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玉米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 22-1201/S 国内刊号
  • 1005-0906 国际刊号
  • 1.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玉米科学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玉米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遗传育种·品种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玉米经济

玉米科学 200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玉米当代杂种优势研究回顾3-7

摘要: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玉米当代杂种优势研究的历程,总结和归纳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些主要成果,并对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做了探讨.

青饲玉米品种的比较研究8-9

摘要:选用青饲玉米品种与普通玉米鲁单50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青饲玉米品种的特点不同,青科l号(Q-1)、Q-99-5和Q-99-6品种不仅生物产量高(即饲用物质产量高),而且子粒产量也较高.科多4号和科多8号的子粒产量较低,但属于多穗多蘖型,饲用物质产量显著地高于普通玉米品种.

玉米单倍体诱导选系研究(简报)10-11

摘要:玉米单倍体诱导选系是一种新的快速育种方法.各国育种家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求得早日应用于育种实践.报道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利用单倍体诱导技术进行自交系选育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绩,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概况与发展方向12-15

摘要:我国甜玉米育种虽然起步较晚,但育种水平提高很快,在产量潜力和子粒含糖量等方面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由于甜玉米资源相对缺乏、研究力量薄弱和对产量的过分追求,甜玉米的食用品质与国外优良品种差距明显,缺乏耐热、耐寒品种.加强资源引进、创新与人才培养,坚持应用传统育种技术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生物技术的优秀成果,加快品质鉴定技术和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是我国甜玉米育种取得突破的关键.

常用玉米杂交种的耐旱性研究16-17

摘要:耐旱玉米种质的筛选是提高产量、保护自然资源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河北省生产上常用的14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对各种质的子粒产量、干物量、雌雄穗开花间隔、穗位高/株高、叶片衰老指数等指标进行了综合考察,得出各种质的综合耐旱指数,对进一步筛选耐旱玉米种质有一定指导意义.

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与玉米育种18-20

摘要:群体改良是现代玉米育种的基础环节,非常重要,在国外被称作前育种(Pre-breeding),是玉米种质改良创新的核心技术.为了适应玉米杂交育种的需要,必须把群体改良技术转向相互轮回选择.CIMMYT已经全面转向相互轮回选择,而沿用了几十年的全同胞、半同胞、S1、S2及改良穗行法等已很少使用.美国、印度、津巴布韦、巴西等国也逐渐转向相互轮回选择.文章详细介绍了CIMMYT重点利用的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技术,并提出了对方法的优化及与育种结合的方案.

玉米收获期子粒含水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及育种策略21-25

摘要:收获期子粒含水量的高低严重影响玉米子粒的商品品质和生产成本.不同品种间收获期子粒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受品种、灌浆速率、生理成熟时的含水量、脱水速率和环境等多个因素影响.收获期子粒含水量的遗传力高,狭义遗传力为77%,可进行直接选择,但在田间可通过某些相关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同时可借助RSE等选择指数选育高产、收获时含水量低的玉米杂交种.

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26-29

摘要:简述了AFLP、RAPD、RFLP和SSR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了尽快将分子标记用于玉米育种,应提高分子标记的稳定性,降低所需费用,提高自动化操作程度,积极做好我国特有玉米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工作,以及与高产优质高抗有关的新基因鉴定、利用及其相关的标记和定位.

中国农家玉米品种性状变异研究30-32

摘要:研究了我国主要农家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主茎叶数、株高、茎粗、穗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及出籽率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并对其株型、穗型、穗轴颜色、子粒类型及子粒颜色5个质量性状变异进行了简要分析.我国农家玉米品种数量性状的变幅较大,特别是株高、穗粒重和穗位等性状.同时,农家品种也具有它们独特的优异性状,对于育种材料改良有着重要意义.

玉米耐铝毒的基因型筛选33-35

摘要:通过玉米发芽和溶液培养试验来研究筛选玉米耐铝酸的直接指标和测定方法.研究表明,不同的玉米基因型之间在耐铝性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铝胁迫下,玉米幼苗主根明显缩短,并且侧根生长受到抑制.由于根系生长发育不良,导致地上部分茎、叶的生长受阻,造成整个植株的生物量下降,但耐铝玉米基因型下降的幅度比铝敏感基因型小,可以根据这些指标进行基因型的筛选.

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的利用与改良36-39

摘要:国外玉米种质的引进、利用与改良是我国玉米杂交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育种成败的关键.选用从欧洲引进的21个玉米杂交种,在经过产量比较鉴定和农艺性状综合评判后,选取其中的BC8241H1作为选系基础材料,选育出了优良玉米自交系南21-3,并组配育成了5个优良玉米杂交种供我国西南山区推广应用.针对南21-3部分性状的缺陷,分别导入Tuxpeno、Lancaster和Reid种质对该系实施改良,并选育出了系列改良系.实践证明,BC8241Ht这份欧洲玉米种质是优良的,利用改良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白粒淀粉玉米及其选育40-40

摘要:白粒玉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论述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选育的白粒淀粉玉米自交系杂交种,以及取得的成就.

用基因枪将GUS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的瞬时表达41-43

摘要:用基因枪法将带有GUS报告基因的PDM803转化接种3~5 d的东北常用自交系幼胚和已稳定的胚性愈伤组织.经过3~5 d恢复培养将转化的受体材料浸于GUS检测液中,结果均检测到蓝色斑点.同时研究了几个影响基因枪转化GUS基因的瞬时表达因素.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受体材料预处理的与否、基因枪的射程和氦气压力等都能影响基因枪转化GUS的瞬时表达量.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冀玉9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44-46

摘要:冀玉9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冀15-22作母本,冀3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半紧凑型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育期短、品质优良、抗逆性好、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和制种产量高等优点,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优质青贮玉米新青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47-49

摘要:新青1号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培育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一般生物产量67 500~82 500kg/hm2.春播生育期110 d左右,复播生育期90~100d,适宜≥10℃有效积温2400℃·d以上地区种植.全株粗蛋白含量10.07%,粗脂肪3.02%,总糖11.65%,粗纤维8.38%,无氮浸出物32.42%,干物质含量49.94%.子粒容重828g/L,子粒粗蛋白13.19%,粗脂肪5.55%,赖氨酸含量0.34%.通过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即可获得高产.

优质玉米杂交种吉单255的选育与推广50-51

摘要:吉单255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吉002为母本,S8-1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4 d,需≥10℃活动积温2 600℃·d左右.种子拱土能力强,早发性好,易抓苗.抗逆性、抗病性强,耐涝性突出.在各类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中晚熟区及晚熟区二洼地、辽宁省东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东南部种植.

玉米新品种豫玉31的丰产稳产性分析52-53

摘要:对1997~1999年河南省玉米区试、生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豫玉31属高产、稳产型玉米新杂交种,广泛适宜于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种植.由于其子粒品质优良,推广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高产优质大穗型玉米杂交种新单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54-55

摘要:新单22是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6年育成,组合为新358×新77.1997~2001年在各级试验中表现为中秆、紧凑型、大穗、高产和多抗综合性状好等特点.生育期100d,适宜在我国各主要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为45000~57000株/hm2,夏播一般单产8 250~9 750 kg/hm2,高者达13 500kg/hm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