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稀土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Rare Earths

  • 15-1099/TF 国内刊号
  • 1004-0277 国际刊号
  • 1.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稀土是中国稀土学会;包头稀土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包头稀土研究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稀土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合评述、研究简报、产业与市场、行业动态

稀土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赣南大埠重稀土矿床矿化富集规律与控矿因素研究1-10

摘要:大埠花岗岩体风化壳中离子型稀土资源潜力大,被赣州市政府认定为赣南5个重稀土重点勘查区之一;大埠重稀土矿床是已查明的与该岩体相关的主要稀土矿床,研究其矿化富集规律和控矿因素对进一步找矿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埠重稀土矿床探矿浅井品位和厚度资料及数字地形的统计和分形分析表明,矿体的品位和厚度主要受原岩的稀土总含量及地形地貌控制,地形多重分形幅宽△α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量化指标指示矿化富集规律,但难于精确地刻画矿化富集的空间分布;这是因为离子型稀土床的矿化富集是内、外生各种地质作用及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某一矿区而言,矿体的品位和厚度虽然总体上受原岩的稀土总含量和地形地貌控制,但坡向、景观配置、母岩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不均一性及人类活动等对矿体局部品位和厚度也有重要影响。

加拿大某地区稀土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11-18

摘要:加拿大某地区稀土矿稀土品位低,稀土矿物与铁白云石等脉石矿物共生伴生嵌布关系复杂,采用传统的工艺矿物学难以对稀土矿的赋存状态和粒度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借助MLA、XRD、XRF和SEM对该地区所产生的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轻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其稀土品位RE2O3为3.66%。其它有用矿物为菱锶矿和针铁矿,品位分别为1.77%和22.91%。脉石矿物主要为铁白云石、黑云母、铁辉石。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主要与菱锶矿和针铁矿相互连生与包裹,体现在氟碳铈矿与针铁矿、菱锶矿和主要脉石矿物相互穿插形成密切的嵌布关系。独居石与氟碳铈矿的嵌布关系比较密切,多分布在氟碳铈矿颗粒间及裂缝中,有时也和菱锶矿和铁辉石等矿物嵌布在一起。稀土矿中的Ce、La和Nd元素主要赋存在氟碳铈矿中。Fe元素赋存在针铁矿中Fe2O3占57.76%,其它主要赋存在脉石矿物铁白云石中占40.08%。当磨矿粒度在74μm所占比例为80%时,氟碳铈矿、独居石、菱锶矿和针铁矿的解离度分别为44.44%、27.71%、81.08%和34.52%。与此同时,22μm以上的氟碳铈矿、独居石、菱锶矿和针铁矿的理论回收率的预测分别为80.51%、67,75%、80.76%和85.38%。这些工艺矿物学参数为工业利用该矿的稀土选矿工艺的设计及有价元素综合回收提供理论依据。

钙钛矿锰氧化物Nd1.2-xTbxSr1.8Mn2O7(x=0,0.10,0.15)的类Griffiths相研究19-24

摘要: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d1.2-xTbxSr1.8Mn2O7(x=0,0.10,0.15)系列多晶样品,通过样品的XRD谱线,磁化强度随温度、外加磁场的变化曲线(M-T、M-H)等研究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结果表明,随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均为单相的Sr3Ti2O7型四方结构,空间群为I4/mmm。在测量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降低,三个样品分别先后经历了顺磁态、铁磁-顺磁共存态和反铁磁-铁磁共存态的转变。三样品体系中均存在类Griffiths相,在类Griffiths相温度(TG≈275 K)以上,样品处于顺磁态;在类Griffiths相温区(θ〈T〈275K,其中θ为居里温度)范围内,样品处于铁磁-顺磁共存态;在奈尔温度(TN)以下,样品铁磁性减弱,反铁磁性增强,铁磁和反铁磁性相互竞争导致类自旋玻璃行为出现。此外Tb元素的掺杂对系统中类Griffiths相温度基本没有影响,但对类Griffiths相温区有一定影响。

CO气氛下CeO2对Fe2O3压团还原行为的影响25-30

摘要:在Fe2O3中添加Ce O2制成压团试样,利用X射线衍射和SEM、EDS相结合的方法就CO气氛下Ce O2对焙烧压团还原膨胀率及还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发现,还原过程中Ce O2部分形成铈铁固溶体,有效地促进了Fe2O3到FexO阶段的还原,抑制了FexO到Fe阶段的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当Ce O2添加量为5%时,还原后压团试样的体积膨胀率由原来的15.83%降低至13.66%,但随着Ce O2添加量继续增大到7%,膨胀率反而增大至16.35%。可见Ce O2在一定的含量范围内起到了抑制还原膨胀的作用。

La2O3/Y2O3对水热法制备W-Cu粉体的影响31-37

摘要:采用水热-共还原法制备了稀土氧化物(La2O3,Y2O3)掺杂W-Cu混合粉末。通过改变稀土的添加量及添加种类,设定不同的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在N2/H2还原气氛中得到还原产物。借助SEM、TEM、XRD等手段分析了复合粉末的物相、形貌、成分和微观结构,探讨了稀土掺杂对复合粉体还原温度、还原时间以及还原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稀土La2O3后,复合粉末的煅烧温度降低、还原温度升高,还原时间变长,稀土适合添加量为2%;单一加入La2O3得到复合粉末分散性好,颗粒为均匀的圆形和多边形,且相较于单一加入Y2O3和加入La2O3+Y2O3复合还原粉中W,Cu混合最为均匀。

Y^3+掺杂Ni0.4Zn0.6Fe2O4铁氧体的微观组织和磁性能研究38-42

摘要:采用传统的球磨工艺制备了Ni0.4Zn0.6Fe2-xYxO4(x=0,0.01,0.03,0.05,0.07)铁氧体。通过XRD、SEM等研究了掺杂Y^3+对Ni-Zn铁氧体微观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Y^3+含量为0,0.01时,XRD衍射图呈现单一的立方尖晶石型结构,随着Y^3+含量(0.03,0.05,0.07)的增加分别出现第二相,第二相的强度逐渐加强;随着Y^3+含量的增加,Ni0.4Zn0.6Fe2-xYxO4铁氧体的实部磁导率先增大后减小。

稀土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研究43-47

摘要:通过冲击机研究稀土镁合金及其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常温下的冲击韧性,探讨了接头不同部位对V形冲击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韧性在焊核区最高,热影响区其次,母材最低。这是由于焊核区发生动态再结晶,生成更为细小的等轴组织。SEM结果显示,母材断口为准解理断裂,焊核区和热影响区为韧脆混合型断裂。

合金成分对TbxDy1-xFe1.91磁致伸缩性能影响的研究48-55

摘要:为了研究Tb Dy Fe合金成分的变化对合金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制备四种TbxDy1-xFe1.91(x=0.22、0.27、0.3、0.35)合金棒,然后取铸态性能较好的试棒真空定向凝固,将定向凝固后的试棒进行真空热处理,测试合金棒的磁致伸缩性能,分析合金中的组织取向,研究材料中的显微组织。研究表明,在低磁场下x=0.27的试样比其他三组实验得到的样品的磁致伸缩性能好,高磁场下x=0.3的样品磁致伸缩性能好而且“jump”效应明显,且定向凝固后的不同取向组织比例对试样的磁致伸缩性能影响很大。组织中的大尺寸富稀土相的产生对合金磁致伸缩性能影响很大。铸态性能较好的Tb0.27Dy0.73Fe1.91合金,在真空环境下热处理后,稀土元素氧化烧损较多,磁致伸缩性能下降剧烈。合金基体主要的相为RFe2与RFe3耦合相,烧损导致合金的成分偏离,造成包晶RFe2相和初生RFe3相的耦合生长。

含稀土磷矿石稀土浸出实验研究56-65

摘要:为研究含稀土磷矿湿法分解过程中稀土的综合回收,进行了磷矿硫酸浸出与磷石膏有机酸浸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分解磷矿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剂PEG-400,硫酸钙结晶性能得以改善,稀土浸出率提高到45.11%;并进一步采用有机酸YL-1(甲酸)、YL-2、YL-3和YL-4(酒石酸)分别对磷石膏进行浸出,使部分磷石膏中呈吸附态的稀土解吸进入浸出液,以YL-2效果最好,且适当增加YL-2浓度、温度及反应时间均可促进稀土解吸,稀土浸出率达20.78%,最终稀土总浸出率为65.89%。这对现有湿法磷酸生产而言,稀土浸出率提高,磷石膏中稀土损失减少。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首台低温永磁波荡器在中国问世65-65

摘要:由上海光源团队自行研制的中国首台低温永磁波荡器CPMU(Cryogenic Permanent Magnet Undulator)近日在上海光源储存环上取得高流强测试成功。当储存环在3.5GeV/240mA状态下运行,波荡器工作在最小磁间隙6mm时,实验人员利用17U光束线进行了光谱测量,获得了清晰的9次谐波辐射,相应的磁场相位误差为3.5°,达到了国际上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铈改性HMS介孔材料催化乙苯氧化性能研究66-73

摘要:以正十二胺(DDA)为模板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硝酸铈铵((NH4)2Ce(NO3)6)为金属活性组分,采用原位合成法,在45℃下,制备不同含量的金属铈改性的HMS介孔材料(Ce-HMS),对其结构进行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BET)等一系列表征。以Ce-HMS为催化剂,30%H2O2为氧源,冰乙酸为溶剂,催化乙苯氧化合成苯乙酮,探讨了催化剂用量、30%H2O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剂种类及用量对乙苯的转化率、苯乙酮的产率及选择性的影响,考查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实验结果表明,乙苯催化氧化主要生成苯乙酮,同时产生少量的苯甲酸等副产物。当硝酸铈铵与正硅酸四乙酯摩尔比为0.04,催化剂质量0.1 g,反应温度为100℃,反应6 h,双氧水3 m L,溶剂乙酸为4 m L时,乙苯的转化率达88.8%,苯乙酮产率达到84.6%,选择性为95.3%。催化剂重复使用效果良好。

废弃稀土抛光粉再生利用的研究74-79

摘要:通过对废弃稀土抛光粉再生利用的研究发现,以浓硫酸为浸出液时,硫酸和废弃抛光粉质量比为1.5,浸出反应温度160℃,浸出时间3 h时,稀土的浸出率达到92.3%。通过扫描电镜发现稀土氧化物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粒径逐渐变小。在550℃时,稀土氧化物晶体开始形成小颗粒有规则的晶体。对抛光粉的抛光性能研究发现,再生抛光粉比市售的抛光粉性能要好。氧化铈含量为85.37%的再生抛光粉,抛光60 min,抛蚀量可以达到437nm/min,并随着再生抛光粉的氧化铈含量的增加会提高打磨性能。

稀土杂志行业动态
《稀土》杂志2017年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79-79

摘要:近日,《稀土》杂志编辑部进行了2017年《稀土》杂志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活动邀请各领域专家根据选题重要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影响和作用以及写作质量和规范等原则进行打分,然后集体讨论,最终确定以下7篇论文被评为《稀土》杂志2017年优秀论文(排名按发表时间):

稀土杂志研究论文
红色荧光粉BaAl2Si2O8:Eu^3+,Li^+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80-86

摘要: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系列Ba1-xAl2Si2O8:Eux^3+,Li0.03^+,并系统地研究了该系列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变化。合成的试样均为Ba Al2Si2O8晶体,均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m(12)。Eu^3+取代Ba^2+格位进入基质Ba Al2Si2O8晶体,造成了基质晶胞参数a,b,c和晶胞体积V相应地减小,只引起了基质晶体结构轻微的畸变。试样的激发光谱位于220 nm~550 nm,由一个宽带激发谱和一组锐线峰带构成,激发光谱中的最强峰为393 nm(^7F0→^5L6)。通过393 nm波段对系列试样进行有效激发,收集到发射光谱均位于550 n~750 nm,且由发射光谱中出现多条锐线峰,在614 nm(^5D0→^7F2)处发射峰最强,Eu3+的595 nm(^5D0→^7F1)发射峰劈裂产生了590 nm、595 nm和599 nm处的三个分裂峰,而614 nm(^5D0→^7F2)发射峰劈裂为614 nm、617 nm、619 nm、622 nm和627 nm处的五个分裂峰,Eu^3+取代Ba^2+进入基质晶格Ba Al2Si2O8中,与其临近的氧配体形成了C2的点群对称性和Eu^3+主要占据非反演对称中心格位。系统研究了该系列荧光粉发光性能与掺杂离子Eu3+浓度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当掺杂离子Eu3+浓度x≤0.03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随着掺杂离子Eu3+浓度x的增加而增加,当x〉0.03时,随x的增加而减小。试样的色坐标不随掺杂离子Eu3+浓度改变而改变;该系列荧光粉浓度淬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

掺杂Ca^2+对Sr2Al2SiO7:Eu^2+长余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87-92

摘要: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r2-x-yCayAl2Si O7:x Eu^2+(y=0,0.1,0.2,0.3,x=0.04)荧光粉,系统地研究了Ca^2+对Sr2Al2Si O7:Eu^2+长余辉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机理。通过XRD与SEM分析,发现荧光粉为Sr2Al2Si O7结构且为四方晶系,粒度在70 nm左右。对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掺杂Ca^2+会使发射峰位置微弱蓝移并当浓度超过0.2%(摩尔分数,下同)后,出现浓度猝灭现象。采用三指数函数模型对余辉衰减曲线进行拟合,发现掺杂Ca^2+浓度为0.2%时光子的最大寿命为109 s大于未掺杂Ca2+时的106 s。通过热释光谱测量,估算了其陷阱的深度和密度。分析表明,掺杂Ca^2+浓度为0.2%时荧光粉具有较佳的陷阱深度(0.77 e V)与陷阱密度(3.86×10^4(cm^3)^-1),表现出优良的余辉性能。

快速测定稀土产品中氨氮含量93-99

摘要:采用草酸沉淀—纳氏试剂光度法研究稀土基体对氨氮测定分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镧基体浓度小于60 mg/L、镨基体浓度小于200 mg/L、钕基体浓度小于200 mg/L、铈基体浓度小于1 mg/L时,对空白值测定无影响,其中,铈的干扰最大,通过草酸沉淀法处理后,可将基体浓度降至0.2 mg/L以下,满足了分析检测的技术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RSD值不大于4.54%,精密度好。

稀土杂志综合评述
熔盐电解法制备稀土镁合金的研究进展100-113

摘要:稀土镁合金在保留镁合金诸多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高温力学性能,有效改善了抗蠕变、耐热、耐腐蚀等性能,是高性能镁合金的典型代表。与传统熔铸法相比,熔盐电解法制备稀土镁合金具有合金成分均匀,收得率高,成本低,易实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等优势。综述了熔盐电解法制备稀土镁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Mg—Y,Mg—Nd,Mg—Li—RE等合金的电解制备工艺;讨论了氯化物体系和氟化物体系电解制备稀土镁合金的优缺点;指出了高电能消耗、低电流效率、高尾气排放是当前熔盐电解法用于制备稀土镁合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认为电解直接制备多元系应用合金及开发环境友好型的电解工艺是今后熔盐电解生产稀土镁合金的重要研究方向。

稀土硼氢化合物合成及其在有机聚合反应中应用114-123

摘要:综述了稀土硼氢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研究现状,稀土硼氢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具有结构多样性和高催化活性,不仅作为内酯、丙交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催化剂,还可以催化单、双组分烯烃聚合反应,特别是以大基团作为骨架的稀土硼氢化合物作为有机聚合反应催化剂,配体骨架通常以多齿模式与稀土金属中心配位,其多变的空间立体结构对稀土硼氢化合物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引发不同单体聚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有利于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布控制,为合成高度立体选择性聚合物及对功能材料的改性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催化剂,阐述了稀土硼氢化合物对聚合反应催化性能,并对其在有机合成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