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基础医学、大学生科技园地、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临床护理、祖国医学、综述等。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蚌埠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2200
  • 国内刊号:34-1067/R
  • 出版地方:安徽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9
  • 综合影响因子:0.57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兔人参药物血清制作中的灌药周期研究

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不同灌药周期兔药物血清中人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血药浓度,确立中药药物血清制作中的灌药周期。方法:色谱柱为Cosmosil C18柱(4.6 mm ×250 mm,5μm),人参皂苷Rg1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60:4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随着灌药时间的延长,血清中的人参皂苷Rg1的血药浓度逐渐增加,在灌胃3 d血药浓度最低,灌胃7 d、14 d、21 d血药浓度均明显高于3 d(P〈0.01),21 d与14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中药药物血清实验中实验动物的灌药周期提供实验依据,并能够有效控制四君子汤拆方人参的质量。
701-703

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和PTE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VEGF-D)和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蛋白异常表达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0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中VEGF-D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VEGF-D蛋白和PTEN蛋白表达与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VEGF-D蛋白阳性表达在淋巴结有无转移、雌激素受体阳性与阴性表达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和P〈0.05)。 PTEN蛋白的阴性表达在淋巴结有无转移、雌激素受体阳性及阴性表达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织中VEGF-D蛋白与PTEN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VEGF-D和PTEN蛋白异常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VEGF-D和PTEN表达存在相关性。
704-707

普罗布考与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普罗布考与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普罗布考组、塞来昔布组及普罗布考与塞来昔布联合组(联合组),每组各8只。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为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予以高脂饲料+维生素D3+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普罗布考组、塞来昔布组、联合组同法造模后分别予以普罗布考、塞来昔布、普罗布考联合塞来昔布灌胃。药物干预12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正五聚体蛋白3(PTX3),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的病理形态改变并计算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内膜/中膜厚度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普罗布考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的TC、LDL-C、CRP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普罗布考组和联合组的TC、LDL-C、CRP、PTX3均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普罗布考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比均明显增加(P<0.01),普罗布考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与模型组比较,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比均显著减小,中膜厚度增加(P<0.01)。结论:普罗布考和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708-711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医学名词中不推荐用的名词(一)

715-715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

全氟辛酸致小鼠脾脏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全氟辛酸( 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对小鼠脾脏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效应。方法:40只SPF级ICR小鼠,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低剂量组(1 mg/kg PFOA)、中剂量组(5 mg/kg PFOAS)、高剂量组(25 mg/kg PFOA)3个染毒组,每组10只。染毒组各组每天1次灌胃相应剂量PFOA染毒,灌胃溶液体积为0.1 ml/10 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14 d,每天称质量1次,观察行为,14 d后称质量处死,计算脾脏系数,检测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山梨醇脱氢酶( SDH)、乳酸脱氢酶( LDH)、丙二醛( MDA)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各染毒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体质量增长缓慢甚至减轻,其中中、高剂量组出现明显减轻(P<0.01);各染毒组脾脏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的脾组织匀浆中MDA、NO及 LDH 含量明显增高, SOD、SDH及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PFOA能抑制小鼠体质量的增长,对脾脏组织造成一定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716-718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TIA)患者的诊断及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VBTIA患者行BAEP监测,以Ⅰ~Ⅴ波各波波峰潜伏期(PL)和/或Ⅰ-Ⅲ、Ⅲ~Ⅴ、Ⅰ~Ⅴ各峰间潜伏期及其比值为观察指标。结果:2组患者BAEP检测各波PL、IPL和Ⅰ~Ⅲ/Ⅲ~Ⅴ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BTIA组患者BAEP各波PL和IPL值均明显低于后循环脑梗死组(P〈0.01)。结论:BAEP可作为VBT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查,以Ⅰ~Ⅴ波各波PL和/或Ⅰ~Ⅲ、Ⅲ~Ⅴ、Ⅰ~V各IPL及其比值为主要检测指标,且其异常显著者易转归为脑梗死。
719-721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观察组)使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并选取同期采用三孔胸腔镜的自发性气胸患者23例(对照组),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术后胸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1.000)。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能够顺利完成不需要复杂操作的胸腔镜手术,没有增加手术时间,符合微创的理念,值得在微创胸腔外科中推广。
721-722

“花鼓操”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规律“花鼓操”有氧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0例受试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维持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不变,干预组受试者采用有氧运动处方“花鼓操”训练12周(每周运动3次,有氧运动强度为50%-70%最大心率,每次50~60 min)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上臂、腹部、肩胛、皮脂厚度及腰围、臀围和体质量指数降低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花鼓操”运动干预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辅助疗法,应在城乡社区大力提倡和推广“花鼓操”有氧运动疗法,以提高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723-726

缬沙坦联合叶酸在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叶酸在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每次80 mg,每天1次,口服;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每次80 mg联合叶酸每次0.4 mg,每天1次,口服。2组患者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Hcy水平、心脑血管事件等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3、6和12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2组患者降压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3、6和12个月后血浆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社区老年H型高血压效果明显,在降低血压和Hcy水平的同时,可有效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的发生。
727-729

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苏醒期的躁动,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达克罗宁组(Ⅱ组)、右美托咪定组(Ⅲ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组(Ⅳ组),各20例,患者均不用术前药。Ⅲ、Ⅳ组在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负荷剂量静脉泵注,15 min后以0.2-0.3μg ·kg-1·h-1的剂量持续泵入,Ⅱ、Ⅳ组达克罗宁胶浆于插管前均匀涂抹气管导管头端至15 cm处,Ⅰ、Ⅱ组泵入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术毕时(T1)、气管导管拔管时(T2)、气管导管拔除后5 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前Riker镇静躁动评分、拔管后5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Ⅰ组和Ⅱ组患者T2、T3时MAP均明显高于T1,HR均明显快于T1(P<0.01);Ⅲ组和Ⅳ组患者T1-T3时MAP均低于Ⅰ组(P<0.05-P<0.01),HR均明显慢于Ⅰ组(P<0.01)。4组苏醒期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无明显不同(P〉0.05)。Ⅳ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Ⅰ、Ⅱ、Ⅲ组(P<0.01);Ⅱ、Ⅲ和Ⅳ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P<0.01),Ⅲ组和Ⅳ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插管前输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15 min后以0.2-0.3μg ·kg-1·h-1的剂量持续泵入,联合达克罗宁胶浆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并能降低患者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不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730-733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快速康复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对脊柱外科患者炎性反应、凝血功能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预计出血量超过600ml,全麻下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自体血液回输组(A组)和异体输血组(B组)。记录2组患者自体或异体输血前、输血后1h(T2)、24h(T3)、48h(T4)、72h(T5)动脉血气分析和凝血功能,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观察术后感染、切口愈合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A组自体血液回输后T2~T5时点IL-6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1),而IL-10均低于B组(P〈0.01);2组输血后不同时点血红蛋白和凝血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无任何相关输血并发症的发生,切口愈合良好,手术后住院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脊柱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可明显减轻IL-6和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变,减少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734-737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IL-8和IL-1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AP患者50例(CAP组),入院第1天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6分者为轻症组,1〉6分者为重症组;选取同期1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AP组入院第1天以及对照组血清和BALF中IL-6、IL-8、IL-10水平,同法测定CAP组入院第7、30天血清中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CAP组入院第1天血清和BALF中IL-6、IL-8、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CAP重症组血清中IL-6、IL-10和BALF中IL-6、IL.8、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CAP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均随病程呈下降趋势(P〈0.01),在人院第7天和第30天均达到对照组水平(P〉0.05);而CAP组血清中IL-8水平在入院第30天仍保持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6、IL-8和IL-10均参与了CAP患者局部和系统的炎症反应,BALF中IL-6、IL-8、IL-10和血清中IL-6、IL-10的水平可反映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检测血清中IL-6、IL-8和IL-10对CAP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740-743

瑞舒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对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1.8%(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P<0.01);2组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与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心绞痛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743-745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患者治疗前后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拟行CABG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手术前后阿托伐他汀使用的剂量不同分为强化治疗组(40 mg/d)和常规治疗组(20 mg/d)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强化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程度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程度均优于常规治疗组( P<0.05-P<0.01)。强化治疗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和A峰降低程度及E峰、E/A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程度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强化治疗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6.67%,常规治疗组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CABG患者治疗前后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调节血脂、改善心功能,效果优于常规剂量,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746-748

T1G3期膀胱癌2种电切方式的二次电切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T1G3期膀胱癌2种电切方式的二次电切临床疗效。方法:将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术后病理诊断为T1G3期膀胱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术后4周内行第二次电切,其中38例行 TURBT,44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闭孔神经反射率、肌层缺失率及二次电切术后病理分期。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闭孔神经反射率和肌层缺失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二次电切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BT出血少、切割层次清晰,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膀胱冲洗时间,降低术中闭孔神经反射,提高肿瘤病理分期准确性。
749-751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IL-6差异表达及其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 CSF)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分为中/重度颅脑损伤组15例( GCS≤12分)和轻度颅脑损伤组21例( GCS〉12分),同时选择同期非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手术前19例患者CSF和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患者CSF和血清的IL-6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血清和CSF中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 P<0.01);轻度颅脑损伤组血清和CSF中的IL-6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中/重度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CSF中的IL-6水平均高于血清(P<0.05~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IL-6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CSF和血清IL-6水平的差异表达对脑损伤机制探讨可能有重要意义。
752-753

培美曲赛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赛对初治或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41例,其中一线治疗18例,二线治疗23例。培美曲赛500 mg/m2(第1天)+顺铂25 mg/m2(第2、3、4天)或卡铂AUC=5(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评价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18例一线治疗患者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4例,进展7例,有效率38.89%,疾病控制率61.11%,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6.8个月。23例二线治疗患者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9例,进展12例,有效率8.70%,疾病控制率47.8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6个月。2组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白细胞下降、贫血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赛联合铂类方案一线、二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耐受性较好。
754-756

血尿酸与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血尿酸( UA)水平与中青年急性脑梗死( ACI)的关系。方法:选择96例中青年ACI患者为脑梗死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比较2组空腹血糖、血UA、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脑梗死组UA水平(382±110)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101)μmol/L(P〈0.01);脑梗死组UA异常率为32.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0%(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后,UA水平仍与中青年ACI呈正相关关系(OR=1.006,95%CI:1.003~1.011,P〈0.05)。结论:UA水平是中青年ACI的危险因素之一。
757-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