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7 01:56:53

牧童教案

牧童教案篇(1)

我们抽样调查,留守儿童(双方外出务工和单亲父(母)外出打工)有66 名,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其中单亲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18 名,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26 名,分别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7.3%和39.4%。这66 名留守儿童中有12 名由祖辈照管, 另有2 名由亲戚照管。从自律和自理情况看:良好的为20 名,中等为41 名,差的为5 名;从思想道德品质情况看:良好为18 名,中等为24 名,差的为12 名;从学习情况看:良好为16 名,中等为18 名,差的为32 名。

(二)牧区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校牧区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我们了解到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呵护与教育监管,在生活、学习、行为、心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表象之一是身体发育不良。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 大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经常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无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问题表象之二是学习普遍较差。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 大多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上课纪律性差,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低下;个别旷课逃学,沉迷于玩游戏,学习成绩下滑较为明显。

问题表象之三是行为习惯不良。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控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主要表现在挑食挑穿、乱花钱; 有的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调皮捣蛋,不听从代养人的管教,顶撞祖辈,我行我素;有的在学校里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吸烟、打架;有的甚至胆大妄为干一些违法乱纪之事,成了问题儿童。

问题表象之四是心理出现偏差。留守儿童正处在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容易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不合群、易冲动、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差;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强。

二、牧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缺失

一个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家庭的正确教育,并且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牧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也可能是亲朋好友,也有可能是哥哥姐姐,这些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是缺失的。这部分牧区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了亲情的缺失。这时监护人会对牧区留守儿童倍加溺爱,管理疏松,要求不严格,在他们的眼中只要牧区留守儿童有饭吃,有衣穿,身体健康,安全不出问题就万幸了,就尽到一个临时监护人的责任了。

(二)学校教育缺位

由于牧区留守儿童是近几年的一个新生的事物, 因此对牧区留守儿童这部分特殊群体的研究还没有成熟, 更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可谈,教育缺乏针对性。另外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共性教育, 对共性中的个性教育往往忽略, 这部分新生的社会群体就在学校里被漠视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还有由于牧区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与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与学校不能及时沟通,缺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教育, 导致牧区留守儿童这部分特殊的社会群体的教育令人担忧。

(三)社会教育缺乏

由于我们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 生活还不够富裕, 社会力量对牧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可以说几乎为零, 社会政府对牧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责任是严重缺乏的。

三、解决牧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牧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涉及一代牧区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事, 是关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大事,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共同关注,多管齐下,真正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一)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并关注牧区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把他们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立健全学校关于牧区留守儿童教育制度,凸显学校教育的主体性

学校要根据校情和本地特点,建立校内牧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机制,成立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组长,班主任为副组长,科任教师为组员的领导机制,各司其职,多管齐下,营造良好的有关牧区留守儿童教育的氛围,让这部分特殊群体感受到学校的温馨和师生的关怀,在牧区留守儿童的生活上和学习上都应该给予帮助,在心理上给予亲情般的关爱和科学有效的指导。还应建立健全牧区留守儿童的个人成长档案和相应的长效监测制度,对牧区留守儿童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给予正确的分类,并给予相应的教育管理。

(三)强化牧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营造牧区留守儿童的温馨生活环境

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牧区留守儿童要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离不开温馨的家庭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中孩子的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作为父母要尽父母的责任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要把教育孩子和搞家庭创收两手抓,并且两手都要硬。另外,作为牧区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等祖辈, 亲朋好友, 哥哥姐姐们,要改变陈旧的观念,重视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

牧童教案篇(2)

在牧忙季节,留守儿童到学校住宿,同时在食堂吃饭,学校为寄宿的留守儿童配备了生活老师,从生活、学习、娱乐、心理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关爱和呵护,实行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护。留守儿童之家的成立让孩子们感到了家一样的温暖,让他们在温馨、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同时解决了牧民家长的后顾之忧。

在关注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我校更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关爱与交流,常常自我封闭,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我校积极筹措资金,精心设计,现已建成面向全体师生的“心灵小屋”心理健康咨询室,分别是音乐、阅览放松室,2间个体辅导室,心理宣泄室,小型团体辅导室(能容纳20人),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教师。牧忙季节,学校积极组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学校还设置了学生心理信箱,使学生把一些不愿直接与老师交流的问题通过信件投入心理信箱,由心理教师解决。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设心灵驿站,不断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为了使教育能做到有的放矢,我校还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注册时各班主任将父母上“羊房子”的情况、家庭成员等基本情况进行逐一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记录他们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情况。学校通过向监护人打电话、写联系卡、家访、召开留守儿童及监护人座谈会等形式,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倡导“爱心妈妈”结对活动,倡议和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女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做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每位“妈妈”都进行一对一的结对,爱心妈妈们以慈母般特有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谈心。还有的妈妈洗床单被套等孩子们做起来有困难的事情,把自己帮助的孩子带到家里让他们洗澡,给他们改善生活。通过结对活动,让留守儿童不但感受到了“爱心妈妈”的无限温暖和关爱,而且更感到有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所有留守儿童脸上都绽开幸福的笑容。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对班主任有明确的要求,班主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他们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时时加以关注,给予关怀,让他们和班级每一位同学一样都能积极向上,在他们中间架起情感桥梁,给每个同学以希望,使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乐于奉献;作为班主任时刻把他们放在第一位,对自己要求严格,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对待“留守儿童”,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帮扶工作,从各方面关心留守儿童,做留守儿童的知心人、贴心人。

牧童教案篇(3)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著名画家戴嵩虚心接受小牧童建议的感人故事。初读文本,不仅为戴嵩向牧童请教的虚心和从善如流的感动,更为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敢所震撼。他的真诚勇敢、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所以在文本价值取向上我稍稍倾向了后者。可一看文章的题目是《画家与牧童》,而不是《牧童与画家》。转念一想,画家应该是文本人文内涵的“核心”。牧童与众人的人物心理剖析都可以整合在画家“虚怀若谷、淡定超然”的角色体验中。再读文本,开始教者和作者的对话,我总是时不时地问:“这究竟在讲述什么?用意何在?启示何在?”最后读文本,就是揣摩自己的阅读过程。三读文本后我制订出这样的教学目标:(1)借助重点词,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感悟与品味,让原本沉寂的文字变成富有个性的生命存在。(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画家和小牧童的优秀品质。我努力从整体着眼,采用对比感悟:在上课开始,我把课题写在黑板上。“画家”写得稍大,“牧童”写得小一些,接着请学生猜一猜我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答案并不唯一,有的说画家是大人,牧童是小孩,他们的年龄不同;有的说他们的身份不一样,画家是很有名的,牧童是放牛的孩子,默默无闻;还有的说,他们住的房子不一样,画家的房子大而宽敞,牧童的只不过是小小的、矮矮的茅草房。然后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品读文字和感悟情感中获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共振。最后重新改写课题,把小牧童写得和画家一样高大,让学生感悟画家虽然名气大,但很谦虚诚恳,牧童虽然年纪小,却胆识过人,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都有各自难能可贵的品质,两者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觉得这一点抓得准,便点亮了课堂,走进了教材。

二、撷取一“赞”一“贬”

解读了画家与牧童,好像任务已经完成了。再去触摸文本时我觉得在故事中,那个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的大画家戴嵩与骑在牛背的小牧童,那群围观群众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和小牧童“画错了!画错了!”炸雷般的喊声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事中“观众”倒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众人”一致的价值判断会给“场”中的其他人以一种强势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使你归同于大家的共性认识。此时你如果标新立异,很容易就会被认为是“另类”,从而产生集体的“排斥”,使你的心理受到来自集体的压力。当我这样解读“众人”的行为与言语时,就不会孤立地去理解他们的“毫无主见”“阿谀奉承”了。教师应该把自己当成“众人”中的一员来亲近“众人”,这样才不会片面地歪曲“众人”的思想。假如我当时也在场,看到画家画好的《斗牛图》,我会觉得自己也加入了纷纷赞扬的行列中去。让我们再做这样的假设,假如众人中也有人发现了《斗牛图》的笔误之处,是否他也会像“牧童”那样说出画家画作的错误之处呢?这就是我在解读“众人”心理时得到的,当我这样客观地解读“众人”的形象之后,就可以公正地来设计感悟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当画家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时,你会怎样赞叹?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一幅绝妙之作,好一枝神笔,果然名不虚传……”紧接着峰回路转,让学生想象当牧童说出画家画错了时,你想到刚才自己那么喜欢的画作居然遭到一个小孩的质疑,那又会怎样?人群中发出了质疑:“小牧童胡言乱语;一个小小的牧童,竟敢指责大画家,真是不识好歹。”最后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当你听到牧童详细地说出画家画错的地方,并做了合理的解释。戴嵩听了连连拱手道谢,却表现得那么心平气和,那么和蔼可亲,那么虚心真诚。我们常人往往在听到别人的指责后会生气,甚至恼羞成怒;在孩子心中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让孩子们再次感受到这位大画家的人格魅力。

三、以“赞”结尾,余音缭绕

一堂好课的结尾,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点,它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的作用,还起到画龙点睛和再现主题的作用,取得“课虽尽而思未尽、意无穷”的效果。我是这样引入的:多么勇敢的小牧童,多么可敬的大画家,读到这儿,你最想赞美谁?我们可以用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孩子们有的竖起大拇指,表达对画家和牧童的赞美,有的画一张笑脸,笑脸里写满了小牧童惹人喜爱的形象,有的串联了两个闪闪的五角星,串出了小牧童和大画家的高大形象。还有的用小红旗代表着画家和牧童的人格就像一面红旗迎风飘扬。这一开放性问题,再次拨动了孩子们心灵的琴弦,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情感得到升华,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牧童教案篇(4)

一、开展课外活动,积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课外活动,如创办读书角,开展朗诵故事会、读书报告会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加强课外阅读,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那么学生就能在掌握多种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能力,并实现创新。

二、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想象力是实现创造思维的基础,有了丰富的想象才能有新的思维,才能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确实,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而在语文教学中,更是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将抽象的内容以自己独有的想象力去丰富,去润色,才能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中的内涵。如教学《牧童》,其中的“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学生在基本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们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试想一下,诗画中的牧童吃饱了连蓑衣都不脱躺在了月光下的草地上,此时的牧童在想什么呢?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认真思考一下,有的学生认为牧童是因为放牧太累了,所以才想要懒懒地休息一下;有的认为是月亮很美,牧童想欣赏美丽的月色;还有的想到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认为牧童是因为思念家乡才有如此举动。当我们引导学生进行了想象后,学生们不仅对诗画中的意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想象到了李白的诗句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还有效帮助他们巩固了从前的知识。

三、开启求异思维,促进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我们应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多向性思维的发展,让他们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找出不同的答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们要跟随新课改的步伐,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认识课外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从而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天地。

牧童教案篇(5)

教学设计中的反思,可以预见自己在设计安排上是否合理,对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思考和准备。如我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由于这课内容较长,难理解的句子较多,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我反复研读教材,又搜集李博士的事迹,深深被他的奉献精神感动。但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受感染,心灵受到震撼呢?通过反复读课文,我设计了问题: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请默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做好批注,大声朗读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一下子抓住重点,学生通过抓重点句子来突破难点。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桥”的意义,我还从网上搜集近年来大陆与台湾互帮互助的资料,学生在具体事例中感受到了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二、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在执教《牧童与画家》时,课堂上的灵机一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牧童与画家》主要写了牧童在大画家戴嵩面前,敢于直言不讳指出画的缺点和戴嵩虚心好学的品质。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小黑板上重点要讲的一个句子竟然发现有一个错别字,“暖”字写错了。这真是教学准备的失误。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何不见题发挥呢?于是我向学生提问:“文中的牧童很勇敢,发现错误大胆指出,我们二(6)班肯定也有像牧童一样善于发现、敢于指出问题的同学,看看在哪里呢?”果然,一位同学把手高高举起,大声说道:“老师,您把“暖”字写错了。”所有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像这位同学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乘机引导:“这位同学真是火眼金睛,而且勇于在课堂上给老师提出问题,很了不起,你也像小牧童一样值得我们学习。”课后老师们都觉得,我把课堂失误巧妙转化为教学机智,值得借鉴。

三、教学后的反思

牧童教案篇(6)

在重新梳理了上节内容后,请学生回答三个牧童各自找的幸福是什么,当表格中罗列出三个牧童所做的事和所获得的感受后,我让学生把目光注视到三个牧童所做的事情上:“为什么第一位牧童认为医治病人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因为医治病人,能把健康带给病人,所以第一个牧童觉得幸福!”

“因为医治别人,就帮助了别人,别人开心,牧童就觉得开心!”

“是啊,帮助了别人,自己也觉得幸福。但,孩子们,要想治病救人,必须付出怎样的努力呢?”

“他要学习很多知识。”

“他要很辛苦地了解病人,要学会很多治病的办法才能救人。”

“是啊,不要认为治病救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想更好地医治病人,将健康还给他们,第一位牧童要付出很多艰辛,他要夜以继日地学习,研究医术,解剖人体等,然而对于这样的付出和辛苦,第一位牧童却为什么都不说,也不和同伴吐露呢?”

孩子们陷入了思考:

“我觉得,他觉得这样做能帮助更多的人,他觉得值得。”

“他觉得这一切没什么好说的,只要通过这样的努力就能帮助别人,一切都是值得的。”

“要救别人,就要学习很多知识,所以他觉得做这些,他很幸福。”

“说得真好,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别人,在第一位牧童眼里,这些虽然辛苦,但一切都值得,他觉得其实这也是一种幸福。那第二位牧童和第三位牧童呢?你们能看到他们感受的幸福背后付出的努力吗?”

在这样的解析下,孩子透过“做过很多有用的事、耕种”等词句,谈到第二位、第三位牧童为找到各自的幸福付出的努力:

“第二位牧童做消防员,进入火海救人时,会有生命危险,但第二位牧童不在乎。”

“第二位牧童做过很多事,在这些事情中他可能会碰到很多苦难,做船员会在海上遇到暴风雨,火车上的生活很辛苦,但他觉得能帮助别人这一切都无所谓了。”

“第三位牧童在烈日底下,太阳火辣辣地照在他身上,豆大的汗水从他的脸上冒出,这么辛苦,他也不觉得累。”

……

孩子们渐渐看到了三位牧童背后付出的辛苦画面,也进一步感受到了,在三位牧童眼中,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付出的艰辛也是一种幸福。这样剖析后,我让孩子们根据三位牧童的经历,写写自己体会到的幸福。孩子们马上奋笔疾书,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写在了书本上:

“我觉得幸福就是助人为乐!”

“幸福就是帮助了别人,别人方便了、快乐了,我就感到幸福!”

“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了别人,那就感到幸福!”

这一句句精简而独到的话语已经告诉我,他们从这篇文章中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幸福,我觉得这远比课文中的智慧姑娘直接告诉三个牧童的话更深刻地印在孩子们的心中。因此,在孩子们陈述完自己对幸福的定义后,我忍不住夸赞:“你们知道吗?我看到了一位位智慧的女儿和智慧的儿子!”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个个咧开嘴笑了。

二、反思:细读文本,透析文本背后的资源。

“浅阅读”如今已成为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人们用它描述一种阅读态度、需求和取舍。“浅阅读”不仅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而且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比比皆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浅阅读”现象泛滥,学生真正亲近文本、走进文本的时间不多。如一些语文老师一味鼓励学生把读懂的意思“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甚至一堂课一“说”到底。但阅读并不完全为了说,更不是其他科目的附属品。课堂上学生说得多了就挤压了读书与思考的时间。读得不多,思考不深,说得肤浅空洞在所难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种快餐化的“浅阅读”体现在阅读教学中是对“意的追逐”,读写人的文章,目的是概括出这个人的品质;读叙事的文章,则要揭示包含的道理,一节语文课到最后往往成了思想品德课,甚至有时演化为科学课、历史课等。

在“浅阅读”的影响下,学生无法通过细致反复的阅读,对文本蕴涵的深厚意蕴做出正确的理解和感悟,缺乏深度的思考、感悟、咀嚼和品味。文本阅读停留于表层,读得少,读得浮,甚至出现了误读、错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简单肤浅,未曾留下语言、形象、情感。师生对话短平快,生成性内容少,学生阅读能力没有得到真正提高,不能体现出教学的有效性。

窥视“浅阅读”对教学的危害,“细读文本”应运而生。何谓文本细读,其实就是对文本语言文字和人文思想进行细致、有效的阅读体悟。“细读”的根本是立足文本,也就是“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蕴涵的深厚意蕴做出“丰沛的阐释”。

牧童教案篇(7)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新疆哈萨克族的一首民歌,旋律欢快、活泼,表现了牧童在天山脚下辽阔大草原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简短精练,可分为四个乐句,起、承、转、合。特别是第三乐句连续四个小节附点节奏的运用,更容易形成节奏上的难点。所以,虽然这首歌非常简短,但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教学目标:

有三个分别是:一、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牧童之歌》,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牧童放牧时愉快的心情。同时教师有关“新疆”的信息传递中进一步了解新疆秀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抒发对新疆的赞美之情和喜爱之情。二:行为与能力目标:掌握新疆音乐节奏-----马蹄声。能用欢快的情绪,和多种形式演唱新疆哈萨克族歌曲。三、拓展目标:在音乐活动中交流和展示有关“荔波少数民族”的信息,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歌曲中的连续的附点部分的演唱。

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感受新疆的地域风情

教师以分享的的形式带领学生欣赏新疆宣传片,把学生带进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意境,我利用动感的视频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营造了浓浓的学习氛围。也让学生了解了本首歌的地域背景。

第二个环节:歌曲教学。

1.播放歌曲《牧童之歌》学生闭着眼睛听后歌曲,然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哪些优美的景象?这个环节让学生初听歌曲,对歌曲有个初步的感知。同时养成良好的听音乐和感受音乐的好习惯。并通过自己想象描绘出画面。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贴成一幅完成的图片,这个过程让学生的感知和想象有一个形象的支撑更加立体化。

2. 出示歌谱:(1)要求学生打开书,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内容在书上的哪一页,不会造成完全脱离书本。有节奏朗读歌词。在读歌词的同时初步掌握歌曲的节奏。(2)通过看画面记歌词,而不是单纯乏味的背诵歌词。这种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歌词背下来。同时让学生能一直沉浸在美丽的情境之中。(3)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模仿“lu”的发音,教师及时说像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小猪宝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用“lu”音跟钢琴模唱旋律。让学生对旋律有更清晰更具体的感知。

3.配上歌词完整的演唱一遍,让学生对歌曲整体感知。

4.本课难点。附点节奏训练。

首先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什么地方最难唱。

播放马蹄声,学生模仿马蹄声。再出示附点节奏,(通过出示马蹄声,同时让学生了解歌曲是来源于生活的。)

2/ 4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两个节奏的不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行节奏练习。及时灌输“附点”这个音乐知识。然后再读一遍这两个节奏让学生感受有附点和没有附点的不同。同时加入歌词读一读,再听一听,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难题,同时能拥有成功的喜悦感。

4.歌曲情绪的处理。

让学生听一听新疆小朋友是怎么唱的,从而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速度和情绪上的不同,进而对自己的演唱进行改进。

之后变换演唱形式,让学生对演唱的形式有个简单的了解知道之前是齐唱,现在是小合唱。请一名同学领唱,一名同学指挥。老师提醒学生用欢快的情绪带上笑容来演唱。这个小合唱我觉得学生表现得很好,我也及时的给予表扬,说如果有合唱比赛同学们肯定能拿第一。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热情的进行表演。

为了把牧童放牧的心情表现得更淋漓尽致,要求学生自创舞蹈,教师及时给出一些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师生一起跳起来,把整堂课推向高潮。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新疆游玩了一番,同学们觉得新疆怎么样啊?那么你们对我们的家乡的音乐了解多少呢?让学生先说一说本民族的语言,激发学生了解本民族歌曲的冲动。教师演唱一首水族歌曲,让学生通过欣赏水族歌曲让学生了解家乡民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感情。让学生们跟着学唱一两句。这个时候有学生问歌词什么意思,我及时的做了讲解,(今天有远方的客人来到这里,我们很高兴,请远方的客人喝下一杯糯米酒,留下来做客。)并让学生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到来的老师和领导,让学生了解本地的少数民族都是热情好客的。

在通过多彩贵州宣传片的播放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贵州的民族风情,同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让学生觉得原来自己的家乡这么美。让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同时教育学生要好好学生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最后,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习的歌曲,让学生回到草原作一个快乐的小牧童跳舞唱歌离开教室。

牧童教案篇(8)

由于青海牧区儿童存在诸多营养不良问题,严重影响牧区儿童健康成长及牧区稳步发展,对此,解决牧区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对此,本文选取我院在2008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所接诊的80例营养严重不良的牧区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08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所接诊的80例营养严重不良的牧区儿童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在1-5岁,平均年龄为3.2岁;男童50例,女童30例,男女比例为5:3。对这些患儿的诊断参照WHO所规定的年龄、体重以及生长发育的标准,而进行营养不良的诊断。具体措施有:首先,检测患儿的身高体重,测量全部应用卧式测量床(5岁以下)/身高坐高计及电子秤,同时医护人员在旁注意检测的结果。其次,进行Z评分法,这些儿童的营养状况全部应用Z评分法,用其性别、身高、年龄、体重等参考值实施个性化的评分,低于评分标准的就是营养不良患儿。

1.2方法在诊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精准地询问患儿及家属的生活方式、喂养方式及喂养内容、居住的卫生条件、父母的医疗卫生素养等,此后,医生依据这些情况,为患儿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同时针对以上问题,医护人员为患儿及家属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1]

1.3统计学方法在文中,笔者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是在使用SPSS17.0软件来详细分析统计的,同时为加强可信度,本文的计量的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χ±s)来表示。同时每个因素的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比较滞后,相关的医疗卫生设施及知识普及比较落后,尤其人烟稀少的牧区儿童营养不良现象比较严重。对于高原牧区儿童而言,严重性的营养不良会造成儿童发育不良,其智力发展缓慢,死亡率升高,使其难以与正常儿童健康成长,这对以后步入社会,有加大的障碍,对此需要科学的治疗和精细的护理,这样才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

对于以上问题,首先政府及卫生机构应该加大对牧区的宣传教育,普及婴幼儿合理喂养的健康知识,同时针对牧区的实际情形,为其分发维生素,以弥补高原所欠的营养物质;其次,在喂养方式中,建议牧区实施母乳喂养,采取正常健康的方式,如果条件不允许,在应用牛乳喂养时,适当再添加白糖及合理的添加剂,进而满足儿童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第三,建议牧区牧民改善居住环境,做好家庭及个人卫生工作,为小孩的成长构建一个健康的环境。[2]对于出现严重营养不良患儿,应当立刻实施营养支持治疗,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将患者所需的营养通过液体注射或者输入患者的体内,及时满足了患者的营养需求。在早期综合性的营养治疗过程中,除了以上治疗步骤之外,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护理,例如饮食、卫生、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等,并且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3]

综上所述,青海牧区5岁以下孩子营养不良比较严重,对此,应当结合实际问题,向牧区宣传正确的喂养方式,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同时在牛乳中适当添加白糖等有效添加剂及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进而改善儿童影响不良症状。

参考文献

牧童教案篇(9)

[中图分类号]R181.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136-02

自1998年9月在色达县歌乐沱乡对69例成人调查中发现大骨节病患者21例,按照四川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分别于2005、2006年对居住并长期生活在该地区7~13岁儿童进行监测,用以评价大骨节病在高原地区的活跃程度,分析流行因素,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色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歌乐沱乡1998年9月成人大骨节病调查;2005年4月、2006年5月对7~13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和X线片检查登记表;人口、地理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资料来源于大骨节病活跃病区监测点调查表。

1.2 方法

按照四川省大骨节病调查监测方案和大骨节病防治手册诊断标准(GB16003―1995),对接受检查的人群进行临床检查,摄手指、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X线片,对7~13岁儿童拍摄右手正位X线片,在X线片下观察成人关节变化和儿童指骨骨骺端、干骺端的变化以及有无缺损现象。

1.3 数据处理

整理数据资科,建立Excel数据库,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监测结果

在1998年9月开展对歌乐沱乡15岁以上69例成人大骨节病调查中,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检查,确诊患者21例,按照“四川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分别于2005年4月、2006年5月对该乡四个行政村人口、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7~13岁儿童大骨节病进行监测,其临床和X线片检查结果。

2.2流行概况

自1998年开展监测以来,发现大骨节病在20世纪70~80年代在该地区流行,临床检查患者手指、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多处受累、变形,丧失劳动能力。通过1998、2005、2006三年的监测发现大骨节病的临床检出率、X线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在7~13岁儿童中临床检出手指关节变形55人,X线检出7例儿童,其中手指骨关节变化缺损,骨骺端4例、干骺端3例,男性儿童X线检出5例,女性儿童X线检出2例,男女性别比为2.5∶1,男性儿童多于女性。

3 讨论

3.1 色达县歌乐沱乡大骨节病检出率下降原因分析

大骨节病是全身性疾病[1],多发为对称性关节受累,广泛横纹肌萎缩,然而内脏改变相对轻微,基本不影响智力发育,亦不影响生育,患者多为幼年感染,成年发病,成年后进入病区生活不发病。目前对大骨节病的致病因素还不完全明确,发病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习俗有关,能采取的预防是移民搬迁,病区换粮,改水等综合防治措施。歌乐沱乡位于色达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110公里,海拔3 160 m,属高山洼谷地貌,是藏族聚居地,为半农半牧区,坡陡谷深,多为幽深高山峡谷,属山原凉温带气候,年均气温5.7℃,最冷为一月,为-5.5℃,最热七月15.7℃。日照率为56%,年均降水量780 mm,无霜期100 d,年内有冰雹、霜冻、洪涝等自然灾害,对人、畜、农作物、牧草有较大影响。群众多居住在半山腰,全乡耕地面积739亩,耕种的土地多为砂土,农作物以青稞、小麦、碗豆、葫豆等为主,主食以自产青稞为主,采用传统的粮食生产加工方式,在病区患者家中调查时发现,储藏的青稞中有霉变的颗粒,发病与目前研究的T-2毒素致病有关。随着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和九年义务教育制的实施,病区群众食用外地生产的粮食数量增加,儿童在学校读书实行寄宿制,与20世纪70~80年代人群相比,减少了自产粮食的摄入量,儿童在校读书实行寄宿制,大量食用外地生产的粮食,摄入本地自产的青稞较少。按照大骨节病对病区活跃程度监测,5~13岁儿童中无新发病例;手部X线检查仅有指骨骨端改变的病例;在X线改变者总数中,干骺端有改变者在10%以下的标准,因此,色达县歌乐沱乡大骨节病为静止病区。

3.2防治对策

通过监测资料分析,色达县歌乐沱乡大骨节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同时,还应采取移民搬迁、改土、改种经济农作物、改水工程,加强对大骨节病病区群众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逐步改变病区群众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并加强对病区活跃情况的监测。

牧童教案篇(10)

1. 抓住儿童心理特点,确定阅读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复杂的心理活动。 而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和“衍生性动机”密不可分的。所谓“衍生性动机”主要是指个体与环境、自身发展相关的动机(如亲合和依赖、支配和顺从、成就和赞许等)。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对学科知识还没有太多的理性认识,在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他们学习的热情与动机更多的来源于对教师的感情和对文本内容的兴趣。 有的心理学研究者,干脆把兴趣和情感本身就看成是一种动机:“所谓‘兴趣’,也是一种内在学习动机。这是学生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是在愉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令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类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由此可见,低年级学生感悟文字必须建立在对语文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上,并在保持兴趣的同时,进行理性知识的建构与梳理。

2. 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科学规划课堂教学进程。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训练有几条必须要遵守的原则:(1)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找到切入点;(2)给学生创设有趣味性的集体学习活动;(3)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情;(4)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5)注意活动后的总结与点拨,低年级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的示范与引领。

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外部活动的教学预设设计中,找到一条通路:即学习活动与语文读写能力培养之间的通路;并设计好一个台阶:即感性认识到理性发现的台阶。找到通路,搭建好台阶,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发现文字的魅力,体会文字,结合文字进入想象空间,进而培养

阅读教学

出有良好语感和具备初步读写能力的学生。

二、 实践――培养读写能力的策略

1. 利用活动与想象,推想与类比,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诗歌品读能力。“诗的语言精炼,一字一词都带着显著的色彩,组织配合又十分严密,因而揣摩起来,一字一词往往像是有丰富的蕴含。唯其如此,如果教师指点得体,读些好诗最容易培养对语言的敏感,而这一条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我确定了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阅读感悟能力目标:通过每首诗中教师有意撷取的典型的字(即闪光点、解读点、品味点)的教学与锤炼,使学生对诗眼、诗情、诗境、诗趣、诗美的有较深的体会。

一首好诗的教学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要从诗中撷取1~2个闪光点、解读点、品味点,围绕这些点展开教学,往往事半功倍。低年级的学生虽然还没有文学知识积累,但他们活泼好动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他们丰富的想象空间恰恰和古诗中丰富的留白空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教师可以在研读教材后,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问题,搭建学习体悟的平台,从而使学生自己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妙处,这时再来朗读、背诵就会水到渠成了。

【案例1】 一下古诗《所见》

(1) 活动体会法。“骑”在大人眼里是普通的动词,而在儿童眼里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我在教室正中放了一把椅子当做“黄牛”,请学生想象牧童是怎样骑在黄牛上的。学生上台边表演边进行了解读:“牧童是倒着骑牛的,因为夏天天气热,太阳太晃眼。”“倒着骑是因为好玩。”“还有可能是侧着骑,一只手抓着鞭子,一只手玩着野花。”“头上戴个柳条编成的帽子,嘴里唱着歌。”“腰里别着笛子,光着脚,一会正着骑,一会侧着骑,一会倒着骑!”在学生们的解读下,一个“骑”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泼顽皮的小牧童,我趁机总结:诗中的一个字,如果用心去体会,就会变成一幅画,就会给人以想象的乐趣。

(2) 推想类比法。“振”,先让学生查本义,是振动的意思。“振林樾”是指振动树林。请学生想想你的歌声能振动树林吗?作者这样写是想说什么?学生领悟到作者是为了写牧童歌声嘹亮。师总结点拨:刚才的“骑”字是从动作来写牧童活泼的,这“振”字是从声音上写牧童的顽皮活泼,心情愉快。进而提问,既然“振林樾”可以写出歌声嘹亮,那你们能够学着诗人的方法也来写写歌声的嘹亮吗?学生的想象空间被进一步激发,很多优美的词句也顺势而出:“牧童的歌声振动了白云。”“对,这就是响彻云间。”“牧童的歌声振动了山谷。” “对,这就是振彻山谷。”“牧童的歌声振动了小鸟。”“老师好像看到了小鸟随着牧童的歌声应声而起,真是太有趣了。”教师再次总结:“瞧,诗人用字是多么讲究,多么有趣啊!你也来找一找诗中用得特别好的字,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以找到“忽然”“闭口立”再次体会,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表演的形式,体会诗中动与静的对比,还可以引导学生整体关注全诗,体会诗趣,全诗没有一句描写牧童外貌的地方,可是我们却能够读诗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牧童,真是太有趣了。

2. 利用字理和体验,比较和发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韵文品读能力。低年级韵文教学,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关注那些不被注意,不曾关注的地方。教师注意设计学习活动的层次与针对性,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比较和发现,每一步都叫学生去体会和感悟,文字的妙处就慢慢显现出来了,这就是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用的“举重若轻”的教学策略。

【案例2】 二上《秋天的图画》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描绘秋天的景色,其中有一个句式极为工整的比喻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 比较发现法:发现比喻的形象性。请学生读读原句,帮助粗心的大熊(动画人物)做做连线题。(剔去其他成分,只保留本体和喻体,做连线)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读一读,想一想,大熊那样随意改动句子,行吗?你发现了什么?(梨树(梨)――灯笼;苹果――脸颊;稻海――波浪;高粱――火把)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初步体会到比喻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对比喻要形象准确有了一定的认识。相机指导朗读。

(2) 词语交换法和生活体验法:发现动词的准确性。教师打乱四个动词再朗读句子,让学生体会这样交换,行不行?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也可由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引导观察(梨、苹果、高粱、稻子的生长特点)知道“挂、露、翻、举”不同的含义,在这句话里,动词是不能随便置换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相机指导朗读。

(3) 发现放大法:体会用词的不重复。梨子和稻海都是黄色的,颜色一样,作者写得一样吗?学生从句中发现词语的运用是不同的。(金色――金黄)进一步追问:写红色呢?(红红的――燃烧的)原来写颜色也这么有学问。试着练一练:写绿色、写蓝色,或者你想写的任一种颜色,你会怎么写呢?学生模仿写作。相机指导朗读。

(4) 字理体会法:字理知识与体会比喻精妙相结合。写稻田,作者用了三个带“三点水”的字,“海、波、浪”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大海和稻田,对比说说发现了什么?“海”写出了稻田的无边无际和广阔,“波浪”写出了稻田随风起伏的美感。教师教写“波浪”二字。此时,学生对生字、对词语、对句子形成了立体交叉的认识,含义和妙处都能体会得较为深刻。相机指导朗读。

上一篇: 企业档案工作要点 下一篇: 党员培训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