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血G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胱抑素c(Cys-C)在小儿感染性肾早期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包头市第八医院儿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住院的急性感染患儿500例,通过检测尿MA、血β2-MG、α1—MG、Cys—C、尿素氮(BUN)、肌酐(Cr),选出尿MA、血β2-MG、α1-、Cys—C任一项超出正常参考值者作为肾早损研究对象,为观察组(108例)。同期选择门诊健康体检儿童7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以病原体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结合临床表现作为病原体诊断依据,确定其感染类型。统计肾早损观察组各指标异常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中尿MA、β2-MG、α1-MG、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α1—MG在各感染组异常检出率最低;病毒感染组尿MA、β2-MG、Cys—C异常检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β2-MG异常检出率最高;Cys—C在各种类型感染组中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β2-MG诊断病毒感染性肾早期损害的敏感性最高,Cys—C的增高不受感染类型的限制,是各种类型感染性肾损害的良好诊断指标。
简介:《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学术探讨、讲座、综述、病例报告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