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水生生物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 42-1230/Q 国内刊号
  • 1000-3207 国际刊号
  • 1.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水生生物学报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水生生物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报告、綜合述评、研究简报

水生生物学报 201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基于Cyt b基因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江段及察隅河墨脱裂腹鱼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923-930

摘要:以线粒体Cyt b基因为分子标记,对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江段及察隅河的墨脱裂腹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67尾墨脱裂腹鱼样本共检测到21个单倍型,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768)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π=0.00167)。基于单倍型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及Network网络关系图表明,所有来自墨脱江段及察隅河的单倍型不能按照地理分布各自聚类,而是相互混杂聚在一起。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 T)为–0.014—0.771,其中金珠藏布(JZZB)与其他种群呈现出高度分化(FS T:0.372—0.771)。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当JZZB种群为一组,剩余6个种群为一组时,组间遗传差异最大,表明JZZB种群与其他种群具有显著分化。相反,虽然察隅河与墨脱江段的地理距离较远,但是察隅河与墨脱江段其他种群之间(除了JZZB)的FST为0.093—0.169,仅显示中等分化水平,表明察隅河种群与雅鲁藏布江种群尚有少量的基因交流。中性检验、错配分析及BSP(Bayesian skyline plot)分析显示,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江段及察隅河的墨脱裂腹鱼种群在末次间冰期(0—0.137 Ma)发生过种群扩张现象。

三个地理种群的董氏须鳅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931-938

青鱼野生与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939-944

摘要:研究利用自主开发的12个微卫星标记,对来自于长江水系4个野生群体(湖北石首、湖南湘江、江苏邗江、浙江嘉兴)和1个养殖群体(江苏吴江)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这12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660—0.923,表明这12个位点均具有高度多态性(PIC>0.5)。5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介于7.917—11.6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介于4.837—6.035;平均观测杂合度介于0.713—0.861;平均期望杂合度介于0.749—0.81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711—0.788,表明这5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4个野生群体之间遗传距离较近,养殖群体与这4个野生群体遗传距离均较远。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湘江群体和石首群体首先聚为一支,然后与邗江群体和嘉兴群体聚为一支,最后与吴江养殖群体聚为一支。这12个微卫星位点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可以用于青鱼不同群体的种质资源的评估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龙头鱼群体遗传结构分析945-952

摘要:在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带上,选取青岛、南通、舟山、三门、宁德、泉州和湛江共7个群体164尾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共获得长度为1112 bp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共检测到32个变异位点,其中单变异位点27个,简约信息位点1个。164条序列定义了29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3026±0.0479和0.000371±0.000379,其中泉州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最低。分析比较了不同龙头鱼群体间遗传变异情况,发现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035,遗传分化指数FST值均小于0.05,群体间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结果显示龙头鱼群体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的变异。中性检验的Tajima’s D和Fu’s Fs统计值均为负值且显著偏离中性,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图呈现明显的单峰分布,表明龙头鱼历史上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参考已知海洋鱼类Cyt b基因2%每百万年的进化速率,估算群体扩张发生的时间大约在0.08—0.32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中晚期。

银鲫Greb1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953-961

摘要:为研究银鲫(Carassius gibelio)雌激素应答基因(Growth regulation by estrogen in breast cancer cell 1,Greb1)的表达特征和功能,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银鲫Greb1的全长cDNA(CgGreb1)。CgGreb1的cDNA全长为954 bp,其中包含一个76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55个氨基酸。大多数脊椎动物有多个Greb1的变体,长度为386—1988个氨基酸,其中CgGreb1是最短的一个。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脊椎动物Greb1蛋白的N端区域极为保守,且CgGreb1位于Greb1蛋白的N端区域,该区域与其他脊椎动物Greb1的同源性超过60%。qRT-PCR结果显示,在成体组织中,CgGreb1主要在垂体、脑、性腺和肝脏中表达,其中在垂体中CgGreb1的表达最高;在注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的雌鱼垂体中,CgGreb1的表达逐渐上升随后降低,并在产卵时维持较高的表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CgGreb1从50%外包开始表达,其表达量随胚胎发育而升高,在受精后24h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下降,在受精后48h不表达。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在原肠期,CgGreb1信号位于胚层的边缘;在体节期,CgGreb1信号逐渐增强并出现在神经系统;在受精后24h,CgGreb1信号在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增强;从受精后30h开始,CgGreb1信号减弱;在受精后48h,检测不到CgGreb1信号。在注射CgGreb1 MO的银鲫胚胎中,tshβ、prl和gthα分别标记的3种垂体细胞减少,证明CgGreb1参与早期银鲫垂体细胞的发育。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银鲫垂体发育和生长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大口黑鲈生长相关标记的聚合及其效果分析962-968

摘要:为了解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相关分子标记优势基因型的聚合效果,研究选择先前已获得的13个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位于PCK1、HSBP1、FOXO3b、MYH、HSC70-1、CTSB、HBP、POU1F1、PACAP、IGF-I、ghrelin、ApoproteinA1和MSTN基因上。在40尾亲本群体中对各标记的基因型进行检测,选择可聚合优势基因型最多的2对亲本分别构建家系。在9月龄时,从2个家系子代中分别采集305尾和266尾个体进行生长性状测量和各标记的基因型分析。家系1子代个体中含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的数量为0—6个,对应的个体数依次为8、26、75、74、76、35和11,对应的平均体质量依次为185.03、196.46、198.73、212.59、222.66、235.54和261.27 g。家系2子代个体中含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的数量为1—6个,对应的平均体质量依次为184.43、213.17、243.77、249.98、252.11和266.00 g。个体中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聚合数量多少与生长性状呈正相关,提示通过对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进行聚合可获得生长性状优良的大口黑鲈,为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温度条件下鲁氏耶尔森氏菌的链特异性转录组分析969-976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糖蛋白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建立977-982

饲料蛋白质和小麦淀粉水平对中大规格草鱼生长性能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983-991

嗜酸乳杆菌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992-1000

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肝脏功能及代谢的影响1001-1012

氨基酸代谢调控在大鳞副泥鳅应对氨暴露中的作用1013-1020

斑鰶仔、稚鱼形态发育及异速生长模式研究1021-1033

摘要:运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早期形态发育观察、异速生长模式及其生态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1.5±0.5)℃下,初孵仔鱼全长(3.18±0.52)mm,斑鰶仔鱼期从孵化出膜到43日龄棱鳞开始出现前,稚鱼期从44日龄棱鳞出现到55日龄全身覆满鳞片。斑鰶的形态变化和器官分化主要发生在仔鱼期。斑鰶的吻长、躯干长、肠道长、胸鳍长、腹鳍长等重要形态学指标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其生长拐点依次为42日龄(TL:26.41 mm)、24日龄(TL:15.57 mm)、31日龄(TL:21.41 mm)、41日龄(TL:25.47 mm)、42日龄(TL:26.41 mm)。相对于全长、吻长和胸鳍长在拐点前后由正异速生长变为等速生长,腹鳍长由正异速生长转为负异速生长,这为呼吸、摄食和成功逃避捕食者提供有利条件;而肠道长由负异速生长变为等速生长,这可能与斑鰶的食性转化有关。综上所述,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斑鰶在早期发育阶段优先发育对生长生存起关键作用的器官,这对提高仔、稚鱼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研究将为今后进一步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松潘裸鲤仔稚鱼耳石生长轮日周期确证及其孵化期推算1034-1040

摘要:以2015年和2016年在孟屯河上游捕获的仔稚鱼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属进行了鉴定,观察了耳石形态特征、确证了耳石轮纹沉积规律,并基于耳石日轮技术对其孵化期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采集仔稚鱼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在松潘裸鲤仔稚鱼生长过程中,微耳石由近圆形发育成贻贝形,矢耳石由锲形发育为箭矢状。采用温度标记处理松潘裸鲤仔稚鱼,确定耳石轮纹沉积具有日周期性,生长轮为日轮。依据耳石日轮数,结合采样时间及耳石轮纹沉积规律,并采用大多数裂腹鱼类日龄为日轮数N+1的关系,推算出2015年松潘裸鲤样本的孵化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15日,2016年样本孵化时间为7月13日至8月18日,这些结果为研究松潘裸鲤野生种群繁殖期及其资源保护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西藏双须叶须鱼早期发育特征1041-1055

摘要:通过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 Regan)早期发育特征研究,旨在为该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双须叶须鱼卵径3.7—3.9 mm,吸水后的卵径可达5.1—5.3 mm。在水温10℃左右的条件下,经历336.02h孵化出膜。根据胚胎的外部形态特征可将胚胎发育分为准备卵裂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分化阶段、孵化阶段共7个阶段34个时期。初孵仔鱼全长12.4 mm,第1天体色素出现,胸鳍上翘,鳃盖骨出现,下颌原基出现;第2天鳃弓原基出现;第3天消化道出现,肝胰脏原基出现;第4天鳃耙出现,体表色素细胞带出现;第5天口凹形成,鳃丝形成;第6天胸鳍褶,背鳍褶,腹鳍褶出现;第7天鼻凹出现,星芒状色素团出现;第9天鳔前原基出现;第11天尾鳍鳍条开始出现,胸鳍开始颤动;第13天鳔1室出现,半规管形成;第17天背鳍分化出来;第21天腹部鳍褶变大,舌颌骨清晰可见;第28天脾脏出现;第33天出现腹鳍鳍条;第34天鳞片出现;第85天稚鱼的形态与成鱼无异。双须叶须鱼是已报道裂腹鱼类卵径最大,较四大家鱼卵周隙小,是对高原隆起所导致的高寒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

净化时间对微流水系统中鳙品质影响的研究1056-1061

摘要:以商品规格的鳙为研究对象,利用湖泊建立为流水系统,研究净化时间对系统中鳙肌肉的营养成分、质构和持水特性及肌肉中滋味成分与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净化过程,鳙肌肉中蛋白、脂肪含量呈显著下降,灰分含量处理前后无显著差异;鳙肌肉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羰基含量随净化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肌肉质构的硬度随净化时间延长而显著上升,黏着性和咀嚼性优于净化初期,弹性和回复性与初期显示差异不显著;水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上所述,微流水净化处理能够显著提升鳙肌肉品质,改善鳙肌肉口感和风味。

虾夷扇贝家系闭壳肌脂肪酸与C/N相关性研究1062-1071

摘要:以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的生长性状、闭壳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闭壳肌C、N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为主要考察指标,在对比选育家系的生长性状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生长速度的虾夷扇贝家系闭壳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差异,研究了闭壳肌C、N元素含量及其C/N比值与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扇贝家系闭壳肌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小而相对丰度差异明显,EPA(3.59—4.09 mg/g)和DHA(3.03—3.46 mg/g)之和占比扇贝闭壳肌脂肪酸总量的47.19%—49.32%;不同家系的虾夷扇贝闭壳肌C、N元素稳态性较好,C元素和N元素的含量分别为(39.21±0.04)%和(10.62±0.16)%,C/N比值为3.70±0.06;相关分析表明家系闭壳肌C/N比值与TFA、SFA、PUFA、EPA以及DHA等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进行虾夷扇贝生长相关选择育种时,可以结合闭壳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闭壳肌元素C/N比值开展复合性状选育,从而为扇贝闭壳肌高品质脂肪酸家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合浦珠母贝幼虫变态中的形态、器官变化及运动与摄食观察1072-1080

摘要:为揭示合浦珠母贝幼虫至稚贝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变化及内部器官改变的内在规律,掌握其形态和器官与运动和摄食行为之间的关联。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整个幼虫生长发育及变态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特征进行了系列观察和性状测量;利用非线性回归参数拟合,描述各形态性状生长特点及不同属性之间的联系;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其运动与摄食过程。结果显示,幼虫在正常生长过程中,其壳长生长方式为加速正增长、壳高为减速正增长、绞合线长为加速负增长,壳高相对于壳长的生长为快速生长、绞合线长相对于壳长为慢速生长。幼虫生长至壳长为(209.26±9.22)μm时,内部器官发生改变,面盘开始逐渐退化从而发育成鳃,斧足逐渐形成;壳长生长至(234.30±14.00)μm时,次生壳开始长出,外部形态逐渐向稚贝转变。稚贝阶段,其鳃丝长、鳃丝间距和鳃丝数量相对于壳长的生长均表现为慢速生长。幼虫在水中的运动和摄食过程主要依靠面盘外周纤毛的摆动来完成,俯视观幼虫绕不规则圆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垂直观幼虫螺旋上升或下降。稚贝阶段,依靠斧足的往复伸缩来完成爬行,依靠鳃的过滤完成摄食。在幼虫变态过程中,面盘退化至鳃具备滤食功能期间,变态幼虫运动功能降低,摄食能力丧失,依靠自身能量储备来完成生长和器官发育,这一过程是苗种培育中的重要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