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科技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35-1078/S 国内刊号
  • 0253-2301 国际刊号
  • 0.4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福建农业科技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0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福建农业科技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优秀学者论坛、园艺科学、农产品加工、动物科学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粮油作物
杂交晚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初报1-2

摘要:为了筛选杂交晚稻新组合,2003年从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市农科所等单位引进新组合进行试验、示范,结果如下.

闽玉糯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2-3

摘要:糯质玉米营养丰富全面,籽粒不透明、胚乳全为角质支链淀粉,粘软清香、皮薄渣少,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3%~6%,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6%~74%,穗部采青做果蔬食品,茎秆为优质饲料,是近年来我国增长最快的经济作物之一,我省播种面积也逐年上升.闽玉糯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等单位应市场需求育成并于2002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糯玉米新品种,也是目前福建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糯玉米品种,为规范其栽培技术,促进该品种增产增收,特制定闽玉糯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和技术要求适用于福建省春秋种植闽玉糯1号生产全过程,其它地区可因地制宜参照应用.

菜用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初报4-5

摘要:菜用大豆又称毛豆,指豆荚鼓粒后期尚未转色前采青的大豆,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新兴豆类蔬菜.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试种以来,面积逐年增加,并逐渐走向规模化种植生产的格局,成为福建省重要出口农产品之一[1,2].但在菜用大豆试种和大面积推广种植过程中,产量一直不稳定,品种较单一,如台湾毛豆75的种植面积超过了一半[3,4].为了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筛选适合我省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4年春季,笔者等对一批菜用大豆新品种,进行年度品比试验,为新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措施6-6

摘要:每年总有一些农户因浸种、催芽过程把关不当,造成发芽不整齐,甚至发酵发臭引起烂种,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园艺作物
草莓的小拱棚栽培技术7-7

摘要: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的多年生植物,但在我省只能作一年生秋冬栽培.草莓露地栽培易发病,不仅不利于无公害生产,且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我站多年来进行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试验,每667 m2产量可达2600 kg,比普通栽培产量提高22%~28%,可溶性固形物达9%~11%.现就小拱棚栽培草莓技术介绍如下.

大棚番茄的多次座果技术8-9

摘要:1 适期播种 1.1 播前准备取未种过蔬菜的田土6份,过筛后加充分腐熟的猪粪4份,混匀后每立方米再添加50%多菌灵40 g、磷酸二氢钾0.3 kg、尿素0.2 kg再充分混匀.营养土配制好后铺设于育苗床,铺好后用脚踩一遍,浇水、覆膜升温.分苗用的苗床与育苗床铺法相同.品种选择在低温下易座果、果实发育快、商品性状好的中早熟品种如合作906、903.播期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11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上中旬开始收获.

中熟花椰菜“福花一号”栽培技术要点9-9

摘要:花椰菜是我市的主要栽培蔬菜,为了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早熟、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我市于2002年至2003年连续两年承担福建省中熟花椰菜区试.据两年的试验结果,福花一号长势与闽花基本相同,但生长期短,比华美、松美可提前10天左右上市,且株型紧凑,花球大小均匀,整齐度较高.具有早熟、抗病、质优等优良性状,由于上市早,可及时填补我市蔬菜市场花菜品种的空缺.现将其特性与栽培要点介绍于下:

三明市发展森林蔬菜业的思路与对策10-11

摘要:森林蔬菜,亦称山野菜、长寿菜,是目前风行世界的五类健康食品之一.在日本、西欧和东南亚等国被称为"天然野味"、"健康食品".森林蔬菜生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林间、山野、溪边,无公害,具有鲜嫩、清醇、芳香等特点,是难得的绿色食品.随着吃"野"风的升温,天然野菜使当今人们爱之有加,推崇备至,森林蔬菜不仅野味诱人,而且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的含量普遍高于一般蔬菜.

松溪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11-12

摘要:1 松溪县发展马铃薯生产的现状 松溪县位于福建北部,全县耕地面积1.4万hm2,年均气温为19.1℃,历年≥10℃有效积温在4636~5565℃,无霜期250~360天.年均降雨量为1682 mm,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温高,且雨热同期.气候特点很适合种植马铃薯.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经济作物·经济林
建莲藕茎尖离体培养快繁技术及应用13-14

摘要:对建莲藕茎尖离体培养苗的快繁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糖有利于培养苗增殖,高浓度糖会抑制生长,增殖培养阶段最适糖浓度为50 g/L;用固一液培养基有利于培养苗的生根、壮苗;培养苗驯化的适宜基质为70%灭菌塘土+30%灭菌泥炭土;培养苗移栽成活率高且冬季能结成有价值商品藕的最佳时期为5月中旬至7月中旬;在对两年生培养植株的特征特性观察中没有发现因培养引起种性大的变异.

福建南方红豆杉群落种间关系的研究15-16

摘要:应用种间联结系数研究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中主要乔木树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与南方红豆杉伴生关系较好的有闽粤栲、米槠、刨花楠、铁冬青、山矾等,而与之发生较强烈竞争的是椤木石楠、杨梅等树种,人促更新中去除这些竞争树种是有利的.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食用菌
草菇不同原料与栽培方式的比较17-18

摘要:以棉籽壳、稻草为原料,分别进行床式栽培和砖块式栽培的对比试验,并相应进行人工调控环境因子,试验结果表明,用棉籽壳砖块式栽培草菇的产量高;砖块式栽培比床式栽培出菇快1~2天;每百公斤原料的产量:砖块式栽培比床式栽培的高5.87%~20.25%,用棉籽壳栽培的比用稻草的高59.67%~81.36%.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信息快递
厦门拟设台湾水果的专用港18-18

摘要:近年来,台湾农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大量农产品特别是水果销售出现困难,台湾业界人士希望进入大陆市场寻找新出路。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空、海运需绕经香港,对保鲜要求高的农产品,则增加运输成本和保鲜损耗。因此,在大陆设立中转站,让台湾农产品直接进入已成当务之急,而厦门被认为是一个理想的中转站。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农产品质量安全
甘薯绿色栽培技术模式图的研制19-21

摘要:针对传统甘薯栽培技术粗放、品种退化单一、滥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重金属、亚硝酸盐、农药残留等严重超标的问题,从栽培环境选择、专用型品种筛选,以及甘薯专用肥、生物农药和生态调节技术等进行多年研究,优选关键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图文并茂的甘薯绿色栽培技术模式图.按图栽培,可有效地协调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关系、提高甘薯单位面积产量、商品性和改善品质,生产出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鲜薯,并为地瓜干加工提供绿色原料薯,促进甘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德化县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十项技术措施21-22

摘要: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设,系根据农业部和福建省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卫生质量标准"等有关规定,根据各基地的实际情况,综合采用新品种引进、土壤消毒、平衡施肥、作物调整、水旱轮作、清洁田园、保护天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技术措施,全面采用多熟制高优栽培模式,使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符合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2004年我县建立了8个无公害蔬菜试验示范基地,总面积340 hm2.经县农业局、科技局组织验收鉴定,平均每公顷年产值5.9万元,比基地建设开发前种植中稻-马铃薯模式增加产值1.8万元,总增产值612万元.蔬菜产品经检测达到了无公害蔬菜卫生质量标准的要求,同时通过严格限制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设主要抓好以下十项技术措施:

七彩营养米的开发与利用23-23

摘要:七彩营养米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开发成功的一项新成果.我场于2001年引进.该产品是由黑、绿、红、紫等有色稻米,经科学配方使得食味比非配方色素米有明显改善,营养价值比普通大米高,属色、香、味俱全的营养保健配方大米.经测试,七彩营养米富含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B1、B2,微量元素锌、铜、铁、硒、钼、钙、锰等含量也比普通大米高0.5~3倍.经常食用能促进生长发育,软化血管,降脂、降压,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米饭香气浓郁,是营养丰富的大米新秀.七彩营养米的开发成功,能有效提高大米品质,增加大米市场品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好项目.

福建农业科技杂志植物保护
甘薯主要病虫生态调节防治技术研究初报24-26

摘要:根据甘薯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和产品无公害目标,增加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适应病菌、害虫与天敌在区域生态系统内的发生、扩散、转移特点,将病虫害管理与土壤管理有机结合,组成对主要病虫防治的生态调节技术.实施结果表明,生态调节防治技术对甘薯细菌性黑腐病、蔓割病相对防效达100%,虫生菌等天敌昆虫寄生率比化学调控防治增加34.7%;土壤有机质略有提高,污染物的总汞比处理前降低17.3%;对协调甘薯库源关系、提高商品产量具有良好效应,单株大中薯重比对照增加9.7%,比化学调控防治技术增加3.0%,鲜薯Vc含量比对照提高43.6%.

新技术防治枇杷病虫害26-26

摘要:由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承担的“枇杷主要病虫灾变因子及综合调控技术”课题不久前通过了由省科技厅组织的现场验收。该项目经过两年来的攻关研究,查清了枇杷常见的病害、害虫的种类,基本明确了枇杷主要病虫害田间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并建立了以频振式诱虫灯和昆虫性诱剂诱杀技术进行预测和防治害虫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