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草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草业论坛、草地资源与利用、牧草研究、种子科技、草地农业、草地畜牧业、草地保护、草坪园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国际刊号:1001-0629
  • 国内刊号:62-1069/S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51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3
  • 综合影响因子:1.61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草业科学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草业科学杂志前植物生产层

温度和湿度对内蒙古草原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对内蒙古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土样进行不同温湿度梯度下的室内培养试验, 温度梯度分别为9、14、22、30和40 ℃, 湿度梯度为13%、26%、39%、52%和66%体积含水量(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VWC)。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与培养温度均极显著相关(P〈0.01);不同培养温度下, 土壤氮矿化量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前期和中期不同温度下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土壤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均值与湿度呈二项式关系, 52%~66% VWC内氮矿化量和矿化速率显著下降(P〈0.01);除培养后期外, 其他时期不同湿度条件间, 净矿化速率差异均显著(P〈0.05)。温度和湿度对土壤氮矿化作用存在显著互作(P〈0.01), 培养后期环境胁迫引起氮固持作用增强, 导致净氮矿化速率对温湿度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响应。
349-354

乌拉特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群落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摘要:以乌拉特荒漠草原3种典型植被群落及其不同深度土层为研究对象, 比较不同群落及其土壤碳、氮含量差异。结果显示, 1)小针茅(Stipa klemenzii)群落的植被盖度显著高于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和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P〈0.05), 但其地上生物量却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群落;2)3种植被群落间的C含量差异不显著;N含量则表现为芨芨草〈小针茅〈红砂群落, 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C/N表现出红砂〈小针茅〈芨芨草群落, 差异均达显著水平;3)小针茅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30 cm层显著高于其余两群落, 红砂群落土壤表层(0-10 cm)全氮含量则显著高于另外两群落。不同植被类型各土层的C/N存在一定差异, 但变化没有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规律性。
355-360

退化草地补播草木樨、黄花苜蓿的生产力和土壤碳截获潜力

摘要:通过对补播两年后的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e)等5种群落的群落组成、生产力以及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调查, 分析了5种群落类型的土壤碳储量及群落生产力, 探讨了补播对退化草地土壤碳截获及群落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1)补播显著提高了退化草地的碳截获能力(P〈0.05)。补播深根系牧草——草木樨、黄花苜蓿群落的土壤碳储量明显高于退化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 而自然演替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轻度退化的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群落介于二者之间, 表现为芦苇〈虎尾草〈羊草〈草木樨〈黄花苜蓿;2)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含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且各群落之间差异明显;3)补播改善了群落组成, 大大提高了群落生产力(P〈0.05), 其整体变化趋势为虎尾草〈芦苇〈羊草〈黄花苜蓿〈草木樨。我国草地面积大, 补播可能是实现退化草地恢复和固碳功能的最经济和最具操作性的途径之一。
361-366
草业科学杂志业界信息

2014年2月国际市场主要饲料与畜产品价格分析

摘要:2月美国主要饲料市场价格跌涨互现,菜籽、高粱、苜蓿粉市场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6%、0.2%、2.1%;玉米、大豆、豆粕、棉籽饼、豆粉市场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5%、3.8%、5.1%、1.5%、5.4%。国际畜产品价格平稳。美国育肥牛价格环比下降0.4%,瘦肉猪价格与1月持平,鸡肉价格与1月持平,牛肉价格与1月持平。欧盟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1%。新西兰羊羔肉价格与1月持平,羊肉价格与1月持平。
366-366
草业科学杂志前植物生产层

放牧和补播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摘要:为评估草地的碳源/汇功能,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草地管理措施,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研究区域,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和土壤微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的变化规律, 探讨了围栏封育29年(WF29)、围栏封育8年(WF8)、补播苜蓿(Medicago sativa)(RA)、补播羊草(Leymus chinensis)(RC)、以及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共7种处理对SOC和SMBC分布的影响以及草地SOC和SMBC碳库储量的大小。结果表明, 从土壤剖面来看, SOC、SMBC含量在土壤表层较高, 为草地的主要碳库,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土壤根系层(0-30 cm)中, WF8、WF29、RA、RC、LG和MG的SOC和SMBC均高于HG, 其中WF8正效应较为明显, 有利于提高SMBC与SOC含量。SOC与SMB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可以通过SMBC的变化反映SOC的变化, 进而反映SOC碳库的变化。经估算, 锡林浩特市草地0-30 cm总的SOC和SMBC碳储量分别为788.86和9.48 Gg。其中, 围封8年的SOC和SMBC碳储量的值都为最高, 分别为661.76和6.76 Gg, 人工种草措施的值均为最低, 分别为0.61 Gg和5.73 t。SOC和SMBC含量对于土壤肥力和土壤品质变化有指示作用, 可作为草地碳汇的重要评估指标。
367-374

牧压对草地植物养分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不放牧、轻度放牧(1.13羊·hm-2)和重度放牧(1.95羊·hm-2)3个牧压下天山北坡草原化荒漠草地植物粗蛋白、粗脂肪、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春季和秋季放牧后, 不放牧草地的植物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下降。春季放牧后, 轻度和重度放牧处理的植物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比春季放牧前略高, 而秋季放牧后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低于秋季放牧前;2)春季和秋季放牧前后, 土壤容重变化均不大;春季重度放牧处理后, 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 且与不放牧和轻度放牧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秋季放牧后, 轻度和重度放牧处理各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秋季放牧前相比略有降低。3)从植物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 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变化来看, 1.13羊·hm-2轻度放牧处理是较为合理的放牧强度。
375-380

浅议毒害草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摘要: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大江大河重要的发源地和水源补给区。传统认为,毒害草是草原的绿色杀手,放牧牲畜的隐形敌人,极大地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草地农业系统理论为根据,分析了毒害草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雏护生物多样性、观赏价值、药用、放牧管理和牲畜采食等诸多方面的特殊价值,认为毒害草是草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探讨草地退化的机理,毒害草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以期为退化草地恢复、草原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381-387

践踏处理下高羊茅分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摘要: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试验材料, 探讨了不同梯度践踏处理后分蘖数和内源激素的变化, 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旨在探讨践踏处理下分蘖的激素调节机制, 以期从生理调控入手提高草坪草的耐践踏性。结果表明, 践踏后高羊茅分蘖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轻度践踏处理时, 高羊茅吲哚乙酸(IAA)含量、脱落酸(ABA)含量和IAA/ZT(玉米素)的比值下降, ZT含量上升, 这些均有利于高羊茅的生长发育, 说明轻度践踏促进高羊茅分蘖;中度和重度践踏下, IAA含量、ABA含量和IAA/ZT的比值上升, ZT含量下降, 抑制类激素含量升高, 生长类激素含量减少, 分蘖数下降, 显著降低高羊茅的生长。践踏6周后, 各激素与高羊茅分蘖数相关性大小按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排序为:IAA/ZT〉IAA〉ABA〉ZT。
388-392

东非狼尾草入侵对冷季型草坪土壤呼吸及草坪质量的影响

摘要:试验以草地早熟禾(Poa pretensi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冷季型混播草坪为对象, 研究了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入侵后, 土壤呼吸速率、草坪品质及地上生物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 东非狼尾草入侵降低了混播草坪白天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 改变了白天土壤呼吸曲线, 但对最大呼吸强度(3.68 μmol·m-2·s-1)没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 混播草坪的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 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 不过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因东非狼尾草入侵发生了改变。另外, 东非狼尾草入侵后, 地上生物量显著提高(P<0.05), 相反, 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根据9分制评定结果, 东非狼尾草入侵后, 草坪颜色、草坪质地和草坪均匀性均有降低, 导致草坪品质变劣。
393-398

基于PROSAIL模型及HJ-1A-CCD2影像的MoDIS/LAI产品精度验证

摘要:选取呼伦贝尔温带草甸草原为研究区, 设计3 km×3 km试验样地, 采集地面实测数据, 用基于HJ-1A-CCD2影像的PROSAIL模型反演的LAI值作为中间桥梁进行尺度上推, 对MODIS/LAI产品进行验证与评估。结果表明, MODIS/LAI产品与地面实测LAI值相比, 两者相对误差为28.1%, 其精度受地表异质性、土壤背景影响较大, 在草地植被相对均质的情况下, MODIS/LAI产品值高于地面实测值, 高估约为0.04, 相对误差为5.8%;在草地植被非均质条件下, MODIS/LAI产品值高于地面实测值, 高估约为0.18, 相对误差为32.7%。与基于尺度上推的1 km HJ-1A-CCD2/LAI值相比, 两者相对误差为13.5%。
399-407

巴里坤草原面积动态及其气象因素分析

摘要:利用2003—2012年7月巴里坤250m分辨率的EOS/MODIS卫星影像数据,通过预处理、几何校正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利用巴里坤1:250000的土地类型分类图,在GIs支持下,提取巴里坤近10年的草地NDVI信息数据,并以2003年巴里坤草地NDVI为本底数据,计算巴里坤草地面积的动态变化,结合相应年份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里坤高覆盖草地面积保持相对稳定;中覆盖草地面积年际间变幅较大;低覆盖草地与荒漠化草地在面积上呈现明显的此升彼降的关系。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转化”关系:若降水充足,则荒漠化草地向低覆盖草地转化;若降水不足,则低覆盖草地退化为荒漠化草地。降水和气温是影响巴里坤草地生长的两个重要气象要素,尤其是4—6月的降水将直接影响当年草产量。
408-414
草业科学杂志植物生产层

云杉属植物幼苗的异速比例关系

摘要:本研究以云杉属(Picea)8个物种幼苗为例, 通过系统测定其地上、地下呼吸速率, 年均净生产力, 叶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 研究各特性相互间的异速比例关系(Allometric Scaling Relationship)。结果表明, 1)在异化速率方面, 云杉8个物种经温度修正的平均单株地上、地下呼吸速率与相应生物量的异速指数分别为0.876和0.817;2)在同化速率方面, 平均单株叶生物量与平均单株年净生产力的异速指数为1.191, 平均单株叶生物量与其平均总生物量的异速指数为0.940, 两者的异速指数非常接近代谢异速理论对植物小个体代谢速率指数为1的预测;3)不论是植物个体平均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间的异速指数(1.090), 还是经温度修正的平均单株地上呼吸速率与地下呼吸速率的异速指数(1.168) 均很接近理论预测值1。
415-422

露地菊‘纽9717’的茎叶离体快繁体系

摘要:以露地菊‘纽9717’(Chrysanthemum×grandiflora ‘niu9717’)无菌苗为试验材料, 进行茎段(含腋芽)离体快繁体系和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茎段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3 g·L-1+KT 0.5 g·L-1+NAA 0.5 g·L-1, 平均增殖系数为3.2;最佳叶片离体再生培养基为MS+6-BA 2.0 g·L-1+NAA 0.5 g·L-1, 6-BA与NAA组合更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 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 愈伤组织分化率为92.3%, 繁殖系数为8.9, 其中分裂素KT及TDZ不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 生长素2, 4-D能有效诱导愈伤组织, 但抑制不定芽分化;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05 g·L-1, 生根率达100%, 平均生根数为12.08, 平均根长1.5 cm, 移栽成活率为100%, 高浓度生长素能诱导根形成但抑制根的伸长。
423-430

野生及引种侧金盏花的开花物候与传粉特性

摘要:连续两年对黑龙江省野生环境和引种条件下的侧金盏花(Adonis amurensis)进行观测, 发现其在年度开花物候上表现出相同的特点:始花时间为4月初, 种群花期持续20~25 d, 种群的开花物候曲线呈现多个“M”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侧金盏花的座果率与开花数目、单花期长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始花时间与开花数目及单花期长度及座果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开花相对早的植株比开花晚的植株花期更长, 花期长的植株比花期短的植株座果率更高。两年内共发现侧金盏花的访花昆虫9种, 分属于4目5科, 以双翅目食蚜蝇科昆虫为主。各访花昆虫的访花时间差异显著, 其中东方蜜蜂访花时间最短, 在10 s以内;印度细腹食蚜蝇访花时间最长, 能达到20~30 s。
431-437

3种诱变因子对箭筈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经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秋水仙素及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后, 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60Co-γ射线对箭筈豌豆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 对种子胚根和胚芽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最佳辐射剂量为600 Gy。不同剂量秋水仙素对箭筈豌豆种子的萌发率、胚根和胚芽长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短时间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 经0.20%浓度处理24 h的种子, 其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分别为45%和0.757。经EMS处理后的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随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0.5 mL·L-1浓度处理48 h终萌发率为46%, 可推荐为EMS处理的最佳剂量。
438-445

PEG干旱胁迫对大花飞燕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大花飞燕草(Delphinium grandiflorum)幼苗抗旱性, 采用不同浓度(0、5%、10%、15%、20%和25%)的PEG溶液对大花飞燕草幼苗进行模拟干旱胁迫, 测定了其细胞膜透性、丙二醛、脯氨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可溶性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 大花飞燕草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总体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可溶性蛋白在各个胁迫条件下差异不大;综合各指标表明大花飞燕草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446-450

复合盐碱胁迫对燕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摘要:为明确复合盐碱胁迫对燕麦(Avena sativa)种子发芽的影响, 将中性盐NaCl、Na2SO4与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 依照碱浓度逐渐增加的原则分为6个胁迫处理组, 每组设定6种不同盐浓度, 来测定36种复合盐碱胁迫条件下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与胚芽长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 在各胁迫处理组下, 燕麦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且碱性盐比例越大下降越明显。在最高浓度胁迫下(144 mmol·L-1), 无碱性盐存在的胁迫组燕麦种子发芽率为25.6%, 碱性盐比例最低的胁迫组为11.1%, 其余各组处理则均为0。胚根与胚芽生长表现出与发芽率相似的变化规律, 且胚根对胁迫更敏感。对各胁迫因素与发芽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发现在众多胁迫因素中, 盐浓度起主要作用。由于植物在种子发芽阶段主要受水分的控制, 而在复合盐碱胁迫下, 水势主要由盐浓度决定, 因此, 盐浓度是复合盐碱胁迫下燕麦种子发芽的决定性因素。
451-456

Neotyphodium属禾草内生真菌和球囊霉属菌根真菌对野大麦生长的影响

摘要:禾草内生真菌提高宿主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同时也促进植物生长, 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根系对营养元素尤其是磷的吸收和贮存, 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中同时存在这两种共生体。本研究比较了温室条件下这两种共生体共存及单独存在时对野大麦生长的影响和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内生真菌可抑制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内生真菌和菌根真菌均可显著增加野大麦地上生物量, 菌根真菌可显著增加其地下生物量。二者共存时野大麦的全N含量显著小于单个共生体的处理;仅带菌根的野大麦P含量显著大于二者共存时的处理, 内生真菌通过对菌根真菌的抑制降低了野大麦对P的吸收和积累。
45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