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小说评论杂志

《小说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文坛纵横、小说形势分析、小说家档案、小说作家作品研究、作家访谈录、海外华人小说研究、西北作家作品研究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陕西作家协会;西安工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2164
  • 国内刊号:61-1017/J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08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3
  • 综合影响因子:0.14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小说评论 2013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形势分析

关于当代小说思想理念的价值分析

摘要:文学观念包括多方面含义。本文所说“观念”主要指作者评判社会、审视现实、思考文化等体现的价值取向。也就是侧重讨论思想内涵而非形式层面。所以侧重于此,因为在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与接受中,这种“观念”问题至关重要。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思想一体化时代还是价值多元化时代,传统艺术主导还是新潮艺术风起,很多“轰动”过的作品主要就得于观念的冲击和感染。换言之,作者与读者都普遍怀有一种“观念情结”。
4-11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抗战叙事"与现实焦虑

摘要:在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中,以发生在中国乡村的抗日战争和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尤其是以乡村抗战为题材的作品,逐渐多了起来,改变了乡土抗战文学曾一度沉寂冷清的局面,形成了规模虽然不大却也令人瞩目的“抗战叙事”热潮。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抗战叙事”,融入了具有当代意识的审视和省察,从中透露出创作主体内心积蓄着的美学的与现实的双重焦虑。
12-18
小说评论杂志九十年代小说研究

主持人语

摘要:设置“重寻90年代”专栏,目的是为了对90年代文学进行历史化的研究,这么做有以下几个考虑。首先,相对于比较成熟的十七年文学研究,80年代文学研究,90年代文学研究显然还处于一个破冰期,即使基于最基本的教学需要,对90年代文学的清理工作也应该提上日程。试问,当代文学的从业者(高校教师和博士生群体)有几人对90年代文学有较为清晰的理性认知和历史判断呢?其次,就整体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而言,90年代文学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性的物理意义上的文学时段,它更是以后发的方式对80年代文学进行着某种继承、挪移、改组和再造,
23-24

新媒体批评与“马桥事件”

摘要:《马桥词典》是韩少功的长篇小说处女作,首发在1996年第二期的《小说界》,1996年9月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单行本。10月13日,上海召开《马桥词典》研讨会,期间也陆续有相关的评论文章见于报刊。12月5日,北京《为您服务报》同期刊出了张颐武的《精神的匮乏》与王干的《看韩少功做广告》两文,对《马桥词典》进行否定性评价。12月15日,文敬志在《服务导报》发表《文艺界频频出现剽窃外国作品公案》,将《马桥词典》作为论述的例子,初次启用了“剽窃”字眼,以致日后成为被告之一。12月17日,
24-31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作家档案

主持人的话

摘要:以出生的年代划分作家群,不知始作俑者谁。不论这个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种方法,都容易让人想到时划分阶级成份的做法。以解放前三年的经济状况来划分阶级,决定一个人的阶级属性,这本身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然也包括人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态度,用这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衡量,以三年论“存在”,未免也忒短了些;以过了三年的好日子或孬日子,来认定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态度,或日阶级本质,而且还要延及子孙后代,这似乎也超出了经济基础决定论的范畴,而近似于遗传基因的作用。结果,就不免要闹出余华作品中的故事来:
49-50

渴望更真实、勇敢、宽阔的生命与创作——朱文颖访谈

摘要:李雪:朱老师,您好,让我们就从这个时代开始谈吧。现在是个意义混乱的时代,各种善恶标准非常矛盾,原本清晰、简单、安稳的东西都已经变得模糊、复杂、摇晃甚至崩塌了。您是如何认识这个时代的?朱文颖:时代是个非常庞大的问题。变化是肯定的,是我们每个人最切身感受到的。但变化的背后有很多相当复杂的东西。比如说经济发展了,人的价值观突然变得极其单一。
51-55

十年九章——自述

摘要:“二十出头的时候,觉得三十岁是个可怕的年龄。三十岁的女人太老了。老得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这个曾经非常真实的想法,在三十岁真正到来时突然忘记了。而且很长时间不再想起。然而四十很快就在眼前了。就像有谁说过的——我知道衰老有一天也会减缓下来,按它通常的步伐徐徐前进——我突然明白,其实岁月已经停下来了。在某一个我并没有特别在意的时刻。有些东西已经不再让我担忧或者恐惧。而那个曾经非常真实的想法,也不仅仅成为了一个笑话——我明白,它其实并不是说的这个。还有其他的意思。它存在在那里,并且另有深意。
56-59

论朱文颖小说的叙事伦理

摘要:朱文颖就是有此担当精神的一个作家。她出生于1970年,成长生活于物欲化大潮所向披靡之时,以长篇小说《高跟鞋》、《水姻缘》、《戴女士与蓝》、《莉莉姨妈的细小南方》等,短篇小说集《龙华的桃花》、《两个人的战争》、《禁欲时代》、《花杀》等,随笔集《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等,深入探寻着物欲化时代中人的生存境况,书写着他们的梦想与失落,反思着他们的聪明与困惑。她的小说更多的是对甚嚣尘上的物欲化浪潮的质疑,是对时代精神的主动疏离和反省,是对存在本质的勘探与追寻;她试图揭示物欲化时代的虚荣本质,展示浮生的孤独境况和爱之艰难,直面世界和人性的不确性,从而展示她独特的叙事伦理。
60-66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译介与传播研究

法兰西语境下对余华的阐释——从汉学界到主流媒体

摘要:后中国文学的大发展引起了西方世界的侧目,八十年代初中期一些零星作品就已在法国得到译介;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越来越多的法国出版社表现出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并向本国读者呈现的愿望,他们都试图在纷繁的中国当代文学图景中寻找最具个性的中国作家。在这一时期,阿城、残雪、韩少功、刘心武、马建、莫言、苏童、王蒙、王朔、张辛欣等作家纷纷得到译介,余华也在这股译介潮流的推动下登上了法国文学舞台。1994年余华的《世事如烟》和《河边的错误》以合集的形式在法国毕基耶出版社(Picquier)出版,
67-74
小说评论杂志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评论小辑

《第七天》的续接与延伸

摘要:《兄弟》之后,余华在小说创作方面整整沉默了七年。面对当初国内读者对《兄弟》的“失望”和批评界的质疑,在这七年里,我相信余华一定有一个痛苦的反思。余华是如何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但结果我们现在看到了,至少是部分地看到了,这就是《第七天》。读完小说,我感觉余华的小说创作不仅有所变化,更重要的是有所提升,既与过去的小说创作一脉相承,同时又有所延伸和创新。从《第七天》中我们能够看到他早期中短篇小说的痕迹,能够看到《活着》和《话三观卖血》的痕迹,也能够看到《兄弟》的痕迹,但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他对过去小说的突破,感觉《第七天》似乎是一个余华自我妥协的结果。
83-89

余华“现实叙事”的可能或不可能——由《第七天》看当下小说叙述“现实”的困境

摘要:那些真正意义上由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流民、打工者、发廊妹写成的文学或社会学文本仍然阙如,而那些专业小说家们尤其是成名的作家们正以时代旁观者又自以为占据了真理和社会良知的集体叙事姿态在写作。然而在新媒体全面敞开,“新闻”迅速称为“旧闻”的年代,这些看起来“严肃”、“正经”甚至扮演者公共知识分子良心的小说家们却在看似深入和介入现实和社会问题的写作潮流中集体失语。他们只是在信息、新闻和社会热点中捡拾牙慧,他们只是在叙述“他人的痛苦”——“观看由影像提供的他人遭受的痛苦,好像拉近了以特写镜头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远方受苦者与有幸安坐家中的观众之间的距离,
90-94

《第七天》空间衍射的生成与消歇

摘要:从题目来看,余华新作《第七天》应该可以当做一部关于时间的文化寓言来解读。“第七天”是一个颇具宗教色彩的时间符号,《旧约·创世纪》中有,“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的句子,也暗合了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头七”。从“第一天”到“第七天”,浓缩了杨飞死后的遭遇与感悟,其情节推演固然在此时间框架中展开,但余华似乎无意遵循人“生前”的那种物理时间规则,而是以“死后”模糊而变幻的心理时间来间离读者的阅读经验:章节与章节之间缺乏完整的时间链,大段的回忆中断了时序的衍进,时间的流程被空间的来回切换而延宕与悬置,呈现出时间“空间化”的艺术效果。
101-106

文学与当下中国的现实景观——评余华新作《第七天》

摘要:据说余华新作《第七天》问世没几天就印刷了七十万册,但市场行情并没能影响批评家对这部作品的炮轰。这种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几年前《兄弟》出版时的“盛况”。当代文坛如今已经很难见到这种“盛况”了。当时余华“强硬”地回应文坛的批评,现在网络上也开始出现余华的回应。从1993年《活着》出版开始,余华就开始引起文坛一些争议。如果说《兄弟》出版时的争议还存在“惊呼上当”的可能,《第七天》又出现类似情景,表明了余华在当代文坛上尽管极具争议却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存在。
107-111

论余华《第七天》中的虚构与现实

摘要:余华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较之以前有了许多新的转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体策略方面,余华主要致力于长篇小说和散文创作,赖以成名的短篇小说几近消失;二是表达策略方面,小说不再采用大量“先锋”技巧来设置时空迷宫与叙述陷阱,也较少运用具有模糊性的诗意语言来表达主题的多义性,更多采用白描手法来描写残酷现实或者温情故事;三是叙述立场方.
112-117

表象时代的写作困境——评余华的《第七天》

摘要:余华的新作《第七日》让中国读者重温了当年《无极》、《十面埋伏》及今日《富春山居图》上映之时的盛况,虽口碑不佳,票房却一路飙升,再度出演了唯有当下中国才可能出现的魔幻现实主义。作者封面上的题词真可谓有先见之明:“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这部甫一出炉便备受争议的作品,其最为众人诟病之处便在于其对社会新闻的大面积“植入”。薄薄一册书中大概有一半的内容全是来自近年的微博热点:“《第七天》里对近两三年内社会新闻的大面积移植采用,已几乎等同于微博大v顺手为之的转播和改编。
118-122
小说评论杂志小说思潮研究

《人民文学》和打工文学的传播及其变异

摘要:本文无意于将《人民文学》和打工文学强扭到一起来进行讨论,二者本无过多关联,但在此却揉成了一个题目,而且在这基础上还衍生出一个传播与变异的话题来。何故?请允许笔者在此略作阐解。《人民文学》作为中国文坛一个标志性的官方刊物,其地位和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很多作家可能一辈子都难在上面发表一篇稿子;而打工文学却一度被认为是地摊文学,是打工仔打工妹床头和裤兜里的低级精神粗粮,它作为一个文学品种,历经二十余年后才逐渐获得主流文坛的认可。二者似有天壤之别,不过,
123-128

略论农民工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及文化寓意

摘要: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高度考察女佣这一形象谱系,虽然她们没有成为被许多作家青睐而常写不衰的焦点,但是,在少数现代作家的文学理解视阈中,她们这类人物形象一样负载着深刻的内涵,是一种有其特殊意义的文化能指而倍受关注。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长妈妈,是“老国愚民”的典型;在巴金与曹禺的笔下,她们是男权专制下“底层弱者”的化身;四十年代的解放区作家更多从社会阶级意识的层面塑造女佣。现代文学中的女佣形象,大体上都负载着不同时代的主流意识,演绎着作家们在不同时代的思想观念。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129-134
小说评论杂志专题研究

小说在自媒体时代的对话策略

摘要:从文学史来看,小说是感应媒介变化最敏感的文类:活字印刷术的普及与士民为主体的文化语境的兴起是明清小说繁荣的基础;机械复制技术的普及与职业作者及出版人的出现是二十世纪现代小说起步的契机,可以说,小说发展史的重大转变期都与媒介发展的阶段性转换相应和。当前,随着自媒体传播途径的升级变化,不同样态的自媒体小说开始出现,它们的创作方式和生存样态有着别样的风采,从数量和影响力来说,这些自媒体小说还不能与通常意义中的小说主流相抗衡,但谁能说这一定不是小说下一个重大转变期的开幕?
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