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01 08:42:09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1)

一、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现场会情况

(一)工作安排部署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今年4月24日在景洪召开的全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现场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一模式、深化改革,我县人民政府及时组织相关相关单位学习传达景洪会议精神,并就这项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进这项改革需要把握的重点,以及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安排,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有序推进,确保全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取得实效。

(二)强化组织领导情况

按照省州要求,为保证我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财政局、宣传部、人大、人事局、监察局、审计局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财政局下设办公室,积极开展对改革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为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具体措施

一抓宣传动员。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开展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原则、主要内容等进行广泛宣传,为全面推进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抓方案制定。按照改革工作在10月底前完成的要求,及时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深入研究,制定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改革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三抓基础数据的清理。切实抓好乡镇财政收支、财政供养人员的清理、乡镇债权债务的清理,做实基础工作,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四抓干部培训。切实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财务、计算机、网络等有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让基层财政所的同志吸收新的知识,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更好地服务基层和农村;五抓工作纪律。切实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乡镇和村组财务监管,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纪律规定,及时纠正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违规操作行为,杜绝借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之机私分资产、滥发钱物,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二、推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情况

(一)财政所人员配备管理及工作职能情况

县下辖七乡三镇,10个财政所。在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在我县推开后,乡镇财政所划归财政局管理,通过县财政局与人事局摸底调研,我县财政所编制核定定为每所5名。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预决算的编制,办理各项收支结算和对帐、报帐工作。各乡镇财政所设财政所长、总会计、政府单位会计、出纳、票据管理员岗位。各岗位按照规定交叉任职,财政所长不得兼职政府单位会计、出纳岗位;总会计不得兼任政府单位会计;政府单位会计不得兼职出纳员;政府单位会计不能兼管票据管理员。

财政所长负责财政所日常工作的治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按县财政局授权审核、监督乡镇财政收支;财政总会计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办理与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县财政局的结算和对账,负责非税收入执收治理系统收入数据的录入,打印总预算会计拨款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按月编制乡镇财政用款计划,办理乡镇人民政府经费支出的请拨,负责向乡镇有关领导提供乡镇总预算会计报表,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领取和缴销,监督乡镇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办理乡镇财政年终决算;政府单位会计负责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支出专户的会计核算,按规定用途支付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日常经费,按月提出乡镇日常经费支出计划报财政结算会计;出纳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的现金收付、缴存及日常报帐工作,按规定保管备用金,及时登记乡镇现金日记帐;票据管理员负责乡 镇所有收费票据的领取、发放和缴销。

三、推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情况

1.县对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情况

我县根据《预算法》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意见》要求,取消了乡镇一级财政,将全县10个乡镇作为县级预算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由乡镇自主核算的分散管理模式所形成的财权分配格局。取消乡镇一级财政后,乡镇财政所作为县财政的派出机构上划县财政局管理,代行县财政局的相关职能。

2.部门预算编制及预算定额标准制定情况。

我县部门预算编制及预算定额标准的制定紧紧围绕全县财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保工资、保运转”为首要目标。自以来,全县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作了较大的调整,乡镇一级全部纳入了经费包干,定额定编标准化管理,收入任务不再纳入考核范围,其中人员经费按全额预算;社会保障缴费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公务费按照人均元的标准执行;车修费每个乡镇一个车编按10000元的标准执行,其他业务及办公费按区类划分8-12万元不等。近年来我县财政收入虽然得到大幅增长,但由于我县财政基础薄弱,本级财政收入只占财政支出的1左右,“吃饭财政”的状况依旧得不到大的改善,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现有财力难以维持和满足不断发展的工作需要,基本的下乡及其他县级部门执行的补助标准乡镇一级依然难以实现。

3.专项资金项目库建设及资金整合情况。

我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整合资金领导小组,并与相关整合部门签订了资金整合责任状,层层抓落实,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照整合资源,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根据各自的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来进行组织实施以带动各部门实施的积极性。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组织项目验收,对项目实施比较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并制定相关续后管理的村规民约。

4.基础信息库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基础工作,有效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规范部门预算基本支出管理,根据州财政局统一部署,我县于起全面启动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我县纳入数据库统计范围的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中财政全额拨款(补助)或差额补助经费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民政部门优抚对象、村干部、下岗职工、城镇低保对象不在统计之列。统计信息包括单位信息和人员信息两大类。其中,单位信息主要包括单位性质、主管部门、人员编制、实有人数、财政经费供给方式、年度财务收支状况等内容;人员信息主要包括身份证号码、姓名、年龄、性别、职务、技术职称、身份、工资标准等内容,全县供养人数5906人,其中:在职4198人,离休66人,退休1642人。

5.软件应用情况

我县各预算单位(包括乡镇)全部纳入了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范围,按照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规范化管理,县级各单位及十个乡镇均使用了财政厅开发的dbcs部门预算管理软件,使用率达100,通过使用dbcs部门预算管理软件,全县基本上消除了“隐性”测算的隐患,进一步规范了预算管理,节约了财政资金。但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对该软件只能做年初预算而无调整功能表示遗憾,希望在今后的改进中能够增加这一功能。

三、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加快了公共财政均等化进程,进一步规范了乡镇财务收支,强化了乡镇债务管理和乡镇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全县乡镇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通过改革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快了公共财政均等化进程。改革后,乡镇运转支出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多种因素分配,兼顾乡镇多方利益,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均等化要求。

二是通过改革规范了乡镇财务收支行为。由于乡镇管理层次和财务人员素质不一,乡镇财务难以规范,通过制定统一的支出范围、统一的定额标准、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使用统一的管理软件,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规范支出行为。乡镇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从根本上防范了乡镇财务管理上的混乱现象。

三是通过改革遏制乡镇债务,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通过改革一方面锁定了乡镇债务,取消了乡镇政府的举债权,有效扎住了乡镇“举债”的口子;另一方面,对债务化解实行奖补,达到了控制增量和消化存量的目的,为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创造了条件。

四是通过改革规范了非税收入征管。通过加强账户、票据的管理,将“票款同行”、“以票管税(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实处,有效防止了乡镇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和滥收滥支现象。

五是改革后乡镇支出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支出进度趋于均衡、合理,有效避免了年初支出紧张,年末突击花钱的情况。

四、目前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从我县推进“乡财县管”改革情况来看,“乡财县管”改革中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落后的乡镇易于产生依赖上级财政的思想。我县乡镇多属财政赤字乡镇,几乎不存在县级财政挤占乡镇财政收入的问题。实行“乡财县管”后,将出现县级财政弥补乡镇资金支出缺口的情况,这样,一些困难乡镇就有了保障,收支缺口由县里兜底,自然产生依赖上级财政的思想,其财政增收的积极性降低

2.乡镇政府化解债务的积极性降低。实行“乡财县管”后,债务对乡镇领导来说有所解脱,但从另一方面看,将会导致乡镇债务高悬。乡镇债务是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乡镇负债问题迟早应通过各种途径、办法得到解决,否则,这个矛盾总有一天会激化,最终转移到上级财政。

3.实施“乡财县管”工作需要网络平台支撑。但是,要实现乡财县管网络化管理建设,需要相关软件和硬件的支持,投入网络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及硬件设备购置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4.乡镇财政所的业务量越来越大,人员紧缺、经费紧张、设备落后已成为突出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农户一般要得到多项补贴,这些最终都要靠财政所来落实,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甚至几倍、十几倍地增加,但近年来乡镇财政所基本没有安排新工作人员,很多还是原财政所人员,很难满足财政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财政所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

五、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2)

(一)工作安排部署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今年4月24日在景洪召开的全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现场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一模式、深化改革,我县人民政府及时组织相关相关单位学习传达景洪会议精神,并就这项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进这项改革需要把握的重点,以及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安排,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有序推进,确保全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取得实效。

(二)强化组织领导情况

按照省州要求,为保证我县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财政局、宣传部、人大、人事局、监察局、审计局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财政局下设办公室,积极开展对改革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为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具体措施

一抓宣传动员。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开展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改革的总体思路、原则、主要内容等进行广泛宣传,为全面推进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抓方案制定。按照改革工作在10月底前完成的要求,及时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深入研究,制定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改革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三抓基础数据的清理。切实抓好乡镇财政收支、财政供养人员的清理、乡镇债权债务的清理,做实基础工作,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四抓干部培训。切实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财务、计算机、网络等有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让基层财政所的同志吸收新的知识,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更好地服务基层和农村;五抓工作纪律。切实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乡镇和村组财务监管,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纪律规定,及时纠正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违规操作行为,杜绝借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之机私分资产、滥发钱物,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二、推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情况

(一)财政所人员配备管理及工作职能情况

县下辖七乡三镇,10个财政所。在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在我县推开后,乡镇财政所划归财政局管理,通过县财政局与人事局摸底调研,我县财政所编制核定定为每所5名。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预决算的编制,办理各项收支结算和对帐、报帐工作。各乡镇财政所设财政所长、总会计、政府单位会计、出纳、票据管理员岗位。各岗位按照规定交叉任职,财政所长不得兼职政府单位会计、出纳岗位;总会计不得兼任政府单位会计;政府单位会计不得兼职出纳员;政府单位会计不能兼管票据管理员。

财政所长负责财政所日常工作的治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按县财政局授权审核、监督乡镇财政收支;财政总会计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办理与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县财政局的结算和对账,负责非税收入执收治理系统收入数据的录入,打印总预算会计拨款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按月编制乡镇财政用款计划,办理乡镇人民政府经费支出的请拨,负责向乡镇有关领导提供乡镇总预算会计报表,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领取和缴销,监督乡镇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办理乡镇财政年终决算;政府单位会计负责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支出专户的会计核算,按规定用途支付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日常经费,按月提出乡镇日常经费支出计划报财政结算会计;出纳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的现金收付、缴存及日常报帐工作,按规定保管备用金,及时登记乡镇现金日记帐;票据管理员负责乡镇所有收费票据的领取、发放和缴销。

三推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情况。

1.县对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情况

我县根据《预算法》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意见》要求,取消了乡镇一级财政,将全县10个乡镇作为县级预算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由乡镇自主核算的分散管理模式所形成的财权分配格局。取消乡镇一级财政后,乡镇财政所作为县财政的派出机构上划县财政局管理,代行县财政局的相关职能。

2.部门预算编制及预算定额标准制定情况。

我县部门预算编制及预算定额标准的制定紧紧围绕全县财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保工资、保运转”为首要目标。自以来,全县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作了较大的调整,乡镇一级全部纳入了经费包干,定额定编标准化管理,收入任务不再纳入考核范围,其中人员经费按全额预算;社会保障缴费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公务费按照人均元的标准执行;车修费每个乡镇一个车编按10000元的标准执行,其他业务及办公费按区类划分8-12万元不等。近年来我县财政收入虽然得到大幅增长,但由于我县财政基础薄弱,本级财政收入只占财政支出的1%左右,“吃饭财政”的状况依旧得不到大的改善,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现有财力难以维持和满足不断发展的工作需要,基本的下乡及其他县级部门执行的补助标准乡镇一级依然难以实现。

3.专项资金项目库建设及资金整合情况。

我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整合资金领导小组,并与相关整合部门签订了资金整合责任状,层层抓落实,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照整合资源,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根据各自的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来进行组织实施以带动各部门实施的积极性。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组织项目验收,对项目实施比较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并制定相关续后管理的村规民约。

4.基础信息库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基础工作,有效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规范部门预算基本支出管理,根据州财政局统一部署,我县于起全面启动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我县纳入数据库统计范围的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中财政全额拨款(补助)或差额补助经费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民政部门优抚对象、村干部、下岗职工、城镇低保对象不在统计之列。统计信息包括单位信息和人员信息两大类。其中,单位信息主要包括单位性质、主管部门、人员编制、实有人数、财政经费供给方式、年度财务收支状况等内容;人员信息主要包括身份证号码、姓名、年龄、性别、职务、技术职称、身份、工资标准等内容,全县供养人数5906人,其中:在职4198人,离休66人,退休1642人。

5.软件应用情况

我县各预算单位(包括乡镇)全部纳入了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范围,按照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规范化管理,县级各单位及十个乡镇均使用了财政厅开发的dbcs部门预算管理软件,使用率达100%,通过使用dbcs部门预算管理软件,全县基本上消除了“隐性”测算的隐患,进一步规范了预算管理,节约了财政资金。但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对该软件只能做年初预算而无调整功能表示遗憾,希望在今后的改进中能够增加这一功能。

三、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加快了公共财政均等化进程,进一步规范了乡镇财务收支,强化了乡镇债务管理和乡镇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全县乡镇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通过改革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快了公共财政均等化进程。改革后,乡镇运转支出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多种因素分配,兼顾乡镇多方利益,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均等化要求。

二是通过改革规范了乡镇财务收支行为。由于乡镇管理层次和财务人员素质不一,乡镇财务难以规范,通过制定统一的支出范围、统一的定额标准、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使用统一的管理软件,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规范支出行为。乡镇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从根本上防范了乡镇财务管理上的混乱现象。

三是通过改革遏制乡镇债务,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通过改革一方面锁定了乡镇债务,取消了乡镇政府的举债权,有效扎住了乡镇“举债”的口子;另一方面,对债务化解实行奖补,达到了控制增量和消化存量的目的,为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创造了条件。

四是通过改革规范了非税收入征管。通过加强账户、票据的管理,将“票款同行”、“以票管税(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实处,有效防止了乡镇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和滥收滥支现象。

五是改革后乡镇支出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支出进度趋于均衡、合理,有效避免了年初支出紧张,年末突击花钱的情况。

四、目前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从我县推进“乡财县管”改革情况来看,“乡财县管”改革中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落后的乡镇易于产生依赖上级财政的思想。我县乡镇多属财政赤字乡镇,几乎不存在县级财政挤占乡镇财政收入的问题。实行“乡财县管”后,将出现县级财政弥补乡镇资金支出缺口的情况,这样,一些困难乡镇就有了保障,收支缺口由县里兜底,自然产生依赖上级财政的思想,其财政增收的积极性降低

2.乡镇政府化解债务的积极性降低。实行“乡财县管”后,债务对乡镇领导来说有所解脱,但从另一方面看,将会导致乡镇债务高悬。乡镇债务是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乡镇负债问题迟早应通过各种途径、办法得到解决,否则,这个矛盾总有一天会激化,最终转移到上级财政。

3.实施“乡财县管”工作需要网络平台支撑。但是,要实现乡财县管网络化管理建设,需要相关软件和硬件的支持,投入网络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及硬件设备购置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4.乡镇财政所的业务量越来越大,人员紧缺、经费紧张、设备落后已成为突出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农户一般要得到多项补贴,这些最终都要靠财政所来落实,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甚至几倍、十几倍地增加,但近年来乡镇财政所基本没有安排新工作人员,很多还是原财政所人员,很难满足财政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财政所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

五、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3)

其一,财政的旧模式已被打破。以前,财政的财务管理模式一直实行的是省财政厅统一制定的总会计、总出纳制度,下面分设:预算会计、农财农税会计、统管会计等专业会计。其运作机制是总会计、各专业会计、总出纳之间相互管理、相互制约,这种管理模式较为合理、成熟。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与农业税取消乃至周转金的冻结,财政所财政业务量大大减小,其功能与作用也随之减小。尤其是后来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后,又实行“乡财县管”,打破了财政所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与机制。预算改为“乡财县管”,农税取消等,“乡财县管”与“公共财政”的建立,使乡镇财政与农村财务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农村财务的参与和管理也显得十分必要。

其二,农经的“双代管”模式尚待规范与整合。农村财务“双代管”,按要求要成立代管中心,且有一套独立而完整的设计,而这套设计,在基层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目前,农经的财务管理呈现两个问题:一是管理运作不规范。实际操作中,农经的财务管理采用名为管账、管资金的“双代管”,实为记账的代而不管。如代管中心的会计与出纳出现会计不管出纳、不对账。即会计核算放弃了“银行存款”(或“专户存款”),全部以“现金”科目核算,与出纳的代管资金――专户存款混淆,失去了会计对出纳账目的控管。由于出纳专户存款――代管资金不受会计管理与监督,使其所管资金存款,实际成为村报账会计的专管。二是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改革使人员减少,而工作专班与岗位并没有减少。人员分工需要整合,但各自的要求与做法,难以兼容与融合。物力、财力――办公资源,也因模式与专班分设而受限与分隔,得不到有效整合,农经工作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二、新管理模式构想与创新整合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4)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通过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预算管理权不变。按照《预算法》规定,保持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乡镇财政所在县财政局的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

(二)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

(三)财务审批权不变,乡镇财务独立核算的主体不变。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程序审批。

(四)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享有和承担。

三、主要内容

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核算统一、账户统设、集中收付、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核、人事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由县级财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同时调整乡镇财政所管理体制和职能。

(一)预算共编。县财政部门按照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财政部门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提交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同时上报县财政局备案。乡镇财政预算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执行。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乡镇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草案),需报县财政局审核并备案。

(二)核算统一。在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以乡镇为会计核算主体,乡镇预算总会计、乡镇政府机关会计一律通过乡镇财政网络进行核算,乡镇所有预算内外收入均纳入乡镇财政管理。乡镇所属机构一律不设会计、出纳,统一由乡镇财政所核算。

(三)账户统设。撤销乡镇人民政府在各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账户。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指定各乡镇财政所统一在乡镇金融机构开设乡镇总预算会计的“基本结算专户”,乡镇政府机关开设“经费支出专户”和“专项资金专户”。

(四)集中收付

1、收入管理

(1)税务部门征收的各项税款由税务部门直接上解县级国库。

(2)乡镇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他预算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县财政调度资金、乡镇借款等收入必须按规定全额缴入乡镇财政“结算专户”进行核算。

(3)乡镇收入的银行缴款单、收据记账联由经办人当日交乡镇总预算会计,总预算会计通过非税收入执收管理系统及时录入收入数据。

2、支出管理

(1)县财政根据乡镇本年度预算,及时将资金从国库拨付到“结算专户”进行核算。

(2)乡镇各项正常支出,由总预算会计将资金从“结算专户”拨付到“基本账户”中明细核算。

(3)上级安排乡镇的各类专项资金,除继续实行县财政报账制的以外,其他专项资金必须由总预算会计将资金从乡级“结算专户”拨付到“专项账户”中明细核算。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4)凡对农民的政策性补贴,均通过乡镇财政信息网直接发放到农户存折上。

(五)工资统发。乡镇全额财政负担的人员工资由县财政部门统一发放,直接计入个人账户;乡镇非全额财政负担的人员工资,由乡镇财政统一发放,直接计入个人账户。

(六)采购统办。凡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乡镇各项采购支出必须纳入乡镇年初综合预算,采购时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报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进行项目、资金审核后,按相关要求进行政府采购。

(七)票据统核。乡镇使用的所有收费票据全部上收到县非税收入管理局,实行“限量领用、定期核销、票款同步、以票管收”制度。乡镇所在地金融机构与县财政非税收入管理局联网的乡镇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新型非税收入征管模式。未联网的乡镇实行“票款同行”的管理办法,即凭银行缴款单核销收费票据。

(八)人事统管。乡镇财政所使用省编委、省财政厅下达的财政专项编制,乡镇财政所人员必须取得会计岗位培训从业证书,由县财政局在专项编制内统一调配。乡镇财政所人员保持相对稳定,进行有序交流。乡镇财政所所长、副所长、总会计的任免由县财政局提名,征求乡镇党委、政府意见后由县财政局发文任命明确;乡镇财政所所长、副所长、总会计实行跨乡镇调配与交流制度;乡镇财政所人员有关待遇遵照望发组〔1993〕30号文件执行。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县人民政府通过县财政税收领导小组,加强对“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的领导,确保改革平稳顺利进行。

(二)实施步骤

“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推行工作依次按照制定方案、清理清查、网络建设与培训、全面实施、总结完善五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工作也可以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

1、制定方案阶段(*年12月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外县经验,结合改革试点情况,制定改革推行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网络建设与培训阶段(*年12月前)。利用现有网络设备和资源,建立“乡财县管乡用”局域网,安装好“乡财县管乡用”应用软件,并对软件的使用进行培训。

3、清理清查阶段(*年12月上旬)。全面清理乡镇银行账户,清理各类票据,清理乡镇财政供养人员,清理乡镇债权债务。

4、全面实施阶段(*年12月1日开始)。确定乡镇财政所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和岗位,实现乡镇财政所人员管理方式改变,开设新的乡镇账户。乡镇所有收支按实施方案的规定执行。

5、总结完善阶段(*年12月底前)。对改革运行情况进行回头看,提出巩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三)部门责任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5)

1.1云南省乡镇财政改革的基本情况

云南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试点首先是在玉溪市江川县进行试点,2005年11月江川县出台了《江川县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实施方案》,2006年1月1日起在全县各乡镇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其他州市也相继开展了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但各地的改革进度和模式不一致。从进度来看,云南省16个州市,玉溪市除4个县区没有全面推开外,其他县已全面试点,版纳州三个县市已全面进行试点,其他州市已选择部分县区进行改革试点,各地的改革进度参差不齐,有的地方对此项改革十分积极,有的地方对改革不主动,有畏难情绪。从改革的模式看,改革试点的模式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1.1.1以玉溪市江川县为代表的取消乡镇总预算会计,在县设立乡镇财政管理股总预算会计核算。乡镇设报账员,单位会计由乡镇财政所。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由县财政局按有关政策,结合财力实际,兼顾需要与可能,明确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征求县人大意见,报县人民政府批准;乡镇政府根据县财政局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报乡镇人大主席团依法审查,并由县财政局纳入全县预算统一依法报批。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乡镇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经乡镇人大主席团审查后报县财政局审核并由县财政局向县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1.1.2以红河州蒙自县为代表的把乡镇财政所作为县财政的派出机构,代行县财政的相关职能。取消乡镇总预算会计和单位会计,乡镇总预算会计由县财政国库,乡镇单位会计集中由县会计核算中心,乡镇财政所只设财政所长和报账员两人。预算编制过程中,由县财政局按有关政策,结合财力实际,兼顾乡镇需要与可能,财力适当向乡镇倾斜,同时根据乡镇的财政收支情况,核定各乡镇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其收入实行下达任务给乡镇,乡镇只对超收部分进行分成。对支出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办法,乡镇财政所根据相应的标准和办法编制乡镇财务收支计划,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主席团)进行审查后,报县财政局审核统编入县乡财政收支预算,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的乡镇财务收支预算,由县财政局批复各乡镇执行。

1.1.3以昭通市威信县、楚雄州姚安县为代表的对乡镇财政收支全部纳入县级统一管理,将乡镇作为县级的一个一级预算单位,取消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乡镇单位会计由乡镇财政所。对烟叶及重点税源由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促进乡镇发展经济,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确保目标任务完成。预算编制过程中,由县财政局按有关政策,结合财力实际,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根据县财政局的指导意见编制财务收支计划,报县财政审核统编县乡财政收支预算,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由县财政局批复各乡镇执行。

1.2改革试点存在的问题

从云南省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基本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改革模式较多,不统一,各地在改革模式上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第二,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地方改革不彻底,改革还是主要侧重于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基本没有触及既得利益和职权范围内的调整,没有从根本上就解决当前乡镇财政困难问题进行改革。第三,会计核算岗位脱节,结算会计岗位配置职责不明,不利于会计监督。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后,会计核算结构发生了变化,县财政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乡镇政府原来的单位会计账务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核算,乡财政所虽设结算会计岗位,但结算会计仅是一过渡会计,手中无账务,所以在财政所内部结算会计很难监督和制约乡政府单位的经费会计和经费支出,不同会计岗位失去相互牵制作用,结算会计主要任务是往返于县乡财政之间传递票据,成为名副其实的“跑腿”会计,会计人员不能独立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同时,乡镇领导对收入、支出、结余和往来款项把握不准,加之询问不便,大多凭笔记本和记忆办理,最终可能造成工作较为被动。

2推进云南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和实施建议

2.1云南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2.1.1统一改革模式,确保改革取得成效

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模式是五花八门,由于此项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改革中可能会存在诸多的困难和矛盾,需在改革中逐步总结和完善,进一步的探索。为此,建议选择部分重点县由财政厅直接派工作人员挂钩指导改革试点,为全省改革提供示范,实行全面启动,逐步推开,确保全省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2.1.2严格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

在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预算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综合预算和部门预算等改革,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财力,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的调控能力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预算编制时,要逐步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在预算执行中,要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按预算支出”的原则,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2.1.3以完善市乡财政体制为重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在基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原由乡镇政府承担的事务全部由县级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安排,所需经费由县财政预算列支,以保障其合理的财政支出需求。这样,有利于县政府把分散的财力集中起来,统筹规划乡镇经济的发展,统筹提供地方公共物品———政治稳定、司法、治安、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通过统筹规划,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要建立财政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乡镇财政的扶持并改进支付方式,完善“村财乡管村用”和村务公开等措施,鼓励县乡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县乡经济的良性循环。

2.1.4妥善清理乡镇债务,进一步防范财政风险

首先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将债务化解列入政绩考核,防止“新官不理旧事”的消极思想。其次,要制订还债计划。在全面清理核实乡镇债务的基础上,按债务的来源、用途和现状,区别不同债务情况,制订相应的偿还债务计划,将每年的偿债计划纳入乡镇财务收支计划,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乡镇自筹的办法,建立乡镇偿债准备金,用于偿还乡镇到期债务。第三,要积极主动消化债务。通过拍卖等方式盘活乡镇资产及资源,解决部分债务。同时,县级财政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补助力度,给予乡镇政府必要的资金援助。第四,要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乡镇政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一律不准对外提供任何经济担保;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财力状况制定发展计划。

2.2云南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建议

要切实实施好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应在保持乡镇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综合各地改革试点的优点,把乡镇作为县财政的一个一级预算单位管理,乡镇财政收支全部纳入县级统一管理,采取“预算县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管理模式,通过改革来实现四个管住,即管住乡镇乱收费、管住乡镇乱花钱、管住乡镇乱进人、管住乡镇乱举债,有效加强对基层的监督,全面规范统一收支事项,增强县乡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极大地提高县乡财政管理水平。其具体操作应根据公共财政的总体要求,按照“财力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调整原有的体制框架,打破长期以来由乡镇自主核算的分散管理模式所形成的财权分配格局,对乡镇财政的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方式同时进行改革,把乡镇作为县财政的一级预算单位管理,乡镇财政收支全部纳入县级统一管理,采取“收入整体上划,支出分类管理”的改革办法。

2.2.1收入上划县管理

原来由乡镇支配使用的各项收入,包括地方财政收入、税收返还收入以及上级下达的各项转移支付等,全部上划为县(市、区)级财政收入,同时取消体制补助、体制上解和各项结算项目。与之相适应,乡镇不再承担组织收入的职责,年度税收目标任务统一由县(市、区)政府根据税源情况下达县(市、区)国税局、地税局执行。同时,改变现行以乡镇为单位考核的办法,县(市、区)政府另行制定对乡镇经济发展目标考核激励机制,调动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2.2.2支出按性质分类管理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要求,在明确划分县乡政府事权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乡镇支出范围。乡镇承担的主要支出有:工资性支出、机构运转支出和村组支出等必要的开支。乡镇上划县(市、区)级支出主要有:一是调整工资支出,主要指政策性增资和调整工资;二是事业发展支出,包括财源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涉农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支出。这些事业发展支出由乡镇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对项目安排分轻重缓急经乡镇人大主席团审议后,向县(市、区)财政提供项目和资金报告,并附可行性研究报告,县财政纳入项目库滚动管理,综合考虑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目标需要,结合财力情况统筹安排。

2.2.3建立和健全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配套措施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96-02

樟坪畲族乡位于贵溪市东南端,赣闽交界武夷山脉西麓,东邻铅山县,南交福建省光泽县,西连贵溪市冷水镇,北靠贵溪市文坊镇,区域面积122 km2,平均海拔700 m,年平均气温16.4 ℃,年均降雨量1850 mm,是一个冬有严寒,夏无酷暑的山区小乡。全乡总人口4400人,其中农业人口3419人,畲族人口1090人,占31.88%,下辖4个村委会,43个村民小组,970户,1855个劳动力,其中少数民族有15个村民小组238户486个劳动力。是个典型的中部山乡。

2002年江西省贵溪市创新财政分配体制,面向乡镇出台“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着力培植基层乡镇财源。具体而言,“异地办厂,原地纳税”就是贵溪市通过财政投资3亿元,统一规划平整土地,搞好基础设施,建立了“贵溪工业园”,各乡镇引进的工业项目可入驻园区,项目产生的税收全部归引资的乡镇。樟坪畲族乡把握机遇,积极招商引资,短短五年内就从一个落后的中部山区乡镇发展为江西省百强乡镇,人均财政收入一度位居江西省第一名。

1 江西省樟坪畲族乡“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效果分析

2002年实施“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后,樟坪畲族乡经济发展发生了质和量的转变。2001年至2006年这五年内樟坪畲族乡GDP共增长了2.74亿元,年平均增长数度63%,工业总产值增量为29.968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93%。财政收入从25.3万元飞跃式的增长到了1.02亿元,年平均增长数度为231%。2006年,该乡人均财政收入达3万元,居于江西省第一位,樟坪畲族乡列入江西省百强乡镇,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到了2012年该乡工业总产值近30亿元见表1,在充足的资金保障下,樟坪畲族乡的各类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在畲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还建成了畲族文化广场、龙鳞大桥等富有畲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该乡畲族马灯舞多次获得部级比赛大奖。

2 江西省樟坪畲族乡“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问题分析

2.1 引资结构不合理,多以资源消耗型企业为主

2002年樟坪畲族乡实施“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政策以来,由该乡引入的主要企业均围绕铜矿的加工制造,而现代化的农业和服务业企业则屈指可数,对于该乡的经济贡献也非常少。目前,产业机构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多以资源消耗型为主,当地铜业资源的状况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状况,这种企业的发展前景是比较暗淡的。目前樟坪畲族乡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2.2 税收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税收贡献少

樟坪畲族乡自实施“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以来工业产值一路高涨,尤其是2002年,其工业总产值就突破了亿元大关,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到了2005年过后,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1%,与发达国家30%~50%的比重相去甚远。从2002年实施“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以来,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加速上升,尤其是在2008年,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工业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达95%以上。目前这一状况仍没有改变,不得不引起重视。业结构不够优化,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精深加工比例也有待提高。

2.3 税收承诺太多,可用财政资金较少

“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实施的效果关键在于招商引资的情况。在该条财税政策实施的前两年,樟坪畲族乡的招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所谓的“樟坪奇迹”。樟坪畲族目前招商优惠大概有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改善硬件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我们从表2中,可以看出以2007年为例,该年樟坪畲族乡各种税收合计1.2亿元,但是可用财政收入只有不到8百万,可用财政占整个税收收入的6.4%不到。在维持政府和教育事业正常运作的工资支出方面,都占了整个财政支出的近1/3,随着经济发展,樟坪畲族乡的财政收入不断上升,工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其实际支出额依然是非常巨大的。

2.4 招商引资难度越来越大

在对樟坪畲族乡政府工作人员实地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得知:对于影响“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招商引资,已经越来越困难。如表3从2007年至2012这6年里,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虽然樟坪畲族乡引入的实际投资额有所增加,但是在平均企业资产方面这一核心指标方面,却是不断下降的。以2008年为分界点,樟坪畲族乡引入企业的平均资产都处在较低的水平。虽然进园企业的数量增多,完善了企业的产业结构,但是也使得园区的管理比较困难。进驻太多规模小的企业也不能发挥园区的规模效应。

3 江西省樟坪畲族乡“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原因分析

3.1 经济基础薄弱,缺乏长远规划

由于樟坪畲族乡在实施“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前全国区县并没有可以提供参考的案例,所以在工业园区的长远规划方面做得不够到位。致使,招商的前五年,进驻园区的企业均是围绕铜矿的制造和加工的资源消耗型企业。这类型企业的前期投入较大,产值也不错。所以,在短期内该乡的经济数据不断攀升,但使得产业结构失调。

3.2 片面最求经济增速,忽视财政收支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干部的提拔,很大部分是由其在职的政绩决定的,因为在干部考核时,着重就是看干部的政绩。在这种制度催动下,乡镇领导不管是为了升帽子还是保帽子,都会竭尽所能地搞一些政绩工程,这样就可能导致乡镇因造政绩工程而忽视可持续发展。

这种现象在“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实施的早期比较明显,政府为了加快招商引资,给企业承诺了大量的优惠政策,目前樟坪畲族乡给引资的企业承诺的优惠政策有:(1)投产后3年内,政府以各种方式将收取的税收返还给企业,然后税收返还逐年减少。(2)政府负责园为园区提供基础设施和管理。(3)政府出面为困难企业进行融资贷款。(4)政府负责联系企业产品的销售等,试图将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环节的疑虑全部消除。但是这样的不良后果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虽然地方的GDP上去了,但是由于给企业的税收优惠太多,实质上,政府收到的可用财政资金,在企业投产后的1~5年是很少的。其次,政府出面为企业解决资金和销售渠道等问题,导致了政府负担加重。而且这些问题不一定政府出面就能解决,一旦失败,则政府的公信力会大大降低,甚至会爆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冲突。

3.3 区域间招商引资竞争加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已由初期的“国外资金”的引进转变为“辖区外资金(包括国外和国内的资金)”的引进。引资对象的增加使得招商引资竞争更为激烈,形式更趋多元化。目前樟坪畲族乡招商引资的主要手段包括: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改善硬件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以及降低准入门槛等等。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建立各种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并以此为基地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以及公共服务等手段展开全方位的招商引资竞争,逐渐将竞争推向白热化。

3.4 政府机构臃肿,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镇政府作为一级政府,要配备政府的全套机构。一是乡镇机构管理混乱,与上级配套设立相应的部门,导致乡镇政府机构臃肿,人员过多,容易产生人浮于事的情况,如樟坪畲族乡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和部门达到了22个。二是由于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公众没有渠道和途径对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实施有效监督,对基层政府的决策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从而导致增员随意性大,把关不严,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剧增。三是工资刚性支出增长过快,使乡镇财政不堪重负。

3.5 现行财政体制下,樟坪畲族乡缺乏招商引资动力

目前樟坪畲族乡实行“乡财县管”,在主要税种的分享比例方面:个人所得税乡镇分40%,上解60%;企业所得税乡镇分40%,上解60%;营业税乡镇留50%,上解50%。近几年在贵溪的几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中,樟坪畲族乡不管是在招商引资额还是税收贡献方面都名列前茅,但是巨大的上解支出、乡政府招入和管理工业园区企业的成本使得樟坪畲族乡感觉到目前招商引资的“性价比”并不高,自己实际可用资金并没有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加而增加多少。加之,目前招商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樟坪畲族乡招商引资的激情并不如以往那么火热。

4 江西省樟坪畲族乡“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改进建议

4.1 合理规划,有倾向性招商引资

从财政收入源头把关。不再一味的招商引资,而承诺企业过多的税收返还,保证乡镇财力的稳定发展。将更多的民族企业纳入税收优惠范畴,可以鼓励广大投资者参与到文化挖掘、保护、开发中来,让畲族文化保护工作和经济开发工作相互促进,到达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的目标。

4.2 发展畲乡风情旅游,完善产业机构

在园区成立一个开发畲乡风情旅游公司,以樟坪民俗资源为平台,突出畲族文化,打造畲乡风情游。着重围绕当地自然景观并对畲族文化遗产进行整理、挖掘、开发和保护,积极申报畲族马灯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示畲族马灯舞、对山歌、烧篝火、婚俗、上刀山等民俗表演,以卡紫冈、上山生态资源为平台,突出自然风光,打造生态休闲游。培养“农家乐”“畲家乐”示范户,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扶助,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弘扬畲族文化,打造畲乡风情游。不但将资源真正转化为优势,更能优化产业机构。

4.3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界定基层乡镇的工作职能与机构,严格编制管理,并实行定岗定编,严把乡镇工作人员入口关,防止编制任意更变现象出现。如是,方可能精减乡镇机关人员,地方经济的发展才能稳步前行。

其次要加大对财政资金监管,在无紧急或特殊状况下,应严格执行不得任意变更关于本级人大代表会通过的财政预算。如乡镇遇到时特殊状况确实需要变更收支的,必须事先编制详细的财政预算变更方案后并按程序提请本级人大批准,且需获得人大的批准后方可变更。与此同进,乡镇人大应严格对提请的财政预算进行严格的审议,对于财政预算的执行的应加大监督力度。

4.4 制定财政资金差额上解标准,激发招商引资激情

合理确定上解和补助的数额,贵溪市政府可以根据各个乡镇的基本情况:如招商引资数额、人口结构、税收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等因素合理制定各乡上解财政数额,而不是“一刀切”,各乡按统一的标准上解财政。具体的可以参考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年末由贵溪市政府根据本年下属各乡经济状况,制定下一年各乡财政上解的基数。如果有未超过基数的乡镇仍按照固定的比例上解财政。超过设定基数的乡镇,对于超过基数的部分按照累进的分享比例获得地方财政收入。以增加各乡级政府招商引资和和组织财政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陈国华.江西畲族百年实录[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21-25.

[2] 江西省樟坪畲族乡2006―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R].

[3] 王乔,姚林香.中国税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9-20.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7)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objectively on Township finance in particular on rural 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udit and inspection conducted on Township finance in recent years, financial accounting work in villages and towns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neglected,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analysis of the report and the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decision, on these issues, this article made some appropriate solutions.

Key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financial accounting work

[中图分类号] [F29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我国乡镇财政试点工作始于1984年。二十余年来,乡镇财政为乡镇一级政府履行政权职能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乡镇财政基础的会计工作也历经了几次会计制度改革,不断发展壮大。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会计主体分不开

部分乡镇财政所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不开,他们往往既担负着财政所总预算会计的职能,又承担着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任务,集多项独立的职能于一身。账簿使用一套,凭证装订成一本,会计主体分不清,会计职责“串位”,这与国家会计规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极不相符,与财政改革和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对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职能要求相差甚远。

(二)会计账簿不规范

1.账簿设置不全。一些乡镇的明细账尤其是往来明细账往往没有设置,多年后账面上的往来项目谁也说不清,只得调账处理,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科目设置不统一。个别乡镇财政所会计不按国家规定的统一会计科目设置账簿,自编、自造会计科目,给统计、汇总和编制会计报表带来很大麻烦。

3.记账不符合要求。随意使用圆珠笔和红笔记账、隔页跳行、挖补、涂抹、刮擦或用化学药水除迹等情况时有发现。

4.对账不及时。平时不对账,以至于年终结账编制决算时与上级财政及村级各单位的往来和拨款支出时有不符。

5.结账不规范。该冲销的收支余额有的不冲销,连年结转,有的冲销时连记账凭证也不填。

(三)制度执行易走样

实际执行中财会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手续传递不符合《会计法》及财务规则的要求,会计监督和制约工作跟不上。检查中笔者发现,有的乡镇会计、出纳一人兼;有的乡镇虽然会计、出纳分开了,但出纳包揽所有的资金收付业务(包括银行存款的收付等),会计只是将月底转来的有关凭证和手续整理后记下账、报下表完事,会计总账上反映的“银行存款”(或“国库存款”)、“现金”余额与出纳员掌握的实际余额不符,会计职位形同虚设,会计监督职能严重不到位。

(四)凭证填写把关不严

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应是原始凭证审核的主要内容,但检查中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白条入账、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时有发生。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载有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及简要内容、直接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文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相关制度、规则对它的填制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实际工作中见到的记账凭证却五花八门:有的记录内容与所附原始凭证不符;有的一张记账凭证上“多借多贷”;有的记账凭证编号不连续;有的两种墨水混用甚至使用铅笔或圆珠笔填写;有的填写时随意隔行或涂改等等。

(五)会计账表不统一

会计报表有的估列代编、账表不一致,有的前后数字不衔接,有的项目不全,更为普遍的是只填数字、懒于文字说明和分析。

形成上述状况有其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客观方面:

1.从现有人员构成情况看,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学财政、财会等相近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所占比例很小,会计基础知识普遍缺乏,有的甚至未取得会计职业资格从业证书便匆匆上岗;

2.乡镇工作性质决定下村、下厂时间多且无规律,往往一人兼多项工作,很难挤出固定的时间熟悉财会业务;

3.目前大部分县(市)乡镇财政人员的管理体制有诸多弊端:人事调动权归组织部,管理使用权归乡镇政府,县财政只负责业务指导。这样的管理体制很难保证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和业务素质符合要求,县财政下大力气组织的业务培训收效也不理想;

4.财政所职能尚不健全。财政所是乡镇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但作为最基层的财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乡镇政府的几名普通工作人员,往往没有自主安排自己本职工作的权力,只能围绕乡镇的“中心工作”转,自身的本职工作必须靠加班加点来完成,其固有的各项职能在工作中也大打折扣。这样下来,财政所人员的业务素质难说提高;

5.监督检查工作缺位。多年以来的财务检查和审计工作往往只针对违规、违纪问题,对会计基础工作普遍重视不够。主观方面:一是财政所的工作量较大,待遇较低,财会人员对业务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二是对业务学习的认识普遍不高,知难而退,得过且过,应付心理占优势。

二、相关对策

1.实行县级以下财政垂直管理

这样,既能使现有人员尤其是财会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又便于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和专项考核,可促进业务素质的快速提升。

2.健全财政所职能

财政所要与乡镇繁杂的其他“中心工作”适当脱钩,同时健全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确保有独立的时间安排自身工作和学习、处理自身业务,实现真正的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决)算制度。

3.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培训

建立健全岗前培训和定期、轮流培训制度,强化落实,常抓不懈。

4.建立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

使业务考核与奖惩、职务升迁挂钩,从根本上调动基层财政人员对业务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变被动学为主动挤时间去学。

5.切实提高基层财政人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乡镇财政人员既要“包村”、维稳,干好乡镇的“中心工作”,还要加班加点记账、结账、报表,很是辛苦。但就目前乡镇干部总体情况看,乡镇财政人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明显偏低。

6.提高准入门槛,把好进人关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8)

第二章机构和人员组成

第三条根据乡(镇)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及乡(镇)财政的管理职能,在乡(镇)财政所设立会计核算站,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负责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零户统管”工作。第四条根据乡(镇)财政管理职能及实施“零户统管”的工作需要,按照乡(镇)机构规模和工作量大小,乡(镇)财政配备干部3至5人。其中:财政所所长兼会计核算站站长、总会计1人,统管会计1至2人,专职出纳1人。人事关系统一由县(市)区财政局管理。

第五条按照乡(镇)财政干部的编制人数,现有乡(镇)财政干部不足的,可结合县、乡机构改革,首先从各县(市)区财政局干部中选派,其次可从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中选调,不再新增人员编制。其任职条件是:自觉遵守财政财务法规,具有财会专科以上学历或助理会计师以上职称。

第六条实施“零户统管”后,各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可根据需要设置报账员1名,负责单位内部各种收费票据、存款、现金的临时收取、交存、报销等工作。

第三章运作方式

第七条实施“零户统管”后,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得再开立银行账户,所取得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应分别按照《预算法》及各县(市)区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直接缴入指定国库账户或财政专户管理。单位预算外资金政府统筹后的余额,其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

第八条乡(镇)财政要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编制综合财政预算的要求,在编制单位预算时,首先使用单位统筹后的预算外资金,不足部分再由财政预算安排。

单位预算经乡(镇)人代会审议通过后,书面下达各单位执行。

第九条批准的单位预算支出,符合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零星开支,由原单位负责人一支笔审批,金额较大的由乡(镇)政府集体讨论审批。单位按管理权限报批后,由单位设置的报账员定期到财政审核报账。

第十条乡(镇)财政要按照《会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健全各单位的预算指标、经费支出和固定资产明细账,负责编报会计报表,定期向各单位通报收、支执行和资金结余情况。

第四章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乡(镇)财政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全面开展“零户统管”工作,业务上接受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并自觉接受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第十二条在对各单位进行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做好会计档案,会计资料及财产物资的交接工作。各单位已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仍然由原单位负责催收和偿还。

第十三条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和规定,制定相应的支出管理和审批制度,建立健全会计岗位职责及监督制约机制。

第五章附则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9)

一、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重大意义。

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是解决乡镇“人员太多、收入太少、债务太重(目前乡镇债务xxxx多万元,乡镇负债面达xxx%)、支出太乱”等问题的较好方式,对规范乡镇收支行为,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确保乡镇基本需要,缓解乡镇财政困难,保障乡镇重点支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

“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五统、一管、一审”。即“核算统一、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网络管理、乡镇举债县级审批”。

(一)核算统一。乡镇财政全面实行“两无一统、综合预算”,即由乡镇人民政府机关统一设立会计和出纳岗位,乡镇人民政府所属机构(七所八站)一律无会计和出纳岗位,以乡镇人民政府机关为会计核算主体实行统一核算,乡镇财政所有收入均在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综合反映。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统一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

(二)账户统设。取消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在各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在县城金融机构开设总预算会计的县级“结算专户”,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乡级“结算专户”,将乡镇原来的“基本经费户”作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单位会计“支出户”。乡镇所有预算内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全部缴入“结算专户”。“支出专户”只能接受来自“结算专户”的拨款。

(三)工资统发。继续实行乡镇干部工资县级统发制度,对乡镇机关全额编制人员工资、社保缴费等由县国库每月拨入财政工资统发户和机关社保局直接计入个人账户。

(四)采购统办。乡镇各项大额采购支出,按照x财采购[xxxx]xx号文件规定,参照县直单位执行。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乡镇财政管理股按照预算计划审核后,交县采购办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乡镇财政管理股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或服务商。

(五)票据统管。

1、乡镇所使用的票据在非税收入管理局统一领取,各乡镇必须确定专人负责票据的领取、发放、保管及核销工作。

2、乡镇领用的票据只限于乡镇财政供给单位和乡镇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使用,其他“三权”在上的单位不得在乡镇领取票据。

3、对票据实行“缴旧领新、限量领用、专人管理、当年结清”制度,并做到票单同行,即非税收入管理局凭银行缴款单核销收费票据。

(六)实行乡镇举债县级审批制度。乡镇原有的债权债务要按债权债务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资金来源、约定利率、还本付息等情况,逐一清理核实,建立台帐,制定消赤减债计划报县财政局备案。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原则上乡镇不得再有新增债务,如因特殊情况需要举债的,要实行县级审批制度,呈报分管财贸的县领导审批。

(七)信息化网络管理。全面建立乡镇财税管理信息化网络,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设立网络服务器,乡镇财政所设立网络工作站。县乡财政依托公网,以固定ip方式组网连接,乡镇财政会计业务全部在县局服务器上保存,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财政资金网上远程申报、审批,数据网络汇总,资金运行网上监管,会计核算电算化。

三、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基本原则。

坚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乡镇债权债务关系”等五权不变和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的收支。

(一)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后,对乡镇政府仍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

(二)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按照《预算法》规定,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县级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明确乡镇财政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预算法》规定的程序报批。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经乡镇人大审查和批准后报县级财政部门备案;调整数额较大的,必须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待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原则。实行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资金,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的程序审批。

(四)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各乡镇享有和承担。

四、“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

(一)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对乡镇财政所“乡财县管乡用”全面工作实施管理监督。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统一由乡镇财政管理股核算。乡镇财政管理股全面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负责乡镇财务报帐审核事宜。主要职责:参与和指导乡镇财政综合预算的编制,监督预算的执行,及时拨付预算内、外及其他各项财政资金,准确记录各项财政业务,按时与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对帐,按月编制会计报表,按时审核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办理乡镇财政收支结算,审核和监督乡镇政府单位会计的支出核算,及时指出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乡镇,并按月向县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二)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预决算的编制,办理各项收支结算和对帐、报帐工作。各乡镇财政所设财政所长、财政结算会计(预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出纳、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票证管理员岗位。各岗位可以按照规定交叉任职,但必须健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财政所长不得兼职政府单位会计、出纳岗位;财政结算会计不得兼任政府单位会计;财政结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不得兼职出纳员;政府单位会计不能兼管票证。

财政所长负责财政所日常工作的管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按县财政局授权审核、监督乡镇财政收支;财政结算会计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办理与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县财政局的结算和对账,负责非税收入执收管理系统收入数据的录入,打印总预算会计拨款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按月编制乡镇财政用款计划,办理乡镇人民政府经费支出的请拨,负责向乡镇有关领导提供乡镇总预算会计报表,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领取和缴销,监督乡镇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办理乡镇财政年终决算;政府单位会计负责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支出专户的会计核算,按规定用途支付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日常经费,按月提出乡镇日常经费支出计划报财政结算会计;出纳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的现金收付、缴存及日常报帐工作,按规定保管备用金,及时登记乡镇现金日记帐;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负责微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与使用,涉农补贴资金基础资料的录入;票证专管员负责乡镇所有收费票据的领取、发放和缴销。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纪检监察、财政、人事、审计、人民银行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xx县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县财政局长任主任,相关副局长任副主任,各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县对乡镇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人民政府当家理财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对原来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行相应调整,从确保乡镇基本运转、有利化解乡镇财政债务,调动乡镇理财积极性等方面制定新的统收统支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三)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规范乡镇收支行为。根据乡镇财政收支规模和实际情况,明确乡镇支出范围,统一和规划各项开支标准,完善财务审批程序。

(四)清理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严格乡镇编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严禁在编制外使用人员,属于清理清退范围的各类超编人员、不在编人员和自聘人员财政不供给经费。

(五)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乡镇的债权债务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作出消赤减债计划,安排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坚决制止乡镇村发生新的债务,乡镇人民政府和各部门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乡镇人民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上项目或发放各种津补贴。凡违反规定以政府名义提供贷款担保形成新的债务的,严格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建立化解乡镇人民政府、村债务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债务化解之前,乡镇党政府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拨重用,不准异地任职。乡镇的债权要及时清收,制订切实可行的回收计划,加大回收力度,回收的资金原则上要用于偿还债务。

六、工作步骤

(一)制订“统收统支乡财县管乡用”暂行管理办法。依据我县今年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在学习和考察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及具体管理办法。

(二)清理乡镇资产工作

1、清理乡镇资产、账户、票据。清理乡镇银行账户、票据和现有资产,取消乡镇银行账户,缴销乡镇收入票据;账户的设立和票据的领用按有关规定重新办理。

2、清理乡镇债权债务,对现有债务进行逐一登记造册报县财政备案。

(三)完善网络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确定乡镇财政所人员岗位和职责,开设新的乡镇账户,完善县乡计算机网络,组织人员培训,按有关规定和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实施对乡镇财政收支的核算管理。

七、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是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向乡镇的延伸,是我县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确保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积极主动配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严明改革纪律。各乡镇必须规范操作程序,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不准私分集体财产、滥发钱物,不准擅自开设银行账户(含存折户)、私设小金库,不准使用非正规票据、坐支收入,否则一经发现,将严格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在体制结算中划扣违纪金额。

(三)调整乡镇财政所职能。农业税免征以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工作应从组织农税收入转变到资金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上来。要集中精力做好“乡财县管乡用”的收支结算和对账、报账及机关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直接补给农民的各项资金和补贴的发放工作,加大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同时要大力推进“村账乡管”工作,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四)加强部门协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1、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合理分配人员,理顺业务关系,强化服务意识,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2、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供给人员的编制管理,督促乡镇清理,清退超编人员。

3、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务审计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

4、县人民银行要加强对乡镇银行账户的管理,并监督其他金融机构及时划转各项资金,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及时入库、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完善金融机构开户许可证制度,对各金融机构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5、纪检、监察部门要监督乡镇严格执行“乡财县管乡用”有关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建议与要求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10)

一、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重大意义。

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是解决乡镇“人员太多、收入太少、债务太重(目前乡镇债务多万元,乡镇负债面达)、支出太乱”等问题的较好方式,对规范乡镇收支行为,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确保乡镇基本需要,缓解乡镇财政困难,保障乡镇重点支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

“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五统、一管、一审”。即“核算统一、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网络管理、乡镇举债县级审批”。

(一)核算统一。乡镇财政全面实行“两无一统、综合预算”,即由乡镇人民政府机关统一设立会计和出纳岗位,乡镇人民政府所属机构(七所八站)一律无会计和出纳岗位,以乡镇人民政府机关为会计核算主体实行统一核算,乡镇财政所有收入均在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综合反映。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统一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

(二)账户统设。取消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在各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在县城金融机构开设总预算会计的县级“结算专户”,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乡级“结算专户”,将乡镇原来的“基本经费户”作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单位会计“支出户”。乡镇所有预算内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全部缴入“结算专户”。“支出专户”只能接受来自“结算专户”的拨款。

(三)工资统发。继续实行乡镇干部工资县级统发制度,对乡镇机关全额编制人员工资、社保缴费等由县国库每月拨入财政工资统发户和机关社保局直接计入个人账户。

(四)采购统办。乡镇各项大额采购支出,按照财采购号文件规定,参照县直单位执行。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乡镇财政管理股按照预算计划审核后,交县采购办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乡镇财政管理股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或服务商。

(五)票据统管。

⒈乡镇所使用的票据在非税收入管理局统一领取,各乡镇必须确定专人负责票据的领取、发放、保管及核销工作。

⒉乡镇领用的票据只限于乡镇财政供给单位和乡镇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使用,其他“三权”在上的单位不得在乡镇领取票据。

⒊对票据实行“缴旧领新、限量领用、专人管理、当年结清”制度,并做到票单同行,即非税收入管理局凭银行缴款单核销收费票据。

(六)实行乡镇举债县级审批制度。乡镇原有的债权债务要按债权债务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资金来源、约定利率、还本付息等情况,逐一清理核实,建立台帐,制定消赤减债计划报县财政局备案。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原则上乡镇不得再有新增债务,如因特殊情况需要举债的,要实行县级审批制度,呈报分管财贸的县领导审批。

(七)信息化网络管理。全面建立乡镇财税管理信息化网络,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设立网络服务器,乡镇财政所设立网络工作站。县乡财政依托公网,以固定方式组网连接,乡镇财政会计业务全部在县局服务器上保存,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财政资金网上远程申报、审批,数据网络汇总,资金运行网上监管,会计核算电算化。

三、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基本原则。

坚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乡镇债权债务关系”等五权不变和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的收支。

(一)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后,对乡镇政府仍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

(二)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按照《预算法》规定,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县级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明确乡镇财政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预算法》规定的程序报批。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经乡镇人大审查和批准后报县级财政部门备案;调整数额较大的,必须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待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原则。实行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资金,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的程序审批。

(四)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各乡镇享有和承担。

四、“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

(一)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对乡镇财政所“乡财县管乡用”全面工作实施管理监督。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统一由乡镇财政管理股核算。乡镇财政管理股全面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负责乡镇财务报帐审核事宜。主要职责:参与和指导乡镇财政综合预算的编制,监督预算的执行,及时拨付预算内、外及其他各项财政资金,准确记录各项财政业务,按时与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对帐,按月编制会计报表,按时审核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办理乡镇财政收支结算,审核和监督乡镇政府单位会计的支出核算,及时指出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乡镇,并按月向县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二)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预决算的编制,办理各项收支结算和对帐、报帐工作。各乡镇财政所设财政所长、财政结算会计(预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出纳、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票证管理员岗位。各岗位可以按照规定交叉任职,但必须健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财政所长不得兼职政府单位会计、出纳岗位;财政结算会计不得兼任政府单位会计;财政结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不得兼职出纳员;政府单位会计不能兼管票证。

财政所长负责财政所日常工作的管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按县财政局授权审核、监督乡镇财政收支;财政结算会计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办理与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县财政局的结算和对账,负责非税收入执收管理系统收入数据的录入,打印总预算会计拨款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按月编制乡镇财政用款计划,办理乡镇人民政府经费支出的请拨,负责向乡镇有关领导提供乡镇总预算会计报表,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领取和缴销,监督乡镇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办理乡镇财政年终决算;政府单位会计负责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支出专户的会计核算,按规定用途支付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日常经费,按月提出乡镇日常经费支出计划报财政结算会计;出纳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的现金收付、缴存及日常报帐工作,按规定保管备用金,及时登记乡镇现金日记帐;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负责微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与使用,涉农补贴资金基础资料的录入;票证专管员负责乡镇所有收,费票据的领取、发放和缴销。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纪检监察、财政、人事、审计、人民银行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县财政局长任主任,相关副局长任副主任,各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县对乡镇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人民政府当家理财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对原来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行相应调整,从确保乡镇基本运转、有利化解乡镇财政债务,调动乡镇理财积极性等方面制定新的统收统支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三)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规范乡镇收支行为。根据乡镇财政收支规模和实际情况,明确乡镇支出范围,统一和规划各项开支标准,完善财务审批程序。

(四)清理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严格乡镇编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严禁在编制外使用人员,属于清理清退范围的各类超编人员、不在编人员和自聘人员财政不供给经费。

(五)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乡镇的债权债务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作出消赤减债计划,安排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坚决制止乡镇村发生新的债务,乡镇人民政府和各部门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乡镇人民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上项目或发放各种津补贴。凡违反规定以政府名义提供贷款担保形成新的债务的,严格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建立化解乡镇人民政府、村债务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债务化解之前,乡镇党政府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拨重用,不准异地任职。乡镇的债权要及时清收,制订切实可行的回收计划,加大回收力度,回收的资金原则上要用于偿还债务。

六、工作步骤

(一)制订“统收统支乡财县管乡用”暂行管理办法。依据我县今年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在学习和考察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及具体管理办法。

(二)清理乡镇资产工作

⒈清理乡镇资产、账户、票据。清理乡镇银行账户、票据和现有资产,取消乡镇银行账户,缴销乡镇收入票据;账户的设立和票据的领用按有关规定重新办理。

⒉清理乡镇债权债务对现有债务进行逐一登记造册报县财政备案。

(三)完善网络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确定乡镇财政所人员岗位和职责,开设新的乡镇账户,完善县乡计算机网络,组织人员培训,按有关规定和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实施对乡镇财政收支的核算管理。

七、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是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向乡镇的延伸,是我县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确保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积极主动配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严明改革纪律。各乡镇必须规范操作程序,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不准私分集体财产、滥发钱物,不准擅自开设银行账户(含存折户)、私设小金库,不准使用非正规票据、坐支收入,否则一经发现,将严格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在体制结算中划扣违纪金额。

(三)调整乡镇财政所职能。农业税免征以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工作应从组织农税收入转变到资金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上来。要集中精力做好“乡财县管乡用”的收支结算和对账、报账及机关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直接补给农民的各项资金和补贴的发放工作,加大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同时要大力推进“村账乡管”工作,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四)加强部门协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⒈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合理分配人员,理顺业务关系,强化服务意识,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⒉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供给人员的编制管理,督促乡镇清理,清退超编人员。

⒊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务审计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

⒋县人民银行要加强对乡镇银行账户的管理,并监督其他金融机构及时划转各项资金,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及时入库、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完善金融机构开户许可证制度,对各金融机构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⒌纪检、监察部门要监督乡镇严格执行“乡财县管乡用”有关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建议与要求

上一篇: 学期期末工作总结 下一篇: 个人护理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