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稀土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Rare Earths

  • 15-1099/TF 国内刊号
  • 1004-0277 国际刊号
  • 1.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稀土是中国稀土学会;包头稀土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包头稀土研究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稀土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合评述、研究简报、产业与市场、行业动态

稀土 200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稀土铽对Ni-Mn-Ga磁性记忆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1-4

摘要:研究了稀土Tb对Ni50Mn29Ga21磁性记忆合金抗弯强度和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Tb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改变断口形貌.不含稀土试样弯曲断裂后其断口主要是晶界断裂.添加稀土后,随着稀土加入量的增多,断裂方式由以晶界断裂为主转为以解理断裂为主.此外,Tb的加入,明显细化了晶粒,同时使材料的含氧量降低.

热处理对快淬贮氢合金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5-8

摘要:通过XRD、SEM分析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热处理对快淬贮氢合金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400℃热处理对快淬合金晶粒变化不明显,900℃热处理后合金晶粒明显长大,1100℃热处理使合金部分熔化,随后发生了平衡凝固;900℃热处理后,单胞体积和放电容量均达到最大值,但充放电循环稳定性最差,400℃和1100℃热处理后,放电容量稍有降低,但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较好.

含CeO2的紫味兰陶瓷颜料的研究9-12

摘要:采用共沉淀法于低温下合成了含少量稀土氧化物CeO2的紫色陶瓷颜料,并采用颜色测定、SEM、XRD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颜料的颜色、粒度及结晶构造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将合成的颜料应用于陶瓷高温釉料中,表明该颜料可以应用于1320℃的高温.

Ce-Zr-O超细粉末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抛光性能13-16

摘要:采用共沉淀法在室温下通过对各种影响产物性能的实验条件考察后优化了Ce-Zr-O超细粉末的制备工艺,利用激光粒度仪、XRD、TG、比表面积测定仪分别对样品的粒度、物相、热稳定性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并对优化工艺合成的超细Ce-Zr-O粉末的抛光性能进行了测试.

掺杂Eu^3+离子的钨酸锂的固相合成及其发光特性17-19

摘要: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掺杂Eu3+的Li2WO4材料,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掺杂Eu3+的Li2WO4的晶体结构属四方晶系,晶胞参数a= 14.2780A, c= 9.5863A,属R3(No.148) 空间群,测定了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探讨了掺杂Eu3+的Li2WO4的发光特性.

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将于2004年11月在上海举办19-19

在有机溶剂中电沉积Er-Co-Fe合金膜20-24

摘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室温条件下在有机溶剂DMSO (二甲基亚砜) 中Er-Co-Fe合金膜的电化学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在0.1mol·L-1ErCl3-0.1mol·L-1 FeCl2-0.1mol·L-1 CoCl2-0.1mol·L-1LiClO4-DMSO体系中,当控制电位在-2.00 V~-2.60 V (vs SCE) 范围内进行恒电位电解,可得到表面均匀、附着力强、有金属光泽的黑色非晶态Er-Co-Fe合金膜,其中铒的质量分数可达31.63%~43.15%.

LaFeO3溶胶凝胶合成和光催化性能25-27

摘要: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LaFeO3光催化剂. 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结构、粒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通过对甲基蓝和腈纶污水的光降解分析,表明La1-xCaxFeO3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硫酸介质中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氧化铈(Ⅲ)的研究28-31

摘要:研究了阴离子交换膜体系电解氧化硫酸稀土溶液中铈(Ⅲ)为铈(Ⅳ)的条件.混合硫酸稀土浓度为0.1839mol/L,电流密度为500A/m2,阳极液线速度大于0.23m/s时电流效率可达到80%.阳极液与阴极液酸度为1.5mol/L时可以得到理想的电流效率和槽电压.

CaO-NaCl体系焙烧混合稀土精矿的研究32-35

摘要:采用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CaO-NaCl体系焙烧混合稀土精矿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 添加CaO-NaCl后,混合稀土精矿的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405℃~498℃区间主要是氟碳铈矿的分解,第二阶段在670℃~730℃区间主要是CaO和矿物中的CaCO3分解独居石和稀土氟氧化物.并选择了焙烧温度、CaO加入量、NaCl加入量为影响因素,用二次正交回归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混合稀土精矿分解率随三因素而变化的规律,得出了相应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讨论,得到了CaO-NaCl体系焙烧混合稀土精矿的合理工艺条件:温度780℃、CaO加入量15%(质量分数)、NaCl加入量10%(质量分数).

Ce(Ⅳ)的绿色还原工艺研究36-37

摘要:研究了高价铈的绿色还原剂及其工艺参数.分别以醇、酮、酯、酸和胺作绿色还原剂,在酸性溶液中与Ce(Ⅳ)反应生成H2O和CO2,对温度、酸度及反应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Ce(Ⅳ)的还原率最高可达99.70%.同时,对绿色还原工艺做了原子效益、经济效益分析.

Ce-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38-40

摘要: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Na2Si3O7为硅源,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Ce-MCM-41介孔分子筛,并用 XRD、FT-IR、SEM、TG-DTA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分子筛具有典型的 MCM-41介孔分子筛特征.

糠醛缩丙氨酸合Dy(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热分解反应动力学41-44

摘要:合成了糠醛缩丙氨酸合Dy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和热重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热分解反应机理.

赖氨酸水杨醛schiff碱及其镧系配合物的合成与抗O2^·-活性45-47

摘要:合成了由水杨醛和赖氨酸缩合的新的氨基酸schiff碱配体以及它的镧系元素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谱、摩尔电导和差热分析等手段表征了这些化合物,并采用EPR法对这些化合物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镧系配合物对O2·- 有明显的清除作用,而且配合物的抗氧活性比其配体强.

不同体系中黄河沉积物对La^3+的吸附特性48-51

摘要:对比实验研究揭示,不同体系中La3+的吸附等温线类型差别较大,单离子体系中La3+的吸附属于典型的一级吸附模式,多离子体系中,La3+的吸附等温线呈不规则变化,用现有的等温吸附方程均不能较好拟合其等温吸附过程;不同体系中La3+的pH突跃区域无显著性差异;随温度的升高,单离子体系中,表层沉积物对La3+的吸附量增加,多离子体系中则降低;随着泥沙浓度、离子强度的增加和有机质的去除,表层沉积物对La3+的吸附量均降低,而且悬浮物对La3+的吸附量大于表层沉积物.

外源稀土对作物根际离子迁移和分布的影响52-56

摘要:通过根箱法,研究了外源稀土对油菜和水稻根际电导率变化及交换态K+、Ca2+迁移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稀土对土壤交换态K+、Ca2+的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增加水溶态离子的含量.低浓度稀土处理下的离子分布模式和电导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但高浓度处理显著改变其分布模式,造成离子在根际的非正常累积,说明高浓度处理对根际环境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离子色谱法测定稀土金属及氧化物中氟量57-58

摘要:采用阴离子分离柱AS9 (4×250mm)分离,以电导检测器检测,以9.0mmol/L Na2CO3为流动相,以标准曲线法为定量方法,测定稀土金属及氧化物中氟离子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为0.010μg/mL,测定下限为0.0050%,回收率为95%~104%,氟含量在0.02%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84%.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

轻稀土镁复合球化、孕育处理工艺在轧辊生产中的应用59-62

摘要:叙述生产轧辊类超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所用的轻稀土镁球化剂、孕育剂和复合球化、孕育处理过程及其对原铁水的要求,同时介绍了所生产轧辊的组织、性能和良好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