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社
分享到: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农业与农村发展、国外农业、畜牧业经济、渔业经济、农业资源与环境等。
  • 主管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 主办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学会
  • 国际刊号:1674-9189
  • 国内刊号:23-1564/F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03
  • 创刊时间:201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85
  • 综合影响因子:0.69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两大平原”农业改革

千方百计调动粮食主产区积极性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实现连续10年增长,由长期产不足需转变为目前供需紧平衡状态,粮食生产向主产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东北主产区特别是黑龙江“两大平原”发挥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但不可忽视的是,粮食主产区发展正面临日渐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滞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对此,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和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
5-13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进步的方向选择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也经历了急剧的人口变迁,收入的持续大幅度增长导致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加上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向城市和工商业部门,农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更加明显。与市场开放一道,人口变迁大幅度降低中国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导致农产品进口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为缓解人口变迁造成的问题,有必要调整农业科技进步的方向,从不计成本提高总产改为重视降低成本、保持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14-21

加快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金融改革创新

摘要:2014年5月12日,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黑龙江省政府联合下发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改革方案》,提出了金融改革创新11个方面的具体任务,这既是当前从国家层面出台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农业农村金融改革体系,也是深入推进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一个重要举措。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类金融新需求为重点,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突破口,深入推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金融改革创新,寻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产品和新模式,着力破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使金融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22-28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农民问题

农民创业绩效的代际因素影响——基于结构方程的检验与分析

摘要:基于广东省部分地区的281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检验,分析父辈因素对农民创业绩效的代际影响。结果表明,父辈资本是农民资本的外生拓展,能给农民创业带来更大的资源便利与更高的创业绩效;父辈的社会资本(市场社会资本、政府社会资本和金融社会资本)与父辈的人力资本(教育与知识、职业经历及其个性特征)对农民创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父辈个性特征较之其他因子对农民创业绩效影响显著性更小。代际的生生不息表明,要推进农民创业发展,必须重视农民创业者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加大对农民创业者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民创业者社会资本拓展,重视创业氛围培育及其文化传承性。
29-39

我国牧民收入状况及收入差距分析

摘要:关注牧民收入现状,形成合理分配格局,对于保持边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牧民收入水平及其来源结构的基础上,对农、牧民收入差距及五大牧区省份间收入差距进行收入来源解析,依据收入来源差异系数,认为农、牧民收入差距主要源于农、牧民工资}生收入差距,而五大牧区省份间牧民收入差距主要源于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为此本文提出,要确保牧民稳定增收,需要拓宽牧民增收渠道,降低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的同时有助于缩小牧区省份间收入差距;缩小农民与牧民收入差距要从缩小工资性收入差距入手,需加强牧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牧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牧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40-47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土地问题

农村人口非农化形式及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非农化程度不断提高、形式多样,对农地流转具有深刻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对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形式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分析其对农地流转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升学、择业、参军、投亲几种完整型非农化形式对农地流转有促进作用,长期稳定的农地流转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发展;务工这种暂时型非农化对农地流转有促进作用,但短期的时断时续的农地流转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发展;兼业这种不彻底的非农化对农地流转并无积极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抑制农地流转。最后,为促进二者良性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非农化提出对策建议。
48-54

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产权分析——基于阿尔奇安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摘要:以阿尔奇安的产权理论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可以发现,在无市场和无竞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合作经营的产权形式是其必然,但农村土地合作经营的生产率是低效的;市场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家庭联产承包制带来农村土地生产率一定时期快速提高;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又一次变革.土地流转将带来农村土地生产率的再次跃升。
55-60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农产品营销与贸易

中国粮食产量“十连增”背景下谷物进口增加的成因分析——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

摘要: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性“十连增”。粮食产量的“十连增”实际是谷物产量“十连增”,其中玉米对增产的贡献最大。在此背景下,近年来谷物进口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对国际市场依赖性逐步提高。2009年开始出现一种新格局,总体上呈现出明显大幅度增加态势,尤其是三大谷物先后变为净进口,“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面临一定挑战。本文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谷物进口增加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国内进口引力的变动是影响谷物进口额变动的最重要原因,进口引力增强主要来自加工业需求增加和政策性进口需求增加;此外,短期谷物净进口增加还受到利益层面的驱动,国内三大主粮价格均与国际市场形成较大差距。
61-69

社区蔬果店产生的动因分析与经营策略研究

摘要:作为自负盈亏的小微型企业,社区蔬果店是我国农产品供给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发展的产物,目前和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大卖场(或超市)生鲜区等共同组成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终端渠道,并占据一定消费群体和市场空间。社区蔬果店具有方便实惠、产品新鲜的主要优势和特征,但同时也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和盈利水平不高等劣势。通过对社区蔬果店走访和跟踪调查,对其成功运作的选址策略、商品策略、采购策略、定价策略和增值服务策略等进行研究,运用实例详细剖析社区蔬果店的经营绩效和盈利水平,说明其有较强生存能力和推广价值。最后,为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经营目标,从稳定客源的培养、多品种经营以及对平价商店政策的有效运用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70-77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农业与农村发展

中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比分析

摘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业发展中起重要支撑作用。考查中美两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在服务体系组织健全程度、覆盖程度及财政支持力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以美国政府为主导,市场机制为核心,强有力的财政补贴为助力,农业科研为科技创新根本,发展多元合作的服务组织是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保证,从而为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经验借鉴。
78-83

农民对农业化学品环境污染认知及信息媒介的影响作用研究——基于CGSS 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农民对农业化学品环境污染的认知,直接影响农民使用农业化学品的行为以及农村环境的污染程度,而信息媒介又是农民形成认知的主要因素。以CGSS 2010数据为基础,对农民关于农业化学品环境污染认知的现状、不同信息媒介对农民认知的影响作用以及农民的主要信息源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民对农业化学品环境污染认知水平整体偏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信息媒介并非影响农民认知的主要因素,互联网和手机定制信息等新兴信息媒介才是影响农民认知的显著因素;新兴信息媒介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且不存在部分农民群体排斥新兴信息媒介的现象。建议通过两个途径提高农民关于农业化学品环境污染的认知:一是通过培训教育的方式,重点提高受教育程度低、种植规模小的农民电脑及互联网使用技能;二是规范并有效利用手机信息这一媒介,对农资销售商发送的信息内容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农民获得更多客观的农业化学品信息。
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