司马迁深深感到人性的可怜和被压抑人权的可悲。同时他在这个时期必须回答为什么秦汉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史记》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3]

三.在游历中感受中华文化

在司马迁十九岁的时候,他一家徙移至茂陵。第二年,司马迁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漫游旅行,了解和搜寻历代历史传说和各种史料。总的说来,司马迁游历的重点在南方,从长安出发南下襄樊到江陵,渡长江到湘西,再北上长沙,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登庐山,转钱塘,上会稽;吴游观春申君宫室,上姑苏,望五湖;之后,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齐鲁地区的文化;然后沿着楚汉相争的战场,经彭城、沛、丰、睢阳至梁,回到长安。[4]这是司马迁第一次游历,历时六年。在这途中,他接触到祖国的壮丽河山和勤劳的人民,思考着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感受了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此行最重要的两大收获是采撷到了豪荡之气和获得了历史现场感。

后来,在司马迁担任郎中和太史令时,多次跟随汉武帝巡游各地。元狩五年(公元前118),随汉武帝至甘泉置“寿宫神君”;元鼎四年(公元前113),随汉武帝巡游三河地区,体察民风;元鼎六年东巡,“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侍从封禅,登泰山……

司马迁一生出使游历的足迹遍布大半国土。在游历中,他不仅关心汉朝,还体察了匈奴、西南夷的情况,注意当时各地的交通经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差距等各种问题,这对他写《史记》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造就了后来《史记》的雄浑雅健、逸气纵横的气势。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道出了自己发愤著书的情况,至今,《史记》是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所著这种说法仍然很普遍。查阅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司马迁早在他父亲还健在时就着手史料研究,司马谈死后便更加有目的地准备《史记》创作,至于李陵之祸则是后来四十八岁之际。[5]遇刑之后,司马迁由太史令变为中书令,幽于缧绁。也就是说在李陵之祸前,首先是生在史官家族的责任感和大汉皇朝的那片土地给了他修史的决心,是意气风发的中华文化给了他忍受身体摧残的动力。在汉武帝和司马迁的时代,同时具有了昌明的盛世和智者的眼光,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司马迁受了奇耻大辱,但这两种伟大终于得以契合。[6]当汉武帝的土地遇上司马迁的目光,一部伟大的著作便横空出世。(作者单位: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M].长沙:岳麓书社,2011.162-169

[2]韩兆琦.史记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1

[3]施丁.司马迁研究新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4

司马迁写史记篇(4)

正当司马迁在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锒铛入狱,还遭受了酷刑。

受尽耻辱的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又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便又想要隐忍克制,完成著作,更何况,《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司马迁点亮了案上的蜡烛,重又推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那昏暗的烛光下,在竹简下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司马迁在这忽明忽暗的烛光想坚持写书,工作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但他不厌其烦,一如既往地认真著作。那一地稻草,一张案台,一支毛笔,一个砚台,不知伴他度过了多少年华,那星星烛火,卷卷竹简,也不知伴他度过了多少岁月,度过了几度春秋。他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不仅是为了心中的鸿篇巨制——《史记》,更是为了能够给后人留下一些宝贵的文学财富,翔实可信的历史文献和充实学识的文书。为了心中的《史记》,他不论严寒酷暑,总是起早贪黑。夏季,每当曙光透过窗户照进囚室,司马迁就早早地就着朝阳的光芒,写下一行行隶字;无论蚊虫如何肆无忌惮地叮咬他,如何用刺耳的“嗡嗡”声刺着司马迁的耳膜,他总能毫不分心,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写书。冬季,无论凛冽的寒风如何像刀子般刮在他的脸上,无论呼呼的北风如何灌进他的袖口,他总能丝毫不受外界干扰,坚持著书。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司马迁写史记篇(5)

写作背景:

一,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

二,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

三,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此期间他坚持编写《史记》。

(来源:文章屋网 )

司马迁写史记篇(6)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想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吧!

司马迁写史记篇(7)

梳理了一个民族

几千年的记忆

好一部《史记》,几十万字的煌煌巨著。

此前有孔子的《春秋》,叙事太简略。

此前有左丘明的《左氏春秋传》《国语》,可春秋之后数百年的历史没有下文。

此前有《战国策》,毕竟只是战国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记录,被遗忘的人与事太多太多。

此前有《楚汉春秋》,也可叹只是断代的历史。

谁来梳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集体记忆?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系统工程。历史选择了司马迁,司马迁也勇敢地担负起了这份重任!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汉武帝的太史令,掌管天文历算和国家的典籍图书。司马谈临终时嘱托司马迁:“从鲁哀公十四年获麟以来四百多年,诸侯互相兼并,战事不休,历史记载无人过问。现在汉朝兴起,天下统一,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辈出,我做太史而不予记载,断绝了天下的历史文献,我很惶恐不安,你多加考虑吧!”司马迁含泪答应了。

就像种子无法选择它出生的土壤一样,司马迁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与家庭。司马迁出身于世袭的史官家庭,而且他的父亲又恰恰是这样一位有着强烈的人生使命感的史官。说是历史的巧合也好,说是天下一统的社会赐与司马迁的机遇也好,总之历史选择了司马迁,选择了由他来梳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记忆。

司马迁世袭继任太史令后,撰写《史记》便成了他一生的使命。

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开笔写来,直至汉武帝,十二本纪写成了。

《三代年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直至《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写成了,几千年历史脉胳清晰了。

《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等八书写成了,天文、地理、历法、水利、经济、祭祀、封禅的全貌展现出来了。

《吴太伯世家》《陈涉世家》《留侯世家》等三十篇世家写成了,贵族侯王的历史有了交待了。

《伯夷列传》《管晏列传》等七十篇列传,更是太史公的呕心沥血之作。

几十万字,几千年的通史,一个人完成!

纪传兼书表的体例,史无前例,开后代几十部正史的先河!

这就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的贡献。

思想的力量比

刀枪更强大

命运之神向司马迁提出了一个命题――思想与刀枪相比,谁更强大?司马迁用四十万字的《史记》作了回答――思想比刀枪更强大。

公元前99年,司马迁正踌躇满志,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史记》的创作之中。天有不测风云,厄运降临在他的身上。一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作为副帅抗击匈奴,兵败被俘。消息传来,朝廷震惊。汉武帝召集文武百官讨论李陵事件,大臣们见皇帝一脸怒容,一个个噤若寒蝉;汉武帝点名让司马迁发表看法。司马迁“竹筒倒豆子”,直率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李陵出身将门,一向不贪图功名富贵,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此战以五千兵马,深入匈奴王庭,击杀匈奴近万人,使得匈奴单于率倾国之兵十余万人围攻李陵,李陵浴血奋战兵败被俘。司马迁进而认为,李陵投降,实有功于朝廷。一是出于无奈,二是想等待时机报答汉朝。汉武帝听后,雷霆震怒,认为司马迁是在为李陵游说,并借此打击此次征讨匈奴的主帅李广利。李广利非常人可比,恰恰是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的长兄。汉武帝此次任命李广利为主帅,目的就是希望他能立下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赫赫战功,在朝廷赢得政治资本。李陵降虏,本来就是国耻,司马迁为李陵辩白,无形中又触及了汉武帝的隐衷,汉武帝一怒之下,便将司马迁交付廷尉治罪。

按汉代法律,免罪有两种方式:一是祖先或自己立下大功,享有君王赐与的豁免罪行的丹书铁卷;二是以巨额的财产赎罪。司马迁的父亲只是一介太史令,后来司马迁自己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君王眼中,太史令与戏子、娼妓的地位并无多大区别,此话虽然不无偏激,但的确也是事实,第一条自救的路司马迁是没有的。可叹的是司马迁身为太史令,也无足够的家产来赎罪;亲朋好友虽没有落井下石,却无一人伸出援救之手,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就是如此。最终,司马迁被定罪,接受宫刑。

一个人不可能不受当时观念的影响。按儒家观点来看,“身体发肤皆受之于父母”,身体受辱致残就是对祖宗的莫大羞辱,更何况是被施以肉刑中的极刑――被割去生殖器,这是天大的不孝啊!司马迁想到了孔子看见卫灵公与太监雍渠同乘一辆车就离开卫国的故事,也想起了商鞅因为借助于太监的引见得以侧身朝廷被人羞辱的史实。虽然出狱后汉武帝将他升为中书令,执掌皇帝的诏令文书,但这个官职向来是由太监担任的,这无疑是将司马迁当作太监来使唤――有着强烈的自尊心的司马迁怎能接受这一事实?

是忍辱活下去,还是自己结束生命?司马迁面临着选择。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思量,司马迁做出了抉择:活下去。因为《史记》等待他续写完毕。

司马迁自有他的解释,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就这样一死了之,与蝼蚁无二。再说孝有大小之分,“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这是司马迁父亲的临终嘱托,言犹在耳。身体受辱是不孝,如果修成《史记》,了却先父的遗愿,司马氏家族得以彪炳史册,不正是尽了大孝吗?这样赴死,不就死得比泰山还重吗?

司马迁还从历代圣贤那里找到了慰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坚信借助《史记》,一定能尽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使命,进而“成一家之言”,为自己在史册上赢得不朽的地位。

司马迁写史记篇(8)

司马迁写作《史记》,继承了周公、孔子的思想,这在《太史公自序》一文中有明确的阐述。

《太史公自序》中最感人的部分是“见父于河洛之间”这部分。这里司马迁借父亲之口阐述了《史记》的创作背景,是我们了解司马迁思想的重要文献。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临终前嘱托他一定要继承未竟的事业,做太史公,完成史书编纂。司马谈两次提到周公、孔子,并且告诉司马迁:周公死后的1000年,孔子死后的500年,修复礼乐,整理经典的责任就落到了当时的太史也就是司马迁的肩上,司马迁接受历史的选择,是继周公、孔子之后的第三个振兴儒家文化的人。

《史记》中关于周公、孔子的记载分别在《鲁周公世家》和《孔子世家》之中。世家,是记录辅佐天子、忠信行道的股肱之臣的。作者在《史记》一书中用大量笔墨、饱含深情地记录了周公和孔子的言行,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先贤的钦敬之情,另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文化继承来自这两个人。周公旦,是激励司马迁完成《史记》创作的力量源泉。周公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制定了“礼乐行政”,奠定了中华民族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文化传统。司马迁是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的。周公旦平定叛乱,辅佐幼主,确实是国家重臣,可以称之为“股肱”,然而孔子一生在政治上是失意的,为什么也能名列“世家”呢?这样的安排体现的是司马迁的功名观,也就是司马迁一直强调的“立德、立功、立言”。在司马迁看来,“立德、立功、立言”这三者的地位是一样的。孔子作为史学家,学习、整理、传授古代的文献,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一生的理想就是恢复周公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似乎并无重大的政治作为,但他是通过“立言”而“立德”的,这种功业更能流传千古。司马迁追逐这两个人的脚步创作《史记》一书,于个人而言,完成了父亲对他的期望;于家庭而言,“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于历史而言,不“废天下之史文”。

《太史公自序》一文中,最难理解的就是司马迁与壶遂的对话。这里,司马迁评价了儒家的几部经典,盛赞了先贤的功业,这并不难理解,难以理解的是司马迁矛盾的语言表达。司马迁直接宣告自己的创作是效仿孔子作《春秋》,但又说《史记》不能比附《春秋》。壶遂说,孔子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是讽谏昏君的法典,可是司马迁生活在昌明时代,写《史记》到底是为了“刺讥”君主什么呢?司马迁说自己写史不是为了讽谏,而是为了歌功颂德。其实,司马迁写史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讽谏君主,否则东汉的王允也不会指责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谤书”了。司马迁借回答壶遂的问题,评述了孔子作《春秋》的目的,一是“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二是“拨乱世反之正”,其实质是司马迁写《史记》的真正目的。司马迁面对壶遂的诘责,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师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这种说法既是面对先贤的谦虚态度,也是回避政治诘难的一种手段。

司马迁的这种矛盾态度不仅体现在《太史公自序》中,也体现在其他传记的论赞中。同学们在学习《项羽本纪》和《淮阴侯列传》时要细细琢磨文本后面“太师公曰”的真正用意。因为,要想深刻理解司马迁“尊周循礼”的儒家思想,不仅要阅读《太史公自序》这篇纲领性文字,更要体会每篇论赞的深刻含义。

司马迁写史记篇(9)

《史记》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古典典籍,是二十四史中的著作。它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一、司马迁的生平与撰写《史记》的背景

《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出生于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武帝征和二年(前90年)去世,终年五十五岁。关于司马迁的生卒年代史学界有几种说法,参阅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1]、郭沫若《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2]、程金造《关于司马迁生卒年月四考》[3]、郑鹤声《司马迁生年问题的商榷》[4]、施丁《司马迁行年新考》[5]等学者论著。此处取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之说。在他手里完成这样一部划时代的历史著作,与当时时代和个人的经历等主客观的因素是分不开的。

1. 司马迁得益于家庭影响。他父亲司马谈向当时天文、易学、道论的专家学习过,曾写过《论六家要旨》的论文。司马迁深受这个学术空气浓厚家庭的熏陶,幼年时即开始学习当时的通行文字――隶书;武帝即位后,司马谈被任为太史令,他又学习“古文”(即秦以前的文字),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知识准备对于写作《史记》十分重要。当司马谈病逝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此后有条件接触“金匮石室之书”[1]即皇家所藏的书史及档案。

2. 司马迁进行了大量的录访搜集阅读考订史料的工作,对社会政治事件有亲身的体会和实感。二十岁时有过一段漫游大江南北的壮举,在漫游中已开始注意寻访历史遗迹,搜集人物的传闻。例如到淮阴,搜集有关韩信的传说;到沛县、丰县一带,搜集了刘邦及曹参、萧何等人的史料;到河南开封考察了夷门监侯赢供职的地方,弄清所谓夷门即大梁(今开封)的东门等等。漫游后仕为郎中,侍从武帝巡狩、封禅,使他接触了更多的祖国山川,目睹封建王朝的礼仪典礼,还曾参加武帝亲自带头的堵黄河决口的壮举,获得写河渠书的第一手资料。他又曾奉使西南夷,接触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对于写作《西南夷列传》无疑起了很好的作用。

3. 司马迁受时代思潮的影响。武帝的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儒家重视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孔子个人就在鲁史的基础上编修了《春秋》,寓议论于史事之中。这对司马迁颇有影响,司马迁将写作《史记》与孔子作《春秋》相比。

4. 同时,这与父亲司马谈的要求也不无关系。元封元年(前110年)司马谈垂危,父亲谆谆嘱托要他完成自己著述史书而未能完成的事业。从此,司马迁把著述历史作为个人的最高理想,蒙挫受折坚持不懈。在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至天汉二年(前99年),他为兵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触怒汉武帝,竟被处以宫刑。此后他隐忍苟活,发愤著述,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而顽强奋斗,大约到太始四年(前93年)基本成书。再后的情况无史料可考,据推测可能卒于武帝末年。《史记》写完后,司马迁自题名为《太史公书》(见《太史公自序》),也许是书中所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流经”,与当时统治者所提倡的尊经思想不合的缘故,没有流传于世[7]。班固《汉书. 杨恽传》记载,到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才公开了它,当时称其名为《太史公记》。改称为《史记》则是东汉末年以后的事。东汉荀悦《汉纪》中有:“司马迁愤而作史记”之语,高诱《战国策注》也都提到《史记》之名。今人陈直经过大量考订,撰成《太史公书名考》一文[8],确定《史记》之名开始于东汉桓、灵之际,大多数学者赞同此说。

二、《史记》写作内容和写作体系

司马迁撰《史记》的宗旨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达到“述往事,思来者”的目的。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史记》继承和发扬了《左传》纪传体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司马迁的史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体裁,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组成。全书一百三十篇,由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组成,计五十二万余字。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等丰富的内容。可见,它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三、司马迁写作风格

1. 司马迁写汉初历史,是当时人记当时事,在《史记》中,他记事能做到“不虚美,不隐恶”。[9]在写人物传记时饱蘸了感情,表现出鲜明的倾向。对于最高统治者的残忍、欺诈、虚伪等丑恶的本质,总是通过一定方式加以揭露。如:刘邦是汉代的开国君主,司马迁在肯定他暴秦结束楚汉战争的战乱,统一国家的业绩外,也在有关人物的传记中将刘邦身上不光彩的阴暗东西暴露无遗。如在《项羽本纪》中通过两人在斗争中的各自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邦与项羽的作战,没有不失败的,他显得是那样的怯懦、猥琐和无能。在《留侯世家》传记中写了他的贪财好色,在《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里写了他的猜忌杀害功臣的残忍本性。即使本朝的皇帝司马迁也没有讳忌,如在《平准书》和《孝武本纪》中,他不仅对其统治时期,西汉的繁荣、强盛和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局面进行了歌颂,同时对其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和耗费大量金钱搞封禅求仙药及巡游天下的行为进行揭露批判。记人又能做到“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10]。对官僚集团、贵族阶级的尔虞我诈,以势相倾的种种实情,描写得入木三分。如:《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写窦婴与田的种种矛盾明争暗斗,揭露了这一阶级的世态炎凉和他们的阴暗心理。由于司马迁的《史记》敢于面对现实,无情地暴露统治阶级的本质,赢得了“实录”的称誉,提高了《史记》的史料价值。因此,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11]。

2. 司马迁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旋涡之中,通过他们各自的行动显示性格特征。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节,是消灭秦帝国后起义军中两个集团的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的第一次面对面的较量。在刀光剑影中纠集着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的矛盾,项羽集团内部主战、主和派的斗争,项羽是这些矛盾的结集点。从项羽对种种矛盾的处置,显示出他的幼稚、仁慈、坦率种种心理因素,而刘邦在这一场面中也显示了他的灵活、狡诈的性格特点。又如在《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庭辩”一节,田、窦婴双方的矛盾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朝中的大臣在这一矛盾冲突中每人作了表演;韩安国世故圆滑,既说窦婴对,又肯定田,将矛盾上交,“唯明主裁之”;郑当时开始说窦婴有理,后又不敢坚持。笔墨不多,却勾划出官僚们的面貌。

总之,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而他的《史记》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对于我们后人参考,查阅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观堂集林卷十一.中华书局,1959.

[2]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刘知几.史通・惑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陈直.史记新证自序.史记新证.天津人民出版,1979:3.

[5]王子今.20世纪历史文献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09-310.

[6]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7]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8]司马迁.史记・平准书.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9]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

司马迁写史记篇(10)

如果司马迁真的死在汉武帝稍前一点,我们就会碰到一个更加让人猜疑的问题:这个“稍前一点”,究竟纯属偶然,还是与汉武帝有什么关系?历史上很多“稍前一点”的事例,都很让人觉得带点疑案的性质。如光绪死在慈禧“稍前一点”便是最著名的例子。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司马迁真的是被武帝害死的吗?

关于这一点,两汉之际就曾有人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 “有怨言,下狱死”,倒是很有可能的!对此,我们至少可以举出一条很有力的旁证来。

东汉前期的班固写成一部完整的西汉断代史《汉书》,其中有《司马迁传》,但对他死于何时、如何死去这件事却一个字也没有提起。根据《汉书》为人列传的一般体例,凡善终之人,班固大都会在传记的末尾交代该人死于何年,终年时有多少岁。《汉书・司马迁传》对这一点未加交代,不能看作是班固的偶然疏忽。他避免谈及司马迁去世的消息,很像是在为尊者讳,即故意向后人隐瞒司马迁最终被汉武帝处死这个事实。这里所谓“为尊者讳”,其不一定完全是在捍卫司马迁的名誉,而更可能是为汉武帝着想。班固称赞“孝武之世,文章为盛”(文化灿烂)。一个卓越绝伦的大历史学家,怎么可以被这么一个追求“文章为盛”的皇帝处死?这样的事,对后代如何交代得过去?班固决定保持沉默,实在是深有用心的。

说到这里,关于司马迁的死,有两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他死于汉武帝末期;他是因为“有怨言”,所以被下狱而死。

然而上面的结论马上又引发出一个新的问题:假如司马迁是因“怨言”而再度触怒武帝,所谓“怨言”,是他写在《报任安书》(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里的那些话吗?我们可以设想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种答案是,所谓“有怨言”的罪名,果然是由《报任安书》引起的。就像前面已经讨论过的,司马迁本人恐怕无意于通过《报任安书》直接向汉武帝披露心胸。但是汉武帝还是通过自己的监视系统弄到了这封信。汉武帝与司马迁相处多年,而多年来深藏在他内心的狐疑终于被信中一行行的白纸黑字所彻底证实。恼怒司马迁辜负了他的“尊宠”,更受不了司马迁在“从俗浮湛”(在世俗的浪潮中随波逐流)的外表之下那一副蔑视他的至高权威的傲骨。为此,他要再度惩治司马迁。

然而事情还不止于此。如果汉武帝读到了《报任安书》,他必定还会去设法追寻《史记》。他最关心的,应当是司马迁将会如何描写他这个“今上皇帝”。有一个说法是,汉武帝读了《史记》中的《景帝本纪》,对司马迁毫不遮掩地暴露汉景帝、汉武帝父子二人的短处大为光火,因此把这篇本纪销毁了。班固在写《汉书》时说,流传世间的《史记》已经缺失了10卷(《史记》总共有130卷,今本中有10卷是西汉后期的人补入的),而其中恰恰就包括汉景帝和汉武帝的两篇本纪在内。

看来上面这个说法不一定完全是空穴来风,只不过它把汉武帝“怒而削之”说成是在司马迁受宫刑之前,在时间上弄颠倒了。司马迁写《报任安书》时,只说《史记》总共130篇,丝毫没有提到它被汉武帝强行删削之事。所以汉武帝“怒而削之”,只能发生在这以后。于是我们可以说,假使司马迁“有怨言”的罪名果真起因于《报任安书》,那么他的死大概还不仅因为这封信,也因为《史记》对“今上皇帝”以及与之有牵连的一系列人与事的描写太不称汉武帝的心。

不过汉武帝怒删《史记》的说法也未必能使人完全相信,理由至少有三条。

第一,《史记》之所以缺少10篇,也可能是因为司马迁压根儿就没有按原计划真正把它们写出来。《史通》作者刘知几就持这种看法,即所谓“十篇未成,有录(目录)而已”。清代前期负责编辑《四库全书》的一批大学问家,认为“当以知几为是也”。王国维也批评汉武帝删书之说“最为无稽”。

第二,《史记》有目而无书的共达10篇,其中大多数内容与汉武帝无关,根本不可能是被他删毁的。既然其他篇章的遗失都可以与汉武帝没有关系,又有什么理由断定汉景帝、汉武帝两篇本纪的丢失就一定出于汉武帝之手?事实上,西汉一代既无印刷术,纸张也还未曾代替丝绸或竹木片成为书写的最主要材料(这在两晋时才发生)。一部50多万字的书,整本抄写既不容易;即使抄出来,要把它全部装订在一起也不可能,故当时只能一卷一卷地分别装订。正因为如此,像这样的大部头著作,往往按阅读需要被拆散开来,分卷抄写并分卷流传,叫作“写以别行”。在这样的传播过程里,有若干卷失传,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汉武帝如果因《史记》“极言其短”而毁去记载其父汉景帝和他本人时代的两篇本纪,那么他必得要以同样的手段毁去《史记》中的其他一些篇章!汉景帝朝用晁错的“削藩”策来收拾刘邦当年分封的同姓王后裔(同出刘家一门骨肉的同姓诸侯),弄得宗室人怨沸腾,最后逼出一场“吴楚七国之乱”。西汉朝廷削藩自有其理由,但景帝在这个过程里显得刻薄寡恩也是事实。尤其无情的是,最后把晁错当成替死鬼,斩杀在长安东市,以求与叛乱的诸侯妥协。

汉景帝做过的另一件刻薄无情的事,就是在自己死前先以冤案逼死汉初功臣周勃之子周亚夫,汉景帝说:“此人心中怏怏不服,将来绝不是少年天子能使唤得了的臣下!”

上一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下一篇: 地理设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