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植物学研究》杂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研究论文、技术与方法、综述评述、研究简报、学术讨论、重要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
该杂志收稿方向广泛,涵盖了生物的多个重要领域和前沿话题,为生物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
《武汉植物学研究》杂志投稿要求
(1)直接引文之注释不加引领字“参见”,间接引文之注释应加引领词“参见”;如显示其他支持性文献,用“另参见”为引领词。对立性文献,则加说明性字句,诸如“不同的见解,请参见”之类。
(2)本刊保留在不违背作者基本观点的前提下酌情删改稿件的权利,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
(3)作者信息:在正文后注明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
(4)标题,序数后用实心黑点,如“1.”“2.”“3.”,左侧空二字符。
(5)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
《武汉植物学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湖北省植物学会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8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为1000-470X,国内刊号CN为42-1149/Q,该杂志级别为北大期刊、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3个月。
武汉植物学研究杂志数据统计
武汉植物学研究主要引证文献期刊分析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多次获得国内外权威奖项,如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
在收录方面,《武汉植物学研究》杂志被多个知名数据库收录,包括: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Pж(AJ) 文摘杂志(俄)、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等,在生物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是生物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要参考刊物。
武汉植物学研究杂志发文分析
武汉植物学研究主要机构发文分析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544 | 植物;群落;区系;猕猴桃;细胞 |
武汉大学 | 218 | 水稻;植物;基因;不育;雄性不育 |
华中农业大学 | 87 | 基因;杂种;不育;油菜;杂交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67 | 植物;兰科;英文;细胞;群落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45 | 植物;河岸带;植被;群落;植物区 |
华中师范大学 | 43 | 植物;愈伤;愈伤组织;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区 |
华中科技大学 | 40 | 小麦;基因;鱼腥藻;藻蓝蛋白;鱼腥藻PCC7120 |
南京农业大学 | 35 | 黄瓜;白菜;杂草;酶活性;花粉 |
西北大学 | 35 | 植物;发育;营养器官;组织化学;组织化学研究 |
福建农林大学 | 31 | 植物;谱分析;种群;种质;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