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论杂志社
分享到:

学理论杂志

《学理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党建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2589
  • 国内刊号:23-1106/D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320
  • 创刊时间:195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5
  • 综合影响因子:0.043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学理论 2013年第3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理论杂志政治研究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背景

摘要:任何科学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当时一系列的背景条件。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中吸取精华并取得重大突破;面临着沙皇倒台给苏俄留下的诸多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被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政治孤立,经济凋敝等国内局面以及国际局势出现的新变化是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列宁从理论和现实两大方面深刻剖析了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性,并逐步提出了“和平共处”思想。历史见证了列宁这一思想的科学性和远瞻性。
1-2

简析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摘要:“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行,虽然使得国内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国内危机,国民经济几乎完全崩溃,列宁果断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改行“新经济政策”。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这项政策实施的后期,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了一个飞跃和升华。
3-4

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问题研究--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当地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和认识程度,封建文化、宗教文化、外来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及财政投入不足等条件,致使当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5-6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例

摘要: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部分,马克思通过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社会形态的演变得出人类历史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在考察社会结构组成要素关系过程中,将社会理解为一种在矛盾运动作用下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整体。我国在社会建设实践过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面对发展关键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凸显,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对加快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7-8

以人为本是专题询问价值取向的核心

摘要: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监督的一个重要探索与创新,在“使专题询问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实效”的同时,明确专题询问的价值取向,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对于纠正我国专题询问价值取向中存在的偏差,完善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至关重要。确立以人为本作为专题询问的价值取向的核心,主要包括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9-10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困境及对策

摘要: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着手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之后,我国学者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然而相关活动的研究探讨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以公民为主体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还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在我国各级政府的绩效评估活动中,积极探索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对于公民个人和政府建设都有积极重大的意义。
11-12

简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摘要:转型期的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国,同其他国家一样要面对由各类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包括法律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发挥传媒的积极作用,形成政府与传媒的良好互动,对于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13-14

我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意义与战略思维

摘要:文化外交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越来越有独特作用。开展文化外交是我国综合国力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确保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我国开展文化外交的战略思维应立足传播中华文化精髓,优化国家形象,加大文化传播力度,注重文化外交策略,结合政治外交与经济外交工作重点和需要统筹布局。运用文化手段减少“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和国家外向发展的阻力;为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提供文化推动力量;带动对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15-16

媒体和教育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摘要:中国同日本的关系源远流长,更是跌宕起伏。在汉代至鸦片战争前两千余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往来、和平相处。但在鸦片战争爆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这个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却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正是那段中国与日本共有的历史使得中日两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这六十多年里相处困难。重塑中日民众好感和互信最主要的就是解决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要从媒体和教育入手。
17-18

新形势下中美俄三边关系研究

摘要:“冷战”时期中美苏三边博弈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苏联解体后,这种影响极大地弱化。随着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的经济不断复苏,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美俄新型三边关系重新走上世界舞台,再次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三边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也应分析中美俄三方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把握机遇,借新三方关系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19-20

论军人职业素养与战斗精神的内在关联

摘要:军人职业素养包括军人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三个层面,三者紧密联系,在培育战斗精神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培育战斗精神的三种途径如下:用“军人生来为打赢”的职责意识孕育官兵的激越之情;用“忠诚、爱国、尚武”优良传统强化军人职业道德情感;用“为战而练”的实践舞台锻造军人过硬的本领。
21-22
学理论杂志哲学研究

司马承祯与赵志坚思想的比较

摘要:《坐忘论》是道教哲学史上一部影响较大的经典著作,以往一般认为作者是司马承祯,而朱越利则论证其真正的作者是赵志坚。笔者试图从赵志坚和司马承祯的一些其他著作来分析二人思想的差别。
23-25

略论钟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摘要:在中国哲学史学科创立之初,钟泰以本土的话语方式对中国哲学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该书运用史传的体例,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对不同时期的人物、思想、流派做了详实的介绍,客观地还原了中国哲学史上诸多人物的哲学思想。他追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概括性地对上古哲学思想特点进行了总结。钟泰“以中释中”的研究方式对中国哲学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对当今诠释中国哲学的思想精髓和核心价值具有启发意义。
26-27

论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探索及意义

摘要:生态问题成为20世纪70年代之后人类高度关注的一项重大战略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首当其冲的也是生态环境问题。党和国家特别重视生态问题,尽管同志没有提出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但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早期探索、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以及生态文明蕴藏的当代价值,对于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8-30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读

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奠基性文献。在《提纲》中,马克思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以往的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推开了认识人类历史奥秘的大门,提出了对社会历史中一系列重点问题的理解,形成了“新唯物主义”的基本构想,开启了哲学史上革命变革的序幕,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1-32

简谈马克思《手稿》的生态自然观

摘要: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阅读,对马克思在关于人道与自然界,社会与自然关系的阐述上有所感悟,在其对自然与人类关系基础之上的理解,结合中国哲学自身的背景试图探讨生态以及当下自然观对于人类的发展,以及人类应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态互动观。具体做法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模式,协调发展。
33-34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来源,历史和逻辑的发展情况,是今天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到,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时需要加以鉴别,更多地吸收有用的成果,为我所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生态学发展不断深入。
35-36

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哲学道统探究

摘要: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一种现代哲学流派,威廉·詹姆士是实用主义的推崇者和推广者。作为实用主义的推崇者和推广者,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哲学道统主要来源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皮尔士的实用主义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