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52-1054/S 国内刊号
  • 1001-3601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贵州农业科学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贵州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微生物·食药用菌、畜牧·兽医·水产·资源昆虫、园艺·中药材、农产品安全·加工贮藏·农业工程、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农业经济

贵州农业科学 200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贵州农业科学杂志研究报告
优质高产新型饲草玉米SAUMZ1号的选育与利用7-9

摘要:为了满足畜牧业发展对饲草的需求,通过染色体工程合成以玉米代换系材料为母本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组配育成饲草玉米新品种SAUMZ1号。该品种营养体生长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多年生,饲草产量高,品质好。周年饲草产量达15t/667m^2,粗蛋白质含量为17.0%左右。在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NF001的发现与选育9-12

摘要:1998年春在有性杂交组合940×中双821Y的F2群体中发现缺辩植株,之后通过兄妹交、自交连续进行了4代的定向选择,育成了无辩性状稳定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常规优质品系NF001。其群体无辩基因外显率达100%,全无辩花率达98.6%~100%,无辩度达99.6%~100%,芥酸含量1%左右,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5.3~28.6μmol/g饼,含油量40%左右,蛋白质35.8%~37.1%,是一个具有特异性状的优异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潜在育种价值。

更正12-12

海藻糖对大豆植物抗性的影响13-15

摘要:将4种海水梯度和3种海藻糖梯度按体积比为1:1组合为12种培养液处理大豆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状况。结果表明:海藻糖能使海水胁迫引起的植物根和叶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减缓。高浓度的海藻糖可以更好地对抗1/4海水和1/2海水对大豆的胁迫。用0.05%的海藻糖处理大豆对抗1/3海水的胁迫作用,使大豆获得最大的抗性,从而验证了海藻糖的保护作用,并初步得出大豆植物在盐胁迫下能产生最大抗性的海藻糖浓度的规律。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15-15

摘要:“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2月28日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贵州省第三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贵州省第三届工会委员会财务报告》和《贵州省夸兰科学院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草案)。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经济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选出了新一届工会主席、副主席。与会的83名代表来自全院的不同工作岗位.代表着1000多名职工的意愿。在讨论过程中,就如何更好发挥工会职能,做好群众的维权工作等方面充分发表了意见。大会始终洋溢着团结、热烈的气氛,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领导有省直工会工委主任朱敏、常务副主任吴茂根,院党委书记张建,院长刘作易等。

杜鹃兰菌根结构显微观察初报16-17

摘要:对杜鹃兰根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杜鹃兰根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结构,皮层中有大量菌根真菌形成的菌丝球。菌丝球主要分布在根的基部和中部,菌丝球平均数为93个,根尖分布较少,菌丝球平均数为40个。

《贵州农业科学》2007年增刊启事17-17

培养基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18-20

摘要:采用不同培养基配方对5个不同来源的白灵菇菌株,在液体和固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其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影响,以豆粉、蛋白胨作氮源最佳,其次是麦麸即碳源,玉米粉和牛肉膏不适宜作为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氮源。5个菌株在PDA、无机盐组合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率明显不同。在PDA上,菌丝生长的快慢依次为天山2号、L1、白灵菇1号、W1W2和江都菌株。不同配方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固体培养条件下,B4、B3、B2、B1、B11配方比较适合于各菌株生长,但来自于江都的白灵菇菌株表现出对无机盐类有较强的适应性,菌丝生长较其它菌株快,日均生长率达10mm以上;液体培养条件下,B9、B14和B16配方的菌丝生物量最大,其次是B1、B3、B5配方。表明,固体培养下的配方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作液体培养基配方。5个菌株的对峙实验表明,白灵菇1号与L1菌株间亲缘很近,江都菌株与白灵菇1号、天山2号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远,而与L1、W1W2菌株间亲缘关系比较近。W1W2菌株与白灵菇1号、天山2号、L1、江都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贵州十大名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21-23

摘要:乙醚超声提取贵州十大名荼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十大名荼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差异较大,在各种茶叶的挥发性成分中,醇类及酯物质的含量较高。

艾纳香有性世代的调查研究24-27

摘要:对艾纳香产地调查、结实习性观察和2年的室内种子发芽、盆播试验以及产地苗床播种的试验结果表明:艾纳香种子发芽率低于5.8%,难于人工育苗为生产上提供大量的种子实生苗。分析了艾纳香种子育性极低的原因,根据种子实生苗生长发育动态和当年生长量的测定显现的艾纳香有性世代较无性世代的优势和无毒无病,提出了对艾纳香有性世代的利用途径和可行性。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烤烟中钙、镁、铁、锰和锌的含量28-31

摘要:运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S)对初烤烟叶部分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检测研究。通过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与初烤烟叶中钙、镁、铁、锰、锌5种无机元素含量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钙、镁模型稳定性好,NIRS法测定的结果与化学方法测试结果相吻合,已具有实用性;铁、锰、锌模型也可用来快速预测初烤烟叶样品中的铁、锰、锌含量趋势,但模型精度还有待提高。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玉4号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31-33

摘要: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毕玉4号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0kg/667m^2的综合栽培措施为:密度3579~3733株/667m^2,氮肥24.64~27.36kg/667m^2,磷肥17.50~20.18kg/667m^2,钾肥16.43~19.16kg/667m^2。对玉米产量影响程度为N〉K2O〉P2O5〉密度。因此,要获得毕玉4号高产,需重施氮肥,合理施用钾、磷肥及适当的种植密度。

氮磷钾施肥量对黔油16号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34-35

摘要: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对油菜黔油16号进行施肥试验,建立黔油16号油菜产量与氮磷钾3因素施用量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黔油16号在纯N施用量8.84kg/667m^2、P2O5施用量5.31kg/667m^2、K2O施用量7.4kg/667m^2时可获得169.47kg/667m^2的最佳产量。

贵阳市蔬菜基地土壤特性的区域变化规律36-39

摘要:对贵阳市蔬菜基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菜地土壤特性发生区域性变化,其影响趋势是城区〉郊区〉农区。不同区域之间的菜地土壤物理性粘粒、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余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不明显。菜地土壤呈中性或弱酸性,区域之间差异不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郊区高于城区和农区的趋势,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其平均值为17cmol(+)/kg土以上,属于中上等保肥水平。城区菜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高于郊区和农区并达到显著性差异;城区土壤有机质均值达到117.4g/kg,是农区土壤的3倍。菜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有城区和郊区大于农区的趋势;而钾素含量是农区〉郊区〉城区。

磷肥裹种对绿肥鲜草产量的影响40-41

摘要:增施磷肥是增加绿肥鲜草产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通过磷肥裹种可以提高绿肥鲜草产量25%~32%。每667m^2施用4~8kg磷肥可获得最经济的绿肥鲜草产量。

水稻沼液浸种时间与浸种方法试验42-44

摘要:采取间隔法及沼液浸后再用清水浸24h连续浸种的方法,在室内条件下设计了48h、60h、72h和84h4个时间段水稻沼液浸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发芽率均比清水对照低,并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中沼液浸24h和36h后再用清水浸24h的处理与对照最接近,发芽率为84%和82.5%,比对照(86.5%)低2.5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但秧苗素质明显高于对照。对种子吸水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后认为,影响水稻发芽率的主要因子是沼液,与吸水量无关。结合种子发芽率与秧苗素质及生长综合表现,建议采用沼液浸24~36h后再用清水浸24h的方法比较适合。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44-47

摘要:通过对贵州省余庆县1985-2005年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观察结果的整理分析,基本摸清稻纵卷叶螟在余庆的发生规律。提出了以预测预报为基础。狠治第三代、挑治第四代的防治策略。防治适期在三龄幼虫前最好。

声明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