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 51-1142/TU 国内刊号
  • 1008-1933 国际刊号
  • 0.4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是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的学术期刊。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建筑结构,建筑物鉴定、加固与耐久性,地基与基础,建筑抗震,建筑材料,建筑与节能,施工与管理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建筑结构
折线形腹板钢梁静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5-8

摘要:把工字形钢梁腹板加工成折板,是提高腹板抗屈曲能力的一种途径,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折线形腹板钢梁和设置腹板加劲肋的钢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折线形腹板钢梁的受力性能及钢梁应力和挠度的发展过程。研究表明,折线形腹板相邻板件互为支承,明显提高了腹板屈曲承载力,但屈曲后强度的提高不如设置加劲肋的腹板,钢梁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实测值比较吻合。

间接作用与材料延性对网架结构可靠性的影响9-14

摘要:结构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要承受各种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基于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三维网架结构的冗余约束分量矩阵,将间接作用引入结构的可靠度计算中;同时,建立了有限延性材料在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共同影响下,以蒙特卡罗法来模拟结构体系可靠度的实现步骤。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结构的体系可靠度,表明考虑间接作用与材料延性对精确计算可靠度的意义。

组合梁桥有限元修正模型的研究15-17

摘要:为改善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精度,减小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之间的误差,采用模型修正技术对建立的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针对铁路组合梁桥模型修正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着重对组合梁力学参数和边界条件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经过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接近,模型修正是可行的、有效的。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18-21

摘要:提出了应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高层结构体系的选型,它充分运用了神经网络高度的非线性、高度的容错性和鲁棒性、自学习、实时处理等特点。研究表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运算速度较普通BP算法快103~104倍,并且精度高,可以高效、高质地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的选型。

基于复合形法的多层钢结构优化设计研究22-25

摘要:根据文献中数学规划优化算法,充分考虑钢结构建筑特点,以用钢量最低为目标函数,结合实际工程建立了钢结构全约束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给出了多层建筑钢结构复合形法优化算法公式并编制相应的优化设计程序。结果表明,此算法能优化结构、节约钢材、降低工程造价,对工程设计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具有很好的直接实用性。

空间四面体单元刚度矩阵的Matlab向量化集成26-29

摘要:利用Matlab数组运算,建立了空间四面体单元结构刚度矩阵集成的向量化代码,全部集成过程仅由一个循环次数恒定的二重循环完成,而与单元总数无关。算例分析表明,这种向量化的集成代码大幅度地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开孔钢板连接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30-33

摘要: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开孔钢板连接件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由于其考虑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和采用了不同的试验试件,现有的连接件承载力计算公式差异较大。本文设计、制作了7组不同的孔内不设贯通钢筋的开孔钢板连接件试件共21个,完成了极限承载力试验。基于连接件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连接件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与非线性有限元以及现有公式的计算结果比较,本文公式、非线性有限元、Hosain及胡建华公式与本文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可供连接件设计时参考。

门式刚架转角节点构造设计研究34-36

摘要:为了明确门式刚架转角节点的构造设计,对门式刚架转角节点的受力机理进一步探讨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在门式刚架转角节点处设置斜向加劲肋和无斜向加劲肋的试件进行对比和有限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转角节点处设置斜向加劲肋,可以提高试件的承载力。工程中,当外翼缘受拉时,建议在转角节点处设置斜向加劲肋,以防止结构失稳,并能有效地改善结构的延性。

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短肢剪力墙定义的商榷37-41

摘要:短肢剪力墙结构和部分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能很好地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对于短肢剪力墙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的分歧。通过3个算例的最小高厚比限制的验算,验证了"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补充规定"对短肢剪力墙定义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短肢剪力墙定义的适用范围,供同行们讨论。

现浇空心板的正交异性板理论分析方法的研究42-44

摘要:在既有研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现浇空心板周边暗梁及实心部分板的作用,基于等效系统法原理进行了现浇空心板两个方向的弹性抗弯主刚度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抗弯刚度公式应用到现浇空心板挠度和弯矩理论计算中。结合四边简支空心板算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修正方法分析结果精度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经刚度修正后的理论计算公式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T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破坏机理研究45-48

摘要:根据8个T型钢混凝土试件的推出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横向配箍率三个主要因素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荷载与加载端滑移曲线及型钢应力、粘结强度沿锚固长度的分布规律,探讨了T型钢混凝土粘结破坏机理、受力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以及配箍率对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影响显著;在推出试验中,试件加载端混凝土受到拱效应作用,处于复杂的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双子楼表面风压及风环境模拟49-51

摘要:根据建筑物在边界层风洞中动态测压试验结果,绘制了表面风压系数的等值云图,分析其分布的情况。数值模拟显示,较好地反映了复杂高层建筑的周围流线和表面风压的分布情况,考虑了相邻一幢高层建筑对风压分布的影响,原有建筑的时均流线分布,尤其是涡流的数目和尺度以及建筑表面的时均风压分布,均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

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的最优配筋计算52-54

摘要:在平截面假定的基础上,推导出了钢筋混凝土(RC)双向偏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有关公式;在Matlab环境下,编制了此类构件配筋的电算程序,并开发了相应的用户界面。利用该界面,设计者只要输入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和外力,即可得到该构件最经济的配筋形式。该方法概念清楚,结果精确可靠,也同样适用于RC单向偏压构件的配筋,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极大的方便。

现浇板钢筋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影响分析55-57

摘要:通过对汶川地震后的震害分析调查发现,"强梁弱柱"成为震区框架结构破坏的普遍现象,说明采用现行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实际上无法实现"强柱弱梁"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分析了影响混凝土框架结构实现"强柱弱梁"因素,特别从现浇楼板钢筋对实现"强柱弱梁"的影响和现浇板对框架梁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具体设计对策和建议:(1)设计时有必要把6h'f宽度的楼板配筋作为梁的配筋,从而适当减小梁的截面配筋;(2)设计时不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的加强作用计算梁的截面配筋,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的加强作用计算柱的配筋。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扭矩计算58-61

摘要:在对5根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纯扭和复合受扭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这种新型组合梁在纯扭和复合受扭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工作机理以及裂缝发展分布的情况,比较分析了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扭矩—扭率、荷载—应变、弯矩—挠度、荷载—裂缝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组合梁受扭性能的弹塑性理论分析,提出了组合梁纯扭及复合受扭作用下开裂扭矩的计算公式;采用变角空间桁架模型,提出了该新型组合梁在纯扭及复合受扭作用下的极限扭矩计算公式,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评估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提供了依据,丰富了组合梁受扭性能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胶合木结构特点评述62-66

摘要:近10年来,随着国家标准《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的制定,胶合木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重视。为在我国配合规范的实施,更好地推广该项技术,本文将重点介绍胶合木结构的特点,并在以后的论文中,深入介绍胶合木结构的材料、设计及施工验收。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杂志建筑物鉴定、加固与耐久性
基于频率的混凝土构件火灾损伤检测67-71

摘要:火灾后混凝土构件残余力学性能的评估一直是火灾损伤检测中的难题。现有的检测方法多是针对受火后混凝土材性层面的损伤,缺乏对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层面的力学性能的评估。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建筑物频率变化的检测方法运用于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损伤评测,进行了4根混凝土连续梁的ISO834标准升温受火试验,检测、记录受火前后构件的频率变化,并进行了混凝土连续梁的承载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受火后混凝土构件的频率显著下降,并与构件力学性能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说明这种基于频率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估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损伤。

基于小波变换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72-74

摘要:小波变换可以很好地对结构的损伤进行精确定位和相对损伤程度的识别。本文以简支桥梁为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从损伤定位、相对损伤程度识别等方面,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