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林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西部林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West China Forestry Science

  • 53-1194/S 国内刊号
  • 1672-8246 国际刊号
  • 0.8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西部林业科学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林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云南省林业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西部林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林业科研论文、试(实)验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综合综述、开展学术讨论等方面的文章,含造林、林木育种、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生态、森林经理、森林工业、林业经、非木材产品、森林旅游、致富信息

西部林业科学 2012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四川核桃栽培适宜性区划研究1-7

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四川核桃生长发育的主导气候因子为,年均温、≥10℃积温、年极端低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通过对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的适宜性综合分析,结合四川核桃主产区气候条件和生物学特性,得出全省核桃主要适宜的生态指标为,海拔400—2800m、土壤pH值5.5~8.5、土层厚度≥60em、≥10℃积温3000~65()0℃、年平均气温9—18℃、年极端低温≥-15℃、年降水量400~1200mm、年日照时数≥1300h、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28℃。由此将四川划分为四川盆地北缘、东北缘核桃中心栽培区,川西高山峡谷核桃中心栽培区,川西南山地泡核桃中心栽培区,四川盆地中部核桃、泡核桃一般栽培区4个栽培区,对各区域核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为四川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黎贡山南段4种典型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8-13

摘要:采用野外测定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黎贡山南段4种典型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旱冬瓜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半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枯落物总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次生阔叶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半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杉木人工林;(2)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3)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持水速度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因此,4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以天然阔叶林为最好。

极危植物多脉含笑的花部变异研究14-23

摘要:对昆明树木园栽培的7株多脉含笑56朵花花部的数量、形态及大小变异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花部的数量、形态和大小性状均有变异。从花部数量变异来看,花枝节间数、花被片总数、花被片轮数等12类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17%-219.33%,其中第三轮花被片数发生的变异最大;从花部形态变异来看,梗毛被颜色、花被片形状、花被片颜色等11类花部形态性状的变异也主要发生在株间,并且大部分表现为变异极显著。从花部大小变异来看,花枝节间长、花枝节问径、花序梗长等31类花部大小性状变异系数为9.13%~229.35%,其中花梗的大小变异最大;故花被片和雄蕊2个花部结构是该种的主要变异器官。其花部也存在异步演化的现象,原始性状和进化性状是交织出现的,是一种较进化的物种。多脉含笑花部变异主要发生在株间,为优良单株存在的可能性及其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广西平天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24-30

摘要:在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平天山种子植物区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平天山维管植物种类丰富,有野生维管植物181科583属981种(含变种及亚种)。其中蕨类植物34科59属103种;种子植物147科524属878种,含裸子植物6科6属8种,被子植物141科518属870种。(2)植被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属数之比(即R/T)为2.90。(3)以菊科、禾本科、蝶形花科、大戟科、樟科、茜草科占优势;有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列入CSRL的植物有5种,列入CITES保护植物有7种。(4)起源古老,孑遗植物丰富。与大明山、岑王老山、大瑶山和十万大山4个区系的相似系数均高于50%。

4种经济树种叶片浸提液对作物种子萌发化感作用的研究31-36

摘要:用广西产的马尾松、巨尾桉、香樟、油茶4种主要经济树种的鲜叶及凋落叶浸提液作浸泡萝卜、油青菜心及上海青种子处理,进行了其对作物种子萌发影响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树种凋落叶的浸提液处理中,化感作用最强的为香樟,其次为油茶、巨尾桉,最弱的为马尾松;而在4个树种鲜叶的浸提液处理中,化感作用最强的为巨尾桉,其次为香樟、油茶,最弱的为马尾松。其中萝卜种子的萌发对香樟叶片的浸提液更为敏感,而上海青种子的萌发则对油茶叶片的浸提液更为敏感。

针叶材在超细粉碎过程中细胞壁断裂的理论计算42-47

摘要:将针叶材的超微结构破坏分为细胞壁间分离和细胞壁断裂两种形式。在制备其超细木粉过程中,涉及到针叶材细胞的破壁力计算时,提出以细胞壁中存在大量的原生细观缺陷作为已存在的裂纹,将单一细胞壁看作是带有裂纹体受拉应力的平板,利用弹塑性断裂力学中J积分与积分路径无关这一常数的性质,避开裂纹尖端的弹塑性区域进行理论计算,应用J积分与应力强度因子在平面应力下的关系,计算出针叶材细胞壁断裂韧性的大小,并将不同针叶树种的木材细胞断裂韧性数值与其相应的细胞壁抗拉强度实验结果相比较,得出以此理论计算木材细胞断裂韧性值较为合理,表明利用J积分计算木材细胞壁断裂韧性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不同氮肥对番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48-52

摘要:真菌是土壤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18S rDNA的PCR—DGGE图谱分析,对不同氮素形态(NO2^-、NH4^+、Gly)下土壤中真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形态有机氮肥的土壤真菌多样性从高到低排序为,施Gly〉施NH。C1〉施KNO,〉未施肥的土壤。聚类分析显示,所测序的真菌大部分属于子囊菌纲(Ascomycota),占真菌总数的28.125%,其次为担子菌纲(Basidiomycota),占真菌总数的21.875%。研究结果为番茄生产中施用不同形态的氮肥提供理论依据。

滇西北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特征研究53-59

摘要:通过对滇西北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和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建立了滇西北地区国家重点野生植物保护名录,分析了其保护植物的种类及数量特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滇西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计41种,隶属于30科38属;(2)水平地理分布从西北部到东南部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高黎贡山片区为保护植物分布的重点保护地区;(3)垂直分布范围很广,主要集中于海拔1000~2500m的河谷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研究结果将为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大关县3种筇竹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60-65

摘要:对大关县乔木-筇竹群落、灌木-筇竹群落和筇竹-草本群落3种群落,采用二元属性数据测度方法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表明:3种筇竹群落类型中以乔木-筇竹群落物种总种数(178种)为最多。各层次物种丰富度的顺序依次为,乔木-筇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灌木-筇竹群落和筇竹-草本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一致,其物种丰富度顺序依次都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乔木-筇竹群落的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日’)指数最高,灌木-筇竹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H′指数最高,筇竹-草本群落各层的H′指数都较低。灌木-筇竹群落与筇竹-草本群落在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最少,相似性最低,群落间的差异大,群落间物种替代速率较高。

油茶胚组织离体培养实验66-69

摘要:采用油茶上胚轴、下胚轴和子叶作外植体进行油茶组织离体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和不定芽分化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0.2%的HgCl2消毒处理油茶种胚外植体10min效果较好;油茶上胚轴、下胚轴和子叶组织在MS+2,4-D2mg/L+KT0.5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95.0%、66.7%和30.0%;在MS+6-BA2.5mg/L+KT0.1mg/L+NAA0.5mg/L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分别是66.7%、33.3%和11.1%;以MS+6-BA2mg/L+NAA0.2mg/L继代培养,上胚轴、下胚轴和子叶所形成愈伤组织芽增殖系数40天时为5.8、5.6和5.3。

油橄榄果脱苦实验及其单宁含量的变化研究70-74

摘要:以云南油橄榄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阿斯和佛奥果实为原料,应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对其进行脱苦实验,测定实验中单宁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阿斯脱苦最佳氢氧化钠浓度为1.5%~3.0%,其中浓度为1.5%、2.0%、2.5%、3.0%,所需脱苦时间分别为11.5h、9h、6h、5.5h;佛奥脱苦最佳氢氧化钠浓度为2.0%~3.5%,其中浓度为2.0%、2.5%、3.0%、3.5%,所需脱苦时间分别为9.5h、8h、6h、5h。在脱苦过程中,溶液浓度愈低的油橄榄相对单宁含量越高。实验得出阿斯及佛奥两品种在不同氢氧化钠水溶液及不同脱苦时间的单宁含量变化曲线,对工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滇西南地区旱冬瓜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研究75-79

摘要:在镇沅、龙陵、瑞丽3个试验点,通过对15个种源99个旱冬瓜家系18个月的幼林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旱冬瓜的地理种源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种源幼林期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在滇西南地区开展旱冬瓜优良种源的选择十分必要。(2)在3个试验点表现较好、较稳定的种源是瑞丽种源,材积的实际增益分别为,镇沅试验点34.2%、龙陵试验点40.2%、瑞丽试验点45.4%,瑞丽旱冬瓜种源可作为滇西南地区旱冬瓜人工造林的采种种源。

极小种群植物毛枝五针松的野生资源状况研究80-83

摘要:2011年7~11月,在文山州西畴县、马关县和麻栗坡县采用社会学田野调查和植物学群落调查方法,对极小种群植物毛枝五针松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毛枝五针松野生资源稀少,仅有358株,木材蓄积量仅为22.8444m^3其中麻栗坡县是毛枝五针松的集中分布区,有335株;西畴县和马关县为零星分布区,分别有13株和10株。毛枝五针松对水湿和光照条件要求高,受到偷砍盗伐的严重威胁,对极小种群毛枝五针松的保育,不仅要加强对现有野生资源的保护管理,还需通过人工扩繁种苗,逐步恢复和扩大其种群数量和规模。

麻栗坡大果木莲的居群结构及动态研究84-88

摘要:2008年6月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43块样地的调查,分析了大果木莲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结果表明,大果木莲成年个体数较多,幼年植物个体较少,居群属衰退型居群;其高度结构完整,且在垂直空间中主要分布于树高15m以下;其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随机分布;从幼苗生长到树木死亡分4个阶段,其幼树、成树阶段死亡率较低,幼苗、老树阶段死亡率较高。

月季与韭菜混栽对月季长管蚜发生及其叶片挥发性物质的影响89-92

摘要:将月季长管蚜的非寄主植物韭菜与月季按3:1、2:1、1:1等5种行比进行混栽,应用Y型嗅觉仪测试月季长管蚜对混栽后月季叶片嗅觉趋向反应,利用GC—MS仪分析混栽后月季叶片中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韭菜在混栽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月季自然感染月季长管蚜的数量就越低,月季长管蚜对化感作用后月季叶片的选择率也相应降低。未混栽和混栽的月季叶片的挥发性物质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混栽后月季叶片挥发性物质3-己烯-1-醇、2-己烯-1-醇的相对含量减少,而二十七烷、壬醛、水杨酸甲酯的相对含量增加。

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及20个非寄主树种叶的趋向行为研究93-97

摘要:本项研究选取云南切梢小蠹寄主植物云南松的针叶和藏柏、樟树、滇青冈等20种非寄主树种的叶与云南松针叶混合物(质量比为1:4),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其趋向行为,测试云南切梢小蠹对纯云南松针叶、混合样及空气间的趋向行为选择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以云南松针叶作参照,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藏柏、云南松+缅桂、云南松+滇朴、云南松+旱冬瓜的趋向率较低,分别为32.3%、33.4%、32.3%、31.5%;以空气作参照,混合样趋向率由小到大依次为云南松+藏柏、云南松+缅桂、云南松+滇朴、云南松+旱冬瓜,分别为38%、39%、40%、42%,均小于50%;藏柏、缅桂、滇朴、旱冬瓜4个树种对云南切梢小蠹表现较强的趋避作用,可作为营建抗云南切梢小蠹虫危害的混交树种。

和田地区核桃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102-105

摘要:2010年10月,采集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托乎乡核桃叶上的一种新病害标本的病叶进行菌种分离、纯化、鉴定,并经健康核桃叶人工接种致病性测定试验,发现了引起核桃叶枯病的病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rDNA—ITS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比较,鉴定核桃叶枯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

元江县6种森林蔬菜的育苗及修剪试验106-109

摘要:2001年3月至2003年10月,在元江县林木种苗管理工作站进行了6种森林蔬菜的育苗及修剪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后,可提高臭菜、树头菜、越南甜菜和刺五加扦插生根率,在大棚中最佳扦插时间生根率分别达80%、60%、80%、60%,吲哚丁酸好于ABT1^#生根粉,大棚中扦插优于露天;其中刺五加最佳扦插时间为10月,其他3种为3月。南山藤和长蕊甜菜的种子育苗,出苗率分别为100%和92%;南山藤和长蕊甜菜最佳育苗时间分别为3月和8月。臭菜、南山藤、刺五加、树头菜和越南甜菜的最佳修剪高度分别为50cm、50cm、40cm、60cm和50cm,与未修剪相比,分别提高了191.43%、415.63%、214.29%、336.94%和531.39%,修剪能大幅度提高森林蔬菜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