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52-1054/S 国内刊号
  • 1001-3601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贵州农业科学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贵州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微生物·食药用菌、畜牧·兽医·水产·资源昆虫、园艺·中药材、农产品安全·加工贮藏·农业工程、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农业经济

贵州农业科学 2018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杨树种子萌发中内肽酶变化及其相关途径基因的表达模式1-6

摘要:为研究杨树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蛋白分解的分子机制,以杨树萌发0h、0.75h、24h、48h、72h和144h的种子或幼苗为材料,对内肽酶酶活及其相关途径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杨树种子萌发的进行,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升高,其中在48h时变化显著,此时内肽酶活性最高;天冬氨酸内肽酶基因(Potri.006G087600)与苏氨酸内肽酶基因(Potri.002G166800)在48h时相对表达量最高,其中苏氨酸内肽酶基因(Potri.002G166800)表达模式与氨基酸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其编码的酶对杨树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分解起重要作用。

22份野生桑材料的物候期及果实主要性状7-10

摘要:为利用野生桑选育果用桑品种提供依据,对22个野生桑材料的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和理化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2个野生桑材料中属早熟果的有12个、中熟果3个、晚熟果7个;单果重1.62-2.58g,米条挂果数38-64个,米条产果量75.25-141.9g,单株产果量0.69-1.53kg;果实还原糖含量10.92%-15.36%,总糖含量14.27%-18.12%,总酸含量0.15%-0.40%,VC含量6.92-9.33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47%-22.40%。22个野生桑的果实均未感桑椹茵核病,是优异的果桑品种材料。

植物冷驯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11-14

摘要:低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每年都有农作物因低温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冷驯化是植物应答低温做出的自我保护响应,在农业生产中对提高作物的低温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为同类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借鉴参考,从生理变化、细胞结构变化、相关功能基因及信号转导等方面对植物冷驯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黔南州茶园土壤优势菌株浅蓝灰曲霉的分离、纯化及鉴定15-18

摘要:为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以黔南州茶园土壤为研究材料,采用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优势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土样中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S4,根据该菌株的菌落和孢子形态等特征,初步推断其为灰曲霉;提取菌株S4的DNA,经ITS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其为浅蓝灰曲霉(Aspergillus Caesiellus)。

紫拟青霉色素的稳定性19-22

摘要:为紫拟青霉色素的开发利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其色素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紫拟青霉色素在试验温度(20-97℃)和PH(pH3-12)范围内稳定性良好,20-97℃时随着温度升高其增色效果明显,PH3-12时OD值变化不大;其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有较好的耐受性,麦芽糖、乳糖、葡萄糖及蔗糖对其无影响;Cu^2+、Zn^2+和Fe^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明显,而K^+、Mg^2+及Fe^3+对色素稳定性影响相对不大;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

外源水杨酸对低温胁迫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23-25

摘要:为玉米生产上低温播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清水浸种为对照(CK),研究低浓度、中浓度、较高浓度和高浓度水杨酸(SA)溶液(0.35mmol/L,0.70mmol/L,1.05mmol/L,1.40mmol/L)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10℃/6.5℃)条件下,低浓度(0.35mmol/L)SA处理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未见明显的促进作用;中浓度(0.70mmol/L)水杨酸处理可有效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对玉米的低温伤害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较高和高浓度水杨酸处理可对玉米种子的萌发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效提高玉米对低温忍耐力的SA适宜浓度为0.70mmol/L,可促使种子在低温条件下早生快发。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长苞冷杉种子发芽的影响26-28

摘要:为探明我国特有树种长苞冷杉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法,利用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特性,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长苞冷杉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长苞冷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存在显著影响,处理浓度为200mg/L,长苞冷杉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较对照(空白处理)发芽率提高18.97%,发芽势提高46.15%,发芽指数提高41.58%,差异显著。

烟草镁素营养研究进展29-33

摘要:镁素是烟草中重要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与烟草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会影响烟草的产量与品质。为镁素营养在烟草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促进烟草产业的持续发展,从植烟区土壤镁素状况、镁素营养生理功能、镁素对烟草生理代谢的影响、镁素营养对烟草产质量及品质的影响等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烟草镁素营养研究的方向及重点进行讨论。

山地猕猴桃园间作夏季绿肥品种的筛选34-37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山地猕猴桃园间作的耐阴性强、鲜草产量高、养分供应量大的夏季绿肥品种,在贵州省施秉县甘溪乡猕猴桃园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爬山豆(本地饭豆)、本地黄豆(十月青)、绿豆、红饭豆4个豆科夏季绿肥品种进行间作大区试验。结果表明:爬山豆的鲜草产量最高,达1875.5kg/667m^2,分别比本地黄豆、绿豆、红饭豆品种增产111.6%、144.9%、162.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N、P2O5、K2O养分供应量爬山豆最高,达18.45kg/667m^2;间作绿肥处理猕猴桃果实的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均比CK(空白对照)高,表现为爬山豆〉绿豆〉本地黄豆〉红饭豆〉CK,总酸依次为CK〉红饭豆〉本地黄豆〉绿豆〉爬山豆;间作绿肥均能明显降低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对缓解猕猴桃园旱情有一定的作用,尤其爬山豆的综合表现最好,是施秉县山地猕猴桃园适宜的夏季绿肥品种。

糯玉米成熟度对其种子活力的影响38-41

摘要:为探明不同成熟度糯玉米种子的活力,明确玉米的最适收获期,以糯质玉米杂交种南8424×福93和自交系南1815种子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20-52d收获果穗,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幼苗试验研究不同成熟度种子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糯玉米杂交种相对于纯合自交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种子活力更强;不同成熟度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成苗率、幼苗干物质量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随授粉后收获时间的延迟,各项测定指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南8424×福93杂交种制种以授粉后36d收获为宜,而南1815自交系种子繁殖以授粉后40d收获为宜。

种植配比对石菖蒲与风车草生长的影响42-45

摘要:为人工湿地系统不同湿地植物的合理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根茎型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和须根型植物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法探究不同种植配比条件下2种湿地植物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石菖蒲:风车草为1:3时,石菖蒲的根数、生物量及根表面积达最高,分别为319条/株、54.2g/株及1702.4cm2;配比为3:1时,风车草的生物量和根表面积达最高,分别为47.5g/株、1110.4cm2;配比为2:2时,二者的株高和根长均达最高,分别为石菖蒲51.1cm、23.7cm和风车草45.8cm、25.0cm。石菖蒲的根数、生物量与配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风车草的根长、株高、根表面积、生物量与配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根数与配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13,P〈0.01)。

黔西南烟区不同海拔高度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46-49

摘要:为优化烟叶生产布局和卷烟工业原料差异化的选择提供参考,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黔西南烟区不同海拔高度(1200-1399m,1400-1599m,1600-1800m)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同部位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下部叶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中、上部叶淀粉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蛋白质、总氮和烟碱含量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低、中海拔烟叶的烟碱含量均在适宜范围,高海拔烟叶烟碱含量偏低;钾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同部位烟叶氯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钾、氯含量整体偏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以1200-1399m烟区最好,其次为1400-1599m烟区,再次为1600-1800m烟区。

2017年鲁西北夏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的气象成因分析50-54

摘要:为鲁西北夏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保障服务,利用德州市11个气象观测站2017年6月底至8月中下旬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和降水等气象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造成夏玉米穗、果畸形和空秆的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鲁西北夏玉米苗期遭遇高温干旱,植株生长较弱;拔节孕穗期阴雨寡照,影响了光合物质的转化积累,果穗无法正常发育;开花授粉期高温高湿,花粉失去活性,受精率降低,从而导致2017年德州地区夏玉米果穗畸形和空秆。生产上可采取品种合理搭配、适当调整播期、合理密植及人工授粉等栽培措施降低气象风险。

金针虫的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55-58

摘要:为给金针虫的防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金针虫不断深入观察及参阅相关文献,对4类危害性较大金针虫(细胸金针虫、沟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和宽背金针虫)的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进行介绍,鉴于金针虫独特的生活规律、习性及活动环境,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措施为控制金针虫的防治基础,多采用环保、高效、灵活的植物性杀虫剂开展防治。

种衣剂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59-63

摘要:种衣剂是将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与粘合剂和着色剂结合的组合物,在种子消毒、缓释药肥、防治病虫鼠害、提高作物抗逆性和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种衣剂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概述了种衣剂的发展历程,对种衣剂的分类、组成、作用机理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种衣剂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种衣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同环境条件对外来入侵杂草胜红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64-66

摘要:为外来入侵杂草胜红蓟的综合治理及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在不同光照、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PH值等条件下研究其对胜红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胜红蓟在光照时间12-16h萌发率高,生长良好,最适光照时间为16h;温度低于10℃或高于35℃种子基本不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0%-50%,根、茎比例分配均衡;pH5-8均适合其生长,在偏酸性土壤生长较好。贵州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胜红蓟生长,满足其得以迅速扩展的必然条件,因此应加强防除工作。

黔中地区烟草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田间性诱效果67-70

摘要:为准确掌握贵州黔中烟区烟草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应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控烟草斜纹夜蛾,采用昆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于2015年和2016年对安顺市平坝天龙镇烟区进行斜纹夜蛾发生数量的动态监测;采用自制的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于2016年在紫云县白石岩镇烟田及平坝区天龙镇烟田进行诱捕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黔中地区斜纹夜蛾全年发生5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第1代,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第2代(发生数量最高),8月中上旬至9月底为第3代,10月底为第4代,11月底为第5代,之后烟草斜纹夜蛾迁出或进入越冬状态。烟草斜纹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白天几乎不活动,17:30-22:00为斜纹夜蛾第1个交配期,交配高峰期在22:00左右;1:005:00为斜纹夜蛾的第2个交配期,高峰期为2:30左右。斜纹夜蛾诱捕数量呈明显层带分布,诱捕数量外国明显高于中国,中国明显高于内圈;试验地及风口位置的斜纹夜蛾诱捕数量比低洼地及内部平地高。

三都县农田黄胸鼠的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71-74

摘要:为三都县鼠情监测与防治提供依据,利用该县1997-2016年的农田鼠情监测资料对黄胸鼠的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胸鼠为当地主要优势种鼠之一,占捕鼠总数的33.08%,是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不同年份及月份间种群数量差异显著,全年形成2个数量高峰期,第一峰期在3月,第二峰期在6—7月;不同季节均有发生,差异不显著。黄胸鼠在一年中均可繁殖,性比为0.82,多年平均怀孕率为23.33%,平均胎仔数为6.0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54.62%,平均繁殖指数为0.63,不同月份间怀孕率、睾丸下降率及繁殖指数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每年3—5月和9—10月为当地农田鼠害防治的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