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社
分享到: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笔谈、专题论坛、临床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床论述、临床报道、临床病例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009-976X
  • 国内刊号:44-1510/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5
  • 综合影响因子:0.26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论著与临床研究

原发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

摘要: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SLN)阳性原发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SLN阳性并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资料。获取的SLN均按示踪剂浓度排序并测量浸润灶大小。对各种临床及病理组织学因素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P〈0.05)的预测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提示NSLN转移与SLN转移率(P〈0.001)、SLN阴性个数(P=0.02)、染色剂浓度最小SLN转移(P=0.02)、SLN最大转移灶大小(P〈0.001)有关。全部SLN转移者NSLN转移可能性较非全部SLN转移者大;随SLN阴性个数增加,NSLN转移率下降;染色剂浓度越大SLN转移机会越大,浓度最小SLN转移者较浓度最小SLN无转移者SLN,其NSLN转移几率更高;最大转移灶〉2 mm者出现NSLN转移可能性比SLN最大转移灶≤2 mm者大。结论 SLN转移率(P〈0.001)、SLN阴性个数(P=0.02)、染色剂浓度最小SLN转移(P=0.02)、SLN最大转移灶大小(P〈0.001)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10-16

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脂蛋白水平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至2008年9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初诊的244例乳腺癌患者及同期99例健康体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血清代谢指标的变化,Spearman相关分析总胆固醇、LDL-C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的关系,Cox回归模型评估影响无病生存率(DFS)的预后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较正常人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正常人低;血清总胆固醇、LDL-C水平在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较Her-2阳性及三阴型乳腺癌低。血清总胆固醇、LDL-C与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TC≥5.2 mmol/L组或LDL-C〉3.08 mmol/L组的DFS较TC〈5.2 mmol/L组或LDL-C≤3.08mmol/L组明显降低(TC 68%vs 77.7%,LDL-C 73.4%vs 86.3%,P〈0.05)。结论高胆固醇、高LDL-C血症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17-21

肿瘤整形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在中-小型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重建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整形技术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在中-小型乳房外侧象限乳腺癌保乳重建中的美容效果。方法选择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的14例中-小型乳房乳腺癌患者,肿瘤距离乳头乳晕大于3 cm,保乳术后缺损体积超过20%的病人,采取肿瘤整形技术联合部分背阔肌肌皮瓣修复缺损。结果肿瘤直径中位大小3.2 cm(2.2-8.1 cm),切除中位体积为62.0 g(50.0-100.0 g),中位随访17(3.0-42.0)月,术后美容效果14例患者11例(79%)为优,3例(21%)为良,随访期间无1例复发及转移。结论肿瘤整形技术联合部分背阔肌皮瓣是一种安全有效修复保乳术后缺损的方法 ,特别适合肿瘤位于外侧象限,术后缺损体积超过20%的中-小型乳房。
22-26

11例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长期生存分析

摘要:目的评估乳腺癌患者术后肝转移再次接受肝转移癌切除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9年7月于台山市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357人,其中术后出现肝脏转移者59人,分为两组:接受肝切除患者为11人(A组);出现肝转移但仅行保守治疗患者48例(B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1名乳腺癌复发患者接受再次肝切除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3.4月,平均生存时间长于未接受肝切除组(14.5月),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肝切除术能够延长肝脏复发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特别是对单纯肝脏复发的患者,肝切除术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式。
26-29

难治性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摘要:目的介绍三例难治性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的诊治经过及治疗效果并文献综述。方法三例难治性IGM患者均为年轻生育后女性,均因乳房肿块伴红肿及局部破溃甚至窦道形成等弥漫病变就诊,脓液细菌培养阴性,其中2例患者应用"三联抗分支杆菌"药物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1例患者接受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结果三例患者均得到10个月随访,1例接受"三联抗分支杆菌"药物及甲泼尼龙的患者最终行肿块切除及乳头内陷矫正术后痊愈,其他2例患者均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三联抗分支杆菌"或免疫抑制剂联合类固醇激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效果良好,但前者用药证据较难获得。
30-34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手术相关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评估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手术相关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共813例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其中中转开腹的患者68例。比较中转开腹和腹腔镜组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数据、短期临床疗效。结果手术中转开腹率为8.3%,IV期疾病、T4期肿瘤、肿瘤长度〉5 cm,手术术式、腹部手术史均为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手术相关数据方面,虽然手术时间未开腹组较开腹组略长,但开腹组在术中失血量(262.4 m L vs.104.3 m L,P〈0.001)和输血量(126.8 ml VS 17.8 m L P〈0.001)上,均明显高于未开腹组。在术后短期临床疗效方面,两组在恢复软食时间(3.82 vs 4.63天,P〈0.001),肛门开始排气时间(2.95 vs.3.41天,P〈0.001),下床活动时间(2.37 vs.3.14天,P〈0.001),住院时间(18.9 vs.22.4天,P〈0.001)上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T4期肿瘤、IV期疾病分期、腹部手术史、肿瘤直径大于5 cm和手术术式都是影响术中中转开腹的独立因素。
34-37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治疗的19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术式分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TCBDE)组(43例)、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LCBDE)组(65例)和剖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OCBD)组(87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三组治疗前后CRP、PA、TBIL和ALT水平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LTCBDE组除手术时间比OCBD组长外,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明显少于LCBDE和OCBD组(P〈0.001)。LTCBDE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明显低于LCBDE组的15.4%和OCBD组的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CRP、TBIL和ALT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而PA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1)。LTCBDE组的降低和升高水平比其余两组更为明显(P〈0.001)。结论 LTCBDE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安全及经济的术式。
38-41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研究:meta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检索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以及"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检索了CBM、Pub 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共得到874篇相关文献,纳入本文研究的为8篇,比较分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开放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9个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再次手术率、胰瘘发生率、伤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WMD=-69.96,95%CI(-83.34,56.57),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WMD=363.15,95%CI(87.76,638.54),P〈0.05];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WMD=3.18,95%CI(2.31,4.05),P〈0.05];腹腔镜组再次手术率、胰瘘发生率、伤口感染率、术后出血发生率、总并发症率、死亡率与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42-46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比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接受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共38例。对照组(n=23)患者接受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性手术,CME组(n=15)患者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按照CME原则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淋巴清扫。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CM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也无显著性差异;CME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阳性淋巴结转移数均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结肠癌复发转移病例比观察组多,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手术能够清扫尽可能多的淋巴结,有利于降低结肠癌的复发率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46-49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CME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根治术相比,CME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50-5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与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关系。方法收集35例TAO患者,以35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35例健康人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及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百分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和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AO组患者Treg及TGF-β1均显著升高(P〈0.05),而ASO组患者Treg及TGF-β1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Treg及TGF-β1两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reg及TGF-β1不同,TAO及ASO组患者IL-1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且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AO及ASO组患者CANCA及PANCA均呈不同程度升高,且TAO患者CANCA及PANC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ASO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TGF-β1及IL-10三者任意一者均与CANCA及PANCA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Treg及TGF-β1升高可能参与TAO的发病机制。
53-56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优势和手术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确诊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56.8岁,行腹腔镜修补术43例(腔镜组),开腹修补术40例(开腹组),记录并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寻找病灶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18个月,平均14.6个月,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中寻找病灶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成为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手术的首发选择。
56-59

复方利多卡因在术后切口镇痛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在术后切口镇痛中的应用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外科系统2012年6月-2014年6月的2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100例采用复方利多卡因切口皮下浸润注射,对照组的100例行常规缝合,观察并比较两组VAS评分、伤口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VAS评分比较发现: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渗出、切口感染、拆线时间和切口愈合等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追加镇痛例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利多卡因术后切口周围皮下浸润注射可达到良好而持久镇痛效果,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且医疗成本低廉、临床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60-62

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在下肢手术中预防寒战及镇静程度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在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术中寒战的发生率及镇静程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经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采用静脉推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曲马多组(T组)静脉推注2mg/kg的曲马多,空白对照组(C组)静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3组均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前10min内给完所需药量,比较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寒战的发生率及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D组和T组均能降低患者寒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D组使用的右美托咪定能提高患者的镇静评分,且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在腰硬联合麻醉前静脉泵注,能够有效降低寒战反应发生率,右美托咪定更能提高患者的镇静满意度,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63-66

会议通知

摘要:由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华胰腺病学杂志、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社承办的"全国胰腺病学大会暨第六届岭南国际胰腺外科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4月10日-4月1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我们诚挚的邀请各位专家和学者参加本次会议。
66-66

对冲性颅脑损伤双侧血肿的手术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所导致的颅内双侧血肿的手术策略,以提高此类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颅脑创伤中心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由同一术者手术治疗的97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头CT所示,将患者分为三型,Ⅰ型:着力侧硬膜外血肿为主(20例),Ⅱ型:着力侧硬膜外血肿量与对冲侧血肿量(硬膜下血肿或者脑挫裂伤伴实质内血肿)相当(29例),Ⅲ型:对冲侧血肿(硬膜下血肿或者脑挫裂伤伴实质内血肿)为主(48例)。对上述三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治疗。结果Ⅰ型患者主要先行着力侧的硬膜外血肿手术处理,对冲侧根据术前(达到手术指征同期手术)及术后(复查CT,血肿增多达到手术指征即手术,未增多则行颅压监护)情况决定是否手术;Ⅱ型患者术前双侧血肿未达手术指征根据GCS评分及瞳孔决定是否手术,达到手术指征则行同期双侧血肿清除;Ⅲ型患者先行着力侧钻孔引流,再行对冲侧血肿清除,术中使用超声检查着力侧血肿决定进一步治疗。根据GOS评分判断患者预后,其中预后良好45例,轻度残疾22例,重度残疾11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8例。结论对冲性颅脑损伤双侧血肿患者根据术前头CT血肿分型采取针对性的手术策略,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
67-70

会议通知

摘要:由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华胰腺病学杂志、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社承办的“全国胰腺病学大会暨第六届岭南国际胰腺外科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4月10日-4月1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我们诚挚的邀请各位专家和学者参加本次会议。
70-70

微创穿刺引流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目的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和应用体会。方法根据或者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开颅组给予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n=46);微创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n=50),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术前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术后l周Glasgow评分、术后1个月的NIHSS评分和生存质量。结果微创组手术持续时间比开颅组短,治疗1W后的GCS评分高于开颅组,血清IL-6、Hs-CRP和NSE水平低于开颅组,治疗1个月后的NIHSS评分低于开颅组,WHOQOL-BREF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持续时间短,有效可降低血清炎症和NSE水平,术后恢复快,患者生存质量高。
71-73