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03 19:53:57

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

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篇(1)

近年来,各大银行纷纷成立私人银行部门,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内快速发展。私人银行交易模式和客户关系的特点、反洗钱义务的不断扩大让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较大的反洗钱压力。

一、内部压力:私人银行与反洗钱之间的冲突

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前者甚至被定义为管家。这种特殊的客户关系,给私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也给反洗钱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私人银行客户的特性

这是一群强大且越来越成熟的社会财富拥有者,对私密、安全的要求将极为苛刻。私人银行客户以低忠诚度为显著特征。有研究表明,即使在西方较成熟的财富管理行业,客户和理财机构的关系也越来越松动。私人银行机构所能够提供的各种所谓的高端服务未见能在增强客户忠诚度上有关键性帮助。任何银行都会试图将客户对物质上的追求,转化为精神上的联系,要求理财工作人员营造私人化、感情化的客户关系。这是一种客户有限忠诚之下的“无奈之举”。

(二)与反洗钱职责的潜在冲突

1.私人银行首先是客户(利益)的维护者。理财从业人员,首先是客户(利益)的维护者。只有站在客户的利益上,才能为客户提供适合要求的理财服务。银行鼓励客户经理与其客户发展紧密的私人关系,造访客户家庭,参与家庭活动,安排金融事务。结果客户经理无论是出于职业还是个人原因,都将十分忠诚他们的客户,导致他们忽视和弱化了那些反洗钱预警信号。此外,客户经理对银行体系内的专业技术了如指掌,可以得心应手运用这些技术,来躲避那些可能会引起客户不便的繁文缛节,也因此避开为了防止洗钱活动而设计的内部控制。

2.强大的客户带来强大的压力。私人银行客户属于社会精英人士,不能忍受丝毫的怠慢,即使这种“怠慢”是由于反洗钱规定产生的。那些带有调查和质询性质的客户识别程序,对于这些高贵的客户来说,可能显得过于突兀而有损客户的尊严,进而让客户经理怠于提问。所以,由一系列问题组成的反洗钱首要原则——“了解你的客户”——在强大的私人银行客户面前,可能缺少的正是提问人。

3.成败之间的保密文化。保密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在私人银行领域无需讳言。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客户资料将被视为这个行业中最为重要的秘密。私人银行领域的保密文化被视为客户经理的专家责任和职业道德的一部分。未经客户明示或者默示的同意,银行不得披露客户的账户、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状况,这是银行和客户关系内在的和最根本的原则之一。正是银行给予对客户信息的保密,才换来客户的信任,得到市场和利润。这种在私人银行尤其重要尤其严重的保密文化,给私人银行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也给私人银行发展的反洗钱工作带来了某些不便。

4.市场的压力。在承载了太多的希望的同时,私人银行也承担着太多的成本。业务和市场上的突破,将成为经营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白热化的竞争将市场压力和业绩压力传导到一线客户经理和一线管理人员那里,考核的重点将更多地放在业务的增长上。一个私人银行客户的移动,都将引起单个经营单位项下总资产的显著减少。这将迫使客户经理和管理者都会千万百计地留住客户,为此可能会去超越某些看似麻烦的规则,从而造成隐患[1]。

二、外部压力:不断加重的反洗钱责任

目前,反洗钱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立法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加重金融机构的反洗钱责任。

(一)反洗钱责任外延不断扩大

1.洗钱上游犯罪的类型和罪名的数量不断扩大。自洗钱行为被纳入97刑法以来,上游犯罪的类型上由最初的三大类增加为目前的七大类,增加了四大类。涉及增加的具体罪名数量远远不止如此。仅仅就是贪污贿赂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之下就总计达到44项罪名。可以看出反洗钱上游犯罪的类型和数量在急剧膨胀。虽然表面上银行反洗钱义务的形式没有增加,但罪名的增加必然导致银行反洗钱工作量的增加,间接扩大了银行反洗钱义务的外延。

2.洗钱上游犯罪还有扩大的趋势。虽然经过对刑法典有关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的三次“扩招”,但从国际反洗钱形势和国内反应来看,这种“扩招”可能只是开始。从国际反洗钱形势来看,我国反洗钱上游犯罪的规定还显得不够。在国内,不断有学者、实务界人士呼吁增加反洗钱上游犯罪的类型。从立法的进程来看,这样的立法建言基本上都得到采纳。《反洗钱法》和刑法修正案中对于学界观点的从善如流,可以看出学界对于立法机关的影响,也从反面说明立法机关也认为反洗钱上游犯罪的不够全面。

3.洗钱罪认定难度将有可能降低。从主观要件来看,“明知”的证明难度很大。这也是我国洗钱行为虽多,但真正以洗钱罪定案的非常少的原因之一。已经有较新的观点认为应该借鉴国外成熟反洗钱立法经验,洗钱罪的主观状态条件应当是可以从客观事实推断出来的。将“明知”修正为“应当知道或明知”,这样就降低了监管部门的证明难度和取证难度,从而促使反洗钱的违法性更容易被认定,进而可以方便对金融机构洗钱罪的认定[2]。

(二)反洗钱责任内涵不明

有关反洗钱的行政立法对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进行分类规定,但相关配套条文过于概括,给予监管机关自由裁量空间较大,银行义务边界不明显。

1.客户身份信息有待厘清。反洗钱中的首要原则就是“了解你的客户”,因此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就成为银行反洗钱工作的首要义务。因此确定什么是客户身份信息才是前提。但从目前的法规来看,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概念尚未被精确定义。

对一般国内居民而言,需要证明身份的,其实就是要求提供有效居民身份证。但身份证资料是否已经足够证明反洗钱个人信息完全要依照立法对于身份信息的定义和解释。客户身份信息一直没有被权威定义过,但却被不同的法规试图用列举的方式进行填充。金融监管部门联合监管法规列举了客户身份基本信息。中国人民银行也在不同的监管立法中不断补充身份信息的内容,增加了职业、经济收入、家庭状况等信息。但由于法规都有其特定适用范围,使得这种列举式的定义并不能当然地适用于更广的领域。

2.缺少验证程序。仅就身份信息中身份证信息规定了验证程序,确认了银行的责任边界。对于其他信息的验证程序没有说明,没有说明银行穷尽何种手段之后,才算是验证了客户信息,确保了信息的真实、完整、有效。相比之下,在国外监管文件中,就将信息验证程序做了很详细、执行性很强的规定。但即使国外立法更为严谨,依然还有无法确定的空间,一旦涉及较为私密的关系,调查手段和效果其实很有限,比如所谓账户受益人、实际控制人等查验,依然无法达到令人信服的程度。

3.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的法律意义不清。根据《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的规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提交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受法律保护。所谓的受法律保护,是指免除因其违反合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禁止披露信息的有关规定而承担的刑事和民事责任,还是指一旦提交相应的报告,即为反洗钱责任履行完毕,即使发生洗钱后果,也无须承担责任。

4.处罚容易举证难。现行的监管法规基本上都属于行政法范畴,一旦发生洗钱行为和后果,监管部门处罚将不以证明金融机构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为必要条件。银行抗辩,就要承担举证上的责任,必须向监管部门证明自己已经穷尽反洗钱义务。但由于反洗钱义务边界的不确定、不清晰,以及私人银行客户关系的特殊性,使得举证变得异常艰难。

三、对策:外松内紧,攻守兼备

(一)外松内紧的含义

外松,是要让客户充分信任私人银行业务在保护客户私密上的诚意和举措,要让客户坚信只要自己正大光明,必然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享受私人银行给予的最好的服务和最大的自由。私密、安全应当是私人银行始终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和重要原则。私人银行领域中的反洗钱工作绝不是赶走目标客户,而是要赶走有不良企图者。

内紧,是要让监管机构看到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领域反洗钱工作的扎实和有效,要让内部员工看到我行在私人银行领域反洗钱措施的严格和严密。在私人银行这个洗钱高危险区,展示商业银行在反洗钱工作中的超前思维和务实行动,努力获得监管部门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还要向内部员工展示银行在私人银行领域反洗钱工作的决心,用严密和严格的措施将这个价值观植入到整个私人银行业务流程中,从而确保员工养成良好的反洗钱意识,真正守住最重要的第一道防线。

(二)对外树立形象,创造良好监管环境

在私人银行领域中有效开展反洗钱工作,必须结合业务特点,找准私人银行客户的私密、安全需求与银行反洗钱工作之间的结合点,采取有力措施。

1.建立相对独立的私人银行客户信息系统和保密制度。为了业务发展和反洗钱工作的需要,应当在现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独立的私人银行客户信息系统和保密制度。该系统同时收集客户的业务信息和反洗钱信息,将业务发展和反洗钱工作结合起来。还应当制定出概念准确、符合反洗钱要求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和查询制度,准确规定保密信息,严格规范查询权限,确保私人银行客户的信息安全。这个私人银行客户系统,应当对私人银行管理层、分行相关管理层,尤其是内审部门无条件开放。从国外知名银行来看,他们总是将反洗钱制度和客户信息保密制度结合起来介绍。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让目标客户明白自己的金融隐私受到法律和银行的强力保护,让不良企图者知险而退。

2.推动建立私人银行反洗钱行业标准。在监管机关的指导下,商业银行应在国内现行反洗钱法规的基础上,仔细整理专业国际组织、重点国家、著名金融同业的反洗钱方针、政策、程序、规定,就客户识别内容、验证程序、银行反洗钱责任边界等重点议题形成统一意见,结合私人银行运营模式,形成中国私人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标准。这个标准,应该适当超前,应当能满足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各个层次、各个国家的监管当局的需要。

(三)对内夯实基础,积极应对洗钱风险

1.加强基础研究,建立私人银行反洗钱风险评估机制。从商业银行现行反洗钱制度安排来看,反洗钱立足点偏重于国内、行内,对内检查多,对外研究少,尤其国际化视野不够,不足以在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快的将来,应对多方监管的要求。有必要更加关注对国内外反洗钱形势的基础研究,增强商业银行正确评估反洗钱风险的能力。应当追踪国际组织和重要国家的最新反洗钱政策;时刻关注国际的最新洗钱犯罪手法,借鉴先进的反洗钱理念;按时归纳总结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切实掌握政策变动的风向标;根据最新反洗钱动态和趋势,评估私人银行业务的反洗钱风险状态,帮助设计和改进私人银行服务流程。在做实基础研究的同时,寻找评估私人银行客户洗钱风险级别的科学方法,建立完善的私人银行反洗钱风险评估模型。

2.建立私人银行反洗钱考核机制。借助考核机制的价值引导功能,树立正确的导向,将反洗钱工作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融为一体。商业银行无论是对分行还是对于一线客户经理的考核,都必须内含反洗钱责任的考核。一个明确的考核机制,可以让一线市场人员,形成统一的行业价值观,有更多的动力去寻找安全的客户,尽量不去碰触高危人群,从而尽量减少整个私人银行业务的反洗钱隐患。

3.完善私人银行反洗钱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鉴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总行级私人银行条线反洗钱组织架构,增强业务条线反洗钱专业能力,并逐步在分行层面按照规模要求设立专岗,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在总行层面私人银行部设立反洗钱专岗,由总行反洗钱主管部门派驻,实行双线汇报,只对总行反洗钱领导部门负责。专门负责私人银行领域反洗钱工作,为各私人银行中心提供专业的反洗钱法规咨询和政策指导,向总行提交私人银行条线反洗钱风险评估报告和反洗钱政策建议。各级私人银行中心达到一定的规模,必须配备足额的专岗人员。

4.建立私人银行从业人员反洗钱培训机制。建立反洗钱培训机制,是所有监管机构的统一要求,这一要求也被认为是检查银行是否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私人银行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应当将是否已经有反洗钱培训、是否建立合格的反洗钱培训方案作为各级分行设立私人银行中心的行内准入条件之一,以督促各个分行最终建立、完善反洗钱培训机制。私人银行反洗钱培训应当保持专业、动态、持续、高参与性。

5.加强私人银行领域的审计监督。防范洗钱风险,还需要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一定要避免内部管理失控,绝对防止内部员工和管理层由反洗钱的第一线沦落为洗钱的第一线。总、分行审计监督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私人银行领域反洗钱工作的特点,克服不能给新业务浇冷水的思想,要采用严格的标准进行审计监督。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反洗钱专项审计,应当是必需的、及时的、有力的。要在私人银行发展的初期,就为管理者树立牢固的规则意识和规则文化,同时审计应当是有建设性的,要为管理者和市场人员出谋划策,帮助其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提高经营单位的风险免疫力。

参考文献

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1-0-02

2017年5月,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明确提出“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近年来,有不少中国传媒专业学生走出国门,来到新加坡留学,传媒专业的国际合作教育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走出去”的成果,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的具体表现,借鉴和学习他国传媒高等教育经验,对我国的传媒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新加坡高等传媒与影视教育现状

从全球来看,新加坡的高等传媒教育并不属于领先的地位,但相较于东盟十一国中的其他国家而言,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稍为完善。新加坡高校注重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职业规划来制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环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本文将以具有典型性特征的几所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及培训机构为例来展开论述。

(一)公立院校:校企结合与产学互动

在新加坡,开设传媒与影视类专业的公立大学共有四所,其中三所为公立本科大学,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共和理工学院,另一所为公立专科大学,即新加坡理工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有新媒体与传播系,课程完成授予理科学士学位,学院的培养重点是新媒体研究,学生将对新媒体和传播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广泛学习设计新媒体内容和传播管理,从而能够在各种私营公司和公共机构工作。传播与新媒体系是新加坡和东南亚唯一在一个系集中提供传播和新媒体研究课程的院系,主要课程有传播、新媒体与社会,传播理论,定量、定性研究方法等。

不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傳播学学士设立在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它是亚洲最知名的传播教育与研究学府之一,设有4年制传播学荣誉学士学位课程,为学生提供坚实的传播理论基础与实用的媒体技巧培训。在第一年,学生将选修一些核心和基础课程,第二年他们则可以从希望专攻的课程中选择选修课,在第二年的第二学期学生也可以选择去海外交流,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合作大学中上选修课。第三年则是实习阶段,南洋理工大学有许多合作的企业,学生可以在这些公司实习。第四年中,学生合作项目,在期末提交报告并进行演示。

(二)私立院校:方向性专才与国际联合培养

在新加坡设置传媒与影视类专业的私立院校有三所,一所为综合性艺术院校,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一所为私立大学专科院校,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另一所是私人教育机构,新加坡SAE学院。其中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是新加坡第一家通过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提供大众传播项目的教育机构,传媒与传播学院为同学提供来自英国桑德兰大学的媒体,文化和传播学士学位课程,以及来自提赛德大学的广播媒体制作学士学位课程。他们的教育目标主要专注于培养出具有丰富想象力、适应性强、能应对国际环境的学生。其课程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其中全日制周期分为16个月和8个月,非全日制周期分为24个月和12个月,开设的课程基本上实践多于理论。

在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电影荣誉学士的课周期为三年全日制,主要课程有电影编剧、摄影、导演等,同时他们也会开设电影史、电影批评等理论性课程,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学校还会定期请一些业界知名的电影从业者来举办讲座,学生有机会与他们对话交流。在第三学年,学生将要制作一部电影来展示三年的学习成果。

总的来说,新加坡私立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公立学校有所不同,私立院校的实践性更强,专注于特定方向的学习,让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而公立学校则注重学生研究方法的学习及多元化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二、新加坡高等传媒教育特征

从上述几所学校来看,南洋理工大学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而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和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则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突出的共性仍然构成了新加坡影视与传媒教育的突出特征。

(一)开设课程多元化

新加坡高等传媒与影视教育的一大特点就在于他们的课程设置多元化,不仅注重本学科的通识教育,也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让学生不仅能在本学科内掌握熟练技能,也可以各种领域中都得心应手,为不同的职业生涯做充分准备。以本文介绍的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在传播学学士的课程中,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学、人际沟通、批判性思维、编程与设计等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沟通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便学生正式踏入工作岗位后能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除了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课程也关注于行业的各方各面,例如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从电影的前期制作、编剧到影片拍摄的灯光、声音等等,再到电影后期制作,都面面俱到,学生需要学会独立制作完成一部影片,以便在职业生涯中能熟练运用各种技能。

(二)与行业结合紧密

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篇(3)

一、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修养是档案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在提高档案人员对档案编纂、保管技术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档案的真实性和保密性。

1、保护历史真实的面貌

档案是记录历史的真实记载,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保证所保存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档案管理人员应避免因利益而出现私自篡改档案,破坏档案等活动,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保证其公正客观的态度,恪尽职守,保护历史数据。

2、对档案管理事业充分热情与忠诚

档案管理工作较为枯燥、繁杂,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本职工作中找到工作的乐趣,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个人的思想觉悟,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更新工作方式,创新思维,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及意义。

3、具有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

档案管理作为一项条件性工作,主要是为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多种工作提供服务的,因而服务性是档案管理的基本特性。所以,衡量档案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为是否能将服务置于首要地位。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档案管理人员要想将服务工作做好,应该对档案管理的服务性有充分的认识,形成主动积极的服务意识,努力开发档案的信息资源。

4、形成一定的保密习惯

档案管理人员有责任保守管理档案内容的机密,形成良好的保密观念,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积极主动地与各类失密、泄密与窃密的行为进行斗争。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对国家安全、集体利益和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不可以销毁任何有关的档案信息,特别是电子文件信息,他们更容易更新及消除。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尊重档案形成者和文件涉及的当事人的隐私和合法权益。

5、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依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具体地说,也就是档案管理人员不可以损毁、丢失档案;不可以擅自提供抄录、公布属于集体的全部档案;不可以随意涂改或伪造档案等。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做到把法律意识和观念贯彻到依法处理档案问题过程中,采取法律手段去分析并解决问题。

6、发扬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

档案作为国家和各个企业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大胆创新,解放思想,通过日常工作中的不断积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继承老一辈革命人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档案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二、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结构

1、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素质和水平。要结合单位实际设置培训内容,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安排上,除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外,还要懂得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等档案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熟悉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各种业务规定,熟悉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岗位职责;能把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际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达到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除了要掌握档案学基本知识以外,档案管理人员还要掌握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相近的其他专业知识,如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及管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知识,做到触类旁通。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重视网络知识教育,以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进行不定期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专业知识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敏锐的档案意识,提高档案技术能力。只有掌握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另外,应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各个企业之间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及时查找自身业务问题,并积极的借鉴好的管理方式,提高业务管理能力,保证企业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档案管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具有很强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其已形成一套非常专业的原则、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门不仅包含理论基础也具有业务知识的独立学科。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精通此专业的理论及技术,并将这些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学会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总结档案专业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从而对历史留给人类的和现阶段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档案进行有效管理。

3、现代科技知识

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篇(4)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既是一项紧迫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2004年9月总理在全国就业工作表彰会上强调今后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做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把再就业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二是加快发展,推进改革,调整结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特别要重视发展能够广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体、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三是继续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努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让更多的人找到岗位,改善生活。黄菊副总理在讲话中也明确要求继续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提高就业岗位。二是继续抓好政策落实。三是强化就业服务,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四是统筹兼顾城乡就业,做好大学生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五是注意把握政策调整的力度和节奏,切实做好失业调控工作。六是抓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因此,各级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部署上来,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自觉性和积极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动促进再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2、能够对全国和各地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产业和就业结构做出正确预测和分析

经济发展将带动更多就业岗位,就业形势的好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密切关系。要认真研究、分析中国经济每年、每一季度甚至每一月的增长态势,我们知道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新增就业岗位70万到80万个。正确分析全国及每个区域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发展情况,此外,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新的再就业优惠措施,正确预测和分析每个区域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质量要求和数量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对社会上各地各行各业的用工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定期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较为便捷可靠的就业信息,以便于他们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就业方向。同时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就业再就业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时、定期收集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加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加强对各用人单位的调研,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导向,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

3、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就业再就业先进典型人物事迹

对下岗和失业人员在再就业过程中涌现的突出代表,要选出典型,大力表彰,一方面对先进事迹要在各种媒体上予以报道,广泛宣传;另一方面要组织先进人物以事迹报告会的形式或者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实地取经的方式扩大宣传面,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近几年以来,不少下岗失业人员“下岗不趴下,失业不失志”,通过顽强拼搏,事业小成,甚至一些已经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领航者。他们都是再就业工程的成功范例,让无穷的榜样力量影响和辐射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使他们彻底丢下“失业就觉得低人一等、下岗就觉得被人看不起”的精神枷锁,增加再就业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这些成功的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创业的经验也是一本本活的教材,有的利用原先的技术创业,有的学习新的工艺办厂,有的靠扎实的管理经验走上新的岗位等等实例,值得其他再就业人员学习和借鉴。

4、对再就业技术培训服务机构工作进行科学指导

实践表明,在再就业过程中,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再就业的速度和稳定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科学指导再就业指导培训机构,使他们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出一条符合下岗失业人员实际的培训路子来。

首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办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化。帮助再就业人员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是培训机构的主要任务和培训内容。对再就业人员的培训形式要新、方法要活、内容要实,充分认识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下,他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本领。我们知道,缺乏知识和技能使他们第一次失业下岗,因此在培训中一定要注意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的密切结合。要通过案例教学、模拟谈判、电子实验教学、企业成功人士报告会、参观访问等形式注重实践环节教学,使他们来了就能学,学了就能用,培训工作要实实在在,富有成效;同时还要明白,每个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不同,要抓住他们最关心、最敏感、最想弄清的问题实施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培训机构一定要在了解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给予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自身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培训可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学制方面可举办一年制经济管理、高级技师等高级班,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和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高级人才;举办半年制系统技能培训班,重点培训企业和社会长期、固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举办以某一项实用技术为主的短期班等,选择下岗失业人员经过培训有可能再就业的领域开展重点培训,使其得以顺利就业。例如: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利用城市周边环境宽松的便利条件,对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种植和养殖技术方面的培训,进行花卉养殖和办一些动物和家畜养殖场,实现从“穷市民”向“富农民”转移,实现再就业。

其次,社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要求办学层次要有针对性。 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再就业人员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要求稍高、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这部分人较少,应当集中重点培训在设计、策划、机械制造加工、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文秘经管、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咨询维修服务等方面技术型专业群;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可以进行一些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要求不太高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的下岗失业人员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要求较低、容易操作的技术工种培训。可以开展以下工种的技能培训:医院护工、专门从事产妇、婴幼儿、老干部等特殊人群护理、单位或者家庭花工、种植养殖、餐饮服务、商业零售和家政服务等职业。目前,各地都普遍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机构和指导中心,随着这些机构的工作开展和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形势一定会有较大的好转。

5、落实和完善再就业优惠政策,确保社会经济安全稳定发展

越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关爱、扶持、公平越显得格外重要。近期国家做出的一系列部署再次清楚的表明,重视和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逐步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切实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和就业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级主管部门有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免收各项行政性收费的规定,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他们优先提供再就业的各项咨询服务和申请、受理和审批各项服务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立即办理,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切实把支持再就业的政策服务措施落到实处。

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篇(5)

2017年5月,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明确提出“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近年来,有不少中国传媒专业学生走出国门,来到新加坡留学,传媒专业的国际合作教育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走出去”的成果,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的具体表现,借鉴和学习他国传媒高等教育经验,对我国的传媒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新加坡高等传媒与影视教育现状

从全球来看,新加坡的高等传媒教育并不属于领先的地位,但相较于东盟十一国中的其他国家而言,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稍为完善。新加坡高校注重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职业规划来制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环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本文将以具有典型性特征的几所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及培训机构为例来展开论述。

(一)公立院校:校企结合与产学互动在新加坡,开设传媒与影视类专业的公立大学共有四所,其中三所为公立本科大学,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共和理工学院,另一所为公立专科大学,即新加坡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设有新媒体与传播系,课程完成授予理科学士学位,学院的培养重点是新媒体研究,学生将对新媒体和传播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广泛学习设计新媒体内容和传播管理,从而能够在各种私营公司和公共机构工作。传播与新媒体系是新加坡和东南亚唯一在一个系集中提供传播和新媒体研究课程的院系,主要课程有传播、新媒体与社会,传播理论,定量、定性研究方法等。不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传播学学士设立在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它是亚洲最知名的传播教育与研究学府之一,设有4年制传播学荣誉学士学位课程,为学生提供坚实的传播理论基础与实用的媒体技巧培训。在第一年,学生将选修一些核心和基础课程,第二年他们则可以从希望专攻的课程中选择选修课,在第二年的第二学期学生也可以选择去海外交流,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合作大学中上选修课。第三年则是实习阶段,南洋理工大学有许多合作的企业,学生可以在这些公司实习。第四年中,学生合作项目,在期末提交报告并进行演示。

(二)私立院校:方向性专才与国际联合培养在新加坡设置传媒与影视类专业的私立院校有三所,一所为综合性艺术院校,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一所为私立大学专科院校,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另一所是私人教育机构,新加坡SAE学院。其中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是新加坡第一家通过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市大学提供大众传播项目的教育机构,传媒与传播学院为同学提供来自英国桑德兰大学的媒体,文化和传播学士学位课程,以及来自提赛德大学的广播媒体制作学士学位课程。他们的教育目标主要专注于培养出具有丰富想象力、适应性强、能应对国际环境的学生。其课程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其中全日制周期分为16个月和8个月,非全日制周期分为24个月和12个月,开设的课程基本上实践多于理论。在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电影荣誉学士的课周期为三年全日制,主要课程有电影编剧、摄影、导演等,同时他们也会开设电影史、电影批评等理论性课程,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学校还会定期请一些业界知名的电影从业者来举办讲座,学生有机会与他们对话交流。在第三学年,学生将要制作一部电影来展示三年的学习成果。总的来说,新加坡私立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公立学校有所不同,私立院校的实践性更强,专注于特定方向的学习,让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而公立学校则注重学生研究方法的学习及多元化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二、新加坡高等传媒教育特征

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篇(6)

二、台湾高等教育特征

(一)注重办学形式多样,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1950年,台湾只有一所大学(台湾大学)、三所独立学院(分别是工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3所专科学校、本专科学生总数仅6660人,研究生5人。根据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客观上要求设立更多的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显然单靠公立高等教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广大民众的求学愿望。因此,开始推行公立与私立并举,以公立为主,私立开放的政策,实行正规与非正规形式,正式高校与非正式、非学历高等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在发展模式上实行长期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文凭证书与学位教育相结合,正规高校与空中大学(远程教育)相结合,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相结合,通过改制,扩建、升格高等院校来推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使台湾在80年代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台湾高等院校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私立学校发展。把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1974年,为鼓励私人捐资助学,颁布了《私人学校法》和《私立院校奖励条例》,规定私立专科以上学校为台湾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形成比较完备的私立教育体系,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据统计,1989年,私立院校发展到77所,占全部高校的66.4%,在校生占总数的72.7%,硕士,博士研究生,来自私立学校有4396人,占224%。显然,私立高等教育是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由于台湾私立学校比重大,减轻了政府负担,教育经费用于公立高等教育投入,2006年,台湾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达5496亿元台币,教育经费占GDP总值比率为5.6%,其中高等教育总额为2220亿元台币,约占整个教育经费支出的40%。一所万人大学每年的投资一般在20亿元台币左右(相当于人民币5亿元)。

(二)注重办学理念凝练和办学特色的打造

台湾的大学十分重视办学理念的确立,这集中体现在各个大学的目标、追求、校训和校歌之中。成功大学的办学理念为教学与研究并重,科技与人文均衡发展,专业与通识教育携手共进,学生与教授共荣,引领成大迈向国际顶尖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强调技术务实导向,落实职业证照制度;结合地区产业特色、灵活设计专业学程;促进产学建校合作,构建多元学习组织;配合产业结构变化,弹性调整紧缺专业;加强师资专业能力,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正修科技大学以出色的艺文环境,具国际化水准的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先进的半导体测量环境及丰硕的产学合作成果为绩效与特色。创建于2000年的高雄大学,注重构建人文、生态、休闲、健康的大学城,有“世界绿色大学”之荣誉,以年轻师资、效率行政、新颖设施培育顶尖学生,并以坚强的学术研究为后盾,期许成为政策发展的助手。国立宜兰大学秉承“笃学力行,敬业乐群”校训之精神,教学与研究兼顾,人文与科技并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丰富的人文素养,主动的社会关怀,宏观的国际视野,成为具备全人品格的人才培育目标。实践大学秉承“勤劳是快乐”的观念,强调“科技与人文并重”,积极推动“生活与创意”全人教育,以培育更多勤劳努力同时具备创意思考及国际观的优秀人才。私立南华大学是由佛光山星云大师发起“百万人兴学”,募款创立,格外重视教学品质、教学环境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提升,本着“取之社会,用之于社会,精致办学,提升研究,参与并服务社会”之办学理念,并以发扬古代书院传统,重建人文精神,结合人文与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发展目标。

台湾的大学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就能一以贯之,比如台湾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的综合类大学,其校训一直秉承老校长傅斯年先生当年确立的8个字“敦品、力学、爱国、爱人”。办学理念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灵魂,它决定着学校发展方向。台湾的大学正是有了各自的办学理念,才能打造出不同的办学特色。比如高雄餐旅学院是一所高职院校,其校训是“精训勤朴”,办学理念是多务实少理论,培养优秀餐旅人才。学习结合生活,增进学生习作经验,兼办推广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建教结合,学理论与学技术相辅相成。建立国际交流,汲取先进国家经验。屏东教育大学校训是“诚爱严明”,办学目标是“崇尚学术自由,发展教育事业,注重人文关怀,丰富艺术涵养,融入科学知识。校歌为“武山苍苍,淡水泱泱;钟灵毓秀,化被八方;八德兼备,四维是张;手脑并用,六艺维扬;做中学,做中教,百炼成钢;学不厌、教不倦,以进以康;屏师之风,山高水长”。台湾的大学都十分注重办学理念凝炼和特色的建设,这个方面很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中,各高校应有不同的层次目标、功能定位,应该以先进的办学理念设计特色、创造特色、强化特色。

(三)注重通识教育,培育完善人格

台湾的大学十分重视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融合人文与科技领域,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一般占毕业总分的20%以上,选修课科目包括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活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学术范畴。台湾大学黄俊杰先生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高等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看法作了如下归纳:一是通识教育目的就个人而言是培养健全的人,就团体而言是培养共识,即生命意义、历史文化、政治素养和人类前途的共识;二是通识教育的渊源是西方传统的博雅教育;三是通识教育方法是运用人所具有的特质——理性、道德、价值观念,自由意志等帮助个人充分发展潜能,发挥人性,四是通识教育在于培养一个健全的人应有的知识、技能与情意;五是通识教育着重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它包括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六是通识教育要培养良好技能,包括表达、沟通、综合、分析、了解与批判等能力;七是通识教育要陶冶的情操,包括追求自我实现,尊重他人价值,热心社会问题,珍视民族文化,善尽民族义务,以及关怀人类前途。因而台湾各大学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能够本着通识教育的理念,积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开展与通识教育有关的活动,组织师资与教学资源,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为通识教育的评鉴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台湾的大学加强通识教育首先反映在各学校的培养目标中。国立台湾交通大学虽是一所理工科大学,其目标定位却是“先进

科技的摇篮,精致艺文的殿堂,台湾科技起飞的领航员。拟定通识教育的四项目标是“通天人,识古今,教博雅,育和平”,显示出文理渗透的培养要求;其次反映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上。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规划为人文与艺术、社会与管理、自然与科技等三大领域,以满足学校工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等不同主修学系之需求,引导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人文与艺术领域强调人本思想,通过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课程来陶冶学生气质,提升其人文素养。社会与管理领域包括法律、政治、心理、经济、管理等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于多元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自然与科技领域有两大主轴,一为思想观念之熏陶为内涵,主要范畴为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环境的精神;另一为实用知识之传授为重心的课程,涵盖生物、医学、环保、理化、资讯、应用工程等各种科学领域,带领非专长学系的学生了解科学的概要,增进其生活的技能。

南华大学自1995年办学以来,不遗余力推动通识教育,该大学大力推行兀型教育,其中兀之横线即表示通识教育,两条纵线表示双项主修或主副修专业教育,以精致办学为方针,目标是把南华大学建成一所“兼备通识精神及生命关怀的文化殿堂”。在课程设计与教师授课上都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以经典教育为主轴,来贯穿通识教育及生命关怀,透过经典本身的跨越性、创造性、整体性、反思性与多元性,达到博雅之全人教育核心。

总之,通识教育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观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是一种朝向完整人格的建立,促成人的自我解放的教育,这种意义下的通识教育,其实是当代中外教育学界所谓的“全人教育”。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不仅是当代中外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所有教育工作值得“永恒的乡愁。”台湾的大学普遍重视通识教育,普遍开设了大量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当今社会带有普遍功利心理状况下,可有效地加强品性培养和思维训练,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本科阶段应大力加强通识教育,加快学分制改革与实施步伐,进一步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大量开放通识教育课程,不断优化通识教育内容,以通识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和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四)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学历学位层次普遍较高

台湾教育之所以比较发达,教师质量之所以比较高,与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台湾“2001年教育改革之检讨与改进会议”将提升大学教师水平作为重要议题之一。近年来,各大学纷纷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倡导学术自由,鼓励教师拔尖;制定教师奖励办法,鼓励开展科技创新性兼职活动和高层次合作研究;同时放宽聘用限制,鼓励吸引卓越人才,强化系所之间的学术竞争;建立健全教师评鉴制度,遴选和奖励优秀教师。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台湾各级各类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普遍较高。上世纪50年代,台湾的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毕业生担任;60年代,中小学教师全部由大专毕业生担任;80年代,小学教师则全部由本科毕业生担任,而且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高达20%以上。中学教师主要来自师范大学或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重点中学的教育队伍中研究生比例高达30%以上。大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更高,多数高校博士学位教师占70%以上,重点大学多达到90%以上,比如私立南华大学的专任教师89%拥有博士学位,朝阳科技大学72%的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义守大学拥有81%的博士学位教师,云林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教师达84%,高雄大学的专任教师94%拥有博士学位,大学里专任教师不仅学位高且大多有欧美留学经历。

(五)注重大学评鉴,推动自我改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私立大学的快速发展为台湾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办学不规范,师资、设备条件不具备,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也引起了社会质疑。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为了了解私立和公立大学的办学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各校辅导、奖励及核准备申请之依据,同时受当时美国教育界讲求绩效责任运动的影响,于是启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台湾高等教育评鉴的进程,这一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5-1990年为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学科评鉴的阶段;1991-1994年为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委托专业学术团体试办学科评鉴的阶段;1994年至今为落实大学法“建立高等教育评鉴工作体系”的阶段,1997通过大学教育评鉴计划,同年10月把62所普通大学院校和军警院校按学校性质分为综合、师范、医护教育、其他四类六组,试办大学校务综合评鉴,评鉴指标包含教学、研究、服务、行政和绩效总结五个部分。1998年6月公布了1997年度综合评鉴报告,1999年台湾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大学评鉴数量的评鉴外,更应重视质的提升,大学及其专业系所应定期接受评鉴,但以自评为主,评鉴信息要公开,评鉴结果应作为未来改善的依据,不宜与经费补助关联;落实教学评鉴,推动多元评鉴制度且与社会及产业加强互动,2003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提出应该强化大学评鉴机制,成立公正客观的专责评鉴机构,依学校性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鉴指标,指标分质化与量化两类,质化指标包括校务发展计划、课程、教学、辅导、知识推广、一般行政、会计行政等项目;量化指标包括学术声誉、学生资料、学术规模、学术成果、教学资源等。2005年台湾大学共同捐资成立了“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接受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委托办理的高等教育工作评鉴,教育评鉴中心的任务是规划大学及技专院校评鉴机制,执行大学及技专院校评鉴工作;建立大学与技专院校评鉴人才数据库,搜集先进国家高等教育评鉴信息,推动高等教育评鉴国际交流等。高等教育评鉴中心把大学评鉴分为自我评鉴和外部评鉴两部分,自我评鉴是整个评鉴机制的核心和基础;外部评鉴工作分为校务评鉴、系所评鉴和研究质量评鉴三类。

台湾大学评鉴经历了从学科到学院再到大学,从教学为主到项目多元,从注重私立学校到公私兼顾的过程,已经走出了一条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符合自身文化传统的创新之路,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特别是将大学评鉴纳入法制化轨道,重视中介机构的建立和运作,评鉴指标体系、健全大学自我评鉴机制,强调评鉴工作的国际化视野等都值得我们开展评鉴工作借鉴。尤其是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合格评估正在试点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六)注重大学生社团活动,着力提高 学生综合素养

多姿多彩的社团生活是学生成长的潜在课程。台湾的大学十分重视成立学生的社团组织,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以丰富大学生活体验,培养学生活动与创新的自主能力,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社团类别包括学术性、服务性、艺术性、体能性、康乐性、联谊性、探索性、校际性、自治性、综合性等。如成功大学有学生社团130多个,每一个社团皆自行组织,独树一格,蓬勃发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抱负和理想选择参与社团,自由自在地悠游在社团活动中,快乐地享受青春时光。在那里,社团活动经常热闹上演。义守大学、高雄大学及南华大学各有9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可从参与社团活动中学习如何与人交往,拓展知识视野和生活领域,激发潜能,提升个人竞争力,充分享受丰富多采的大学生活。正修科技大学有48个学生社团,各社团经常举办各类活动、晚会、展演以调剂同学身心,丰富课余生活。实践大学向来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主动投入社团干部培育工作,培养学生领导能力、自治能力及组织能力。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有55个学生社团,学校积极鼓励社团举办社区服务相关之活动,以与社会紧密相结合。同时鼓励社团向校外以计划方式争取补助经费,让社团同学可以从计划申请中学得完整的计划、执行、考核方法,以提升社团活动品质。这些做法,对我们也颇有启发。

(七)注重民族优秀文化传承,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在台湾,公私立大学都十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校园中随处可见中华先哲们的至理名言,以激励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历史责任感。各大学的校训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使人备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受优秀文化传统的教益和陶冶。如:成功大学的校训是“穷理致知”,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校训是“弘毅精勤”,昆山科技大学的校训是“坚毅诚朴”,云林科技大学的校训是“诚敬恒新”,朝阳科技大学的校训是“勤学、敦品、力行”,正修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义守大学的校训是“务实创新”,南华大学校训是“慧道中流”。这些校训蕴涵了人文精神,充盈了人格教育,体现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想。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特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蕴涵和体现了一所大学历久弥坚的教育追求、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台湾高校的校训简明精炼,意蕴深远,取传统文化之精华,注重教人做人,很值得我们借鉴。

(八)注重产学用合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台湾对职业技术教育十分重视,各高校在高科技浪潮中随时保持与社会时态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台湾经济开始起飞,急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但当时的普通高中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地充实工作岗位,因此台湾决定减少高中招生数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合理分流,即55%进职业技校,45%进普通高中,由此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这些职业技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适应岗位快,对台湾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涵盖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三个办学层次,已形成中等教育、专科、本科以及硕士、博士多层次并存的教育体系,而且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具有和普通院校毕业生一样的继续深造的机会。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在于传授、研究、发展应用科学及实用技术,培养具有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的各级专门技术人才,以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对中高等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的需求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构、内容和培养目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特别是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一般都以培养高新技术及管理人才为宗旨,分为大学部与研究所两个层次。大学部根据生源学制的不同分为“二技”和“四技”:“二技”是招收专科学校毕业生的二年制办学形式;“四技”是招收普高中或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四年制办学形式。“二技”和“四技”毕业生均授予学士学位。研究所分硕士一般说来和博士班,毕业时分别授予硕士与博士学位。比如高雄应用技术大学、昆山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正修科技大学,都是在短短几年间从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培养的学生从2年制的专科、4年制的本科一直到硕士、博士并存。由于中专职校的毕业生可以报考大学和研究生,调动了中专职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减轻了初中毕业生都挤入普通高中的压力。

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不同层次的技术型、技艺型、实践型人才,对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职业技术教育密切关注社会时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注重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服务并引领社会发展:二是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机会报考大学和研究生;三是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其科技大学有硕士班和博士班供学生深造;四是科技与人文有机融合,在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训中渗透人文教育。我们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使中专、职校、技校的学生可以继续报考大学和研究生,这样既有利于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又有助于培养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应尽快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开办硕士班和博士班供职技术教育的办学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开办硕士班和博士班供职技类学生深造,使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样的社会认可度和专业吸引力。职业教育兼具职业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应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九)注重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

推动台湾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提升台湾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为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10项国际化策略:1、持续推动“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计划”,对学校提出的足以提升学生外语能力、建立优良外语环境及增进国际学术交流的计划给予经费支持;2、推动“研究型大学整合计划”,打破学校界限,成立跨校研究中心,鼓励大学聘任国际知名学者主持或参与相关研究计划,与国外优异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合作及人才交流;3、持续资助台湾高等教育机构与国外学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专题合作;4、建立大学国际化评鉴指标,奖励国际化优秀大学;5、持续资助大学教师与博士研究生出席国际会议;6、持续邀请国际文教人士到台湾访问,资助大学邀请外宾;7、逐年增加留学生奖学金名额,提高奖学金待遇,延长受奖年限,改革外国留学生普通奖学金核给办法,扩大大学自主权,使各大学得以在国际化方面形成特色;8、发挥重点大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加强招收国际学生的宣导;9、改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生活、学习转贴于 和工作条件,以吸引优良教师和学生到台湾任教或求学;10、通过在海外举办“台湾高等教育展”或“台湾技职教育展”等形式,扩大台湾高等教育在海外的影响。

在上述政策引导下,台湾的各高等教育机构纷纷采取了加强国际化、提升竞争力的对策:1、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和理念。“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是台湾大学的发展目标,为此,台湾大学十分重视多元化学习环境的营造和国际水准人才的培育,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台湾大学已与全世界170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中山大学的办学目标,用校长张宗仁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做为南台湾国际学术的快乐领航者,带领大学面对台湾迈向21世纪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该校把“建立以国际一流水准教学与研究之精致学园”作为校务发展特色之一。东海大学把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培育优质化人才作为首要任务。该校校长程海东教授把国际化人才的特质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培育具有独立思考学习及语言能力人才;其二,对自我(本土)及他国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认知与省思;其三,培育自信、活力、已立立人、感恩、关怀人文社会及利他情操的人才。高雄师范大学把“加强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缔结国内外学术合作关系,推动校园国际化”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该校现已同美、英、澳等国家的15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暨南国际大学把“推展国际交流”作为四大办校宗旨之一,其校名冠以“国际”二字,足见其用心。该校最近提出的八项为期4年的发展计划中有一项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台东大学、台北师范学院、台中师范学院和高雄应用技术大学也都提出了旨在加强和扩大国际学术交流的目标。2、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台湾各所大学的校园标示牌均采用中英对照,以营造对外籍人士友善的环境。另外,各校都积极通过各种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国际意识,营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3、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组织结构。台湾各大学均按大学-学院-系(所、中心)三级建制,建立了扁平的学术管理结构,学术权力的核心在最底层的系所或中心。学院均按大学科门类设置,以利于内部资源整合,并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做出回应。4、采取国际化的办学措施和策略。台湾大学除了鼓励教师用英语开设课程、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吸引留学生以外,还积极参加国际性大学协会,与世界著名大学开设双学位课程,并积极支持教师参与国际事务。高雄师范大学要求教师必须考虑如何引导未来的学生与国际接轨。为提升该校研究风气和成果,学校出台“研究优良奖励办法”,鼓励本校教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提升学校国际学术地位。东海大学为促进学术及教育国际化,采取了选派优秀学生出国修习学分并进行参访学习、教授带领研究生出席国际会议、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国际论文、邀请国外有学术造诣的学者来校讲学授课、与国外学校合作开设双国际学位学程等措施。中山大学采取三项重要措施来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其一,制定学生英语考核标准,提升学生外语能力;其二,开设国际交换学程并提供校际交换生,开阔国际视野;其三,制订“鼓励招收外籍国际博士生办法”,招收外籍博士生。暨南国际大学为了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提出要为本科生设置“入校门”和“出校门”的外语双门槛制,推出优秀学生出国养成计划和教师出国交流制,并建立外国学生双联学制等。

台湾高校的国际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国际化被看作是院校能力建设、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而普遍受到重视;二,把国际化当作是一项具有渗透性的系统工程来抓,从目标、理念到环境,从组织结构到行动策略的有谋划和落实;三,注重发展院校国际化特色。中山大学为吸引留学生,整合学校教学力量,开设用英语授课的专业学程;暨南国际大学注重全方位外语环境的营造,除校园标示、系所简介、网站资料、课程一览表和授课大纲全面英语化以外,学校对学生外语能力还设定了入学和毕业门槛;东海大学希望加强本校教学特色来吸引留学生;四,注重国际化质量的提高。多所学校都在建立自己的国际化指标系统,以达到检视本校国际化水准的目的。

(十)注重机构设置精简,管理水平比较高

台湾高等教育竞争非常激烈,台湾人口2300万,高校数一百六十余所。面对少子化冲击,大多数大学规模都不大。从机构设置上看,台湾各大学的学术机构设置较为精简。学科齐备、历史悠久的台湾大学也只有11个学院,分别是: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管理学院、公卫学院、电资学院、法律学院和生命科学院。暨南国际大学只有三个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和科技学院,它提出的中期规划为设置社会科学院和教育学院,长期规划为设置生物资源学院、医学院和艺术学院。南华大学设置有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社会科学院5个学院。其它高校也大致如此,基本上按大学科门类设置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最为普及与常见。在学术机构设置中,台湾各大学均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是与学院平行的教学单位,承担全校的通识教育任务,说明台湾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

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篇(7)

二、台湾高等教育特征

(一)注重办学形式多样,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1950年,台湾只有一所大学(台湾大学)、三所独立学院(分别是工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3所专科学校、本专科学生总数仅6660人,研究生5人。根据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客观上要求设立更多的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显然单靠公立高等教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广大民众的求学愿望。因此,开始推行公立与私立并举,以公立为主,私立开放的政策,实行正规与非正规形式,正式高校与非正式、非学历高等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在发展模式上实行长期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文凭证书与学位教育相结合,正规高校与空中大学(远程教育)相结合,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相结合,通过改制,扩建、升格高等院校来推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使台湾在80年代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台湾高等院校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私立学校发展。把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摆在突出位置,1974年,为鼓励私人捐资助学,颁布了《私人学校法》和《私立院校奖励条例》,规定私立专科以上学校为台湾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形成比较完备的私立教育体系,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据统计,1989年,私立院校发展到77所,占全部高校的66.4%,在校生占总数的72.7%,硕士,博士研究生,来自私立学校有4396人,占224%。显然,私立高等教育是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由于台湾私立学校比重大,减轻了政府负担,教育经费用于公立高等教育投入,2006年,台湾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达5496亿元台币,教育经费占gdp总值比率为5.6%,其中高等教育总额为2220亿元台币,约占整个教育经费支出的40%。一所万人大学每年的投资一般在20亿元台币左右(相当于人民币5亿元)。

(二)注重办学理念凝练和办学特色的打造

台湾的大学十分重视办学理念的确立,这集中体现在各个大学的目标、追求、校训和校歌之中。成功大学的办学理念为教学与研究并重,科技与人文均衡发展,专业与通识教育携手共进,学生与教授共荣,引领成大迈向国际顶尖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强调技术务实导向,落实职业证照制度;结合地区产业特色、灵活设计专业学程;促进产学建校合作,构建多元学习组织;配合产业结构变化,弹性调整紧缺专业;加强师资专业能力,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正修科技大学以出色的艺文环境,具国际化水准的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先进的半导体测量环境及丰硕的产学合作成果为绩效与特色。创建于2000年的高雄大学,注重构建人文、生态、休闲、健康的大学城,有“世界绿色大学”之荣誉,以年轻师资、效率行政、新颖设施培育顶尖学生,并以坚强的学术研究为后盾,期许成为政策发展的助手。国立宜兰大学秉承“笃学力行,敬业乐群”校训之精神,教学与研究兼顾,人文与科技并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丰富的人文素养,主动的社会关怀,宏观的国际视野,成为具备全人品格的人才培育目标。实践大学秉承“勤劳是快乐”的观念,强调“科技与人文并重”,积极推动“生活与创意”全人教育,以培育更多勤劳努力同时具备创意思考及国际观的优秀人才。私立南华大学是由佛光山星云大师发起“百万人兴学”,募款创立,格外重视教学品质、教学环境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提升,本着“取之社会,用之于社会,精致办学,提升研究,参与并服务社会”之办学理念,并以发扬古代书院传统,重建人文精神,结合人文与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发展目标。

台湾的大学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就能一以贯之,比如台湾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的综合类大学,其校训一直秉承老校长傅斯年先生当年确立的8个字“敦品、力学、爱国、爱人”。办学理念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灵魂,它决定着学校发展方向。台湾的大学正是有了各自的办学理念,才能打造出不同的办学特色。比如高雄餐旅学院是一所高职院校,其校训是“精训勤朴”,办学理念是多务实少理论,培养优秀餐旅人才。学习结合生活,增进学生习作经验,兼办推广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建教结合,学理论与学技术相辅相成。建立国际交流,汲取先进国家经验。屏东教育大学校训是“诚爱严明”,办学目标是“崇尚学术自由,发展教育事业,注重人文关怀,丰富艺术涵养,融入科学知识。校歌为“武山苍苍,淡水泱泱;钟灵毓秀,化被八方;八德兼备,四维是张;手脑并用,六艺维扬;做中学,做中教,百炼成钢;学不厌、教不倦,以进以康;屏师之风,山高水长”。台湾的大学都十分注重办学理念凝炼和特色的建设,这个方面很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中,各高校应有不同的层次目标、功能定位,应该以先进的办学理念设计特色、创造特色、强化特色。

(三)注重通识教育,培育完善人格

台湾的大学十分重视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融合人文与科技领域,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一般占毕业总分的20%以上,选修课科目包括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活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学术范畴。台湾大学黄俊杰先生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高等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看法作了如下归纳:一是通识教育目的就个人而言是培养健全的人,就团体而言是培养共识,即生命意义、历史文化、政治素养和人类前途的共识;二是通识教育的渊源是西方传统的博雅教育;三是通识教育方法是运用人所具有的特质——理性、道德、价值观念,自由意志等帮助个人充分发展潜能,发挥人性,四是通识教育在于培养一个健全的人应有的知识、技能与情意;五是通识教育着重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它包括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六是通识教育要培养良好技能,包括表达、沟通、综合、分析、了解与批判等能力;七是通识教育要陶冶的情操,包括追求自我实现,尊重他人价值,热心社会问题,珍视民族文化,善尽民族义务,以及关怀人类前途。因而台湾各大学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能够本着通识教育的理念,积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开展与通识教育有关的活动,组织师资与教学资源,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为通识教育的评鉴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台湾的大学加强通识教育首先反映在各学校的培养目标中。国立台湾交通大学虽是一所理工科大学,其目标定位却是“先进

科技的摇篮,精致艺文的殿堂,台湾科技起飞的领航员。拟定通识教育的四项目标是“通天人,识古今,教博雅,育和平”,显示出文理渗透的培养要求;其次反映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上。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规划为人文与艺术、社会与管理、自然与科技等三大领域,以满足学校工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等不同主修学系之需求,引导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人文与艺术领域强调人本思想,通过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课程来陶冶学生气质,提升其人文素养。社会与管理领域包括法律、政治、心理、经济、管理等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于多元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自然与科技领域有两大主轴,一为思想观念之熏陶为内涵,主要范畴为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环境的精神;另一为实用知识之传授为重心的课程,涵盖生物、医学、环保、理化、资讯、应用工程等各种科学领域,带领非专长学系的学生了解科学的概要,增进其生活的技能。

南华大学自1995年办学以来,不遗余力推动通识教育,该大学大力推行兀型教育,其中兀之横线即表示通识教育,两条纵线表示双项主修或主副修专业教育,以精致办学为方针,目标是把南华大学建成一所“兼备通识精神及生命关怀的文化殿堂”。在课程设计与教师授课上都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以经典教育为主轴,来贯穿通识教育及生命关怀,透过经典本身的跨越性、创造性、整体性、反思性与多元性,达到博雅之全人教育核心。

总之,通识教育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观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是一种朝向完整人格的建立,促成人的自我解放的教育,这种意义下的通识教育,其实是当代中外教育学界所谓的“全人教育”。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不仅是当代中外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所有教育工作值得“永恒的乡愁。”台湾的大学普遍重视通识教育,普遍开设了大量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当今社会带有普遍功利心理状况下,可有效地加强品性培养和思维训练,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本科阶段应大力加强通识教育,加快学分制改革与实施步伐,进一步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大量开放通识教育课程,不断优化通识教育内容,以通识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和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四)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学历学位层次普遍较高

台湾教育之所以比较发达,教师质量之所以比较高,与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台湾“2001年教育改革之检讨与改进会议”将提升大学教师水平作为重要议题之一。近年来,各大学纷纷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倡导学术自由,鼓励教师拔尖;制定教师奖励办法,鼓励开展科技创新性兼职活动和高层次合作研究;同时放宽聘用限制,鼓励吸引卓越人才,强化系所之间的学术竞争;建立健全教师评鉴制度,遴选和奖励优秀教师。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台湾各级各类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普遍较高。上世纪50年代,台湾的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毕业生担任;60年代,中小学教师全部由大专毕业生担任;80年代,小学教师则全部由本科毕业生担任,而且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高达20%以上。中学教师主要来自师范大学或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重点中学的教育队伍中研究生比例高达30%以上。大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更高,多数高校博士学位教师占70%以上,重点大学多达到90%以上,比如私立南华大学的专任教师89%拥有博士学位,朝阳科技大学72%的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义守大学拥有81%的博士学位教师,云林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教师达84%,高雄大学的专任教师94%拥有博士学位,大学里专任教师不仅学位高且大多有欧美留学经历。

(五)注重大学评鉴,推动自我改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私立大学的快速发展为台湾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办学不规范,师资、设备条件不具备,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也引起了社会质疑。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为了了解私立和公立大学的办学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各校辅导、奖励及核准备申请之依据,同时受当时美国教育界讲求绩效责任运动的影响,于是启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台湾高等教育评鉴的进程,这一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5-1990年为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学科评鉴的阶段;1991-1994年为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委托专业学术团体试办学科评鉴的阶段;1994年至今为落实大学法“建立高等教育评鉴工作体系”的阶段,1997通过大学教育评鉴计划,同年10月把62所普通大学院校和军警院校按学校性质分为综合、师范、医护教育、其他四类六组,试办大学校务综合评鉴,评鉴指标包含教学、研究、服务、行政和绩效总结五个部分。1998年6月公布了1997年度综合评鉴报告,1999年台湾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大学评鉴数量的评鉴外,更应重视质的提升,大学及其专业系所应定期接受评鉴,但以自评为主,评鉴信息要公开,评鉴结果应作为未来改善的依据,不宜与经费补助关联;落实教学评鉴,推动多元评鉴制度且与社会及产业加强互动,2003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提出应该强化大学评鉴机制,成立公正客观的专责评鉴机构,依学校性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鉴指标,指标分质化与量化两类,质化指标包括校务发展计划、课程、教学、辅导、知识推广、一般行政、会计行政等项目;量化指标包括学术声誉、学生资料、学术规模、学术成果、教学资源等。2005年台湾大学共同捐资成立了“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接受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委托办理的高等教育工作评鉴,教育评鉴中心的任务是规划大学及技专院校评鉴机制,执行大学及技专院校评鉴工作;建立大学与技专院校评鉴人才数据库,搜集先进国家高等教育评鉴信息,推动高等教育评鉴国际交流等。高等教育评鉴中心把大学评鉴分为自我评鉴和外部评鉴两部分,自我评鉴是整个评鉴机制的核心和基础;外部评鉴工作分为校务评鉴、系所评鉴和研究质量评鉴三类。

台湾大学评鉴经历了从学科到学院再到大学,从教学为主到项目多元,从注重私立学校到公私兼顾的过程,已经走出了一条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符合自身文化传统的创新之路,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特别是将大学评鉴纳入法制化轨道,重视中介机构的建立和运作,评鉴指标体系、健全大学自我评鉴机制,强调评鉴工作的国际化视野等都值得我们开展评鉴工作借鉴。尤其是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合格评估正在试点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六)注重大学生社团活动,着力提高

学生综合素养

多姿多彩的社团生活是学生成长的潜在课程。台湾的大学十分重视成立学生的社团组织,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以丰富大学生活体验,培养学生活动与创新的自主能力,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社团类别包括学术性、服务性、艺术性、体能性、康乐性、联谊性、探索性、校际性、自治性、综合性等。如成功大学有学生社团130多个,每一个社团皆自行组织,独树一格,蓬勃发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抱负和理想选择参与社团,自由自在地悠游在社团活动中,快乐地享受青春时光。在那里,社团活动经常热闹上演。义守大学、高雄大学及南华大学各有9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可从参与社团活动中学习如何与人交往,拓展知识视野和生活领域,激发潜能,提升个人竞争力,充分享受丰富多采的大学生活。正修科技大学有48个学生社团,各社团经常举办各类活动、晚会、展演以调剂同学身心,丰富课余生活。实践大学向来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主动投入社团干部培育工作,培养学生领导能力、自治能力及组织能力。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有55个学生社团,学校积极鼓励社团举办社区服务相关之活动,以与社会紧密相结合。同时鼓励社团向校外以计划方式争取补助经费,让社团同学可以从计划申请中学得完整的计划、执行、考核方法,以提升社团活动品质。这些做法,对我们也颇有启发。

(七)注重民族优秀文化传承,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在台湾,公私立大学都十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校园中随处可见中华先哲们的至理名言,以激励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历史责任感。各大学的校训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使人备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受优秀文化传统的教益和陶冶。如:成功大学的校训是“穷理致知”,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校训是“弘毅精勤”,昆山科技大学的校训是“坚毅诚朴”,云林科技大学的校训是“诚敬恒新”,朝阳科技大学的校训是“勤学、敦品、力行”,正修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义守大学的校训是“务实创新”,南华大学校训是“慧道中流”。这些校训蕴涵了人文精神,充盈了人格教育,体现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想。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特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蕴涵和体现了一所大学历久弥坚的教育追求、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台湾高校的校训简明精炼,意蕴深远,取传统文化之精华,注重教人做人,很值得我们借鉴。

(八)注重产学用合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台湾对职业技术教育十分重视,各高校在高科技浪潮中随时保持与社会时态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台湾经济开始起飞,急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但当时的普通高中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地充实工作岗位,因此台湾决定减少高中招生数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合理分流,即55%进职业技校,45%进普通高中,由此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这些职业技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适应岗位快,对台湾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涵盖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三个办学层次,已形成中等教育、专科、本科以及硕士、博士多层次并存的教育体系,而且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具有和普通院校毕业生一样的继续深造的机会。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在于传授、研究、发展应用科学及实用技术,培养具有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的各级专门技术人才,以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对中高等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的需求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构、内容和培养目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特别是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一般都以培养高新技术及管理人才为宗旨,分为大学部与研究所两个层次。大学部根据生源学制的不同分为“二技”和“四技”:“二技”是招收专科学校毕业生的二年制办学形式;“四技”是招收普高中或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四年制办学形式。“二技”和“四技”毕业生均授予学士学位。研究所分硕士一般说来和博士班,毕业时分别授予硕士与博士学位。比如高雄应用技术大学、昆山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正修科技大学,都是在短短几年间从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培养的学生从2年制的专科、4年制的本科一直到硕士、博士并存。由于中专职校的毕业生可以报考大学和研究生,调动了中专职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减轻了初中毕业生都挤入普通高中的压力。

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不同层次的技术型、技艺型、实践型人才,对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职业技术教育密切关注社会时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注重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服务并引领社会发展:二是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机会报考大学和研究生;三是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其科技大学有硕士班和博士班供学生深造;四是科技与人文有机融合,在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训中渗透人文教育。我们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使中专、职校、技校的学生可以继续报考大学和研究生,这样既有利于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又有助于培养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应尽快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开办硕士班和博士班供职技术教育的办学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开办硕士班和博士班供职技类学生深造,使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样的社会认可度和专业吸引力。职业教育兼具职业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应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九)注重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

推动台湾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提升台湾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为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10项国际化策略:1、持续推动“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计划”,对学校提出的足以提升学生外语能力、建立优良外语环境及增进国际学术交流的计划给予经费支持;2、推动“研究型大学整合计划”,打破学校界限,成立跨校研究中心,鼓励大学聘任国际知名学者主持或参与相关研究计划,与国外优异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合作及人才交流;3、持续资助台湾高等教育机构与国外学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专题合作;4、建立大学国际化评鉴指标,奖励国际化优秀大学;5、持续资助大学教师与博士研究生出席国际会议;6、持续邀请国际文教人士到台湾访问,资助大学邀请外宾;7、逐年增加留学生奖学金名额,提高奖学金待遇,延长受奖年限,改革外国留学生普通奖学金核给办法,扩大大学自,使各大学得以在国际化方面形成特色;8、发挥重点大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加强招收国际学生的宣导;9、改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生活、学习

和工作条件,以吸引优良教师和学生到台湾任教或求学;10、通过在海外举办“台湾高等教育展”或“台湾技职教育展”等形式,扩大台湾高等教育在海外的影响。

在上述政策引导下,台湾的各高等教育机构纷纷采取了加强国际化、提升竞争力的对策:1、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和理念。“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是台湾大学的发展目标,为此,台湾大学十分重视多元化学习环境的营造和国际水准人才的培育,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台湾大学已与全世界170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中山大学的办学目标,用校长张宗仁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做为南台湾国际学术的快乐领航者,带领大学面对台湾迈向21世纪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该校把“建立以国际一流水准教学与研究之精致学园”作为校务发展特色之一。东海大学把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培育优质化人才作为首要任务。该校校长程海东教授把国际化人才的特质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培育具有独立思考学习及语言能力人才;其二,对自我(本土)及他国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认知与省思;其三,培育自信、活力、已立立人、感恩、关怀人文社会及利他情操的人才。高雄师范大学把“加强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缔结国内外学术合作关系,推动校园国际化”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该校现已同美、英、澳等国家的15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暨南国际大学把“推展国际交流”作为四大办校宗旨之一,其校名冠以“国际”二字,足见其用心。该校最近提出的八项为期4年的发展计划中有一项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台东大学、台北师范学院、台中师范学院和高雄应用技术大学也都提出了旨在加强和扩大国际学术交流的目标。2、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台湾各所大学的校园标示牌均采用中英对照,以营造对外籍人士友善的环境。另外,各校都积极通过各种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国际意识,营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3、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组织结构。台湾各大学均按大学-学院-系(所、中心)三级建制,建立了扁平的学术管理结构,学术权力的核心在最底层的系所或中心。学院均按大学科门类设置,以利于内部资源整合,并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做出回应。4、采取国际化的办学措施和策略。台湾大学除了鼓励教师用英语开设课程、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吸引留学生以外,还积极参加国际性大学协会,与世界著名大学开设双学位课程,并积极支持教师参与国际事务。高雄师范大学要求教师必须考虑如何引导未来的学生与国际接轨。为提升该校研究风气和成果,学校出台“研究优良奖励办法”,鼓励本校教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提升学校国际学术地位。东海大学为促进学术及教育国际化,采取了选派优秀学生出国修习学分并进行参访学习、教授带领研究生出席国际会议、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国际论文、邀请国外有学术造诣的学者来校讲学授课、与国外学校合作开设双国际学位学程等措施。中山大学采取三项重要措施来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其一,制定学生英语考核标准,提升学生外语能力;其二,开设国际交换学程并提供校际交换生,开阔国际视野;其三,制订“鼓励招收外籍国际博士生办法”,招收外籍博士生。暨南国际大学为了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提出要为本科生设置“入校门”和“出校门”的外语双门槛制,推出优秀学生出国养成计划和教师出国交流制,并建立外国学生双联学制等。

台湾高校的国际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国际化被看作是院校能力建设、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而普遍受到重视;二,把国际化当作是一项具有渗透性的系统工程来抓,从目标、理念到环境,从组织结构到行动策略的有谋划和落实;三,注重发展院校国际化特色。中山大学为吸引留学生,整合学校教学力量,开设用英语授课的专业学程;暨南国际大学注重全方位外语环境的营造,除校园标示、系所简介、网站资料、课程一览表和授课大纲全面英语化以外,学校对学生外语能力还设定了入学和毕业门槛;东海大学希望加强本校教学特色来吸引留学生;四,注重国际化质量的提高。多所学校都在建立自己的国际化指标系统,以达到检视本校国际化水准的目的。

(十)注重机构设置精简,管理水平比较高

台湾高等教育竞争非常激烈,台湾人口2300万,高校数一百六十余所。面对少子化冲击,大多数大学规模都不大。从机构设置上看,台湾各大学的学术机构设置较为精简。学科齐备、历史悠久的台湾大学也只有11个学院,分别是: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管理学院、公卫学院、电资学院、法律学院和生命科学院。暨南国际大学只有三个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和科技学院,它提出的中期规划为设置社会科学院和教育学院,长期规划为设置生物资源学院、医学院和艺术学院。南华大学设置有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社会科学院5个学院。其它高校也大致如此,基本上按大学科门类设置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最为普及与常见。在学术机构设置中,台湾各大学均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是与学院平行的教学单位,承担全校的通识教育任务,说明台湾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

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篇(8)

记者:近期热播的《五星大饭店》让人们了解到“私人管家”这一专业名词,能介绍一下“私人管家”的起源吗?悦家私人管家是什么时候正式登陆长春呢?

:悦家私人管家的创意来源于英国传统私人管家服务。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极强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是主人的好朋友、好帮手,是由一支各种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化团队。长春市悦家服务有限公司在汲取英国传统“管家”之精髓,并结合本国客户的特点,研发了悦家私人管家,11月17日正式登陆长春。凭借吉林智瀚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吉林海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资源优势打造出一只专业的“私人管家”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快乐的工作、精致的服务”。致力于一些精英人士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要求,将个人服务交给专业人士打理,服务对象主要针对高收入、高层次的精英人七、富足家庭。因此,私人管家对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非常高,相关服务师还要经过专业培训,要有相应的资格认证。

记者:在个性化服务时代,悦家私人管家将为客户提供哪些全新的服务项目?

:私人管家引领着一个全新的个性化服务时代。私人管家可以提供超五星级饭店的家居服务,而且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服务套餐。悦家私人管家标准化服务体系秉承了酒店式管理、星级标准服务、人性化关怀等先进的服务理念推出了悦家服务项目,为客户提供客户服务、生活助理、商务助理、特色服务4项服务套餐。提供个性化营养配餐、特殊身体状况营养搭配建议,家庭保健医生定期咨洵服务、家庭治疗等服务,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商务整体形象策划、宴会订制等服务。包括:清洁服务、洗衣服务、营养健康、医疗保健服务、家庭园艺、形象设计、香熏服务、代购(订)服务、私人健康教练、家庭教师服务、房屋托管、专业育婴师、专业月嫂等。而每―个服务套餐里又包含若干服务项目。

记者:定位在高收入、高层次的精英人士和富足家庭,相应的对私人管家这一专业服务团队成员的素质是不是有着很高的要求?

:私人管家具有精湛的技能素质,为了保证给所有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悦家私人管家要求所有伙伴为大专或大本以上学历,有一定文化底蕴且个人品德良好。并对社交礼仪、家庭理财、出行计划、营养厨艺、衣橱整理、色彩搭配、珠宝艺术等方面进行培训。且针对有些客户对管家的英语水平、电脑水平的要求开设相应课程。此外,私人管家会多学习和生活有关的小常识,尽量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有利于为中高端客户进行交流,并给他们提供生活小建议。为所有的客户组建一个专业的服务团队,只要客户提出合理的需求,便会配备最专业的服务师进行服务,保证客户真正享受到英国皇式的礼遇。

记者:在私人管家为客户家庭提供完善细致服务的同时,怎样做到取得客户的充分信任和保护客户私人空间不受侵犯呢?

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篇(9)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围绕省局《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五增五创”工作主题,突出能力建设,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重点的政治理论教育;以工商法律、法规、规章为重点的法制教育;以科学管理、市场经济、现代化办公为重点的业务知识教育。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商干部队伍。

二、学习培训内容

1、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是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二是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三是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意识;四是通过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干部队伍弃恶扬善的品质。

2、开展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一是要通过“旗帜”教育,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通过科学发展观教育,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服务经济建设;三是通过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3、开展先进典型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敬业意识。

一是进一步推进向杨宽德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时不我待、真抓实干的精神;团结奋进、迎难而上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精神;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是进一步开展向郑俊华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他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学习他心系群众、情暖万家的工作情怀,学习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坚定的党性、坚定的理想和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红盾事业,无怨无悔的执着信念;通过本系统的先进典型教育,增强干部的敬业意识,培训“为民、务实、德廉”的干部队伍。

4、开展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

一是初任培训。主要对军队转业干部、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公务员法》、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计算机技能、机关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文明执法等专业化知识培训,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二是任职培训。对全市系统新调整和晋升职务人员进行职务能力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政策水平、管理水平、办事水平、决策能力、协调能力、驾驭能力。

三是岗位培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各业务科室按照“缺什

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登记注册、市场监管、执法办案、商标、广告、合同等各项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岗位职业技能。

5、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执法能力。

重点围绕国家工商总局法制宣传教育“五%26#8226;五”规划,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学习《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与国家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通过学习《公司法》、《商标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山西省消费权益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年度检验办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等与工商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干部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

6、开展在职学历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20__年要在继续抓好工商专业在职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同时,鼓励有基础的人员报考成人本科自学考试和外语、计算机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培训。力争年底全系统四十岁以下干部大专学历达到96%。

7、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拒腐防变能力。

通过廉政文化教育,健全教育制度、监督防腐体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行政效能建设、行风政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拒腐防变、廉洁勤政的能力。

三、学习培训的方法和时间安排

1、培训方法:

一是聘请专家学者进行重大理论的专题讲座;二是邀请省局、国家总局对系统内的行业能手进行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培训;三是发挥红盾信息网络作用,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实行现代网络远程教育;四是发挥市局班子成员、科长等业务骨干作用,开展案例培训;五是限定学习内容,号召所有人员自学。

2、时间安排:

市局机关每月第一、三周的周二下午为政治学习时间,每月第二、四周的周二下午为法律法规学习时间,每季度最后一周的周二下午为季度学习测试时间,测试内容为本季度政治、业务所学内容。一季度政治理论主要学习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及《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法律法规主要学习《特别规定》、《劳动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业务培训根据各科室计划安排执行。二季度重点开展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学习。法律法重点学习《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公司法》等。三季度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和《商标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初任培训和法制员培训;四季度进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它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培训。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重大理论专题讲座或形势报告。在组织集中教育培训的同时,各业务科根据工作需要分别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并做好学习笔记,开展学习讨论,写好学习心得。

四、学习要求及检查考核

各县(区)局、科室要根据市局总体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切实把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法律法规学习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同行风、政风建设结合起来,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1、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无论是集中学习还是自学,都要有学习记录和笔记,每月要写学习心得体会,按照各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和内容认真落实。

私密专业知识培训总结篇(10)

全社会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当前,新西兰政府把职业教育放到了提高公民劳动力素质,保证国民经济高质量、高效益运作的高度来认识。全国目前有正式注册的公立职业学校20多所,遍及新西兰南北两大岛。所有公立职业学校均有政府根据对各校的全面审核结果而确定的经费。而且还有大量的私人培训机构也是举办的职业教育。

新西兰职业教育的所需经费以国家投入为主,以学生学费和社会各方面的资助为辅。经费结构大体是70%来自政府,22%来自学费,8%来自社会有关方面的资助和海外学生的学费。政府的教育经费基本上由教育部统筹管理使用,其经费划拨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划拨各类公立院校,教育部根据学校折合成全日制的注册学生人数、教师人数、课程类别和学校教学质量及社会影响等实行总额拨款。第二种方式是由新西兰技术局向教育部、国家工作与税收部、移民局等部门申请经费。经费的预算与执行实施项目管理,新西兰技术局组织各工业培训组织与私立培训机构、技术学院、毛利学院等教育机构签订合同购买培训。

新西兰政府就所有职业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有一定的控制,以确保职业教育的质量,而教学规划、教学事务则往往通过职业教学专业协会商定。协会协助学校制定教学方面的事务,并提供各校之间的协调,以及与海外同行之间的联系等工作。

与产业和企业需求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新西兰已经建立了与产业和企业需求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新西兰的技能开发战略完全是一个以产业和企业为主导的战略,这一指导思想已经通过立法确定。整个人力资源开发突出“企业引导培训”的原则,以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目的。在具体工作中,从培训标准的制定开始,政府有关部门就依靠行业组织和典型企业,制定了最能够体现行业和企业需要的全国通行的标准框架。培训内容的选择以市场为导向,并根据市场的变化,以二至三年为一个周期不断修订。无论是政府的还是私营的培训机构,只有开设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其培训成果才能得到政府的认可和购买。因此,许多培训机构都明确提出了“到企业、行业和行会去寻找培训方向”的口号。正是由于坚持了这样一个正确的方向,使得新西兰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一直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使求职者经过培训,能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真正避免了闭门造车、学无致用的弊端。

完善的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新西兰的基础素质教育大体分三个层次:0-5岁为幼儿教育,6-16岁为强制性中小学义务教育,18岁以后为中学后教育。新西兰由国家的专门机构将义务教育阶段达11年级之后的各种学历教育和培训及相对应的学术和职业资格,按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能力或学术水平、基本学制年限、学历学位层次等方面划分为10个水平级别。每个级别均有相应的国家资格标准,同时也对应着一定的经国家认证的证书文凭及学位。其中1-4级为证书培训,4-6级为文凭教育(相当于专科层次),5-8级为学位教育(相当于本科,授学士学位),8-10级为研究生教育。按职业教育的一般分类,新西兰职业教育大体分布在其1-8级水平级的区域。其中1-4级的培训相当于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但在5-8级间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为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并存区间。另外,在8-10级间也有少数研究生阶段的高等教育。职业学校大部分招收17-18岁(相当于中国高二年级)的学生。

1989年新西兰根据立法成立了新西兰资格总署(The New zealandQualifcations Authority),专门负责协调管理全国各类资格证书,将过去由不同部门管理的教育学历文凭证书,和各行各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统一起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资格证书体系。

新西兰实行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岗位资格相互紧密联系的教育和培训证书体系,这有效地拉紧了教育培训与经济生产的关系,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现了无缝隙接轨,同时使职业教育机构与中学、大学、社会间相互沟通。国家规定在普通高中阶段就引入职业教育,实行双证制度。在十年义务教育后的第十一、十二年,学生可以自由地选修一级或二级职业培训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普遍中学选修的职业培训内容,也就是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块。中学毕业生将来如果进入职业院校后,其过去获得的学分仍得到承认,不必重复学习,可以直接学习后续课程。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也可以进入普通大学学习,在职业院校所学的内容被看作具有大学专业的性质,可以部分或全部得到承认。同时普通大学的学生也可自由选修职业院校的课程,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衔接,职前职后相互融通,有利于职业教育灵活开放发展。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企业化运行模式

新西兰职业教育办学者具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和市场开拓意识,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企业化的运营机制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从服务的对象出发,把行业、企业、个人和社会都作为自己服务的顾客,其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形成完全依靠顾客驱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保证雇主和个人一直处于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中心,其指导思想就是:职业教育与培训要为企业服务,使企业在国际上更加具有竞争力,职业教育与培训要为公民服务,使公民具有世界一流的技能和知识,职业教育与培训要为社区服务,建立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因此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都注重以顾客为中心,在创新和迅速变化的世界背景下形成更加用户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多种多样的企业、个人和社区需要,形成以顾客推动的文化。

新西兰政府正在逐年减少对包括职教在内的教育总投入,而竭力鼓励教育、职教培训作为自负盈亏并能出口创汇的经济实体。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太平洋岛国均成了新西兰职业教育智力输出、创收的市场。同时,新西兰每年招取海外学生达5000人以上。政府年度性的审核拨款和激励职教培训、向外输出创收的形势,使得新西兰职业教育越来越市场化、国际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新西兰的职业教育院校尤其是私立的培训机构,经营学校的意识非常强,非常注重招生尤其是国际学生的招收。职业教育的企业化运作的特征十分明显。

以人为本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

上一篇: 正风肃纪工作总结 下一篇: 地理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