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BRAF 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曾凯旋 郭英 刘一雄 张微晨 张月华 李明阳 李侠 魏洁 吕杨 赵丹珲 王哲 闫庆国 郭双平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中BRAF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发生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5例LCH组织标本,采用桑格测序法检测其中BRAF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V600E蛋白的表达。分析BRAFV600E、MAP2K1基因突变与LCH临床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单/多系统)的关系。结果:在35例LCH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82.9%侵及骨组织,97.1%是单系统LCH(single system LCH,SS-LCH),2.9%是多系统LCH(multi-system LCH,MS-LCH)。桑格测序法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17.1%,MAP2K1基因突变率为14.3%,MAP2K1与BRAFV600E基因突变有互异性;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V600E阳性表达率为28.6%,涵盖了桑格测序法测得的突变病例。BRAF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更多出现在未成年组(35.7%和28.6%),其中BRAFV600E突变在未成年人组与成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8);BRAF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对生存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国LCH患者大部分都是SS-LCH,主要侵及的部位是骨组织,且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为97.1%。桑格法所测的BRAF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率均低于西方报道,两者存在互异性,分别为17.1%和14.3%。所有MAP2K1基因突变都是点突变,没有框内缺失突变,发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c.112G〉Ap.E38K;BRAFV600E和MAP2K1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未成年组中,提示各年龄层中LCH的发病机理可能不同,可能RAS/RAF/MEK/ERK通路在未成年人LCH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外这两种突变对LCH的生存无影响。

简介:《现代肿瘤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题专稿、论著、临床报道、基础研究、综述讲座、调查报告、技术改进、中西医结合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人气:14386

杂志介绍:
主管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陕西省抗癌协会;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陕西省医学会
出版地方:陕西
快捷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4992
国内刊号:61-1415/R
邮发代号:52-297
创刊时间:1993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91
综合影响因子:1.34
期刊推荐 投稿经验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