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52-1054/S 国内刊号
  • 1001-3601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贵州农业科学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贵州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微生物·食药用菌、畜牧·兽医·水产·资源昆虫、园艺·中药材、农产品安全·加工贮藏·农业工程、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农业经济

贵州农业科学 200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香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与评价1-3

摘要:对40份来自全国各地,具一定代表性香稻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香稻资源的籼粳两大类群问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在比较香稻与恢复系和保持材料的遗传差异中发现,与26份恢复系聚类为两大类群,一类是以香稻资源与恢复材料相互交错,另一类是以香稻资源为主;与22份保持材料聚类为三大类群,第Ⅰ类是以保持材料为主,第Ⅱ类是香稻资源和保持材料相互交错,第Ⅲ类是以香稻资源为主。表明,这些香稻资源与恢复系和保持材料都存在较大遗传差异,且与保持材料的遗传距离更大。

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毕玉2号的选育与应用4-6

摘要:毕玉2号系毕节地区种子站用自选系苏110作母本,自选系毕106作父本育成的白粒紧凑型玉米杂交种,2000年11月通过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强的耐旱耐瘠能力和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在毕节地区海拔1800m以下及其他气候相似地区的旱坡地及肥水条件好的坝地种植.目前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马铃薯试管苗总RNA的提取及质量分析6-7

摘要:以抗旱马铃薯品系H154的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液氮研磨,用Trizol试剂提取马铃薯总RNA,并进行分析,电泳检测得到多条清晰的谱带,且28s和18S条带的亮度比例接近2:1;OD260/OD280平均值为1.91,浓度平均值为4.65μg/μL。结果表明,总RNA完整性强、纯度高、含量高,为进行马铃薯抗旱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分析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贵州赤水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8-10

摘要: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与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对贵州赤水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基本搞清了赤水药用植物的种类、药用功能及民族用药。结果表明,赤水现有药用植物889种,其中有72种为新资源,14种为国家及贵州保护植物或药用保护植物,1种为贵州特有种,221种为少数民族用药。结论:赤水药用植物种类丰富,民族药种类较多,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生理生态·耕作栽培
贵州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及其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初探11-14

摘要:分析了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从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合格种薯生产,流通体系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及其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提升贵州马铃薯产业化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关系14-16

摘要:选用3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统分析了小麦品种间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趋势,品种间干物质积累差异主要表现在小麦返青后。百农矮抗58干物质积累量大,向籽粒分配和运输的比例也较大。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成穗数多、穗粒数多、开花后保持较高的平均灌浆速率是百农矮抗58实现高产的生理基础。

毛叶子花提取液对感染TMV烟株的生理效应及品质的影响17-19

摘要:以毛叶子花提取液对感染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烟株发病前后进行处理,测定了烟草叶片中与抗病毒性相关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对烟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毛叶子花提取液能使烟叶总酚含量升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增强、膜透性及烟叶品质有所改善,预防处理优于治疗处理。可见,毛叶子花提取液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增强烟草对TMV侵染的抵抗力。

黔南州烟区植烟气候和土壤生态条件分析20-23

摘要:根据贵州植烟土壤肥料信息系统中黔南州长顺、独山、平塘、福泉、贵定和瓮安6个产烟县(市)1961—2000年40年气象数据和(2004—2007年)1984个土样的土壤养分普查数据,对黔南州6个产烟县(市)的气候和土壤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黔南州主要产烟县(市)烟草生育期内,具有气温适宜,积温基本满足,雨量充沛,而长顺和贵定日照略显不足的气候特点。黔南州植烟土壤养分有丰有缺,大中量元素缺氮少钾,多钙多硫;微量元素铁、锰、铜、锌充足,而硼、钼普遍缺乏。磷、镁元素不同土壤(或县域)之间不平街,表现为全州6个主要产烟县54%土壤缺磷,其中,长顺和贵定70%以上土壤缺磷,而瓮安、平塘、福泉和独山多数土壤磷素充足。37%土壤缺镁,其中,长顺、独山和贵定50%以上土壤缺镁;37%土壤镁含量过高,其中,瓮安、福泉、平塘50%以上土壤镁含量过高。

烤烟片烟陈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分析24-26

摘要:对不同陈化时期安徽和贵州烤烟片烟中的多酚、蛋白质、淀粉以及多酚氧化酶、蛋白酶、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陈化过程中4种供试烟样中多酚、蛋白质、淀粉含量均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呈现出前期升高后期下降的单峰曲线,并在陈化10个月时达到最太值;陈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及相关酶活性变化与生态区和等级有关;陈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及相关酶活性变化表明,片烟陈化在18~22个月内基本完成。

不同施肥量对稻田免耕油菜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7-29

摘要:通过不同施肥量对稻田免耕油菜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铜仁市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磷肥和钾肥配比为2:1:2的情况下,氮肥统筹为180kg/hm^2,其中50%于苗期和抽薹期追施是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改善免耕油菜群体结构、促进养分积累、提高粒重、兼顾产量和效益的优化处理。

小麦-绿肥-玉米-大豆配套多熟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29-31

摘要:小麦与绿肥分带种植,小麦收获绿肥翻埋后,在本地块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玉米密度、播差期、玉米大豆带型配置试验,对贵州省中海拔地区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的产量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密度和播差期是影响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综合总产量的主要因子。其中,玉米密度对总产量的影响最大,播差期对总产量的影响随玉米密度的不同有所不同;玉米密度为51000株/hm^2、播差期为20d,玉米大豆带型配置指数为2:2的处理,玉米产量及玉米大豆综合总产量均表现为最高,玉米干物质积累较多,叶面积较大,净同化率较高。

维生素E在植物体中的功能32-34

摘要:介绍了植物维生素E在光合器官中的保护功能、对光合产物输出的影响等研究进展,并对维生素E在种子贮存、萌发以及幼苗生长时的功能进行了概述。

热风循环智能化烤房试验35-38

摘要:为了达到烤烟烤房操作简单,提高烤烟质量等级和烘烤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烟农经济效益的目的,对热风循环智能化烤房的烘烤成本、初烤烟质量、效益状况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热风式烤房比较,智能化烤房在节约用煤、烘烤时间、提高烟叶质量等方面都较优;操作过程简便安全,增质节能明显,综合效益增加153.24元/667m^2,经济效益明显。

高粱单宁测定方法比较分析38-39

摘要:对高粱中单宁含量的几种测定方法进行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国家标准法快速简便,回收率达105.07%,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且精密度满足分析要求。

马铃薯品种黔芋一号高产配套技术措施研究40-41

摘要: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对黔芋一号施肥水平(氮、磷、钾固定比例2:1:4)、密度2个主要栽培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要获得1900~2250kg/667m^2的产量,可以采用施肥水平在13.96~16.98kg/667m^2与密度3574~4200株/667m^2的组合方案;要获得大于2250kg/667m^2的产量,施肥水平应在14.98~16.57kg/667m^2,密度在4200-4884株/667m^2为宜。

不同收获时间对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产量及产值的影响42-43

摘要:为给商品薯的科学收获时间提供理论参考,设置不同收获时间对马铃薯大西洋产量及产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大西洋产量及产值影响明显。在贵阳地区,7月3日产量达最高(1919.48kg/667m^2),以后开始下降,到7月17日后趋于平稳;6月12日产值:达最高(1821.80元/667m^2),7月17日后迅速下降,因为此时贵州大部分地区的马铃薯开始上市,导致市场价格下降。

高海拔地区不同播种期对苦荞黔苦2号产量的影响43-44

摘要:为挖掘苦荞新品种黔苦2号的增产潜力,对其进行了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延迟,单产逐渐降低;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4日,此期播种株高适中,主茎节数较多,主茎分枝数多,千粒重、单株粒重均较重,产量达3383.33kg/hm^2。为避免晚霜,也可于4月中旬播种。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豫单998产量的影响45-46

摘要:给玉米新品种豫单998在生产上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种植密度下豫单998群体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单株叶面积,叶、茎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处理叶片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呈显著差异;5000株/667m^2产量最高(786.6kg/667m^2),豫单998群体调控能力强,是耐密型玉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