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论杂志社
分享到:

学理论杂志

《学理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党建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2-2589
  • 国内刊号:23-1106/D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320
  • 创刊时间:195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5
  • 综合影响因子:0.043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学理论 2013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理论杂志政治研究

看NGO何以参与社会治理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也同时进入了社会分化时期。社会已经出现广泛的利益分化与阶层多元化,代表各阶层利益的团体组织NGO的出现为社会治理①带来了新局面。一个稳定和优化的政治体制在能够满足人民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同时,还应能够通过制度创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的需求。同时“有限政府”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为NGO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有利环境,并且面对利益多元化,社会冲突不断增长,而很多小矛盾更会演变为群体性事件等一些问题,政府的刚性维稳手段明显不足,这些现实都倒逼社会管理方式的改革。从NGO何以能参与社会管理这一视角分析,得出社会治理多样化,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出路。
1-2

浅析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摘要: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如何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我们党和政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4

一种研究国际政治的认知心理方法——《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评介

摘要:罗伯特·杰维斯是一位著述颇丰的西方国际关系学者,始终坚持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运用到国际关系研究中,希望通过对微观层次的行为体的心理分析,更深入地了解国际关系中安全困境的实质,找到国家间冲突的实质及解决方法。其中,他于1976年出版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一书全面阐述了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成为国际政治研究中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作。首先简单介绍了《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扫描了该书有关国际政治中认知心理研究的成果,最后对这一理论作为一种研究国际冲突的方法具有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5-6

孙中山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与政党建设等方面均有超越时人的思想、理论与主张,即便在今天,孙中山思想依然令人瞩目,还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与指导。
7-8

商谈论视角下行政行为的逻辑分析——以西安市城管执法为例

摘要:以西安市城管对小商贩执法为例,论述了城管执法遭受市民敌对的原因是缺乏一种商谈论视角。城管执法所依据的地方性法规违背了商谈论的立法规则,这种涉及伦理商谈的法律应当由伦理生活共同体所有成员同意才能有效。而要改变城管暴力执法遭受市民反对的局面,需要转变行政法规的立法规则,行政执法应当采取一种主体间性,完成从“管”到“服务”的角色转变。
9-10

强化我国政党软实力的对策研究——基于英国“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分析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政党政治的不断发展,政党软实力越发成为各个国家政党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维护、发展方面强调的重点之一。强化政党软实力,使政党的文化力、政党组织的包容力和亲和力、党际影响力等得到提升是维持政党的生命力、激发政党的实践力和创新力的关键。通过对英国“第三条道路”理论利弊的分析,指出当今世界我国政党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强化我国政党软实力的对策。
11-12

试论乡镇政府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

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新时期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新情况的积极回应,服务型乡镇政府在农业科技服务中承担着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引导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责任。起着促进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健全,服务经费合理分配的重要作用。
13-14

《论十大关系》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摘要:《论十大关系》是在建国初期写的一篇重要文章,它深刻地反映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论十大关系》蕴含着丰富和谐思想,探索这些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显得尤为必要。
15-16

浅析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摘要:近年来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危机对于社会的严重危害性已经日益引起各国政府格外重视。如何应对危机,减少损失,愈来愈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面对各种重大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也成了政府对危机的管理的首要内容。针对现阶段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简要分析了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前中后,事件的管理体系的整套运行机制。提出建立政府现代化危机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我国政府危机应对能力,保障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做出展望。
17-18

浅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下的“网络民主”现状

摘要:“网络民主”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形式和手段。“网络民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1995年提出的,就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实现民众所主诉求的新型参与式民主形式,它已成为大众参政议政重要途径之一,也成了当局政府不可制约和必须面对和接受的现实。它对敦促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挥着时代作用。
19-20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基本执政经验和启示

摘要: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其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的努力紧密相连。人民行动党以统筹经济社会联动发展为执政理念;推行民主与社会掌控并行的执政方式;大力倡导“精英治国”战略,扩充执政的人才基础;实施从严治党,对腐败行为严厉打击,以塑造良好执政形象;积极奉行互利友好的外交战略,优化国际政治环境。中新两国虽然存在基本国情、社会制度的差异,但新加坡卓有成效的执政经验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
21-22

加拿大建国以来发展道路的特点及启示

摘要:作为西方七大国之一的资本主义国家,加拿大自建立自治领以来在发展道路上具有许多鲜明的特色,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参考价值。加拿大长期的君主立宪制历史、移民政策逐渐平等开放、各民族逐渐融合发展、各族文化构成民族“马赛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利用法治和协商来解决种族矛盾等,构成了加拿大自建立自治领以来国内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对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同样具有着较强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3-26

浅论战时美军对法律的“艺术”掌控——从“武器禁运”到“禁飞区”和从“背信弃义”到“诈术”

摘要:“战争是一门艺术”,对于艺术,它需要我们在以存在和事实为准绳的基础之上,运用思维和想象之感对事物进行再创作和再加工,最终形成让人与人之间能形成共鸣并达到某种目的的深层次事物。现代战场形式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因此如何巧妙地运用战争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试从艺术角度论述美军在战争中如何将战争法巧妙地运用到战争中去,从而使美军在战争中化被动为主动并获取更多军事利益。
27-28

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

摘要:日美同盟作为当今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军事同盟之一,它从冷战时期的关系确立到冷战结束后的关系加强。都保持着持续且旺盛的生命力。事实证明,在冷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里,美日同盟关系并没有随着美苏两大阵营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相反它通过不断调整、变化,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强化。文章分析的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的发展、强化及所产生的影响。对于中国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战略与措施,应对美日同盟的挑战,化解美日同盟的消极影响、促进区域发展与安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9-30

现实主义视域下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冲击和影响

摘要:近年来,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全球层面和地区层面引发的复杂反应都有一个鲜明的印记,即中国崛起。通过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和新现实主义理论阐述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围绕中国崛起的方式和战略,表明中国的崛起于己有利,而且于世界也有利。
31-32

浅析当代中国利益关系的新变化

摘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阶段,随着中国社会体制转轨、结构转型的快速推进,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在利益主体、利益博弈、利益心理、利益变动等方面均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是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化解种种社会矛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提。
33-34
学理论杂志哲学研究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进一步中国化,但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摆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影响,它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相交织,成为制约中国现代社会进程的一个重要社会思想因素。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封建专制残余的认识和批判必须超越时代的局限,使思想真正符合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35-36

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逻辑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是马克思不断与以往旧哲学斗争、不断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在实践的革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奠定了马克思学说的理论旨趣和实践指向。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