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西部经济研究、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 国际刊号:1008-5645
  • 国内刊号:61-1350/C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9
  • 综合影响因子:0.12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地质与勘探

霸县凹陷断坳转换期同沉积断裂的特征及对砂体的控制作用

摘要:依据三维地震等资料,深入研究霸县凹陷东营组三段断坳转换期发育的断层,识别断层发育样式,总结由断层控制形成的古地貌特征,结合岩心、单井、地化等资料,进一步分析断层控制发育的古地貌对沉积相和砂体的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总结控制模式。研究表明,东三段沉积期主要发育3种控砂模式:帚状同沉积断层控砂模式,雁列式断裂组合控砂模式和平行同向断层转换带控砂模式。
1-9

基于定量成岩作用分析的成岩储集相研究——以老君庙油田古近系M油组为例

摘要: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老君庙油田M油组成岩作用强度进行定量表征,并判断成岩阶段和成岩序列,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种成岩储集相,总结了成岩储集相的平面分布样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压实作用以中等压实为主,溶解作用强度弱,胶结作用强度以中—强为主,且以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碳酸盐胶结作用对本区储层质量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成岩储集相类型包括低杂基、中压实、弱碳酸盐胶结相相对优质储集相(A相),低杂基、弱中压实、中碳酸盐胶结相较有利低渗储集相(B相),低杂基、弱压实、强碳酸盐胶结特低渗-致密储集相(C相),高杂基、中压实、弱碳酸盐胶结低渗-致密储集相(D相)。其中,A相储集性能最好,B相次之,C相和D相最差。
10-16

高精度构造模型在密井网储层预测及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摘要:井间砂体的刻画是目前油田开发中后期密井网区储层描述及剩余油挖潜的重点。针对目前反演构造建模难题,利用井震结合离散光滑插值方法建立层位,使其符合井点分层和井间地震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局部分区建模方法进行层位与断层交切,从而建立高精度的反演构造模型。以北一断东区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研究区S、P、G层位高精度反演构造模型及其约束下的反演数据体,提高了井间及断层区域的储层预测精度,并在B1-A21—B1-A22井区的剩余油挖潜中见到实效。
17-21

模拟地层条件的岩石抗钻特性

摘要:可钻性级值及单轴抗压强度不能全面、客观分析地层条件下岩石抗钻特性,而利用三轴抗压强度指导钻头选型及钻速预测又受到缺乏连续地层强度特性剖面的制约。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模拟地层条件的三轴抗压强度实验、波速实验及微钻头可钻性实验,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三轴抗压强度、可钻性级值多因素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建立了抗钻特性参数连续剖面,揭示了抗压强度分层规律。俄罗斯远东鄂霍次克海域V区块实例研究表明:以三轴抗压强度为基础的PDC钻头优化设计取得了钻井提速显著、钻头寿命明显延长的综合效果。
22-25

沉积、成岩作用对致密储层质量差异的控制——以苏里格气田东区为例

摘要:综合利用实验室岩心分析、沉积相、测井等资料,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山1、盒8段致密储层的物性、微观孔隙特征、有效储层厚度及产气能力,对比这2段的储层质量差异,从沉积和成岩角度出发探讨了储层质量差异的原因。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背景下的盒8段分流河道砂体岩性粗、厚度大、连通性好,因此储层物性好。相对于盒8段,埋藏更深的山1段具有较高含量的岩屑和塑性矿物,抗压实能力弱,储层原始质量易遭到破坏,且由于受到更强破坏性成岩作用的改造,山1段储层质量更差。
26-32

低孔低渗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以神木气田上古生界为例

摘要:以物性、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等基础测试资料将神木气田山西组及太原组划分为5种成岩相类型,结合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中子、密度、电阻率测井资料,建立了测井响应与成岩相之间的对应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双34井进行单井成岩相划分,并通过铸体薄片资料对其准确性进行验证。根据成岩相测井识别结果,对本区其余开发井进行解释划分并绘制成岩相平面分布图。
33-40

储层综合识别智能模型的建立及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应用

摘要:为准确识别储层类型,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储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人工神经网络专家和模糊聚类分析的综合识别储层方法。该方法先用10个专家(用BP神经网络获取的知识)进行识别,如果有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专家识别结果一致,则得到识别结果,否则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模型进行识别。对西北缘三叠系的17个层进行识别,符合率为76.47%。
41-44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页岩气丰度预测

摘要:对页岩气成藏条件进行分析认为,机质含量、类型、成熟度、储层厚度、埋藏深度和孔隙度等为影响页岩气成藏的主要因素;依据四川盆地和北美页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和所收集的大量页岩气数据,利用RBF神经网络构建了各主要因素与资源量丰度的网络模型,并用MATLAB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对Ohio和龙马溪组页岩资源丰度进行了预测,预测误差分别为27.5%和3.5%,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可较好预测页岩气产量,对页岩气开采和勘探具有参考价值。
45-49

基于剖面的三维断层建模方法

摘要:结合地震解释剖面图与地质构造平面图上的断层信息,采用数字化技术提取断层建模所需的相关数据,以剖面为建模基础,采用空间线性插值技术构建了三维断层模型。该方法能充分利用平面图和剖面图特征,从整体上把握断层,提高断层建模的准确性。通过开发相应软件实现了地质体模型断层的添加和修改。
50-54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石油工程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水相渗曲线特征与分类

摘要:为解决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水相渗曲线指导气井产液调整的实际问题,对致密砂岩气水相渗曲线进行详尽分析,提出了符合气井分类的量化气水相渗曲线分类方案。苏里格地区盒8、山1段共83块岩样非稳态法气驱水相渗实验结果表明,致密砂岩气水相渗曲线具有束缚水饱和度S_(wi)、残余气饱和度S(gr)和等渗点含水饱和度Sx较大,束缚水饱和度下气相相对渗透率K(rg)(S(wi))、残余气饱和度下水相相对渗透率K(rw)(S(gr))、等渗点相对渗透率K(rx)(Sx)和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S较小的特征,属于水相优势型相渗曲线。最终提出了以储层渗透率K、特征点参数K(rg)(S(wi))、K(rw)(S(gr))和K(rx)(Sx)以及曲线特征为依据的气井量化分类方案,将致密砂岩气水相渗曲线分为Ⅰ—Ⅲ类,分类结果与气井类型一一对应,总体符合率达到89.7%。
55-61

不渗透岩性边界对苏里格气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明不渗透岩性边界是否为苏里格气田开发早期气井产量下降快且稳产期短的原因,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直井存在不渗透岩性边界时的开发效果;利用非结构网格加密技术建立水平井压裂模型,研究存在不渗透岩性边界时水平气井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不论直井还是水平井,模拟的开发效果均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储层存在不渗透岩性边界是开发早期气井产量迅速下降、稳产期短的原因;间歇开井的工作制度能有效减缓气井产量递减速度。
62-66

聚驱后注液方式和井网结构对微球调驱效果影响研究——以大庆萨尔图油田为例

摘要: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储层条件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了聚驱后注入方式和井网结构调整对可动微球调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驱后实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措施时,通过提高注入速度来尽快达到较高注入压力水平可以取得较好增油降水效果。除此之外,聚驱后将原井网调整为直井+水平井井网,不仅可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而且可动微球调驱效果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与单独可动微球相比较,表面活性剂+可动微球二元体系具备了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洗油效率的双重功效,采收率增幅较大。
67-71

利用CT技术研究交联聚合物与储层渗透率匹配关系

摘要:应用CT扫描技术研究聚合物驱过程中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酚醛交联聚合物溶液与储层渗透率之间的匹配关系,分别将不同质量浓度的交联聚合物溶液注入3类不同渗透率的天然岩心进行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储层渗透率高于1μm~2的作业层,可以选用HPAM质量浓度为1 500 mg/L、酚醛质量浓度为800 mg/L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其注入过程顺利,不会发生堵塞现象,与储层适应性良好;对于渗透率在0.3~1.0μm~2范围的作业层,可以在考虑矿场实际的基础上酌情选用HPAM质量浓度为1 500 mg/L、酚醛质量浓度200~400 mg/L的交联聚合物体系;渗透率在0.3μm2以下的作业层与交联聚合物匹配性很差,注入过程中岩心的大部分区域发生严重堵塞,建议直接采用聚合物进行作业。
72-77

一种新型分采泵的研制及在延长油田的应用

摘要:针对延长油田油井大都同时开采2个层系的情况,为消除或减少油井在同时开采2个层系,特别是层间物性差异较大时油层层间的干扰,充分挖掘油层潜力,设计了一种新的分采混出泵,并对泵的各项强度指标进行了校核计算。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泵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合格要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分采增产效果明显,在延长油田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78-80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化学与化工

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的性能评价及矿场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采用黏度计、动态光散射仪和岩心驱替实验方法,对两性离子聚合物溶液和两性离子交联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分子线团尺寸、流动特性、岩心内静态成胶和液流转向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初期黏度、分子线团尺寸、阻力系数、注入压力均与两性离子聚合物溶液比较接近;5 d后,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的黏度大幅度上升,分子线团尺寸大幅增加,残余阻力系数明显上升,说明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具有良好的延缓交联性能。岩心实验表明,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可以在多孔介质内发生交联反应,成胶后具有良好的液流转向效果。矿场试验表明,两性离子聚合物凝胶在深部调驱过程中注入压力明显提升,采油井的含水明显下降,产油量明显增加,增油降水效果显著。
81-88

碳酸钙结晶动力学研究

摘要:采用SPIP软件对碳酸钙垢显微图像进行分析,从微观上得出过饱和度、盐含量和pH值对碳酸钙结垢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过饱和度的增加,晶核数逐渐增加,诱导期逐渐缩短,当过饱和度超过443时,结晶速率迅速增加,同时得出了诱导期与过饱和度的关系;当NaCl的质量浓度小于50g/L时,随着其浓度的增大,晶核数减少,结垢诱导期增加,当NaCl质量浓度达到50g/L时,晶核数最少,与同条件无NaCl溶液相比,碳酸钙结垢晶核数减少了66.7%;当pH值大于6时,随着pH值的增加,晶核数目迅速增加,结垢诱导期迅速缩短。
89-92

天然气中SF6等多种氟化物气体示踪剂的气相色谱检测

摘要:为了监测气驱油藏中的气体示踪剂,利用GC/ECD建立了一种分析天然气中多种氟化物气体示踪剂的方法。该方法选用GDX-104色谱柱,排除了样品中空气峰对检测的干扰,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低灵敏度组分的检测条件,并以此作为同时检测天然气或空气中多种气体示踪剂(SF6、CF2Br2和C4F8)的条件,其中SF6、CF2Br2和C4F8的检出限分别为1×10(-6)、1×10(-5)和1×10(-3)μg/L,重复进样7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7%。通过对中原油田天然气驱油藏的气体示踪剂的监测,得到了示踪剂的产出曲线,弄清了该区块的非均质性和注采井的连通关系。该检测方法快速、简便,所需样品量少,可实现多种示踪剂同时检测,不仅适用于天然气中微量气体示踪检测,而且适用于大气环流的微量气体示踪检测。
97-100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电子工程及自动化

套管缺陷交流阻抗检测与定位方法研究

摘要:根据电磁场理论,推导了良导体中电场、磁场以及复坡印亭矢量的计算公式,分析了良导体内电磁场的传播规律。基于金属套管交流阻抗随频率变化的原理,提出套管缺陷交流阻抗检测与定位方法。利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建立有限长金属套管三维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理想套管、腐蚀套管的电场和电位分布曲线,分析了曲线变化规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根据缺陷套管交流阻抗变化规律,可以确定套管是否存在缺陷,通过改变电流频率,确定缺陷的径向位置。该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金属导体缺陷检测与定位。
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