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02 23:35:42

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

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篇(1)

4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72-02

门诊输液作为医生诊治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也为各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门诊输液室的特殊性,患者流动性较大,且疾病类型较为多样化,造成了该部门的工作量相对比其他部门更加繁重。因此,在此期间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较多,现为了给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我院现针对目前门诊输液室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不仅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也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营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由于门诊输液室的特殊性,具有较多的人口流动,疾病类型较为复杂,其中不乏有传染病患者,导致了空气中的细菌繁殖速度较快。若在此环境中,地面留有水渍,患者则很容易滑倒,另外,无法确保空气流通顺畅,可导致疾病的互相较差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因此,要求门诊输液室的工作人员应确保室内外的通风正常,可于每日定期通风2次以上,每次通风时间维持在30min以上,或可根据院内的条件安装空气净化消毒机,每天至少使用2次,每次维持2h以上,并在此期间将通风记录进行仔细记录。除此之外,规定清洁工人能够按时对门诊输液室的地面进行清理,确保地面干燥。同时可根据院内条件,将小儿及成人患者进行分开处置,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现,对门诊输液室内的床上用品进行及时的更换与清理,在各个治疗区设置温馨提示等,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安全

①据调查资料显示,门诊输液室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大多与护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未能进行严格查对等,因此,要求门诊输液室的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从而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②门诊输液工作室中还有一项较为重要的安全隐患即当护理人员在输液之前呼唤患者姓名时,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年纪较小的患者或听力较差、年纪较大的老年患者,常出现由他人应答的情况,导致输液过程出现错误。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输液之前应先在输液瓶在将患者的姓名及药名进行准备记录,双人查对签字并让患者自报姓名,这样可减少护理人员叫错名字出现输液错误的发生率,提升了输液的安全性。③在以往的门诊输液室工作当中,护理人员常根据输液瓶上的编号顺序进行处理,这时若当护理人员出现疏忽查对的情况,则易出现提前更换药液或漏输液的现象。针对此类现象,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在滴入的瓶子设定编号,并在输液过程中核对输液单,确认输液完毕时再将针头拔除。④在以往的门诊输液室工作当中,配药护士在核对药液时常将患者的性别及所用药名按照瓶签的方向竖向写作,这样导致护理人员在更换药液时需要将药液瓶倒过来查对,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现要求门诊输液室工作人员能够将传统的书写方式进行更改,将患者的姓名及所需药名进行反向书写,这就保证了观察护士在更换补液时无需转换药液瓶进行核对,提升了工作效率。

3加强皮肤过敏试验的安全管理工作

部分护理人员因缺乏责任心,未能严格遵循“三查七对”的操作制度,常出现药物皮肤试敏结果的判断失误,或忙于其他工作,忽略了正在进行皮肤试敏的患者,使得试敏结果失败,需要重新进行皮肤试敏,引起了患者的不满。同时,也有部分护理人员在进行皮肤试敏之前,未能对患者的既往病情及试敏情况进行详细询问,且对于皮肤试敏结果未能仔细标注,造成了护患之间的矛盾。针对上述问题,要求门诊输液室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掌握“三查七对”的规章制度,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提升操作水平。组织定期的门诊输液室工作任务学习,并强化其工作理念,使其能够足够掌握相关皮肤试敏工作的方法及判断标准,双人查看签字并于皮试报告后能够准确在电脑内记录皮肤试敏的结果。

4药物的安全管理

患者所需的药物品种主要由药房保存,护理人员除了要进行注射外,还需做好药物查对工作,以免护理人员因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出现错误,并且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药物安全管理规定,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职责仅为核对输液单及药方并注射药物。而药物的保管及发放则统一由药房进行管理,以此避免出现错发药物或漏发药物的情况出现。另外,当主治医生开出2天以上的治疗方案时,患者将全部的药物领取,并根据输液单将药物送至输液室,后由护理人员核对后执行医嘱输液,随用随拿既避免了病人多时拿错药物注射错误的危险,又提升了患者对药物的理性认识,加强了自我责任感,从而提升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5讨论

门诊作为医院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关系着一个医院的形象,因此,如何将门诊输液室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目前已作为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问题。现我院通过对门诊输液室目前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制定了详细的解决对策。目的是为了给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只有在门诊输液过程中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的将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从而提高整个输液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就医环境,以改进医患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吕秀霞.门诊输液室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9):1675-1676.

[2]谢丽吉.门诊输液“寄存服务”与护理效率[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1(07):65-66.

[3]黎小云.门诊输液病人的查对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2(08):72-73.

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篇(2)

【关键词】门诊注射室;病人;满意度;护理;医院

门诊注射室是医院的门户和窗口,门诊注射时的工作好坏,病人的就诊满意度高低,与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密切相关[1]。为了解门诊注射室病人的满意度情况,提高病人就诊满意度,我们对我院门诊注射室的病人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门诊注射室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就诊的68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并排除年龄过小、语言障碍,无法回答问题的患者。男性372人,女性308人。年龄14-87岁,平均年龄(39.1±14.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3人,高中或中专265人,大专198人,本科及以上144人。首次就诊的有287人,复诊的有393人。

1.2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门诊注射室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共6项,包括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输液等待时间、护士穿刺技术、输液时护理人员巡视、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输液室环境卫生情况,每个问题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方法,即将各项满意度评价指标分为非常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这5个等级,将5个等级依次评分为1,2,3,4,5分。累计发放问卷680份,排除资料填写不全的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659份,有效回收率为96.9%。

1.3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均数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多组均数进行比较。P

2结果

2.1门诊注射室的病人满意度情况:门诊注射室的病人对服务态度、环境卫生、健康宣传程度的满意度较高,均在4.8分以上。患者对输液等待时间、护士穿刺技术的满意度较低,分别为(3.4±0.6)和(3.6±0.4)。见表1。

2.2不同患者的满意度比较:由表2可知,女性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显著低于男性(P

3讨论

3.1实行弹性排班,提高病人满意度:病人满意度是衡量一个医院质量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2],本研究对门诊注射室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输液等待时间感到最不满意。注射室是门诊就诊的最后环节,患者在整个就诊过程中感受到不满,如感到等待时间过长,逐渐累积起来,就容易产生烦躁的心态,产生护患矛盾[3]。因此我们调整输液时的布局,将输液区分为成人输液区和儿童输液区,并增加输液椅的数量。针对每天上午治疗人数较多的现状,我们实行弹性排班制,在每天高峰时期确保安排足够的人数,确保工作持续井然有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以免患者因此引起不满[4]。

3.2 输液叫号制,改善输液室次序:门诊注射室患者人数较多,不乏同名同姓或同音姓名的患者,在环境比较吵杂时,患者可能听错名字,如护理人员不注意核对患者名字,就有可能用错药物。药物品种繁多,同一种药物有商品名、化学名等,若不仔细核对药名,也有可能引起用药错误。我们引入注射室加号制度,由接诊护士给患者发放唯一的输液号,患者得到输液号后在输液椅上休息等候。轮到患者输液时由输液护士叫号,仔细核查药方、姓名、年龄,发现处方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3.3提高护理技术,避免护患纠纷:门诊注射室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工作量大,工作琐碎繁杂,护理人员在过度劳累的情况下精神紧张,因此注射室发生护理差错的可能性较[5]。本研究结果中,患者对部分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不满意,希望进针能够一次性成功。我们发现一次性进针不成功的护理人员多为年轻护士,经验缺乏,遇到儿童静脉较细,穿刺难度较大的情况时容易紧张,缺乏自信。因此我们首先要求年轻护士加强业务技术练习,提高一次性进针的成功率。其次在排班上注意老中青护士的协调安排,由年老的护理人员带年轻人,帮助年轻的护理人员增加自信心和技术。当连续两次穿刺不成功时,应更换护理人员,以避免引起护患纠纷。本研究发现,女性患者相对于男性患者更容易表示不满的情绪,经分析发现,女性患者对护理细节更为重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对环境清洁的要求等均较高,而有时候无法得到满足,故产生不满的情绪。尤其是女性家长带小孩来输液时,当小孩感到疼痛而哭喊时,家长就更容易产生急躁的心理,责怪护理人员技术不精,若护理人员与之争辩,则更容易造成护患矛盾。因此我们在对待所有患者时都必须有“三心”,即耐心、关心、爱心,要充分理解患者的难处,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不与患者争嘴,对小孩输液应努力做到一针成功,避免过多次数扎针引起家长的不满。

3.4注意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有的护理人员主动性不够,只注意完成工作,忽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不能满足患者的迫切需求。患者大多对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不熟悉,当他向护理人员询问得不到及时准确的答复,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就可能引发纠纷。我们改进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口头交流、宣传画、宣传手册、电视视频示教等多种方式宣传注射室的注意事项,使健康教育的内容落实于实处。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要求患者输液时切忌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告知患者擅自离开输液室的安全隐患。我们发现,首次就诊的患者其满意度显著偏低,这与首次就诊的患者对我们医院门诊输液的流程不清楚有关。初诊患者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及时的输液,在劳累之后就更容易产生不耐烦、易怒等情绪,责怪医护人员管理不善[6]。因此建议可安排专人在前台负责病人的协调引领,尤其对于新来门诊输液的患者,由引导员亲自指引其完成缴费、取药、输液等手续,并将输液室操作流程及各科室的标牌置于醒目的位置,以免患者明确下一步做什么,让患者感到安心、放心,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赢得患者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病人对输液室的满意度状况,从中发现了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对提高门诊注射室的病人就诊满意度,减少护理工作差错,减少护患纠纷有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董爱珠.基层医院门诊输液室的管理探索[J].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9):710.

[2] 谷波,成翼娟,张骏.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研制[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0):17-19.

[3] 陈雪飞.多部门合作提高门急诊输液室护士岗位满意度[J].黑龙江医药,2009,22(5):773-774.

[4] 敖瑞兰,蒋小芳,谢菊香.对门诊输液室座位进行编号的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1):3329-3330.

[5] 闫洪凤,孔杰,崔化英,等.呼唤应答法减少护理查对工作中差错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84.

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篇(3)

【关键词】静脉输液穿刺队 护患纠纷 穿刺速度 穿刺成功率

儿科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儿童治疗疾病的最常用手段[1],儿科门诊输液室是承接儿科静脉输液最大的产所。现患儿多是独生子女,患儿家属文化层次不一、心里承受能力不一。加上自我防范意识增强,对医疗服务需求意识增强。儿科门诊输液室病人多,等候输液时间长,环境嘈杂,加之小儿静脉穿刺比成人静脉穿刺更复杂,更困难,往往一针穿刺不能成功,从而引发护患纠纷,一方面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下降,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探讨其纠纷发生的原因并寻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尤为重要,同时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护理服务的宗旨。针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如: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患儿家属等候输液时间长,护士服务热情不够等,我科成立静脉输液穿刺队,明显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日均门诊量约2000多人次,输液室的每日输液量约400多人次,小儿门诊输液量约150人次,成人门诊输液量约200多人次。门诊输液室基本情况,小儿和成人输液区在一层楼但区域分开。科室有护士21名,均为女性,年龄25-35(30.3±5.0)岁。职称:主管护师4人,护师7人,护士9人,助理护士1人。学历:本科10人,大专11人。排班:科室24小时上班,三班制,白班12人,2人负责成人静脉穿刺,1人负责小儿静脉穿刺,2人配药(上午和下午各两名,1人负责配小儿药物;1人负责配成人药物,期间有相互协助),2人接诊包括患者皮试,2人巡视,1人负责成人预约患者。晚班3人,1人负责静脉穿刺,(包括小儿和成人),1人配药,1人接诊。夜班2人,1人负责患者静脉穿刺,(包括小儿和成人)1人负责接诊及配药。成立输液队前后科室护士人数,年龄、职称、学历及排班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2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儿科输液室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的儿科门诊输液量为:93600人次;发生护患纠纷29例,其中因静脉穿刺失败10例;因等候输液时间长9例,因护士缺乏责任心5例,护士服务热情不够3例,其他2例。.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儿科门诊输液量为:108000人次;发生护患纠纷4例,其中因静脉穿刺失败发生1例;因等候输液时间长发生0例,因护士缺乏责任心发生1例,护士服务热情不够1例,其他1例,。对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

3结果:

儿科门诊输液室成立 静脉输液穿刺队后护患纠纷明显减少,输液队成立前后护患纠纷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成立静脉穿刺队前后儿科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情况比较 例(%)

发生原因 成立前纠纷发生(次) 成立后 (次) t 值 p值

静脉穿刺失败 10 1 8.4904 0.0036

等待输液时间过长 9 0 8.3428 0.003

护士缺乏责任心查对制度不严 5 1 1.9693 0.1605

护士服务热情不够 3 1 0.4154 0.5192

其他 2 1 0.0154 0.9013

4讨论:

4.1表中结果显示,儿科门诊输液室成立静脉输液穿刺队后因穿刺失败引起的纠纷明显减少(p

总之,小儿门诊输液室成立静脉输液穿刺队优化了静脉输液护理人力资源,逐步完善了静脉输液的护理管理,提高了静脉输液治疗的专业水平[4],最大程度的满足小儿患者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和杜绝了护患纠纷的方生。

参考文献

[1] 魏海燕,儿科输液室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第30卷第9期182-183.

[2] 张春凤,门诊输液室成立静脉穿刺输液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实践,[M]当代护士,综合版,2012,5上旬 41-42.

[3] 陈亚光.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湖南教育出版社.

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篇(4)

(1)护士方面:低年资、新入科的护士,实习护士,情绪波动、平时工作欠严谨的护士,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也使护理差错的发生几率增多[1]。各项核心制度执行力不够,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输液过程中巡视不够。

(2)医生方面:有的医生书写门诊病历简单,处方字迹潦草难认,药品书写欠规范,个别医生对一些药物的应用缺乏新的了解,不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3)药房方面:药房发药错误,多发或少发药,注射证书写潦草甚至错误。

(4)患者方面:患者有同名同姓,听错姓名;门诊输液病人的年龄跨度大,来自不同的专科;门诊患者有的早期诊断不明,部分患者病情变化快,输液中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儿童输液时乱走现象;病人擅自调节滴速,更换座位。

(5)其他:门诊输液室停留时间短,流动性大,护患之间彼此不熟悉;病人来院的时间比较随意,使输液时间分布不均匀,一般高峰时段集中在上午,易出现排队长,等候久,病人不耐烦,造成环境嘈杂、拥挤,加上病人病情复杂,用药种类繁多等,此时护士的工作量大、精神疲劳,也易出现失误[2]。药品种类繁多,药名复杂,同一种药物有商品名、通用名、译名等[3],容易因药名混乱而引起差错。少量输液器、注射器存在质量上隐患,输液袋在运输过程中受损。阴雨天地面潮湿易滑。

2.防范措施

(1)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护士各项制度执行力:使各类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诊治并且不断加强各种制度的落实。①查对制度:凡在输液室治疗的患者必须携带门诊病历和注射证,严禁护士执行口头医嘱。接药护士对医嘱内容不明确或有问题时,应向医生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发现药物错误直接打电话到药房与相关人员核对,若错误属实,请药房人员亲自把药送过来,一方面可以加深印象下次改正,二方面可以防止家属或患者来回走动,产生抱怨和不满情绪,致使医患关系紧张。配药者、输液者以及更换药液者均应签名并注明时间,实行护士双签名制。长期输液病人的注射证经接药者、配药者、输液者三者反复核对后,再返回给病人,防止某个环节核对不严而造成失误。查对病人时,护士不仅要称呼病人的姓名,还应问“请问您叫什么名字”?输液前,输液者再次将输液袋上的姓名出示给病人或家属确认,杜绝"音同字不同"实行双向核对姓名制。②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交班护士应向接班护士详细交代患者的医嘱、药物及滴速要求等,保证治疗的连续性。③消毒隔离制度:护士操作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在输液的全过程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一洗手。普通输液与隔离输液严格分开,并且有醒目的指示标记。④巡视制度:每天安排巡视班护士在输液室巡视,对婴幼儿、老年人、特殊用药病人以及诊断尚不明确的患者要加强巡视。严格按要求规范输液滴速,加强观察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或变态反应、输液反应等,尽早正确处理。

(2)更新观念,加强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侵权法》,同时建立统一细化的操作规程,指定质量标准以及应急预案。对护理队伍较年轻、服务态度较差、缺乏沟通技巧的人员,特请有经验的老护士言传身教,介绍亲身工作经验,共同学习,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透明度。我院配药室与输液室之间是用透明玻璃隔开,患者及家属可在外面看到护士配药的过程,让病人放心的同时,对护士操作起到一种监督作用。

(3)加强护士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在强化服务意识的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尤其是过硬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输液安全的重要保证。我院护理部制定了业务培训计划:每季度进行护理操作演示,考核,科室内经常组织穿刺技巧经验交流、穿刺失败原因分析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培养出一大批头皮静脉穿刺操作能手。

(4)实行输液告知服务,维护病人知情权:在输液入口处以图表的形式上墙公示“输液流程图”。护士主动与患者及患儿家长沟通,根据病情、年龄、药物的作用时间做好解释。

不能擅自调节滴速,告知输液速度及穿刺部位固定的重要性。教育家长在输液过程中不能外出,以免发生药物污染、输液反应及其他意外事件不能及时救治。告知病人当天的输液总瓶数,妥善保管输液号牌以便更换液体,防止错拔,漏输液体。我科自2009年7月实行在输液贴上表明输液总瓶数及该瓶为第几瓶后,漏输、错拔情况基本杜绝。其方法为:“2-1”表示该病人今天输液总数为2瓶,该瓶为第1瓶,“2-2”表示总数为2瓶,该瓶为第2瓶。“3-1”、“3-2”、“3-3”依此类推。拔针时护士一定要先看一下输液贴,确定是最后一瓶(2-2、3-3…)并且病人手上已无号牌时方可拔除。

5.重视药物配伍禁忌:由于部分新药没有纳入配伍禁忌表,医生对某些药物之间已存在配伍禁忌认识不足,这就提醒护士不能机械地执行医嘱, 在为患者进行穿刺前仍应该仔细检查加药后液体的性状[4],更换液体时,注意观察输液管道中有无混浊、变色或絮状物,以防发生意外。我科护士发现头孢曲松与奥硝唑配伍后颜色变红,立即汇报护理部、药剂科,经证实后药剂科书面通知到每个科室,以避其他科室再次发生该现象。

6.实行弹性排班:根据输液高峰季节和高峰时段,合理调配人力,缓解输液高峰时的压力,老中青搭配成不同层次的梯队技术队伍,这在儿童输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自从合理弹性排班以来,基本上满足了输液高峰及儿科季节性多发病患儿的输液需求.

总之,门诊输液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的一个窗口。通过输液室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护士的规范操作和职责明确。近年来,输液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减少了护理服务投诉,杜绝了护理纠纷,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2]刘春香,石 娟,陈业芳,等.门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实践及效果[J].全科护士,2009,7(2):329-330.

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78-01

门诊输液室接待的病人病种繁杂、流动性大、病人受教育程度不一、防范心理不一等情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隐患,也使得门诊输液室成了医疗纠纷的好发地。为减少这类纠纷的发生,我们重点对近10余年来我院输液室发生的纠纷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发现诸多导致纠纷的隐患,现总结如下。

1. 导致纠纷的隐患

1.1 药物因素:随着新药物不断问世,近年来药物品种增加,许多药品有多个名称,包括商容易造成混淆[2]。部分药物在连续静滴过程中与其他药品会产生沉淀浑浊现象,造成纠纷的隐患。

1.2 医护人员方面的原因 (1)护士药理知识欠缺,药物知识更新与临床使用不同步,出现盲目执行医嘱。(2)查对不科学。门诊输液患者密度大,同名同姓同龄人员较多,部分患者由于语言不通、听力、视力下降等,当护士查对称呼患者姓名时,容易出现应答错误,造成相互交叉错用药物。(3)巡视不到位。由于输液病患多,工作量处于超负荷状态,患者输液外渗、药液更换不及时等情况,使患者满意度下降。(4)个别护士服务意识差,态度生硬,缺乏沟通技巧;工作责任心及医疗护理安全意识不强;

1.3 医护衔接方面的原因:(1) 处方及注射单书写有误,字迹模糊不清或药物用法,,用量不完善。治疗单字迹难以辨认,医嘱开的剂型与治疗单不相符,导致家属来回修正处方、退费造成其不满。(2)医护缺乏有效、及时的沟通;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未能及时,有效处理造成纠纷隐患。

1.4 患者方面的原因:(1)患者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感,自我防范意识过于强烈;.过度的维权意识及模糊的法律意识;(2)部分患者严重缺乏必要的、基础的医学常识,同时又对护士的健康宣教不信任,不认可;(3)人格变化,因疾病使患者情绪、性格发生变化,过度敏感;(4)对护理要求过高,对护理操作过于挑剔。

1.5 其他原因:(1)门诊各个流程中服务窗口服务不到位,如收费排队、检查等待时间长、报告发放不及时等,极易引起急诊患者的不满情绪,最终就会把不满发泄于门诊最后症结的输液治疗过程中。(2)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病人多,护理人员少,致使工作量大,护理质量下降。

2. 护理对策:

2.1 要把好药品关。门诊患者用药种类繁多,如发现药房发错药和医生写错输液单现象,首先要提醒药房人员加强责任心,严格把关,护士也要认真仔细查对,发现问题及时与药房和医生联系沟通,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 2 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及理论知识学习,熟练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规范,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做到规范治疗;苦练基本功,不断学结经验,掌握老年、肥胖、小儿等不同病人的血管特点,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门诊输液室在醒目位置上张

贴输液患者须知,在输液前反复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交代,并每天安排有专职输液巡视班,维持输液次序,并对输液患者进行输液指导。加强巡视 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患者,主要是针对输液速度、穿刺局部皮肤情况、患者输液反应及剩余药量等,杜绝漏输液或错输液现象。

2. 3 加强医护沟通,正确执行医嘱。通过医政管理,责令门诊医生处方对所用药物的用量、用法等书写认真、正确、明确,若有特殊情况可直接与注射室护士沟通,护士根据处方认真核对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若发现问题及时与首诊医生联系,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2. 4 加强健康宣教 滚动播放常见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预防、预后、生活中需注意事项等视频,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做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等健康教育讲座等。输液室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相对较长,不失时机的与患者沟通、解释,极大地拉近了护患距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了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2. 5 过敏反应药物对须做皮试的药物,皮试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设置药物皮试观察区,告知患者皮试期间必须坐在指定座位,发生不适能够立即处理。对于特殊药物,输液结束后不要立即离开注射室,以防迟发性反应的发生。

2 .6 完善护士人员配备 每天都安排有经验丰富的护士组长协调工作,弹性排班,新老搭配,在输液高峰期加强人手,做到忙中不乱,确保护理安全。

2.7 开展优质护理,提供人性化服务 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实实在在为病人服务。 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3],输液室提供饮水机,纸杯,配备书报、电视等,将病人视作亲友,加强交流与沟通,让病人在陌生的环境里感觉到温暖,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理解,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3 总结

门诊输液室病人是患者在门诊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也是整个门诊流程的症结之地,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法律素质、防范意识,端正服务态度,具备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责任心,改善输液环境,加强卫生知识宣教,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温馨的就医环境,从根本上减少医疗安全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行艳青.门诊静脉护患纠纷与防范措施 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

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篇(6)

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服务,是为患者挂号、检查、诊断、预防的场所,而门诊工作量的高低则反映出一个医院的整体水平。门诊输液室患者多,而患者的流动性大,而且门诊输液室是门诊诊疗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工作性决定了护患关系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因此护患纠纷可能比病房高,输液室的护士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的状态下,如果在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与患者发生冲突[1]。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也随之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得到优质服务,如果我们护士穿刺水平不过硬,在服务上如果说话语气太硬等也很容易导致护患纠纷。

2014年9月~2015年2月我对天地新城分院门诊输液室共发放900张满意服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别对护士接待病人、主动服务意识、对待患者态度、沟通能力、专业技术水平、门诊输液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其中最满意的是接待病人、主动服务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较满意对待患者态度和沟通能力,最不满意的是门诊输液室环境。满意度在90%左右。经过整改,2015年3月~2015年9月再次发放同样张数的满意服务调查问卷,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97%~98%。总结如下:

1 护患纠纷产生的根源

1.1来自社会方面的因素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的维权意识和要求提高。在对医疗费用上涨和医疗保险的不健全的情况下患者表现不太满意。

1.2来自医院方面的原因 ①天地新城管理意识淡薄,护理人员不足;②医院整体环境较差,医院在这一年中有过几次改造、装修给患者带来噪音,造成了患者的不满意。

1.3护士的原因 ①护理人员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我分院加护士长仅5名护士;②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③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④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说话语气有时有些生硬;⑤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够强。

1.4来自患者的原因 ①患者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增加,对医院的特殊性不理解,有时发生过度维权;②患者求治心切,缺乏耐心,加上对医院环境和制度的不理解,有时经过挂号、就诊、皮试、交费、取药最后才能输液,觉得太繁琐;③患者有时将就医行为理解为商品买卖行为,觉得护理服务质量不高;④个别患者瞧不起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

2 如何避免纠纷的发生

2.1天地新城分院为了方便患者做了整体的改造,输液室搬至一楼,在收费和药房中间,避免了患者楼上楼下跑。护士站前移,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大大减少了护患纠纷。

2.2创造清洁合理的输液环境,保证空气新鲜,规范护理行为。护士应提前上岗,着装整齐,精神饱满。上班时间不闲聊,不在患者面前玩手机,接听电话,做到关门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2.3加强服务态度,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护士采取主动观察,主动巡视,主动询问的方式,不断进行换位思考。用一颗真诚、善良、包容的爱心为每一位患者服务,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就医心情,端正服务态度,对抱怨和迁怒这要宽容和忍让,不和患者及家属发生正面冲突、激化矛盾。护士要使用文明用语,语气平和。另外,我们分院输液室为患者提供一次性水杯和开水、温开水,电视,院报,指甲钳,爱心雨伞等优质护理服务。经常给患者讲讲常见的预防知识,得到了患者的好评,降低了门诊输液室的护患纠纷。

2.4严格查对制度,护士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及三查七对,接药时严格按照医嘱核对,如有疑问需确认后方可执行[2]。认真核对患者姓名、药名、剂量、用法等。严格核对医嘱、输液卡及药物的合理性、准确性,用药有无配伍禁忌。给患者输液时要做到叫患者姓名后再反问患者,其自报姓名无误后才可输液。要严格做好输液告知及巡视制度,针对特殊药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记录。我们科室规定一个患者用一个输液架,避免出错。

2.5提高护士的穿刺水平。门诊患者最忌讳的是穿刺失败,所以在穿刺前应仔细选择静脉,根据血管的走向、深浅、弹性,掌握进针的方法,角度固定,力争做到一针见血。患者对护士的技术放心,输液安心,避免纠纷地发生。

2.6合理排班,护士长可以根据个人的业务能力、身体素质、工作责任心、低年资和高年资护士进行合理搭配,弹性排班,在输液高峰期有机动人员上岗,保证护理质量。

2.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输液车,输液椅定时用消毒液擦拭,输液室进行紫外线灯管消毒,保持地面清洁干净。

2.8合理宣教,向患者讲解常见病的防治知识,我院门诊输液室常见要的作用和副作用,输液的注意事项。是患者了解自己和疾病的知识,减少患者对医院的恐惧。

3 结论

总之,门诊护患纠纷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以上的护患纠纷原因的分析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的实行。在这一年中,我们有效地将护理纠纷降到最低,投诉减少,而且得到了患者的一面锦旗,真正意义上改善了门诊的护患关系,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护士也感到了有成就感。

参考文献:

[1]王颖.门诊输液室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4(27):31.

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篇(7)

1.1.1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门诊输液护理,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

(1)净化操作环境。

(2)正确切割玻璃安瓿瓶。

(3)正确抽吸药液。

(4)选择输液配制针头。

(5)安装输液终端滤器。

(6)静脉穿刺进针。

(7)拔针。

1.1.2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门诊输液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

(1)①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种较多、用药种类较复杂等特点,重新规划输液室。在输液室设立输液等待区,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座椅、饮水机等基础设施。②在输液室内设立醒目标牌,以提示患者在输液时应注意的相关事项。③在输液室内张贴治疗流程图及医院平面图,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熟悉治疗的流程及医院的环境。③对于性格急躁或因输液时间过长而产生负性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耐心与之沟通,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2)①护理人员定时在输液室内进行巡视,密切监测患者的输液情况,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②当患者临近输液完毕时,护理人员须及时将其针头拔出。③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与治疗策略,进而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1.2评定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让患者填写我院自拟的护理服务满意率调查表了解其对护理的满意度。该调查表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级别。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对输液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人员对患者发生输液并发症时的应对能力、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输液时的操作水平以及护理人员处理输液故障的水平五项内容。每个单项内容的分数为20分,总分为100分,低于60分提示为不满意;60~80分提示为一般;80~100分提示为满意。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的患者有39例,表示一般的患者有8例,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3例,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8.0%。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的患者有47例,表示一般的患者有3例,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4.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篇(8)

对我院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门诊输液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

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1.1 责任心不强,操作查对不严

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在输液过程中,未加强巡视,不能及时发现输液反应及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对出现的差错反应能力差,不能快速进行处理及报告,最终导致风险事件发生。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是引起护理差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易出现在各个环节,如配药、注射、加液操作前后等。

1.2服务态度较差,沟通技巧缺乏

护理人员缺乏“患者至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服务态度较差,语气冷漠、生硬,不能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解决问题,患者或家属输液前因排队等待,做各项检查,终点站到输液室,心中不满极易爆发,护理人员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方法欠佳,说话方式、方法不恰当极易导致争吵、冲突的发生。

1.3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不够

当前患者越来越注意自身权益的维护,随着《医疗事故条例》的出台,输液卡成为可以公开的资料或证据,输液卡有执行时间漏填,更换液体时间漏填,输液时间与输液滴速不符,迹潦草无法辨认等现象。

1.4专业技术,专业知识掌握不熟练

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精湛,对于难度稍大的静脉不能做到一次成功,,增加患者痛苦,引起患者不满及投诉。

2 防范措施

2.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核对的方式采用主动式提问,即让患者或家属自己说出姓名,效果比护士说出来好,避免了病人未听清或以为是自己的姓名就答应而发生输错药的情况发生。同时门诊病人无床号,在就诊的患者中,同名同姓的患者常有发生,护士在配药、注射、加药的各个环节中,除了核对姓名外,还要核对姓别、年龄等。

2.2规范各班职责,

2.2.1 我科在原来的岗位上曾设一个接药班,病人到输液室后,有一名接药护士负责核对药物,查看费用、抗生素的阴阳性标记,向患者做好宣教:共有几天药,一天有几组。核对无误后交给配药护士。

2.2.2 配药护士再次核对、签名,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及配伍禁忌将药配置好。

2.2.3 注射护士在注射前后分别进行核对,并注明穿刺时间及签名。

2.2.4 大厅巡回护士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查看是否有输液反应、输液部位是否渗漏、输液滴速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解决患者所需,对出现的问题妥善进行处理,不能解决的及时报告护士长。

2.3 规范输液卡 要求字迹清晰,我院重新设计了输液卡的样式,较原来书写直观,项目有药名、剂量、时间、姓名及天数。并要求护士拔针签字。

2.4 健康教育 输液大厅设立教育园地供患者及家属学习,使他们了解输液须知,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护士对患者所输的药物告知其药理作用,对特殊药物如氨茶碱、甘露醇等输液速度要求及不良反应进行告知,并对疾病康复知识进行告知。

2.5 树立服务观念,强化业务水平 定期组织护理服务讲座,灌输“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服务宗旨,在工作中努力为患者排忧解难,接待患者态度和蔼,耐心细致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处处为患者着想。开展护理人员穿刺比赛,每季度对病人点名穿刺的护士和满意度高的护士进行奖励。定期组织理论考核,掌握内、外、妇、儿等科常见疾病的病情观察及急救处理方法,对输液并发症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度抢救程序,并在实际工作中演示,每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

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与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质量越来越高。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的自我完善,严格护理操作流程,严格查对制度,输液室护士必须了解输液室存在护理安全隐患,掌握防范要点,才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与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篇(9)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管理、医护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输液安全,我院不断优化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优化流程

1.1加强药品管理 以往患者需要每天来回带药,经常发现药品磨损,玻璃针剂裂痕或破损,患者对药品缺乏了解而保存不当,如该避光的药没避光,该冷藏的没冷藏,或者来输液时所带的药品数量不正确,以及药房发错药不能及时发现,造成药品安全隐患较多[2]。为了加强用药管理,我院门诊输液室制作了药品存放柜,统一存放长期输液患者的药物。药柜里将不同患者的药物和治疗卡分隔放置,并在格子前插上相应患者的信息卡,如姓名、性别、开始寄存日期等,并上锁。当患者输液结束后,护士提前摆好患者次日需输入的药物,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等待输液的时间。

1.2自制床头牌 设床头牌信息为:患者的床号(座位号)、姓名、性别、年龄等,电脑统一打印,一式2份,一份插至患者输液药物的摆药盒上,另一份插至患者的座位椅上;以利于护士接瓶时的核对。当患者输液结束后,拔针护士及时撤除患者的床头卡信息。通过核对床头卡信息,能有效的识别患者的身份,同时也避免了护士接错瓶的现象。

2 综合培训

2.1理论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科室每周组织护理人员关于输液有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并于每月月底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2.2应急预案演练 科室将"常见输液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表现和处理措施"以及"输液突发事件的类型和应急处理"制成文件夹,供护理人员学习和查看。科室每月对输液相关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行了应急预案演练,并于月底进行抽考或提问,发现合格率低或经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和考核,直到人人熟练掌握为止。

2.3总结分析 ①科室设一名为门诊输液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组长,每天依据医院制订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护理质量的全面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录、反馈问题并及时改进[3];②组织1次/月科室质控会议,讨论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做好记录;③科室建立"护理不良事件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并登记。

3 评价指标

3.1分别于2013年1月(实施前)和2014年1月(实施后)科室对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应急处理能力、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等4项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从中抽取60份进行对比。

3.2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

4 结果

通过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后结果表明,护理不良事件下降、护理人员理论水平提升、应急处理能力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 讨论

5.1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如表1,护理人员通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后,从90%上升到100%。

5.2科室每月对输液相关的突发事件进行了应急预案演练,并于月底进行考试和提问,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如表1,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从83.33%上升到98.33%。

5.3通过加强对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全面质控和整改,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16.67%下降到0.05%,见表1。

5.4优化输液室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对输液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应急突发事件的掌握,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科室不定期对输液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可见,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86.67%上升到96.67%,见表1。

门诊输液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的一个窗口。通过完善输液室的管理,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近年来,输液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减少了护理服务投诉,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门诊输液室自我总结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1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18-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共有输液躺椅90张,床位45张,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并在输液中心进行输液的1370例患儿,其中,男性708例,女性662例;急诊输液309例,常诊输液1001例,辅助检查需建立静脉通道60例;婴幼儿568例,占41.4%,5-10岁的患儿501例,占36.6%,10岁以上患儿301例,占22.0%。未使用电子门诊输液系统前,对我科室关于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为,满意度为90.6%。

1.2 方法 对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于我院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输液的1370例患儿,结合患儿年龄的特殊性,和门诊输液中心的特殊的嘈杂的环境,实施具有针对性和人性化的电子门诊输液系统,对患儿和患儿家属对使用电子门诊输液系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并与未使用电子门诊输液系统时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1.2.1 来院接诊 在患者前来就诊,办理输液等手续时,也是电子门诊输液系统的一部分,提高满意度必须从患儿进入医院起就体现出来,以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给予患儿家长指导和帮助,态度和善,服务周到,给就诊的患儿和患儿家属家的温暖的感觉,缓解患儿及家属的紧张和恐惧情绪[3]。

1.2.2 输液前 要特别注意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心理的护理和开导。输液前,由于紧张或恐惧等原因,患儿及家属常常会有较大的心理起伏,会不断向医护人员询问手术的相关信息以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这时候的护理人员需要显示足够的耐心,切忌表现不耐烦的情绪带给家属更大心理压力,细致地对患儿进行护理,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思想工作,安抚患儿情绪,增强患儿自身以及患儿对护士的信心,克服畏难心理[4]。

针对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首先要给患儿及家长以心理安慰,并主动与家长交流,仔细询问病情,态度热情、和蔼、耐心,使用通俗易懂的医学术语,讲明病情,介绍静脉输液的一般知识、治疗原则及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儿及家长从科学的角度认识静脉输液,争取积极配合。

1.2.3 输液过程中 无线呼叫,使病人需求及时应答。输液过程中,巡视是护理的重点看护阶段,尤其是患儿的年龄的特殊性,在对患儿的生命体征随时观察的同时,还要给予患儿深切的关怀,在患儿哭闹不止时,在言语上安抚或者提供小玩意分散注意力,随时注意患儿身体变化,是否有什么并发症出现的征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P

2 结 果

呼叫率大幅度减少,投诉也大幅降低,使用电子门诊输液系统进行输液获得患儿和家属的一致好评,患儿家属对使用电子门诊输液系统进行输液的满意度较之未使用电子门诊输液系统时有较大的提高,90.6%提高到99.2%,见表1。

3 讨 论

3.1 传统输液系统模式

3.1.1 传统输液系统模式 药房―护士接单台―手写输液单―继续呼叫病人―输液工作的开始―护士处理―人工核对。

3.1.2 缺点 ①容易出现误差。②输液室环境嘈杂。③病人呼叫时间长,护士相应时间长。④护士工作压力大。⑤考核管理难度大。⑥工作效率低下。

3.2 电子门诊输液系统模式 录入医嘱-连接输液处方-条码打印-条码关联-配药-自动叫号-穿刺核对扫描――输液动态监控-药物统计-工作量统计

3.2.1 患者在就诊时,首先通过医嘱系统录入医嘱,随后经过护士站系统点击后,移动输液系统会自动编号并安排床位,然后打印病人识别码及相关输液瓶贴等信息,该系统还能自动叫号输液。该系统规范、简化了相关流程,能正确识别药物及患者,自动、正确地统计工作量。在方便患者的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及工作压力,达到了让病人和陪人员满意的目的,维护了科室诊疗秩序,提升了服务品质。

3.2.2 该系统采用条码双联标签使用,可保证用药安全;条码扫描核对,使“三查七对”更简单省时;无线呼叫,使病人需求及时应答;同时简化护士工作流程,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杜绝用药差错事故,减少病人呼叫等待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效的多项数据统计,既实现护士工作量考核,也提升医院在药品管理方面的决策能力,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社会效应。

总之,使用移动电子门诊输液系统进行输液有利于门诊输液中心秩序的维持,深化“安全服务”,实现医护人员与患儿之间动态的信息核对、交换和匹配,确保门诊病人输液的安全,有效改善输液中心的环境,有利于患儿更好地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儿和患儿家属对输液中心护理的满意度,间接为医院宣传,赢得良好的口碑,增加医院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国斌,易学明.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打造人性化门诊服务流程[J].医院管理杂志,2005,(06).

上一篇: 实习带队教师工作报告 下一篇: 派出所法制员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