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草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草业论坛、草地资源与利用、牧草研究、种子科技、草地农业、草地畜牧业、草地保护、草坪园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国际刊号:1001-0629
  • 国内刊号:62-1069/S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51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3
  • 综合影响因子:1.61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草业科学 2012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草业科学杂志前植物生产层

黑河流域湿地典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摘要:以黑河流域分布最广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落和长苞香蒲(Typha angustata)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植物物种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芦苇群落中芦苇为优势种,稗(Echinochloa crusgalli)为亚优势种,二者的重要值之和为56.4%;长苞香蒲群落中长苞香蒲为优势种,重要值为35.09%。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芦苇群落和长苞香蒲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F)和生态优势度指数(D)中,H’与J、F呈显著正相关,与D呈显著负相关;长苞香蒲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于芦苇群落,前者更稳定;两个群落的相似性指数为52.94%,二者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1335-1339

新疆草地荒漠化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摘要:草地作为新疆生态环境的主体,其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关乎新疆的生态安全及生态环境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分布规律、特征及利用现状的分析,从草地荒漠化过程及其与其他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地荒漠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疆草地荒漠化过程分为两种类型,I型为低山、平原荒漠类型草地的沙化、盐碱化和退化过程,Ⅱ型为山地草地类型的退化过程;2)在人类活动和水文环境变化的综合作用下,草地与耕地、沙地、林地、湿地和社区在荒漠化过程中可进行相互转化;3)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是草地荒漠化发展的背景条件,为草地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气候变化是南疆和东疆盆地草地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是各流域中下游草地荒漠化的主导因素,滥垦滥挖是绿洲周边草地荒漠化的直接导因,放牧场、割草场荒漠化的主要导因是长期超载、无序利用及草地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新疆草地荒漠化形成的驱动因素不仅具有多因素性、地域性的特点,而且具有交叉和叠加的综合特点和多营力综合作用特征。
1340-1351

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现状及发展态势

摘要:以藏北那曲地区为例,分析了1955—2005年高寒草地、人口、家畜和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态势。结果表明,50年来,藏北那曲地区的年均气温上升了0.8~2.0℃,年均降水量增加了100~240mm,牧业人口增加了5倍左右,家畜存栏数增加了2.9倍,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4.1%,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93.1%,高寒草地退化面积占总草地面积的64.3%。以上结果说明,藏北那曲地区的气候向湿润暖温方向变化,对减缓草地退化趋势具有促进作用,而牧业人口的增加和过度放牧利用成为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正确处理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屏障保护的关系,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是目前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352-1358

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综合评价——以榆中县为例

摘要:综合评价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的效益,是该工程持续推进的重要内容。国内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的评价均以大尺度为主,而基于县域尺度的评价较少。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榆中县为例,通过构建小尺度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该县韦营乡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结果表明,韦营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综合效益分值为70.85,较好;生态效益分值为74.8,较好;经济效益分值为55.5,一般;社会效益分值为78.2,较好。
1359-1367
草业科学杂志草人诗记

忆王栋先生

摘要:先生风格昆仑高,先生学养润如玉。昆仑摩天少峻险,如玉温敛涵太虚。
1368-1368
草业科学杂志植物生产层

多浆旱生植物霸王18SrR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摘要:为探讨多浆旱生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的生物进化历程及与其他植物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以霸王叶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通用引物扩增其18SrRNA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EM—T载体,阳性克隆经鉴定后进行测序。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长1808bp,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18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6%以上。可见,高等植物18SrRNA的基因非常保守。同源性分析与Blast比较结果表明,霸王与小盘木(Galearia filiformis)、驱虫苋(Cnidoscolus aconitifolius)及橡胶树(Herera brasiliensis)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霸王与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亲缘关系最近。
1369-1373

CBF1基因转化饲草玉米SAUMZ1提高抗寒性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叶片为材料,用PCR方法成功地克隆了转录因子CBF1基因,并初步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CBF1基因转入饲草玉米SAUMZ1(Zearnays)。PCR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插入到玉米草基因组中。不同低温胁迫处理后,转基因植株比对照植株的相对电导率含量低,进一步说明转入CBF1基因后增强了饲草玉米SAUMZ1的抗寒性。
1374-1378

拒盐型牧草小花碱茅PutHKT2;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摘要:本研究以拒盐型盐生牧草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对小花碱茅PutHKT2;1基因表达模式进行研究,以期阐明其在盐胁迫下拒Na+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PutHKT2;1基因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主要在根中表达,地上部表达量相对较低;K+饥饿处理条件下,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1mmol·L-1 K+或无K+条件下,根中PutHKT2;1表达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由此推断,PutHKT2;1蛋白主要在根部发挥作用,主要用于控制Na+吸收,增强K+选择性吸收能力,从而维持地上部较高的K+/Na+,提高其耐盐性。
1379-1383

尖叶胡枝子种子贮藏蛋白分析

摘要:对3个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的种子贮藏蛋白进行SDS-PAGE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的盐溶蛋白和贮藏蛋白谱带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分子量10.75~154.53KDa。盐溶蛋白的特征蛋白谱带共19条,多态性条带13条,多态率68.42%;贮藏蛋白的特征蛋白谱带共28条,其中9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32.14%。利用盐溶蛋白和贮藏蛋白的条带信息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分为两类:I类为普通型和浓绿型尖叶胡枝子;Ⅱ类为高杆型尖叶胡枝子。由此认为,种子贮藏蛋白电泳技术可以作为研究胡枝子属种内变异的重要研究手段。
1384-1389

外源诱导物对百里香植株再生过程中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NO3-/NH4+、丙氨酸、谷氨酸和丙酮酸处理百里香(Thymus vulgaris)再生植株30d后,测定其对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另外,培养百里香20、30和40d后分别用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壳聚糖等外源因子对百里香进行处理,在不同的处理时间下测定LOX活性,探讨外源因素对增殖百里香中L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源调控30d百里香,蔗糖浓度为4%、NO3-/NH4+比例为2:1时最高;前体调控添加0.6mmol·L-1苯丙氨酸和0.4mmol·L-1谷氨酸诱导LOX活性达到最大值,丙酮酸对LOX酶活几乎无影响;20d百里香经1.0mmol·L-1 MeJA喷施诱导48h后LOX活性为对照的655.4%,经150mg·L-1 SA诱导12h后LOX活性为对照的503.8%,经200mg·L-1壳聚糖诱导24h后LOX的活性为对照的429.1%。30d百里香经0.5mmol.L01 MeJA诱导48h后LOX的活性为对照的688.1%,经150mg·L-1 SA诱导12h后LOX的活性为对照的383.8%,经200mg·L-1壳聚糖诱导24h后LOX的活性为对照的360.8%。40d百里香在外源处理因素作用下对LOX活性作用不明显。可见,在不同时期用不同处理因素对百里香再生植株进行处理能显著调节LOX的活性。
1390-1395

新疆野生黄花苜蓿群体果实的形态变异

摘要:以新疆13个地区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为材料,通过测量其荚果长度、荚果宽度、每荚种子数、粒长、粒宽以及千粒重等,研究新疆不同地区黄花苜蓿果实形态差异。结果表明,13个地区的黄花苜蓿群体间性状均有显著差异(P〈0.05),荚果长、荚果宽、每荚种子数、粒长、粒宽都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13个群体分为三类:阿勒泰群体单独聚为一类,主要为圆籽粒型;北屯、塔城和富蕴群体聚为一类,主要为多边籽粒型;其余9个群体聚为一类,主要为肾形籽粒型。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黄花苜蓿的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1396-1400

干旱胁迫对玉米耐旱自交系与旱敏感自交系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讨玉米(Zeamays)的耐旱机理,为玉米耐旱种质改良提供材料,本试验以前期筛选出的玉米耐旱自交系廊黄、昌7—2和旱敏感自交系TS141为试验材料,在自然干旱条件下,用盆栽法对其形态与生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3个玉米自交系的存活率降低,叶片中的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保护酶SOD和POD的活性增加。干旱胁迫下,与旱敏感自交系TS141相比,耐旱系廊黄和昌7—2存活率较高,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保护酶SOD和POD的活性也比较高,相对电导率则较低。
1401-1406

紫花苜蓿越夏期的生理生化反应及评价

摘要:高温胁迫会致使植物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形态上的变化,为了研究在自然高温条件下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品种的生理生化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22个紫花苜蓿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在夏季高温期不同自然温度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的动态变化,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初步评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夏季高温的耐受力,秋眠级与抗热性之间以及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由低一高一低的变化,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逐渐上升,第4次样品平均相对电导率是第1次样品的3.36倍;2)通过层次聚类将参试品种对高温的耐受力分为3类,其中耐热类品种为赛特、德宝、皇冠、皇后2000、8925MF、金皇后和WL414,中等耐热品种为赛迪7号、南霸天、丰宝、WL-525HQ、阿尔冈金、猎人河、苜蓿王、牧歌401和四季旺,其余参试品种耐热性较差;3)相关性分析表明,秋眠级与相对含水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显著负相关(P〈0.05),与电导率和SOD活性之间相关系数为0.138和-0.405;测定5个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关系。
1407-1416

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对外源甜菜碱的生理响应

摘要:以盐生植物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幼苗为试验材料,在300mmol·L-1 NaCl胁迫下,用0.5、1.0和2.0mmol·L-1甜菜碱根灌处理,第7和14天时测定黑果枸杞幼苗叶片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叶片叶绿素总量、质膜相对电导率、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在等盐分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经过甜菜碱处理后,MDA和膜透性伤害率显著降低,叶绿素总量、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提高,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有效抑制了MDA的产生,缓解了对细胞膜的伤害,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叶绿素总量、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说明盐胁迫下施用适宜浓度的甜菜碱可改善黑果枸杞幼苗的耐盐能力,提高其对盐胁迫逆境的适应性。
1417-1421

陇东黄土高原饲草作物生产力研究

摘要:针对陇东黄土高原作物一家畜系统中家畜饲草质量和供给数量不足的现状,对饲草作物的生产力进行了研究。试验种植了8种饲草作物包括饲料玉米(Zeamays)、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湖南稷子(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frumentacea)、谷子(Setariaitalica)、箭菩豌豆(Vicia sativa cv.6625)、燕麦(Avena sativa)和多年生饲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以及玉米、高粱和谷子混合后种植的和草(当地传统的饲草作物,是家畜的主要饲草来源,以收获植物营养体为主)。饲草作物采用轮作序列:玉米-箭菩豌豆-燕麦轮作(MVO)、苏丹草-箭菩豌豆-燕麦轮作(SVO)、湖南稷子-箭苦豌豆-燕麦轮作(PV0)、谷子-箭苦豌豆-和草轮作(MVM)和多年生苜蓿连作。结果表明,玉米的产量最高,达到9.5t·hm-2·a-1,苏丹草(5.8t·hm-2·a-1)次之,燕麦(5.4t·hm-2·a-1)和湖南稷子(4.0t·hm-2·a-1)的产量依次降低,谷子的产量是3.7t·hm-2·a-1苜蓿为3.4t·hm-2·a-1,和草的产量最低,是2.1t·hm-2·a-1;轮作系统中,产量顺序依次为MVO轮作系统(7.4t·hm-2·a-1)〉SVO轮作系统(5.6t·hm-2·a-1)〉PVO轮作系统(4.8t·hm-2·a-1)〉苜蓿(3.4t·hm-2·a-1)〉MVM轮作系统(2.9t·hm-2·a-1)。在生产实践中,春季饲草作物饲料玉米、苏丹草和湖南稷予适合在当地生长,夏季饲草作物燕麦在当地表现良好,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1422-1427

生物炭对王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摘要:以炭土比为0.1%、0.5%、1.0%的生物炭处理海南花岗岩砖红壤,以不施生物炭为对照,研究其对王草(Pennisrtum purpureumxp typhoidevm cv.Reyan No.4)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添加生物炭相比,生物炭有降低王草产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2)生物炭整体降低了王草营养品质[粗蛋白(CP)、粗脂及(EE)、无氮浸出物(NFE)、粗灰分(Ash)、粗纤维(ADF)],如王草在第3次刈割中,0.1%处理的NFE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降幅为13.95%,0.5%、1.0%处理的Ash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22.15%、17.69%,第6次刈割中,0.5%处理的CP、EE分别显著低于时照25.92%、20.25%,而0.1%处理的ADF显著高于对照14.85%;3)通过对王草产量、营养品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对照的平均关联度最高,其中0.5%处理显著低于对照,说明炭土为0.5%的生物炭处理降低了王草产量和营养品质。
1428-1434

连作对烤烟生长特性和光合能力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连作2年和连作5年对烤烟(Nicotianatabacum)的生长及叶片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2年对烤烟的生长和光合影响不大,而连作5年却明显限制了烤烟叶片的生长,减弱了叶片的光合能力。连作5年显著降低了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烤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下降,但胞间C02浓度(Ci)却变化不大,同时连作5年的烤烟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光饱和时最大光合速率(Pmax)、羧化效率(CE)、CO2饱和点(CSP)和CO2饱和时最大光合速率(Jmax)均比正茬低,而光补偿点(LCP)和CO2补偿点(CCP)却增加。因此,连作明显降低了烤烟叶片对光强和CO2的利用能力,说明连作5年引起烤烟叶片光合作用减弱不仅仅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连作还限制了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能力。
1435-1440

氮、磷、钾配合施肥对紫花苜蓿产草量的影响

摘要:配合施肥是充分发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植株生长潜能、提高其饲草产量的有效手段,为探索山东农区紫花苜蓿栽培的最佳施肥组合,在山东省齐河县畜牧科技示范园,采用三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水平组合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钾肥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磷肥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饲草产量(P〈0.05)。互作效应分析显示,氮肥和磷肥的互作效应对第1茬草、第2茬草和总产草量的影响显著,与低水平的氮肥配施,磷肥增产的效果明显。从总产草量看,在试验条件下,N、P2O3和K2O施用量为60、90和100kg·hm-2的组合获得的饲草产量最高,是试验点最佳的施肥组合。
1441-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