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第四纪研究》创刊于1958年,CN刊号:11-2708/P,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地质类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文、研究简报、书评和后记。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1-7410
  • 国内刊号:11-2708/P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428
  • 创刊时间:195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29
  • 综合影响因子:2.23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第四纪研究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第四纪研究杂志海陆气候对比专辑论文

从南海看第四纪大洋碳储库的长周期循环

摘要:近年来,长尺度、高分辨率的深海和冰芯记录为第四纪研究提供了新机遇.古气候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个的冰期旋回,而是延伸到跨越多个冰期的长时间过程(≥10^5年).1999年大洋钻探184航次在南海所得保存良好的沉积层中,发现更新世稳定碳同位素(δ13C)有3个105年尺度的长周期,属于全球大洋的普遍现象.随后的研究还证实水循环(冰盖变化)和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变化)中都有这种为期105年的长期过程,进而提出了这两种过程是否相关的问题.研究表明,δ13C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地质记录中普遍存在长偏心率周期.第四纪之前海洋δ13C序列中的40万年旋回,可以用"溶解有机碳假说"来解释:季风控制的营养物质输送,改变着海水中颗粒有机碳和溶解有机碳的比例(POC/DOC),进而引起δ13C的40万年周期变化.然而,1.6Ma前的大洋改组将南大洋深水层隔离开来,使得海洋δ13C的40万年长偏心率信号变得模糊.近百万年来,地球气候系统经历了两次大改组,一次是大约9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革命"(MPT),一次是约40万年前的"中布容事件"(MBE).而在MPT和MBE事件之前都发生过碳同位素的重值事件(δ13Cmax),分别为约100万年前的δ13Cmax-Ⅲ和50万年前的δ13Cmax-Ⅱ.如果将相应冰期旋回上类似的水文气候现象联系起来考虑,可以看出无论水文还是生物地球化学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南大洋的海洋变化所驱动的.因此我们认为,起源于南大洋的生物地球化学长周期过程,在第四纪冰盖的消长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1297-1319

南海现代浮游有孔虫的垂直分布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摘要:本次工作利用2013年基金委开放航次获得的南海北部13个站位65个浮游生物拖网样品,初步鉴定出22个浮游有孔虫属种,基本以热带暖水种为主,冷水种仅零星出现.其中,浮游有孔虫表层水种Globigerinoides ruber和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主要生活在0~ 50m水层;次表层水种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生活在0~ 100m水层、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则主要生活在50 ~ 150m水层.温跃层结构变化对G.sacculifer、N.dutertrei影响明显,当温跃层变深时,这两种浮游有孔虫生活水深随之变深;反之,其生活水深变浅.优势种G.ruber、G.sacculifer(wo)、G.sacculifer(w)、N.dutertrei和P.obliquiloculata壳体的δ18O平均值分别是-3.08‰、-2.68‰、-2.62‰、-1.86‰和-1.52‰,壳体δ18O随着其生活水深逐渐增大,指示了海洋上层水体的垂向温度梯度变化;而壳体的δ13C平均值分别是-0.06‰、0.71‰、1.02‰、0.45‰和-0.40‰,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与上层水体中的叶绿素等营养物的垂向变化相关.因此,浮游有孔虫表层水种和次表层水种之间的δ18O和δ13C差值可以用来指示温跃层和营养物跃层深度的变化.
1342-1353

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碳酸钙含量及主要钙质微体化石丰度分布

摘要:通过研究南海北部陆坡至深海平原表层沉积物碳酸钙含量、浮游有孔虫壳体丰度、钙质超微化石丰度空间分布,认为研究区碳酸钙溶跃面位于水深约3000m处,碳酸钙补偿深度(CCD)位于水深约3500m或者更小水深.浮游有孔虫壳体、钙质超微化石是表层沉积物碳酸钙的主要组分,浮游有孔虫壳体对数值、钙质超微化石丰度均与碳酸钙含量对数值呈较好线性关系.水深3000m以浅的表层沉积物中,碳酸钙含量对数值、浮游有孔虫壳体丰度对数值随水深增大趋于线性减小,而钙质超微化石丰度随水深增大而趋于线性增大.浮游有孔虫壳体丰度和钙质超微化石丰度分布差异可能与这两类碳酸钙颗粒沉积学行为不同有关:浮游有孔虫壳体丰度随水深的变化可能主要受到陆源粘性颗粒稀释作用;钙质超微化石和陆源粘性颗粒沉积学行为相似,可能主要在海底边界层参与絮凝作用和反絮凝作用,随水深增大皆趋于富集.随着水深从3000m逐渐增大,碳酸钙溶解作用成为海底碳酸钙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碳酸钙含量对数值与浮游有孔虫壳体丰度对数值随水深增加呈加速减小趋势,而许多表层沉积物不含或贫钙质超微化石.然而,所有表层沉积物碳酸钙都没有被溶解殆尽.通过碳酸钙严重不饱和环境下表层沉积物碳酸钙含量的分布,识别出一些底流活动的影响.特别地,在中沙北海岭周缘深海平原存在浮游有孔虫壳体与钙质超微化石高丰度带,该高丰度带可能是底流作用下快速沉积的结果.碳酸钙含量小于约2%的许多表层沉积物具有浮游有孔虫壳体贫乏、钙质超微化石相对富集的特点,该现象很可能与这两类碳酸钙颗粒粒径悬殊有关,体积微小的钙质超微化石更有机会成为永久性沉积物.
1366-1382

海洋沉积物中AOM成因的自生矿物及其对深时地球古海洋甲烷事件的启示

摘要: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简称AOM)是海洋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常见的地质作用,记录了沉积物埋藏压实期间海水下渗与沉积流体上涌过程中发生的硫酸盐还原和甲烷厌氧氧化等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自生矿物.通过实例分析东北太平洋IODP311航次U1328站位和南海北部陆坡GMGS2航次08站位的钻孔岩芯沉积物中自生矿物的类型和稳定碳、氧、硫同位素组成等,在U1328站位浅表层及约219m深度位置和在GMGS2-08站位15mbsf、60mbsf和84mbsf位置发现了AOM成因的自生碳酸盐类矿物,其δ13C值分别低至-41.50‰(VPDB)和-57.89‰(VPDB),并且出现了富集的黄铁矿及其正偏硫稳定同位素组成,其δ34S值分别高达32.49‰(VCDT)和20.80‰(VCDT).认为现代海洋沉积物中AOM成因的自生矿物能有效地记录海洋的甲烷异常渗漏事件,其矿物组合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可用于探索地史时期古海洋的甲烷渗漏事件.新元古代"雪球地球"结束后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中极低碳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和扇状重晶石等自生矿物特征,指示了新元古代冰后期古海洋中曾经出现异常的甲烷渗漏事件,可能造成了古海洋环境和吉气候的突变.根据"将今论古"原理,利用AOM成因的自生矿物探索深时地球重大转折期古海洋的甲烷异常渗漏事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383-1392

近海泥质沉积物敏感粒径作为冬季风强度指标的再研究:与器测数据的对比

摘要:中国近海泥质沉积物敏感粒级的平均粒径已被广泛用于重建东亚冬季风强度,但目前敏感粒径序列与器测数据的对比研究较少,且近年不断有学者对一些区域泥质沉积物敏感粒径的指示意义提出不同观点.本文利用北黄海西部泥质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和长江口泥质区的3根沉积柱,以210Pb、137Cs测年以及沉积物敏感粒级分析方法,分别获得了过去100余年三孔高分辨率敏感粒度组分的变化序列,并与器测西伯利亚高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3个泥质区沉积物敏感组分的平均粒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其中南黄海中部与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敏感粒径序列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北黄海西部泥质区沉积物敏感粒径序列变化趋势相反;3条序列均与指示东亚冬季风强度的西伯利亚高压序列变化趋势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3条序列与冬季风指标序列变化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在于:北黄海西部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物为冷涡沉积,受沿岸流影响可能较小;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受河流径流等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泥质区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利用泥质沉积物敏感粒级的平均粒径作为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替代指标时需谨慎,应考虑沉积物所在区域的成因机制,尤其是环流体系及河流输沙等因素的影响.
1393-1401

黄土高原记录的MIS 6.5期东亚夏季风信号及其古气候意义

摘要:深海氧同位素(MIS) 6.5期是古气候演化的一个特殊时期.其太阳辐射强度显著高于全新世,但当时冰量较大,全球气候整体处于冰期环境;此现象支持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控于全球冰量.然而,来自中国石笋氧同位素异常偏负,指示东亚季风区湿润程度已达间冰期水平,支持东亚夏季风直接受太阳辐射所驱动.为理解以上冲突,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考察东亚夏季风是否可能在MIS 6.5期发生扩展,理解东亚季风区对太阳辐射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发现:MIS 6.5期黄土高原水分条件与MIS 3期类似,显著低于典型间冰期气候.MIS 6.5期与典型间冰期之间降水量的差别,由季风边界区向核心区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东亚夏季风演化与太阳辐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黄土高原西北部沉积序列记录的东亚夏季风演化包含有强烈的岁差周期和100ka周期,可能受全球冰量和低纬地区太阳辐射的共同影响.
1402-1411

MIS 5c向MIS 5b转换期亚洲夏季风的演变特征——万象洞石笋记录

摘要:根据亚洲季风边缘区武都万象洞一根长360mm石笋(WX0541A)的6个230Th年代和828个δ18O数据,建立了104107~91858a B.P.期间高分辨率和高精度亚洲夏季风变迁的时间序列.通过与中国东部季风腹地湖北三宝洞和现代西风控制区新疆科桑洞的石笋δ18O记录对比发现,三者的变化模式在研究时段内具有相似性.其中,3个洞穴石笋同位素在MIS 5c中期相当于Greenland D/O 23暖阶段的偏负阶段,从南到北显示出逐渐偏负的趋势,是季风降水大陆效应的真实反映;而在96495~92562a B.P.之间的同位素偏重阶段,万象洞和科桑洞石笋同位素组成相近并偏正于三宝洞石笋的δ18O值,偏离了亚洲夏季风的内陆入侵规律,可能与MIS 5b太阳辐射降低时期万象洞和科桑洞地区可变的季节性降水或加入的西风降水有关.
1412-1417

CIS 24事件的精确定年及亚旋回特征:以黔北三星洞石笋为例

摘要:根据黔北三星洞一支石笋(SX15a)7个230Th年龄和194个氧同位素数据,获得了110.2~ 103.3ka B.P.时期分辨率约为35a的δ18O时间序列.该石笋δ18O记录了Chinese Interstadials (CIS) 24事件的详细变化过程.SX15a石笋δ18O值在CIS 24事件开始时(107.7±0.6ka)从-8.25‰迅速偏负至-10.0‰,而在事件结束时(105.4±0.5ka)δ18O值则相对缓慢的偏正,从-9.7‰偏正至-8.5‰,CIS 24持续时间为2.3±0.5ka.高分辨率的三星洞δ18O序列揭示出CIS 24事件内存在4个亚千年尺度的夏季风增强事件.与格陵兰冰芯记录的Greenland Interstadials(GIS) 24事件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千年尺度还是百年尺度,三星洞石笋δ18O记录的季风气候与北高纬气候都存在紧密耦合关系,说明在冰量相对较小的边界条件下,东亚夏季风强弱仍与北高纬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1418-1424

千年时间尺度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关系的时空变化特征

摘要:利用全新世的气候模拟结果(KCM)以及1948 ~ 2013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大型大气环流系统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在千年时间尺度上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空间位置变化关系以及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并比较了它们与现代气候背景年际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在千年尺度上,南亚高压的东进(西移)对应西太副高的西伸(东撤).这与年际尺度上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存在的"相向而行"及"相背而去"的时空特征是一致的.耦合气候模式模拟的全新世9.5k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总体呈现振荡减弱趋势.早全新世(9.5~7.5kaB.P.)时期,东亚夏季风强度较强,此时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而西太副高位置偏西;在中全新世(7~4ka B.P.)期间,东亚夏季风呈现百年尺度大幅振荡,而此时南亚高压(西太副高)的位置大致位于112°~115°E(145°~155°E)之间;晚全新世(4~0ka B.P.)期间,东亚夏季风持续减弱,对应南亚高压位置向东移动、西太副高位置向西移动.全新世时期(9.5~0ka B.P.),北半球春季(4月、5月份)赤道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呈现先减弱,至5~4ka B.P.期间达到最低值,之后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这与南亚高压的位置变化趋势一致,而与西太副高位置变化趋势相反,即赤道春季太阳辐射强(弱)时,南亚高压位置偏东(偏西)、西太副高位置偏西(偏东).同时,模拟的全新世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夏季温度变化也呈现出与春季赤道太阳辐射一致的变化趋势,且与南亚高压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海温的加热作用可以通过激发Matsuno-Gill型大气响应使得南亚高压增强.西太副高主要由哈德莱环流在副热带地区的下沉作用造成,而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夏季的增温可引起哈德莱环流增强,从而使西太副高的强度�
1425-1436

基于统计-动力反演的近千年印度夏季风驱动机制探讨

摘要:过去1000年的气候变化是最近数十年人类活动影响加强情况下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背景,其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的研究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非线性统计-动力反演方法结合了统计模型和动力模型的优点,能充分利用观测数据反演系统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尝试应用非线性统计-动力反演方法建立印度夏季风的动力方程,为研究印度夏季风的驱动机制提供量化参考.经研究发现:近千年印度夏季风系统是复杂非线性动力系统;工业革命前印度夏季风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北大西洋海表温,其次是温室气体(N2O和CO2)浓度与阿拉伯海海表温、ENSO及太阳辐照度等的相互作用;在工业革命后期,温室气体(CH4、N2O和CO2)浓度及其与北大西洋海表温、太阳辐照度、ENSO及北极温度等的相互作用成为印度夏季风的主要驱动力;单因子甲烷和N2O是印度夏季风的驱动力,而它们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两个因子的交叉项)却是稳定作用力.总体来说,工业革命前,北大西洋海表温度是印度夏季风的主要驱动因子;工业革命后,温室气体则成为主要的驱动因子.
1437-1449

季风区降水δ18O与云顶气压关系

摘要:不同于高纬地区,中低纬度季风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较复杂,降水稳定同位素"温度效应"不明显,而出现显著的"降水量效应".而通过地表的数据分析很难解释影响季风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的过程与机制,这使得对于季风区稳定同位素气候记录的解释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利用GNIP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和ISCCP D2云气候资料,通过分析降水δ18O与云顶气压的关系,试图从降水过程中的水汽传输来解释季风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季风区降水δ18O与云顶气压在局地和区域尺度上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夏季风爆发时云顶气压和降水δ18O都显著降低,表明云抬升高度对降水δ18O的重要影响.这种关系表明季风区降水δ18O除受局地过程的影响外,还受大尺度对流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对流降水是季风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出现"降水量效应"的重要因素.季风活动越强,云顶高度越高,凝结温度越低,从而导致降水中δ18O越低,是出现同位素"降水量效应"的机制.
1450-1457

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大气CO2浓度与气候变化

摘要:要正确认识气候变化与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关系,首先需要了解二者在过去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本文分别从显生宙、中生代、新生代、中更新世、末次冰消期、全新世、过去千年以及近几十年的仪器观测记录共8个时间段,对过去约500Ma以来的大气CO2浓度与温度指标进行了整理分析,根据记录载体和时间跨越尺度,将这些不同时间段上的古气候记录归纳为3个类型:1)以模型计算和古土壤、古生物等为记录载体的百万年及更长时间尺度的记录,CO2和温度的变化总体趋势一致,但是由于数据误差较大,分辨率低,所以很难进行明确的因果关系研究;2)以极地冰芯为记录载体的米兰科维奇轨道时间尺度的记录,数据精度较高,为探索大气CO2在气候变化过程中所扮演的具体角色提供了可能;3)以冰核和积雪为主要载体,包括仪器记录在内的百年及更短时间尺度的记录,虽然这个时期资料最为丰富,数据精度更高,但是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很难识别大气CO2温室效应的份量,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出现了众多的解释和不确定性.对本文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得到以下认识:1)从长趋势来看,全球温度和大气CO2浓度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但两者的起伏变化并无固定的先后次序,因而对于其因果关系的解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地质时期的大气CO2浓度有过很大的波动,存在多次高大气CO2浓度时期,最高时可达5000ppmv以上,也存在一些低大气CO2浓度时期,最低时可达200ppmv以下;3)依据目前的全球观测数据,大气CO2浓度已经突破400ppmv,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这一数值具有特殊的含义,但这一浓度是过去800ka(冰芯记录)以来的最高值,甚至在整个第四纪(2.58Ma)都是罕见的.
1458-1470

1850~2001年新疆地区年均气温变化重建与分析

摘要:根据世界数据中心古气候数据库收录的新疆境内17条树轮宽度年表和艾比湖区胡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年表,以及古里雅和慕士塔格冰芯δ18O序列,以器测时期的逐年气温距平为校准序列;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技术(FFT)分解序列的高、低频信号,采用高、低频信号分别回归再合成的方法,重建了1850~2001年新疆地区年均气温变化序列,并分析了其间的温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1850年至20世纪20年代之前,新疆地区大多数时段的温度均低于20世纪平均值;20世纪则显著增暖,其中1901~2000年的增温趋势为0.85℃/100a,明显大于过去150年的总体增暖水平.2)温度变化存在显著的年代际波动,主要周期为50~60年和准15年;其中1870年代之前和1910年代前后气候寒冷;1940年代前后相对温暖;1970年代前后增暖停滞;1980年以后显著温暖.
1471-1479

洛川黄土堆积粗颗粒变化记录与华北第四纪哺乳动物迁徙关系的初步探讨

摘要: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典型的风尘堆积,气候干冷时期,西北冬季风加强,黄土堆积颗粒较粗,反之较细.据此对洛川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非碳酸盐粗颗粒(0.10~0.0625mm)进行测试并绘制其变化曲线.结果显示第四纪时期出现过10次冬季风超级强盛事件,判定这些事件的地质年龄后,发现它们与欧洲阿尔卑斯山冰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黄土堆积非碳酸盐粗颗粒值可能是极端气候变化事件的替代性指标.第四纪时期,华北哺乳动物群曾出现4次迁徙事件,它们与10次冬季风超强事件有一定的联系,事件对古人类活动也显示了某些影响,说明极端气候事件与哺乳动物进化有明显的关系,是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
1480-1488

西宁盆地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孢粉植物群特征及其意义

摘要:始新世-渐新世之交(EOT),全球气候急剧变冷,由"温室期"进入了"冰室期",是新生代以来重大气候事件之一.为了更好揭示该时期陆地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本文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西宁盆地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的地层,通过距离西宁市区约7km的塔山村一带(36.5°N,101.8°E)的塔山剖面马哈拉沟组中的孢粉样品分析,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Ⅰ Nitrariadites-Meliaceoidites-Quercoidites (35.4~33.9Ma),Ⅱ Quercoidites-Labitricolpites-Qinghaipollis(33.3 ~ 33.2Ma),表明西宁盆地植被由晚始新世的暖温带半干旱的疏林灌丛、疏林,在早渐新世向干旱的温带疏林草原的转化,指示该区域在33.9~33.3Ma期间气温明显下降并伴随干旱化持续现象.西宁地区该植被变化可能是对EOT时期全球变冷事件的响应.
1489-1499

东北哈尼泥炭记录的早全新世长白山火山喷发及其古气候意义

摘要:泥炭作为古气候与环境载体,对火山活动及其气候效应有着良好记录.文章采用酸化法成功提取出东北哈尼泥炭沉积样品600~625cm的火山灰层.将制成的薄片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鉴定发现火山灰颗粒的粒径都小于2mm,主要由玻屑组成,含有长石和辉石等矿物,其颗粒呈气孔、海绵状,结构松散,形态极不规则.使用电子探针技术对火山灰化学成分进行测试,数据显示SiO2含量为62% ~ 66% (wt),Al2O3含量为19.13% ~24.13% (wt),Na2O含量为4.91% ~6.68% (wt),K2O含量为2.16% ~4.39% (wt),呈现高Na2O低K2O的特点,元素组成与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成分相似,为粗面岩.火山灰层位边界的泥炭纤维素AMS 14C年龄为9337~ 10745cal.aB.P.,该层火山灰可能源于早全新世长白山火山喷发;对比哈尼泥炭中δ18O和腐殖化度等气候代用指标曲线,发现该次火山喷发事件导致气温降低、降水减少,对区域的早全新世气候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1500-1508

中国东部南北方过渡带淮河半湿润区全新世气候变化

摘要:淮河流域位于中国东部的南北方过渡带,属于半湿润区气候环境,这里既有冬季风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携带而来的粉尘堆积,又有江淮地区特有梅雨天气,但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和南方湿润区均存在着差异,因此其古气候环境变化对于理解东亚古气候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材料,对淮河流域古气候的研究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空白地区.本文针对襄城的一个全新世黄土-古土壤连续剖面,根据粉尘沉降动力学原理,利用粉尘搬运距离、风力强度、春季近地面气温和有效湿度等几个半定量和定性指数,分析了淮河流域的全新世气候波动特征,结果表明:1)淮河半湿润区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湿度变化总体有反向波动趋势.大约7.0~3.8kaB.P.是北方粉尘源区的全新世适宜期,而在淮河流域环境只有小幅改善.淮河流域的适宜期在大约3.8~ 1.8ka B.P.期间,晚于北方干旱区.2)淮河流域全新世时期冬季风强度一直在持续减弱,而有效湿度一直在持续增加.大约1.8ka B.P.以来形成的黄土层是因粉尘源区扩展所致,并非因冬季风加强.3)淮河流域这种异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全新世气候特征是由于印度季风减弱、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增强造成江淮地区梅雨加强,同时也是淮河地区冬季风减弱致使梅雨带北移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
1509-1524

大暖期青藏及蒙新湖区古湖泊面积重建

摘要:特征时期古湖泊面积变化受控于当时的降水和湿度状况,恢复特征时期的古湖泊面积,可以为古气候模拟提供边界条件,进而为预测未来区域水文变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以我国五大湖区中的青藏及蒙新湖区所代表的寒区及干旱区湖泊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全新世大暖期(6±0.5ka B.P.)湖泊水量(水位、面积等)记录,收集所有具有大暖期湖泊面积及古降水的记录共计21条,据此推算古湖泊面积与古降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该关系应用到青藏及蒙新湖区的其他湖泊,初步恢复了大暖期两大湖区的古湖泊面积.同时,分别选取位于西藏及蒙新地区的羊卓雍错和乌梁素海作为典型湖泊,通过其近几十年来实际观测面积与经古湖泊面积-古降水量间关系推算面积的对比验证,表明恢复的大暖期两大湖区古湖泊面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代表性.重建结果表明,青藏及蒙新湖区大暖期古湖泊面积分别约为8.8× 104km2和4.1× 104km2,是现代湖泊面积的2.1倍和3.2倍.
1525-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