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论杂志社
分享到:

学理论杂志

《学理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党建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2589
  • 国内刊号:23-1106/D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320
  • 创刊时间:195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5
  • 综合影响因子:0.043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学理论 2014年第3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理论杂志政治研究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措施有效地克服了民众的信仰危机,抵制了国内外腐朽思想的侵蚀,缓和了社会矛盾,赢得了民众认可,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1-2

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合理性

摘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充分的现实依据。从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到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从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模式赢得认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
3-4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以泛民主化为视角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将我国的改革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民主政治建设更是政治改革的题中之意,但我们不得不警惕的是泛民主化的思想正在民众中广泛传播。泛民主化首先对于民主的认识比较狭隘,其次认为中国所有的现实问题都能通过民主机制来解决,最后认为民主化的发展模式只有西方的一种。这种趋势是十分危险,并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已经显现出来,导致这些国家民主品质的低下,甚至国家的动乱。因此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要抵制泛民主化,选择好民主政治建设的条件、过程、路径、次序、时机和策略的选择尤为重要。
5-6

我国地方人大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路径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监督机制是我国最具权威、最高层次的监督机制。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地方人大监督机制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地方人大监督机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此,应当正确认识和理顺党的领导与人大监督的关系;提高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对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的认识;加强地方人大自身的建设。
7-8

社会治理中的人本思想及其对我国的指导价值

摘要:以人为本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之一。社会治理的目标是为民服务,途径是通过政府与民众的相互分工合作,管理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国应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发展民主政治,利用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两个平台,共同推进社会治理。
9-10

简论列宁关于监督与监察思想形成的背景

摘要: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列宁关于监督与监察的思想就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丰富和发展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共(布)成为执政党,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党的机关和政权机关也出现严重的官僚主义。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列宁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如何对党和国家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
11-12

“理论自信”含义研究综述

摘要:自从中共十八大提出理论自信以来,学术界对理论自信的含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自信;第二个层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第三个层面是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自信;第四个层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自信。
13-14

统一战线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建设目标,海洋强国建设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而统一战线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统战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大团结、大联合作用,不断拓展联系渠道,努力牵线搭桥,为尽快实现海洋强国这一目标凝聚力量和智慧。
15-16

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论创建基层政协“红队”的内涵、意义与路径

摘要:没有反对的意见,就没有好的决策。在县级政协创建体制内“专职”从事对地方重大决策议案提“反对意见”的专家智囊团队,符合“人民政协章程”有关规定和民主精神,是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的需要。
17-18

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对华政策比较

摘要: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面临严峻挑战。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直接南海权益冲突。面对中国这样一个日益崛起的世界大国,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东南亚十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对华政策各有特点。争议国和非争议国的政策不尽相同,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争议国之间、非争议国之间又各有异同之处。
19-21

从美国对外战略调整看中国外交战略选择

摘要:中国如何在美国调整对外战略的背景下维护国家利益,是当前面临的迫切议题。我国的选择应该是:努力争取可持续发展,争取中国梦的实现。在大力发展自身综合国力的同时,充分认清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将着眼于外部环境的国际战略与着眼于内部发展的开放战略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民族的复兴。
22-23

从日本国民性看中日关系的发展

摘要: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将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两国文化血脉相容最深,历史交往最多,本应友好合作共同发展,却因对华侵略历史的认识、台湾所属和钓鱼岛等问题矛盾频生,关系日益紧张。将关注点放在了解和剖析日本的国民性,并以此为据分析中日目前关系复杂的成因及其发展态势,目的是探讨中国如何在中日紧张形势中走出正确的关键一步。
24-25

以实现强军目标为宗旨推动官兵心理管理创新

摘要:近几年,军委和总部十分关注军队心理建设问题,官兵心理管理发展逐渐被重视,地位日渐凸显。以强军目标为宗旨,要适应战争形态转变,更新官兵心理管理理念,从思想政治治教育、日常军事训练等角度探求管理方式的创新点,基于心理档案现状思考管理机制创新,对涉及的几个关键点进行独立思考并提出创新的见解:适应战争形态转变;瞄准三个关键环节;着眼于能打胜仗的目标。
26-27
学理论杂志哲学研究

全球化视野中的儒学复兴

摘要: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了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借着全球化的契机,中国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复兴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儒学开始复兴,新儒家的学者们希望通过儒学来建立起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但是儒学的复兴不能是简单的复活,想要真正建立其中国的话语和理论体系,实现从“西方中心”到“全球本土”,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8-30

简论中西哲学之融合

摘要: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属于世界三大哲学体系(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中的两个不同支流,他们之间不存在优劣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各大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西哲学的融合已经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但如何实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合交汇,却是一个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以独具批判性格和实践精神的马克思的哲学为基础,同时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之精华,重构中国的哲学,是实现中西方哲学融合的有效办法。
31-33

论岱山民间信仰的生态伦理意识

摘要:对于以海为生的渔民来说,海洋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依托。以海为生、以海为本的思想,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岱山海洋民间信仰寄予着人类尊重海洋、感恩海洋,善待海洋保护海洋环境,人与海洋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朴素生态伦理思想。
34-35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微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辩证关系,而且指出了实践是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枢纽,科学实践是实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和谐统一的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36-3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及其意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哲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自产生以来显示出了自己旺盛的生命力,标志着哲学史和整个认识史的一次伟大变革,它与以往旧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诠释对哲学的理解,它绝对不是对以往旧哲学的简单延续与机械模仿,而是对传统哲学的彻底变革。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