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博览杂志社
分享到:

工会博览杂志

《工会博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党政建设、工会工作、劳动保障、企业管理、财经纵横、技术交流、法学新论、学术探讨等。
  • 主管单位:北京市总工会
  • 主办单位:北京市总工会
  • 国际刊号:1009-9166
  • 国内刊号:11-4605/C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52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5
  • 复合影响因子:0.04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工会博览 2013年第3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工会博览杂志热点话题

企业品牌文化的背后是什么?

摘要:散文家陈之藩说过这样的话:“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传统才可以培养出一点点文化。”可见文化的可贵与难得,品牌的文化同样如此。对于品牌和文化,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说,今天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很多城市在挖地铁、修高铁,我国正处在高资源消耗阶段。这更需要我们用品牌的塑造和文化的修炼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使中国从经济大国成长为文化与经济强国。可见品牌和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有多重的分量。
5-10

别让边缘化员工感到冷

摘要:被忽略的角落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员工边缘化现象的确在我们所处的职场上存在。一方面。由于每一个员工的成长环境、受教育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员工对一个组织的适应度不同.有些员工可能很快地就融入了一个团队的角色。有些员工则相反。而迟迟无法融入团队的那些员工。则成了职场中的“隐形人”。另一方面。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主动地边缘化。这其中有员工个人的原因。也有企业本身的原因。而衡量边缘化的标准是什么。学术界并没有给出明晰的界定。它可能更多的是员工一种心理上的感受。但不管怎么样。员工边缘化现象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个人来说。带来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11-13

关注·职工声音

摘要:自信就是跟碍上变化的脚步 作为北京联通网络分公司维护中心的一名一线技术工程师,屈指算来,我在电信行业已经摸爬滚打15年多了。对于一个技术员来说,行业的巨变、技术的快速革新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十分真实的。我们原有的知识正在不断地被淘汰,所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是跟上整个行业发展脚步的前提。虽然迷茫和挑战共存,但我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这不也是一种自信吗?
14-14

被“哄抢”走的群体道德感

摘要:在我们身边。由群体上演的一幕幕“哄抢”事件多得似乎可以随手拈来。 2013年8月30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交会”秦皇岛展区,身着泳装的美女模特向观众派送贝壳纪念品时遭到哄抢;
15-1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点观察

摘要: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表现出的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国内国外广泛关注。《决定》涉及的要点有哪些?请看本刊编辑部为您梳理的《决定》要点观察。
16-17

盘点:1978年以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政策

摘要:全会否定“两个凡是”,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18-18
工会博览杂志人物

想为新能源出力的路鸿声

摘要:“现在马路上跑的那些电动‘老年代步车’性能还未达到7年前我设计的水平。”“现在很多电动汽车企业都在宣称自己产品的先进性,我还看不出来哪款电动汽车真的有实力占领国内机动车市场。”
22-24

何春燕:企业里的舞蹈家

摘要:何春燕自己都没有想到,在一个“铺路修桥”的单位,她会因为舞蹈而备受关注.会因为舞蹈而成为名人。名人者,人皆知之也。的确,在市政路桥养护集团公司,提起何春燕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其实,何春燕只是一名普通职工——如果不是因为舞蹈——她的这种普通简直就和单位里任何一名同事毫无二致。
25-28

岁末年首,最忙碌的律师董梅

摘要:各行各业都有一线工作者。岁末年首,帮农民工讨薪的话题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次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为农民工讨薪的律师们身上,看看他们的一线工作状态怎样。我们的主人公叫董梅。
29-32
工会博览杂志交流

灰色技能 让人灰头土脸吗? 职业需要的“灰”曾让我灰头土脸

摘要:“灰色技能”一词早在2007年就进入教育部公布的汉语新词,主要指一些大学生为了能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毕业前专门修习《厚黑学》、喝酒唱歌等技能。也指某些企业要求毕业生具备诸如喝酒、搓麻将、打牌、唱歌等“特殊技能”。实际上,不仅求职中,在职场竞争中也有一些员工苦练“灰色技能”以期获得机会。当然,也有人对此十分鄙视,将其视为歪门邪道,对其猛烈抨击。不过,相比于“灰色技能”,有识之士指出,一些人在面对职场竞争时产生的“灰色心理”,才是更值得社会重视的事情。
33-34

中庸的“灰”让个人与公司实现了双赢

摘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同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并不仅是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其实,在两者之间,总有一些交叉重合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里,真正发挥作用的常常是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结合我一好朋友的职业生涯发展经历,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里,也存在中庸的“灰”,它不但可以丰富人脉关系,拓展晋升空间,更能为公司创造效益,何乐而不为呢?
35-35

非道德的“灰”在我公司毫无施展空间

摘要: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把“灰色技能”的概念与正常的群际“交往技能”、“沟通技能”严格区分清楚,否则将会因概念与认知层面的混乱造成行为价值取向的迷乱。作为公司员工关系部总监和工会主席,我理解的“灰色技能”是指通过非正式的、违背道德底线甚至非法的途径与手段,试图获取个人职业发展资源的技能。一般而言,注重“灰色技能”的员工,往往表明其自身业务能力的深度与宽度不足,正向的群际交往与沟通技能欠缺。
36-36

阿谀哄好的“灰”让人欢喜让人忧

摘要:细想参加工作17年来,我身边听到的看到的还真有一些人凭借“灰色技能”飞黄腾达了,也不乏有一些人因为过度追求烟酒人生、润滑关系、职场八面玲珑的“灰”,到头换来的是一个灰色人生。在我看来,“灰色技能”让人欢喜让人忧。先说一个我表弟的例子吧。我这个表弟比我小三四岁,他上学时不爱学习,但体育绝对优秀,而且能说会道会来事儿,是那种不吃饭也能拿嘴把你拱出二里地还得让你感觉酒足饭饱的主儿。在我费劲拔力地考学离开农村以后,他以200多分的高考成绩上了一所体育大学,并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北方一个县城中学当体育老师。
37-37

说说职场上的投机主义

摘要:顾名思义,投机主义就是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不按规则办事,视规则为腐儒之论,其最高追求是实现自己的目标,以结果来衡量一切。在职场上,同样存在这种投机主义现象。比如,工作上我们总会遇到些急功近利的同事,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惜巧言令色或者阿谀奉承,甚至通过牺牲他人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对于这种现象,作为职工一员您怎么看?
38-38
工会博览杂志文化

现实版的中国合伙人

摘要:1993年的春节,几位清华大学的老同学都已经退休,他们是1954年清华某系的学生,也算是当时的精英。他们聚会,商讨退休之后发挥余热的问题。参加聚会的有国家某中心的马主任、机电部某研究所的周所长、北工大梁教授、北航周教授和北京市某学院张教授等。
39-40

答案

摘要:头儿不知从哪弄来一个很坏脑细胞的题目,对他分管的党办、工会、人事三个部门的员工进行考核。“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在路边焦急地等车。第一个是患了重病的妇人,第二个是你的梦中情人,第三个是你的上司。你的车只能容纳一位乘客,你选择谁?”头儿说,大家以部门为单位回答问题,也可以部门间相互交流。
40-40

写给受过伤的90后女生——读一草新著《青是受伤,春是成长》

摘要:90后女孩.是充满争议的。中国人民大学90后女孩苏紫紫2010年做裸模谋生。中国传媒大学90后女孩马佳佳2012年开情趣店赚钱,都让人们热议。“钱从什么地方来,不用我管。老爸老妈都还年轻呢”;“责任是父母的事,作为新一代,我们的责任就是放弃责任,活出轻松”;“如果确定不了到底爱谁.那就先恋爱。如果确定不了是否恋爱,那就先同居”;“工作难找,但男朋友不难找。靠工作养活不了人,就换个思维让男人养活”……90后女孩的“语录”更是让人震惊。
41-41

再读《我与上一代人的战斗》

摘要:这应该是好几年前的书了,但内容一点也不“旧”。因为这几年间,我读过许多写官场的小说,也读过许多年轻人唱主角的小说,但“年轻人在官场”的小说却读的不多,也不容易读到——这也是我再读一遍《我与上一代人的战斗》的动机之一。如果说我第一次读罢的感觉是“真实,太真实了”,那再读这本书,就感觉书中的许多人物都似曾相识(有重复阅读的原因),有的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这就是小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魅力所在了)。
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