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稀土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Rare Earths

  • 15-1099/TF 国内刊号
  • 1004-0277 国际刊号
  • 1.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稀土是中国稀土学会;包头稀土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包头稀土研究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稀土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合评述、研究简报、产业与市场、行业动态

稀土 200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两种不同液相方法制备的稀土LaMnAl11O19催化剂及甲烷燃烧催化性能的研究1-4

摘要:用微乳法和异丙醇-聚乙二醇法制备了磁铅石型稀土高温燃烧催化剂LaMnAl11O19,并用XRD,BET和TPR技术及甲烷燃烧活性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法和异丙醇-聚乙二醇法在1400℃的高温下焙烧3小时均可制备出主相结构为LaMnAl11O19的六铝酸盐催化剂,异丙醇-聚乙二醇法制备的LaMnAl11O19具有较高的比表面,微乳法制备的LaMnAl11O19具有较高甲烷催化燃烧活性.

苯基乙酰甲基亚砜与重稀土高氯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铽(Ⅱ)配合物光致发光5-7

摘要:合成了六种重稀土高氯酸盐与苯基乙酰甲基亚砜(L)的配合物RE(ClO4)·L5·2H2O(RE=Tb,Dy,Er,Tm,Yb,Y),该系列配合物可溶于水,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表明,配体通过亚砜基团上的氧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羰基氧不参与配位,三个高氯酸根离子有两个在内界与稀土离子配位,另一个在外界不参与配位.测定了配体的磷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热重等表征.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测定结果表明:铽(Ⅲ)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属于M→M发光[1].

CaO-SiO2-B2O3玻璃中Sm^3+的发光性质8-11

摘要:用常规的高温合成法合成了CaO-SiO2-B2O3-Sm2O3玻璃,探讨了玻璃的最佳合成温度、玻璃的吸收光谱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质.在CaO-SiO2-B2O3-Sm2O3玻璃体系中观察到了Sm3+的发射光谱.样品的发射光谱有三个主要荧光发射峰, 峰值波长分别为568nm、605nm、650nm, 其中最强峰为605nm, 这些荧光峰均为线状峰,可见发射起源于Sm3+ 4f电子的f-f跃迁.其中568nm对应于4G5/2→6H5/2跃迁、605nm对应于4G5/2→6H7/2跃迁、650nm对应于4G5/2→6H9/2跃迁,光谱性质表明这种玻璃体系能够把太阳光中的紫外光转换成红光,从而增强红光的发射强度.可以利用这些玻璃的发光性质来制备农用转光玻璃.

碳酸稀土晶粒粉碎过程计算机数值模拟12-15

摘要:阐述了晶粒破碎原理和激光粒度仪的测试原理,通过碳酸稀土晶粒的研磨实验,分析讨论了碳酸稀土晶粒研磨过程中,粒度变化的规律,运用大量的实验数据,使用三次样条插值计算的方法,并用Matlab计算机语言,就粒度分布随时间变化关系编写了计算机模拟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程序结构合理,模拟数值准确,可以指导工业生产实际.

夹点技术在稀土湿法冶金中的应用研究16-19

摘要:对稀土湿法冶金的沉淀洗涤用水过程进行了夹点设计,通过对稀土碱转沉淀洗涤用水的浓度组合曲线分析确立了其夹点,在夹点以上的过程重复利用低浓度废水,仅夹点以下的过程用去离子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夹点技术能节约去离子水65%以上,同时也减少废水排放65%以上.基本实现了稀土湿法冶金沉淀洗涤用水的'低消耗'和'低排放'.

静态干法氟化法制备稀土氟化物工艺研究20-22

摘要:设计自制了干法氟化炉,研究了用静态干法氟化法制备稀土氟化物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当氟化温度控制在600℃~650℃,氟化氢气体的实际用量为理论计算量的100%,气体流量为3~4kg/h时,氟化率达99.9%,并且工艺流程短,氟化稀土杂质含量小,便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稀土对低碳钢耐大气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23-28

摘要:通过电化学试验和试验室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稀土对低碳钢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碳钢中,仅添加稀土也能明显的提高其耐大气腐蚀性能.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273A-M398型电化学测量系统等测量分析手段,对稀土在低碳钢中的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得出,稀土通过夹杂物改性,从而减小微区域腐蚀,并促进稳定的保护性腐蚀产物α-FeOOH的形成,使得锈层更致密,提高了钢的耐大气腐蚀性.

La对热浸镀铝合金层生长动力学的影响29-32

摘要:研究了工业纯铁分别热浸镀纯铝和稀土铝后合金层厚度随浸镀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稀土镧渗入了合金层,并对镀铝有明显的催渗作用,使镀铝速度提高约20%~30%.对740℃经不同时间的热浸镀铝试样测定合金层厚度(y).将y及所对应时间(t)代入经验公式lny=(1/n)lnK+(1/n)lnt,经一元线性回归处理后,y与t之间满足y2=Kt抛物线关系.稀土渗入合金层,会增大晶体缺陷密度,有利于铝原子的扩散.稀土的添加可降低铝原子的扩散激活能,起到催渗的作用.此外,测定了合金层的镧含量分布.

不同掺Ca量LaCrO3材料的热膨胀及显微结构33-36

摘要:阐述了Ca含量对LaCrO3材料的影响.用固相法合成的La1-xCaxCrO3(x=0.02,0.1)作为样品,观察其显微结构及测量样品的电阻值、强度及热膨胀系数,指出了Ca可以促进LaCrO3的合成,但过高的Ca含量会使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变大,使材料的抗热振性变差.

室温磁热效应直接测量仪的误差分析37-40

摘要:简单介绍了室温磁热效应测量仪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优点;用金属Gd作为标准样品,用两个不同尺寸的温度传感器,测量了两个大小不同的样品.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测量的数据重复性很好,而不同条件下测量的数据有一些差别,对此进行了分析,发现测量样品时特别是样品较小时,温度传感器的热容以及绝热条件等因素是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

均匀沉淀法合成纳米Y2O3研究41-45

摘要:以硝酸钇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为分散剂,研究了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纳米Y2O3的工艺过程.制备条件为:钇离子浓度0.3mol/L; 尿素与硝酸钇的摩尔比为4:1;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的用量为1%(体积分数);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95℃;煅烧温度为850℃,煅烧时间3 h.制备得到粒径为32nm、无团聚、粒径均匀的纳米Y2O3.

高炉转型稀土渣盐酸化选除杂工艺研究46-48

摘要:稀土转型渣经过化学选矿,在合适的酸度、反应时间和固液比等条件下,稀土渣品位由18.6%提高到31%左右,稀土收率大于98%.

还原扩散法制备Sm2Fe17Nx磁粉的研究49-52

摘要:研究了还原扩散法制备Sm2Fe17Nx磁粉过程中,还原扩散反应温度和时间对Sm2Fe17合金单相性的影响,以及Sm2Fe17合金渗氮过程中渗氮温度和时间对Sm2Fe17Nx磁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还原扩散反应温度为1423K、反应时间为5小时能得到均相单一的Sm2Fe17合金;在728K温度下渗氮3.5小时后,400目~500目的Sm2Fe17Nx磁粉的各项磁性能达最大值:Br=0.8943T,Hc=325.8kA/m,Hcj=420.3kA/m,(BH)max=78.6kJ/m3.

Sm2Fe17Nx的制备53-56

摘要:在研究确定了原材料配比的基础上,采用还原扩散法制备出了 Sm2Fe17合金粉;探讨了反应温度、恒温时间、氮气压力及氮气压力200kPa时温度等因素对氮化反应的影响.当氮气压力为200 kPa、温度为873K、恒温5h时,生成Sm2Fe17N2.874,其氮含量为3.111%.

二溴羧基偶氮胂双峰双波长光度法测定绿茶和大米中的稀土总量57-60

摘要:在酸性介质中,二溴羧基偶氮胂与稀土元素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试剂和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34nm和636nm,本文采用双峰双波长吸收光光度法,测得稀土元素含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结果表明比单波长光度法的灵敏度有显著提高,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54×105~1.71×105.该法受酸度及共存离子影响小,能直接用于茶叶和大米中痕量稀土总量的测定,经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9%~105%,结果满意.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简便的特点.

稀土多元植物营养液的研制61-64

摘要:通过连锁螯合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高浓度稀土与大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复合工艺,研制出含有十二种植物营养元素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镧、铈等稀土元素的新型叶面肥.农用试验可得到10%以上的增产效果.

铈对黄绿木霉菌拮抗大豆菌核病菌能力的影响65-69

摘要:利用室内菌落生长速度测定与对峙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铈对拮抗菌黄绿木霉菌(Trichodermaaureoviride)拮抗大豆菌核病菌能力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添加铈后黄绿木霉菌发酵液抑菌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对黄绿木霉菌敏感的硝酸铈含量为240μg/mL,高于1200μg/mL的硝酸铈含量可完全抑制黄绿木霉菌的生长,低于390μg/mL的硝酸铈浓度可刺激黄绿木霉菌的生长;而大豆核盘菌对硝酸铈的敏感浓度高于黄绿木霉菌,为420μg/mL,在1200μg/mL的浓度下还未完全抑菌.硝酸铈的添加对黄绿木霉菌拮抗大豆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无影响,对峙培养抑菌率可达100%;不同硝酸铈浓度的发酵液抑制菌核菌的中浓度不同,低浓度下可促进抑菌作用的发挥.

2005年《稀土》总目录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