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精神卫生杂志社
分享到: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学术交流、短篇 病例报告、学术讨论、综述、护理等。
  •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 国际刊号:1007-3256
  • 国内刊号:51-1457/R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283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6
  • 综合影响因子:0.32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专题

我国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精神病学有了长足进步,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作为精神病学重要分支的儿童精神病学近年来也有了显著发展.有关儿童心理卫生的研究主要围绕三大主题:一是儿童心理健康现况研究;二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三是针对特定疾病的研究.本文旨在对我国儿童心理研究现状做回顾和梳理,探讨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385-387

儿童冲动行为父母评与自评的差异

摘要:目的探讨父母和儿童对儿童冲动行为认识的差异和各自的倾向性.方法于2014年5月在河南省唐河县第一小学二至五年级中采用抽签法抽取各年级二、四、六班共12个班级的750名学生,采用儿童自评和父母评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Barratt冲动量表测评.对儿童进行分组6岁≤年龄〈9岁为小年龄组,9≤年龄≤11岁为大年龄组;Barratt冲动量表总评分≤31分为低分组,〉31分为高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父母评与儿童自评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小年龄组在注意维度评分上父母高于儿童(t=-2.23,P=0.02),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年龄组在各维度及总评分上父母均高于儿童(t=-4.95~-2.49,P≤0.01);低分组计划维度评分儿童高于父母(t=2.54,P=0.01),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分组各维度及总评分上父母均高于儿童(t=-5.07~-2.29,P〈0.05或0.01);男、女生除男生计划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评分父母均高于儿童(t=-3.42~-2.23,P〈0.05或0.01).结论对于儿童的冲动行为,儿童的觉察弱于父母,而父母可能关注不当,更易受儿童的年龄、冲动程度因素影响.
387-390

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和初中共4所学校的2281名学生,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儿童青少年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281名学生中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76%(428名),其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父母抚养组及低收入组外化性行为得分分别高于父母抚养组及中高收入组[(7.08±6.41)vs.(6.12±7.10);(6.63±6.72)vs.(5.93±7.59),P均〈0.05],非家庭和睦组在内化性行为得分、外化性行为得分及行为问题总分上都高于家庭和睦组(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内化性行为得分、外化性行为得分及行为问题总分均与父、母的温暖理解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18~-0.13,P均〈0.01),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干涉等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11~0.24,P均〈0.01).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相关因素依次是家庭氛围、父亲温暖理解、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P均〈0.05).其中,家庭氛围越紧张,父亲温暖理解得分越低,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得分越高,儿童青少年越倾向于出现行为障碍(P均〈0.05).结论中山市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较突出,紧张的家庭氛围、母亲过度保护干涉及缺乏父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对行为问题的发生有不利影响.
391-394

文化适应对流动儿童轻度违法的影响作用

摘要: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对轻度违法,主要是品行障碍方面的影响作用,从实证的角度验证文化迁移的影响作用.方法通过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等系列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124名流动儿童适应文化变迁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①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在品行障碍问卷上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4±2.64)vs.(1.01±0.45),t=54.33,P〈0.01];②与城市儿童比较,流动儿童有更高的集体主义(8.15±0.79,t=2.274,P〈0.01)和更低的个体主义(4.73±0.45,t=-17.31,P〈0.01);③在ASQ正性归因方式评分上,流动儿童低于城市儿童(P均〈0.01),在ASQ负性归因方式评分上,流动儿童高于城市儿童(P均〈0.01);④除负性情绪维度外,主观幸福感量表(SWS)各维度评分流动儿童均低于城市儿童(P均〈0.01).结论文化适应不良会导致流动儿童没有发展出独立自我,滋生出更多的轻度违法行为,这与他们习惯于自我归咎的归因方式,有着更多的负性情绪和更少的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
395-399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从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一个特殊阶段[1],心理发生剧烈变化,很容易发生心理问题[2];心理问题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学校表现、与同龄人交往,甚至导致自杀[3].家庭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也是最初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近几年逐渐增多,家庭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400-402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论著·临床

维生素E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效果及可能机制

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E(VitE)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随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0例T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安慰剂(对照组)、VitE(治疗组,剂量为1200IU/d)治疗12周.在治疗始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并予分光光度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①对照组治疗前后AIMS单项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IMS除表情肌、全身单项评分外,其余各项分值及总评分均下降(P〈0.05).②VitE可升高SOD活性[治疗前(85.8±18.3)U/ml、治疗后(101.5±25.1)U/ml]、CAT活性[治疗前(1.8±1.1)U/ml、治疗后(3.1±2.1)U/ml]、GSH-Px活性[治疗前(106.8±28.3)U/ml、治疗后(133.1±31.0)U/ml],降低MDA水平[治疗前(13.2±6.7)nmol/ml、治疗后(8.6±5.5)nmol/ml](P〈0.05);安慰剂则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VitE能有效改善TD症状,氧化应激可能是TD发病与演进的重要因素.
403-407

氟伏沙明联合思维阻断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氟伏沙明联合思维阻断疗法对强迫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存在强迫性思维并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分为氟伏沙明单一治疗组和氟伏沙明联合思维阻断疗法治疗组,观察12周.于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末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进行评定,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Y-BOCS和GQOLI-7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Y-BOCS评分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联合组GQOLI-74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伏沙明联合思维阻断疗法治疗有强迫性思维的强迫症患者较单用氟伏沙明疗效更好,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07-410

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常规药物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接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未接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FD患者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各抽取39例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起始剂量10mg/d,最高剂量为20mg/d,总疗程8周;对照组采用FD常规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RSD-24)测评其焦虑抑郁症状水平.结果治疗1、2、4、8周后研究组SAS、SDS和HRSD-24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在治疗1周后SAS、SDS和HRSD-24评分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在治疗4周后SAS、SDS和HRSD-24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焦虑抑郁和FD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31% vs.71.79%,76.92% vs.53.85%,P〈0.05).结论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FD的疗效优于单一常规疗法,不良反应相当.
411-413

舍曲林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7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舍曲林联合针刺治疗)和对照组(舍曲林治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8周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28% vs.88.57%,P〉0.05),治疗第1、2周末两组HAMD-17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25±2.36)分vs.(19.17±2.67)分,(13.25±2.36)分vs.(16.37±2.66)分,P均〈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8±1.23)分vs.(4.97±2.69)分,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针刺治疗与单用舍曲林治疗对老年抑郁症均有效,但前者的早期症状改善更明显,副反应更少.
414-416

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躯体化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对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92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氟伏沙明剂量(227.3±53.8)mg/d,氯米帕明剂量(205.5±32.7)mg/d.观察期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氟伏沙明组与氯米帕明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91%vs.69.57%,P〉0.05);两组HAMA、HAMD总评分及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0.05或0.01).治疗2周末,氟伏沙明组HAMA评分及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均较氯米帕明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6%vs.60.87%,P〈0.05).结论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相当,氟伏沙明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
417-419

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加用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中老年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维持期病情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7例长期服用利培酮维持治疗的病情稳定的、有血清催乳素不同程度升高的中老年(年龄≥5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减1mg利培酮的同时加用阿立哌唑5mg/d,对照组维持原有治疗方案不变,总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含量,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第4、8、12周末血清催乳素水平较同期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PANSS及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可维持中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稳定,且有助于降低利培酮所致血清高催乳素水平,药物不良反应未见增多.
420-423

氨磺必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氨磺必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照组单用氨磺必利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两组PANS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均〈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6%和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阴性症状评分减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合并rTMS对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与单用氨磺必利相当,而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氨磺必利,两组不良反应相当.
424-426

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性别5-羟色胺水平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性别差异及其与正常人群的差异,为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防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入院前及入院3天内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共11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8例,选取同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共7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42例.采集静脉血制备血浆后用ELISA试剂盒定量测定各组血浆中5-HT水平,分析各组血浆5-HT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血清5-HT浓度为(849.90±83.56)ng/ml,对照组为(852.15±82.48)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血清5-HT浓度为(822.91±84.90)ng/ml,女性患者为(696.99±81.80)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5-HT浓度无性别差异,血清5-HT水平与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显著相关.
427-429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论著·预防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自伤行为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自伤行为的检出率和特征,比较住院期间有自杀自伤行为和无自杀自伤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预测和防范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自伤行为的策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对197例连续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自伤行为进行研究,将在住院期间有自杀自伤行为的39例患者(自杀自伤行为组)与158例无自杀自伤行为的患者(无自杀自伤行为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的自杀自伤行为检出率为19.80%;②自杀自伤行为组在无职业、经济状况差、社会支持差、入院前2周内有明显应激事件、有物质滥用或依赖、有精神病家族史、既往有自杀未遂史、自杀自伤行为时有幻觉或妄想、分裂症偏执型等与无自杀自伤行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状况差、入院前2周内有明显应激事件、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是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③入院时、住院第2、4周末两组BPRS总评分、HAMD-17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第2周末,两组CG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的自杀自伤行为检出率较高,应高度重视,并重点关注经济状况较差、入院前2周内有明显应激事件、既往有自杀未遂史和HAMD-17高分的患者.
430-435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综 述

医学论文表格的基本要求

摘要:表序表示表的序数,表题作为表格的名称,应准确、精炼地提示表格内容:针对性强,避免宽泛化,简洁不繁琐.表头由横标目和纵标目组成.横标目位于表格左侧,说明横行各项的含义,好比是一个句子中的主语;纵标目位于表的上端,说明各纵栏统计指标的含义,好比是一个句子中的谓语,所有纵标目单位相同时,可将单位加括号写在表的右上方.
435-435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论著·预防

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应付方式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应付方式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纯随机对照研究.将62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70名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TAS-20各项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CSQ的退避、幻想、自责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合理化和解决问题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TAS-20的P1因子与CSQ的幻想、自责、合理化因子呈正相关(r=0.352~0.488,P〈0.05),与解决问题因子呈负相关(r=-0.327,P〈0.05);P2因子与CSQ的合理化因子呈正相关(r=0.256,P〈0.05),与解决问题因子呈负相关(r=-0.349,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和消极的应付方式,且述情障碍与应付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436-438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后出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 -CV)和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理想亲密度评分与社交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25,P〈0.05);实际适应性及实际亲密度评分分别与活动能力缺乏量表、依赖量表、社交量表评分及MRSS总评分呈负相关(r=-0.198,-0.078,-0.372,-0.225,P〈0.01;r=-0.092,-0.043,-0.204,-0.105,P〈0.01);不满意亲密度评分与依赖量表、活动能力缺乏量表评分及MRSS总评分呈正相关(r=-0.531,-0.401,-0.395,P〈0.05或0.01);不满意适应性评分与依赖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02,P〈0.01).结论临床中应加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干预,有意识地引导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提高,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439-441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为探寻预防和减少精神分裂症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军卫-1”号电子病例系统,提取广西贵港市解放军191医院近5年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复发病例,逐一查阅,采用自制的复发原因调查表分析复发原因.结果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可能因素中,因自行停药、减药或不规律服药而导致病情复发再入院有2667例(68.9%);复发再入院前有明确的心理应激因素的有898例(23.2%);在复发再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偏执型最多,有2391例(61.7%);季节方面,春季和秋季发病最多,分别为1557例(40.2%)和1170例(30.2%).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有服药依从性差、心理应激、缺乏社会支持、春秋季节和精神疾病家族史.
44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