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玉米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 22-1201/S 国内刊号
  • 1005-0906 国际刊号
  • 1.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玉米科学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玉米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遗传育种·品种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玉米经济

玉米科学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玉米科学杂志遗传育种·品种资源
玉米杂交诱导单倍生殖(单倍体)选育自交系技术规范(暂行版)1-4

摘要:汇总国内外单倍体育种研究理论与经验,经美国著名单倍体育种家张铭堂指导,组装集成出本规范,供试用参考。本规范制定了杂交诱导单倍生殖方法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操作程序,将单倍体杂交诱导、子粒鉴选、植株确认、自然与人工加倍及双单倍体获得5个环节作出技术规定。在每个环节都还有技术关键(特别是人工加倍等多属商业机密范畴)在试用与待熟化。经多年实践验证,按此规范程序,只需2~3个生育世代即可批量选育出遗传高度纯合自交系。

玉米科学杂志广告·信息
竞雄玉米育种学校(Jingxiong Maize Breeder school)第二期开班启事4-4

摘要:竞雄玉米育种学校第二期将于2009年十一月下旬开班培训。本期培训将在第一期培训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并根据第一期培训中学员所提出的要求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继续提高教学质量。

玉米科学杂志遗传育种·品种资源
玉米衍生自交系的遗传相似性及相关概念5-8

摘要: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玉米育种技术进步,同时为新品种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采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建立玉米品种DNA分子指纹图谱,育种家可以采用这项技术鉴定自交系的遗传特征,监测和保护其品种权免受侵犯。制定基于SSR技术的玉米品种分子测试技术指南是可行的,但仅凭借目前的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新品种DUS测试存在严重缺陷。从杂交种分离二环系是当前我国玉米育种者选育自交系的途径之一,确定适宜的衍生品系遗传相似性的临界值直接关系到玉米品种权的保护。发展中国家已经在生物技术发展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现阶段植物新品种保护DUS测试不能以谱带分析为标准,仍然以形态特征描述为主要依据,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可以作为辅助证据。

不同玉米自交系耐深播能力鉴定及对深播胁迫的生理响应9-13

摘要:对12个玉米自交系深播后出苗能力的鉴定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3681-4具有较强的耐深播能力。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玉米耐深播的主要原因是其中胚轴显著伸长。不同温度对所有的玉米中胚轴的伸长均有影响,且低温抑制中胚轴的伸长。激素测定结果表明,深播处理后,中胚轴部位GA3和IAA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分别增加了19.0%和50.9%。GA3和IAA处理后,中胚轴部位GA3和IAA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5.1%和14.7%。深播、GA3、IAA处理后,中胚轴细胞均显著伸长,细胞长度分别增加26.2%、83.4%、51.2%,但处理后细胞数目变化均不大。

玉米特异启动子驱动下结核hsp65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14-18

摘要:以本实验室构建的pEGHLE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Hsp65基因,连接到含有玉米特异性启动子globulin-1的pCR2.1载体上;将globulin1-Hsp65联合片断切下连到含有抗除草剂基因bar的pCAMBIA1300载体中;电击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LBA4404中。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C1300GHsp65质粒,酶切鉴定得到3Kb和8.6Kb两条带,测序分析表明,克隆的Hsp65与NCBI上公布序列一致;成功转化到农杆菌中,酶切从农杆菌中所提的质粒条带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合。结果显示,已成功构建和转化了pC1300GHsp65质粒,为成功研制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抗结核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评价19-24

摘要:2007年冬季和2008年春季分别在海南三亚和新疆乌鲁木齐对196份玉米自交系采用两种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依据形态性状及产量相关性状评价其耐旱性。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株高、雌雄开花间隔天数(ASI)、单穗粒重和结实株数百分率4个性状可以作为玉米自交系耐旱性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株高、雌雄开花间隔天数、单穗粒重和结实株数百分率4个性状的综合耐旱系数,对196份玉米自交系进行耐旱性评价,将试验材料分为耐旱、中度耐旱、中度干旱敏感和干旱敏感4种类型。两点试验耐旱级别完全一致的材料有58份,其中耐旱自交系有7份(H201、Mo113、英64、H21、早49、丹598、吉842);中度耐旱自交系有14份(丹黄02、8902、中106、郑22、中黄68、K22等),这些材料为耐旱育种提供了种质基础。

低磷土壤条件下玉米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混合遗传分析25-29

摘要: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分离分析法对低磷土壤条件下玉米082×掖107组合的P1、P2、F1、F2和F2∶3代磷吸收和利用效率联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磷吸收效率遗传符合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与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D-0)。F2和F2∶3估计的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51.96%和56.29%,估计的微效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34.17%和29.72%。主基因的遗传力都高于微效多基因,磷吸收效率的遗传主要由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同时微效多基因对玉米磷吸收效率的影响较大。表明可以利用磷吸收效率高的玉米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并且在育种的早期阶段选育磷吸收效率高的单株或家系,以获得磷吸收效率高的玉米品种。玉米磷利用效率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C-0),属非主基因控制的遗传。表明玉米磷利用效率主要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可以结合玉米磷吸收效率性状的选育,培育磷利用效率高的玉米品种。

基因型对玉米开苞导入后代性状变异的影响30-34

摘要:采用玉米开苞导入技术将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总DNA分别导入不同基因型受体玉米自交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变异。不同基因型供体导入同一基因型受体后,后代大部分性状趋向于受体,而部分性状发生变异;同一基因型供体导入不同基因型受体后,后代大部分性状与供体对照相差显著;后代性状变异频率不同,但不同组合部分性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玉米的开苞导入技术对供体和受体的选择是不严格的。

加拿大玉米群体与黑龙江省部分早熟骨干系杂种优势分析35-37

摘要:采用NCⅡ设计,以8个黑龙江省常用早熟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种,对20个加拿大玉米群体的产量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EP8、EP17、EP7、EP13和EP15产量一般配合力(GCA)较高,利用这些群体较易组配出高产杂交组合。以产量特殊配合力(SCA)为指标,发现K10与EP6、EP11、EP12、EP14,L105与EP18、EP19、EP20、EP22、EP23,甸11A与EP7、EP8、EP9,东237与EP1、EP16、EP17,合344与EP3、EP13,龙抗11与EP15,熊掌与EP10、EP21遗传关系较近。从产量平均优势分析可见,部分群体杂种优势组合模式为EP7×K10、EP18×K10、EP1×龙抗11、EP12×龙抗11、EP17×熊掌、EP14×甸11A、EP23×甸11A、EP3×东237、EP21×东237。

江苏沿江地区新选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的配合力分析38-43

摘要:选用热带、亚热带等种质选育的9个代表性自交系,按GriffingⅢ双列杂交设计方法,配制成正、反交共72个F1组合,在江苏省南通和南京两个地点对参试自交系4个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新选自交系间杂种F1代小区产量、行粒数的变异中,非加性遗传方差大于加性遗传方差;在穗行数、千粒重的变异中,加性遗传方差大于非加性遗传方差。小区产量、千粒重性状一般配合力好的自交系是S7和S3;穗行数一般配合力较好的自交系是S6、S3和S9;行粒数一般配合力较好的自交系是S9和S2。综合4个性状评价,S3最好,其他依次为S7、S2、S5和S1。导入了热带、亚热带种质的S9行粒数一般配合力有所提高。除行粒数外,其他性状的反交效应均不显著。

13个玉米地方种质的配合力分析44-48

摘要:选用5个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对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区13个玉米地方种质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屏山大黄、筠连血丝和筠连大白马牙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势;13个地方种质可分为5个初级杂种优势群。根据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及产量表现,确定了旅大红骨×地方种质、热带种质×地方种质和PA亚群×地方种质是利用地方种质组配的强优势组合模式。

玉米植株结构分析及其QTL定位49-52

摘要:选用83个玉米DH系及其亲本作为试验材料,对其植株结构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受中部节间长度影响最显著;穗位高主要是由基部节间长度控制;相邻节间长在发育上具有协同性。对DH系的株高、穗位高和节间长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40个QTL,贡献率为7.98%~43.24%。每个性状检测到1~5个QTL,其中株高、穗位高和节间长检测到1个共同的QTL。

利用SSR共显性判定玉米杂交组合父本效率分析53-54

摘要:研究了玉米杂交种(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之间的指纹相互关系,指出了SSR分析杂交种及其父母本指纹显示的可能类型,父母本之间的指纹、父母本互补的条带具有指示杂种优势的作用。在已知杂交种及母本的情况下,母本与杂交种相同的条带类型假设为n条,那么父本的筛选效率有1/2n;在已知杂交组合和父本指纹图谱的情况下,也可以准确推断母本的指纹图谱类型,得到全套相关亲本、杂交种的指纹图谱。

旅大红骨种质的改良和利用55-57

摘要: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育成的玉米新品种杂种优势并没有显著提高,在由基因型决定的玉米单产达到一定阈值水平之后,进一步提高单产必须在杂种优势和抗性水平上突破。扩增、改良和创新种质是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高配合力自交系是玉米育种的目标。旅大红骨种质对育种和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更好利用其抗性好的特点,研究其遗传改良和利用的依据、目标、途径、材料及方法,为继续利用原有的典型杂种优势模式和创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奠定基础。

玉米抗(耐)旱性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58-60

摘要: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玉米抗旱节水研究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玉米抗旱相关性状的QTL研究、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玉米抗旱性的功能基因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玉米瑞德微群体创建与自交系选育61-64

摘要:玉米瑞德微群体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创建的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自交系选育基础材料。对该微群体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微群体遗传基础较丰富、配合力高,自身繁殖能力较强,抗病性好。以该群体为基础材料已选育出7个稳定自交系,所组配的杂交种已有6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超级黑糯玉米花药单倍体诱导培养基的筛选65-67

摘要:通过多因素正交实验发现,基本培养基种类和激素配比是影响超级黑糯玉米花药培养的重要因素,并确定N6和正14两种基本培养基较适合该类玉米花培诱导。进一步优化培养基的研究表明,两种培养基对该类玉米花药诱导效果最好。玉米花药培养对基因型依赖很大,且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花药诱导需要的基本培养基也不同。超级黑糯玉米花培较适合的培养基是N6和正14的液体和半固体两种培养基。

玉米科学杂志生理生化·耕作栽培
密度对饲用玉米蔗糖合成和积累的影响72-76

摘要:以4个饲用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密度对蔗糖合成和积累的影响,探讨蔗糖合成酶(SS)、磷酸蔗糖合成酶(SPS)与蔗糖间的相关性,明确蔗糖合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至成熟期蔗糖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孕穗期至灌浆期SS活性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SPS活性在孕穗期至灌浆期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子粒蔗糖含量因密度和品种而异,SS活性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子粒SIS活性在整个灌浆过程呈逐渐降低趋势,在吐丝42d以前酶活性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功能叶片SIS活性、SS活性与蔗糖含量间在孕穗期至成熟期呈极显著正相关,子粒SPS活性与蔗糖含量在吐丝7~42d呈极显著正相关,子粒SS活性与蔗糖含量在吐丝后(除吐丝42d呈显著正相关外)呈极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